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调色方法大全
颜色调配表((大全))

颜色调配表(大全)一:常用颜色调色法1 粉红―――红(原色)2.5%白(原色)97.5%2 粉红―――红(原色)4%白(原色)96%3 粉红―――大红(原色)5%白(原色)95%4 紫红色――红(原色)94.5%黑(原色)1.8%蓝(原色)3.7%5 紫红色――紫红(原色)85%大红(原色)15%6 粉红色――红(原色)87%黑(原色)14.5%蓝(原色)14.5%7 樱桃红色―大红(原色)75%紫红(原色)25%8 橙色――柠檬黄52%大红(原色)48%9 玫瑰红――大红(原色)30%白(原色)46%紫红(原色)24%10 枣红――红(原色)94.5%黑(原色)1.8%蓝(原色)3.7%11 枣红――红(原色)70.75%黑(原色)4.68%黄(原色)24.57%12 铁红――红(原色)72.4%黑(原色)11.2%黄(原色)16.4%13 桔红――红(原色)8%黄(原色)92%14肉红色――白(原色)92.5%黄(原色)4%红(原色)3.5%15肉色――白(原色)80%桔黄(原色)17%蓝(原色)3.%16 棕色――中黄(原色)25%紫红(原色)12.5%铁红(原色)50%黑(原色)12.5%17 紫棕色――中黄(原色)13.5%紫红(原色)3%铁红(原色)80%黑(原色)3.5%18 深棕色――中黄(原色)20%紫红(原色)10%铁红(原色)60%黑(原色)10%19 深棕色――红(原色)65.5%黑(原色)34.5%20 淡棕色――红(原色)18.5%黑(原色)10.2%黄(原色)71.3%21 淡棕色――红(原色)20%黑(原色)10.2%黄(原色)69.8%22 淡棕色――铁黄(原色)50%铁红(原色)25%中黄(原色)25%23 淡赭色――红(原色)4.2%白(原色)80.8%黄(原色)14.7%黑(原色)0.3%24 栗色――红(原色)72%蓝(原色)14%黄(原色)11%黑(原色)3%25 栗壳色――红(原色)71.5%蓝(原色)14%黄(原色)11.5%黑(原色)3%26 赭石色――红(原色)7.5%白(原色)69.5%黄(原色)21.8%黑(原色)1.2%27 咖啡色――红(原色)62%黑(原色)8%黄(原色)30%28 淡紫色――红(原色)1.94%白(原色)97.1%蓝(原色)0.96%29 淡紫色――红(原色)%蓝(原色)1.2%白(原色)96.5%30 深紫色――红(原色)91.5%蓝(原色)7.5%31 蛋青色――白(原色)94.5%蓝(原色)0.5%黄(原色)4.5%黑(原色)0.5%32 乳白色――白(原色)98.3%黄(原色)1.7%33 奶油色――白(原色)97%黄(原色)3%34 奶油色――红(原色)0.7%黄(原色)3.8%白(原色)95.5%35 奶油色――红(原色)1%白(原色)95%黄(原色)4%36 奶油色――白(原色)85%柠檬黄(原色)5%铁黄(原色)10%37 象牙色――白(原色)75%铁黄(原色)25%38 浅驼色――红(原色)3.67%白(原色)70%黄(原色)20.81%黑(原色)5.52%39 米色――白(原色)86%黑(原色)4%中黄(原色)5%大红(原色)5%40 桔黄色――红(原色)80%黑(原色)2%黄(原色)18%41 乳黄色――白(原色)96%黄(原色)4%红少许42 乳黄色――白(原色)92.5%蓝(原色)7.5%43 军黄色――黄(原色)73%蓝(原色)4%红(原色)20%黑(原色)3%44 军黄色――中黄(原色)75%黑(原色)15%铁红(原色)10%45 淡黄色――柠檬黄(原色)90%中黄(原色)10%46 中黄色――中黄色(原色)100%47 铁黄色――铁黄(原色)75%中黄(原色)20%铁红(原色)5%48 赭黄色――中黄(原色)60%铁黄(原色)40%49 金黄色――中黄(原色)95%大红(原色)5%50 银灰色――白(原色)95%蓝(原色)1 %黑(原色)4%51 中灰色――白(原色)73%蓝(原色)5 %黑(原色)22%52 中灰色――白(原色)89.62%蓝(原色)1.35%黑(原色)9.03%53 中灰色――白(原色)92%蓝(原色)0.5 %黑(原色)7.5%54 中灰色――白(原色)89.5%蓝(原色)1.2 %黑(原色)1.2%55 浅灰色――白(原色)93.5%蓝(原色)0.7 %黑(原色)5.8%56 浅灰色――白(原色)94.1%蓝(原色)0.94 %黑(原色)4.96%57 蓝灰色――白(原色)73.35%蓝(原色)12.84 %黑(原色)13.81%58 铁灰色――白(原色)88%黄(原色)1 %黑(原色)11%59 浅灰色――白(原色)97.5%蓝(原色)1.8 %黑(原色)0.7%60 淡天然色――白(原色)98.2%蓝(原色)1.8 %61 淡天然色――白(原色)95%蓝(原色)5 %62 雅蓝色――白(原色)95%蓝(原色)3 %柠檬黄(原色)2%63 天蓝色――白(原色)90%蓝(原色)9%柠檬黄(原色)1%64 天蓝色――白(原色)94.5%蓝(原色)5.5%65 天蓝色――白(原色)94%蓝(原色)6%66 海蓝色――白(原色)93.5%蓝(原色)6.5%67 淡蓝色――白(原色)80%钛蓝(原色)5 %蓝(原色)15%68 淡蓝色――白(原色)80%蓝(原色)18 %柠檬黄(原色)2%69 中蓝色――白(原色)23%蓝(原色)75 %黑(原色)2%70 深蓝色――白(原色)13%蓝(原色)85%黑(原色)2%71 鲜蓝色――白(原色)40%中黄(原色)8 %柠檬黄(原色)2%蓝(原色)50%72 绿色――蓝(原色)55%黄(原色)45%73 豆绿色――白(原色)25%黄(原色)12%柠檬黄(原色)2.5%绿(原色)38%蓝(原色)50%74 草绿色――白(原色)11%黄(原色)50 %红(原色)15%蓝(原色)4%黑(原色)20%75 草绿色――中黄(原色)45 %铁红(原色)25 %蓝(原色)20%黑(原色)10%76 国防绿色――黄(原色)62.5%红(原色)7.2%蓝(原色)7.3%黑(原色)9.5%白(原色)13.5%77 国防绿色――黄(原色)60.1%红(原色)8.4%蓝(原色)8.5%黑(原色)10%白(原色)13%78 解放绿色――黄(原色)22.9%红(原色)2.7%蓝(原色)41.6%黑(原色)23.6%白(原色)9.2%79 解放绿色――黄(原色)3.6%红(原色)26.5%蓝(原色)38.5%黑(原色)7.6%白(原色)23.8%80 淡豆绿色――黄(原色)7.9%白(原色)90%蓝(原色)2.1%81 淡湖绿色――黄(原色)22.17%白(原色)67.21%蓝(原色)10.62%82 湖绿色――黄(原色)6.06%白(原色)90.9%蓝(原色)3.04%83 湖绿色――黄(原色)7.3%白(原色)88.5%蓝(原色)4.2%84 湖绿色――中黄(原色)5%白(原色)75%蓝(原色)10%柠檬黄(原色)10%85 宝绿色(湖绿色)―中黄(原色)5%白(原色)75%蓝(原色)10%86 鲜绿色――柠檬黄(原色)25%白(原色)45%蓝(原色)30%87 淡茶绿色――柠檬黄(原色)30%白(原色)44%蓝(原色)30%88 鸳鸯绿色――柠檬黄(原色)50%白(原色)10%蓝(原色)40%89 墨绿色――中黄(原色)50%黑(原色)15%蓝(原色)35%90 黑绿色――黄(原色)37%黑(原色)7%蓝(原色)56%91 深绿色――绿(原色)80%蓝(原色)20%92 深绿色――柠檬黄(原色)33%中黄(原色)10%蓝(原色)57%93 葱绿色――黄(原色)91.5%蓝(原色)8.5%94 淡果绿色――白(原色)98.5%蓝(原色)0.75%黄(原色)0.75%95 果绿色――白(原色)90%蓝(原色)2%柠檬黄(原色)8%96 苹果绿色――白(原色)94%蓝(原色)2%柠檬黄(原色)4%97 浅绿色――白(原色060%蓝(原色)5%中黄(原色)10%柠檬黄(原色)25%98 浅绿色――蓝(原色)15%中黄(原色)20%柠檬黄(原色)65%99 翠绿色――蓝(原色)20%柠檬黄(原色)80%100 中绿色――蓝(原色)30%中黄(原色)10%柠檬黄(原色)60%101 车皮绿色――蓝(原色)40%中黄(原色)10%柠檬黄(原色)50%二:电脑印刷色调法:青色Cyan、洋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
色彩调色方法大全

色彩调色方法大全
1. 明暗调色法:在一种颜色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或减少黑色或白色,使颜色变得较暗或较亮。
2. 饱和度调色法:在一种颜色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或减少灰色,使颜色变得更饱和或更灰暗。
3. 对比调色法:通过将互补色放在一起使用,以增强色彩对比度。
4. 分离调色法:将颜色重点分离开,以突出重要元素。
5. 折中调色法:通过在颜色渐变或配色中添加适量的中性颜色,达到平衡整体色彩效果。
6. 拉伸调色法:在一个色相中,通过在色相轮上拉伸或收缩一段色域,以增加或减少某个特定色相的使用。
7. 方向性调色法:通过在颜色渐变或配色中使用线性或径向构图,以增加动态感和方向感。
8. 反差调色法:通过使用互补色或极端对比的颜色,以增加视觉上的反差。
9. 重复调色法:通过在设计中反复使用相似的颜色或色调,以增加统一感和重复性。
10. 模糊调色法:通过在颜色渐变或配色中使用模糊颜色,以
创造出柔和、模糊的效果。
色彩的调配大全!

