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实验依据

B. 惯性定律与惯性实质是相同的

C.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2.吴老师驾车从“杭州二中”开往“诸暨五泄风景区”,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B. 图中显示的“1小时48分”是指时间间隔

C. “距离最短”中的“87公里”是指位移大小

D. 高速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120km ,指的是车辆行驶在该路段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3.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 到40s t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 )

A. 0

B. 600m

C. 750m

D. 1200m

4.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5.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 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 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1L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乙的反应时间为( ) A.

1

2L g

B.

1

2g L C.

12()

g

L L -

D.

12()

L L g

- 6.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1m ,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

F .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在推进器工作时测出飞船和空间站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 ,则空间站的质量2

m 为( )

A .

1F

m a

- B.

1F

m a

+ C. 1F m a

-

D.

1F

m g a

-+ 7.以36 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 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 s 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 0.5 m

B. 2 m

C. 10 m

D. 12.5 m

8.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 点,如图所示.用力F 拉小球b ,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李,且细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30θ=?,则F 的最小值为( )

3mg

B. mg 3mg

D.

2

mg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2t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t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B.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C. 1t到2t时间内,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

D. 乙车的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10.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连接两轻环A、B,两环分别套在相互垂直的水平杆和竖直杆上,轻绳绕过光滑的轻小滑轮,重物悬挂于滑轮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将环A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B所受摩擦力变小

B. 只将环A向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不变,环B所受摩擦力不变

C. 只将环B向右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B所受杆的弹力不变

D. 环A受三个力作用,环B受四个力作用11.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木板B的上面,木块A的右端通过弹簧测力计固定

在竖直墙壁上,用力2F向左拉木板B,使它以速度v匀速运动,这时木块A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时木板B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等于F

B. 此时地面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

C. 若木板B以2v匀速运动,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

D. 若用力3F拉木板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2F

12.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 B对墙的压力增大

B. A与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

C. 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D. A对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

A.在使用弹簧秤时,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B.在使用弹簧秤前,先调整零刻度

C.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D.描点确定拉力方向时,两点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一些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板上,前段各系一条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可放重物,小车的停和动通过用黑板擦按住小车后的细战和抬起来控制,如图甲所示,实验要求小盘和重物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力.

请指出图乙中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调整好装置后,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两小车的位移分别是15cm 和25cm,则两车的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二个是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Hz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秒表 D.刻度尺 E.天平(含砝码)

(2)下图是打出纸带的

一段.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选A 、B 、C 、…等7个点为计数点,各计数点间有一个点没有画出,纸带却不小心被弄上了墨迹,D 点看不清楚,如图中所示,则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______2m/s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可以推断出CD 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cm.

15.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小球,到达最高点前1s 上升的高度是它上升的最大高度的

1

4

,不计空气阻力,2=10m/s g .则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等于______m ,2.5s 时物体的离地高度等于______m.

16.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6m ab bd =,

1m bc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1s ,则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等于______m/s 2,经过点b

时的速度大小等于______m/s .

17.如图所示,质量为34B m =kg 的木板B 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2A m =kg 的木箱A 放在木板B 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A 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θ=?,已知木箱A 与木板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5μ=.现用水平方向大小为200N 的力F 将木板B 从木箱A 下面匀速抽出

(sin 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B 对A 的支持力大小等于_______,木板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等于_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8.从离地一定高度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释放一个小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4.5 m/s .取g =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由静止释放时离地有多高?(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9.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底部有一垂直斜面的固定档板C .劲度系数为k 1的轻弹簧两端分别与挡板C 和质量为m 的物体B 连接,劲度系数为k 2的轻弹簧两端分别与B 和质量也为m 的物体A 连接,轻绳通过光滑滑轮Q 与A 和一轻质小桶P 相连,轻绳AQ 段与斜面平行,A 和B 均静止.现缓慢地向小桶P 内加入细砂,当k 1弹簧对挡板的弹力恰好为零时,求:

(1)小桶P 内所加入的细砂质量; (2)小桶下降的距离.

20.2016年世界中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落下帷幕,代表中国参赛的河南男队和河北女队取得了优异成绩.五人制足球的赛场长40m ,宽20m ,如图所示.在比赛中,攻方队员在中线附近突破防守队员,将足球沿边路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16v =m/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1a =m/s 2.该队员将足球踢出后立即由静止启动追赶足球,他的运动可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大加

速度为21a =m/s ,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4v =m/s ,足球和队员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求: (1)该队员追赶足球2s 时,队员与足球间的距离. (2)该队员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

21.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m =kg 的重物上系着一条长30cm 的细绳,细绳的另一端连着一个轻质圆环A ,圆环A 套在水平的棒上可以滑动,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75,另有一条细绳,在其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在距离圆环50cm 的地方,当细绳的端点挂上重物G ,而圆环A 将要开始滑动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370.6=o ,(g 取10m/s 2)试问: (1)圆环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2)角?多大?

