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电路设计实验 - 复件
二常规继电保护的二次接线实验

实验二常规继电保护的二次接线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二次接线
2、增强自行设计、接线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WLB-ⅢB微机线路保护实验台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操作台保护接线原理图:
参考接线图:
四、实验方法:
1、理解操作台保护的实现过程,按照参考接线图进行接线。
2、合上直流电源开关,分别在A站和B站设置短路点,进行短路实验,看
常规保护装置能否切除短路故障。
记录此时短路点的位置和保护装置切除故障的方式。
3、自行设计A站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二次接线。
4、根据自己设计的接线方式进行接线。
5、合上直流电源开关,分别在A站和B站设置短路点,进行短路实验,看
常规保护装置能否切除短路故障。
记录此时短路点的位置和保护装置切除故障的方式。
五、实验报告:
1、画出参考接线图的接线原理图:
2、画出自己设计的接线方式的接线原理图:
3、记录短路实验时短路点的位置以及保护装置切除故障的方式。
并分析产
生此种动作的原因。
六、实验注意事项:
1、为保证安全,在接线完毕之后要经过知道教师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
接通总电源开关进行短路实验。
2、连接三相电源线时,要用不同颜色的线加以区分。
(a-黄,b-绿,c-红)。
本科生课-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报告学号:XXX姓名:XX班级:微电子XX日期:20XX目录实验一、反相器电路的版图验证1)反相器电路2)反相器电路前仿真3)反相器电路版图说明4)反相器电路版图DRC验证5)反相器电路版图LVS验证6)反相器电路版图提取寄生参数7)反相器电路版图后仿真8)小结实验二、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版图验证9)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10)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前仿真11)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说明12)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DRC验证13)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LVS验证14)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提取寄生参数15)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后仿真16)小结实验一、反相器电路的版图验证1、反相器电路反相器电路由一个PMOS、NPOS管,输入输出端、地、电源端和SUB 端构成,其中VDD接PMOS管源端和衬底,地接NMOS管的漏端,输入端接两MOS管栅极,输出端接两MOS管漏端,SUB端单独引出,搭建好的反相器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反相器原理图2、反相器电路前仿真通过工具栏的Design-Create Cellview-From Cellview将反相器电路转化为symbol,和schemetic保存在相同的cell中。
然后重新创建一个cell,插入之前创建好的反相器symbol,插入电感、电容、信号源、地等搭建一个前仿真电路,此处最好在输入输出网络上打上text,以便显示波形时方便观察,如图2所示。
图2 前仿真电路图反相器的输入端设置为方波信号,设置合适的高低电平、脉冲周期、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将频率设置为参数变量F,选择瞬态分析,设置变量值为100KHZ,仿真时间为20u,然后进行仿真,如果仿真结果很密集而不清晰可以右键框选图形放大,如图3所示。
图3 前仿真结果3、反相器电路版图说明打开之前搭建好的反相器电路,通过Tools-Design Synthesis-Laout XL新建一个同cell目录下的Laout文件,在原理图上选中两个MOS管后在Laout中选择Create-Pick From Schematic从原理图中调入两个器件的版图模型。
继电器接线实验报告

继电器接线实验报告继电器接线实验报告一、引言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元件,它可以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在电路中,继电器常用于电流较大的场合,能够承受较高的负载电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接线实验,深入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1. 继电器 x 12. 直流电源 x 13. 电阻器 x 24. 开关 x 25. 电压表 x 16. 电流表 x 17. 连接线若干三、实验步骤1. 将继电器放置在实验台上,接通直流电源,并将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连接到继电器的控制端和负载端。
2. 将一个开关连接到电源正极和继电器的控制端,另一个开关连接到电源负极和继电器的负载端。
3. 调节电源电压,记录下继电器的控制电压和负载电流的数值。
4. 更换不同大小的电阻器,重复步骤3,观察继电器的响应情况。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控制电压下的继电器负载电流的数据,并绘制成图表。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继电器的负载电流随着控制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呈线性关系。
这是因为继电器的控制端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当控制电压增加时,电磁线圈中的电流也增加,从而产生更强的磁场,吸引铁芯,使继电器闭合,负载电流通过。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不同大小的电阻器接入电路时,继电器的响应速度有所差异。
当电阻器较大时,继电器的响应时间较长,而当电阻器较小时,继电器的响应时间较短。
这是因为电阻器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电流越大,继电器的响应速度越快。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元件,能够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继电器常用于电流较大的场合,能够承受较高的负载电流。
在不同控制电压和负载电流条件下,继电器的响应情况也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继电器。
