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爱国故事

合集下载

十个爱国故事简短

十个爱国故事简短

1. 屈原投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因为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2. 岳飞抗金:岳飞是南宋时期的将领,他率领军队多次抗击金兵入侵,保卫了南宋的安全。

3. 文天祥殉国: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蒙古入侵时坚守城池,最终被俘虏并处死,表达了对祖国的坚定信仰。

4. 林则徐禁烟:林则徐是清朝时期的官员,他下令禁止鸦片贸易,为中国的禁毒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5. 孙中山革命: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6. 李大钊献身: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7. 杨靖宇抗日:杨靖宇是中国共产党的将领,他在抗日战争中率领部队与日军作战,最终壮烈牺牲。

8. 雷锋助人为乐: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他以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了中国的楷模。

9. 邓稼先报国:邓稼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领导了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工作,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0. 屠呦呦医学贡献:屠呦呦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她发现了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为全球抗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故事都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典的名人爱国励志小故事10篇

经典的名人爱国励志小故事10篇

经典的名人爱国励志小故事10篇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

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个人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10篇爱国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爱国小故事1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爱国小故事2近代科学先驱、着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爱国小故事3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战开始。

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阁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

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拼死抗击。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

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头部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等国x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

爱国小故事4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十大精选爱国故事

十大精选爱国故事

【导语】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有多少爱国故事千古流颂。

不论⼱帼须眉,只为了⼼中那个伟⼤的祖国,他们抛头颅洒热⾎,不惧艰险,始终坚持⾃⾝理想。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精选爱国故事,欢迎阅读! 1、《妇好》——戎马易针⿋,朱袖伐千军 商朝的武功以商⾼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了数倍,⽽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

甲⾻⽂记载,有⼀年夏天,北⽅边境发⽣战争,双⽅相持不下,就在这时,妇好⾃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保卫国家。

武丁犹豫不决,占⼘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胜。

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

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多个⽅国,那时作战,出动的⼈数都不多,⼀般也就上千⼈,和⼤规模械⽃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的时候⼀次带兵就有⼀万三千多⼈。

也就是说占都城⼗分之⼀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是中国历有据可查的第⼀位⼥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位杰出的⼥政治家。

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

她为了国家,不惧危难挺⾝⽽出,出兵救国的精神让⼈抚掌称叹,她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更是⼥⼦楷模。

2、《谭嗣同》——书剑情怀家国,经纶抱负河⼭ 谭嗣同,湖南浏阳⼈,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

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维新派。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商业,学习西⽅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写⽂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四岁,为“戊戌六君⼦”之⼀。

“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谭公临刑之前抒发的绝唱。

意谓是我⽣为变法⽽⽣,死为变法⽽死,⼀⽣⼀死是⼀副忠肝义胆,像昆仑那样⾼耸,谭公⽣如昆仑,死如昆仑。

“谭在狱中,意⽓⾃若,终⽇绕⾏室中,拾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作诗⽿。

” 3、《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年⼆⽉⼗五⽇(公元⼀⼀0三年三⽉⼆⼗四⽇)⽣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

中国现代十大爱国人物事迹(10篇)1秘书

中国现代十大爱国人物事迹(10篇)1秘书

中国现代十大爱国人物事迹(10篇)中国现代十大爱国人物事迹篇1爱国故事:溥儒不为名利所动溥儒,字心畲,书画家,清宫宗室。

为人清室。

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企图吞并整个中国,扶植亲日势力,溥伟贪图荣华富贵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

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成了日本_下的傀儡。

溥仪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诏书召见宗室,封爵,溥儒当然也在被召之列。

可他断然加以拒绝,隐居于西山为家,连字画也不卖,周围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畲,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

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国民党的国大代表,拒绝参加政治活动,以卖书画为生。

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中国现代十大爱国人物事迹篇2爱国故事:从小就有爱国的勇气1910年,瞿秋白进常州中学读书这所中学的校长和一些老师,经常对学生讲述清朝政府_的事实,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少年瞿秋白在校长、老师的教育下,非常关心国事,常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来勉励自己。

