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上库防渗墙孔位设计标准
抽水蓄能电站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研究

抽水蓄能电站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研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调节手段,日益受到关注。
其核心功能在于调节能量的存储与释放,而有效的防渗措施则是确保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探讨抽水蓄能电站防渗处理施工技术的多个方面,包括技术背景、施工工艺、材料选择及具体案例分析等。
抽水蓄能电站通常由上下游两个水库和地下电站组成。
上下游水库的水位差是电站发电的关键,而防渗处理则能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流失,确保水库水位稳定。
常见的防渗问题包括土壤渗漏、裂缝渗漏以及水库底部渗漏,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发电效率,还可能导致环境问题。
因此,在施工阶段,采取有效的防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施工工艺的选用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和工程成本等多重因素。
常用的防渗处理方法包括土壤改良、加固处理、以及使用膜材料等。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专业施工团队会采用不同的工艺。
土壤改良一般适用于较为松软的土层,通过增加土壤的密实度来降低渗透率。
加固处理则适合于存在明显裂缝的情况下,采用水泥浆等材料填补裂缝,形成一定的防渗能力。
膜材料的使用近几年也逐渐受到关注。
塑料防渗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有效地阻挡水流。
施工时,膜材料需同步与水库的坝体结合,形成一体化的防渗系统。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在于材料接缝处理,接缝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防渗系统的有效性。
因此,不同材料之间的搭接、密封处理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样不可或缺。
在施工过程中,专业的操作和细致的检查能够有效防止渗漏问题的出现。
技术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所采用材料的特性及施工工艺,以便在施工中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施工设备的选择和维护,也都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影响。
部分工程案例展示了不同施工技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当地土质疏松,传统防渗措施的效果不甚理想。
针对这一情况,施工团队采用了复合防渗技术,结合土壤改良与膜材料,使得渗透率显著降低。
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排水孔施工措施

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排水孔施工措施
采用铺浆法砌筑,石块砌体分皮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保证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
排水钻孔工艺流程见图L15-1。
⑴施工方法
①钻孔埋管,按设计图纸、文件或监理人指示执行。
②钻孔编号、孔位、孔径、孔深按设计图纸、文件或监理人指示执行。
③排水孔孔深W5m时,采用YT-28气腿钻机钻孔,排水孔孔深>5m时,用潜钻孔钻孔。
④排水孔终孔验收后,按设计图纸要求安装孔口管及孔内保护装置。
⑤排水钻孔过程中,如遇有断层破碎带或软弱岩体等特
图L15-1排水钻孔工艺流程图
⑵质量检验
①排水孔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IOcm,孔深误差不大于孔深的2%o
②排水孔钻孔待排水孔周围Ionl范围内的灌浆孔全部灌浆完毕并且浆液至少凝固48h,灌浆检查合格后方实施。
③喷混凝土段围岩排水孔,按要求在排水孔口设置硬质塑料排水管至喷层以外。
④不合格的钻孔及孔口装置,按监理人指示重新施工。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防渗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防渗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设施,在建设过程中,防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防渗技术,带您了解这一关键领域。
地质勘察与分析
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之初,进行地质勘察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详细的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地下水情况、地质构造等信息,为后续的防渗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防渗材料选择
