阜新地质勘察正式报告
地质勘探报告范例(软基工程)

地质勘探报告范例(软基工程)1.引言本报告是针对软基工程的地质勘探工作的详细记录和分析,旨在为该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勘探目的本次地质勘探的目的是了解软基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地层性质和土壤力学参数等,为工程的后续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3.勘探方法地表调查: 包括实地观察、地物探测等方式,以获取该区域的地貌、植被和地貌特征等信息。
地质钻探: 使用岩心钻、桅杆钻等技术手段,获取地下各层土壤的取样,进行地质描述和试验分析。
实验室试验: 对取得的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水分特性和颗粒分布等试验,以获得相关的土壤力学参数。
4.勘探结果与分析4.1 地质构造经过地表调查,本区域地质构造主要为山地地貌,地势较为陡峭,存在一定的坡度变化。
4.2 地层性质地质钻探结果显示,本区域的地层主要由黏土、砂土和砾石组成,其中黏土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4.3 土壤力学参数通过实验室试验分析,得到本区域土壤力学参数的平均值为:内摩擦角:30°压缩模量:50 MPa抗剪强度:40 kPa5.勘探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勘探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本区域地质构造较陡峭,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坡度控制和___开挖。
土层中黏土含量较高,可塑性较强,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加固和预处理。
土壤力学参数适中,建议在设计和施工中充分考虑土壤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6.参考文献1.地质勘探规范2.土力学手册3.施工技术标准以上是本次地质勘探的报告内容,供参考使用。
如有需要,可进一步咨询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工程的规划和设计。
地质勘探报告范本

地质勘探报告范本一、前言本次地质勘探工作旨在对_____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勘探工作由_____地质勘探队承担,工作时间从_____年_____月至_____年_____月。
二、工作区域概况(一)地理位置工作区域位于_____省_____市_____县,地理坐标为东经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北纬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
(二)地形地貌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主要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平原等。
山地海拔高度在_____米至_____米之间,地势陡峭;丘陵坡度较缓,海拔在_____米至_____米之间;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在_____米以下。
(三)气候条件区域属于_____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为_____℃,年降水量为_____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季。
(四)交通条件区域内交通较为便利,有_____公路、_____铁路穿过,为勘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勘探目的与任务(一)勘探目的1、查明工作区域内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
2、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水质特征。
3、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基础资料,评估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二)勘探任务1、进行地质测绘,绘制比例尺为 1:_____的地质图。
2、布置钻探工程,共施工钻孔_____个,总进尺_____米。
3、采集岩石、土壤、水样等进行分析测试。
4、开展物探工作,包括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四、勘探方法与技术(一)地质测绘采用实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等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并绘制地质草图。
(二)钻探使用_____型号的钻机进行钻探,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
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和回次进尺,保证岩芯采取率达到_____%以上。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自治县工程地质情况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自治县工程地质情况1.1 区域地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地质图》可知,拟建场址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为第四系黄土状粉土和中生界侏罗系海房沟沟组安山岩、砾岩和砂岩。
1.2 区域构造根据《辽宁省区域地质志》,拟建场址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I燕山台褶带I4辽西台陷I41北镇凸起I41-1。
根据《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区内断裂有凌源-北票-沙河岩石圈断裂②,此断裂都为非全新活动断裂。
1.3 区域地震根据《辽宁省水文地质图集》之辽宁省地震震中及地震烈度区划图可知,辽宁省是我国地震活动较多的省份之一。
据文献资料不完全记载,自公元421年至1975年全省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70余次(不包括1975年海城7.3级地震的余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20余次。
依据辽宁省历史地震活动规律﹑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和现代应力场特征等原则,判定辽宁省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开原—渤海﹑宁城—义县,鸭绿江—庄河等三个地区,并以开原—渤海地区为最,其破坏性地震达12次之多。