颜色的调配标准间色是二原色等量混合的结果,不等量混合则滋生出不同色相变化。
如:红+黄=红橙(红多黄少,俗称桔红)橙色(等量混合,俗称桔黄)黄+蓝=黄绿(黄多蓝少)草绿绿色(等量混合)中绿蓝绿(蓝多黄少)深绿蓝+红=红紫(红多蓝少)紫色(等量混合)蓝紫(蓝多红少)原色适当相混:二间色适当相混:红灰色:红多,黄、蓝少黄灰:橙加黄黄灰色:黄多,红、蓝少蓝灰:绿加紫蓝灰色:蓝多,红、黄少红灰:橙加紫纯灰:黑加白色彩构成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深入步入色彩的殿堂。
原色原色是指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而原色则可以混合出许许多多其他的色彩。
在依顿色相环中红、黄、蓝为三原色,他把这三种原色的标准定为:红:不带蓝也不带黄味的红色。
黄: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黄色。
蓝: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蓝色。
间色由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后的色被称为间色。
那么,三原色就可以调出三个间色来。
它们的配合如下: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以上原色色像混合所得的橙、绿、紫既是我们所说的间色。
复色由一种间色和另一种原色混合而成的色,被称为复色。
复色的配合如下:黄+橙=黄橙红+橙=红橙红+紫=红紫蓝+紫=蓝紫蓝+绿=蓝绿黄+绿=黄绿所得得六种复色为: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白色越加色彩亮直至达到极限白色,黑色越加色彩越暗直至达到极限黑色。
这样由原色、间色、复色组成了一个有规律的12种色相的色相环,如同彩虹的接续,在这个色相环中,每一种色相都有它自己相应确定的位置。
色彩原理-色相、明度、纯度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一般人往往只停留在对色彩的表层认识,也就是对红、黄、蓝、绿(色相部分)等较纯颜色的分辨。
如果碰到淡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浅”字,重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深”字,而一旦遇到中间调的色就称之为“旧”了。
这种对色彩简单地认识,对要进入美术专业学习的人来讲是远远不够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对色彩原理不够理解所致。
如何走进神秘,丰富的色彩世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我们不妨借用色立体的结构原理,来说明构成色彩理论的三大基本要素: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以之三者之间的关系。
颜色调配表(.大全.)

颜色调配表(大全)一:常用颜色调色法1 粉红―――红(原色)2.5%白(原色)97.5%2 粉红―――红(原色)4%白(原色)96%3 粉红―――大红(原色)5%白(原色)95%4 紫红色――红(原色)94.5%黑(原色)1.8%蓝(原色)3.7%5 紫红色――紫红(原色)85%大红(原色)15%6 粉红色――红(原色)87%黑(原色)14.5%蓝(原色)14.5%7 樱桃红色―大红(原色)75%紫红(原色)25%8 橙色――柠檬黄52%大红(原色)48%9 玫瑰红――大红(原色)30%白(原色)46%紫红(原色)24%10 枣红――红(原色)94.5%黑(原色)1.8%蓝(原色)3.7%11 枣红――红(原色)70.75%黑(原色)4.68%黄(原色)24.57%12 铁红――红(原色)72.4%黑(原色)11.2%黄(原色)16.4%13 桔红――红(原色)8%黄(原色)92%14肉红色――白(原色)92.5%黄(原色)4%红(原色)3.5%15肉色――白(原色)80%桔黄(原色)17%蓝(原色)3.