在电站建设中,选择合适的防渗材料至关重要。
常见的防渗材料包括聚乙烯膜、高分子防水卷材等,选择适合当地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的防渗材料能够有效减少漏水风险。
渗流路径控制
合理设计渗流路径是防止漏水的关键。
通过设置截水沟、渗流收敛带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水的渗流路径,减少漏水可能性。
土体加固处理
在电站建设过程中,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也是防渗的重要环节。
采取合适的土体加固措施,如灌浆加固、土工格栅等,可以提高土体的密实性和稳定性,减少渗漏风险。
设备运行监测
建成投运后,定期对电站设备进行监测也是防止漏水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设备运行情况、水压变化等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漏水事故的发生。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防渗技术至关重要,涉及地质勘察、防渗材料选择、渗流路径控制、土体加固处理以及设备运行监测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严谨把关,才能确保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能源供应提供可靠支持。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混凝土防渗墙施工

中 图 分 类 号 :V5 38 ( 6 ) T 4 .2 2 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5 9 9 4 ( 01 0 — 0 9 0 0 5 — 3 2 2 0) 9 0 4 — 3
1 工程概况
惠 州 抽 水 蓄 能 电 站 位 于 珠 江 三 角 洲 东 北 面 的 惠
关 键 词 :混 凝 土 防 渗 墙 ;施 工 ;上 水 库 ;惠 州 抽 水 蓄 能 电站
Co c e e Cu o a n t u t n f r Up e s r o ro ih u Pu p d S o a e P we t to n r t t f W l Co s r c i o p r Re e v i fHu z o m e - t r g o r S a i n o
第 3 6卷 第 9期
21 00年 9 月
水 力 发 电
惠 州 抽 水Biblioteka 蓄 能 电 站 上 水 库 混 凝 土 防 渗 墙 施 工
申碧 征 ,任 朗 明 ,吴新 红
( 国水 利 水 电建 设 集 团第 八 工 程 局 有 限公 司 四分 局 ,湖 南 长 沙 4 0 0 ) 中 10 1
Sh n Bih ng e z e ,Re an mi g n L g n ,W u Xi o nh ng
喀斯特地区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防渗标准浅析

喀斯特地区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防渗标准浅析赵旭润;李伟;李威;王莹;闵从军【摘要】The head reservoir of Langyashan Pumped - storage Hydropower Station is the first domestic pumped - storage reser-voir in karst area which adopts partial seepage treatment. Due to the karsttopography,seepage problem occurs frequently in the reservoir. To findout a proper and viable seepage control standard,a quantitive study on seepage discharge in the reservoir area is conducted by the means ofthree -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seepage field and ground water confluence theory in karst area. According to the result,it is technically and economically feasible to set the daily seepage discharge below 0. 5‰of the gross reservoir storage capacity,which is also a proper seepage control standard.%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是国内第一座建于喀斯特地区并采用局部防渗处理的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库区喀斯特发育,渗漏问题突出。
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技术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库盆防渗关系到工程的正常运行,但当需要全库封闭防渗时,不但技术复杂,而且造价昂贵。
通过对国内工程设计和实践的分析,建议加强水文地质、水量平衡和经济分析,以选择合宜的库盆防渗方案。
对各种库盆防渗技术及其宜进一步深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建议在高陡库岸条件下,推荐采用灌浆帷幕封闭库岸的防渗结构。
