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黑龙江博物馆感想
参观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的观后感《参观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的观后感》去参观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真的是一次超级有趣又涨知识的经历。
走进博物馆,那种神秘又壮观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最让我震撼的是一进去看到的那些巨大的恐龙化石。
那些恐龙骨架高高地矗立在那里,仿佛把我直接带回到了远古的恐龙时代。
看到这里我感觉自己特别渺小,这些曾经统治地球的生物是如此巨大又神秘。
当我仰望着恐龙化石的时候,当时我就想到在电视上看到的恐龙大片,那些恐龙在原野上奔跑、互相追逐的画面,而现在真实地看到它们的化石,那种触动是完全不一样的。
再往里面走,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岩石和矿石标本。
那些矿石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着不同的光,特别漂亮。
有的矿石看起来像一颗颗星星被镶嵌在石头里,有的像是有着独特花纹的宝石。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一块有着独特纹理的鸡血石,暗红色的纹理像流动的血液在石头中蔓延一样。
当时我就在想,大自然真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怎么就能创造出这么精美的东西呢。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我不是很理解。
比如说有些关于地质构造的模型和介绍,那些复杂的地质板块移动啊,褶皱山脉形成的原理等等,看起来挺费劲的,看了半天有些概念还是模模糊糊的。
不过这也让我更明确自己知识上的欠缺。
还有博物馆里呈现的黑龙江的地质地貌演变过程。
通过一个个沙盘和一幅幅图画,像是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
看完后我明白了黑龙江这片土地是经过多少年,多少次地质变动才形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这种变迁中的力量,让人敬畏。
总之,这次参观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地质世界有这么多奇妙和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啊。
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我在里面收获满满,也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能深入探索知识的机会。
黑龙江版画博物馆观后感

黑龙江版画博物馆观后感你要是想找个能让眼睛和心灵都来一场独特旅行的地儿,黑龙江版画博物馆可真是个超棒的选择。
刚走进博物馆,就感觉像是踏入了一个充满魔法的版画世界。
那些版画就像一群默默讲述故事的小精灵,每一幅都有它自己的小秘密要分享。
墙上挂着的版画真是多种多样。
有描绘黑龙江那壮丽雪景的,看着那画,我都能感觉到那股子冷冽的寒气从画里冒出来,仿佛自己正站在黑龙江的冰天雪地里,鼻子都要被冻得通红。
那白色的雪在版画家的手下变得特别有质感,像是真的可以抓一把来打雪仗似的。
还有刻画黑龙江民俗风情的版画呢。
你看那画面里热热闹闹的过年场景,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袄,贴春联、放鞭炮,满满的都是喜庆劲儿。
我站在那画前,就像穿越到了过去的黑龙江乡村,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闻着锅里炖肉的香味,心里那个暖啊。
版画家们可真厉害,能把这种热闹和欢乐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就表现得这么淋漓尽致。
我在馆里慢慢溜达着,发现这些版画的风格也是千变万化。
有些是那种粗犷豪放的,线条大刀阔斧,颜色对比强烈,就像黑龙江的汉子一样,充满了力量感;而有些呢,则是细腻入微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处理得特别精致,感觉画家是用了好多的耐心和爱才完成的。
而且啊,这里的版画可不仅仅是挂在墙上让你看看就完事儿了。
我能感觉到每一幅版画背后都有着版画家们的心血和梦想。
他们用刻刀在木板上一下一下地雕琢,就像在雕刻自己的生活一样。
这让我特别佩服,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还有这么一群人愿意静下心来,用这么传统又有魅力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生活、对黑龙江这片土地的热爱。
从黑龙江版画博物馆出来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那些精彩的版画。
这一趟真的像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寻宝之旅,我发现了黑龙江不一样的美,一种被版画家们精心捕捉和呈现出来的美。
我想啊,这博物馆就像一个宝藏盒子,把黑龙江的美都锁在里面,等着我们去打开,去欣赏呢。
黑龙江博物馆观后感800字

