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工程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7-07-26T14:41:30.6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作者:方光辉[导读]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本质上是一种现浇实心板,平板部分为30mm厚,它采用工厂预制预应力带肋薄板(简称PK叠合板)作为下部的永久性底模,通过在肋内预留孔中穿横向钢筋,在板拼缝处布设折线防裂钢筋,最后浇捣叠合层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力结构,又称作“PK叠合板”。
友谊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本质上是一种现浇实心板,平板部分为30mm厚,它采用工厂预制预应力带肋薄板(简称PK叠合板)作为下部的永久性底模,通过在肋内预留孔中穿横向钢筋,在板拼缝处布设折线防裂钢筋,最后浇捣叠合层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力结构,又称作“PK叠合板”。
关键词:叠合板绿色建筑质量控制引言随着新一轮城市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国家近年来已开始大力推广普及低碳绿色建筑。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绿色建筑的理念,及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一种新型的绿色构件全称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以下简称“PK叠合板”)在工程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PK实为中文“拼装、快速”之意,而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实际是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叠合楼板,通过后浇层形成结构整体的一种楼盖结构。
该PK叠合板平板部分只有30mm厚,侧向开孔的T型肋设计使得与后浇层混凝土紧密咬合,整体性、抗裂性能非常好,能够同时满足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需求。
目前PK叠合板正处于应用推广阶段,下面笔者结合某学校工程浅谈PK叠合板在工程中的应用。
长沙市高新区某学校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1176m2,办学规模36个班。
该学校楼面板设计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除卫生间外),楼面板厚度设计为110、130mm。
叠合板采用PKY-DB4505-2、PKY-DB3005-1型等预应力叠合板。
PC预制叠合板结构

PC预制叠合板结构PC预制叠合板结构是一种使用预应力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建筑结构材料。
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强度、轻质、防火、防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本文将介绍PC预制叠合板结构的定义、特点、施工工艺和应用领域。
一、定义PC预制叠合板结构,即预应力混凝土板与钢筋混凝土板叠合连接而成的一种结构体系。
其由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通过专用的连接装置将两者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二、特点1. 高强度:PC预制叠合板结构采用预应力技术,预应力钢筋使板材具有更高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抗震能力。
2. 轻质:PC预制叠合板结构相比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更加轻巧,具有较小的自重,减少了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并且方便运输和安装。
3. 防火:PC预制叠合板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其防火性能优于传统的木质结构,提高了建筑物的耐火性能。
4. 防震:PC预制叠合板结构采用预应力技术,预应力钢筋可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增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三、施工工艺1. 设计与制造:首先需要进行结构设计和制作模具,确定预制板的尺寸、预应力钢筋的布置等。
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脱模,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板和钢筋混凝土板。
2. 运输与安装: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板材表面,避免损坏。
在安装过程中,通过专用的连接装置将预应力混凝土板和钢筋混凝土板叠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3. 预应力处理:连接完成后,进行预应力张拉,通过张拉设备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加力,使其产生预应力,从而增强整体结构的抗拉能力。
4. 后期处理:完成预应力张拉后,对预制叠合板进行养护,在适当的时间后进行验收,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应用领域PC预制叠合板结构在建筑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以下领域:1. 住宅建筑:PC预制叠合板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因此在地震频发区域对住宅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2.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采用PC预制叠合板结构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PK板叠合板

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通过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新型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结构体系的施工技术,在此基础上,对该体系所具有的绿色环保、节约材料、节省工期、降低造价、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预应力;叠合板;绿色施工1 工程概况中铁轨道系统集团有限公司长沙装备制造Ⅱ期工程技术中心住宅楼位于长沙市经济开发区。
该工程建筑面积为22370.9m2,地上七层,为框架结构,采用新型装配整体式楼盖体系———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叠合楼板采用带肋预应力预制薄板,在跨度为2.4m~5.7m 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跨度 6.0m~6.6m 为C60,为倒T 形预制构件,肋上预留长条形孔,可在孔中穿钢筋和管线,形成双向配筋楼板。
