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主题活动
幼儿园蒲公英主题活动设计

幼儿园蒲公英主题活动设计
一、活动主题:蒲公英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交往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蒲公英种子、花盆、土壤、水壶、绘画用品、纸张、剪刀、胶水等。
2.场地准备:以教室为主,需带到户外寻找蒲公英。
四、活动流程:
1.认识蒲公英
教师先向幼儿们介绍蒲公英的外形、特征及生态环境。
2.品尝蒲公英
为了让幼儿了解蒲公英是可以食用的,可以准备蒲公英茶或用蒲公英叶子泡水给幼儿品尝。
3.制作蒲公英画
教师给幼儿们展示蒲公英的图画,并指导幼儿用纸、颜料、刷子画出蒲公英。
4.制作蒲公英立体画
教师指导幼儿将画好的蒲公英沿着轮廓线剪出,并拼合成立体的蒲公英。
5.种植蒲公英
在花盆里加入适量的土,然后把蒲公英种子撒在上面,轻轻压实,然
后浇水,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等待蒲公英生长。
6.蒲公英诗词创作
教师教授蒲公英诗词,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诗词。
7.户外赏蒲公英
带幼儿到户外寻找蒲公英,在品尝蒲公英茶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大自然中的美景。
五、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蒲公英主题活动,让幼儿们了解了蒲公英的外形、特点及生态环境,也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同时还增添了幼儿的诗词造诣和动手能力。
此次活动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了解大自然万物的机会,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爱自然的情感。
2024年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 3

2024年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 3】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中班教学大纲,结合《幼儿游戏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自然探索游戏”,具体内容为“认识蒲公英”主题活动。
详细内容涉及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及其种子的传播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认识到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蒲公英外形特征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了解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蒲公英生长过程的理解,种子传播方式的掌握。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蒲公英的外形特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蒲公英实物、图片、生长过程图卡、种子传播动画。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蒲公英实物和图片,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他们说出对蒲公英的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生长过程图卡,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其生命周期。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蒲公英,引导他们观察、描述蒲公英的外形特征。
4. 游戏活动(10分钟)组织“种子传播”游戏,让幼儿扮演蒲公英种子,通过互动体验,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
六、板书设计1.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2. 蒲公英的外形特征3. 蒲公英种子的传播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蒲公英。
答案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用彩笔进行装饰。
2. 作业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关于蒲公英的故事或谜语。
答案要求:将收集到的故事或谜语与同伴分享,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蒲公英的认识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将教育活动延伸至家庭,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游戏活动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应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进行合理设定。
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

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蒲公英》这一主题活动,该主题选自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材第四章《大自然探秘》第二节《认识植物的生长》。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蒲公英的生长过程、特点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认识其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动手、合作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蒲公英、图片、PPT、视频、种子、花盆、土壤等。
2. 学具:放大镜、小铲子、水壶、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实物蒲公英,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蒲公英的外观特点。
(2)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蒲公英的种子,了解其传播方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幼儿展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2)讲解蒲公英的生长习性,让幼儿了解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蒲公英的发现。
