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实验设计方案范例5篇

实验设计方案范例5篇

实验设计方案范例5篇通过组织“班级读书会”、美文诵读角逐、读书演讲角逐、故事会、书签制作、小小报、报刊剪辑、古诗擂台赛等各类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呈现读书成果。

2、主动开展小课题争论。

在全校“主题学习”试验的大框架下,各试验老师可依据个人状况和学段特点申报开展小课题争论,例如:“主题学习”课型、教学模式、小组建设、导学案设计、主题作文教学、阅读呈现汇报、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集中识、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等等,并将争论成果在校内推广,丰富试验争论的内涵,提升试验争论的效果。

3、认真开展试验争论。

依据试验目标的要求,深入到到理解“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实质,努力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争论。

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符合实际的操作方法。

尝试学案导学,单元集中授课,制定科学细致的教学方案,合理支配教学课时。

建设自主互助学习型高效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

留意培育同学科学的阅读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深厚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4、留意积累试验成果。

试验老师要留意收集积累试验过程性材料,结合试验经受认真撰写试验论文、教学反思、个案报告、试验总结等,并将试验取得成果和存在问题通过学校组织的老师论坛、试验论证会、小课题相互沟通会、成果推动前进会等途径进行汇报、相互沟通、研讨。

(三)同学层面1、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老师指导下组建学习小组,通过“学案”进行小组互助自学,合作探究,相互沟通呈现。

2、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语文教材和《主题学习丛书》的学习,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养成科学的阅读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深厚的阅读兴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3、主动参预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种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呈现自我,在实践中体验成功,争当“阅读之星”。

(四)家长层面1、支持孩子购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课外阅读书籍。

2、协作语文老师开展试验争论,指导孩子认真完成课文预习和课外阅读任务。

实验设计方案(10篇)

实验设计方案(10篇)

实验设计方案(10篇)1. 实验名称:植物生长与光照关系研究实验目的: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变化情况。

实验材料:同种植物、不同光照强度的光源、土壤、水等。

实验步骤:(1)将同种植物分成三组,每组10株。

(2)第一组植物置于自然光照下,第二组植物置于较弱的光照下,第三组植物置于较强的光照下。

(3)每天观察并记录每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量等。

(4)实验持续一个月,实验结束后,分析各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得出结论。

2. 实验名称:不同水温对鱼类生存的影响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水温对鱼类生存的影响。

实验材料:同种鱼类、不同温度的水源、鱼缸等。

实验步骤:(1)将同种鱼类分成三组,每组10条。

(2)第一组鱼类置于正常水温的鱼缸中,第二组鱼类置于较低水温的鱼缸中,第三组鱼类置于较高水温的鱼缸中。

(3)每天观察并记录每组鱼类的生存情况,包括活动频率、食欲等。

(4)实验持续一个月,实验结束后,分析各组鱼类的生存情况,得出结论。

3. 实验名称: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同种植物、不同类型的土壤、水等。

实验步骤:(1)将同种植物分成三组,每组10株。

(2)第一组植物种植在沙质土壤中,第二组植物种植在粘质土壤中,第三组植物种植在壤土中。

(3)每天观察并记录每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量等。

(4)实验持续一个月,实验结束后,分析各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得出结论。

4. 实验名称:不同饲料对家禽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研究不同饲料对家禽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同种家禽、不同类型的饲料、养殖环境等。

实验步骤:(1)将同种家禽分成三组,每组10只。

(2)第一组家禽喂养普通饲料,第二组家禽喂养高蛋白饲料,第三组家禽喂养高纤维饲料。

(3)每天观察并记录每组家禽的生长情况,包括体重、羽毛颜色等。

(4)实验持续一个月,实验结束后,分析各组家禽的生长情况,得出结论。

5. 实验名称: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研究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设计方案类型

实验设计方案类型

实验设计方案类型
实验设计方案指的是将采取的研究方法,运用于实际实验的一系列细节安排。

它是研
究的组织计划,它的结构包括实验的目的、研究假设、研究对象、试验条件和分析方法等。

实验设计方案的运用可以实现实验数据的有效采集,在此基础上再支撑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实验设计方案的类型主要有定性设计方案、定量设计方案、非对照设计方案和探索性
研究方案。

