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 工程简介 (1)1.2 工程内容及具体工程量明细 (2)1.3 编制依据 (3)1.4 施工环境 (3)二、施工布置 (4)2.1 施工管理组织 (4)2.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2.3 施工顺序 (6)2.4 工期安排和施工进度计划图 (6)三、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 (6)3.1施工工艺流程 (6)3.2测量放线、准备工作 (6)3.3基槽开挖、基底整平 (7)3.4防渗土工布安装 (7)3.5碎石垫层及中粗砂垫层施工 (10)3.6种植土施工 (11)四、项目管理机构 (11)五、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2)七、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18)7.1 下凹式绿地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8)8.2下凹式绿地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9)7.3 工期保证措施 (20)八、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2)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路网一期项目工程Ⅰ标中央大街位于沣河西侧,北起文教一路,南至科技路,全长1308.1m,是*****南北向次干路,红线宽度30米,设计时速40km/h。

道路沿线与规划文教一路、文教二路、文教三路、文教四路、文教五路、文教六路、文教七路、文教八路相交,下穿西成客专铁路。

********路网一期项目工程Ⅰ标文教三路道路全长263.6m,沿线由西向东分别于中央大街和文韵三路相交。

中央大街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为: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30米,机动车道道宽15米,非机动车道宽2m,侧绿化带宽2.5m,两侧人行道宽3米。

文教三路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为: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30米,机动车道道宽15米,非机动车道宽2.5m,侧绿化带宽2.5m,两侧人行道宽2.5米。

本工程雨水低影响利用措施主要体现在采用人行道透水铺装设计(详见路面设计)及下凹绿地设计。

本工程中央大街(K0+398.115至K1+401.945)、文教三路(K1+037.258-K1+300.858)侧分带设置下凹绿地。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 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批后按方案组织施工。

1.工程简况本项目充分考虑“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

可采用下凹式绿地、植被草沟、雨水花园、透水材料的使用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

下凹式绿地与植被草沟:采用下凹式绿地滞留和入渗雨水, 绿地尽量低于周围樱花地面, 并建导流设施, 以确保流入绿地的雨水能够迅速分散、入渗。

雨水口设于绿地内, 顶标高高于绿地面低于周边硬化铺装地面。

为增大雨水入渗量, 可采用其他渗透设施, 如选用浅沟-渗渠组合系统、渗透管、入渗管、入渗井等。

通过生态植被草沟贮存和输送集中径流, 可设计成渗透的, 它能减缓流速, 使大量沉积物在其中沉淀, 可有效地去除径流污染。

可渗透铺装:增大可透水铺装面积, 尽量采用透水铺装地面。

活动场地及道路可采用透水砖或透水混凝土。

临时停车位可采用草格或透水植草砖。

2.总体要求海绵城市项目施工中, 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

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应具备合法的施工资质及资格。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施工人员应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或具有施工经验, 能正确理解海绵城市的理念。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应遵守施工技术标准;应遵守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

施工前应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 掌握设计意图与要求,有疑问或发现差错时, 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工程所用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产品, 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

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等, 并按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

应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

如在雨天施工应做好水土保持、防涝及防风措施。

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 减少施工过程对场地及其周边环境的扰动和破坏。

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各项警示标志、预警系统建设, 避免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道路土方路基施工完成----测量放线、准备工作----基槽开挖、基底整平----两侧槽壁防渗土工布安装----30cm碎石垫层施工----铺设第一层反滤土工布----20cm中粗砂垫层施工----铺设第二层反滤土工布----150cm种植土回填及溢流式雨水口施工----两侧碎石过滤槽施工----15cm蓄水层施工。

(2)测量放线、准备工作根据设计位置放出下凹式绿地两侧边线,直线段每20米放一点,曲线段每10米放一点。

放完后做好控制桩的保护工作,必要时做好引桩。

用白灰洒出开挖边线,并根据设计沟槽底标高做好开挖深度交底工作。

(3)基槽开挖、基底整平沟槽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

在设计沟槽底标高以上预留5~10cm土层不挖,采用人工挖至设计沟槽底标高,避免出现超挖,扰动原状土。

为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坑底排水的同时,为防止地表水的进入,在基坑开挖时,坑顶设一道排水明沟,阻断外界流水进入坑内。

