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码头申请立项可研报告
XXX港口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货物码头建设项目)

XXX港口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货物码头建设项目)一、项目背景XXX港口地处于中国沿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物流枢纽。
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的运营能力已经接近饱和,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
为了提升港口的运营能力,我们计划进行货物码头的建设项目。
二、项目概述货物码头建设项目旨在扩大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并提供更高效的货物装卸服务。
项目计划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码头,配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新码头的建设将包括以下主要工程内容:1. 码头平台扩建:扩大码头平台面积,以增加装卸货物的空间。
2. 建设装卸设备:购置先进的装卸设备,例如起重机和堆高机,提高装卸效率。
3. 新建仓储设施:新建仓库和货物堆放区,提供更大的货物存储能力。
4. 改善交通设施:改善港口的交通路网,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5. 安全设施建设:建设灭火系统、监控系统等安全设施,保障港口的安全运营。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1. 提升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
2. 提高货物装卸效率,缩短货物停留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3. 改善港口的设施和设备,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4. 提升港口的竞争力,吸引更多航运公司和货主选择使用我港。
四、项目投资和预计收益本项目的总投资额预计为XXX万元。
根据初步估算,建设完成后,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将大幅增加,预计年收入将达到XXX万元。
项目的回报期预计为X年。
五、项目进度计划本项目计划的主要阶段和时间安排如下:1. 前期准备阶段(XX年/月 - XX年/月)- 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方案编制。
- 开展环境评估和安全评估工作。
2. 建设实施阶段(XX年/月 - XX年/月)- 进行土建工程和装备采购。
- 建设码头平台、仓储设施,购置装卸设备。
- 改善交通设施。
3. 调试和验收阶段(XX年/月 - XX年/月)- 对新建设施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 进行项目验收和竣工。
六、项目风险与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1. 技术风险:新建码头的技术可行性需要进一步验证,需要合理选择和应用先进的装卸设备。
修建码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修建码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码头是连接陆地和水域的重要交通枢纽,能够方便货物装卸和人员出行。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对修建码头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
二、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货物运输需求日益增长。
而现有的码头容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修建新的码头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三、需求分析1. 货物运输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货物运输需求持续增加。
2. 交通枢纽需求: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码头对于区域交通的发展至关重要。
3. 经济发展需求:修建码头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和增加税收收入。
四、市场分析1. 经济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内,当地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2. 货物运输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货物运输市场将持续增长。
3. 码头竞争态势: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码头,新建码头需认真分析市场竞争。
五、技术分析1. 设备技术:修建码头需考虑先进的装卸设备和操作技术,提高效率。
2. 建设技术:考虑当地地形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建设技术。
3. 管理技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运营效率。
六、投资分析1. 资金需求:修建码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土地购置、建设设备和人力成本等。
2. 投资回报:修建码头后,可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新的财富。
3. 风险分析:投资修建码头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需认真评估。