黑龙江博物馆观后感800字作为一名观众,我前往黑龙江博物馆参观展览,对展览所展示的历史文物、文化遗产及其故事等内容深感震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博物馆的设计与布局都富有特色,在入口处,我就被一幅巨大的黑龙江地图吸引住了,这幅地图清晰地标识出了东北历史上的重要地点,让我对黑龙江的发展与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着向前走,我看到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和展品,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新石器时期的殷墟青铜器、清代胶东的屠户石、黑龙江的白鹿祭礼大铜鼓等,每一件珍贵的文物都饱含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积淀,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
除了文物,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故事,让我更好地了解了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
例如,展出的一组黑龙江民族文化遗产中,有黑龙江的锦绣河山,还有黑龙江民间艺术、图案纹样和建筑文物等,这些都让我更好地了解了东北地区的生活和文化,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它们的珍贵性。
展览中的故事也让我难以忘怀,其中有关于黑龙江之父冯玉祥的历史,还有介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崛起和发展史等,每个故事都感人至深,让我领悟到了东北人民的坚韧不拔和创造力。
在展览中,我也看到了许多影视作品、书籍中的台词、画面和音乐等元素,例如《大江大河》中的孙玉厚、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等,这些画面和台词都非常形象而深刻,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它们所代表的故事和背景,也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它们的魅力与珍贵性。
总的来说,这次参观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博物馆所展示的珍贵文物、文化遗产和历史故事,我更好地了解了黑龙江的历史与文化,也收获了更多的学习和启发。
在我的印象中,黑龙江博物馆是一座充满教育和文化内涵的博物馆,它不仅展示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积淀,更展现了黑龙江人民的风华与情怀。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黑龙江的历史与文化会更加丰富多彩,也期待博物馆将在文化与教育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黑龙江博物馆观后感

黑龙江省博物馆观后感今天我们参观了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坐落在哈尔滨南岗区红军街50号,为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是保管、研究、展览黑龙江历史、文物、艺术与动植物等的科学中心。
该馆现有藏品约10余万件,自然标本经整理入库的约8000件。
历史文物2700余件,一级文物、标本55件。
历史文物中有宋代《蚕织图》、《九歌图》、清代的《西域舆图卷》以及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翰尔等民族文物。
自我来到哈尔滨后,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博物馆,因为我一直很喜欢博物馆,说实话,博物馆给我的新鲜感从我游览第一个博物馆时一直延伸到现在。
今天黑龙江省博物馆给了我久违的享受。
该博物馆为俄式建筑,原是1904年俄人所建的莫斯科商场。
1922年由俄国人发起建立东省文物研究会,并于该处筹备成立了博物馆。
该馆曾先后由俄国人、日本人经办管理,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松江省科学博物馆,1954年松江省同黑龙江省合并,该馆始用现名。
馆舍面积1.2万平方米,藏品10.7万余件。
其中五常学田村出土的古人类顶骨和左下肢胫骨化石,证明了2万多年前就有古人类在黑龙江地区活动;哈尔滨市阿城区巨源乡城子村金代齐国王墓出土的大量丝织品,填补了我国金代服饰实物的空白;嘉荫县出土的平头鸭嘴龙化石、富拉尔基出土的披毛犀化石、松花江猛犸象化石骨架,其完整程度,都属罕见。
尚有《黑龙江历史文物》、《黑龙江古动物》、《邓散木书刻艺术》等基本陈列。
除了一些馆藏珍品,黑龙江省博物馆还有一系列的历代文物,生物和古生物的陈列展,令我大开眼界。
回首当年,站在圣·尼古拉教堂的木制台阶上,绿树掩映的莫斯科商场恬静秀美尽收眼底;而从商场的台基上望去,教堂又是怎样的壮丽和神圣呢?今天教堂已然毁去,省博物馆却依然屹立,变了许多,建筑的一层大部分恢复成原来的商场形貌,所不同的是时代已变,商店的招牌也充满了现代气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现代的装修固然新鲜,却与建筑本身形象缺乏沟通,破坏了建筑的整体形象。
黑龙江版画博物馆观后感

黑龙江版画博物馆观后感前几天去了黑龙江版画博物馆,那可真是一场超有趣的体验啊!刚一走进博物馆,就感觉像是闯进了一个充满神秘和艺术魔法的世界。
墙上挂着的一幅幅版画,就像一个个会说话的小精灵,每一幅都在向我讲述着黑龙江的故事呢。
我看到有些版画刻画的是黑龙江的冰雪风光。
那冰雕玉琢的世界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感受到那凛冽的寒风和冰雪的清凉。
那厚厚的积雪,像是松软的棉花糖,而那些挺拔的树木,就像一个个坚守岗位的卫士,在版画里都被表现得特别生动。
感觉画家们就像是大自然的摄影师,只不过他们用的不是相机,而是刻刀和油墨,把黑龙江冬季的美景定格得这么有韵味。
还有些版画描绘的是黑龙江人民的生活场景。
有人们在热热闹闹地赶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质朴的笑容,那画面里的集市充满了烟火气。
从那些人物的表情、动作到街边小摊上的各种小物件,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
我就站在那幅画前看了好久,就好像我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热闹的集市中,能听到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闻到那些小吃散发出来的诱人香气。
我一边走一边看,越看越佩服这些版画家。
他们可真有耐心啊,要先在木板上精心雕刻,这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啊!而且这可不像画画,画错了还能改,这一刀下去可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我想他们在雕刻的时候,心里肯定是充满了对这片土地和这里人们的热爱,才能创作出这么棒的作品。
博物馆里的布置也很贴心。
灯光打在版画上,把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得清清楚楚,又不会太刺眼。
周围的环境很安静,让我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欣赏这些艺术珍品。
而且在一些版画旁边还有简单的介绍,让像我这样不太懂版画的人也能明白创作的背景和意图。
走出博物馆的时候,我还在回味那些精彩的版画。
我觉得这个博物馆就像是一个宝藏盒子,把黑龙江的美、黑龙江的文化和黑龙江人民的生活都锁在里面,等待着每一个游客去打开,去发现。
我想我以后肯定还会再来的,因为这里就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不断地去探索黑龙江版画更多的奥秘呢!。
黑龙江博物馆观后感