在拟建场址附近1977年6月5日发生4.7级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之附录A,拟建场址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4 不良地质作用根据现场勘察结果结合调查了解资料,拟建场址范围内及其附近无岩溶土洞、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建议下一阶段进行专门的地质灾害工作。
1.5 稳定性评价参考《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 5074—2006第7.1.8~7.1.9条及《升压站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 5170—2002第8.1.6~8.1.7条,对可能影响厂区稳定的全新活动断裂,特别是强烈全新活动断裂,宜采取避开的处理措施;对中等全新活动断裂,宜避开断裂400m;对微弱全新活动断裂,宜避断裂进行建设,不使建筑物横跨断裂;对非全新活动断裂,可不考虑断裂对其场址稳定性的影响,当断裂破碎带发育时宜按不均匀地基对待。
地质勘探报告

地质勘探报告地质勘探报告报告名称:XXXX地质勘探报告编制单位:XXX地质勘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XXXX年XX月XX日1. 项目概述本次地质勘探项目位于XXXX地区,旨在对该地区进行地质勘探,以获取关于地下地层构造、地质构造以及地下资源分布情况的信息,为后续工程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2. 勘探范围及方法勘探范围包括XXXX平方公里的区域。
采用了地质测量、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取样等多种方法。
具体勘探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勘探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勘探结果根据勘探数据分析和加工处理,得出以下结论:3.1 地下地层构造通过钻探和取样分析,确定勘探区域的地下地层构造为XXXX。
地层主要包括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等,其中以XXXX为主。
3.2 地质构造根据地质测量和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分析,发现勘探区域存在XXXX断层和XXXX褶皱等地质构造。
这些地质构造可能对后续工程的地质稳定性产生影响。
3.3 地下资源分布情况根据取样和化验分析结果,发现勘探区域存在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XXXX。
这些地下资源具有较大的经济开发潜力。
4. 建议基于以上勘探结果,提出以下建议:4.1 在后续工程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地下地层构造和地质构造对工程地质稳定性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灾和抗震措施。
4.2 对勘探区域的矿产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结论通过本次地质勘探,对勘探区域的地下地质和地下资源进行了初步了解。
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和建议,为后续工程规划和资源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决策和行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地质实习报告(阜新)

目录一.前言二.实习内容二·1义县杨彪沟——大柳河沟一带二·2北砖城子——坟茔沟一带二·3阜新海州露天矿三.实习总结前言野外实习是对地质学所学理论的验证与加深,使理论与实际更好的结合。
通过野外实地认识各种地质现象,掌握野外地质的基本工作方法及对野外基本地质现象的观察与描述等基本训练。
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将来能更好的适应地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4月15日至4月21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其中野外三天,实习动员一天,写报告一天。
本次地质实习由指导教师亲自带队,观察地质构造时为我们讲解。
实习内容二·1义县杨彪沟——大柳河沟一带义县杨彪沟。
本区位于义县境内。
地理坐标东经121°16’至121°22’,北纬41°42’至41°46’。
交通方面:实习地点交通较为便利,自阜新可乘车至清河门再向西12km即到实习去。
地址概况:地层】:本区位于阜新盆地边缘,大流河沟斜核部——东翼。
本区出露地层综合划分如下:A.新生界—第四系。
B.中生界—白垩系,a.孙家湾组,b.阜新组,c.沙海组,d.大凌河组,e.九佛堂组C.古生界——震旦系。
D.太古界——元古界,前震旦系。
前震旦系,本区位于大柳河背斜之一翼,可见核部老地层和翼部新地层,受水平挤压作用,本区南部可见褶皱现象,石英岩节理发育。
断裂构造发育,为三组走向不同的压性和压扭性断裂。
其中东西向和北东向发育较早,是印支一燕山运动的产物。
而北东东向断裂发育较晚是燕山运动的产物。
本区岩浆活动频繁,有晚侏罗世早期侵入到震旦系雾迷山组的黑云母花岗岩大面积出露,还有早白垩早期的大凌河火山岩。
在本地区实习时观察了:常州沟组:变质岩和花岗岩,以粒岩和砂岩为主,磨圆较好,粒径10~~0.5cm。
沙质胶结物,剪切节理,角度不整合结构串岭沟组:砂岩变质,地层直立(约80°)紫红色砂岩、粒岩为主。
XX地区地质勘探成果总结报告

XX地区地质勘探成果总结报告一、引言地质勘探是为了充分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潜力,从而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评估在XX地区进行的地质勘探工作,对于该地区的地质特征、矿产资源以及可能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
二、地质概况(1)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XX地区位于某某省/自治区,地处某某地带,其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多样。
地貌特征主要包括山地、平原、河流等。
(2)岩性组合和地层特征经过分析和采样,本次勘探工作发现XX地区主要的岩性组合为砂岩、页岩和花岗岩等。
地层特征方面,主要包括地层的厚度、延伸方向和岩石的层位。
(3)构造特征根据地质构造的调查和分析,XX地区主要存在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和背斜构造。
三、矿产资源调查(1)金属矿产资源经过勘探调查,发现XX地区存在铁矿、铜矿和锌矿等重要金属矿产资源。
其中,铁矿储量较大且分布广泛,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2)非金属矿产资源在本次地质勘探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如石灰石、石膏和煤炭等。
这些资源在建材、化工和能源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地质灾害评估(1)地质灾害类型根据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和历史记录,我们对XX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评估。
