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治疗

合集下载

治疗腰椎滑脱的5种方法

治疗腰椎滑脱的5种方法

治疗腰椎滑脱的5种方法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一种常见方法。

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例如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贴敷止痛贴、局部按摩膏等外用药物来缓解疼痛和改善局部循环。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根治疾病。

其次,物理治疗也是治疗腰椎滑脱的重要方法之一。

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理疗、针灸等多种手段。

热疗和冷疗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理疗和针灸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腰部的功能和稳定性。

物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腰椎滑脱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外,手术治疗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最后手段。

对于一些严重的腰椎滑脱病例,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问题。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融合、椎间融合、椎间盘置换等方式来恢复腰椎的稳定性和功能,但手术治疗风险较大,需要患者谨慎选择。

此外,腰部保护和锻炼也是治疗腰椎滑脱的重要环节。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不正确,注意保持腰部的稳定性。

同时,进行适当的腰部锻炼也可以帮助改善腰椎滑脱的症状,增强腰部肌肉的支撑力。

最后,心理调节和饮食调理也是治疗腰椎滑脱的重要方面。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疾病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合理的饮食结构也可以帮助改善腰椎滑脱的症状,例如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骨骼健康。

综上所述,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有多种选择,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治疗的副作用,避免盲目进行手术治疗,同时也要重视腰部的保护和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结构。

希望以上内容对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治疗腰椎滑脱的5种方法

治疗腰椎滑脱的5种方法

治疗腰椎滑脱的5种方法
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五种常用的方法:
1. 保守疗法:腰椎滑脱早期可以采用保守疗法来治疗,包括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佩戴腰带或腰椎固定器等方式来减轻腰椎的负荷,同时进行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按摩等,以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的病情。

2.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来缓解腰椎滑脱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如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退炎药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3. 牵引疗法:通过外力牵引来纠正腰椎滑脱的位置,可以采用手动牵引、物理牵引或机械牵引等方式,以减少腰椎间的压力,缓解疼痛并促进腰椎结构的恢复。

4.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电疗、按摩、理疗等,通过改善腰椎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环境,促进腰椎滑脱部位的修复和恢复,同时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减轻腰椎受力,以达到治疗效果。

5.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腰椎滑脱病例,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较快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选择椎间融合术、椎板切除术或椎弓根联体切除术等,以恢复腰椎的稳定性和功能。

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考虑。

怎样选择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

怎样选择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

怎样选择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
一、概述
当具有连接以及固定功能的腰椎关节之间出现差异,大家就有可能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椎滑脱现象。

二、步骤/方法:
1、无症状:无论是外伤还是内在病变引起的腰椎滑脱现象,只要患者并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不适现象,或是直接无任何症状,那么即使存在椎管滑脱,患者也无需进行任何特殊的治疗。

只需适当的加强腰背的锻炼,防止滑脱加重即可。

2、症状轻微:对于出现轻微腰痛现象的患者来说,如果想要快速无损伤的解决病情,可以适时的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微创方案进行治疗,即使出现了神经根受压引起的下肢疼痛麻木,微创治疗方案一样可以适用。

3、严重阶段:如果损伤严重不良影响比较多,微创治疗无效,患者可以采用手术进行相应的治疗。

主要通过内固定、植骨融合、复位等方式帮助椎体维持正常现象。

但是手术治疗的风险比较高,在进行植骨融合等方案的时候容易损伤到脊髓,引起更多的并发症。

三、注意事项:
只有选对适合自己而定治疗方案,才能帮助患者提高治愈的几率或是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反应,因此患者一定要慎重选择。