七、社会影响1. 就业机会:修建码头将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2. 环保影响:修建码头需要注意环保问题,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社会效益:修建码头将大大提高当地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八、环境影响评价1. 研究对象:评估修建码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影响因素:评估码头建设对水域、土地和大气的影响。
3. 防治措施:提出防治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九、可行性评价在需求分析、市场分析、技术分析、投资分析、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修建码头的可行性,并提出以下建议:1. 建议根据市场需求量,充分考虑修建码头的规模和功能,以满足远期发展需求。
码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案例)

码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案例)码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师: 范兆文版权归属: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目录1 总论 (3)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1.2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3)1.3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3)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4)1.5 编写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原则及指导思想 (5)1.6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5)1.7 主要技术数据和经济指标 (5)1.8 可行性报告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6)2 建设单位概况及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6)3 项目建设背景和意义 (8)3.1 项目建设背景 (8)3.2 项目建设意义 (11)4 市场分析和需求量预测 (16)4.1 市场分析 (16)4.2 需求量预测 (21)5 拟建内容与规模 (24)6 项目场址条件 (26)6.1 场址现状 (26)6.2 选址依据 (27)6.3 场址建设条件 (27)6.4 结论 (28)7 工程设计方案 (29)7.1 设计依据 (29)7.2 设计原则和特点 (29)7.3 总平面规划 (30)7.3.1 总平面布臵 (30)7.3.2 集装箱装卸工艺设计 (32)7.3.3 集装箱装卸设备选用与配套 (33) 7.3.4 水工建筑物 (34)7.3.5 陆域形成及堆场、道路 (35)7.3.6 配套工程 (36)8 劳动安全卫生 (39)8.1 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 (39) 8.2 劳动安全卫生对策 (41)8.3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臵 (44)9 公司组织与人才策略 (45)9.1 公司组织机构 (45)9.2 人才策略 (46)10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7)10.1 建设期 (47)10.2 项目进度计划 (47)10.3 项目实施进度表 (47)1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8)11.1 投资估算 (48)11.2 项目总投资 (48)11.3 资金筹措 (49)12 财务评价 (49)12.1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49)12.2 营运纲领及销售收入 (50)12.3 利润预测 (51)13 可行性报告的结论和建议 (52)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xxx码头建设项目(3)建设地点:**市东南包河区**镇卫乡村卫关路北,立煌路东,南**西南岸;西靠巢湖南路(规划中),北抵郎溪路(规划中,跨南**)。
码头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码头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背景二、市场分析1. 客运市场分析2. 货运市场分析三、技术分析1. 码头建设技术要求2. 码头设施技术分析四、经济分析1. 投资成本估算2. 收入预测3. 成本支出分析五、风险分析1. 政策风险2. 市场风险3. 技术风险4. 资金风险六、管理分析1. 码头管理模式分析2. 人员配备分析3. 安全管理分析七、环境影响评价1. 码头建设对环境的影响2. 环境保护措施八、总结与建议一、项目背景码头作为连接陆路和水路的重要枢纽,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货物和人员的运输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码头建设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本报告将对码头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二、市场分析1. 客运市场分析根据对周边地区的客运市场需求调查,发现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人员出行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周边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因此客运市场需求急剧增加。
同时,周边地区居民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需要也需要依赖水运交通工具,因此客运市场需求将对码头建设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2. 货运市场分析货运市场方面,随着当地工业的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增加,大量货物需要通过水运工具进行运输。