(3)长为30cm 的细绳的拉力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实验依据

B. 惯性定律与惯性实质是相同的

C.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解:A、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并结合逻辑推理总结出的科学理论,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故A 错误;

B、惯性定律是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不同,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一道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性的试题,解答时把握好: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再就是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吴老师驾车从“杭州二中”开往“诸暨五泄风景区”,导航地图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B. 图中显示的“1小时48分”是指时间间隔

C. “距离最短”中的“87公里”是指位移大小

D. 高速公路某处路边竖有限速标志120km,指的是车辆行驶在该路段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答案】C

【解析】

【详解】A.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可以忽略,故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中显示的“1小时48分”是指时间间隔,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距离最短”中的“87公里”是指路程,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进入隧道前路边竖有限速标120km ,为120km/h ,指瞬时速度,意思为指的是车辆经过隧道过程中,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3.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 到40s t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 )

A. 0

B. 600m

C. 750m

D. 1200m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v-t 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在t =0到t =40s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1040

307502

x +=

?=m 故选C .

4.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答案】B 【解析】

选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质点的速度变化为零,但速度不一定为零,A 错误;质点速度变化率即为加速度,B 正确;质点在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其速度可能为零,如自由落体的物体在开始下落的瞬间,故C 错误;质点的速度变化Δv=a·Δt,即速度的变化由质点的加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D 错误. 5.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 的木尺上端,让木尺

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 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1L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乙的反应时间为( ) A.

1

2L g

B.

1

2g L C.

12()

g

L L -

D.

12()

L L g

- 【答案】D 【解析】

【详解】尺子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尺子下落到乙手指夹住尺子,尺子下落的位移为:

1h L L =-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

212

h gt =

解得乙的反应时间为

12()

L L t g

-=

故选D .

6.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1m ,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

F .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在推进器工作时测出飞船和空间站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 ,则空间站的质量2

m 为( )

A .

1F

m a

- B.

1F

m a

+ C. 1F m a

-

D.

1F

m g a

-+ 【答案】A 【解析】

【详解】以空间站和飞船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12=+F m m a

则空间站的质量为:

21F

m m a

=

- 故选A .

7.以36 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 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 s 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 A. 0.5 m B. 2 m

C. 10 m

D. 12.5 m

【答案】A 【解析】

:先统一单位:36km/s 10m/s = ,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010 2.5s 4

v t a ?-=

==- ,可以知道第3s 内的位移等于最后0.5s 内的位移,采用逆向思维,最后0.5s 内的路程

211

40.250.5m 22

x at =

=??= .所以A 选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A

8.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O 点,如图所示.用力F 拉小球b ,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李,且细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30θ=?,则F 的最小值为( )

A.

33

mg

B. mg

C.

3mg

D.

2

mg

【答案】B 【解析】

【详解】以两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F 在三个方向时整体的受力图,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 与T 的合力与重力mg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力的合成图可知,当F 与绳子

Oa 垂直时,F 有最小值,即图中2位置,根据平衡条件得:

2sin30

=?=

F mg mg

故选B.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2t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t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B.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C. 1t到2t时间内,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

D. 乙车的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ACD

【解析】

t t-时间内,甲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则知甲通过【详解】A.已知在2t时刻,两车并排行驶,在12

的位移大,可知1t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故A正确.

B.速度时间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故B错误.

C.1t到2t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两车都是做单向直线运动,所以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时间相等,平均速率等于路程比时间,所以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故C正确.

D.由乙图可知,乙车的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连接两轻环A、B,两环分别套在相互垂直的水平杆和竖直杆上,轻绳绕过光滑的轻小滑轮,重物悬挂于滑轮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将环A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B所受摩擦力变小

B. 只将环A向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不变,环B所受摩擦力不变

C. 只将环B 向右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B 所受杆的弹力不变

D. 环A 受三个力作用,环B 受四个力作用 【答案】BC 【解析】

【详解】设滑轮两侧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子的长度为L ,B 点到墙壁的距离为S ,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知识和对称性,得:

sin S L

α=

① 以滑轮为研究对象,设绳子拉力大小为F ,根据平衡条件得:

2cos F mg α=

得:

2cos mg

F α

=

AB.只将环A 下移动少许,即移到A '点,S 和L 均不变,由①式知,夹角α不变,cos α不变,所以由②式得知,F 不变;因拉力不变,则B 受力不变,故摩擦力不变,故A 错误,B 正确;

C.只将环B 向右移动少许,即移到B '点,S 增加,而L 不变,则由①式得知,夹角α增大,cos α减小,所以由②式得知,F 增大.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环B 所受杆的弹力等于两物体的重力之和,保持不变,故C 正确.

D.由题知A 、B 都是轻环,所以都不考虑自身的重力,对A 受力分析可知,其受轻绳的拉力、向上的摩擦力和轻杆向左的支持力,共三个力作用;对B 受力分析可知,其受轻绳的拉力、向右摩擦力和轻杆向上的支持力,共三个力作用,故D 错误.