中医如何治疗腰椎滑脱及效果

中医如何治疗腰椎滑脱及效果

饮食及锻炼的建议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饮食对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患者需要注意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寒凉、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增加营 养摄入,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锻炼建议
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预防腰椎滑脱的复发 。推荐的运动方式包括游泳、瑜伽、慢跑等,但需注意不要 过度运动,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
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对特定的穴位进行温热刺 激,以舒筋活络、调和气血。
刺络放血
在腰椎部位刺破皮肤,放出适量血液,以减轻局 部炎症反应和缓解疼痛。
推拿治疗
手法按摩
通过推、揉、捏、按等手法,对腰椎部位进行按摩,以舒缓肌肉 紧张和促进腰椎部位的血液循环。
扳法
在保持腰椎部位稳定的情况下,用双手将腰椎部位的小关节扳开, 以改善腰椎滑脱的情况。
THANKS FOR WATCHI
通过中医的调理,患者 可以降低再次发作的风 险。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中医治疗可帮助患者更 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 况。
提高生活质量的效
增强自信
01
通过中医治疗,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增强自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02
中医治疗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享受生活。
促进康复
03
中医治疗可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使患者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
05 中医治疗腰椎滑脱的注意 事项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诊断准确
中医治疗腰椎滑脱首先需要准确诊断病情,了解滑脱的程度、原因 和患者的体质状况,为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腰椎滑脱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 推拿、拔罐等,以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
重视休息

腰椎1度滑脱治疗方案

腰椎1度滑脱治疗方案

腰椎1度滑脱治疗方案腰椎1度滑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局部压痛、腰肌劳损和运动受限等症状。

针对这种疾病,常见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本文将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探讨腰椎1度滑脱的治疗方案。

一、保守治疗1. 生活方式调整针对腰椎滑脱患者,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饮食上,应保持均衡营养,减少对脊柱的负荷。

运动上,可以进行适量的腰背肌锻炼,增强腹肌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腰椎滑脱保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理疗、电疗和推拿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伤后康复。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腰椎滑脱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的药物包括镇痛剂、非甾体抗炎药和肌肉松弛剂等。

通过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疼痛症状和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病情。

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对于大部分腰椎1度滑脱的患者来说是有效的,但对于某些严重病情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1. 核心减压手术核心减压手术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通过切除部分椎间盘组织和突出椎骨的骨质,减少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疼痛症状。

该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部分腰椎滑脱患者。

2. 椎间融合手术椎间融合手术是一种较为重型的手术治疗方法。

通过植入植骨或植入人工椎间盘等物质,促进相邻椎骨的融合,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该手术适用于滑脱严重且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但手术风险和康复时间较长。

3. 脊柱镜手术脊柱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

通过脊柱镜引导下的操作,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脊柱镜手术适用于早期腰椎滑脱患者,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的优点。

综上所述,对于腰椎1度滑脱患者来说,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调整、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等。

对于严重病情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有着各自的适应症,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腰椎滑脱能针灸治疗方案

腰椎滑脱能针灸治疗方案

腰椎滑脱的针灸治疗方案一、概述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部分滑移至下一椎体前方或前方及侧方,导致椎管狭窄、神经受压等症状。

针灸治疗腰椎滑脱主要通过调节人体经络、平衡阴阳、活血化瘀、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作用,从而达到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的目的。

二、针灸治疗原则1. 调整椎体位置,恢复脊柱生理曲度。

2. 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 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神经压迫。

4. 调节阴阳,增强机体免疫力。

三、针灸治疗方案1. 取穴原则(1)局部取穴:病变椎体及其上下椎体的棘突旁开1.5寸处,每侧取2个穴位。

(2)循经取穴: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肝经、肾经等。

(3)对症取穴: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选取相应穴位。

2. 穴位选择(1)局部取穴:阿是穴(病变椎体棘突旁开1.5寸处)、大肠俞、膀胱俞。

(2)循经取穴:委中、承山、昆仑、悬钟、太冲、太溪、肝俞、肾俞。

(3)对症取穴: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如腰痛明显,可加用足三里、气海等穴位。

3. 针灸方法(1)常规消毒:选用75%酒精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

(2)针刺:选用0.30mm×40mm的针灸针,采用直刺法,深度约1-2寸。

(3)行针:行针时采用提插、捻转、旋转等手法,使针感传导至病变部位。

(4)留针: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

(5)拔针:拔针前先让患者深呼吸,放松肌肉,缓慢拔针。

4. 针灸疗程(1)治疗频率: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

(2)治疗周期:根据患者病情,可进行2-3个疗程的治疗。

四、注意事项1. 针灸治疗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2. 针灸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劳累、受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 针灸治疗过程中,如出现晕针、过敏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措施。

