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作文指导与范文《读观后感》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含全部习作范文)

• 第一段破题,写“心愿是什么” • 第二段“为何有这样的心愿” • 第三段“如何实现心愿” •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按照题型的问题,逐段描述,就可以完整表
达你的心愿。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含习作范文)
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
我的心愿:属于自己的 滑冰鞋
我的心愿:治癌症的机器人 我的心愿:神奇药水!
我的心愿:朋友永不分离
我的心愿:弟弟把病治好 我的心愿:妹妹健健康康长 大
第五单元 习作范文:插上科学的翅膀
背包飞行器
时空穿梭机
不可思议的力量
机器保姆
我是发明家
我发明的机器人
回到恐龙时代 我发明的多功能文具盒 金源方特科幻公园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含习作范文)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含习作范文)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含习作范文)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含习作范文)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含习作范文)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含习作范文)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含习作范文)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含习作范文)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含习作范文)
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指导 范文引路(含习作范文)
• 说明:我们都有自己的心愿,希望自己在没有考试压力的国度, 希望自己是一个明星偶像,希望自己成为知名的科学家,你的心 愿是什么?为何有这样的心愿?如何追求你的心愿?
小学语文读后感作文指导:读《×××》有感

小学语文读后感作文指导:读《×××》有感习作15--(读后感:读《×××》有感)★习作要求:从读过的文章中选一篇你印象最深的,最有感触的。
写之前先想想这篇文章的内容,告诉我们什么,再选择你的感受来写。
★习作点评1.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其一,确定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标明文章的中心内容,有的正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副标题标明题材,一般为“读《×××》有感”。
副题比正题低两格。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套路:“引--议--联--结”。
引--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某些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或中心。
议--就自己“感”的重点、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联--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记叙某些典型事例。
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实际抒发感受。
结--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结论可与开头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
这个结论可以是批评式;又可是劝勉式,还可是鼓动式。
视行文内容而定。
2.读后感重在“感” 。
可是,我们有的小朋友,往往抓不住这种文章的写作重点,一写起读后感或观后感来,就把读的内容、看的情景写得很多,到了“感”的时候,就没有话可说了。
例如,有一篇《养花》的读后感,全文都是关于《养花》这篇文章内容的介绍和复述,直到结尾还是这样,很少写到“感”。
结尾这样写道:“这篇文章的结尾写养花的乐趣,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文章读完了,我的感想太深了。
”可是,感想是什么呢?没有写,只有“感想太深了”一句话,更谈不上感想深刻了。
要克服这种毛病,只有把“读”的内容少写,“感”的内容多写,写深写透,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样才有说服力。
请看下面另一段写读《养花》的感想文字:“作者从养花中得到了知识和乐趣,并从中引出了一个哲理---‘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
’是的,劳动创造了一切,劳动给人带来幸福、欢乐。
读《船长》观后感六年级作文500字

读《船长》观后感六年级作文500字当我读完《船长》这篇课文,合上书本后,脑海里还不断浮现出哈威尔船长那威严的身影。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船长》观后感的作文,方便大家学习,快来看看吧!读《船长》观后感六年级作文1我学了一篇文章叫《船长》学了这篇课文心里有一种激动的感觉。
虽然只有那么少的文字,却可以让人感到哈尔威船长哪威严的姿势就克莱芒的姿势如:哈尔威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的指挥着,控制着,。
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快救克莱芒!船长喊道。
克莱芒市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若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动作在快点“船长又叫道。
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沉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
船长为了一个孩子,他竟然不顾自己的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那60个人,把死的绝望留给了自己。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了深渊。
人们透过阴森恐怖的薄雾,仰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大海。
哈尔威船长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自己应该做的责任。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终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哈尔威船长用自己的生命,建成了一个生命的桥梁,他这种精神值得学习,我长大也要成为像哈尔威船长一样忠于职守的人。
读《船长》观后感六年级作文2读了雨果的《船长》后,感觉受益匪浅。
在他的笔下,我看到了哈尔威船长对自己职业的坚定,看到了他对船上每一个人的关爱,看到了他舍己为人、临危不乱的伟大精神。
在这篇短文里,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全都救出去!”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完全可以与其他人一起逃脱,可是,他第一个想到的却是先救乘客与船员,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恐惧留给自己。
他的举动让我佩服不已。
而文中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牺牲自己救别人的举动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至少我不能。
读书的作文观后感作文(通用范文7篇)

读书的作文观后感作文(通用范文7篇)读书的作文观后感作文篇1很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读书交流座谈会,和大家共同分享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现就我个人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探讨: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
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1、读书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我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
2、读书开阔人的视野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
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
3、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
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
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
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
4.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5.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以前我的写作能力是很差的,有时给孩子辅导作文都觉得无从下手,于是我有空时就翻翻儿子的作文书,渐渐的感觉我的词汇就丰富了,给孩子辅导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可以说我们是孩子家中的老师,只有我们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很自信的去辅导孩子,才能成为孩子心中的“好老师”。
6.读书可以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电影观后感范文六年级下册