11.如图所示,一木板B 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 放在木板B 的上面,木块A 的右端通过弹簧测力计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2F 向左拉木板B ,使它以速度v 匀速运动,这时木块A 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时木板B 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等于F

B. 此时地面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

C. 若木板B 以2v 匀速运动,木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

D. 若用力3F 拉木板B ,木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2F 【答案】C 【解析】

【详解】对A 、B 受力分析:A 受水平向右的张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又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物体B 受到A 对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由于B 作匀速直线运动,则B 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两个摩擦力平衡(A 对B 的摩擦力和地面对B 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A.由于B 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B 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则B 所受摩擦力的合力为

2f F '=

故A 错误; B.A 受力平衡,故

A f F =

即A 受B 的摩擦力大小为F ,由于B 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

2B F f f =+

2B f F f F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方向水平向左,故B 错误;

C.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速度无关,故木板B 以2v 的速度匀速运动时,A 与B 间压力不变,摩擦因数不变,故摩擦力大小不变为F ,故C 正确;

D.若用3F 的力拉木板B ,B 开始加速,但是A 与B 间压力不变,摩擦因数不变,故摩擦力大小不变,木块

A受摩擦力大小仍为F,故D错误.

12.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 B对墙的压力增大

B. A与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

C. 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D. A对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答案】CD

【解析】

【详解】AB.对小球B受力分析,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A滑动前,B球受墙壁及A的弹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中实线所示;而将A向外平移后,B受弹力的方向将上移,如虚线所示,但B仍受力平衡,由图可知A对B球的弹力及墙壁对球的弹力均减小,故AB错误;

CD.以AB为整体分析,水平方向上受墙壁水平向右的弹力和地面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弹力减小,故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故C正确;

D.由C分析可知,地面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所以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D正确.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

A.在使用弹簧秤时,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B.在使用弹簧秤前,先调整零刻度

C.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D.描点确定拉力方向时,两点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一些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板上,前段各系一条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可放重物,小车的停和动通过用黑板擦按住小车后的细战和抬起来控制,如图甲所示,实验要求小盘和重物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力.

请指出图乙中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调整好装置后,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两小车的位移分别是15cm 和25cm ,则两车的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BD (2). ,拉小车的细绳与木板没有平行;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没有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 3:5 【解析】

【详解】(1)[1] A.本实验是通过在白纸上作力的图示来验证平行四边定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否则,作出的是拉力在纸面上的分力,误差较大.故A 正确; B.为防止产生测量误差,使用弹簧秤前必须先调零.故B 正确.

C.只要橡皮筋的另一端两次都接到O 点,达到效果相同,拉力方向没有限制,橡皮筋不需要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故C 错误;

D.描点确定拉力方向时,两点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一些,以减小实验的误差,故D 正确. (2)[2]由图可知,拉小车的细绳与木板没有平行;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没有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由题意可知,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同,据运动学公式

2

12

x at =

可得加速度之比:

1212::3:5a a x x ==

14.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二个是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Hz 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秒表

D.刻度尺

E.天平(含砝码)

(2)下图是打出纸带的

一段.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选A 、B 、C 、…等7个点为计数点,各计数点间有一个点没有画出,纸带却不小心被弄上了墨迹,D 点看不清楚,如图中所示,则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______2m/s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可以推断出CD 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cm.

【答案】 (1). AD (2). 3.0 (3). 7.24 【解析】

【详解】(1)[1]在给定的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刻度尺和电压合适的50Hz 交流电源,故选AD ; (2)[2]因各读数点间有一个点没有画出,故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0.04s ,根据

2x aT ?=

则有:

2

FG EF

x x a T -=

代入数据解得:

3.0a =m/s 2

(3)[3]根据

2CE BC x x x aT -=?=

代入数据得:CE x =7.24cm

15.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小球,到达最高点前1s 上升的高度是它上升的最大高度的

1

4

,不计空气阻力,2=10m/s g .则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等于______m ,2.5s 时物体的离地高度等于______m.

【答案】 (1). 20 (2). 18.75 【解析】

【详解】[1]根据逆向思维,可将小球看成向下的自由落体至,则小球到达最高点前1s 上升的高度是

22111

101522

h gt =

=??=m 所以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H =4h =20m

[2]由

2

2v H g

=

解得小球上升的初速度为:

0220v gH ==m/s

小球上升的总时间

2v t g

=

=s 所以2.5s 时物体正在下降,即小球刚从最高点下落0.5s ,则有小球下落的

高度为

2222115100.5224

h gt =

=??=m 所以此时物体离地的高度为

218.75h H h ?=-=m

16.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6m ab bd =,

1m bc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1s ,则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等于______m/s 2,经过点b

时的速度大小等于______m/s .