4. 针灸治疗后,患者应适当进行腰背肌肉锻炼,增强腰背肌肉力量,预防腰椎滑脱复发。

5. 针灸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医嘱,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进展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进展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进展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腰椎退变性疾病。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不适和痛苦。

针对这一疾病,目前已经有了很多非手术治疗方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退变性腰椎滑脱症?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退化和椎体滑移所致的腰椎疾病。

常见的症状有腰背部疼痛、腿部麻木、活动受限等。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脊髓压迫,造成下肢瘫痪等严重后果。

二、非手术治疗方案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目前已经有了很多非手术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疗法等。

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目前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主要包括休息、减轻负重、改变姿势、热敷等。

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但是对于椎间盘突出和椎间盘退化的治疗效果较为有限。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通过各种物理手段来改善患者的腰椎症状,包括热疗、冷疗、超声波治疗、牵引等。

物理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包括镇痛药、抗炎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疼痛感,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4. 中医疗法中医疗法是通过中医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来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通过中医疗法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改善腰椎的功能,并且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

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微创介入治疗是近年来非常受关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经皮穿刺技术将药物或者抗炎药直接注入患者的椎间盘或者疼痛部位,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炎症反应。

微创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可以避免手术和手术后的恢复期,对于一些手术不宜或者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保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保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保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脊柱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它的特征是腰椎上后缘关节面因退行性变而不稳定,导致椎体和椎弓滑移,压迫神经,引起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面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保守治疗是首选。

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是通过口服止痛药、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等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使病人能够正常活动。

但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期限应适当控制,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损害。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按摩、针灸、理疗和牵引等。

按摩、针灸和理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但是并不会直接影响滑脱和退变的情况。

牵引则能拉伸韧带和椎间盘,有一定程度上的矫正作用。

但物理疗法并不能治本,因此物理疗法一般应用于保守治疗过程中的辅助治疗。

康复训练是治疗腰椎滑脱症最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矫正体位,增强体质,提高肌肉稳定性,逐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肌力、柔韧性和神经肌肉控制三方面。

肌力训练是指通过对腰腹肌等核心肌群的训练,强化和增强腰部的支撑力,最终缓解疼痛。

柔韧性训练是通过拉伸锻炼,增强腰部柔韧性,恢复腰椎的正常运动范围,减少肌肉、韧带的紧张。

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是通过练习肌肉的协调性、检查运动异常及恢复腰椎的正常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保守治疗虽然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和恒心,但它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和手术后需要康复恢复的患者,保守治疗更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腰部疼痛、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时,不要轻易放弃治疗,一定要及时进行保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滑脱治疗(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适合于所有病人,而且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保守治疗中需定期复查腰椎X线,了解滑脱情况。

如果有腰痛和腿部的不适,在休息后通常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保守治疗包括手法、卧板床休息,禁止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加强腰背肌肉功能锻练,腰围保护,结合理疗如微波、红外、热疗,口服消炎止痛药。

(2)手术治疗如果腰椎滑脱的患者出现了神经症状,而且通过正规的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或缓解不满意,仍然有长期的腰痛和其它滑脱的伴随症状,即保守治疗无效,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就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有很多种,如后路滑脱复位、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等。