(2)让幼儿动手种植蒲公英,体验参与植物生长的过程。
(2)鼓励幼儿思考:还有哪些植物具有类似蒲公英的传播方式?六、板书设计1. 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图解。
2. 蒲公英的特点及生长习性。
3. 幼儿观察蒲公英的记录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答案:幼儿需提交一份观察报告,内容包括植物名称、特点、生长过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蒲公英的兴趣浓厚,参与度较高。
但在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时,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让他们了解更多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024版中班游戏教案《蒲公英》反思

2024版中班游戏教案《蒲公英》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版中班游戏教材第四章《自然探索》,主题为《蒲公英》。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蒲公英的生长过程、了解蒲公英的特点与价值、学习蒲公英的相关游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认识蒲公英的特点,知道蒲公英的价值。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蒲公英的生长过程、特点与价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蒲公英相关游戏的学习与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蒲公英、游戏道具。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蒲公英,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蒲公英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通过PPT展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生长历程。
(2)讲解蒲公英的特点与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中的生物多样性。
3. 例题讲解(1)教师示范蒲公英的种植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2)教师讲解蒲公英的观察要点,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
4.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蒲公英种植,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学生完成观察记录表,巩固所学知识。
5. 游戏环节(1)开展“蒲公英找家”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蒲公英特点的认识。
(2)进行“蒲公英飞行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蒲公英》2. 内容: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蒲公英的特点与价值蒲公英相关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画一幅画,展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2. 答案:(1)学生完成观察记录,上交教师检查。
(2)学生完成画作,进行课堂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蒲公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蒲公英》是一款既可爱又富有趣味的游戏,适合幼儿中班的小朋友进行。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
以下是一份针对幼儿中班的《蒲公英》游戏活动教案,帮助您更好地组织这个活动。
活动名称:《蒲公英》游戏活动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3. 促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知。
活动准备:1. 游戏场地:室内或室外空旷的场地。
2. 道具:蒲公英花图画、纸质蒲公英花、音乐播放器。
3. 小组分组: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6人。
活动步骤:1. 游戏介绍:a. 向幼儿介绍蒲公英的外观:长着一个细长的茎,结有一个球形的花,花上有许多细小的花瓣。
b. 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幼儿需要模仿蒲公英的动作,将自己的手臂伸展开像花瓣,然后在音乐响起的时候跳起来,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飞舞。
c. 演示游戏动作:向幼儿展示如何将手臂伸展开,并在音乐响起时跳起来。
2. 游戏练习:a. 让幼儿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站在一条直线上。
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幼儿站在前面,其他幼儿站在他们后面。
b. 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将手臂伸展开。
当音乐停止时,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幼儿跳起来模仿蒲公英的种子飞舞。
其他幼儿可以帮助他们捕捉这些“种子”,并陪他们一起跳舞。
c. 重复以上步骤,让每个小组的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模仿蒲公英和捕捉“种子”。
3. 游戏扩展:a. 增加游戏难度:可以加快音乐的节奏,或者增加跳舞的时间。
b. 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在游戏结束后,和幼儿一起观察真实的蒲公英花,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蒲公英的知识。
c. 艺术活动:在游戏结束后让幼儿用彩纸和颜料制作自己的蒲公英花图画,鼓励他们想象和创意。
4. 游戏总结:a. 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游戏流程,让他们分享对于游戏的感受和体验。