定性设计方案,也叫描述性研究方案,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人际访谈和实地观察等
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某一特定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收集质量定性性的数据,以此描述当
前因素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无法进行定量描述。

定量设计方案,又称分析性研究方案,它强调的是定量的描述,通过实验对研究对象
进行细节描述或者定量描述,并以此进行计量比较。

实验设计这种方案主要包括组间实验
设计,如拦截法与对照法,以及实验设计,如内部对照法、协变效应分析、多源效应分析等。

非对照设计方案,可以看作是一种定性设计方案,其特点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某一
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无需与其他组或时间段进行比较。

由此可见,非对照设计方案主要
用来描述研究对象情况,而不是为了比较。

探索性研究方案,其实是一种较为通用的方案,它既可以作为实验设计方案,也可以
作为非对照设计方案,它的本质是通过灵活的调研,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定性描述,可以
深入了解某一情况而得出一定的结论。

以上就是实验设计方案的类型,它们各有千秋,在实验中应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
恰当的实验设计方案,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5篇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5篇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5篇实验设计方案1药品:半枝莲、95%乙醇、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蒸馏水、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碘-碘化钾试剂仪器: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数据超声波清洗器、微型植物粉碎机、PH计、加热板、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实验方法:超生波提取法、半仿生法、正交实验、生物碱的鉴定方法实验步骤:一、药品、仪器的准备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波长的测定、标准曲线的制作、推算出回归方程三、样液的制备四、用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1、单因素实验(1)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2)酸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3)碱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4)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2、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由单因素温度、酸度、碱度和料液比作为正交试验的四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半仿生法中最优的提取条件五、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生物碱:在上述半仿生法得到的最优提取条件下进行超声波提取1、单因素实验(1)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2)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3)酒精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2、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由单因素温度、提取次数、酒精浓度作为正交试验的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中的最优条件六、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的最优条件下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提取到的生物碱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计算出生物碱的量及产率。

八、生物碱的鉴定:生物碱沉淀反应1、碘化铋钾试剂反应取渗漉液1ml,加碘化铋钾试剂1滴~2滴,生成棕色至棕红色者为阳性反应在。

2、碘-碘化钾试剂反应取渗漉液1ml,加碘-碘化钾试剂1滴~2滴,生成棕黄色沉淀者为阳性反应。

3、硅钨酸试剂反应取渗漉液1ml,加硅钨酸试剂数滴,生成淡黄色沉淀者为阳性反应。

实验设计方案2一、【实验题目】:印刷条件对预涂膜覆膜质量影响探究二、【实验设计思路】:影响覆膜质量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即覆膜工艺的影响和印刷条件的影响。

实验室设计方案(精选3篇)

实验室设计方案(精选3篇)

实验室设计方案模板实验室设计方案模板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验室设计方案(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室设计方案1实验室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专业众多,更需要同时精通实验室使用知识和建筑知识作为技术基础。

无论是新建、扩建、或是改建项目,都不单纯是选购合理的仪器设备与实验室家具,还要综合考虑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和平面设计,以及强弱电、给排水、供气、通风、空调、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

一、实验室规划设计理念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设计出安全的整体设计,功能化的产品,美观实用的家具,是我们成功的前提。

面对不同客户、不同实验室,把顾客的信息准确传递到设计部门,设计部门进行合理设计,给客户一个“经济、实用、安全”的全新实验室设计方案,这正是我们所要完成的工作。

二、实验室规划设计主要内容(1)建设单位:如某某研究所、某某学院或某某工厂。

(2)建设项目:如某某实验楼或某某研究楼。

(3)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或改建。

(4)建设地点及用地、工程项目的具体位置,(5)公害处理、对废气、废水、废物、噪声、辐射、振动等的技术处理措施。

实验室建筑设计的主要工作(1)总体布局中的各栋建筑物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活区采用什么方式解决;(2)各类实验楼的工艺布局及工艺流程;(3)平面组合的几种可能性,建设实验楼的层数;(4)选择合适的摸数(包括开间、进深、层高以及走道尺寸);(5)主要仪器设备的布置方式以及实验台、通风柜等的位置;(6)实验室与研究室之间的布局形式,辅助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的布局;(7)工程管网的布置原则(如明管或暗管,垂直管网或水平管网);(8)灵活性的要求;(9)环境保护,公害处理方面的详细技术措施。