2 绿色施工理念“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本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我国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建筑耗能居耗能首位,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建筑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是建筑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
建设部于2007 年9 月下发了关于实施《绿色施工导则》的要求。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和材料利用效率,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等,尽可能减少场地干扰和环境污染,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3 新型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结构体系施工技术3.1 新型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技术简介楼盖结构是房屋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和现浇式楼盖结构是目前我国房屋建筑采用的主要楼盖结构体系,传统装配式楼盖结构由于整体性、抗震性和抗裂性较差,已逐步被限制使用。
现浇楼盖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好,但存在着施工中支模难,模板用量大,材料损耗量大,施工垃圾多,不仅浪费资源,也污染环境,施工进度慢,不便于产业化生产并且易产生收缩裂缝等问题。
pk预应力叠合板在施工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作为实现建筑行业产业化及减少施工污染的重要载体,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大量地投入实际工程建设之中,并相继建成了配套的装配式构件生产基地。
水平装配式构件,具有多年的工程应用,在设计计算、节点连接及施工上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
因此,相较于竖向构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板类构件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全装配式楼板整体性不佳;(2)非预应力构件,叠合底板过厚,不利于空间的利用,且施工过程中仍避免不了设置较多的支撑;(3)叠合板的是坡屋面施工及相应的防水措施处理起来仍然困难。
PK预应力叠合底板(见图1)具有多年的使用经验,在湖南省内也有较多的实际工程应用。
从施工情况来看,该类型板在施工方面与其它叠合楼板构件相比具有以下的特点:(1)特殊的底板形式使得采用该板进行坡屋面施工成为可能;(2)板肋及底部薄板内的预应力钢筋,不仅使得除板肋区域的现浇层混凝土较厚外,还显著地减少了施工中支撑设置的数量。
本文将就这两个显著的特点进行分析。
2 坡屋面施工2.1坡屋面施工存在的问题无论是住宅还是公共建筑中,坡屋面都是一种常见的屋面形式。
在国内,坡屋面主要采用现浇混凝土材料,部分屋面采用彩钢板等轻质材料。
在施工现浇混凝土坡屋面时,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将沿着坡面向下滑落。
特别在城市中,由于对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限制,需要使用到商品混凝土。
为了满足泵送的需要,坍落度大,按传统现浇混凝土施工支单面模,振捣前混凝土已经开始向下滑落。
因此,施工中必须采用双面夹模板,并在施工开始时沿坡面从底至顶分小段进行混凝土浇筑。
同时,混凝土振捣非常不便,PK预应力预应力叠合板底有效减少了板底支撑的设置,部分跨度小的楼板可不设支撑。
通过【关键词】叠合板;PK预应力叠合板;坡屋面施工;支撑设置图1 PK预应力叠合板底板HOUSING AND REAL ESTATE·住宅与房地产39住宅与房地产·HOUSING AND REAL ESTATE40图2 坡屋面的施工造成浇筑后混凝土厚度不均匀且密实度难以保证。
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楼盖体系施工工法(2)

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楼盖体系施工工法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楼盖体系施工工法一、前言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楼盖体系是一种应用于建筑楼盖结构的施工工法,通过在混凝土楼板中预置钢筋和预应力钢束,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一个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楼盖体系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结构承载力强:采用预应力钢束进行预应力预拉,增加楼盖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施工速度快:采用现浇混凝土,每次浇筑面积大,施工速度较快。
3. 施工过程可控性强:施工过程采用模板一体化,使施工过程更加规范化和可控化。
4. 结构重量轻:受到预应力钢束的约束,楼盖板材厚度可以减小,结构重量大幅降低。
5. 资源节约:采用预应力钢束进行预压,减少钢筋用量,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三、适应范围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楼盖体系适用于多种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
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和大面积的楼盖结构。
四、工艺原理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楼盖体系的工艺原理是通过钢筋和预应力钢束的预置来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在施工工法中,首先进行混凝土模板的安装和调整,然后固定钢筋骨架,随后预应力钢束进行预拉,最后进行现浇混凝土。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艺措施,可以实现楼盖结构的强化和加固。
五、施工工艺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楼盖体系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模板安装和调整:根据设计要求,在楼板施工区域搭设好模板,并进行调整和稳固。
2. 钢筋固定:根据设计要求,在模板内铺设并固定好钢筋骨架。
3. 预应力钢束预拉:将预应力钢束固定在钢筋骨架上,进行预拉操作,形成预应力状态。
4. 现浇混凝土:在预应力钢束的保护下,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填充模板空间。
5. 养护和拆模:在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完全固化后进行模板的拆除。
钢管腹杆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

钢管腹杆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钢管腹杆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材料,用于建筑物的楼板、屋面、墙体等部位的施工。
它具有高强度、轻质、防火、抗震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