%16 棕色――中黄(原色)25%紫红(原色)12.5%铁红(原色)50%黑(原色)12.5%17 紫棕色――中黄(原色)13.5%紫红(原色)3%铁红(原色)80%黑(原色)3.5%18 深棕色――中黄(原色)20%紫红(原色)10%铁红(原色)60%黑(原色)10%19 深棕色――红(原色)65.5%黑(原色)34.5%20 淡棕色――红(原色)18.5%黑(原色)10.2%黄(原色)71.3%21 淡棕色――红(原色)20%黑(原色)10.2%黄(原色)69.8%22 淡棕色――铁黄(原色)50%铁红(原色)25%中黄(原色)25%23 淡赭色――红(原色)4.2%白(原色)80.8%黄(原色)14.7%黑(原色)0.3%24 栗色――红(原色)72%蓝(原色)14%黄(原色)11%黑(原色)3%25 栗壳色――红(原色)71.5%蓝(原色)14%黄(原色)11.5%黑(原色)3%26 赭石色――红(原色)7.5%白(原色)69.5%黄(原色)21.8%黑(原色)1.2%27 咖啡色――红(原色)62%黑(原色)8%黄(原色)30%28 淡紫色――红(原色)1.94%白(原色)97.1%蓝(原色)0.96%30 深紫色――红(原色)91.5%蓝(原色)7.5%31 蛋青色――白(原色)94.5%蓝(原色)0.5%黄(原色)4.5%黑(原色)0.5%32 乳白色――白(原色)98.3%黄(原色)1.7%33 奶油色――白(原色)97%黄(原色)3%34 奶油色――红(原色)0.7%黄(原色)3.8%白(原色)95.5%35 奶油色――红(原色)1%白(原色)95%黄(原色)4%36 奶油色――白(原色)85%柠檬黄(原色)5%铁黄(原色)10%37 象牙色――白(原色)75%铁黄(原色)25%38 浅驼色――红(原色)3.67%白(原色)70%黄(原色)20.81%黑(原色)5.52%39 米色――白(原色)86%黑(原色)4%中黄(原色)5%大红(原色)5%40 桔黄色――红(原色)80%黑(原色)2%黄(原色)18%41 乳黄色――白(原色)96%黄(原色)4%红少许42 乳黄色――白(原色)92.5%蓝(原色)7.5%43 军黄色――黄(原色)73%蓝(原色)4%红(原色)20%黑(原色)3%44 军黄色――中黄(原色)75%黑(原色)15%铁红(原色)10%45 淡黄色――柠檬黄(原色)90%中黄(原色)10%46 中黄色――中黄色(原色)100%47 铁黄色――铁黄(原色)75%中黄(原色)20%铁红(原色)5%48 赭黄色――中黄(原色)60%铁黄(原色)40%49 金黄色――中黄(原色)95%大红(原色)5%50 银灰色――白(原色)95%蓝(原色)1 %黑(原色)4%51 中灰色――白(原色)73%蓝(原色)5 %黑(原色)22%52 中灰色――白(原色)89.62%蓝(原色)1.35%黑(原色)9.03%53 中灰色――白(原色)92%蓝(原色)0.5 %黑(原色)7.5%54 中灰色――白(原色)89.5%蓝(原色)1.2 %黑(原色)1.2%55 浅灰色――白(原色)93.5%蓝(原色)0.7 %黑(原色)5.8%56 浅灰色――白(原色)94.1%蓝(原色)0.94 %黑(原色)4.96%57 蓝灰色――白(原色)73.35%蓝(原色)12.84 %黑(原色)13.81%58 铁灰色――白(原色)88%黄(原色)1 %黑(原色)11%59 浅灰色――白(原色)97.5%蓝(原色)1.8 %黑(原色)0.7%60 淡天然色――白(原色)98.2%蓝(原色)1.8 %61 淡天然色――白(原色)95%蓝(原色)5 %62 雅蓝色――白(原色)95%蓝(原色)3 %柠檬黄(原色)2%63 天蓝色――白(原色)90%蓝(原色)9%柠檬黄(原色)1%64 天蓝色――白(原色)94.5%蓝(原色)5.5%65 天蓝色――白(原色)94%蓝(原色)6%66 海蓝色――白(原色)93.5%蓝(原色)6.5%67 淡蓝色――白(原色)80%钛蓝(原色)5 %蓝(原色)15%68 淡蓝色――白(原色)80%蓝(原色)18 %柠檬黄(原色)2%70 深蓝色――白(原色)13%蓝(原色)85%黑(原色)2%71 鲜蓝色――白(原色)40%中黄(原色)8 %柠檬黄(原色)2%蓝(原色)50%72 绿色――蓝(原色)55%黄(原色)45%73 豆绿色――白(原色)25%黄(原色)12%柠檬黄(原色)2.5%绿(原色)38%蓝(原色)50%74 草绿色――白(原色)11%黄(原色)50 %红(原色)15%蓝(原色)4%黑(原色)20%75 草绿色――中黄(原色)45 %铁红(原色)25 %蓝(原色)20%黑(原色)10%76 国防绿色――黄(原色)62.5%红(原色)7.2%蓝(原色)7.3%黑(原色)9.5%白(原色)13.5%77 国防绿色――黄(原色)60.1%红(原色)8.4%蓝(原色)8.5%黑(原色)10%白(原色)13%78 解放绿色――黄(原色)22.9%红(原色)2.7%蓝(原色)41.6%黑(原色)23.6%白(原色)9.2%79 解放绿色――黄(原色)3.6%红(原色)26.5%蓝(原色)38.5%黑(原色)7.6%白(原色)23.8%80 淡豆绿色――黄(原色)7.9%白(原色)90%蓝(原色)2.1%81 淡湖绿色――黄(原色)22.17%白(原色)67.21%蓝(原色)10.62%82 湖绿色――黄(原色)6.06%白(原色)90.9%蓝(原色)3.04%83 