三、实验室规划设计流程建设一座功能完善的实验室,要由专业的实验室装修设计人员进行专业设计,要全面综合考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成正规化、标准化的实验室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实验设计方案1一、实验原理(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某些化学试剂+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1.重点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难点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五、仪器、试剂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水浴锅,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

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

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实验过程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新课教学:(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水浴加热)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哪些方面内容实验设计方案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详细描述了进行实验所需的步骤、材料和方法。

一个良好的实验设计方案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下面将介绍实验设计方案中包括的几个方面内容。

1. 实验目的和背景:首先,实验设计方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背景。

这部分内容描述了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以及该实验的重要性和价值。

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实验的意义和预期结果。

2. 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实验设计方案中,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和假设。

研究问题是指研究者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而假设则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猜想或预测。

清晰明确的研究问题和假设能够指导实验的进行。

3.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实验设计方案的核心部分。

它详细描述了实验的步骤和流程,包括实验的样本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实验所需的仪器和材料等。

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够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4. 数据采集和分析:在实验设计方案中,需要明确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这包括数据的收集方式,如实验观察、问卷调查或实验测量等,以及数据的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图表展示或质性分析等。

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合理性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5. 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在实验设计方案中,可以简要提及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来指导实验结果的解读,并与研究问题和假设进行对比。

然而,详细的实验结果应该在实验完成后的报告中进行描述。

综上所述,实验设计方案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实验目的和背景、研究问题和假设、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以及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讨论等方面。

一个完整和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能够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研究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仔细设计和准备实验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实验方案设计》课件