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雄魄”,表达他救国的抱负。

他曾指着脑后那条长辫子对同学说:“这尾巴似的东西,我们非把它剪掉不可!”第二年爆发辛亥革命,他马上把自己的辫子剪掉。

1912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当上临时大总统,残酷_革命力量,中国人民依旧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年10月10日,常州城内家家要挂红灯笼庆祝“双十国庆节”,瞿秋白却把用黑墨写有“国丧”两个字的白灯笼挂在门口。

他说:“这个‘民国’就要名存实亡了,哪有什么国庆,明明是国丧!”一直挂到第二天天亮。

中国现代十大爱国人物事迹篇3爱国故事:向警予改名的故事向警予是中国_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是党中央的第一任妇女部长。

1928年,不幸被国民党_杀害,年仅33岁。

她原名向俊贤,为什么后改名为向警予呢?一年夏天,学校开运动会。

在400米决赛中,一位运动员奋力猛冲,后来居上,夺得第一名后突然晕倒在地,向俊贤和同学们将她扶起送到医院救护。

当晚,向俊贤对同学们说,今天400米赛跑获第一名的同学,他的拼命精神多么可贵啊!国家光明灿烂的前途,全靠我们齐心协力去创造。

新整理有关爱国的故事30个

新整理有关爱国的故事30个

有关爱国的故事30个有关爱国的故事(一):1、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所诱,回国后进取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2、爱国英雄张自忠张自忠,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多次于日军血战,曾取得过喜封口、临沂、随枣的战役的胜利,后在枣宜会战中殉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

3、周恩来爱国故事: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间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爱国英雄杨靖宇1940初,杨靖宇被日军围困,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粮食断绝,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仅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5、钱学森爱国故事: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

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

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6、邓稼先邓稼先一生为中国国防事业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后被誉为”两弹一星”功勋。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不幸逝世,终年62岁。

7、李小龙李小龙,在60年代时,国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员总淡化自我的中国人身份,李小龙却以身为中国人为荣,堂堂正正地说自我中国人,最经典的一句话电影《精武门》中的中国人,不病夫,带动了香港电影的一片爱国热潮,我们熟悉的《霍元甲》就那个时代的电影。

十大经典爱国故事

十大经典爱国故事

十大经典爱国故事_爱国故事大全时间:2014-07-20 阅读:135756 次来源:作者: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有多少爱国故事千古流颂。

不论巾帼须眉,只为了心中那个伟大的祖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惧艰险,始终坚持自身理想。

从纸上,从墨中,似乎能看到他们高大巍峨的身影。

如一座座丰碑,矗立在历史的洪波之中,指引着我们前进。

他们的一生都在吟唱着祖国,吟唱着,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1、《妇好》——戎马易针黹,朱袖伐千军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

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就在这时,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保卫国家。

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

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

也就是说占都城十分之一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

她为了国家,不惧危难挺身而出,出兵救国的精神让人抚掌称叹,她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更是女子楷模。

2、《谭嗣同》——书剑情怀家国,经纶抱负河山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谭公临刑之前抒发的绝唱。

意谓是我生为变法而生,死为变法而死,一生一死是一副忠肝义胆,像昆仑那样高耸,谭公生如昆仑,死如昆仑。

十个爱国故事简短

十个爱国故事简短

十个爱国故事简短1. 卧薪尝胆公元前206年,秦国将军范雎被困楚国狱中,为了表达忠诚,他卧薪尝胆,忍受了极大的痛苦。

范雎的坚持和执着,激发了其他俘虏的爱国情怀,为后来的反抗秦王朝奠定了基础。

2. 卓别林的演讲二战期间,英国演员卓别林在美国发表了一篇名为《大独裁者》的演讲,呼吁国际团结与和平。

他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反对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强烈情感,展现了对世界的爱。

