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计算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是指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需要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来抵抗土压力和地下水力,并进行相应的计算与分析。
下面将从设计原则、支护结构类型、计算方法和实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设计原则:1.充分了解地质环境:通过钻孔、地质勘探等手段对周边地质环境进行充分了解,确定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和地下水情况等。
2.综合考虑安全和经济性:在满足基坑稳定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优化支护结构的形式和尺寸,使其既能保证施工安全,又能降低成本。
3.遵循现场施工管理规范:根据施工组织方案和现场管理要求,进行支护结构设计,确保施工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支护结构类型:常见的深基坑支护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土方支撑法:包括开挖后土侧临时支护、钢支撑、混凝土支撑、钻孔锚杆支护等。
2.桩承台围护法:采用桩承台、连续墙等结构形式围护基坑。
3.地下连续墙法:采用成排的连续墙围护基坑,形成闭合空间。
4.排浆松土法:通过水平和垂直排浆井人工排除地下水,减小土体侧压力。
5.钢结构支护法:采用钢桩和钢板桩等结构形式围护基坑。
计算方法:1.土体侧压力计算:根据基坑周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基坑的几何形状,采用经验公式或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土体的侧压力。
2.支护结构稳定性计算:根据支护结构的形式和受力状况,进行结构的静力分析和稳定性校核,计算结构内力和变形等。
3.变形计算:根据支护结构的刚度和土体的变形特性,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或基于弹性平衡原理的计算方法,对基坑的变形进行计算。
实例分析:以一些深基坑工程为例,具体讲解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的流程和方法。
1.地质环境调查:通过钻孔和地质勘探,了解地质层位、土壤性质、地下水位等信息。
2.施工组织方案:根据地质环境和工程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确定基坑开挖的顺序和方法。
3.土体侧压力计算:根据开挖的深度和基坑周围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计算土体的侧压力,并确定开挖时的土压力分布。
深基坑钢板桩支护计算..

深基坑钢板桩支护计算背景深基坑是指建筑物或其他工程建设需要在地下较深部位开挖出来的坑洞,通常深度在10米以上属于深基坑。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支护,以防止坑壁倒塌引发安全事故和工期延误。
其中,钢板桩是较为常用的支护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深基坑钢板桩支护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应力分析等内容。
设计原则安全性原则深基坑钢板桩支护的设计原则首先是安全,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止工地事故的发生。
稳定性原则支护结构必须保证足够的稳定性,使其在地基基础上承受荷载并保持稳定。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安全和稳定性的基础上,采用最小安全施工成本的方案。
设计计算方法先期调查在进行深基坑施工前,需要进行先期调查,包括调查地层、开挖深度、建筑物附近的地下管线及其他障碍物等。
在调查中应注意垂直于坑边的附加荷载,包括地震荷载和突然堵塞排水管道等荷载的影响。
应力分析深基坑钢板桩的应力分析是支护设计的关键。
设计时需要考虑不同地层的强度、受力面积和受力方式。
钢板桩的安装方式和间距、钢板桩的长度、在钢板桩之间加设钢筋网和混凝土墙等因素都对其应力分析产生影响。
在计算时应考虑地基的支持和作用面积的大小、坑深、失稳面及边缘效应等因素。
填土压力分析填土压力是深基坑中最常见的荷载,需要进行填土压力的计算和应对。