【答案】 (1). 2 (2). 210【解析】

【详解】[1]ac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161

71ac v t +=

==m/s cd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26151

cd v t -=

==m/s

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2157

21

v v a t --=

==-m/s 2 所以加速度的大小为2m/s 2;

[2]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1s ,根据推论得知,c 点的速度等于ad 间的平均速度,则有:

12

6221

c ac c

d v t +=

==?m/s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22

2c b

v v bc a

-=

解得:b v =210m/s .

17.如图所示,质量为34B m =kg 的木板B 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2A m =kg 的木箱A 放在木板B 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A 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θ=?,已知木箱A 与木板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5μ=.现用水平方向大小为200N 的力F 将木板B 从木箱A 下面匀速抽出

(sin 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则B 对A 的支持力大小等于_______,木板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等于_______.

【答案】 (1). 100N (2). 0.24 【解析】

【详解】[1]对A 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

1cos T f F F θ=①

1sin N T A F m g F θ+=②

111f N F F μ=③

由①②③得:T F =100N

[2]对A 、B 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2cos T f F F F θ+=④

()2sin N T A B F F m m g θ+=+⑤

222f N F F μ=⑥

联立④⑤⑥并代入数据得:20.24μ=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8.从离地一定高度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释放一个小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4.5 m/s .取g =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由静止释放时离地有多高?(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0.45s (2)1.0m 【解析】

试题分析:(1)设经ts 落地t v gt =则0.45t s = (2)小球离地面高为2

12

h gt =则 1.0h m =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19.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底部有一垂直斜面的固定档板C .劲度系数为k 1的轻弹簧两端分别与挡板C 和质量为m 的物体B 连接,劲度系数为k 2的轻弹簧两端分别与B 和质量也为m 的物体A 连接,轻绳通过光滑滑轮Q 与A 和一轻质小桶P 相连,轻绳AQ 段与斜面平行,A 和B 均静止.现缓慢地向小桶P 内加入细砂,当k 1弹簧对挡板的弹力恰好为零时,求: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2018年8月26日,在雅加达亚运会男子田径100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92打破亚运会记录夺冠。这是由于他在这100米中 A.平均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2.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 A.B. C.D. 3.有下列几种情形,正确的是()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 D.100米比赛中,甲比乙跑的快,说明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4.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物体的初速度B.物体的加速度 C.物体的平均速度D.物体通过的路程 5.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6.航天员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其中有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及在失重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第一次在太空中展示如何用牛顿定律测质量;测量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测量的方法为:先把航天员固定在人体支架上,然后另一航天员将其向外拉到一定位置松手(图甲所示),最后支架会在弹簧恒定弹力的作用下拉回到初始位置(图乙所示).假设支架向外伸长的位移为S,弹簧对支架的作用力为恒力,大小为F,支架回到初始位置所用时间为t,则测量者的质量为: A. 2 Ft m S =B. 2 2 Ft m S = C. 2 4 Ft m S =D. 2 Ft m S = 7.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2h t 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 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2h t 8.某质点在0~3 s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9-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考试 试题(含答案) 物理学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如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小编准备了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单选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 1.关于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个物体,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B.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和静止时的惯性是相同的 D.物体在失重时,惯性一定为零 2.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总阻碍物体的运动 B.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可能是一致的 C.静止的物体受到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D.运动的物体受到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 3.4个力的大小分别为8N,5N,11N,23N,这四个力的合力大小的范围正确的是: A.3N34N B.9N47N C.047N D.1N37N 4.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小定滑轮,细线一端拴一小球A,另一端绕过定滑轮,

今将小球从图中位置缓慢拉至B点,在小球达到B点之前过程中,小球对兰球的压力N、细线的拉力T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N变大、T变大 B.N变小、T变大 C.N不变、T变小 D.N变大、T变小 5.长度为L的轻绳固定在水平天花板A点和竖直墙B点,绳上挂一定滑轮(质量不计),滑轮下吊一重物C,两绳之间夹角为,当绳子缓慢从B点移到动B点后,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拉力不变 B.绳的拉力变小 C.角变大 D.角减小 6.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1s时物体返回出发点 B.2s时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前3s内物体的位移为0 D.前2s内和第4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7.雨滴从很高处竖直下落,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它的速度成正比,雨滴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杭州二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 思想政治试题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判断题、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卷相应题号后的 A 涂黑,错误的请将答卷相应题号后的D涂黑。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流通手段。 2.外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消费者增加对相关商品的需求量。 5.超市购物属于社会再生产中的消费环节。 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8.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宜。 9.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10.商业保险是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以规避风险的投资理财方式。11.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给经济“降温”。12.虚报自然灾害获得国家税收优惠,是偷税行为。 1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1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1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16.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7.公民向国家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这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18.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19.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20.对人民负责,要求政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 分,共50分。) 21.29岁的塔尼娅是个学生,买公寓的时候获赠了一个车位,但她没有车,于是就在网站上把车位租出去。2013年7月以来已经成交了100笔生意,每个月能为她带来200英镑(1854元人民币)收入。这就是分享经济,它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使人们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财产、时间和技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发展分享经济”。 据此判断下列经济活动中属于分享经济的是()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3分)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 .研究国庆阅兵时主战坦克驶过广场的时间 B .拍摄危机奔跑中的同学 C .4×100米比赛中正在交接的短棍 D .正在驶入车位的汽车 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就是物体所受重力 B .将物体向上搬运要比向下搬运更费劲,是因为物体向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比较大 C .形状固定的物体其重心相对于自身位置不会因为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 D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即是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 3.(3分)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是静摩擦力 B .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是滑动摩擦力 C .物体接触面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该接触面上弹力大小成正比 D .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间的相对滑动 4.(3分)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x ﹣t 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直线b 与曲线a 相切于点(4,﹣15)。已知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4s 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B .前4s 内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平均速度的157倍