由于开挖深度平均在1.3米左右,且两侧为压实土基,可以不用放坡开挖,对局部沟槽边坡土方不稳定地方开挖后采用木板加横撑方式及时支护。

堆土距离沟槽边不小于0.8米,堆土高度不大于1.5米,做好沟槽边坡的现场监测,沟槽要预留安全通道,做好各种安全警示标志,并做好周边防护,防护高度1.5m,每50米设置安全爬梯一个,安全爬梯采用钢管搭设,宽度80cm,间距40cm,固定于沟槽边上。

(4)防渗土工布安装①材料特点及要求本工程采用防渗土工布,作为防渗膜的保护层材料和过滤排水材料。

防渗保护层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防渗土工布具有良好的力学功能,透水性好,并能抗腐蚀,抗老化,具有隔离、反滤、排水、保护、稳固、加筋等功能,能适应不同基层,能抵抗施工外力破坏,蠕变小,长期荷载下仍能保持原有的功能。

防渗土工布采用一布一膜 300g/㎡防渗土工布,施工前对于采用的防渗土工布的主要物理与技术性能进行抽查复验,抽样数量每批不少于一次。

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施工方案路网一期项目工程施工(I标段)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本项目是路网一期工程的一部分,位于城市中心区域,是一项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工程。

本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建设一座下凹式绿地,以便在城市暴雨时收集和储存雨水,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同时也能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2 工程内容及具体工程量明细本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和建造一座下凹式绿地,包括绿地的地面和地下结构。

2.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包括排水管道和雨水口。

3.建造绿化设施,包括植被和景观石材等。

4.安装照明设施,以便在夜间提供足够的照明。

具体工程量明细如下:1.下凹式绿地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

2.雨水收集系统的管道总长为500米。

3.绿化设施的总面积为500平方米。

4.照明设施的数量为20个。

1.3 编制依据本工程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文件: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工程设计文件。

4.工程施工图。

5.工程施工合同。

1.4 施工环境本工程的施工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城市中心区域的复杂交通状况。

2.城市繁忙的人流和车流。

3.工程建设现场的狭小空间。

4.工程建设现场的复杂地形。

二、施工布置本工程的施工布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现场的位置和范围。

2.配置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起重机等。

3.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流程,以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4.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5.做好工程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确保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6.做好与周围居民和商户的沟通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2.1 施工管理组织在进行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时,施工管理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施工管理组织,并明确各个职责和任务。

施工管理组织应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监理、施工队伍等。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施工方案的规格和尺寸进行设置。

3)路基开挖、压实、垫层施工等工序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确保路面平整、坚实。

4)透水砖施工前,应进行试铺,确认铺设效果和质量。

5)透水砖铺设时,应按照施工图纸和要求进行,保证砖缝尺寸和排列方式的一致性。

6)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透水砖铺装质量符合要求。

下凹式绿地与植被草沟:本项目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被草沟来实现雨水的滞留和入渗,以达到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

下凹式绿地应低于周围硬化铺装地面,并建立导流设施,确保雨水能够迅速分散和入渗,同时雨水口也应设在绿地内,高度应高于绿地面低于周边硬化铺装地面。

为增加雨水的入渗量,还可以采用其他渗透设施,如浅沟-渗渠组合系统、渗透管、入渗管、入渗井等。

植被草沟则能够通过生态植被的贮存和输送,减缓径流流速,使沉积物在其中沉淀,有效地去除径流污染。

可渗透铺装:为增大可透水铺装面积,本项目采用透水铺装地面,如透水砖和透水混凝土等。

活动场地和道路也应尽量采用透水铺装,临时停车位则可以采用草格或透水植草砖。

透水铺装施工时,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路面的定位和标定高程,基准点和基准面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

路基开挖、压实、垫层施工等工序应按照标准进行,确保路面平整、坚实。

透水铺装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总体要求:在海绵城市项目的施工中,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具备合法的施工资质和资格,并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或具有施工经验,能正确理解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

施工前应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和要求,如有疑问或发现差错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工程所用的主要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产品,应进行进场验收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如必须在雨天施工应做好水土保持、防涝及防风措施。