b. 引导幼儿思考他们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帮助他们总结游戏的目标和意义。
这是一份针对幼儿中班的《蒲公英》游戏活动教案,可以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
中班降活动教案:飞舞的蒲公英

中班降活动教案:飞舞的蒲公英一、活动目标:1. 认识蒲公英,了解它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
2. 观察蒲公英的形态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 蒲公英图片若干张2. 手工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3. 环境保护相关视频或故事三、活动过程:1. 导入:展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的形态特征,如叶子、花朵、种子等。
2. 讲解:介绍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传播方式,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命周期。
3. 手工制作:分发手工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指导幼儿制作蒲公英挂饰。
4. 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5. 环境保护教育:播放环境保护相关视频或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活动延伸:1. 带幼儿到户外观察真实的蒲公英,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2. 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到环保实践中来。
3. 邀请家长参与环保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习惯。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蒲公英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创造力等。
3. 关注幼儿在环境保护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如环保意识、实践操作等。
4.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活动对幼儿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调整和完善后续活动。
六、活动步骤:1. 准备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主题活动:介绍蒲公英的生长环境、特点和传播方式,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命周期。
3. 手工制作:分发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蒲公英模型。
4. 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5. 环境保护教育:通过讲解和互动游戏,让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蒲公英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蒲公英为主题的教案

蒲公英为主题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大自然中的蒲公英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地观察和实验。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展示对蒲公英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准备:1. 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中关于蒲公英的图书、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活动所需材料:蒲公英植株、放大镜、塑料袋、土壤、水、绘画纸、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
3. 小组合作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一幅蒲公英的图片或实际植株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它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它的特点吗?”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实际植株,鼓励他们提出对蒲公英的好奇问题。
二、实地观察与记录(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株蒲公英植株。
2. 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蒲公英的不同部分,包括根、茎、叶和花。
3.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蒲公英特点和问题,并将观察结果汇报给其他小组。
三、实验探究(20分钟)1. 提问:“你们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如何传播的吗?”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并组织实验验证。
2. 学生将蒲公英花球放入塑料袋中,轻轻摇晃,观察花球中的种子是否会飞出来。
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创意表达(15分钟)1. 鼓励学生用彩色铅笔绘制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并在绘画纸上标注各个部分的名称。
2. 学生可以利用剪刀和胶水制作一个蒲公英模型,展示蒲公英的特点和种子传播方式。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和蒲公英模型展示给全班。
2.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他们对蒲公英的新认识和发现。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寻找并观察更多的蒲公英植株。
中班降活动教案:飞舞的蒲公英

中班降活动教案:飞舞的蒲公英一、活动目标:1. 观察和描述春天的特点和蒲公英的外形特征。
2.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蒲公英的图片或实物。