C.t=0时刻,甲的速度大小为9m/s D.甲的速度大小为2m/s 5.(3分)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变化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的变化越大,速度变化率一定越大 B.速度越大,速度的变化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率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D.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不一定为零 6.(3分)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7.(3分)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min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第2min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1 m/s2B.0.05 m/s2C.36 m/s2D.180 m/s2 8.(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和半径为R的半球体均静止,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 C.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 D.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9.(3分)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模块学习学段检测试卷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单选,9—12多选,全选对 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 作为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 )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东运动 3.如图所示,折线表示物体甲从A 地向B 地运动的x -t 图像,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 地向A 地运动的x-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6s 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m/s C.从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60m D.在t=8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4.一辆汽车运动的v-t 图象如图,则汽车在0~2s 内和2~ 3s 内相比( ) A .平均速度相等 B .位移大小相等 C .速度变化相同 D .加速度相同 5.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运动,在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在前6 s 内的平均速 度为22 m/s,则该汽车的加速度为( ) A.3 m/s 2 B.4 m/s 2 C.6 m/s 2 D.12 m/s 2 6.汽车以大小为20m /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m /s2,那么刹车后2s 内与刹车后6s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 .3 : 4 B .3 : 5 C .4 : 3 D .2: 3 7.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为( ) A. B. C. D. 8.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 =10s ,前进了15m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 .1.5m/s B .3m/s C .4m/s D .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 由静止开始沿斜面 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已知AB=BC,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到达B 、C 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 B.滑块到达B 、C 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4 C.滑块通过AB 、BC 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 D.滑块通过AB 、BC 两段的时间之比为 10.如图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时间(x-t )图线。由图可知( ) A.在t 2时刻,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末物理试题(wd无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末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均不带电的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空气中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B.空气中的负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C.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D.橡胶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 二、多选题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来表示,为牛顿每库仑,即N/C B.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都是系统所共有的能量 C.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地球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和火星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同 D.库仑定律对任意空间中任意状态的两个点电荷都成立,并且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具有相似的形式,都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被称为平方反比定律 三、单选题 (★★★) 3.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库仑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D.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引入了电场线来辅助描述电场 (★★) 4. 如图所示为两个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点电荷,距离为d,电荷量分别为+ Q和- Q。在它们的中垂线上水平固定一根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管,一电量为+ q的小球缓慢经过细管,则 小球() A.小球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B.受到的库仑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受到的库仑力最大值为D.管壁对小球的弹力最大值为 (★★★) 5. 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其指针张角的大小来定性显示其金属球与外 壳之间的电势差大小.如图所示, A、 B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金属板,G为静电计.开始时 开关S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为了使指针张开的角度增大些,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 的是( ) A.断开开关S后,将A、B两极板分开些 B.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分开些 C.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靠近些 D.保持开关S闭合,将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右移动 (★★) 6. 如图所示,实线是两个等量点电荷P、Q形成电场的等势面,虚线是一带电粒子仅在 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 a、 b、 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 b位于P、Q连线的中点。则()

杭州市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C卷

杭州市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8高一上·舒城月考)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当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加速度,上面用到的物理方法分别是() A . 控制变量法;微元法 B . 假设法;等效法 C . 微元法;类比法 D . 极限法;类比法 2. (2分) (2017高一上·绍兴期中) 浙江在线10月3日讯:台风“鲇鱼”前脚刚走,“暹芭”紧跟而来.据气象部门报告,今年第18号台风“暹芭”今天8时中心位于温州东南方向约14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中心气压935百帕.预计“暹芭”将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A .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B .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C .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D .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3. (2分) (2016高一上·赣州期中) 一客车从静止出发匀加速直线离开车站,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2s,前进了24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 . 2 m/s B . 3 m/s

C . 4 m/s D . 无法确定 4. (2分) (2016高一上·乾安期中)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 ,末速度的大小为vt ,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A . 等于 B . 小于 C . 大于 D .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5. (2分) (2017高一上·北京期中) 如图所示为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 . 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位移为零 C . 4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 .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6. (2分)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0~2s为第Ⅰ段,第2~4s为第Ⅱ段,第4~5s为第Ⅲ段,则