电影观后感范文六年级下册在观看电影《六年级下册》之后,我深受触动,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这部电影以六年级学生的成长为背景,通过真实、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挑战和成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通过几个平凡但鲜明的主角,展现出常见的学生问题和反思,引人深思。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各异。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和困惑。
在升入初中前的最后一年,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的挑战,同时也在探索自我身份和兴趣爱好。
影片呈现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如学习焦虑、友谊纠纷、家庭问题等。
这些问题不仅是孩子们普遍面临的,也是我们成年人在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时能够共鸣的。
通过这些问题,电影引发了我对成长和教育的思考。
首先,电影提醒了我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引导和关爱,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难题。
在电影中,一些孩子经历了家庭问题或心理问题,通过其他人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开始重新找回自信和乐观。
这让我意识到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引导孩子们走出困境,找到正确的方向。
其次,电影揭示了教育中的问题和挑战。
电影中有一些场景描述了学生们面临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
孩子们被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作业和考试准备。
他们被评级、分类、排名,而忽略了他们作为个体的需求和兴趣。
这让我开始思考当前教育体制中的问题,是否应该从以分数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转向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最后,电影展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
影片中的主角们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旅程,但最终都取得了成功。
他们通过付出努力和奋斗,不断克服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这给了我信心和希望,让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通过观看电影《六年级下册》,我不仅被情节吸引,更被深入的思考和感悟所触动。
这部电影以其真实、生动的情节描述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困惑和挑战,引发了我对教育和成长的思考。
六年级小作文 《读书笔记》观后感

六年级小作文《读书笔记》观后感
今天下午第三节阅读课,不知什么时候,黑板上出现了读书笔记这四个大字,我很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又看见老师让几个同学搬出来几个桌子和几本好学生的摘抄本,原来我们是要开读书笔记展览会呀
过了一小会儿,老师让我们去参观了,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去了外边,我看到了一本本字体工整的摘抄本,然后再想想我的这抄本,啊,他句真的好大呀!我才写到了40多页,别人都写到了70多页了。
这就是差距啊。
参观了这些摘抄本,觉得我更应该加倍的好好学习了,这样才能跟上他们。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学会生存》同步作文指导

六年级下册同步作文指导第四单元学会生存文题解说:读了《鲁滨孙漂流记》,你对他在荒岛上的经历一定很感兴趣。
鲁滨逊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战胜种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是否深深打动了你?虽然像鲁滨逊那样的遭遇是极少见的,但是,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这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我们就围绕学会生存的内容来进行。
可以先说说由“学会生存”者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再说说你遇到、听到或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了解到的有关自己保护的事情;还可以结合阅读书后综合复习中的《智慧之花》,或者观看有关电视节目,了解别人是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
和同学交流交流: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可以写一写自己经历的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读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感想。
文思拓展:一、如何选材:我们可能遇到的危险或灾难:自然灾害:洪水、雷电、地震、海啸;人为伤害:受骗、抢劫、丢失、触电、溺水、交通事故。
应对不同的的危险,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说一件自己经历或链接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
写一写自己经历的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事情。
学会生存,让我们学会保护自己,有什么比生命之花更珍贵的呢?机制勇敢、沉着冷静、坚强、积极乐观、绝不放弃、坚持不懈、智慧……二、技巧:1.寻找写作材料。
找一找自己危险经历,或关于自我保护的事情。
2.明确写作顺序。
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
3.抓住主要场景,进行细节刻画。
把当时的情景、动作、语言、心理、表情写清楚。
4.最后揭示出道理:当遇见坏人时,要保持冷静。
正确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周旋,以做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只要有了智慧、坚强、毅力、信念,才能生存下去。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写作技巧:1.读后感——“三段法”第一部分、点名感想。
这一部分交代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
这一部分一般来说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要绕圈子。
只要概括性说出感受就可以了。
作文读课外书的观后感