黑龙江博物馆观后感黑龙江博物馆观后感1·博物馆概述介绍黑龙江博物馆的基本信息,包括位置、建筑特色、馆藏藏品的特点等。
2·参观前的准备提供参观黑龙江博物馆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如了解博物馆的开放时间、门票价格、交通指南等。
3·展馆分布详细介绍黑龙江博物馆内各个展馆的分布情况,包括每个展馆的名称、主题以及所陈列的主要内容。
4·展品精选选择几个特别精彩的展品进行详细介绍和观后感,包括展品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文化意义等。
5·参观体验分享自己在黑龙江博物馆参观的感受和体验,包括展览布局是否合理、导览服务质量如何、参观过程中是否存在不便等。
6·教育活动介绍黑龙江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术讲座、亲子活动、临时展览等,以及自己参与其中的体验和感受。
7·博物馆服务介绍黑龙江博物馆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包括停车场、博物馆商店、餐饮服务等。
8·总结与展望对黑龙江博物馆的观后感进行总结,提出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附件:本文档附带黑龙江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和相关图片。
法律名词及注释:1·博物馆:指以收藏、保管、研究和展示文物为主要任务,并可以进行科学教育、艺术欣赏、社会服务等活动的机构。
2·馆藏:指博物馆所拥有的文物、艺术品等收藏物。
3·展览布局:指博物馆展览的布置方式和展品的陈列方法。
4·导览服务:指博物馆为观众提供的导览员讲解和解答问题的服务。
5·学术讲座:指博物馆组织的专题讲座,通常由相关学者或专家进行讲解。
6·亲子活动:指博物馆为儿童和家长提供的亲子参与式活动,旨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子关系。
黑龙江省博物馆观后感

黑龙江省博物馆观后感一直就想去黑龙江省博物馆瞅瞅,这次终于得偿所愿。
刚到博物馆门口,就被那庄重又不失大气的建筑给吸引住了。
它就那么静静地立在那儿,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
走进博物馆,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我最先逛的是“自然陈列”展区。
一进去,好家伙,那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自然世界微缩版!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能活过来似的。
尤其是那几只东北虎的标本,威风凛凛的,眼神里透着股王者的霸气。
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毛都清晰可见,那肌肉线条,啧啧啧,一看就知道是在山林里称霸的主儿。
还有那些飞禽,羽毛的颜色五彩斑斓的,漂亮极了。
我站在那儿,想象着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样子,心里那叫一个羡慕。
然后我来到了“历史文物”展区。
这里面的宝贝可真不少!有古老的青铜器,上面的纹路复杂又精美,我就在想,古代的工匠们是怎么做到的呀?得花多少心思和功夫啊!还有那些陶瓷器具,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大气磅礴。
其中有一个瓷瓶,那颜色,那光泽,简直绝了!我凑近了仔细瞧,仿佛能看到当年工匠们精心烧制它的场景,汗水一滴一滴地落下,眼神中却满是专注和执着。
走着走着,我在一幅古画前面停住了脚步。
那画虽然有些年头了,颜色也不那么鲜艳了,但是画中的人物和风景却依然生动。
我盯着那画看了好久,试图从那些线条和笔触中读懂画家当时的心情。
也许他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正想着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想要把那份美好永远地留在画布上。
逛到“民俗展区”的时候,我被那些充满地域特色的民俗物品给迷住了。
有精美的刺绣,那针脚细密得让人惊叹;有独特的桦树皮工艺品,质朴中透着灵气;还有那些传统的服饰,每一件都有着独特的花纹和样式,穿在身上一定特别好看。
我看到一个小小的虎头帽,那虎头做得活灵活现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着,好像在说:“我可厉害啦,能保佑宝宝平安!”想象着小孩子戴着这样的帽子,一蹦一跳的样子,心里觉得暖暖的。
在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好多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的东西。
参观黑龙江地质博物馆观后感300字