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某航母跑道长200m 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 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 .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 .5m/s B .10m/s C .15m/s D .20m/s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小球用细绳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且细绳和弹簧与斜面平行,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A 、B 两小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 .都等于2 g B .0和 ()122 2m m g m + C . ()122 2m m g m +和0 D .0和 2 g 3.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 的单位为“m/s”、物理量f 的单位为“s -1”,则由这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 = f λ B .v =λf C .f =vλ D .λ=vf 4.如图所示,一质点从0t =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和B 是原点x t -图线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 24 m/s 7 B . 22 m/s 3 C .2 5m/s 8 D .22m/s 5.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6.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极限思想的是() A.“质点”的概念B.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C.“瞬时速度”的概念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做共点力平衡实验.M、N为摩擦不计的定滑轮,O点是轻质细绳OA、OB和OC的结点,桌上有若干相同的钩码,他已经在A点和C点分别挂了3个和4个钩码,为使O点在两滑轮间某位置受力平衡,在B点挂的钩码数可能是() A.1个B.3个 C.5个D.7个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惯性 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轨迹时不能把月球看成质点 9.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半圆弧轨道两端点M、N连线水平,将一轻质小环套在轨道上,一细线穿过轻环,一端系在M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恰好静止在图示位置,下列说法疋确的是() A.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mg B.细线对M 3mg C.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 2 mg D.N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10.下列各组物理量中,不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重力 B.路程、弹力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2.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均为1 kg的小球A、B,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以4 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2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sin 37°=0.6,cos 37°=0.8.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A.0.25 m,25 N B.0.15 m,25 N C.0.25 m,12.5 N D.0.15 m,12.5 N 3.在中国海军护舰编队“巢湖”“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用GPS定位系统研究“千岛湖”舰位置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护舰编队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他的重力为零 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5.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 N B.2N C.2N D.10N 6.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仿真考试题(无答案)

2015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年级仿真考 语文试题卷 一、基础知识(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风靡.(mǐ)露.(lòu)穷口供.(gòng) 铩.羽而归(shā) B.僭.越(jiàn)绥.靖(suí) 肄.业(yí) 宁.缺毋滥(nìng) C.噱.头(xué) 贫瘠.(jí) 鞭挞.(tà) 独辟蹊.径(qī) D.市侩.(kuài) 启碇.(diàn) 鳜.鱼(guì) 为虎作伥.(chā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碰到碧空万里、艳阳高照的日子,宫殿屋顶的黄色釉瓦就闪耀生辉;在暮蔼四合或曙色初露之时,紫禁城的大门上的谯楼立在苍茫的天色中,像半空中的碉堡。 B.汪国真为人谦和,温文而雅;他的诗或天才爆发,或激情弥漫,或柔情万丈,如同清澈的溪流,无关深奥,也无关晦涩。 C.秋天的月亮印在皎洁的水潭,清澄而静谧;抬起头,月轮高悬,将人心从凡俗生活的喧闹、焦躁引向宏阔、幽深的宇宙。 D.漫游山中的妙处,在于你不用踌躇你的服色和体态。你不妨摇曳你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在绿草上打滚,在蓝天下歌唱,在古木旁冥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到高山上,会看得远些;看得远,就会损失一些细节,即分辨率会降低。但忽略 ..细节,感受整体,有时正是人们所追求的,“登高望远”一直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B.苏州世乒赛圆满收官,中国队再度实现了包揽,不过,主教练刘国梁并没有欣然自喜,反而 ..有一些着急和担忧,因为他希望有更多的新人和黑马来打乱现在的局势,把整个队伍盘活。 C.专家认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釜底抽薪 ....的办法,是要保持经济比较快速的增长,让我国能够比较快地进入到以服务业为主的高收入阶段。 D.“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短短10个字的辞职信,被人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也让一 名普通的中学女教师成为现在炙手可热 ....的人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没有体制内的职务,没有工资,没有广告赞助,全凭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柴静拍摄的这部《穹顶之下》,让国人看到了柔性的、坚韧的力量。 B.5月1日起,杭州市11家市属医院将在门诊区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出24小时自助挂号服务,为患者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预约挂号服务。 C.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发生后,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以不合理低价诱骗游客入团,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向游客索取财物,都是违反旅游法的。 D.美国地震学会《地震研究通讯》主编彭志刚副教授认为,尼泊尔地震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逆冲挤压的结果造成的,由于震级较大,震源较浅,因而破坏性强。 5.为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排序。(4分) 魏晋六朝时期,人们开始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这对后来的美学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①一种是否定的,如墨子认为是奢侈、骄横、剥削的表现,所以他“非乐” ②诸子对此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③这种美学思想的解放在先秦哲学家那里有了萌芽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 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中不是 ..测量力学基本量的仪器是() A.电火花计时器 B.弹簧测力计 C.托盘天平 D.毫米刻度尺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时间、位移、速度 B.速度、质量、加速度 C.力、速度的变化、加速度 D.力、温度、位移 3.钓鱼岛(如图所示)自古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它到杭州市、福州市、基隆市的直线距离分别为约598km、约385km、约190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对钓鱼岛的主权,早上8:00从福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50km,历时7时35分到达钓鱼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8:00是指时间间隔 B.7时35分是指时刻 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450km D.尽管海监船比较大,但还可以将它看成质点 4.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不断改变 B.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不断改变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不断改变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不断改变