读课外书的观后感1一只天鹅在水上迈动着轻盈的舞步,平静的湖面映着它美丽的身影。
这时,没有人会想到它曾经是一只丑陋的,走投无路的丑小鸭。
说起的故事,我想大家都不陌生。
它是讲一个无助的小鸭,因相貌丑陋而处处被人排挤,在逆境中顽强生存下来,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道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有陷入困境的时候。
困难是可以让人成长的,而人生的道路就是由一次次困难的积累所搭建的。
在遇到困难时不要灰心,不要气馁,要相信自己,要相信光明总有到来的一天。
我们要勇敢的迎接人生给我们的每一次挑战。
我们要打倒困难,向光辉的明天迈进。
这是正面意义。
但我要说却是丑小鸭身边那些形形色色的“评论家”们。
比小鸭还丑陋的“小鸭”,所有的同伴们都不喜欢它,所有小动物都嘲笑它,排挤它,原因就仅仅是因为它长得不象小鸭,长得“不伦不类”,所以在这些“评论家”的眼里,因为它“太丑”了,所以一文不值,连猎狗都不屑于吃它。
可当捱过寒冬,丑小鸭终于长成了一只漂亮的白天鹅时,所有的曾经嘲笑、排挤、讨厌过它的那些“评论家”们却纷纷发出赞美声,用一切美好的词语形容它,竟没有想到这其实就是那只被大家抛弃的没人理睬的“丑八怪”!是丑小鸭变了吗?就本质上来说,没有!它就是他。
变化的只是外表,然而,这正说明,那些“评论家”们,只注重外表美与不美,根本就没有想过,其实,天鹅的可爱和美丽正源自当初的“丑”,源自当初的“被人遗弃时的坚强”!所以,我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尽管口口声声的说外表是其次,重在内心。
只有心灵美的人才是真正的美。
但大家往往在意的都只是表面,难道一个人的美与丑代表他的一切吗?美就是好,而丑就要被一票否决吗?赞美属于漂亮,自尊单单是对美丽的人而言的。
而丑的人就注定应该没有自尊?就应该承受着嘲笑和排挤吗?大家都向往美丽,而丑只能被丢在黑暗的角落。
丑,有错吗?它真的这么十恶不赦吗?世人往往重视外表,以貌取人。
他们忽略了美丽的人最珍贵的东西——心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观后感如果说作文是一个百草园的话,那么,读后感就相当于那株美丽的三叶草了。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它一般由“引”“联”“结”三片叶构成。
叶片一:引——围绕感点,亮出感点;叶片二: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叶片三: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达人支招】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作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作文。
不管是读后感还是观后感,所谓的“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阅读(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斗志,也可以是因阅读(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要写好读后感、观后感,应该注意这么几个方面:一、叙述简单读后感和观后感既然由读(观)产生“感”,那么在作文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
一句话,读(观)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
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观)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
二、选准感点一篇文章或者一部电影,可以有许多让你感动的地方,但在一篇读(观)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不可能写得面面俱到。
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最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观)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三、表达方式读后感和观后感每一篇作文中有两个点,就是“读(观)”和“感”的关系,在处理这两个点的时候,要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观)后感以“感”为主,作文中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
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
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时提示“读(观)”,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观)”。
【佳作赏析】真正的强者陈鸣我坚持了一个星期,读完了《老人与海》,合上书本,我深深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做人不应该被任何困难打倒,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做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大马林鱼将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用尽了一切手段来反击。
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尽管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的英勇意志。
(简单叙述书本的主要内容,突出老渔夫的精神品质)一个人的真正胜利只能是精神的胜利,人在物质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赢得我们崇高的敬意,而只有精神和气魄的胜利,才使我们感动,才使我们和追随老人的孩子一样,为他的悲壮落泪。
(既是对老渔夫精神的概括,也是自己读了这本书最真切的感悟)回想以前,无论我做什么事,只要有一点不顺利,就会退缩,有时还会说上几句垂头丧气的话。
想一想老人与鲨鱼搏斗,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就把小刀绑在桨把上。
刀子折断了,他就用短棍。
短棍也丢掉了,他就用舵把。
这种充满信心、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正是我所缺少的吗?(一个反问句扣问自己的心灵,表达自己读书后的收获)老人说:“它没有打败你,它没有。