湖绿色――黄(原色)7.3%白(原色)88.5%蓝(原色)4.2%84 湖绿色――中黄(原色)5%白(原色)75%蓝(原色)10%柠檬黄(原色)10%85 宝绿色(湖绿色)―中黄(原色)5%白(原色)75%蓝(原色)10%86 鲜绿色――柠檬黄(原色)25%白(原色)45%蓝(原色)30%87 淡茶绿色――柠檬黄(原色)30%白(原色)44%蓝(原色)30%88 鸳鸯绿色――柠檬黄(原色)50%白(原色)10%蓝(原色)40%89 墨绿色――中黄(原色)50%黑(原色)15%蓝(原色)35%90 黑绿色――黄(原色)37%黑(原色)7%蓝(原色)56%91 深绿色――绿(原色)80%蓝(原色)20%92 深绿色――柠檬黄(原色)33%中黄(原色)10%蓝(原色)57%93 葱绿色――黄(原色)91.5%蓝(原色)8.5%94 淡果绿色――白(原色)98.5%蓝(原色)0.75%黄(原色)0.75%95 果绿色――白(原色)90%蓝(原色)2%柠檬黄(原色)8%96 苹果绿色――白(原色)94%蓝(原色)2%柠檬黄(原色)4%97 浅绿色――白(原色060%蓝(原色)5%中黄(原色)10%柠檬黄(原色)25%98 浅绿色――蓝(原色)15%中黄(原色)20%柠檬黄(原色)65%99 翠绿色――蓝(原色)20%柠檬黄(原色)80%100 中绿色――蓝(原色)30%中黄(原色)10%柠檬黄(原色)60%101 车皮绿色――蓝(原色)40%中黄(原色)10%柠檬黄(原色)50%青色Cyan、洋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
色彩万能调色公式

色彩的调色公式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万能调色公式:
灰色的调色公式:黄+蓝=灰,纯度越高,灰色越浅,纯度越低,灰色越深。
橙色的调色公式:红+黄=橙,红色和黄色的比例不同,得到的橙色也不同。
红色的调色公式:红+黄=橙,红+蓝=紫,红+黄+蓝=黑。
紫色的调色公式:红+蓝=紫,红色和蓝色的比例不同,得到的紫色也不同。
绿色的调色公式:黄+蓝=绿,黄色和蓝色的比例不同,得到的绿色也不同。
黄色的调色公式:黄+红=橙,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不同,得到的橙色也不同。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万能调色公式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调色公式,例如蓝紫色、粉色、黄绿色等等。
不同的颜色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感觉。
在调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色彩的纯度和比例,以及色彩的搭配和组合,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色彩调色方法

色彩调色方法1.红苹果亮部:白+玫瑰红+少许柠檬黄中间色:白+大红+中黄暗部:大红+土黄+少许淡绿+玫瑰红反光和边缘:用紫色和黄绿丰富色彩2.黄苹果亮部:白+淡绿+淡黄暗部:淡绿+土黄红色区间:白+玫瑰红+柠檬黄3.梨的调色亮部:白+柠檬黄+淡黄中间色:白+淡黄/中黄+淡绿暗部:土黄/橘黄+淡绿/中绿反光:湖蓝/紫罗兰+一点青莲减纯4.香蕉的调色亮部:白+柠檬黄+少于淡绿中间色:白+淡黄+淡绿+少量玫瑰红暗部:玫瑰红+朱红+淡绿5.葡萄的调色亮部:灰+紫色+淡绿暗部:朱红+中绿普蓝、大红、深绿把暗部压住,勾出大形6.西瓜的调色亮部:白+大红+淡绿暗部:朱红+土黄+少量玫瑰红7.桔子的调色亮部:橘黄+淡黄中间色:橘黄+桔红暗部:桔红+玫瑰红+绿8.陶罐的调色亮部:固有色+土黄+紫罗兰+白9.面包的调色亮部:白+柠檬黄+中黄中间色:橘黄+土黄+中黄暗部:熟褐+少量土红+少量土黄10土豆的调色亮部:土黄+白+中黄中间色:土黄+熟褐+赭石暗部:熟褐+普蓝+少量深红11.蛋黄的调色亮部:白+中黄+少量柠檬黄中间色:中黄+柠檬黄暗部:橘黄+中黄+土黄12.西红柿的调色亮部:玫瑰红+朱红+白+黄过渡:大红+玫瑰红交界:深红+草绿+赭石+熟褐反光:土黄+草绿+黄绿突起:+黄13.鸡蛋的调色亮部:白+肉色+少量紫色+淡黄中间色:土黄+熟褐+赭石暗部:+赭石14.青椒的调色亮部:黄绿+中黄+草绿反光:橘黄+草绿+过渡色15.胡萝卜的调色亮部:橘黄+柠檬黄+浅绿中间色:草绿+橘红暗部:赭石+熟褐16.深色罐子的调色亮部:赭石+土黄中间色:土黄+赭石+熟褐+少量紫色暗部深红+普蓝+绿17.蓝色衬布的调色固有色:纯一点的蓝+少量肉色环境色:周围物体上的颜色调入衬布的固有色里亮部:+肉色中间+紫灰远处+绿紫灰/蓝紫灰暗部:普蓝+深红/赭石+熟赫18.