(3)康复无论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康复非常重要。

要尽量避免提重物、弯腰或者剧烈的运动如足球、高强度的训练(跑步,有氧运动)等。

腰背肌功能锻练极其重要,有条件的话可多参加游泳锻练。

还有,要保持合适的体重,进行适当的运动
你好!我也是一个腰椎滑脱的患者,我手术巳一年多了,手术很成功!但仍有不适,这是因为:
1.手术中是要动到我们的神经的,需要时间修复.
2.原先受压的神经也需要时间恢复.
3.手术中的损伤你才二个月,还需要时间呵.
4.骨的重塑一般要在第二年才完成.
患友:你要耐心呵!三个月后拍片复查,融合了适度活动!祝早日康复!
一个江苏的患友.
腰椎滑脱的治疗
(一)腰椎滑脱的治疗原则
腰椎滑脱治疗的原则包括如下几条:①不是所有的腰椎滑脱都需要治疗。

实际上,相当一部分腰椎滑脱患者终生无腰痛症状,未经治疗;最新研究结果证实,获得性腰椎滑脱患者其慢性腰痛的程度及类型与正常人无实质性差异。

②伴有腰痛的腰椎滑脱并非都需要手术。

对有腰痛症状的腰椎滑脱患者,首先应明确其疼痛的部位及性质,判断其疼痛是否与滑脱有关,因为与滑脱部位相邻椎间盘的变性、小关节病变或软组织损伤等都可导致腰痛;应针对其原因进行对症治疗,或进行试验性治疗,如制动、理疗;保守治疗无效或确定其疼痛与滑脱有关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③根据滑脱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重要的是手术前对患者的年龄、滑脱类型、滑脱程度、椎间盘及椎管的状态作出综合评价,从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以期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④滑脱椎体的融合是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

对腰椎滑脱患者来说,一个理想的手术应该包括受压神经组织的减压、滑脱椎体的复位及内固定、滑脱椎体与邻近椎体的融合。

(二)腰椎滑脱的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病史短、症状轻、无明显滑脱的患者,单纯峡部裂患者及年龄大、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休息理疗、腰背肌锻炼、腰围或支具、对症处理等。

经规范化保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症状能够缓解。

(三)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 无或有症状;滑脱大于50%;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2) 进行性滑脱者(3) 非手术治疗无法矫正脊柱畸形和步态明显异常者(4) 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疼痛者(5) 下肢出现神经症状或马尾压迫综合征者。

滑脱的手术原则为: 减压、复位、融合和稳定脊柱。

手术目的是解除病人症状, 故术前要准确判断好症状来源的原因, 部位和范围, 术中在减压、固定、融合等几个步骤中有所侧重,再结合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手术方案。

1减压减压是解除症状的主要手段。

轻度腰椎滑脱是否需要进行神经根减压尚存争议。

对于重度滑脱多数作者主张进行神经减压, 以缓解症状。

减压范围应当包括黄韧带、椎间盘、增生的关节突、侧隐窝,有椎管狭窄症状者需行椎管成形术。

减压除了可以解除硬膜和神经根的压迫外, 还有利于滑脱复位。

由于减压后破坏腰椎后柱结构, 削弱脊柱稳定性, 故要同时行融合术。

椎间盘是维持椎间稳定的重要结构, 术前要明确症状是否与椎间盘有关, 尽量保留有用的椎间盘,这样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时间。

2 复位至今对滑脱是否需要复位有较大争议。

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原则上应尽量争取复位;,如不能完全复位,部分复位亦可。

滑脱复位的优点有: (1) 恢复腰骶椎的生理曲度及负重曲线,正常的负重曲线有促进骨融合的作用。

(2) 复位后有相对较宽广的植骨床,有利于植骨融合。

(3) 可缓解神经根的牵拉,减少神经损害并发症。

(4) 恢复脊柱正常生物力学关系,减少滑脱椎体在下位椎体上的滑移剪力,稳定脊柱;且因关节囊、韧带、肌肉的病变改善而使继发性下腰痛得以缓解。

手术中应当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进行复位, 减压后神经无压迫、椎间结构松弛, 使复位更简单容易。