"我走进黑龙江地质博物馆时,完全被展示的地质珍宝的心跳式收藏所吹走。
如步入时机探索黑龙江省古代奇观。
从闪闪发光的化石到闪闪发光的矿物,博物馆都拥有了!让我告诉你,这些展品不是你平时的展品——哦,不,这些展品是互动的和令人发指的,帮助我理解这个伟大地区的单一土地形态是如何形成的。
但真正的表演对我来说?恐龙化石的下巴掉落收集!我的意思是,你有没有见过一个生命大小的暴龙雷克斯骨架?就像是侏罗纪公园电影里的一样博物馆的引人入胜和视觉震撼的展出,使我拥有了地球史诗史料的前排位置,以及雕塑黑龙江令人惊叹的风景的心灵震撼地质力量。
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场摇滚冒险"
博物馆不仅令人惊奇地观看,还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教人们为什么必须照顾我们星球的岩石和矿物。
互动展览非常酷,展示出这个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多么的美丽,同时也提醒我们,我们需要为我们的孩子和孙子保护它们。
关于人类行动如何伤害环境的部分是一个真正的开眼器,它让我想到我们大家需要如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保护地球的岩石和矿物的安全。
对黑龙江地质博物馆的参观证明是一次启蒙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历。
博物馆的大量藏品,资料性展示,以及专门强调保护,有效地传达了地质保护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性。
这次出访强调了了解和欣赏黑龙江地质奇观的重要性,与促进科学教育和自然遗产保护相配合。
我们必须
继续支持象这个博物馆这样的机构努力教育和激励公众,促进更深刻地认识地球的杰出自然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黑龙江博物馆感想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2010年11月17日,在我学院党委的组织下,我们第二十二期预备党员来到黑龙江省博物馆参观,促进大家对黑龙江历史的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已经待了快3年的哈尔滨。
这次参观,让我对黑龙江博物馆有了些了解。
黑龙江省博物馆是一所大型综合性省级博物馆,是保管、研究、展览黑龙江历史、文物、艺术与动植物等的科学中心。
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2年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
通过参观,我对哈尔滨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
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
陈列面积包括临时展览为3000平方米,库房面积近3000平方米。
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文物标本107400多件,其中一级藏品84件,一级标本1件。
此外有图书4万多册。
馆藏自然标本较多。
岩石、矿物、土壤、动植物和古生物化石标本共7万多件。
历史文物、少数民族文物及绘画等共有3万多件。
金代文物和赫哲族文物较为丰富。
字画以现代画为重点,着名艺术大师潘天寿的作品收藏较多。
“北大荒”版画早期的代表作也是馆藏特点。
二为史:
该馆原是1904年俄人所建的莫斯科商场。
1922年由俄国人发起建立东省文物研究会,并于该处筹备成立了博物馆。
该馆曾先后由俄国人、日
本人经办管理,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松江省科学博物馆”,1954年松江省同黑龙江省合并,该馆始用“黑龙江省博物馆”。
三为详:
《黑龙江古代历史文物陈列》该陈列分为《黑龙江的原始文化》、《唐代渤海时期的黑龙江》、《辽、金时期的黑龙江》、《元、明、清时期的黑龙江》4部分。
以900多件文物为主,辅以图、表、照片、文录,揭示黑龙江历史的发展概况。
《动物陈列》陈列标本重点突出该省特产动物,也有少量世界珍稀动物,如丹顶鹤、东北虎。
对重点展品多用生态景箱展出,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古动物陈列》该陈列重点展品中有黑龙江平头鸭嘴龙、披毛犀和松花江猛犸象大型骨骼化石,它们都是该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掘的。
富拉尔基出土的披毛犀,出土时十分完整,脚上的小指(趾)骨都保存齐全,在国内同类标本中是较大、较完整的个体,被定为一级标本。
松花江边肇源县出土的猛犸象化石骨架,是中国第一具较完整的猛犸象化石。
四为美: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哈尔滨的美无处不在。
独特的传统服饰,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哈尔滨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
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哈尔滨的精神文明之美。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黑龙江古代历史文物、邓散木艺术陈列馆、自然陈列、生命启航、蝴蝶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
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各种藏品生动地反映了生活在这块黑土地上的先民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联系与交流,以及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风貌。
这次的参观活动很短,但这次的文化眩熏醄让我见识了很多。
了解明白哈尔滨历史,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
参观之后,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
博物馆是一个窗口,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哈尔滨,热爱哈尔滨,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
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城市,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
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大家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哈尔滨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