红色衬布的调色固有色:朱红+芽黄+少量土黄+白+环境色环境色:亮灰+黄绿+赭石+浅绿+紫灰暗部:蓝+深绿+橄榄绿提亮:固有色+少量白+肉色+柠檬黄+米黄19.黄色衬布的调色亮部:黄+少量白+肉色灰部:+紫灰/蓝灰/绿灰暗部:黄+紫罗兰+少量蓝颜料调色表熟褐色= 柠檬黄+ 纯黑色+ 玫瑰红粉玫瑰红= 纯白色+ 玫瑰红朱红色= 柠檬黄+ 玫瑰红暗红色= 玫瑰红+ 纯黑色紫红色= 纯紫色+ 玫瑰红褚石红= 玫瑰红+ 柠檬黄+ 纯黑色粉蓝色= 纯白色+ 天蓝色蓝绿色= 草绿色+ 天蓝色灰蓝色= 天蓝色+ 纯黑色浅灰蓝= 天蓝色+ 纯黑色+ 纯紫色粉绿色= 纯白色+ 草绿色黄绿色= 柠檬黄+ 草绿色墨绿色= 草绿色+ 纯黑色粉紫色= 纯白色+ 纯紫色啡色= 玫瑰红+ 纯黑色粉柠檬黄= 柠檬黄+ 纯白色藤黄色= 柠檬黄+ 玫瑰红桔黄色= 柠檬黄+ 玫瑰红土黄色= 柠檬黄+ 纯黑色+ 玫瑰红手绘装颜料调色表玫红色+ 黄色= 大红( 朱红、桔黄、藤黄)朱红色+ 黑色少量= 啡色天蓝色+ 黄色= 草绿、嫩绿天蓝色+ 黑色+ 紫= 浅蓝紫草绿色+ 少量黑色= 墨绿天蓝色+ 黑色= 浅灰蓝天蓝色+ 草绿色= 蓝绿白色+ 红色+ 黑色少量= 禇石红天蓝色+ 黑色(少量)= 墨蓝白色+ 黄色+ 黑色= 熟褐玫红色+ 黑色(少量)= 暗红红色+ 黄+ 白= 人物的皮肤颜色玫红色+ 白色= 粉玫红蓝色+ 白色= 粉蓝黄色+ 白色= 米黄说明:颜料中任何一种颜色加入白色都会使之变为粉色变淡颜色。
颜色调配表(大全)

.颜色调配表(大全)一:常用颜色调色法1 粉红―――红(原色) 2.5%白(原色) 97.5%2 粉红―――红(原色)4%白(原色) 96%3 粉红―――大红(原色)5%白(原色) 95%4 紫红色――红(原色)94.5%黑(原色) 1.8%蓝(原色) 3.7%5 紫红色――紫红(原色)85%大红(原色)15%6 粉红色――红(原色)87%黑(原色) 14.5%蓝(原色) 14.5%7 樱桃红色―大红(原色)75%紫红(原色)25%8 橙色――柠檬黄 52%大红(原色) 48%9 玫瑰红――大红(原色)30%白(原色) 46%紫红(原色)24%10 枣红――红(原色)94.5%黑(原色) 1.8%蓝(原色) 3.7%11 枣红――红(原色)70.75%黑(原色) 4.68%黄(原色) 24.57%12 铁红――红(原色)72.4%黑(原色) 11.2%黄(原色)16.4%13 桔红――红(原色)8%黄(原色) 92%14 肉红色――白(原色)92.5%黄(原色) 4%红(原色) 3.5%15 肉色――白(原色)80%桔黄(原色)17%蓝(原色) 3.%16 棕色――中黄(原色)25%紫红(原色)12.5%铁红(原色) 50%黑(原色)12.5%17 紫棕色――中黄(原色)13.5%紫红(原色)3%铁红(原色) 80%黑(原色) 3.5%18 深棕色――中黄(原色)20%紫红(原色) 10%铁红(原色)60%黑(原色) 10%19 深棕色――红(原色)65.5%黑(原色)34.5%20 淡棕色――红(原色)18.5%黑(原色)10.2%黄(原色) 71.3%21 淡棕色――红(原色)20%黑(原色) 10.2%黄(原色) 69.8%22 淡棕色――铁黄(原色)50%铁红(原色) 25%中黄(原色) 25%23 淡赭色――红(原色) 4.2%白(原色)80.8%黄(原色) 14.7%黑(原色) 0.3%24 栗色――红(原色)72%蓝(原色) 14%黄(原色) 11%黑(原色) 3%25 栗壳色――红(原71.5%蓝(原色) 14%黄(原色) 11.5%色)黑(原色) 3%26 赭石色――红(原色) 7.5% 白(原色) 69.5% 黄(原色) 21.8% 黑(原色) 1.2%27 咖啡色――红(原色) 62% 黑(原色) 8%黄(原色) 30% 28 淡紫色――红(原色) 1.94% 白(原色) 97.1% 蓝(原色) 0.96%word.29 淡紫色――红(原色)%蓝(原色) 1.2% 白(原色) 96.5% 30 深紫色――红(原色) 91.5% 蓝(原色) 7.5%31 蛋青色――白(原色) 94.5% 蓝(原色) 0.5% 黄(原色) 4.5%黑(原色) 0.5%32 乳白色――白(原色) 98.3% 黄(原色) 1.7% 33 奶油色――白(原色) 97% 黄(原色) 3%34 奶油色――红(原色) 0.7% 黄(原色) 3.8% 白(原色) 95.5% 35 奶油色――红(原色) 1% 白(原色) 95%黄(原色) 4% 36 奶油色――白(原色) 85% 柠檬黄(原色) 5% 铁黄(原色) 10%37 象牙色――白(原色) 75% 铁黄(原色)25% 38 浅驼色――红(原色) 3.67% 白(原色) 70%黄(原色) 20.81% 黑(原色) 5.52%39 米色――白(原色) 