2. 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3.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三、活动过程:1. 引入:展示蒲公英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点和蒲公英的外形特征。
2. 制作手工:分发手工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飞舞的蒲公英。
3. 创作绘画:给每个幼儿发放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绘制飞舞的蒲公英。
四、活动延伸:1. 展示和分享: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2. 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真实的蒲公英,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估幼儿对春天的特点和蒲公英的认识程度。
3. 收集和分析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活动准备:1. 收集各种颜色的蒲公英图片,以供幼儿观察。
2. 准备手工材料,包括彩纸、剪刀、胶水等。
3. 准备绘画材料,包括画纸、水彩颜料、画笔等。
4. 准备一首关于蒲公英的儿歌或诗歌。
七、活动过程:1. 引入:展示蒲公英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蒲公英的外形特征。
2. 制作手工: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彩色蒲公英。
3. 创作绘画:给每个幼儿发放画纸和水彩颜料,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绘制蒲公英。
4. 学习儿歌或诗歌:教唱一首关于蒲公英的儿歌或诗歌,让幼儿跟着一起唱。
八、活动延伸:1. 展示和分享: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2. 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真实的蒲公英,观察其生长环境和特点。
3.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蒲公英,通过表演的方式体验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以及他们在制作手工和绘画过程中的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的秘密主题背景幼儿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植物,蒲公英也是其中一种.记得童年时对蒲公英就很好奇.它们看起来毛茸茸的.一碰,一吹,那绒球就会分散.如同降落伞,又似羽毛般轻盈.孩子对飞絮的好奇,近段时间蒲公英的飞絮漫天飞舞,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活动时捉飞絮。
而蒲公英在幼儿园里又是随处可见,于是生成了《蒲公英》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1.认识蒲公英,了解其特征和用途,培养幼儿对身边野生植物的兴趣。
2.了解蒲公英种子传播的方式。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主题墙设置1.在图书区为孩子投放蒲公英的图片、儿歌、故事。
2.美工区为孩子投放美工材料及蒲公英图片,供孩子创作。
3.主题墙教师布置蒲公英的板块。
家长工作1带领孩子到户外寻找蒲公英。
2.和孩子一起扑捉飞絮,观察蒲公英种子的特点。
主题活动安排活动一蒲公英(综合)活动二长长长(科学)活动三蒲公英(散文)活动四飞絮漫天(美工)活动五我是小小蒲公英(舞蹈)活动名称:蒲公英活动目标1.认识蒲公英,了解其特征和用途,培养幼儿对身边野生植物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1.带幼儿到野外采摘不同形状的蒲公英。
2.画册活动过程一,认识蒲公英1.采摘蒲公英,对蒲公英的叶子的形状进行初步观察。
2.观察比较不同形状的蒲公英。
3.介绍蒲公英的有关知识。
二,故事,蒲公英姑娘1.教师讲故事。
2.幼儿思考:(1)是谁救了全村人的命?(2)蒲公英姑娘变成了什么?4.说一说,蒲公英有哪些用途。
(可做中药,可作饲料)三.学儿歌翻看《画册》,看图画,学儿歌。
四.活动延伸:组织幼儿观察蒲公英的成长过程,并有意识的让幼儿进行记录。
活动反思: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幼儿园,田地里,到处可见他的身影。
活动就从找野菜开始。
当我拿着孩子找到的蒲公英向幼儿介绍时,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
布置作业时让家长带着孩子观察蒲公英,同时向家长介绍蒲公英。
第二天来园,家长欣喜的对我说:孩子还给我介绍蒲公英呢!从家长的神情中可以看到家长有多自豪。
第二天来园后,好多孩子手中拿着蒲公英的叶子和小花。
湘南说:“老师,蒲公英的叶子有锯齿型的,还有卵形的,他们的叶子长得不一样。
”雨涵说:它的叶子可以止血,我妈妈上网查了,它的叶子可以治病,可以当菜吃。
没想到,正要进行的活动被孩子家长预先教会了。
可见家长资源和教学活动是可以有机结合的,将家长资源引进到课堂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模式。
活动名称:长长长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蒲公英,关注蒲公英的成长过程。
2.引导幼儿填写观察记录表,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在植物角种植蒲公英观察记录表活动过程:一谈话师:你知道蒲公英在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长叶子,什么时候开花吗?(幼儿发言)3.出示自然角的蒲公英,师:这有几株蒲公英,我们每天观察,和他一起长大好不好?二.观察蒲公英,学习记录1.幼儿观察蒲公英。
2你见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3幼儿尝试表现自己的发现。
师:你能用笔画出你见到的蒲公英吗?4.教师指导幼儿绘画自己见到的蒲公英。
三.填写观察记录表1,出示观察记录表这是一张观察记录表,我们可以吧自己看到的蒲公英的样子记录在里面。
2,教师示范填写记录表3,幼儿尝试填写观察记录表。
将幼儿分成6组,每组选出一名幼儿进行记录,教师指导。
四.交流展示将观察记录展示在主题墙。
活动反思:为了培养孩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我尝试让孩子进行观察并记录。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观察记录表,我详细的像孩子讲解、示范,引导孩子学习填写。
记录时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以组为单位,指定比较认真负责的孩子担任记录的任务,其他幼儿在观看记录的同时也是学习记录的过程,为以后自己独立进行记录打下基础。