施工过程中还应做好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对场地及其周边环境的扰动和破坏。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应遵守施工技术标准,并遵守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下载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下载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一:下凹式绿地的定义1.1 下凹式绿地的概念1.2 下凹式绿地的作用二:下凹式绿地的设计2.1 绿地形状与尺寸的确定2.2 绿地的材料选择2.3 下凹式绿地的排水系统设计2.4 绿地的景观设计要点三:下凹式绿地的施工准备3.1 施工前的材料清单3.2 地面平整和垫层处理3.3 排水系统的施工准备3.4 植被的筛选和储存四: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步骤4.1 下凹式绿地排水系统的施工4.2 排水沟和雨水收集装置的安装4.3 绿地植被的种植和养护4.4 下凹式绿地地面的铺装五:下凹式绿地的养护维护5.1 绿地植被的定期修剪和病虫害防治5.2 排水系统的定期检查和维修5.3 绿地地面的清洁和保养六: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下凹式绿地设计示意图附件2:下凹式绿地施工材料清单附件3:下凹式绿地养护维护计划表七: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7.1 下凹式绿地:指地面下方凹陷的绿化区域,用以排水、积水调蓄和增加绿地覆盖的一种绿化方式。

7.2 排水系统:指下凹式绿地内的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雨水收集装置等。

7.3 养护维护:指对下凹式绿地植物和排水系统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

一:下凹式绿地的简介1.1 下凹式绿地的定义1.2 下凹式绿地的分类二:下凹式绿地的设计与规划2.1 下凹式绿地的设计原则2.2 下凹式绿地的规划要点三: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步骤3.1 土地准备与清理3.2 下凹式绿地的土工工程施工3.3 下凹式绿地植被的种植四:下凹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4.1 下凹式绿地的定期清理与修剪4.2 植被的养护与管理4.3 下凹式绿地的排水系统维护五:示例案例分析5.1 下凹式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5.2 下凹式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的应用案例六: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下凹式绿地设计图纸附件2:下凹式绿地施工材料清单附件3:下凹式绿地养护计划表七: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7.1 下凹式绿地:指在地面下方凹陷的绿化区域,用以收集和排放雨水的绿地系统。

下凹式绿地控制面积设计值

下凹式绿地控制面积设计值

下凹式绿地控制面积设计值概述下凹式绿地是指通过改变地面的形态,形成凹陷的绿地,用以收集并减少降雨径流的数量和速度,以达到控制洪水、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

下凹式绿地控制面积设计值是指在设计下凹式绿地时,所需的控制面积。

下凹式绿地的作用下凹式绿地作为一种城市防洪和水资源管理的手段,具有以下几个作用:1.控制洪水:通过采用自然沉淀、蓄滞洪、减缓洪峰流量等措施,有效地控制洪水,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2.净化水质:下凹式绿地通过自然沉淀和植被的过滤作用,可以有效去除降雨中的悬浮固体和污染物,提高城市水质。

3.增加土壤含水量:下凹式绿地的设计通常考虑到土壤的含水量,通过调整土壤的结构和水分保持措施,可以增加土壤的含水能力,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4.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下凹式绿地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和改变地表形态,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空气湿度,减少热岛效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下凹式绿地控制面积的设计方法下凹式绿地的控制面积设计需要考虑降雨量、地面径流系数等因素,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1.降雨量计算:首先要根据所在城市的气象数据,计算出设计时刻的降雨量,通常以一小时持续时间内的降雨量作为设计标准。

2.地面径流系数计算:通过考虑下凹式绿地所在区域的地表覆盖情况和土地利用类型,确定地面径流系数。

地面径流系数是指降雨径流量与降雨量之间的比值,通常用于衡量地表径流的多少。

3.去除效率计算:下凹式绿地的设计需要考虑去除效率,即降低洪峰流量和净化水质的能力。

根据下凹式绿地的配置、植被种类和土壤水分保持措施等因素,可以计算出下凹式绿地的去除效率。

4.控制面积计算:根据设计时刻的降雨量、地面径流系数和去除效率,可以计算出下凹式绿地的控制面积。

控制面积是指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下凹式绿地所需要的最小面积。

5.设计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可以对下凹式绿地的配置和设计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降雨控制效果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和水资源问题,如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指南。

一、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来净化雨水,并使之逐渐渗入地下。

在设计雨水花园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位置,通常是在地势较低、容易积水的区域。

然后,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降雨量,确定雨水花园的大小和深度。

在植物选择方面,应优先选用本土的耐水湿植物,如鸢尾、菖蒲、千屈菜等,它们不仅能够适应雨水花园的湿润环境,还能增加景观效果。

二、绿色屋顶绿色屋顶是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种植植物,以减少雨水径流和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绿色屋顶可以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两种类型。