5.如图所示,一个楔形物体固定在水平面上,物体沿其光滑表面自由下滑,则物体() A.受到两个力作用:重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受到两个力作用: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C.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下滑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D.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下滑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6.如图所示,一只重为G的松鼠站在倾斜角为θ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作用力为() A.G sinθ B.G cosθ C.大于G D.G 7.2021年10月份,萧山区某中学举行了校秋季运动会,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参加跳高决赛的现场,他以背越式跳过1.65m的高度拿到了本届校运会的亚军,为班级争了光.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小明脚离地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小明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的重力 D.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 8.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空气阻力不计,取向上为正方向,下列v-t、x-t 图象中能正确描述其运动的是()

高一 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解析

高一 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时刻t 1,两车速度相等 B .在时刻t 1,甲车追上乙车 C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D .从t 1到t 2时间内,甲车走过的路程大于乙车走过的路程 2.如图是在购物商场里常见的电梯,左图为阶梯电梯,右图为斜面电梯,设两电梯中各站一个质量相同的乘客随电梯匀速上行,则两乘客受到电梯的 A .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B .支持力的大小相同 C .支持力的方向相同 D .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均相同 3.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 的单位为“m/s”、物理量f 的单位为“s -1”,则由这 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 =f λ B .v =λf C .f =vλ D .λ=vf 4.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N 拉力F 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cm (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公式F k x = ,弹簧的劲度系数k 随弹簧弹力F 的增大而增大 B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400N/m k = C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200N/m k = D .该弹簧所受的弹力为20N 5.“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

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蚊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2 vt B .20 2t t v C .0012t vt t ??- ??? D .()2 02v t t t - 6.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 、B 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 端位置不变,将B 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 ) A . B 端移到B 1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B .B 端移到B 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C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D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7.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0~10s 内的位移是10m ,那么在10s ~20s 内的位移是() A .20m B .30m C .40m D .60m 8.一只盒子在粗糙桌面上减速滑行,此过程中盒子 A .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B .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不断减小 C .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D .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不断减小 9.如图所示是“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装置,小东认真操作、正确读数后得到的数据记录表如下。由表可知 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F /N 0 0.98 1.96 2.94 l /cm 12.0 14.0 16.0 18.0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写在第II卷前的答题栏内。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相同得两个小球,沿着同一条直线相向运动而发生碰撞。若发现碰撞后系统损失得动量最大,则这两个小球在碰撞得瞬间有相同大小的 A 速度B动能C质量D动量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物体,均以初速度o v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他们分别受到相同的冲量I作用后,A的末速度为v, B的末冲量为p, 则动量p可以表示为: A m(v+o v) B m(v-o v) C 2m(v-o v) D m(2v-o v) 3.在铁路旁听行驶的火车汽笛声,你会发现汽笛声的音调发生了变化。设火车在静止时汽笛声的频率为f。在火车向你行驶又驶离你远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火车向你驶来时,听到汽笛声的频率大于f B 当火车向你驶来时,听到汽笛声的频率小于f C 当火车驶离你远去时,听到的汽笛声的频率小于f D当火车驶离你远去时,听到的汽笛声的频率大于f 4.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以2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个向右的水平力F,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左,大小为2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F做的功为A 16J B 8J C 4J D 0 5.如图所示,子弹A水平射入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块B后不穿出,那么此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D。子弹减少的动能大于木块增加的动能6.在xOy平面内又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间谐横波,波速为1m/s,振幅为4cm,频率为2.5Hz,波上P,Q 两点的平衡位置相距0.3m,在t=0时刻,P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则Q点: A.在t=0时刻位移时-4cm B。在t=0时刻加速度最大 C.t=0.1s时的速度最大D。在t=0到0.1s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4cm 7.如图所示,A,B分别为单摆作间谐运动时不同位置。其中位置A为单摆摆动的最高为位置,虚线为过悬点的竖直线,以摆球为最低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球在摆动过程中

2020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考地理选考模拟试卷(4月份)(有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考地理选考模拟试卷(4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读“我国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四种环境问题的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图示数码②表示森林资源破坏,其中东北林区因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终年地表湿度较大,所以森林(采伐)破坏最严重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读“我国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四种环境问题的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图示数码④表示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中部分布最广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地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B. 受板块运动影响,多地质灾害,地表破碎 C. 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 D. 人口密集,人类活动对植被破坏严重 3.如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题。 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A. 鼠害 B. 洪涝 C. 旱灾 D. 寒潮