”对啊,一个真正的强者,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击败。
永不言败,这就是《老人与海》告诉我们的。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信心十足地去面对,坚持到底,决不退缩。
”这也是《老人与海》告诉我们的。
“书是一匹骏马,带你挑战人生。
”《老人与海》就是这么一本书,就是这么一匹高大的骏马。
(再次引用格言,把《老人与海》这本书比喻成一匹“高大的骏马”,显得形象生动,意蕴深厚)【名师点评】通过《老人与海》这本书,小作者认识了一名真正的强者——老渔夫。
他虽然老了,可是他的精神不老,他是永不言败的。
作文不局限于对一名强者的描写,还插叙了自己如何对待生活、学习上的困难,表明自己崇拜“老渔夫”的原因。
【美文赏析】真的好感动——读曹文轩的《草房子》严明轩“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桑桑一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草房子……”再见了桑桑,我也和你一样,油麻地的草房子让我感动。
手捧《草房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展现在我眼前,让我大笑,让我哭泣,让我的心为之颤抖!陆鹤,你怎么就不长一根毛发呢?秃顶给你带来多少伤心,你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屈辱,但又用自信赢来了秃顶人的尊严。
在你成功地扮演《屠夫》中的伪连长时,我真想冲上去拥抱你。
我真的为你高兴,也为认识你而感到自豪。
杜小康,我心中的偶像。
富裕的日子里,你能做大家不能做到的事:劳动课上,你一人带来十几把镰刀,解了蒋老师的燃眉之急;断桥前,在大家束手无策之时,你叫来了毛鸭的大船,让大家踏上归途;穷困潦倒的日子里,你用稚嫩的肩膀,担负起全家人的重担——到荒无人烟的草滩中放鸭,去拾回爸爸失去的从前……你没有丝毫的卑微,你在向那个时代示威;你让同龄人敬佩,也让我汗颜。
桑桑、细马、纸月、秦大妈……《草房子》中人们的生死离别、悲悯情怀都让我感动,而他们厄运中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情和殷殷情爱,如一股清泉涤荡着我心灵的污垢,似一炉烈火锻造着我的灵魂。
以前,只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少年时代的贫困、学习的艰辛,他们和《草房子》中的人有着同样的经历,而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比父辈们要辛苦得多,我们真的不快乐,这不只是我而是我们一代人的感受。
可是现在,我感觉到了,我是幸福的人,我们是幸福的一代。
《草房子》里人们的遭遇我们无法体验,他们的幸福居然是如此简单——能填饱肚子,有机会上学。
而我们食品种类繁多,上学受法律保护,比起他们,我们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
之前我怎么就没感受到呢?《草房子》,是你拯救了我,是你帮我找到我本拥有但从未感受到的幸福,是你让我真正了解昨天和今天的意义!【赏析】作者用心在读《草房子》,也用心在诉说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文列举最让“我”喜欢的人和最让“我”感动的事,也让读者明白:幸福很简单,就在我们伸手可及的地方。
全文抒情色彩浓厚,犹如一朵浓艳的感染之“花”,很有感染力。
【我手写我心】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读书使我们学会思考,读书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
你一定也读过不少书吧!选择一本你喜欢的,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
要求: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附录:作家的故事我的菜园孙幼忱作者简介:孙幼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文联专业作家,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1997年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
出版有长篇传记文学《擎起我的双拐》、中篇科学童话《小狒狒历险记》、儿童科学文艺自选集《“小伞兵”和“小刺猬”》等19本书。
大约50年前,我读小学五年级时,写了一篇作文,题为《我的菜园》。
这篇作文受到了老师的称赞。
在东北大学任教的父亲去世后,母亲被人民政府安排到吉林亚麻厂当了工人,家由市区迁到郊区一个叫哈达湾的地方,母亲整日操劳,除了上班和忙家务,无暇顾及其他。
春天,几场小雨过后,我望着院里那黑油油的泥土,非常高兴,决心在上面种点什么,并要获得丰收。
因为我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站立和走路离不开拐杖,不能像别人那样干活,便坐在地上“耕耘”。
我先在靠近秫秸(高粱秆)篱笆的地方,挖出一个个小坑,埋进菜豆种子。
我想起菠菜又鲜又嫩,便又在菜园里种满了菠菜。
不久,菜豆的两片叶子出土,菠菜也使菜园一片新绿。
这时我却想,还是黄瓜和茄子好吃,便将菜豆的小苗和长得还不大的菠菜全拔去,沿篱笆种上黄瓜,其他地方全种上了茄子,一高兴,还插空种了十几株玉米。
我想起一首儿歌里说的“黄瓜爬上架,茄子打滴溜”,便相信,这正是我的菜园未来的写照。
后来我发现,黄瓜秧上生了不少卷须,但它却不像豆角秧那样,用茎缠绕篱笆,旋转上升,必须专为黄瓜秧搭上架子,供它的卷须去“抓”,这太麻烦了!这时我又想起西瓜。
西瓜又甜又水灵,多可口啊,而且西瓜秧可以自己沿地面向前爬。
我就拔去了黄瓜秧和茄子秧,玉米苗也没留下。
我在菜园里清一色地种上了西瓜。
“菜园”此时已成为“瓜园”了。
结果,当秋天来临时,我的西瓜秧爬满了菜园,却连一个小西瓜的影子也没见到。
我忙来忙去,全部收获只是一堆干枯的西瓜秧。
《我的菜园》写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
结尾,我写到我接受了教训,并提醒自己说:“我的一生可不要这样度过。
”老师在这篇作文的评语中指出,能写出自己独特的经历,并从中有所思索,便有可能写成一篇好作文。
成年以后,我越来越懂得,“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不行的。
我还以自己童年的这段趣事,为今天的孩子写出一篇童话,题为《狗熊种地》。
真的,小时候的我,多像一头傻乎乎的狗熊呀!学习方法小提示: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你们“以勤为径”,认真学习,用心做题,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个人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加油吧,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