活动名称:蒲公英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喜欢看图画,喜欢图书。
2.鼓励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中的简单内容。
3.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认识蒲公英。
活动准备《字宝宝乐园》画册活动过程一.认识飞絮教师向幼儿介绍飞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蒲公英的种子,他坐上了小伞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了。
二.欣赏图画。
教师提问:图画中有谁?你认识他吗?蒲公英想什么?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带幼儿认读。
三.欣赏儿歌1.发书。
2.播放录音,幼儿独立欣赏两遍,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独立跟读儿歌两遍。
4.教师范读,幼儿跟读。
5.收书。
活动反思:儿歌形象得将蒲公英的种子比作了小伞兵,而孩子们对解放军叔叔充满了崇敬之情,所以孩子很快理解了蒲公英种子的特点。
活动名称:飞絮满天飞活动目标:1.知道蒲公英种子的特点,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
2.能用线条表现飞絮,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笔《字宝宝乐园》18课活动材料蒲公英的图片范例活动过程:一.捉飞絮,带领孩子到户外扑捉飞絮二.观察飞絮教师:飞絮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总结:飞絮是白颜色的,好像个绒绒球,轻飘飘的。
三.探索绘画。
1.出示范例,观察飞絮的特点。
2.教师示范。
蒲公英的种子小小的,用一个小点表示。
身上的绒毛用线条表示。
3.幼儿尝试绘画。
四,交流评价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主题墙。
活动名称:我是小小蒲公英活动目标:1.随音乐能按老师的提示表演舞蹈.2.根据已有经验,技能,大胆创编动作.3.能与同组的伙伴协调配合,友好交流.能亲密,轻柔的接触舞伴.活动准备:1.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像带,录像机2.四色绒球,,每种个6个.(视本班情况而定),让幼儿戴在手腕上,同色的为一组.3.幼儿知道蒲公英的外形和播种形式。
活动过程:一.导入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二.指导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了...)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么去表现.5.让幼儿各自看一下自己绒球的颜色,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朵蒲公英.6.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7.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起来表演给幼儿看.8.教师朗诵故事,让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次.9.教师根据幼儿反应,将幼儿最喜欢的,最精彩的动作再次抽取出来,让幼儿反复练习,并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10.幼儿再次完整随音乐练习.活动结束.朗诵内容:这是一个有太阳的下午,风轻轻的吹着.很轻,很轻.突然,风大了起来,蒲公英宝宝离开了妈妈,跟着风婆婆,飞呀飞呀,刚要落到草地上,又有一阵风吹来.蒲公英宝宝又飞了起来,飞呀飞呀,飞的高高的.咦?风停了,蒲公英宝宝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的从空中往下落.有的落在了池塘边,有的落在了柳树下,有的落在了花丛中.下雨了下雨了.蒲公英宝宝张开小嘴开心的喝着水.渐渐的,蒲公英宝宝长大了,个子越长越高,越长越高.有的和他们的妈妈长的一样高,有的长的更高.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开花了.身上长出了许多蒲公英宝宝,他们也做妈妈拉!(自创)活动反思:在教师的指引下,孩子逐渐能感知音乐的旋律,部分能力强的幼儿还能自己听音乐做动作。
孩子们在自由组合的环节比较活跃,也比较兴奋,能快速找到伙伴进行组合。
通过舞蹈的形式孩子对蒲公英的种子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主题活动反思本主题是一个小型的主题活动,由5个小活动组成。
选择活动时,将使用教材和补充教材相结合,综合活动《蒲公英》和儿歌《蒲公英》均选自《画册》和《字宝宝乐园》;《长长长》和《飞絮漫天》则为生成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达到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目标。
大自然是知识的源泉,而我们农村处处是自然,有效地利用身边资源,让幼儿亲近自然走进生活,切身感受事物的发展变化,会使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变得自然、顺畅。
活动从带孩子寻找蒲公英开始。
我带孩子来到田地里,寻找蒲公英的踪影。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想孩子讲述了蒲公英的特点与用途。
孩子们围坐在我的身边,这种气氛在活动室里是找不到的。
为了培养孩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我尝试让孩子进行观察并记录。
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观察记录表,我详细的像孩子讲解、示范,引导孩子学习填写。
记录时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以组为单位,指定比较认真负责的孩子担任记录的任务,其他幼儿在观看记录的同时也是学习记录的过程,为以后自己独立进行记录打下基础。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幼儿园,田地里,到处可见他的身影。
活动就从找野菜开始。
当我拿着孩子找到的蒲公英向幼儿介绍时,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
布置作业时让家长带着孩子观察蒲公英,同时向家长介绍蒲公英。
第二天来园,家长欣喜的对我说:孩子还给我介绍蒲公英呢!从家长的神情中可以看到家长有多自豪。
第二天来园后,好多孩子手中拿着蒲公英的叶子和小花。
湘南说:“老师,蒲公英的叶子有锯齿型的,还有卵形的,他们的叶子长得不一样。
”雨涵说:它的叶子可以止血,我妈妈上网查了,它的叶子可以治病,可以当菜吃。
没想到,正要进行的活动被孩子家长预先教会了。
可见家长资源和教学活动是可以有机结合的,将家长资源引进到课堂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