《实验方案设计》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实验目的与问题分析
实验目的
01
02
03
确定实验目标
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需 要明确实验的目标,以便 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方案 和收集数据。
指导实验过程
实验目的是实验过程的指 导思想,有助于确保实验 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的 有效性。
合作研究
与其他研究机构或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实验的应用和推广。
培训与交流
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分享实验应用经验和技术成果,促进实验的 普及和应用。
REPORT
《实验方案设计》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实验方案设计概述 • 实验目的与问题分析 • 实验变量与控制 • 实验操作流程 • 实验结果与结论 • 实验方案设计的优化与改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实验方案设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具有重要意义。
确保实验结果可靠性
科学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够保证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数据 分析和结论提供有力支持。
实验方案设计的步骤
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在开始设计实验方案之前,需要明确研究 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确保实验方案具 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假设的可行性分析
在提出假设之后,应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以确保实验方 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这包括对实验条件、资源、技 术等方面的考虑。
REPORT
CATALO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M2 OM2 OM2 OM2
G0之OM2与G3之OM2比--处理因素的作用 G1组内OM1与OM2比--处理前后的比较
G1与G2之OM2比--有前测的处理因素作用
G3之OM2与G2之OM1比--无前测的处理因素作用
4.多因素、多水平的实验设计
①析因分析设计 最简单的是 2×2 析因设计,即两个处理因素、两种处 理水平。如,有两个因素A和B,每个因素取2个水平:A1、 A2,B1 、 B2 ,将 2 个因素和 2 个水平进行组合、交叉分组, 实验组合数为2×2=4。 4种实验组合(即4种处理)分别为A1B1、A1B2、A2B1 和A2B2。
最简单的正交设计表是L4(23)设计表;4表示需 要做4次实验,3表示有3个处理因素,2表示每个处理 因素分两个水平。
返回
第五节、实验法实施的步骤
1.拟定实验设计
2.考虑组织形式(单组、分组)
3.准备实验用具(仪器、表格)
4.条件控制
5.预实验、修改方案 6.正式实验 7.数据统计处理,形成结果 8.分析讨论,获得结论
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处理因素可以是物理的,如运动 强度等,也可以是社会的或是教育的,如教师行为等。 在实验中必须突出施加因素,而排除其它非施加因素的 影响。 每次实验只观察一个因素效应的实验,称为单因素 设计,因素的变化称为“水平”,即单因素多水平研究 。在一次实验中观察多种因素的效应,称为多因素设计 。
三、实验法的局限性
1.实验技术的历史局限性
随着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许多研究问题可 以有不同的实验设计。
2.实验对象的质的规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实验对象的确定总存在一定的质的差异,由样本 推导整体需要更为全面的考虑。
返回
第二节、常见实验法的种类
实 验 室 运动生化实验 …… 体育教学实验 运动训练实验
3.实验的过滤作用
实验能够对科学假设和理论进行验证,也可以 说是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过滤,淘汰那些假的、不 完善的,从而建立科学理论,推动科学发展。 4.实验的深化作用 由于实验法广泛地应用了各种科学仪器、设 备和工具,从而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性材料, 扩大和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实验的作用
纯化作用 缩小作用 过滤作用 深化作用
二、实验组(G1)和对照组(G0)
即实验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实验对象、 实验条件、实验操作等应尽可能一致。
三、前测(M1)和后测(M2)
实验前的测量和实验中(或实验后)的测量也应 该尽可能一致,同时要考虑到前测对后测的影响。
四、随机分组(R)
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一般建立在随机分组的前提 下。
返回
第七章
实验法
第一节、实验法的特点、作用与局限性 第二节、常见实验法的种类 第三节、实验法的四大要素 第四节、实验法的设计方案
第五节、实验法实施的步骤
思考题
退出
第一节、实验法的特点、作用与局限性
实验法是对于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利用科学
仪器和实验设备、工具等有意识地控制或变革条件或 环境进行研究的方法。
1.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实验法具有简化和纯化的作用:实验可以控制周围环境 ,从而尽可能摆脱各种因素的干扰,使需要认识的某种属性 或联系以比较纯粹的形式呈现出来,比较容易和精确地发现 支配客观事物的规律。 (2)实验具有缩小作用:实验总是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实验“ 样本”。“样本”是总体的缩影,通过样本实验取得的经验 和规律,再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3)实验的过滤作用:实验能够对科学假设和理论进行验证 ,也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过滤,淘汰那些假的、不 完善的,从而建立科学理论,推动科学发展。 (4)实验的深化作用:由于实验法广泛地应用了各种科学仪 器、设备和工具,从而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性材料,扩大 和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返回
