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概论主要复习内容
康复医学导论重点知识归纳

康复医学导论重点知识归纳康复医学导论的重点知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康复医学的定义和目标:康复医学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
其目标是帮助患者和残疾人在其生理和心理方面达到最佳状态,以使他们能够回归社会,独立生活和工作。
2. 康复医学的组成:康复医学由多个专业组成,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这些专业领域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3. 康复医学的原则:康复医学遵循几个原则,包括全面性、主动性、社会性、协调性、预防性。
全面性是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主动性是指鼓励患者主动参与治疗过程;社会性是指将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纳入康复计划中;协调性是指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预防性是指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复发和进一步的功能障碍。
4. 康复治疗方法:康复治疗的方法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等。
这些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5. 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患者的功能状况、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6. 康复团队:康复团队由医生、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人员组成。
他们共同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7. 康复的未来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康复医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更加重视早期康复、预防性康复和跨学科康复。
同时,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也将被广泛应用于康复领域,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以上是康复医学导论的一些重点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康复医学复习重点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一、康复的定义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康复名词大陆:康复香港:复康台湾:复健国外:Rehabilitation2。
Rehabilitation-康复复原恢复原来的地位、权利、身份、财产、名誉、健康及正常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rehabilitation首次具有“对身心残疾进行治疗,使其重返社会"的含意。
美国康复会(1942年)使残疾者最大限度地复原其身体、精神、社会职业和经济的能力。
WHO定义(1969年)综合和协同地将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措施应用于残疾者,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以恢复其功能至最高可能的水平。
WHO定义(1981年)康复是应用所有措施,旨在减轻残疾和残障状况,并使他们有可能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康复不仅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环境,而且也需要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WHO定义(90年代)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其最高潜能,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3.四个要点综合手段(医疗/工程/教育/社会/职业)功能障碍的训练和再训练以功能恢复为本回归社会4。
康复分类医疗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1)医疗康复(medical rehabilitation)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历来医学领域内使用的一切治疗方法都可以应用,也包括康复医学所特有的各种功能训练.(2)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全面康复和有关工程理论指导下,与各个康复领域的康复工作者,残疾人、残疾人家属密切合作,以各种工艺技术为手段,帮助残疾人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恢复其独立生活、学习、工作、回归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科学。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要点

康复医学导论复习要点1.康复的定义:康复是指综合的、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重返社会。
2.残疾的定义: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3.康复的领域: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
4.康复的方式:机构康复,社区康复,上门康复服务。
5.康复医学的定义:是利用医学的措施,治疗因各种原因遗留的功能障碍,使病、伤、残者的功能尽可能恢复到最大限度,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条件的医学分支。
6.康复医学的内容:康复医学理论体系、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复。
7.康复治疗技术相关名称及简写:1.物理疗法PT、2.作业疗法OT、3.言语疗法ST、4.心理疗法Psy、 5.康复工程RE、6.康复护理RN、7..中医疗法TCMT、8.文娱疗法RT、8.职业咨询VC、10.社会服务SW。
9.中医康复的定义:中医康复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针灸推拿、功法训练、饮食、情志调摄、药物、沐浴等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帮助病、伤、残者、老年人、疾病瘥后诸证者、亚健康状态者恢复功能,使其充分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
10.中医康复的适应病证:病残诸证,伤残诸证,老年病证,恶性肿瘤,慢性病证,疾病瘥后。