六、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 在接线实验中,注意正确连接各个元件和设备,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课题: 发电机继电保护设计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日期:2016.6。
14~2016.6。
25成绩:目录1。
绪论 (1)1.1继电保护概述 (1)1.2继电保护基本要求 (1)2.发电机变压器参数 (2)2.1 原始资料 (2)2.2发电厂规模 (5)2.3主接线(一机组一出线) (5)2。
4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5)3。
短路电流计算 (6)3.1相关短路点及短路方式的选择 (6)3.2 短路计算点的选择 (7)3.3 整定电流选择 (9)4.发电机保护配置的选取及整定原则 (9)4.1发电机的保护配置 (9)4。
2发电机纵差保护整定 (10)4.3发电机的定子单相接地保护 (11)4.4发电机的负序过电流和转子接地保护 (11)4。
5发电机的失磁保护 (12)4.6发电机的其他保护 (12)5。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13)5.1发电机纵差保护整定 (13)5.2过电流保护整定 (14)5。
3过负荷保护整定 (15)6.仿真图 (16)7.总结 (17)8。
参考文献 (17)9.附录 (18)1.绪论1。
1继电保护概述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由于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损坏、雷击、鸟害、设备缺陷或误操作等原因,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最常见的而且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最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是过负荷,最常见的短路故障是单相接地.这些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严重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这就需要继电保护装置来反应设备的这些不正常运行状态。
所谓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所发生的故障或不正常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它的基本作用是:①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性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以保证系统其余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并使故障设备不再继续遭受损坏.②当系统发生不正常状态时,能自动地、及时地、有选择性地发出信号通知运行人员进行处理,或者切除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故障的电气设备。
继电器工作原理与作用实验报告

继电器工作原理与作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继电器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1.继电器 x 12.直流电源 x 13.开关 x 14.电压表 x 15.电源线和连接线若干三、实验步骤1.将继电器、直流电源、开关和电压表依次连接起来,保证连接线的接触良好。
2.打开直流电源,调节电压到合适的值。
3.操作开关,观察继电器的工作情况,并记录电压表显示的数值。
4.反复操作开关,观察继电器的作用。
四、实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器件,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开关。
当控制电路通电时,通过激磁产生的磁场使得触点闭合或分开,实现控制电路的通断。
继电器主要由电磁铁和触点组成,电磁铁激磁后产生磁场,磁场的作用使得触点动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当开关闭合时,继电器中的触点闭合,电路通电;当开关断开时,继电器中的触点分开,电路断开。
实验结果表明继电器在电路中起到了控制开关的作用,实现了电路的自动控制。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了解了继电器在电路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电路的控制和自动化操作。
七、实验心得通过实验,我对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连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八、参考资料1.《电工技术基础》,xxx 著,xxx 出版社,xxx 年。
2.《继电器原理与应用》,xxx 著,xxx 出版社,xxx 年。
以上为本次继电器工作原理与作用实验的报告。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介绍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全面情况,包括设计目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结果分析和总结等方面。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该领域的理解,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 让学生了解基础电路理论和继电保护原理;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4. 增强学生对于实际工作中应用知识技能的认识。
三、设计原则1. 突出实践性:本次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知识点。
2. 突出系统性:本次课程设计注重系统性,将继电保护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3. 突出创新性:本次课程设计鼓励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四、设计流程1. 确定实验内容:根据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确定实验内容,包括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过流保护等。
2.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搭建实验电路、确定实验参数等。