填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离散力计算法”和“连续位移计算法”两种方法进行。
两种方法在计算结果上略有不同,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填土压力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填土高度、填土的松散程度、土壤的压缩性、钢板桩的间距等。
稳定性分析深基坑钢板桩支护的稳定性是该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
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计算和实验两种方法,计算方法主要有弹性计算和塑性计算两种方法,实验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
具体采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效益来决定。
最后总结深基坑的设计计算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钢板桩的支护是常用的一种施工方式。
深基坑支护桩的设计计算及运用

深基坑支护桩的设计计算及运用摘要:深基坑型式有多种型式,如何选择既节省占地、满足稳定、又比较经济的型式,是设计人员要分析比较确定的,本文参照有关规范结合实际,创新一种新的支护方式,投资又省,经实际运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长螺旋灌注桩、深层搅拌桩、深基坑支护一、工程概况:龙仁寺电排站位于湖北省钟祥市以南2km,西环二路与高速公路连接线交叉路口以东,新建南湖公馆商品房以南,紧邻南湖。
排区范围:西接汉江堤防,北至农行节制闸,东以校场路为界,南与西环二路接壤,总面积10.41km2,其中耕地面积2.43 km2,堰塘、沟渠面积0.26 km2,主城区面积4.72 km2。
原龙仁寺电排站建于1980年,排区范围西环路一路与西环二路之间,排区面积1.21 km2,装机155KW。
由于年久失修已报废。
本次拟将城区护城河水引至老龙仁寺电排站,再排入南湖。
排区面积10.41km2,主要用于排城区内涝。
涝水排入南湖,流经南湖电排河,经南湖电排站排入汉江。
泵站设计装机8*185KW,设计流量23.2m3/s。
二、工程总体布置自排闸与电排站采用闸站合一式。
前池长30.08m,坡降1:17,砼护底,前池首端高程39.40m,宽23.17m,尾端高程39.0m,宽45.40m,采用15cm厚C20砼护底,下设15cm厚砂砾石垫层。
两边为钢筋砼挡土墙,为防止两边房屋及道路垮塌,侧边设砼灌注桩加深层搅拌桩支护。
前池后接进水池,钢筋砼结构,潜水泵为井筒式置于进水池,进水池分为10格,每格净宽3.96m,净深6.34m,总长45.70m,钢筋砼边墩厚0.8m,中墩厚0.5m。
10格中左右8格为电排进水池,中间2格为自排进水池。
进水池池底高程35.10m。
电排进水池前设拦污栅,拦污栅高4.50m。
进水池顶盖砼板,板宽3.72m,作为设备检修及清污机清污通道。
自排进水池池顶设检修间,检修间高6.75m,宽7.62m,长9.22m。
为防止两边房屋及道路垮塌,侧边设砼灌注桩加深层搅拌桩支护。
深基坑支护钢板桩计算

深基坑支护钢板桩计算钢板桩支护的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钢板桩的承载力计算、钢板桩垂直位移的计算、基坑变形的计算。
一、钢板桩的承载力计算钢板桩的承载力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钢板桩的水平抗拔承载力、钢板桩的滚压承载力、钢板桩的斜拉承载力。
下面以一个典型的直立式钢板桩为例进行说明。
1.钢板桩的水平抗拔承载力计算钢板桩的水平抗拔承载力计算可以通过查表或者进行有限元分析来进行。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利用桩的长细比进行计算。
根据经验公式,可以得到钢板桩的承载力与钢板桩的面积、宽度、桩长和土壤的黏聚力等参数有关。
2.钢板桩的滚压承载力计算钢板桩的滚压承载力计算是指钢板桩在地下水压作用下,产生的滚压力。
根据经验公式,可以得到钢板桩的承载力与土壤的内摩擦角、钢板桩的摩擦力等参数有关。
3.钢板桩的斜拉承载力计算钢板桩的斜拉承载力计算是指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地下水压、土压力等作用下,钢板桩受力情况的计算。
根据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到钢板桩的受力情况,进而计算钢板桩的斜拉承载力。
二、钢板桩垂直位移的计算在钢板桩支护中,垂直位移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钢板桩的垂直位移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钢板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钢板桩的滚压位移、土壤的压缩变形等。