11.中医康复的基本原则:(一)调补虚损;(二)扶正祛邪;(三)三因制宜:①因时制宜②因地制宜③因人制宜;(四)杂合以治:①内治与外治相结合②调神与养形相结合③药治与食疗相结合④动与静相结合。
12.致残原因: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致残原因是营养不良、传染病、产期护理差以及各种事故,它们占全部残疾比例的70﹪左右。
在发达国家,因营养不良、传染病等致残的在逐渐减少,意外事故、慢性躯体疾病、精神病等逐渐成为了主要的致残原因。
13.残疾的三级预防:①消除有可能造成残疾的因素、条件、环境以及预防残疾的发生,即一级预防;②有可能造成残疾的因素、条件已经发生,要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残疾形成,或者尽最大努力将残疾的发生率、严重程度降到最低,即二级预防;③残疾已经形成,要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预防残疾进一步加重、恶化,使残疾者能保持并改善尚存的功能,即三级预防。
康复医学复习资料_5

---------------------------------------------------------------最新资料推荐------------------------------------------------------康复医学复习资料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康复(rehabilitation)是达到下述目标的一个过程,旨在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是达到下述目标的一个过程,旨在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除或减轻病、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生理、感官、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病、提高生活质量。
会,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的内涵康复的各种措施包括医学的、 1.康复的各种措施包括医学的、工程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一切手段,分别称为医疗康康复的各种措施包括医学的工程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一切手段,康复工程、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从而构成全面康复全面康复。
复、康复工程、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从而构成全面康复。
康复针对病、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整体或者局部功能水平为主线,能障碍,以提高整体或者局部功能水平为主线 2..康复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习?以提高整体或者局部功能水平为主线,以1 / 8整体的病人为对康复针对病以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融入社会为目标。
也许局部或系统功能无法恢复,象,以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融入社会为目标。
也许局部或系统功能无法恢复,但仍可带着某些功能障碍而过着有意义、有成效地生活。
康复以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融入社会为目标。
能障碍而过着有意义、有成效地生活。
康复以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融入社会为目标。
康复工作应尽早进行。
残者所丧失或削弱的身心、社会功能,能尽快、 3.康复工作应尽早进行。
《康复医学概论》的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基本概念

医学的、工程学的、教 医学诊疗方法和康复医学的
育学的、社会学的
专门技术
恢复残疾者的功能, 为他们重返社会创造 基本的条件
康复医学的专门诊疗 技术
残疾人工作者约请和组 织医学卫生人员(含康 复医学人员)、工程技 术人员、特殊教育学和 社会工作人员共同完成
由临床各科医务工作人员及 康复医学人员完成
主要由从事康复医学 工作的各类医务人员 完成
例如: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是帮助患
者短期内出院的基本措施之一 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锻炼可以减少药物使
用量 关节置换术后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是减少并发症和
提高患者活动能力的必要手段
康复医学的管理效益
综合医院中,神经内外科、骨科以及 ICU急救处理后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 不得不较长时间卧床,病情稳定后仍然 需要住院治疗,如果将他们及时转入康 复医学病房,既可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 又能提高临床科室的病床使用率。
内容和特点
由于康复的对象是残疾人,要达到康复的总目标,绝非单 纯依靠医学就能实现,必须通过不同康复手段的平行介入, 由此就决定了康复的多学科性和综合性。康复不仅针对疾 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 能力上进行全面康复。
医学康复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 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等,
结语
谢谢大家!
教育康复作为特殊教育的一部分,是按照教育对象的实 际需要,制定教育方案,组织教育教学,实施个别训练, 给予强化辅导。参与者大多为教育工作者,并了解一定 的康复知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注重将特殊教 育、幼儿或成人教育及早期干预融为一体,形成特别的 教育过程。
康复医学知识点总结

康复医学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概述】1.康复:·概念:通过综合、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水平、重返社会(有的病理变化无法消除)·对象:病伤残(功能障碍)者·原则:提高功能、全面康复、重返社会2.康复医学: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和职业康复3.康复医学的组成:·康复预防:一级预防:预防疾病伤残造成的身体结构损伤二级预防:限制或逆转身体结构损伤造成的活动受限或残疾三级预防:防止活动受限或残疾转化为参与受限+·康复评定:一般至少进行3次·康复治疗:原则是早期介入、综合实施、循序渐进、主动参与各种疗法之间并列安排康复护理指导思想:变”替代护理”为”自我护理”,”功能评定”和”功能康复”贯穿整个过程4.康复医学管理:以病人为中心,协作组的工作方式【地位】1.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以功能为中心,以恢复患者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临床医学以疾病为中心·康复医学应该以临床医学同时并进,从医疗的第一阶段就开始进行【残疾的发生和预防】1.