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图
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处理流程图

1、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与处理流程:
同一班级或同一年级短期出现多人请病假。
同一班级或楼层内短期出现相同症状的学生机构卫生工作主管领导XXX。
↗ ↓ ↖
托幼机构内就餐人员中,有2人或者人以上在进食后发生腹痛、腹泻等症状
↓
↓
↓
在其它情况下幼儿家长、授课教师
或其它人怀疑有传染病发生
↓
保健医或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根据情况初步判断
↓
↙ ↓ ↘
幼儿离校前采取隔离措施
离校后隔离室要消毒
立即向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上报电话:XXXXXXX
立即向所属上级教育部门报告
幼儿园传染病报告流程图

幼儿园传染病报告(bàogào)流程图根据传染病防治的有关(yǒuguān)实施方法(fāngfǎ)以及教委要求,结合(jiéhé)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方案: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xiǎozǔ),小组成员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杜绝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1、传染病防治工作小组成员名单组长:副组长:组员:二、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主要职责工作小组成员要统一认识,把握“预防为主,立即报告,快速处置〞的原那么,提高全园师生员工防范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例如(口罩,温度计或者红外线测温仪、消毒液、酒精等)和设备的应急储藏工作,加强应急处置的培训与演练,一旦发生传染的疫情,应及时将患传染病的人员和接触人员进行隔离,并上报给上级。
三、疫情防控工作流程1、老师加强宣传与培训。
利用宣传栏、专题展板、微信、告家长书等各种形式在家长中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同时把好幼儿晨检关,增强全园师生抵御传染病的能力。
2、有效措施杜绝疫情的发生。
加强物体外表的清洁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水龙头,玩具,滑滑可用酒精消毒剂进行擦拭,每天对幼儿的餐具进行消毒。
对幼儿的睡眠室和教师办公室等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加强餐具的清洁消毒,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增强体质。
四、信息报告发生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启动本预案,首先向园长报告,如园长不在那么向其他行政人员报告,然后向教委应急办报告,同时向当地医院报告。
报告时应明确疫情发生的范围以及程度等,以采取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带来的危害和负面影响。
五、家长沟通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开展新冠状病毒的宣传教育,通知家长接送孩子都到门口,一律不可以进入校园,指导家长疫情期间不带孩子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六、应急处置1、在园内发现急性传染病的幼儿或教职工,应急小组领导应组织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幼儿园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通知家长,马上送医院诊治,同时立即上报当地医院。
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图

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图一、引言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图是为了及时掌握和监测传染病疫情,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而设计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流程,包括报告的发起、信息采集和整理、报告的审核和确认、报告的发布和通知等环节。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图以下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标准流程图:1. 报告的发起- 当地医疗机构或者卫生部门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时,应即将启动报告流程。
- 医疗机构或者卫生部门的责任人将疑似病例信息填写在传染病疫情报告表上,并签字确认。
2. 信息采集和整理- 医疗机构或者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采集疑似病例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就诊记录等。
- 采集到的信息将被整理成报告材料,并进行初步分类和归档。
3. 报告的审核和确认- 报告材料将提交给专门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工作人员。
- 工作人员将对报告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病例是否符合传染病的定义和标准。
- 如有需要,工作人员可能会与医疗机构或者卫生部门进一步沟通和核实相关信息。
4. 报告的发布和通知- 一旦报告被确认,工作人员将按照规定的程序将报告信息上报至上级卫生部门或者疾控中心。
- 上级卫生部门或者疾控中心将及时收到报告,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派遣专家组、启动应急预案等。
- 同时,上级卫生部门或者疾控中心将通知相关的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公众,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和宣传教育工作。
5. 疫情监测和跟踪- 上级卫生部门或者疾控中心将对报告的疫情进行监测和跟踪,及时掌握疫情的发展和变化。
- 监测结果将被用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疫情通报。
三、总结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图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工具。
通过规范的报告流程,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各级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公众都应积极参预和配合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健康和稳定。
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