同时,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码头作为重要的货物装卸中心,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货运市场对于码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技术分析1. 码头建设技术要求码头建设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包括船舶靠泊、货物装卸、人员进出等方面的技术操作。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防风防浪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码头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技术要求,确保码头的正常运营。
2. 码头设施技术分析码头设施包括靠泊设备、装卸设备、仓储设施等,这些设施的选择和设计都需要满足实际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四、经济分析1. 投资成本估算码头建设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费、建筑物费用、设备购置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根据对周边地区的市场调查和技术要求分析,可以初步估算出投资成本。
版码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版码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版码头建设项目一、项目概述二、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港口作为货物进出口的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巨大的货运和旅客运输压力。
然而,目前本地码头的设施陈旧、作业效率低下、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对其发展带来了限制。
因此,进行版码头建设的项目具有十分迫切的意义。
三、项目内容2.扩建码头:在现有码头基础上进行扩建工程,增加码头的靠泊能力和作业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
3.提升安全设施:加强码头的安全设施建设,包括增设监控设备、加强船舶和货物的安全检查等,以确保码头的安全运营。
4.环保措施: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码头的碳排放和废物污染,提升码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项目投资和收益1.投资估算:根据初步估算,版码头建设项目的总投资约为1000万美元,其中包括改造和升级投资、扩建投资、安全设施投资和环保措施投资等。
2.收益预测:项目建成后,可以大幅提高码头的作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加货物和旅客的通过量。
预计每年可为当地带来约2000万美元的利润,同时为当地就业创造大约500个工作岗位。
3.回报周期:根据初步预测,版码头建设项目的回报周期为5-7年,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潜力。
五、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需求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当前码头的瓶颈限制了经济发展。
因此,版码头建设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2.技术可行性:现代化的码头设施和装备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安全性。
因此,版码头建设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3.环境影响: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码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版码头建设项目在环境方面是可行的。
4.经济效益:根据投资和收益预测,版码头建设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潜力。
因此,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六、风险评估1.市场风险:如新建竞争码头或其他交通设施的建设,可能对版码头产生竞争压力。
码头可研报告

码头可研报告一、报告背景随着国家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资和商品透过码头运出海外,在国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视下,不断推动着码头建设和设施提升。
因此,本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和环保理念,组织实施本项目。
二、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区域经济开发所需的码头建设进行论述,并考虑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从而使该区域能够实现双赢局面。
三、可行性分析1. 经济分析对于该项目,由于市场需求,预期可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
具体而言,本项目预计将为当地社会贡献大量工作机会,并带动区域商业、服务业发展及促进当地的增长。