抽水蓄能电站上库一般缺乏天然径流,依靠电力抽蓄,因此都重视防止水库的渗漏。
当存在不利的地形地质等条件而需要采用全库封闭防渗工程时,不但技术复杂,而且造价昂贵。
据近期几个在建和拟建的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概算统计,此类上库工程的建筑费用多占全部枢纽工程建筑费用的比重较大。
因此,探讨如何选用经济合理的防渗方案,极有现实意义。
1 库盆防渗的目的与要求1.1 减少库水渗漏减少库水外渗的目的是共同的,设计者的任务是在具体工程情况下,选择防渗措施与允许渗漏量相匹配的经济方案。
为此,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1.1 查明库区水文地质情况并进行深入分析和区划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多建于山颠沟谷,既无径流,且由于地形、岩性、风化、构造等作用,往往地下水位远低于库底,渗流垂直向下渗漏,需要封闭渗漏通道或采用全库盆防渗措施。
当库周确有地下水时,渗流将沿地形地质缺陷处逸出,与地面径流河道上建库一样,地下水位高于水库蓄水位时不会渗漏;低时,垂直防渗结构将起防止(连接隔水层时)或减少(绕渗时)渗漏的作用。
因此,查明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必要时分段细划水文地质单元,是选择库盆防渗措施的重要前提。
如浙江溪口抽水蓄能电站水源来自上库,上库由原有水库改建,仅对左岸风化班岩岩脉横切山脊部分进行局部帷幕灌浆。
江苏沙河抽水蓄能电站水源来自下库,上库库周地下水位较高,亦仅对库岸垭口及单薄山脊地下水洼槽进行局部帷幕灌浆。
山东泰安抽水蓄能电站上库以库址谷底分界,两侧各是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左侧库周地下水位高于水库水位,右岸山脊转薄且有冲沟及多条裂隙密集带横切,库周地下水位低,且发电系统为首部开发,库、厂之间无隔水层,厂房埋藏很深,运行后厂区防渗排水将降低地下水位,水库可能有垂直向渗漏,因此初步设计阶段采用了右侧半库封闭防渗方案。
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防渗工程设计与实践

部渗漏地段需要 进行 防渗 处理设计 。通过综合考虑 ,采用塑性混凝 土防渗墙 与水泥 防渗帷幕相组合 的防渗方案 。目
前 .上 水 库 已 蓄水 运 行 4年 多 ,监 测 结 果 表 明 ,主 、副 坝渗 漏 量 均 较 小 ,防渗 效 果 良好 ,防 渗设 计 是 成 功 的 。
关 键 词 :面 板堆 石 坝 ;塑 性 混 凝 土 防渗 墙 ; 防渗 设 计 ;渗漏 量 ; 白莲 河 抽水 蓄能 电站
水 力 发 电
第 3 卷第 7 8 期
21 0 2年7月
自莲 河 抽 水 蓄 能 电玷 上 水 库 防 渗
工 程 设 计 与 实 践
夏 越 谊
( 国水 电顾 问集 团 中南勘 测 设 计 研 究 院 ,湖 南 长 沙 4 0 1 ) 中 10 4
摘 要 : 白莲 河 抽 水 蓄 能 电 站 上 水 库 的 主 坝 两 岸 、3号 副坝 及 其 两 岸 坝 肩 分 水 岭地 形 相 对 单 薄 ,水 库 蓄 水 后 这 些 局
Xi e i a Yu y
( do hn h n n nEn ie r gC r oain Ch n s a4 0 1 , n n C ia Hy rC iaZ o g a gn e n op rt , a gh 1 0 4 Hu a , hn ) i o
Ab t a t Be a s h g ta d l f d a n g ii e f h i a a e t i n e g oo i a o d t n n t a k f s r c : c u e t e f h n et r i a e d vd so e man d m r h n a d t e lg c lc n i o si wo b n s o i t h i No u i a y d m r o r h p e e ev i fB i a h u e — t r g o rS ai n s o l e d sg e t n i .3 a x l r a a e p o ,t e u p rr s r o ro al n e P mp d so a e P we t t h u d b e i n d wi a t i i o h — s e a e te t n n a o e pa e .B o r h n ie s d e , h l s c c n r t u o ' l a d c me tw t r g tc r i e p g r ame ti b v lc s y c mp e e s t i s t e p a t o ce e c tf wal n e n a et h u t n v u i i a i o i e o c nr l t e s e a e .T e s e a e mo i r g r s l f u p r r s ro r i a tf u e r h w t a h s c mb n d t o t h e p g s h e p g nt i e u t o p e e e v i n p s o r y a s s o h tt e o on s q a t y o e p g f i n u i a y d msa e s l t e e fc fa t s e a e i g o n h e p g o to e in i u n i f e a e o n a d a xl r a r mal h f t n i e p g s o d a d t e s e a e c n rld sg s t s ma i , e o —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求规范

1总则1.0.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m、墙厚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