钢管腹杆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应用技术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 材料要求:标准应规定叠合板所使用的钢管、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要求等。
2. 设计要求:标准应规定叠合板的结构设计要求,包括承载力、刚度、变形等指标的计算和确定。
3. 施工工艺:标准应规定叠合板的施工工艺,包括模板安装、钢筋布置、预应力张拉、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的要求和步骤。
4. 检测要求:标准应规定叠合板的检测要求,包括材料的质量检测、结构的验收检测等。
5. 使用及维护要求:标准应规定叠合板的使用及维护要求,包括施工时的注意事项、使用时的限制条件、维护保养的方法等。
6. 安全要求:标准应规定叠合板的安全要求,包括施工时的安全措施、使用时的防护措施等。
以上是钢管腹杆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标准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标准的制定应结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法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法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法是一种高效、快速、质量可控的建筑施工工艺。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前言、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一、前言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法是在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使用预制的混凝土叠合板,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减少人工操作,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快速高效:使用预制叠合板,施工速度更快,大大缩短了工期。
2.质量可控: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可以在工厂环境下进行质量控制,避免现场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3.环境友好:工地噪音、粉尘等污染减少,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灵活多样:叠合板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定制,适应各种复杂结构和造型需求。
三、适应范围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建筑和桥梁工程,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和混凝土结构较复杂的工程。
四、工艺原理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将预制的混凝土叠合板在现场进行组合,形成整体结构。
预应力技术用于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保证结构稳定和安全。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叠合板的制造、运输、吊装、安装和连接等多个施工阶段。
首先,在工厂中制作混凝土叠合板,然后运输到工地,通过吊装设备将叠合板安装到指定位置,最后使用连接件将叠合板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工人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需要有专业的团队进行叠合板的制造和安装,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七、机具设备施工中需要使用吊装设备、运输设备、连接件等机具设备。
吊装设备包括吊车、塔吊等,运输设备包括卡车、叉车等,连接件包括螺栓、焊接件等。
八、质量控制施工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对预制叠合板的质量检验、安装过程的质量检查等,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标准底板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标准底板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其标准底板的构造和要求。
一、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定义和特点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是一种由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冷弯薄壁型钢和钢板组成的复合结构材料。
其基本结构是由上下两片冷弯薄壁型钢组成的桁架,中间夹着一层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底板,形成了一种组合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力学性能优良:由于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的加入,使得该板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具有较高的抗弯、抗剪、抗拉和抗压能力。
耐久性好: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采用了高强度混凝土和高品质的钢材,因此其耐久性较好,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施工方便: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制造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经济性好: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其经济性较为优越。
二、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应用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结构: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可以作为建筑物的楼板、墙板、屋面板等结构构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满足各种建筑结构形式的要求。
桥梁结构: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可以作为桥梁结构的承重构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能够满足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
车辆和机械制造: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可以作为车辆和机械制造中的结构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车辆和机械制造的要求。
容器和管道: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可以作为容器和管道的结构材料,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耐腐蚀性,能够满足容器和管道的使用要求。