3. 屠呦呦的青蒿素发现屠呦呦是中国科学家,她发现了寻常蒿素的抗疟作用,并改造成功发明了青蒿素,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

她将发现开放并分享给全世界,成为国际医学界广泛认可的贡献。

4. 三毛的沙漠情怀三毛是中国作家,她的作品描绘了她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和经历。

她的文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对人世间的感悟。

5. 侯宝林的抗洪事迹1998年中国汛期,侯宝林作为潜水员参与了江西抗洪行动,在洪水中深入水下救援,挽救了许多被困民众的生命。

他的英勇行为展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6. 米歇尔·乔丹的奥运精神乔丹是美国篮球运动员,他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代表美国队参赛,以非凡的技艺和能量赢得金牌。

他的奥运精神激励了全球无数年轻球员,并成为爱国运动员的榜样。

7. 宋庆龄的抗日贡献中国革命家宋庆龄致力于抗日事业,帮助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并发起了爱国救亡运动。

她的努力使得国家能够组织抵抗,为中国人民抵御侵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8. 尤利乌斯·恺撒的统一罗马恺撒是古罗马的将军和政治家,他通过用军事手段统一罗马帝国,为后来的罗马帝国繁荣和稳定铺下了基石。

他的统一行动表达了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爱国热情。

9.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命运交响曲》是他对国家和人民无尽的热爱与希望的表达。

这部作品因其壮丽的乐章和激励人心的旋律,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10. 吴哥窟的保护与修复吴哥窟是柬埔寨的一处古代建筑遗址,由于年久失修、缺乏保护,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崩塌的风险。

中国经典爱国故事(精选十篇)

中国经典爱国故事(精选十篇)

中国经典爱国故事(精选十篇)中国经典爱国故事篇1苏武是汉朝时候的一位官员。

有一年,他作为汉朝的使臣到北方匈奴人那里办事。

不料,匈奴人违背诺言,不放苏武返回汉钥,扣留了他,还劝他投降。

苏武严辞拒绝,说:“我奉国家命令出使匈奴,丧失气节就是污辱了使命,丢大汉朝的脸。

我如果那样,还有什么脸见人!”匈奴人用刀威胁他,他索性把脖子伸过去,宁死不从。

匈奴人把他放进地窖,不给吃喝,他就吃羊皮,吃雪,顽强地活着。

匈奴人又把他送到遥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叫他放羊,说不投降就让他在那里待一辈子。

苏武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朝的使臣,代表着国家。

他坚决不做有辱国格的事,宁肯每天挖野菜,吃田鼠,受冷挨饿,也不向匈奴人央求什么。

而且,那根代表汉朝、表明使者身份的“使节”(一根长棍,上面挂着穗子),他一直放在身边,放羊的时候也拿在手中。

天长日久,“使节”上的穗子都掉光了,他仍然紧握不放。

苏武在匈奴度过了19个年头,始终没有屈服,匈奴人只好放他回汉朝。

他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受到人们的尊敬。

中国经典爱国故事篇2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许多赞美山河的诗,至今被人们传诵。

李白的诗,不是单纯写景,而且饱含着他的爱国感情。

李白少年的时候,就立志为国效力,贡献自己的才智。

可他性格直爽,又不愿意巴结权贵,所以一直不被统治者重用,有一次还差点被流放到边塞。

他宁肯不做官,宁肯受穷,也不向那些人屈服。

于是,他把一腔热情都寄托在奇山丽水之间,把自己化在了祖国美丽的大地上,用诗来赞美,来歌颂。

比如他写长江三峡的激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庐山的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写钱塘江的潮水:“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写秦岭的险要:“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和长江在他的笔下是:“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经典爱国故事_爱国故事大全时间:2014-07-20 阅读:135756 次来源:作者: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有多少爱国故事千古流颂。