86%黑(原色) 4%中黄(原色) 5%大红(原色) 5%40 桔黄色――红(原色) 80% 黑(原色) 2% 黄(原色) 18% 41 乳黄色――白(原色) 96% 黄(原色) 4% 红少许42 乳黄色――白(原色) 92.5% 蓝(原色) 7.5% 43 军黄色――黄(原色) 73% 蓝(原色) 4% 红(原色) 20%黑(原色) 3%44 军黄色――中黄(原色) 75% 黑(原色) 15% 铁红(原色) 10%45 淡黄色――柠檬黄(原色) 90% 中黄(原色) 10%46 中黄色――中黄色(原色) 100%47 铁黄色――铁黄(原色) 75%中黄(原色) 20% 铁红(原色)5%48 赭黄色――中黄(原色) 60%铁黄(原色) 40% 49 金黄色――中黄(原色) 95% 大红(原色) 5%50 银灰色――白(原色) 95% 蓝(原色) 1 % 黑(原色) 4%51 中灰色――白(原色) 73% 蓝(原色) 5 % 黑(原色)22%52 中灰色――白(原色) 89.62% 蓝(原色) 1.35% 黑(原色) 9.03% 53 中灰色――白(原色) 92% 蓝(原色) 0.5 % 黑(原色) 7.5% 54 中灰色――白(原色) 89.5% 蓝(原色) 1.2 % 黑(原色) 1.2% 55 浅灰色――白(原色) 93.5% 蓝(原色) 0.7 % 黑(原色) 5.8% 56 浅灰色――白(原色) 94.1% 蓝(原色) 0.94 % 黑(原色) 4.96%57 蓝灰色――白(原色) 73.35% 蓝(原色) 12.84 % 黑(原色) 13.81% 58 铁灰色――白(原色) 88% 黄(原色) 1 % 黑(原色)11%59 浅灰色――白(原色) 97.5%蓝(原色) 1.8 % 黑(原色) 0.7% 60 淡天然色――白(原色) 98.2%蓝(原色) 1.8 % 61 淡天然色――白(原色) 95% 蓝(原色) 5 %62 雅蓝色――白(原色) 95% 蓝(原色) 3 % 柠檬黄(原色) 2% 63 天蓝色――白(原色) 90% 蓝(原色) 9%柠檬黄(原色) 1% 64 天蓝色――白(原色) 94.5%蓝(原色)5.5%65天蓝色――白(原色)94%蓝(原色) 6%66海蓝色――白(原色)93.5%蓝(原色) 6.5%67淡蓝色――白(原色)80%钛蓝(原色) 5 %蓝(原色) 15%68淡蓝色――白(原色)80%蓝(原色)18 %柠檬黄(原色)2%word.69 中蓝色――白(原色) 23%蓝(原色) 75 % 黑(原色) 2% 70 深蓝色――白(原色) 13%蓝(原色) 85% 黑(原色) 2%71 鲜蓝色――白(原色) 40%中黄(原色) 8 % 柠檬黄(原色) 2%蓝(原色) 50%72 绿色――蓝(原色) 55%黄(原色) 45%73 豆绿色――白(原色) 25%黄(原色) 12% 柠檬黄(原色) 2.5%绿(原色) 38%蓝(原色) 50%74 草绿色――白(原色) 11% 黄(原色) 50 % 红(原色) 15%蓝(原色) 4%黑(原色) 20%75 草绿色――中黄(原色) 45 %铁红(原色) 25 % 蓝(原色) 20%黑(原色) 10%76 国防绿色――黄(原色) 62.5% 红(原色) 7.2%蓝(原色) 7.3%黑(原色) 9.5%白(原色) 13.5%77 国防绿色――黄(原色) 60.1%红(原色) 8.4% 蓝(原色) 8.5% 黑(原色) 10%白(原色) 13%78 解放绿色――黄(原色) 22.9% 红(原色) 2.7% 蓝(原色) 41.6% 黑(原色) 23.6%白(原色) 9.2%79 解放绿色――黄(原色) 3.6% 红(原色) 26.5% 蓝(原色) 38.5%黑(原色) 7.6%白(原色) 23.8% 80 淡豆绿色――黄(原色) 7.9%白(原色) 90% 蓝(原色) 2.1%81 淡湖绿色――黄(原色) 22.17% 白(原色) 67.21% 蓝(原色) 10.62% 82 湖绿色――黄(原色) 6.06%白(原色) 90.9%蓝(原色) 3.04% 83 湖绿色――黄(原色) 7.3% 白(原色) 88.5%蓝(原色) 4.2% 84 湖绿色――中黄(原色) 5% 白(原色) 75% 蓝(原色) 10% 柠檬黄(原色) 10%85 宝绿色 (湖绿色 )―中黄(原色) 5% 白(原色) 75%蓝(原色) 10% 86 鲜绿色――柠檬黄(原色) 25% 白(原色)45% 蓝(原色) 30% 87 淡茶绿色――柠檬黄(原色) 30% 白(原色)44% 蓝(原色) 30% 88 鸳鸯绿色――柠檬黄(原色) 50% 白(原色) 10%蓝(原色)40% 89 墨绿色――中黄(原色) 50% 黑(原色)15% 蓝(原色) 35%90 黑绿色――黄(原色) 37% 黑(原色)7% 蓝(原色)56% 91 深绿色――绿(原色) 80% 蓝(原色)20%92 深绿色――柠檬黄(原色) 33% 中黄(原色) 