2. 法律分析本项目符合国家法规,同时,本项目将充分考虑当地施工方案,并依法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以保证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技术分析本项目将采用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设备,并且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理念,通过模拟实验、测试等方式,从而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4.管理分析本项目将按照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进行建设和运营,按照相关政策规定,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可行性结论根据上述分析,本报告认为,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在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过程中,我们将遵循国家法规,并在技术手段、管理方式、环保措施等方面积极进行措施,以期实现构建具有良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码头。
五、未来展望在未来,随着全球海运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本项目将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同时还能够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对于该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本项目一定会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同时又完美体现海洋经济和环保理念的实践者。
港口建设与运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港口建设与运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我司计划进行一份关于港口建设与运营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报告。
该报告将对港口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项目可行性、经济效益、风险评估等方面。
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国内贸易的增长,港口建设与运营项目被认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一个领域。
本项目将建设一个位于沿海重要港口城市的现代化多功能港口,旨在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其在地区贸易中的地位。
二、研究目的1.评估项目可行性:对港口建设与运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需求、运输能力、战略地位等方面的评估,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2.分析经济效益:通过对项目预期收入、成本、投资回报等方面的研究,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包括财务指标和经济增长效应等方面的评估。
3.风险评估: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环保风险等方面的研究,为项目决策提供风险防范措施和管理策略。
三、研究内容1.市场调研:针对港口的货物需求、运输流量、航线布局和竞争状况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分析。
2.技术评估:对港口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港口设施规划、物流系统设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3.财务分析:通过对项目投资成本、预期收入和费用等方面的分析,计算各种财务指标,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4.风险评估:对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措施。
四、研究方法1.数据收集:通过采集统计数据、行业报告、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获取项目所需的数据。
2.定量分析:运用数理统计、市场调查、财务分析等方法,对项目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3.定性分析:运用SWOT分析、风险评估模型、专家判断等方法,对项目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估。
五、研究成果1.港口建设与运营项目可行性评价报告: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提出项目建议和决策。
2.项目商业计划书:根据研究成果和可行性评价报告,编写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包括项目原则、目标、策略等内容。
某码头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1概述XX,秦代置县。
建县前为淮夷之地。
地处北纬32°43’~33°13’,东经118°ll’~118°54’。
现位于淮河中下游,洪泽湖南岸,江苏省西北部,淮安市西南端。
东与金湖县、安徽省天长市相邻,南、西与安徽省来安县、明光市交界,北与洪泽、泗洪两县接壤。
总面积2483.7km2。
有耕地ll3万亩,山地64万亩,宜林地33万亩,宜牧草山25万亩,水域96万亩。
淮河流经境内,北部滨临洪泽湖,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
境内东部平原良阳,中部山区丘陵,西部湖滩水面。
辖14镇5乡,总人口74万人。
XX,西连安徽,东临京杭大运河,北靠洪泽湖,南接南京。
XX距南京l20多km,境内有宁徐(南京—徐州)、宁淮(南京—淮安)两条高速公路及宁连(南京—连云港)一级公路。
到南京、扬州、淮安等大中城市均在一小时左右。
距离南京龙潭港等港口140km,距离连云港港口l60km。
水路有淮河穿境而过。
距明光火车站60km。
现在的XX,距南京只有l个多小时的车程,宁淮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只需45分钟,已融入南京‚一小时经济圈‛。
是江苏省南京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XX历史文化悠久。
境内有古遗址、古墓葬近百处,出土的当今世界最早的慧星运行图和战国时代的陈璋圆壶,堪称稀世珍宝。