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和地震等。
(2)潜在风险和防灾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我们确定了XX地区的潜在风险和可能的危害程度。
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建议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如加强监测预警、修建防护设施等。
五、综合评价与展望通过本次地质勘探工作,我们深入了解了XX地区的地质情况、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状况。
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未知的地质问题和待挖掘的矿产资源,我们鼓励进一步的研究和勘探。
结论XX地区的地质勘探成果总结报告对于该地区的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决策支持,进一步推动XX地区的进步和发展。
阜新市细河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

阜新市细河煤矿采矿权评估报告辽环矿评字 [2009]C229号辽宁环宇矿业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接受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的委托,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有关规定,按照公认的评估方法,本着客观、独立、公平的原则,对阜新市细河煤矿的采矿权进行了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本公司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对象进行了实地踏勘、市场调查、询证、评定与估算,对该采矿权在评估基准日(2009年11月30日)所表现的价值做出了公允反映。
现将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1、评估机构概况名称:辽宁环宇矿业咨询有限公司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29号法定代表人:胡成良电话:************传真:************联系人:龙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210105101807矿业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国土资源部矿权评资[2002]036号2、评估委托方和采矿权受让方2.1 评估委托方评估委托方: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29号法定代表人:焉锦林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是主管本省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省级政府机关。
该厅主要负责贯彻、制定和实施有关土地、矿产法律法规及政策;组织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规划;管理矿业审批登记、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等项审批认定工作。
2.2 采矿权受让方矿山名称:阜新市细河煤矿地址:阜新市太平区经济类型:私营企业3、评估对象与范围3.1 评估对象本次评估的评估对象为阜新市细河煤矿采矿权。
3.2 评估范围根据采矿许可证(证号:C2100002009031120008142),该矿矿区范围由7个坐标点圈定,面积为0.447平方公里,各拐点坐标如下:表1:矿区范围表点号X Y1 4655526.08 21395937.172 4655400.04 21396005.293 4655407.09 21396335.434 4655594.72 21397028.325 4655997.09 21397206.386 4655786.57 21396773.177 4656140.63 21396638.47开采深度:由+147.375m至-229.625m标高。
地质勘查成果总结报告

地质勘查成果总结报告这次地质勘查成果总结报告,真是让人又惊又喜,想说的太多了,简直嘴巴都忙不过来了。
说实话,谁能想到我们原本以为是个小打小闹的地质勘探,居然这么给力,结果一出来,大家都乐得合不拢嘴。
地质勘查嘛,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毕竟是找寻地下的宝贝,不得不小心谨慎。
可是这次,地底下给我们的“惊喜”,简直让人感叹,这下可有好戏看了!我们开始的时候,其实也没抱太大希望。
毕竟这些地方,之前勘查过的资料说得明明白白,资源丰不丰富,大家心里都有数。
没想到,在那些老旧的资料底下,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咱们的勘探团队可是“心怀天下”的一群人,拿着那几张破旧的地图,一看就觉得,哎,这地方好像不太一样。
也许是地质结构的巧合,也许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作用,勘探的结果一点一点浮出水面,大家都傻眼了:原来这儿藏着这么多宝贝。
一开始,有些人还以为我们是在开玩笑。
毕竟,地质勘查这么专业,又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谁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但随着勘探的深入,眼前的一切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没想到那么不起眼的地方,居然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资源。
就像老话说的,“别看人小,能顶一座山”。
我们本来还想着能找到个什么小金矿,结果,哎呀,真是“一物降一物”,资源的种类、品质比想象的都要丰富。
都说地球上的宝藏无穷无尽,结果我们这次就是活生生的证明了这句话。
再说说勘查过程中那些曲折的故事,简直可以拍成一部“地质探险大片”。
你看啊,地质勘查的过程就像解谜一样,每次觉得找到头绪,结果一转身,又得从头再来。
那些原本被我们忽视的地层,居然隐藏着无数细小的线索。
我们有时一个小小的岩石剖面,一些奇怪的矿物颗粒,竟然能成为揭开地下奥秘的钥匙。
就像侦探破案一样,一条条线索紧密相连,错综复杂,却又不至于让人摸不着头脑。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原来大自然的每一块岩石、每一颗矿物,都在讲述着自己独特的故事。
尤其是那次,大家差点儿就错过了一个重大发现。