残疾的分类:·ICIDH-2(2000):分为损害失能、活动失能和参与失能·残疾:因残损使能力受限或缺乏,是个体水平的残疾·残障:因残损限制阻碍患者发挥正常的社会作用,是社会水平的残疾2.ICF分类:·ICF: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属肺诊断性,即适用于所有人的分类3.我国残疾分类:·五类:视力、听力、智力、肢体、精神残疾·六类:五类+听力语言残疾;不包括内脏残疾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肌张力评定】1.定义:·肌肉组织在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是一种非随意、持续、微小的收缩·表现为静止性、姿势性和运动性肌张力2.异常肌张力:·肌张力增高:痉挛:多见于椎体束病变;牵张反射亢进,起始阻力大但运动阻力小(折刀现象)强直:多见于锥体外系病变,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收缩,各方向阻力一致(铅管样强直),伴震颤则出现阻力规律降低或消失(齿轮现象)·肌张力减低:被动运动时阻力降低,表现为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张力障碍:常见于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和手足徐动症3.肌张力评价标准:·痉挛评定标准:Ashworth评定量表【肌力评定】·肌力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肉自然收缩可有等张收缩、等长收缩和等速收缩三种形式·测定方法可有徒手(MMT)、等长(IMMT)、等张(ITMT)、等速(IKMT)1.徒手肌力测试(MMT):·中心是3级:能抗重力完成全范围关节运动,但不能抗阻力【关节活动范围测定】1.定义:·关节活动范围(ROM):关节运动时通过的运动弧,即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人体自身随意运动产生的,体现大脑对身体控制的动态过程·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通过外力帮助下产生的运动弧,通长大于AROM2.测量:·最常见通用量角器测量,误差允许3~5°·方盘量角器:不用确定骨性标志、操作方便快捷、精确度较高【步态分析】1.外周神经损伤:·臀大肌步态:鹅步,前后摇摆·臀中肌步态:鸭步,左右摇摆·屈髋肌无力:步长缩短·股四头肌无力:膝过伸、躯干前屈·踝背运动:支撑相中期踝背屈障碍2.中枢神经损伤:·偏瘫步态:划圈步态·截瘫步态:跨槛步态·脑瘫步态:踮足剪刀步态(痉挛型常见),醉汉行走姿态(共济失调型)·帕金森步态:慌张步态【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1.平衡评定:·平衡:身体保持一种姿势以及运动或外力作用下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姿势:躯体一种非强制性、无意识状态下的自然状态·身体重心落在支撑面内就能保持平衡·可分为静态平衡(一级)、自动动态平衡(二级)和他动动态平衡(三级)2.协调评定:·协调: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协调功能障碍又称共济失调【言语功能评定】·语言(language):由词汇和语法组成,表达出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言语(speech):人们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言语-语言的构成要素:发声、构音、语言和流畅度·评定方法:Boston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ADE)【认知功能评定】·包括简明脑机能评定(MMER)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LOCTA)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运动治疗按动力分类可分为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技术:根据是否借助外力分类可分为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其中主动运动有助于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软组织牵伸技术:目的为①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②降低肌张力、③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④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组织挛缩·肌力训练技术:分类:可分为非抗阻力运动(主动、主动助力)和抗阻力运动(等张、等长、等速)作用:-非抗阻力:助力肌力-等张:动力性运动;利于功能性活动的实现,包括向心性和离心性-等长:静力性运动;保持肌力,防止废用(站桩功)-等速:增强肌力选择: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进行主动抗重力或抗阻力训练以增加肌力·神经发育疗法:Bobath技术:利用反射抑制异常肌张力Brunnstrom技术:下肢屈肌协同运作的引出DNF技术: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运动再学习疗法:步骤为①上肢功能②口面部功能③仰卧到床边坐骑④坐位平衡⑤站起与坐下⑥站立平衡⑦步行·运动处方:运动量占极量心率的60%-80%;耗氧量一般占最大耗氧的40%-60%运动疗法总结版本2分类综合介绍:1、被动运动2、辅助运动3、主动运动4、抗阻力主动运动适应范围:1、运动系统疾病,包括四肢骨折或脱位、脊柱骨折、关节手术后、颈肩腰腿痛、脊柱畸形、关节炎、骨质疏松等;2、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性瘫痪、脊髓炎症或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神经衰弱等;3、内脏器官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内脏下垂、消化性溃疡、内脏手术后等;4、代谢障碍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病等;5、其他,包括肿瘤术后恢复期、艾滋病、戒毒后、烧伤后瘢痕形成等。
康复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康复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康复医学的历史渊源康复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中国,《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中就有关于康复的记载。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提出了“康复是医生的治疗目标”的观点。
而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两次世界大战。
在战争中,大量受伤士兵需要康复治疗,促进了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