1.钢板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钢板桩与土壤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钢板桩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土壤产生挤压作用,从而引起土体的变形。
根据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变形情况,进而得到钢板桩的垂直位移。
2.钢板桩的滚压位移钢板桩的滚压位移是指钢板桩在地下水作用下,由于土壤的变形而引起的钢板桩的位移。
根据基本原理,可以通过计算地下水的压力、土壤的变形等参数,得到钢板桩的滚压位移。
3.土壤的压缩变形土壤的压缩变形是指土壤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现象。
在深基坑支护中,土壤的压缩变形对钢板桩的垂直位移有一定影响。
通过考虑土壤的力学性质,可以计算土壤的压缩变形,进而得到钢板桩的垂直位移。
深基坑支护结构理论计算方法

深基坑支护结构理论计算方法摘要:本文介绍了常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理论计算方法,将认可度比较高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归纳,可为相关理论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基坑支护;理论分析0引言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理论计算方法的研究上,目前比较成熟且认可度较高的主要有以下三大类:经典方法、弹性地基梁法、有限元法[1]。
1经典方法经典方法主要有静力平衡法、等值梁法、Terzgahi法、弹性曲线法、等弯矩法及等轴力法[1][2]。
经典方法是基于力的平衡这一基础建立的理论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选用单位宽度受侧向荷载的梁系作为研究对象,如经典的等值梁法和1/2切割方法等,采用的土压力理论中,既有经典的朗肯土压力理论,也有Terzgahi-Peck表观土压力理论[3]。
该方法将围护结构看作是一条插入土体的竖向梁,假设支撑点固定不动,围护结构即成为一个受土压力的作用的多支承点的梁。
这种方法计算简便,适合手算,可近似的得出围护结构的内力,但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且无法同时求出围护结构的位移,无法根据施工情况的变化,求得围护结构确切的内力值。
而在计算机的大范围普及和有限元方法的不断推广情形下,该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少。
总之,由于经典方法无法分析不同施工工况下的内力情况,且未考虑土体与围护结构的变形因素,导致该方法逐渐散失了其原有地位。
2弹性地基梁法2.1 弹性地基梁法弹性地基梁法是基于经典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改进型计算方法,该方法是在经典法的基础上,将土的作用等效成一系列弹簧的弹力作用,同时将支撑与锚杆也用弹簧进行替代,这样可以把整个支护结构看成是一弹性支撑的地基梁。
而计算弹簧刚度的方法有m法、E法、C法等,土压力理论一般采用经典的土压力理论,如库伦土压力理论及朗肯土压力理论。
弹性地基梁的解法主要有结构力学方法、解析法和有限元数值法等。
为方便计算,弹性地基梁法对支撑受力和桩入土段的受力进行了简化:在下一道支撑完成后,假设上一道支撑受力不变;对于入土段的受力情况作了两点假设,一是在土压力达到极限被动土压力时,可通过力的平衡进行求解,二是假定入土段的受力和变形有关[4]。
21施工排水、降水、深基坑支护-工程量计算规则

施工排水、降水、深基坑支护-工程量计算规则
1、人工土方施工排水不分土壤类别、挖土深度,按挖湿土工程量以立方米计算。
2、人工挖淤泥、流砂施工排水按挖淤泥、流砂工程量以立方米计算。
3、基坑、地下室排水按土方基坑的底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4、强夯法加固地基坑内排水,按强夯法加固地基工程量以平方米计算。
5、井点降水50根为一套,累计根数不足一套者按一套计算,井点使用定额单位为套天,一天按24小时计算。
井管的安装、拆除以"根"计算。
6、基坑钢管支撑以坑内的钢立柱、支撑、围檩、活络接头、法兰盘、预埋铁件的合并重量按吨计算。
7、打、拔钢板桩按设计钢板桩重量以吨计算。
深基坑支护钢板桩计算

结构计算系列之三钢板桩支护结构计算公司范围内承台开挖使用钢板桩支护的越来越多。