不论巾帼须眉,只为了心中那个伟大的祖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惧艰险,始终坚持自身理想。

从纸上,从墨中,似乎能看到他们高大巍峨的身影。

如一座座丰碑,矗立在历史的洪波之中,指引着我们前进。

他们的一生都在吟唱着祖国,吟唱着,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1、《妇好》——戎马易针黹,朱袖伐千军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

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就在这时,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保卫国家。

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

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

也就是说占都城十分之一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

她为了国家,不惧危难挺身而出,出兵救国的精神让人抚掌称叹,她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更是女子楷模。

2、《谭嗣同》——书剑情怀家国,经纶抱负河山谭嗣同,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

他主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

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谭公临刑之前抒发的绝唱。

意谓是我生为变法而生,死为变法而死,一生一死是一副忠肝义胆,像昆仑那样高耸,谭公生如昆仑,死如昆仑。

“谭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曰:作诗耳。

”3、《岳飞》——精忠报国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省汤阴县程岗村)。

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宪关进寺。

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构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4、《屈原》——负石而投河,行之难为者公元前342年屈原诞生于楚都丹阳,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屈原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袖等人,受了国使者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国的怀抱。

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

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国诱去,囚死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

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5、《柳如是》——凛然香扇坠,千古节堪哀柳如是,女诗人,淮八艳之首,后嫁给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文名颇着的大官僚钱谦益。

她一生中历来最为人称道的不是她的美貌、不是她的才学。

而是她的爱国忧民的情怀,反清复明的大志。

对于国家大事,这不仅仅是封建社会里一般女性很少过问的事情,而柳如是则不然,以一个儿女之身,特别是以一个饱受人世炎凉的女流之辈,偏偏要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以扶持大明社稷为志向,真可谓感天地,泣鬼神。

崇祯17初年自成兵逼京畿,清兵铁骑频频叩关,明军屡战屡败,面对局势危急,柳如是心急如焚,2月春寒料峭,柳如是与钱谦益同游京口,当年梁红玉协助世忠擂鼓击退金兵的情景如在眼前,柳如是欲效仿梁红玉而不能,不禁恨恨不已。

在清兵铁骑南下之际,柳如是极力劝说夫君钱谦益以死殉国。

请钱谦益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种,钱临阵畏怯,柳如是愤而跳水,被人救起。

后来,钱谦益在柳如是的影响之下,也开始暗中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接触反明志士,联络反明队伍,柳如是曾以七锭金子赠反清志士黄宗羲,以大量金银首饰赠与反清军队。

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宁静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

丈夫死后,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

为了家产之事,族人与她纠缠不休。

丈夫去了,柳如是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

一代奇女,香消玉殒。

尽管柳如是的反清复明活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她的爱国情怀却使后来者感动,作为当时的地位卑下的女性女性,柳如是用自己的一生,无声的反驳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后世影响深远。

6、《梁红玉》——智略之优,无愧前史梁红玉(1102-1135),原籍池州,生于,宋朝着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

“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

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

”后结识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的正妻。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

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

后独领一军与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

”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1151年,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灵岩山下。

7、《崇祯皇帝》——鸡鸣而起,夜分不寐,焦劳成疾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

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氏。

于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

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

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

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崇祯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

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

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也确实难寻可用之人。

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忠贤阉党,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

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只是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明朝已处于忧外患的境地。

1644年,自成军攻破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8、《武》——牧羊边,心存汉社稷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

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

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人造反,武的手下牵连其中,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边牧羊。

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武到了,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

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

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乱,分成了三个国家。

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

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武,匈奴谎说武已经死了。

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武的手下悄悄与其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们武还活着。

这才让武返回大汉。

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

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

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9、《胡兰》——生的光荣,死的伟大胡兰,原名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母亲早亡,父亲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

胡文秀将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胡兰。

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胡兰参加革命。

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

1945年10月,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

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年5月,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