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1.0.3 防渗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2 施工准备2.0.1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4)水文气象资料;(5)造浆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
2.0.4 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2.0.5 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2.0.6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
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
2.0.7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石。
2.0.8 倒浆平台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其下可设置块石垫层。
2.0.9 临时施工道路应畅通无阻,并应确保雨季施工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水蓄能电站上库防渗墙孔位设计标准
参照《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导则》(DL/T 5028-2005)条文说明8.2.3条提供的参考值,日渗漏量可控制在不大于1/5 000~1/2 000的总库容范围内。
鉴于本工程上水库防渗的重要性,取上库日渗漏量控制在小于蓄水库容的1/5 000。
库岸坡(包括主坝)面板标准块宽度为16m,坝肩及岸坡转折处适当加密。
库底面板标准块为16m x24(20)m,顺岩脉及断层破碎带走向长度24(20)m,垂直岩脉走向宽度为16 m。
原则上趾板每12~15 m、连接板每16 m设一道伸缩缝,伸缩缝尽量设在地基条件及结构型式有变化处。
1 防渗面板基础
按照世界银行特咨团建议和设计要求,对库底及库岸开挖时形成的起伏差超过30 cm的部位,采用C20常态混凝土或干贫混凝土回填,控制防渗面板基础底面起伏差不大于30 cm。
1.1 库底防渗面板基础
库底防渗体系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40 cm厚C25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2 cm厚碾压砂浆、28 cm厚反滤料和70 cm厚排水料(PVC排水管200 mm,间距25 m)。
为排除防渗面板的下渗水流,在防渗面板下设计有排水垫层。
排水垫层厚70 cm,要求石料新鲜、级配良好,渗透系数k>1x10-2cm/s,排水层底部设置PVC排水管,使渗漏水能顺利排除。
排水管直径200
mm,间距25 m。
另外根据特咨团专家建议,排水层与面板之间设置一层碎石反滤料,反滤层厚28 cm,反滤料同主坝过渡料。
反层上铺2 cm厚M5碾压砂浆,以保证面板混凝土浇筑质量。
1.2 库岸防渗面板基础
库岸防渗体系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40cm厚C25 钢筋混凝土面板、400 g/m土工布、1~1.5 kg/m2乳化沥青和30cm厚多孔混凝土。
由于库岸开挖边坡较陡(1:1.4),排水垫层铺筑有困难,因此库岸排水层采用C10多孔混凝土,厚度30 cm。
2 防渗面板结构
2.1 库底面板
库底面板厚度为40 cm,靠近连接板的库底面板在与连接板分缝处2.5m范围内渐变到60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W8F150,双层双向配筋:面层φ16@160,底层φ16@200,保护层厚度均为8 cm。
2.2 库岸面板
库岸面板厚度为40 cm,靠近连接板的库底面板在与连接板分缝处2.5 m范围内渐变到60 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W8F200,配筋与库底面板相同。
2.3 连接板
连接板厚度60cm,标准块水平宽10m,斜坡长1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W8F150,双层双向配筋,面层与底层均为ф18@200,保护层厚度均为8 cm。
为提高面板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所有防渗面板混凝土中均掺入聚丙烯睛纤维,掺量为5 kg/m.
3 接缝止水
防渗面板接缝均设两道止水,即底部为铜止水片和上部塑性填料止水。
防渗面板接缝宽分为16 mm和3 mm宽两种,16 mm宽的缝内填低发泡填缝板,3 mm宽的缝内涂刷乳化沥青。
3.1 底部铜止水
底部铜止水片厚1 mm,鼻宽14 mm,鼻高50 mm,立腿高80 mm,鼻内充填p14 mm橡胶棒和14mm厚聚氨脂泡沫塑料。
铜止水片技术要求为:抗拉强度>225 MPa,延伸率>25%,冷弯180°不出现裂缝,在0°-60°范围内连续张闭50次不出现裂缝.铜止水片异型接头采用1.5mm厚紫铜板加工成型。
3.2 表面止水
表面止水采用SR塑性填料加三元乙丙盖板,盖板两侧采用扁钢(角钢)和膨胀螺栓固定,扁钢规格50 mm x5 mm.角钢规格L 75 mm x 50 mm x6 mm膨胀螺栓规格φ10 mm@400 mm,l =100 mm.
3.3 低发泡填缝板
防渗面板缝宽16mm的分缝内填低发泡填缝板。
低发泡填缝板的技术要求为:密度140 kg/m抗拉强度0.24 MPa,撕裂强度0.68 MPa,压缩强度0.17 MPa,压缩永久变形率1.1%,延伸率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