随着钢板桩支护在公司范围内的大规模广泛的应用,而如何合理的设计和运用钢板桩支护成为我们迫切要掌握的技术。
下面以一陆上深基坑钢板桩支护设计为例,详细叙述钢板桩支护结构设计检算的计算过程:1、钢板桩围堰的结构验算1.1基本数据(1)钢板桩截面特性钢板桩性能参数表(2)土层性质淤泥质黏土内摩擦角取9°,粘聚力c=14KPa,根据地质资料和实际施工现场土体的含水率,统一按水、土合力考虑,土层的平均容重取为γ=16.1KN/ m³,地下水位取+3.0m。
(3)基本参数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 K a=tan2(45°-φ/2)=0.73被动土压力系数: K p =tan2(45°+φ/2)=1.371.2钢板桩入土深度计算1.2.1 钢板桩土压力计算主动土压力最大压强 e a=γK a(H+t-h1)=16.1×0.73×11=129.283 KPa被动土压力最大压强 e p=γK p t=16.1×1.37×7=154.399 KPa 主动土压力 E a=(H+t-h1)e a /2=γK a(H+t-h1)2/2=16.1×0.73×112/2=719.89 KN/m被动土压力 E p=te p /2=γK p t2/2=16.1×1.37×72/2=540.4 KN/m1.2.2 入土深度计算为使板桩保持稳定,则在A点的力矩应等于零,即∑M A=0,亦即:M a=E a H a - E p H p=E a·[2(H+t-1)/3+1] -E p·(2t/3+H)=0 求得所需的最小入土深度t=(3E p H-2HE a-E a)/2(E a-E p)=0.52 m,满足要求。
根据∑F x=0,即可求得作用在A点的支撑力Ra:Ra – Ea + Ep = 0 得: Ra = Ea – Ep = 179.49 KN/m 1.3 钢板桩截面计算1.3.1求出入土深度t2处剪力为零的点g由,主动土压力 E a'=γK a(H+t2-1)2/2被动土压力 E p'=t1e p /2=γK p t22/2可由该点主动土压力等于被动土压力与支撑力之和,得E a'=E p'+ Ra则K a(H+t2-1)2=K p t22 + Ra得:t2=[5.84-(5.842-4×10.62×0.64)1/2]/2×0.64=2.5m1.3.2 求出最大弯距由于g点位置剪力为零,则每米宽钢板桩最大弯距等于g点以下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绕g点的力矩差值。
基坑支护结构的计算

基坑⽀护结构的计算第⼆部分基坑⽀护结构的计算⽀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影响因素众多,不少⾼层建筑的⽀护结构费⽤已超过⼯程桩基的费⽤。
为此,对待⽀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均应采取极慎重的态度,在保证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经济合理和便于施⼯。
⼀、⽀护结构承受的荷载⽀护结构承受的荷载⼀般包括–⼟压⼒–⽔压⼒–墙后地⾯荷载引起的附加荷载。
1 ⼟压⼒⑴主动⼟压⼒:若挡墙在墙后⼟压⼒作⽤下向前位移时随位移增⼤,墙后⼟压⼒渐减⼩。
当位移达某⼀数值时,⼟体内出现滑裂⾯,墙后⼟达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压⼒称为主动⼟压⼒,以Ea表⽰。
⑵静⽌⼟压⼒:若挡墙在⼟压⼒作⽤下墙本⾝不发⽣变形和任何位移(移动或滑动),墙后填⼟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则此时作⽤在挡墙上的⼟压⼒成为静⽌⼟压⼒。
以E0表⽰。
(3)被动⼟压⼒:若挡墙在外⼒作⽤下墙向墙背向移动,随位移增⼤,墙所受⼟的反作⽤⼒渐增⼤,当位移达⼀定数值时,⼟体内出现滑裂⾯,墙后⼟处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压⼒称为被动⼟压⼒,以Ep表⽰。
主动⼟压⼒计算主动⼟压⼒强度⽆粘性⼟粘性⼟⼟压⼒分布对于粘性⼟按计算公式计算时,主动⼟压⼒在⼟层顶部(H=0处)为负值,即表明出现拉⼒区,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的。
只计算临界⾼度以下的主动⼟压⼒。
⼟压⼒分布可计算此种情况下的临界⾼度Zc,进⽽计算临界⾼度以下的主动⼟压⼒。
被动⼟压⼒计算被动⼟压⼒强度⽆粘性⼟粘性⼟计算⼟压⼒时应注意不同深度处⼟的内聚⼒C不是⼀个常数,它与⼟的上覆荷重有关,⼀般随深度的加⼤⽽增⼤,对于暴露时间长的基坑,⼟的内聚⼒可由于⼟体含⽔量的变化和氧化等因素的影响⽽减⼩甚⾄消失。
、C 值是计算侧向⼟压⼒的主要参数,但在⼯程桩打设前后的、C值是不同的。
在粘性⼟中打设⼯程桩时,产⽣挤⼟现象,孔隙⽔压⼒急剧升⾼,对、C值产⽣影响。
另外,降低地下⽔位也会使、C值产⽣变化。
⽔压⼒作⽤于⽀护结构上的⽔压⼒⼀般按静⽔压⼒考虑。
有稳态渗流时按三⾓形分布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深基坑支护类型选择