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一、背景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为确保幼儿的健康与安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疫情报告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的标准格式。
二、流程图标准格式1. 标题在流程图的顶部居中位置,写上“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
2. 开始节点在流程图的左上角,画一个圆形节点,里面写上“开始”。
3. 提交报告节点从开始节点向下画一条垂直线,然后画一个矩形节点,里面写上“提交报告”。
4. 疫情检测节点从提交报告节点向右画一条水平线,然后画一个菱形节点,里面写上“疫情检测”。
5. 是否有疑似症状节点从疫情检测节点向下画一条垂直线,然后画一个矩形节点,里面写上“是否有疑似症状”。
6. 有疑似症状节点从是否有疑似症状节点向右画一条水平线,然后画一个矩形节点,里面写上“有疑似症状”。
7. 通知家长节点从有疑似症状节点向下画一条垂直线,然后画一个矩形节点,里面写上“通知家长”。
8. 家长接回幼儿节点从通知家长节点向下画一条垂直线,然后画一个矩形节点,里面写上“家长接回幼儿”。
9. 无疑似症状节点从是否有疑似症状节点向左画一条水平线,然后画一个矩形节点,里面写上“无疑似症状”。
10. 继续监测节点从无疑似症状节点向下画一条垂直线,然后画一个矩形节点,里面写上“继续监测”。
11. 结束节点从继续监测节点向下画一条垂直线,然后画一个圆形节点,里面写上“结束”。
12. 连接节点根据流程图的逻辑关系,使用箭头将各节点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流程图。
三、流程图详细描述1. 开始: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的起点。
2. 提交报告:幼儿园工作人员收集幼儿的健康信息,并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
3. 疫情检测:相关部门对提交的报告进行疫情检测,包括体温测量、症状观察等。
4. 是否有疑似症状:根据疫情检测结果,判断幼儿是否有疑似症状。
5. 有疑似症状:如果幼儿被判断为有疑似症状,需要立即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接回幼儿。
学校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置流程图

图 1 厦门市学校和幼儿园未定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置流程图
日常监测,系统上报
触发预警,发现疑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
传染病类事件报辖区疾控中心 食品安全事件报辖区市场监管局
必要时市疾控中心指导
调查核实
未达到突发事件级别(区卫计局、区市场监管局会商评估认定)
信息上报 指导反馈
信息上报 指导反馈
图 3 厦门市学校和幼儿园 III 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置流程图
日常监测,系统上报
触发预警,发现疑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
传染病类事件报辖区疾控中心 食品安全事件报辖区市场监管局
市疾控中心指导
调查核实
达到较大突发事件级别(市卫计委、市市场监管局会商评估认定)级)
区监管局
市教育局、区政府
市卫计委
市卫计委、区政府
市市场监管局、区政府
市政府总值班 突发事件处置(建议市级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 分别报省政府、省教育厅、省卫计委、省食药局
注: 事件定级为 III 级(较大)的,市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应急响应和处置,并报 告省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备案。
区教育局
常规处置
注: 事件未达到突发事件级别的,各相关部门按常规报告处置。
信息上报 指导反馈
图 2 厦门市学校和幼儿园 IV 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置流程图
日常监测,系统上报
触发预警,发现疑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
传染病类事件报辖区疾控中心 食品安全事件报辖区市场监管局
必要时市疾控中心指导
调查核实
达到一般突发事件级别(区卫计局、区市场监管局会商评估认定)级) 突发事件处置(建议区级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
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