随着脊柱器械的发展, 对严重滑脱者复位已不是难题。

3内固定坚强的内固定不但有助于防止畸形进展, 提高早、中期临床疗效;还能增加椎管融合率。

但前路手术可以不使用内固定。

椎弓根钉可达到三柱固定, 可进行撑开、提拉复位,其抗旋转、剪切性能很强, 故是后路手术主要使用的内固定物。

自Roy-Camille 30年前发明椎弓根螺钉以来, 椎弓根钉器械的材料、形状、钉棒连接方式、固定方式、复位方式都有很大改进。

现代的椎弓根钉连接准确、操作简单、结构牢固、易于复位, 有较高抗拨出强度和抗疲劳强度。

4融合腰椎滑脱融合术按手术入路分为前路,后路融合术及前后联合手术;按植骨部位分为峡部修补、椎板植骨融合、椎体间融合、侧后方植骨融合术。

单纯峡部修补植骨融合能保留病变节段运动功能,对腰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干扰小,手术创伤小,操作技术简单。

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仅适用于单纯峡部裂患者。

对于合并椎体滑脱,即使是轻度椎体滑脱;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狭窄需广泛减压的患者没有此种手术指征。

②适用于青少年患者。

对于年龄超过30 岁者,直接修复很难获得成功。

后路椎板植骨融合术包括有火柴棒植骨和大块H型植骨。

1911年由Albee和Hibb首创, 目前因其假关节发生率高较少采用。

椎体间融合术有植骨量大、植骨融合快、融合率高、支撑椎体前柱并保持脊柱稳定性等优点。

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椎体间植骨融合是理论上的修复前中柱的理想方法。

椎体间融合术的主要术式有经前路(ALIF) 、后路( PLIF) 、经椎间孔入路(TLIF)。

,经前路(ALIF) 椎体间融合术的突出优点是能直视下进行复位、植骨融合等操作。

该术式不足之处在于对术者要求较高,损伤大,易造成性功能障碍及术后粘连等并发症,不能解除来源椎管后路压迫而导致的神经症状等。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 行两侧椎板分别开窗,切除椎间盘,进行椎体间植骨融合,其优点是:(1)能保留或加强脊柱的稳定因素(2)植骨操作简单,植骨容易(3)融合后能确定稳定脊柱(4)减压彻底(5)术后并发症较少。

但该手术有增加损伤硬脊膜和神经根的可能。

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 TLIF) 是近年兴起的新技术, 有逐渐代替PL IF的趋势。

该技术主要特点是(1)单侧后外侧入路进入椎间隙,可行双侧前柱的椎间植骨支撑,较PLIF 的双侧入路椎间植骨创伤小,减少手术时间、出血少。

(2) TLIF术式保留了棘突上、棘突间韧带
及后纵韧带,对椎体植骨有张力带的作用,压紧植骨块促进融合;同时可防止植骨块向后跌入椎管。

(3) TLIF术式仅切除一侧的小关节,保留了椎板及另一侧的小关节,对椎骨的完整性破坏相对较少,而且增加了手术中植骨面积,从而提高了植骨融合率。

(4)无需牵引硬脊膜及神经根,不会导致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圆椎的损伤。

侧后方融合术(PLF)的优越性在于: (1)可同时行减压手术(2)植骨部位距腰椎屈伸活动轴较近,周围血液循环丰富,利于骨愈合(3)术后卧床时间相对较短(4)可以与椎体间植骨、椎板植骨同时使用,作360°融合。

但侧后方植骨融合假关节形成率较高;术后后外侧植骨区承受较强张力,长期反复剪切应力作用下,可出现融合区拉长或疲劳骨折,使腰椎滑脱进一步发展。

椎体间植骨可以选用的材料众多, 除了传统的自体、异体骨块外,还有各种Cage和Spacer。

椎体间融合器(Cage) 自10 年前应用以来, 发展很快。

形状从开始的有螺纹圆柱体变为方形、盒形, 材料从钛合金变为碳纤维和生物相容性更好的PEEK;现在各种入路均有专用的融合器,甚至还出现了HA涂层的Spacer, 能诱导骨生长, 不需要植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