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
如今支护结构日臻完善,出现了许多新的支护结构形式与稳定边坡的方法。
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经比较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挡土结构,由于基坑开采区主要为粘性土,它具有一定自稳定结构的特性,因此护坡桩采用间隔式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挡土,土层锚杆支护的方案,挡土支护结构布置如下:(1)护坡桩桩径600mm,桩净距1000mm;(2)土层锚杆一排作单支撑,端部在地面以下2.00mm,下倾18°,间距1.6m;(3)腰梁一道,位于坡顶下2.00m处,通过腰梁,锚杆对护坡桩进行拉结;(4)桩间为粘性土不作处理。
2.深基坑支护土压力
深基坑支护是近些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工程运用学科,新的完善的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理论还没有正式提出,要精确地加以确定是不可能的。
而且由于土的土质比较复杂,土压力的计算还与支护结构的刚度和施工方法等有关,要精确地确定也是比较困难的。
目前,土压力的计算,仍然是简化后按库仑公式或朗肯公式进行。
常用的公式为:
主动土压力:
Eα=1/2γH2tg2(45°-Φ/2)-2CHtg(45°-Φ/2)+2C2/γ
工中:Eα——主动土压力(KN),γ——土的容重,采用加权平均值。
H——挡土桩长(m)。
Φ——土的内摩擦角(°)。
C——土的内聚力(KN)。
被动土压力:EP=1/2γt2KPCt
式中:EP——被动土压力(KN),t——挡土桩的入土深度(m),KP——被动土压力系数,一般取K2=tg2(45°-Φ/2)。
由于传统理论存在达些不足,在工程运用时就必须作经验修正,以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工程上的使用要求,这也就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考虑:
2.1.土压力参数:尤其抗剪强度C/Φ的取值问题。
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有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办法,前者采用总应力C、Φ值和天然重度γ(或饱和容量)计算土压力,并认为水压力包括在内,后者采用有效应力C、Φ及浮容量γ计算土压力,另解水压力,即是水土分算。
总应办法应用方便,适用于不透水或弱透水的粘土层。
有效应力法应用于砂层。
2.2.朗肯理论假定墙背与填土之间无摩擦力。
这种假设造成计算主动土压力偏大,而被动土压力偏小。
主动土压力偏大则是偏安全的,而被动土压力偏小则是偏危险的。
针对这一情况,在计算被动土压力时,采用修正后的被动土压力系数KP,因为库仑理论计算被动土压力偏大。
因此采用库仑理论中的被动土压力系数擦角δ,克服了朗肯
理论在此方面的假定。
可以求得修正后的KP是:KP=〔CosΨDCosδ[KF)]-Sin(Ψo+δ)SinΨo〕2
式中是按等值内摩擦角计算,对粘性土取ΦD=Φ是根据经验取值,δ一般为1/3Φ-2/3Φ。
2.3.用等值内摩擦角计算主动土压力。
在实践中,对于抗深在10m内的支护计算,把有粘聚力的主动土压力Eα,计算式为:E=1/2CHtg2(45°-Φ/2)+2C2/γ。
用等值内摩擦角时,按无粘性土三角形土压力并入Φo,E=1/2γH2tg(45°-Φ/ 2),而E=E由此可得:tg(45°-[SX(]Φo2= rH2tg2(45°-Ψ/2)-4CHtg(45°-Ψ/2)+4C2/r2rH2
2.4.深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
基坑的滑动面受到相邻边的制约影响,在中线的土压力最大,而造近两边的压力则小,利用这种空间效应,可以在两边折减桩数或减少配筋量。
2.5.重视场内外水的问题。
注意降排水,因为土中含水量增加,抗剪强度降低,水分在较大土粒表面形成润滑剂,使摩擦力降低,而较小颗粒结合水膜变厚,降低了土的内聚力。
综上所述,结合本场地地质资料以及所选择的基抗支护形成,水压力和土压力分别按以下方式计算:
2.5.1.水压力:因支护桩所处地层主要为粘性土层,且为硬塑中密状态,另开挖前已作降水处理,故认为此压力采用水土合算是可行的。
2.5.2.土压力:桩后主动土压力,采用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即:Eα=1/2γ
H2tg2(45°-Φ/2)-2CHtg(45°-Φ/2)+2C2/γ
桩前被动土压力,采用修正后的朗肯被动土压力计算,即:EP=1/2γt2KP+2KP Ct.