三、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标准底板的构造和要求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的标准底板是整个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和要求如下:底板的材料:标准底板的材料应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和高品质的钢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本质上是一种现浇实心板,平板部分为30mm厚,
它采用工厂预制预应力带肋薄板(简称PK叠合板)作为下部的永久性底模,通
过在肋内预留孔中穿横向钢筋,在板拼缝处布设折线防裂钢筋,最后浇捣叠合层
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力结构,又称作“PK叠合板”。
关键词:叠合板绿色建筑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新一轮城市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国家近年来已开始大力推广普及低碳绿色建筑。
根据
国家节能减排、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绿色建筑的理念,及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的
要求,一种新型的绿色构件全称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以下简称“PK叠合板”)在工程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PK实为中文“拼装、快速”之意,而PK预应力混凝
土叠合板实际是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叠合楼板,通过后浇层形成结构整体
的一种楼盖结构。
该PK叠合板平板部分只有30mm厚,侧向开孔的T型肋设计
使得与后浇层混凝土紧密咬合,整体性、抗裂性能非常好,能够同时满足建筑工
业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需求。
目前PK叠合板正处于应用推广阶段,下面笔者结
合某学校工程浅谈PK叠合板在工程中的应用。
长沙市高新区某学校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1176m2,办学规模36个班。
该学校楼面板设计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除卫生间外),楼面板厚度设计为110、130mm。
叠合板采用PKY-DB4505-2、PKY-DB3005-1型等预应力叠合板。
横
向布置8@200 的穿孔钢筋,后浇叠合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1、PK叠合板的优点
PK叠合板采用工厂预制,无需支模,能大大节省钢筋、模板、施工方便,能
降低工程造价并缩短工期等优点,也符合国家的节能、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
战略,充分发挥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的双重优势,减少现场混凝土作业量从而
降低施工现场的噪声和环境污染,从而达到绿色施工。
2、PK叠合板质量控制要点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首先应会同厂家进行设计图纸会审,编写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
工作。
厂家应根据设计图纸注明的规格尺寸,生产相应的PK叠合板。
其次,对于进入施工
现场的PK叠合板,应检查其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外观质量,包括截面尺寸、平整度、破损、开裂、漏筋情况等。
外观检查合格后,应对进入工地的PK叠合板进行静载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最后,PK叠合板吊装时应慢起、慢落,堆放场地应平整,板与地面应留
有空隙。
板两端与中间部位,应设一条垫木。
2.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安装PK叠合板时,在板两端应设置支撑和铺设宽度约300mm边模,跨中处可设置支撑。
板端支撑确保能承受楼板现浇层自重和施工荷载。
叠合层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叠合层施工前
进行彻底的清洁,先用气泵吹尽杂物,避免夹渣影响叠合层的质量。
叠合层浇筑前,还应对
预制叠合板浇水充分湿润(冬季施工除外),且清除表面积水,以提高叠合层现浇混凝土与
叠合板的粘接力。
当PK叠合板未满铺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板带宽≦200mm时,采用吊模
现浇;板带宽>200mm时,采用下部支模现浇。
叠合层混凝土浇筑时,宜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以保证与叠合板形成一整体。
对于胡子筋的留置,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可考虑只留一端
胡子筋,另一端采用实心板上方设置端部连接钢筋代替胡子筋。
端部连接钢筋长度一般为
300mm,伸入板内长度为180mm,PK板应交错布置。
2.3 施工后质量控制
叠合层浇筑后24h,应洒水养护,且不少于7天。
当PK叠合板叠合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应采用袋装水泥荷载加载对楼板进行原位结构功能性检验,检查其挠度以及是否有裂缝。
3.PK叠合板质量控制难点
3.1顶板平整度及极差
PK叠合板由于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工艺,对进场PK叠合板平整度及现场拼装要求比较高。
如叠合板本身不平整及相邻两块叠合板在铺板时存在错台将直接影响到后期顶棚刮腻子。
所以,对进场的每批材料,均应严格把关。
对有破损及挠度变形大的材料,必须清退出场。
PK叠合板在现场铺板时,应先在墙上或梁上用水泥砂浆找平,相邻构件接缝需平整,无明显错台现象,板缝间用M10水泥砂浆抹缝。
3.2 线盒预埋位置
由于PK叠合板带肋,受其肋的影响,线盒预埋难以按设计图纸定位准备。
另如果采用后期开槽,势必造成PK叠合板内的高强预应力钢丝的破坏。
如开孔造成高强预应力钢丝的破坏,则需根据等强代换的原则进行配筋补强。
所以对其线管预留预埋及开关盒较多的楼板不宜采用PK叠合板。
4、结语
总之,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雾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世界各国对绿色建筑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
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节能建筑将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而PK叠合板正是由于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环保,并兼有预制装配和整体现浇的优点,已逐渐在工程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简介:
方光辉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人防监理工程师
通信地址:长沙市开福区兴联路339号友谊咨询大厦邮编: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