简单式绿色屋顶的植被层较薄,一般只有几厘米厚,主要种植一些景天科等耐旱植物。

花园式绿色屋顶的植被层较厚,可以种植多种花卉、灌木和乔木,但其对屋顶的承重能力要求较高。

在建设绿色屋顶时,要做好防水和排水处理,确保屋顶不会渗漏雨水。

同时,要选择轻质的土壤和适合屋顶环境的植物。

三、透水铺装透水铺装是指采用透水材料铺设的地面,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等,能够让雨水迅速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

透水铺装适用于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区域。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基层的稳定性和透水性,同时要做好边缘的排水处理,防止雨水在铺装边缘积聚。

四、下凹式绿地下凹式绿地是指低于周边地面一定深度的绿地,能够收集周边的雨水,增加雨水的入渗量。

下凹式绿地的下凹深度一般在 5 至 20 厘米之间,具体深度要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和土壤渗透性来确定。

在设计下凹式绿地时,要合理设置雨水入口和溢流口,确保雨水能够顺利进入绿地,并在降雨量过大时及时排出,避免绿地积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凹式绿地的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道路土方路基施工完成----测量放线、准备工作----基槽开挖、基底整平----两侧槽壁防渗土工布安装----30cm碎石垫层施工----铺设第一层反滤土工布----20cm中粗砂垫层施工----铺设第二层反滤土工布----150cm种植土回填及溢流式雨水口施工----两侧碎石过滤槽施工----15cm蓄水层施工。

(2)测量放线、准备工作
根据设计位置放出下凹式绿地两侧边线,直线段每20米放一点,曲线段每10米放一点。

放完后做好控制桩的保护工作,必要时做好引桩。

用白灰洒出开挖边线,并根据设计沟槽底标高做好开挖深度交底工作。

(3)基槽开挖、基底整平
沟槽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

在设计沟槽底标高以上预留5~10cm土层不挖,采用人工挖至设计沟槽底标高,避免出现超挖,扰动原状土。

为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坑底排水的同时,为防止地表水的进入,在基坑开挖时,坑顶设一道排水明沟,阻断外界流水进入坑内。

由于开挖深度平均在1.3米左右,且两侧为压实土基,可以不用放坡开挖,对局部沟槽边坡土方不稳定地方开挖后采用木板加横撑方
式及时支护。

堆土距离沟槽边不小于0.8米,堆土高度不大于1.5米,做好沟槽边坡的现场监测,沟槽要预留安全通道,做好各种安全警示标志,并做好周边防护,防护高度1.5m,每50米设置安全爬梯一个,安全爬梯采用钢管搭设,宽度80cm,间距40cm,固定于沟槽边上。

(4)防渗土工布安装
①材料特点及要求
本工程采用防渗土工布,作为防渗膜的保护层材料和过滤排水材料。

防渗保护层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防渗土工布具有良好的力学功能,透水性好,并能抗腐蚀,抗老化,具有隔离、反滤、排水、保护、稳固、加筋等功能,能适应不同基层,能抵抗施工外力破坏,蠕变小,长期荷载下仍能保持原有的功能。

防渗土工布采用一布一膜 300g/㎡防渗土工布,施工前对于采用的防渗土工布的主要物理与技术性能进行抽查复验,抽样数量每批不少于一次。

其物理力学性能符合单位面积质量要求。

防渗土工布进场后存放在通风遮光的仓库内,严禁暴露日晒。

防渗土工布材料外观质量参照标准:材料颜色均为黑色;材料表面无明显的水纹、云雾和机械划痕;材料无孔洞、气泡和薄点现象;切口应平直,无明显锯齿现象;不得有接头和断头出现。

防渗土工布材料外观质量应逐卷检验,每卷防渗土工布不得出现孔洞和破损。

②槽壁清整要求
a.基层表面必须平整。

不应有树根、瓦砾、石子、钢筋头、
玻璃屑。

b.基底表面干燥。

c.在防渗土工布安装之前,要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③铺设方法
a.防渗土工布材料自重较大,宜采用铲运机搬运、铺设。

b.防渗土工布接缝须与道路中线平行。

c.损坏和修补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用来补洞或补裂缝的补丁材料需和防渗土工布材质一致。