<P< p>3.护坡桩的设计
该工程支护结构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加斜土锚的设计方案,桩的直径为600mm,桩间净距为1000mm.考虑基坑附近建筑屋的影响,还有环城南路上机车等动截荷的影响,支护设计时,笔者参照部分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情形取地面均布载荷
q=40KN/m,:
3.1.桩上侧土压力:①桩后侧主动土压力,因为桩后土为三层(杂添土、粘土、粉粘土)所以计算时采用加权平均值的C、Φ、γ,Φ=21.32,得:Eα
=4.7H2-2.76H+108.49;②桩前侧被动土压力:因为桩前侧土为两层(粘土层、粉质粘土层),所以计算时应采用加权平均值的C′、Φ′、γ′,得:EP=33.89676t2+104.5t;
③均布载荷对桩的侧压力:由公式Eq=qKaH,得:Eq=18.672H.
3.2.桩插入深度确定:计算前须作如下假设:(1)锚固点A无移动;(2)灌注桩埋在地下无移动;(3)自由端因较浅不作固定端,按地下简支计算。
3.2.1.建立方程:对铰点(锚固点)A求矩,则必须满足:ΣMA=0
所以有:1KEP(23t+h-a)=Eq〔23 (h+t)-a〕+Ep(h+t2-α)q
式中:K为安全系数,取2,得:8.31t3+82.97t2-138.75t=114.12
3.2.2.插入深度及柱长计算:根据实际情况t取最小正解;t=1.99m.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手册》及综合地质资料,取安全系数为1.2,所以桩的总长度为:L=h+1 .5t=8.5+1.2♀1.99=12.4(m)
3.3.锚拉力的计算:由于桩长已求出,对整个桩而言,由于力平衡原理可以求出A点的锚拉力,ΣFA=0,即:Eα+Eq=Ep+TA,取t=1.99解得:TA=19
4.35(KN)
4.土层锚定设计
锚固点埋深α=2m,锚杆水平间距1.6m,锚杆倾角18°,这是因为考虑到:(1)基坑附近有环城南路和建筑物的存在,倾角小,锚杆的握裹力易满足;(2)支护所在粘土层较厚,并且均一,可作为锚定区;(3)粘土层的下履层(粉质粘土层、粉砂层、圆砾层)都是饱水且较薄。
4.1.土层锚杆抗拔计算:土层锚杆锚固端所在的粘土层:c=47.7kpΨ=20.72°r=20 .13kN/m2
4.1.1.土层锚杆锚非固端段长度的确定:
由三角关系有:BF=sin(45°-Φ/2)/sin(45°-Φ/2+a)·(H-a-d)代入数据计算得:BF=5.06 m
4.1.2.土层锚杆锚段长度的确定:该土层锚杆采用非高压灌浆,则主体抗压强度按下面公式计算:r=C+(1/2)rhtgΨ。
式中:r——埋深h处的抗剪强度,K——安全系数1.5,d——锚杆孔径,取0.12m,锚固段长度L=17.98m
5.结论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发展而发展的一门新的实践
工程学,它还有待于理论上的完善,如何取一种在经济技术上都合理的支护类型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场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工程要求。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