4.如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题。 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①④⑤⑥ 5.风向方位图通常用角度来表示。如图分别为风向方位图和1950-2011年渤海海域冬、夏季风向 与速度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60年以来渤海冬季风风向变化趋势是() A. 由西西北向西北方向转变 B. 由北西北向西北方向转变 C. 由东东南向东南方向转变 D. 由南东南向东南方向转变 6.风向方位图通常用角度来表示。如图分别为风向方位图和1950-2011年渤海海域冬、夏季风向 与速度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020年秋季期中考试试题卷 高一物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在下列研究中,加点标示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蜻蜓翅膀 ....的振动 B.研究学生 ..骑车时的坐姿 C.研究航天器 ...绕地球运动的轨道 D.研究运动员 ...绕单杆的旋转动作 2.南京到南通的D5506次动车,9点54分到达海安站,停车2分钟,则( ) A.“9点54分”是指时刻,“2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B.“9点54分”是指时间间隔,“2分钟”是指时刻 C.“9点54分”与“2分钟”均指时刻 D.“9点54分”与“2分钟”均指时间间隔 3.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必须以这一速度行驶 B.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 B.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也为零C.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 D.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必定越来越大 5.物理学中引入“质点”概念,从科学方法说,是属于() A.观察、实验的方法 B.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C.类比的方法 D.逻辑推理的方法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共20分) 6.某同学画出了如下图所示的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7.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B.加速度C.位移D.路程 8.如图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m和5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位移是16m,方向从A到C B. 位移是8πm,方向从A到C C. 路程为8πm D. 路程是16m

高一 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从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物体 B.根据a=F/m和判断,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值 D.重力、地面支持力、推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等于零,所以原来静止的桌子还是静止的 2.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f为空气阻力)() A.B.C.D. 3.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30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 A.能到达正对岸 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100s 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400m 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300m 4.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00m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 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 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 .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6.如图是力学中的两个实验装置,其中包含相同物理思想方法是( ) A .极限的思想方法 B .放大的思想方法 C .控制变量的方法 D .猜想的思想方法 7.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OP 、OQ ,OP 竖直放置,小球A 、B 固定在轻杆的两端。现用水平力F 将B 向左缓慢推动一小段距离,则此过程中 A .杆对A 的弹力变小 B .挡板OP 对A 作用力变大 C .水平力F 变大 D .挡板OQ 对B 支持力变大 8.有一列正在操场直线跑道上跑步的学生,队列长度为L ,速度大小为0v 。处在队列尾部的体育委员为了到达队列排头传达指令,他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a ,达到排头时他与队列速度恰好又相等,则他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 A .0v aL + B .aL C .0v aL - D .02v aL + 9.如图所示,4个箭头均表示船头的指向,每相邻两个头之间的夹角都是30o ,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4m/s ,水速是2m/s ,要使船能垂直河岸渡过河,那么船头的指向应为 A .①方向 B .②方向 C .③方向 D .④方向 10.一个物体自由下落6s 后落地,g 取 10m/s 2,则最后 2s 内通过的位移为( )

杭州市一二三级重点中学名单

浙江省一二三级重点中学名单(杭州) 一、省一级重点中学 杭州市: 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二中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杭州学军中学 杭州第四中学杭州第十四中学杭师院附属三墩高级中学杭州长河高级中学 杭州外国语学校萧山中学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 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余杭高级中学余杭第二高级中学富阳中学 富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富阳市新登中学桐庐中学临安中学 临安昌化中学临安市於潜中学淳安中学严州中学 二、省二级重点中学 杭州市: 杭州市源清中学杭州西湖高级中学杭州市第二中学分校杭州市第四中学分校 杭州第七中学杭州第九中学杭州第十一中学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 建德市新安江中学 三、省三级重点中学 杭州市: 杭州余杭中学杭州市塘栖中学建德市寿昌中学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 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民办)余杭区瓶窑中学淳安县威坪中学桐庐分水高级中学(原桐二高) 临安市天目外国语学校(民办)杭州市长征中学杭州市第十中学富阳市大源中学 富阳市场口中学萧山区第十高级中学杭州市夏衍中学萧山区第十一高级中学 桐庐富春高级中学(桐三高、四高合并)淳安县汾口中学

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名单(面向杭州城区招生) 1.杭州外国语学校 2.杭州高级中学 3.杭州第二中学 4.杭州第十四中学 5.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6.杭州第七中学 7.杭州绿城育华学校 8.杭州市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 9、余杭高级中学 10、富阳中学 包含: 杭二中东河校区, 杭高钱江校区, 杭四中吴山校区, 杭十四中康桥校区, 学军紫金港校区, 浙大附中丁兰校区 11.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12.杭州学军中学 13.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 14.杭州第四中学 15.杭州市源清中学 16.浙江省萧山中学 17.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18.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