⏹补丁应延伸到受损防渗土工布范围外至少 30 厘米。

⏹防渗土工布安装完毕后,应对施工表面进行检查,对可能穿刺防渗土工布的物体清理掉。

⏹所有外露的防渗土工布边缘必须立刻用沙袋或者其他重物压紧,以防止防渗土工布被风吹或被拉出周边锚固沟。

防渗土工布不能在大风的天气情况下展开,以防止被风吹起。

⏹防渗土工布的铺设方式必须保证与槽壁直接接触,排除褶皱。

⏹防渗土工布的设备必须要得以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才能使用,不允许使用没有保护的剃刀或者“快速刀”。

⏹铺设防渗土工布时尽量减少防渗土工布在地基上的拖拉,以免引起防渗土工布与地面接触面的损坏。

④搭接
a.防渗土工布的搭接方式重叠搭接。

b.搭接时要注意防渗土工布完全覆盖在槽壁面上没有空隙。

⑤工艺要求
a.防渗土工布施工前应检查槽壁,槽壁层应平整,无石子树根及其他尖锐物。

b.防渗土工布在搬运和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震动和冲击,最好一次到位。

c.铺设防渗土工布时防渗膜朝上。

⑥破损修补
a.防渗土工布外表面土工织物的破损,应采用土工织物补丁覆于
b.我们将协同监理工程师检查全部的防渗土工布片和接缝。

有缺陷的防渗土工布片和接缝在防渗土工布上清楚的标出,及时做出修补。

⑦防渗土工布材料的包装、运输及贮存
a.产品以卷为包装单位,且有完整明显的产品标志。

b.吊装防渗土工布时,采用尼龙绳等柔性绳带,不得使用钢丝绳等直接吊装,绝对禁止野蛮吊装。

防渗膜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玷污、重压、强烈碰撞和刮伤,并应保持包装完好无损。

c.防渗土工布应存放在干燥、阴凉、清洁的库房内,远离热源和化学药品,贮存期限从生产之日起不超过一年。

d.材料贮存场须配备必要的防火设施。

⑧注意事项
a.防渗土工布室外铺设施工宜在气温5℃~40℃之间,风力4 级以下并无雨、无雪天气进行。

b.防渗土工布裁切之前,应该先丈量其相关尺寸,然后按实际裁切,并逐片编号并作记录。

c.膜与膜之间接缝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0毫米,通常应使接缝排列方向平行纵坡度线。

d.防渗土工布在铺设中,应避免产生人为的折皱。

e.防渗土工布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不能抽烟,不得穿带铁钉的鞋或高跟硬底鞋到膜面上行走,不允许从事有可能破坏防渗膜的一切活动。

f.防渗土工布应自然松弛,与支持层帖实,不应拆褶、悬空。

g.铺膜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膜的外观有无破损、水纹、麻点、孔眼和折痕等缺陷,发现不合格产品应及时进行更换。

(5)碎石垫层及中粗砂垫层施工
①材料要求
碎石应用质地紧韧、耐磨、具有一定级配的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如破碎花岗岩或石灰岩。

软硬不同的材料不得掺合使用,不允许使用同粒径碎石、山皮石、风化石子及不稳定矿渣。

碎石应为多棱角块体、清洁无土、不含石粉及风化杂质。

中粗砂规格及质量需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含泥量不超过5%。

②作业条件:
a.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标高桩,在基坑的边坡上钉
上水平标高木楔。

b.采用有效降水措施,保持无水状态。

③摊铺
土工布施工完成后及时摊铺碎石垫层及中粗砂垫层,运到工地的碎石排平后,大小颗粒应分布均匀,按设计厚度一次铺平。

运料及摊铺应先远后近循序进行,所需材料按预先计算量分段分堆放置,应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摊铺的碎石应级配分布均匀一致,无明显颗粒分离现象,严禁用四齿耙拉平料堆,造成粗细料局部集中。

对摊铺时发生的粗细料集中情况应及时处理。

(6)种植土施工
①种植土要求:
②种植土除满足盐分、pH值要求外,还需质地疏松,有团粒结构,具一定肥力,且为地层深80厘米以上的表层土。

否则,土壤质地粘重,通气透水性能差,浇水后易板结,不利植物生长。

③工艺流程:
a.填土前,对基土上的垃圾等杂物清除干净。

b.认真做好土质检验工作。

对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进行检查,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

填土进行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
能来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