10% 蓝(原色)57% 93 葱绿色――黄(原色) 91.5% 蓝(原色) 8.5%94 淡果绿色――白(原色)98.5% 蓝(原色) 0.75% 黄(原色) 0.75%95 果绿色――白(原色) 90% 蓝(原色) 2%柠檬黄(原色)8% 96 苹果绿色――白(原色) 94% 蓝(原色)2% 柠檬黄(原色)4% 97 浅绿色――白(原色 060% 蓝(原色) 5% 中黄(原色) 10% 柠檬黄(原色) 25%98 浅绿色――蓝(原色) 15% 中黄(原色)20% 柠檬黄(原色)65% 99 翠绿色――蓝(原色) 20% 柠檬黄(原色) 80%100 中绿色――蓝(原色) 30% 中黄(原色)10% 柠檬黄(原色)60% 101 车皮绿色――蓝(原色) 40% 中黄(原色) 10% 柠檬黄(原色)50%word. 二:电脑印刷色调法:青色 Cyan 、洋红色Magenta 、黄色Yellow 。
色彩的调和方法

色彩的调和方法最常用的色彩调和方法为同一调和方法,包括有:混入黑色调和,混入白色调和,混入灰色调和,混入同原色调和,混入同间色调和,混入同复色调和,色彩互混调和,用点缀色调和,用连贯色调和等。
⑴加强法处理如果画面色彩过分强烈刺激,不协调时,可加强灰色、黑色、白色的调节作用,或加强高明度、低明度统一,使其色彩调和。
如果画面太模糊,色彩数值较小,可加强色彩的明度对比,使其关系明确、清晰而调和,从而使色彩在对比中又统一,统一之中见变化。
⑵序列法如果两色对比,可采用等差序列法来引进调和。
在两色之间加入色阶(可多个),使相互对比的两色变得有秩序,由于等差过度而调和。
如红、蓝对比,可在红、蓝之间置入橙色、黄色、绿色,而使红、蓝等差过渡而调和。
亦可结合各色相明度调节、纯度调解,使其对比减弱而调和。
⑶反复法反复法是平面构成重复原理在色彩构成中的运用。
如果有一组色彩彩度都比较高,并且色相对比很强烈甚至互为补色关系时,视觉效果非常刺激不调和,可采用反复法使之调和。
反复使用某个色相,让一色在画面中多处出现,并尽量避免强对比色相(互补色)的直接接触,其画面面积相当,就会建立起呼应而有秩序,趋向缓和,达到调和的艳丽色调。
反复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色多用”,加强色彩间的联系。
⑷透叠法透叠法是平面构成中形态组合原理在色彩构成中的应用。
如果有两个色,明度对比、色相对比都很强,很难调和,可将两色重叠,产生间色(两色混合产生的透叠色),并将其与原对比两色组合在一起,可以得到既有统一又有差别的协调效果。
由于透叠间色是两对比色的共同产物(叠混而成),此色中必然包含了原有两色的共性因素,色相互为相关,使强对比两色达到调和。
如湖蓝、淡黄重叠产生绿色(透叠色),再将绿色放如湖蓝、黄色中,组合成调和的色彩搭配。
⑸隔离法处理色彩之间的对比过于强烈或处于相似时,会产生不协调,如果配上一些中性色,如黑、白、金、银,加以间隔,会使不调和、过于沉闷的状态立刻变得活跃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调色方法大全
1. 色相调整:通过调整色轮中的色相,改变图像中的颜色。
可以使图像变得更加鲜艳或改变整体色调。
2. 亮度调整:通过调整图像的亮度,使图像变得更加明亮或暗淡。
3. 对比度调整:通过调整图像中的像素间对比度,使图像的细节更加明显。
4. 饱和度调整:通过调整图像中的色彩饱和度,使颜色更加鲜艳或减弱。
5. 色彩平衡调整:通过调整图像中各种颜色通道的比例,改变图像的整体色调。
6. 曲线调整:通过调整图像中的色彩曲线,改变图像的明暗分布和色调。
7. 色温调整:通过调整图像中的色温,改变图像的整体氛围,如冷色调或暖色调。
8. 黑白转换:将图像转换为黑白图像,突出图像中的明暗层次。
9. 单色调整:将图像转换为单一色调,如蓝色调、红色调等。
10. 色彩滤镜效果:通过添加色彩滤镜,给图像增加特定的色
调或色彩效果。
11. 色彩分离:将图像分离为各种颜色通道,以改变图像的色彩效果。
12. 半色调效果:将图像转换为半色调图像,使图像呈现出类似于印刷品的效果。
13. 色彩混合: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渐变或图案,改变图像的整体色调。
14. 色彩修复:修复老旧或受损的图像的色彩,使其回复原来的色彩鲜艳。
15. 色彩校正:对图像进行精确的色彩调整,使其符合真实场景中的颜色。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色彩调整方法,不同软件和工具可能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色方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