宋代四大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元长的手迹和不朽诗篇集于一处,有待丌发的古泗洲城已沉睡水下300多年,可与意大利庞贝古城相媲美,世界罕见。
XX人居环境甚佳。
全县森林覆盖率21.2%,城区绿化率76.6%,城区是江苏省唯一的山水兼备县城,山在城中立,水在城边绕,有‚淮上明珠‛之美称。
XX资源非常丰富。
在矿产资源方面,凹凸棒粘土储量高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70%,为国内唯一具有开采价值的蕴藏地;石灰石、玄武岩总储量l73亿吨,为江苏省淮安、扬州地带唯一矿区;初步探明的石油储量占江苏省的三分之一。
在旅游方面,境内可供开发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多达66处,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概 述1.1设计依据⑪投资发展部设计委托书;⑫规划研究院总体规划(送审稿);⑬勘察设计院某专用泊位预可行性研究报告;⑭某码头扩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纪要。
1.2设计内容 根据委托,我院承担码头扩建工程工可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水工结构、给排水、消防、电气及设备,并对工程投资进行初步估算。
1.3主要结论1.3.1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是缓解港口通过能力不足的需要;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是解决泊位偏小的需要;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是满足港口吞吐量增长的需要。
1.3.2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该港配套设施齐全,水、电、通信等设施完备,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为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协作条件;本地区有着成熟的设计、施工经验,具有一批有着丰富的建设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为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因此,码头扩建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1.3.3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在经济上是合理的经估算,本工程总投资方案一约24462万元,方案二约34225万元。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 项 目 单 位 方案一 方案二 1 设计代表船型 万吨级 5 3.5 2 泊位数 个 1 2 3 码头长度 m 275 440 4形成陆域m 249170787601.5方案推荐本工程推荐方案一。
第二章 港口现状及建设的必要性2.1港口现状 2.1.1概述归档资料,核准通过。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位于我国沿海中部,具有海域宽敞、掩护条件良好、终年不冻、淤积少等优良条件;是我国铁路、公路及内河航运等多种运输通道的结合部,又是我国苏、鲁、皖、豫、浙及中西部地区能源外运及外贸运输的重要口岸,在沿海港口群体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已成为具有运输组织管理、中转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通信信息及生产、生活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大型综合性港口。
2.1.2港口泊位现状截至2004年底,该港共有泊位个,岸线总长度为m,其中生产性泊位个(含个待泊泊位),非生产性泊位个。
除煤炭、散粮、木材、集装箱和液体化工品等专业泊位外,其余泊位基本上为2万吨级以下的通用散、杂货泊位。
泊位组成具有大中小配套、专用泊位与通用泊位并举的特点。
2.1.4 港口泊位营运现状1999年至2004年间,全港完成吞吐量稳步上升,吞吐量数据显示,港口通过能力存在较大缺口。
2.1.4.1 专业化泊位的运营状况经过对各专业码头的分析,**专用泊位能力已得到了充分发挥;**专用泊位正在达到设计通过能力;**专用泊位的能力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1.4.2 通用泊位的运营状况截至2004年底,共有生产性泊位个(包括个待泊泊位)。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及管理机制的改变,除功能很难转换的专用泊位外,其它泊位均已变成通用泊位,装卸货种已无明显的分工。
1997年至2004年通用泊位的能力与吞吐量的关系详见表。
通用泊位能力与吞吐量的关系单位:万吨泊位年代199719981999 20002001200220032004从上表可以看出从1997年开始通用泊位的吞吐量就超过了设计能力,2004年能力不足的问题已很突出,按照近几年的散杂货增长趋势,现有通用泊位将无法适应吞吐量增长的需求。
2.1.5 港口现状分析综合以上现状分析,全港除个别专业化泊位刚刚投产,或综合通过能力正在达产外,其余大部分泊位均已出现能力饱和现象。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全港的总吞吐能力特别是散杂货的通过能力已处于超负荷运营状态,需要改扩建或新建以增加通过能力,适应吞吐量的发展要求。
(2)目前没有专业化的客运码头,这与综合性港口的功能定位不相称,需要建设专业化的客运码头。
(3)现有的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不能满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需要。
(4)目前仅有的座液体化工品专用码头,作业货种主要考虑为甲、乙类危险品货种,靠泊吨级为 DWT,由于位于规划的集装箱作业港区,将来要搬迁。
(5)目前没有专业化的焦炭装卸泊位,现有的焦炭装船作业方式容易导致货损严重,影响出口产品的质量。
(6) 目前没有专业化的散化肥卸船泊位,利用已有散杂货泊位作业,泊位吨级小、卸船作业效率低,影响港口的竞争力。