原本一块不起眼的岩石,经过仔细分析,居然透露出了矿脉的蛛丝马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工程概况1、前言2、拟建建筑物概况二、勘察工作概况1、工作量及工作时间2、提交工作成果3、勘察工作依据三、勘察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区域地质构造四、场地气象要素五、场地地基土构成及性质六、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七、水文地质条件八、抗震分析评价九、地基土评价十、结论及建议十一、其它附表: 1、勘探点一览表(附表1)2、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附表2)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附表3)4、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附表4)5、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附表5)6、水质分析成果表(附表6)7、土的腐蚀性分析成果表(附表7)8、三轴试验成果图表(附表8)9、地基土波速测试报告(附表9)附图: 1、图纸目录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图 13、工程地质剖面图图 2~164、土工试验结果报表图17~19一、工程概况1、前言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受阜新#####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拟建的阜新#####CBD公园项目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要求查明场地地基土的地质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为设计与施工单位提供可靠的依据。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勘察等级为甲级。
2、拟建建筑物概况规划地坪标高:139、00米,建筑面积:164200平方米,基础埋深15米。
二、工作概况1、工作量及工作时间(1)工程钻探钻孔:47个钻探总进尺:1695、00米;标贯试验:44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19、4米;取样:原状样18件, 扰动样42件,岩样31件,水样3组,土的腐蚀性分析3组。
(2)工程测量本次勘察钻孔测量工作,由我公司测量工程师胡令洋完成。
BM点引自街心路上一点(其坐标为X=512405、844;Y=4652895、152,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其市政高程为138、173m。
勘探点测量:47个(3)室内土工试验详见“土工试验结果报表”(4)工作时间外业:2014年7月2日~2014年7月11日进行内业:2014年7月14日~2014年7月17日完成。
2、提交工作成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份。
3、勘察工作依据(1)、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2)、拟建建筑物平面图(3)、岩土工程勘察合同(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DB21/T1214—2005)(8)、《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0)、《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11)、《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2)、《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13)、《土的分类标准》(GB145-90)(14)、《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6-298)(15)、《岩土现场描述规程》(DB/T1368-2005、J10568-2005)(1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7)、《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8)、《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19)、《岩土工程质量检查与评定标准》(DB21/T1215-2001)(2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1)、《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22)、《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三、勘察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及区域地质构造勘察场地位于阜新市中华路与解放大街交汇处。
场区地形较平坦,场地地貌单元属于细河阶地。
本区域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东端,建平台拱,旧庙断凸西南侧。
区域上在矿区的南部、东部与西部广泛分布中生界侏罗—白垩系地层,地层由老到新为:侏罗系土城子组,侏罗白垩系义县组,白垩系沙海组、阜新组与孙家湾组等。
阜新组主要为砂岩、页岩。
四、场地气象要素阜新市为半干旱-干旱大陆性气候,最高气温38℃,年平均气温7℃-9℃。
降雨多集中在每年七、八月份,年平均降水量400-450毫米,无霜期为130到160天。
基本风压0、6kN/m²,基本雪压0、4 kN/m²。
五、场地地基土构成及性质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土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②粉土、②1粉质粘土、③细砂、③1粉质粘土、④粗砂、⑤砾砂、⑥全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⑧中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
具体描述如下:①杂填土:杂色,以粘性土与碎砖、碎石为主,结构松散,稍湿。
在整个场区分布连续。
层厚1、50~7、50米。
②粉土:黄褐色~灰褐色,含少量云母,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摇振反应中等。
湿,密实。
分布较连续,局部为粘土、粉质粘土状。
层厚:0、3~3、2米。
②1粘土:褐色,含有红褐色氧化铁斑及黑色铁锰质结核,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
饱与,可塑偏软。
仅出现在45#钻孔。
层厚3、1米。
③细砂:黄褐色,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粒径均匀,稍密,稍湿~饱与。
分布较连续。
局部呈中砂状,层厚0、30~4、10米。
③1粉土:灰黑色,含有氧化铁,无光泽,韧性低,干强度低,摇振反应中等。
湿,中密。
仅出现在10#钻孔中。
层厚0、5米。
④粗砂:黄褐色,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粒径较均匀,密实,饱与。
分布较连续,局部呈中砂状,层厚0、50~6、50米。
⑤砾砂:以石英、长石为主,粒径不均匀,级配良好,分选性差,局部呈圆砾状。
一般粒径2㎜~10㎜,最大粒径70㎜。
中密,饱与。
在整个场区分布连续,层厚0、90~4、10米。
⑥全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本层为全风化的页岩与砂岩的互层,灰色~黄灰色,页岩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