按实验的直 接目的分 按实验中量 与质的关系 按实验在科 学认识中的 作用
探索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定性实验 定量实验 析因实验 对照实验 中间实验 模拟实验 预备实验 正式实验
……
按实验步骤 分
一、定性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判定某种因素是否存在,某些因 素间是否有联系,某个因素是否起作用,测定某些物质 的定性组成。定性实验是进行定量实验的基础,一般是 先确定某些因素是否存在,不同因素间是否有联系,才 能进一步安排定量实验。
运动生理学实验 运动解剖学实验 运动生化实验 …… 体育教学实验 运动训练实验
按实验的直 接目的分 按实验中量 与质的关系 按实验在科 学认识中的 作用
探索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定性实验 定量实验 析因实验 对照实验 中间实验 模拟实验 预备实验 正式实验
五、模拟实验
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对于不可能或不允许进 行实际实验的研究对象,运用模拟的方法,在研究对 象的代替物上所进行的实验,称为模拟实验。有物理 模拟、数学模拟和功能模拟三种。
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模拟实验主要是采用动物
实验模拟人体的功能,另外在生物力学研究中 还常有物理和数学模拟,在运动会组织等研究中 应用数学模拟,从而揭示人体运动的内在规律。
三、析因实验
是由已知结果去寻求某一现象发生和变化的原 因、因素的实验方法。 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是通过实验确定
某一因素或某些因素对现有的结果是否起作用。
四、比较实验
也称对照实验,是将某个要研究的事物同一个已 经知道其结果的事物作对比,以便确定某种因素的影 响的实验方法。 比较是鉴定事物差别的主要手段,比较实验 主要用于鉴别有无处理因素或几个处理因素 影响效果差异,多在实践型研究中出现。
一、实验法的特点
1.主动干预,控制研究对象 通过对实验对象的 干预和控制,保证实验 条件的可比性,实验过 程的一致性。
2.实验具有可重复性 实验应该可以以相同的方式重复进行,以便验证 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凡是理论假设正确、设计严密、 操作严谨,所得的实验结果,重复验证一定能成功。 3.实验法能确定因果关系 判断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要靠实验。
A1B1
A2B1
A1B2
A2B2
②拉丁方设计 3×3拉丁方实验方案 4×4拉丁方实验方案 5×5拉丁方实验方案
如研究5种饮料(A、B、C、D、E)对马拉松运动员极 点出现的时间影响,用5×5拉丁方实验方案
③正交设计 选择正交表,首先看“水平数”如各因素均为 两水平,就选取两水平正交表,如L4(23),L8(27 ) ……;如各因素均为三水平,就选取三水平正交 表,如L9(34),L18(37)……。 其次,根据研究因素数、需要考虑的交互作用 及误差等选择相应列数的正交表。 第三,表头设计--将研究因素、交互作用( 或误差)等合理地安排在正交表中。 第四,根据正交表安排实验
六、预备性实验
是在科学研究中,检验实验设计方案实施前的小 规模或简单的实验,以便修改和完善实验设计。 通常所说的预实验,是相对于正式实验而言的, 对于较大的实验和初次进行的实验一般需要
进行预实验,以保证实验的成功率。
实验设计
预实验
正式实验
返回
定性实验 定量实验
性质上确定某因素的作用 数量上确定某因素的作用 由果到因寻找原因的实验 差异其中某一因素的实验 模拟某因素的作用的实验
三、实验设计方案
1.经典实验设计方案
G0 OM1 OM1 X OM2 OM2
R
G1
含义:将研究对象随机(R)分成对照组( G0 )和 实验组( G1 ),随后对两组分别测量实验效应指 标( OM1);实验组施加处理因素( X);观察测 量实验后的实验效应指标( OM2)
2.前实验方案
①单组前、后测方案 G1 OM1 X ②一次性个案研究 OM2
第四节、实验法设计方案
一、实验设计的原则
1.对照原则 无处理对照(空白对照) 不同方法对照 自身对照 3.重复性原则 实验本身的可重复 实验结果的可重复
2.随机化原则 完全随机设计的随机化 配对设计的随机化
4.均衡性原则 实验组与对照组样 本均衡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题目 2.实验目的 3.实验日期与时间 4.受试对象 5.实验条件的控制 6.实验内容和方法 7.实验观察的效应指标 研究方法 8.实验记录 9.数据处理方法 10.预期研究结果 11.其他(场地、器材等)
返回
思考练习题
1.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如何认识实验法的局限性? 3.按照不同的分类实验法有哪几种? 4.实验法中处理因素的实施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5.就以下三个问题的一个做一分详细的实验设计方案。
(1)屏气练习对低水平有O2能力者耐力跑成绩影响。 (2)12分钟跑与台阶试验推测V02max相关分析。 (3)就“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设计教学实验。 返回
3.实验效应和观察指标 实验效应是指特异的对实验处理因素的反应,实 验效应通常通过具体的指标观察和检测出来。
指标有计数指标(完成、未完成等,计算频率、百分 比等)和计量指标(身高、跳远成绩,计算平均数等)。 指标应具备的条件: (1)指标的有效性--保证研究过程达到课题研究的 目标。 (2)指标的客观性--实验中尽可能使用客观指标来 反映研究的结果。 (3)指标的精确性和灵敏性。 (4)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标准化性。
多因素中存在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因素之间也可 能发生相互作用。
施加因素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内涵和操作方法,这是 实验可重复的必要条件。
2.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可以是人或动物,也可以是取自人和动 物的材料,如器官、组织切片和细胞等。在体育科研 中,经常选用动物作为受试对象进行有关的模拟实验 研究,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的研究。
2.如何认识实验法的局限性?
(1)实验技术的历史局限性
随着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许多研究问题可 以有不同的实验设计。
(2)实验对象的质的规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