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一、背景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对于幼儿园而言,确保幼儿的健康安全尤为重要。
为了及时掌握和报告疫情情况,制定了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
二、报告流程图1. 幼儿园疫情报告流程图如下:[图表]三、报告流程详细说明1. 幼儿园疫情报告流程的详细步骤如下:步骤一:疫情监测- 幼儿园每天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在体温监测表中。
- 幼儿园教职员工每天上班前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在体温监测表中。
- 幼儿园定期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疫情防控意识。
步骤二:疑似病例筛查- 如发现幼儿或教职员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向幼儿园负责人报告。
- 幼儿园负责人将疑似病例信息填写在疫情报告表中,并通知家长及时就医。
步骤三:疫情报告- 幼儿园负责人将疫情报告表中的信息汇总,并及时报告给所在地的疫情防控部门。
- 报告内容包括疑似病例人数、确诊病例人数、密切接触者人数等。
步骤四:疫情应对措施- 根据疫情报告结果,幼儿园负责人与疫情防控部门协商制定相应的疫情应对措施。
- 疫情应对措施可能包括停课、隔离观察、消毒等。
步骤五:疫情跟踪和通报- 幼儿园负责人与疫情防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跟踪疫情发展情况。
- 幼儿园负责人定期向家长和教职员工通报疫情信息和应对措施。
四、数据统计和分析1. 幼儿园疫情报告流程图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如下:- 幼儿园每日体温监测表统计:体温正常人数、发热人数、体温异常人数等。
- 疫情报告表统计:疑似病例人数、确诊病例人数、密切接触者人数等。
- 疫情应对措施统计:停课人数、隔离观察人数、消毒次数等。
五、总结和建议1. 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疫情监测和报告的效率。
2. 幼儿园应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员工的疫情防控意识。
3. 幼儿园负责人应与疫情防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跟踪疫情发展情况,并向家长和教职员工通报疫情信息和应对措施。
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

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一、报告流程概述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是指在幼儿园内发现或疑似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时,相关人员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报告和处理的过程。
该流程图旨在确保及时、准确地报告疫情,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二、报告流程具体步骤1. 疫情发现当幼儿园的教职员工或学生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新冠肺炎症状时,应立即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2. 填写疫情报告表相关负责人收到报告后,将提供给报告人一份疫情报告表,要求报告人填写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症状、接触史等,并确保填写的信息准确完整。
3. 报告上级部门报告人完成疫情报告表后,相关负责人将报告表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如教育局或卫生健康部门。
4. 隔离与治疗在等待上级部门的指示期间,幼儿园应立即将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隔离,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5. 上级部门指示上级部门收到疫情报告后,将根据情况给出相应的指示,可能包括派遣专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隔离措施、关闭幼儿园等。
6. 通知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幼儿园应及时通知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告知疫情情况,并提醒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7. 消毒和清洁幼儿园应对疫情暴发区域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洁,包括教室、公共区域、玩具等。
8. 监测和跟进幼儿园应密切监测师生的健康状况,及时报告任何新情况,并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跟进工作。
9. 解封与复课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上级部门将发布解封通知,幼儿园可根据情况恢复正常的教学和活动。
三、报告流程图示例[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四、总结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是幼儿园应对疫情的重要工具,通过规范的报告流程和相应的防控措施,能够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幼儿园应根据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的要求和指导,灵活调整流程,并不断完善和优化,以应对不同情况下的疫情防控工作。
同时,幼儿园还应加强师生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大家的防护意识,共同抵御疫情的侵袭。
中小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及时限流程图

1、甲类传染病信息上报流程图
当地疾病预防 省卫生健康委
控制中心
指导 立即 通报
中小学校发现 立即 1小时内 2小时内 省
1例甲类 县区教育 市教育行政 教
传染病学生 行政部门 部门 育
厅
2、乙、丙类传染病信息上报流程图
当地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立即 指导
中小学校一天内 立即 如疫情得到
发现3例乙、丙类 县区教育 控制无新发
传染病学生 行政部门 病例,可不
上报市教育
行政部门
当地疾病预防 省卫生健康委
3天内连续
发现10例乙、丙传 立即 1小时内 2小时内 省
染病学生并未控制 县区教育 市教育行政 教
疫情 行政部门 部门 育
厅
普通高校及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及时限流程图
1、甲类传染病信息上报流程图
当地疾病预 省卫生健康委
防控制中心
立即 指导 通报
1小时内
高校和省属中专发现省教育厅
1例甲类传染病学生
二、乙、丙类传染病信息上报流程图
当地疾病预 省卫生健康委
防控制中心
立即 指导 通报
普通高等学校和省属中等2小时内
专业学校3天内连续发现省教育厅
5例乙、丙类传染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