(7)目前没有专业化的氧化铝卸船泊位,利用已有散杂货泊位作业,泊位吨级小、卸船作业效率低、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8)目前没有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矿石专业化泊位,港口矿石接卸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9)部分泊位或设备由于使用年限较长、技术状况无法适应生产发展要求、装卸效率低,急需进行技术改造。
2.2建设的必要性2.2.1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是缓解港口通过能力不足的需要1999年至2004年,全港完成吞吐量稳步上升。
现有生产泊位综合通过能力仅万吨,2003年全港完成吞吐量已经超过设计通过能力万吨左右,因此港口通过能力存在较大缺口,需要启动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以缓解这一矛盾。
2.2.2 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是解决泊位偏小的需要2.2.3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是满足港口吞吐量增长的需要经过近十几年建设和发展,港口能力得到增长较快,现有生产泊位综合通过能力为万吨,但港口货物吞吐量在总量水平上呈稳步上升态势,2003年全港完成吞吐量已达万吨。
根据预测, 2005年吞吐量为万吨,预测的吞吐量与泊位实际安排的吞吐量缺口将达万吨,因此码头扩建工程的建设是满足港口口吞吐量增长的要求。
第三章设计船型及建设规模3.1 设计船型本工程为专业散装水泥码头,设计停靠50000吨级散、杂货通用船舶。
设计代表船型详见表。
设计代表船型设计船型载重量DWT船型主尺度(m)备注船长型宽满载吃水3.5万吨级散货船35000 190 30.5 11.25万吨级散货船50000 225 34 13.03.2 建设规模本工程拟建设一座50000吨级散、杂货通用泊位,码头长275m(方案一),440m(方案二)。
后方形成的陆域为生产、生活辅助区,总面积为4.9万m2(方案一),7.87 m2(方案二)。
第四章自然条件4.1港区地理位置4.2 气象条件4.2.1 气温累年平均气温: 15.0℃极端最高气温: 38.0℃ (2002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11.9℃ (1970年1月5日)各月平均气温介于1.5~27.4℃之间,其中8月最高,1月最低。
各月平均最高气温29.9℃、平均最低气温-1.4℃。
1970-2003年温度统计(℃)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1.5 2.9 7.1 13.4 19.3 23.5 27.1 27.4 23.9 18.3 11.0 4.5 平均最高 4.0 6.5 10.6 15.8 21.7 26.0 29.9 28.8 25.5 20.3 13.9 7.1 平均最低-1.4 -0.0 4.8 11.5 16.7 21.9 24.9 25.8 22.3 16.0 8.0 2.2 最高15.3 21.0 24.2 32.5 35.5 36.5 38.0 36.4 33.8 28.8 25.7 19.4 最低-11.9 -9.1 -5.1 0.3 8.6 12.7 17.4 16.9 12.2 4.3 -4.5 -9.24.2.2 降水累年年平均降水量: 895.1mm年最大降水量: 1380.7mm年最小降水量 : 520.7mm最大一日降水量: 432.2mm(1985年9月2日)累年平均降水日:≥1.0mm 62.4天≥10.0mm 24.1天≥25.0mm 8.8天≥50.0mm 3.4天4.2.3 风况(1) 风频风速根据海洋站1974-2003年定时实测风资料统计,本地区常风向为偏东向,ESE向出现频率为11.43%,E向出现频率次之为10.29%。
强风向为偏北向,六级以上(含6级)大风NNE向出现频率为1.90%,N向出现频率次之为1.53%,详见分风向分级统计表。
累年平均风速为5.5m/s,累年最大风速30.0m/s(1997年8月),风向为E。
海洋站累年风速、风频率统计表风向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平均风速(m/s)7.4 7.6 6.1 5.5 5.1 5.5 4.7 5.3 最大风速(m/s)29.7 27.0 25.0 26.3 30.0 26.0 25.0 22.0 频率(%) 7.0 8.1 6.7 6.1 10.3 11.4 6.8 6.5风向S SSW SW WSW W WNW NWNNW平均风速(m/s)4.7 4.7 4.45.3 4.6 4.7 5.16.5最大风速(m/s)24.0 21.3 18.0 24.0 20.0 25.0 27.0 29.0频率(%) 4.3 3.1 4.2 7.8 7.5 3.3 3.0 4.0(2) 大风日数采用海洋站1982-2003年实测风日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统计大于等于7级风(≥13.9m/s)年出现的日数62天,各月出现的日数见下表累年各月7级(含7级)以上大风日数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平均日数(天)6 5 5 5 5 4 4 4 4 67 7 62(3) 地形风港区紧靠着山北部,东面紧邻通畅的大海,西面为陆域,是一个受海岸和滨海地形共同作用影响的港区。
海陆表面昼夜热变化不同产生局部海陆风环流,夜间下层空气由陆域流向海面,形成“S”向夜间风。
当外围天气系统吹偏“S”向风,气流抬升,越过山顶后下沉流向海面时,更加大了“S”向风力,在港区附近海面产生该地特有的地形风---持续的气流驻波,形成一个较强的风带。
地形风多发生在晴天夜间,风向主要为偏南风。
(4) 台风根据中央气象局编印的《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1949-1969》、上海台风研究所编印的1970-2002年《台风路径图》单行本的台风路径和海洋站实测风资料的普查,1956-2002年的46年中对有直接影响(≥6级风)的台风计46次,平均一年1次。
从台风路径来看基本上是受台风边缘影响。
(5) 寒潮根据1966-2001年中央气象局编印的历史天气图和海洋站实测气温资料普查对24小时内降温达10℃以上的寒潮影响次数统计,达到该标准的寒潮约有32次。
受寒潮影响的时间在每年的2-3月和11-12月, 87.5%以上过程伴有≥7级以上的大风,风向为NNW-NE 占93.7%。
4.2.4 雾况累年平均雾日共为18.4天。
一年中雾日主要出现在3-6月共有10.9天,占年雾日的59%,其中4月最多,为3.1天,另外出现在11月至翌年的2月共有5.9天,占年雾日的32%,8-10月基本无雾。
4.2.5 湿度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