3. 实施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4. 分析结果并提出改进方案: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五、结果分析1. 过电压保护:通过搭建合适的过电压保护电路,成功地对于过电压进行了检测和处理。
在测试中,当输入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继电器能够及时动作,切断负载电路。
2. 欠电压保护:通过搭建合适的欠电压保护电路,成功地对于欠电压进行了检测和处理。
在测试中,当输入电压低于设定值时,继电器能够及时动作,切断负载电路。
3. 过流保护:通过搭建合适的过流保护装置,成功地对于过流进行了检测和处理。
在测试中,当负载发生短路或过载时,继电器能够及时动作,切断负载电路。
六、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深入了解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电路实验报告

幅度范围:1~9V
四、总结
第一次进行电路设计,遇到了很多麻烦。Multisim、Protel等软件不熟悉,第一次焊电路焊工也不行。通过实验,基本学会了这些软件的操作,制作过程中,自己的焊工有了很大进步。虽然做了好几次才把电路调出来,但还是很满意。
电路实验报告4
一、实验目的
1. 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车全车线路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
3、VCC=6V,VM=3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整输入幅值使输出波形最大且不失真。(以下输入输出值均为有效值)
四、试验小结
功率放大电路特点:在电源电压确定的状况下,以输出尽可能大的不失真的信号功率和具有尽可能高的转换效率为组成原则,功放管常工作在尽限应用状态。
电路实验报告2
2.实验按预定的步骤进行,做好后经教师的检查允后方可启动或通电实验。
3.实验做完后,应自行检查数据等结果,并与理论相对照,分析实验结果,做好实验报告。
4.实验做完后,工具不要乱放,擦干净后,整理好装入工具箱内。
5.实验时发生事故,切勿惊慌失措,首先切断电源,保持现场,由教师检查处理。
6.要爱护财产,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如有损坏要添表上报,并听候处理,特别是操作不当或使用不当者,要部分或全部赔偿。
对于某些电器设备,为了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提高灵敏度,仍然采用双线制连接方式。例如,发电机与调节器之间的搭铁线、双线电喇叭、电子控制系统的电控单元、传感器等。
(2) 汽车电路采用直流电源,汽车用电设备采用与电源电压一致的直流电器设备。
(3) 汽车用电都是低压电源一般为12V、24V,目前有的人提出用42V电源。个别电器工作信号是高压或不同的电压,如点火系统电路中的高压电路,电控系统各传感器的工作电压、输出信号等。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篇一: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 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
2.掌握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
二.实验原理线圈导通时,衔铁克服游丝的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使动合触点闭合。
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可改变游丝的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的动作值。
改变线圈的串联并联,可获得不同的额定值。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 整定点的动作值、返回值及返回系数测试(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用Kf表示:Kf?IfjIdj1(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返回系数Kf为 Kf?UfjUdj五.思考题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大于返回电流,所以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对于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保护,例如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过电流保护和最低运行电压整定的低电压保护,在受到故障量的作用时,当故障消失后保护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将发生误动。
因此,整定公式中引入返回系数,可使故障消失后继电器可靠返回。
2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S-20C系列时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时限的整定和试验调整方法,二.原理说明当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线圈两端时,铁芯被吸入,瞬时动合触点闭合,瞬时动断触点断开,同时延时机构开始起动。
在延时机构拉力弹簧作用下,经过整定时间后,滑动触点闭合。
再经过一定时间后,终止触点闭合。
从电压加到线圈的瞬间起,到延时动合触点闭合止的这一段时间,可借移动静触点的位置以调整之,并由指针直接在继电器的标度盘上指明。
当线圈断电时,铁芯和延时机构在塔形反力弹簧的作用下,瞬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动作电压、返回电压测试2.动作时间测定3五.思考题1.影响起动电压、返回电压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是你使用的CCFL的规格;其次是环境温度;再次是工作的频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电路设计实验:继电器功能电路设计
一、设计并搭建一个继电器自闭电路
要求:采用3个继电器AJ、BJ和CJ,实现利用继电器AJ的两组线圈,其中一组线圈采用条件BJ↑使继电器AJ吸起,另一组线圈利用自身前接点AJ↑实现自闭并保持,同时增加条件(BJ↓&CJ↑)作为自闭电路的切断条件。
二、设计并搭建一个继电器时序逻辑电路,并利用每个继电器的一组节点带一个发光二极管实现循环跑马灯效果。
要求:使用3-4个继电器来完成。
提示:1)3个发光二极管灯,循环亮、灭,其中一个亮的同时熄灭当前正在点亮的发光二极管灯,即跑马灯效果;
2)通过电阻电容来实现继电器的缓放,即为继电器线圈设计一个充放电回路,当继电器线圈断电时保持点亮一定时间;
3)需要设计一个启动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