已完全风化成土状。
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干钻可钻进。
在整个场区分布连续。
层厚0、80~5、40米。
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 本层为强风化的页岩与砂岩的互层,灰色~灰黑色,页岩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
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短柱状,钻进较容易。
岩石完整性指数在0、15~0、35之间,完整程度为破碎~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在整个场区分布连续,此层本次勘察未全部钻穿,最大揭露厚度7、9米。
⑧中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本层为中风化的页岩与砂岩的互层,灰色~灰黑色,页岩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
节理裂隙较发育。
岩芯呈短柱或长柱状。
岩石完整性指数在0、35~0、75之间,岩石完整程度为较破碎~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回转钻进较困难。
在整个场区分布连续,此层本次勘察未全部钻穿,最大揭露厚度32米。
各土层的分布规律详见附图2~16。
六、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详见附表2~4)各层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力学参数表:岩石承载力特征值参数表:七、水文地质条件本次勘察钻孔在钻探深度内均见有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含水层为③细砂及④粗砂。
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区域水文地质的补给,初见水位在自然地面下4、5米左右,相当于市政高程的134、98米左右(2014年7月2日~2014年7月11日测),潜水稳定水位在自然地面下2、1~3、2米左右(2014年7月2日~2014年7月11日测),相当于市政高程的136、16~136、28米左右。
抗浮设计水位宜取该地区常年稳定水位上浮2米,场区抗浮水位按黄海高程的138、28米考虑。
根据场区10号、13号及37号钻孔所提取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判断,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10号与37号水样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13号水样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干湿交替)。
(见水质分析成果表)。
根据场区12号、23号及30号钻孔所提取试样的土的腐蚀性分析结果判断,场区土体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其中18号土样对钢筋有微腐蚀性。
(见土的腐蚀性分析成果表)。
八、抗震分析评价场区地基土液化判别应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规定,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可不进行液化判别。
九、地基土评价各层地基土评价如下:①杂填土:为近几年新近堆积,在场区分布不均,结构松散。
不应考虑作为天然地基使用。
②粉土:在场区分布较连续,承载力较高,性质较好。
可作为浅基础持力层。
②1粘土:在场区内只出现在45#钻孔中,承载力较低。
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因有三层地下室,此层埋深较浅,属挖除土。
③细砂:在场区分布较连续,承载力较高,性质较好。
可作为浅基础持力层。
因有三层地下室,此层埋深较浅,属挖除土。
③1粉土:在场区内只出现在10#钻孔中,承载力较低。
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
因有三层地下室,此层埋深较浅,属挖除土。
④粗砂:在场地分布较连续,承载力较高,性质较好。
因有三层地下室,此层埋深较浅,属挖除土。
⑤砾砂:在场地分布连续,承载力高,性质好。
因有三层地下室,此层埋深较浅,属挖除土。
⑥全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在场地分布连续,承载力较高,性质较好。
就是较好的基础持力层。
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在场地分布连续,承载力高,性质好。
就是很好的基础持力层。
⑧中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在场地分布连续,承载力高,性质好。
就是很好的基础持力层及下卧层。
十、结论及建议根据野外钻探、现场原位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判定:1、场地地貌较单一,地层较稳定、均匀,无可液化土层,无不良地质问题,场地为对建筑物属于抗震一般地段,适宜本次建筑用地。
2、因有三层地下室,①杂填土、②粉土、②1粉质粘土、③细砂、③1粉质粘土、④粗砂、⑤砾砂均属挖除土,其余各层均可作基础持力层。
3、根据建筑层数、基础埋深与地质条件,建议拟建建筑:场区内20层主楼基础底面位于⑥全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及⑧中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但基础底面主要位于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中。
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经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约为fa=1303kPa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⑧中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的承载力也满足要求。
由于⑥全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与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性质差异较大,同时作为基础持力层时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所以宜选择⑦强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及⑧中风化页岩与砂岩互层作为基础持力层。
采用浅基础即可满足设计要求,且较为经济。
天桥荷载较小,可直接采用独立基础,②粉土、③细砂、④粗砂与⑤砾砂均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4、阜新市标准冻深为1、40米。
①杂填土无冻胀性,②粉土为冻胀土,冻胀等级为Ⅲ级,冻胀类别为胀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