到了20世纪60年代,康复医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1968年,美国成立了美国康复医学会,这标志着康复医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
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是指应用一系列的医疗手段和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康复医学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治疗过程,包括评估、治疗、康复训练、康复保健等多个环节。
康复医学的治疗目标是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身体功能,重返社会,实现社会参与和自我实现。
三、康复医学的发展现状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康复医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从治疗手段上来看,康复医学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手段。
从机构设置上来看,各国建立了大量的康复医学中心和机构,为患者提供康复治疗和服务。
同时,康复医学的理论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展,相关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层出不穷,形成了一批优秀的康复医学专家和学者。
四、康复医学的相关专业及学科康复医学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医学、康复学、社会学、心理学、康复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关于康复医学的专业包括康复医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康复工程学、康复心理学等多个专业,都是以康复为主要对象的专业。
这些专业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五、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康复医学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包括个体化原则、功能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等。
个体化原则是指康复医学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功能。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修改版)

---------------------------------------------------------------最新资料推荐------------------------------------------------------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修改版)第一章概述 1.康复:康复是综合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2.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术和规范的医学应用 3.物理治疗:包括物理因子疗法(非力学方法)和运动疗法(力学方法)。
物理因子疗法是使用电、光、声、磁、水、蜡等物理因子治疗,对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抑制痉挛、防止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均有较好效果;运动疗法强调力的应用,是通过手法操作、医疗体操以及器械锻炼等,采用主动(为主)和(或)被动运动的方式达到改善或代偿躯体或脏器功能的治疗方法。
4.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参与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
目的是减轻残疾,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
5.康复团队组成成员包括: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工程人1 / 3员、心里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康复相关人员。
6.康复医学发展的历史(包括年代):(1)萌芽期(1910 年以前)在此阶段,初期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疗法和光疗法开始萌芽,残疾者的职业培训、聋人与盲人的特殊教育、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患者的社会服务等工作亦已开始。
(2)形成期( 1910~1945 年)在此阶段,主要面对的病种有骨折、截肢、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脑卒中后偏瘫、小儿脑瘫等。
(3)确立期(1946~1970 年)本阶段的特点是康复医学的概念得以确立,康复医学成为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再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领域中叶形成了制度的、科学的、技术的体系,各部门、领域间的配合协作进入了轨道,并有了国际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医学概论》重点掌握内容
1、什么是康复、医学康复?康复医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分期。
康复医学的服务对象和具体服
务对象。
关于康复医学发展的重要政策和重要专著。
美、加采用的学科名称是“物理医学与康复”。
2、什么是制动综合症?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3、什么是残疾、残损?残疾、残损评定的内容包括哪些?
4、什么是活动障碍、参与受限?
5、什么是社区康复?其基本原则有什么?社会康复与社区康复的不同在哪里?
6、什么是康复评定?
7、什么是康复预防?什么是三级预防?
8、康复措施实施过程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康复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
9、康复医学医疗机构包括哪些形式?
10、康复医学工作流程是什么?残疾评定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11、影响肌力的因素有哪些?肌肉在关节运动中的作用具体有哪些?肌肉的等张收缩
和等长收缩。
12、如何进行偏瘫的康复训练?
13、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如何进行社区康复训练?
14、康复体格检查主要检查哪些部位?
15、软组织损伤后的康复早期综合治疗规则是什么?
16、婴幼儿运动发育规律是怎样的?儿童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包括什么?
17、原始反射包括哪些?在什么时间消失?
18、关节运动的面与轴
19、大脑的可塑性表现为哪几类?脑的功能重组包括哪些?
20、治疗肌肉骨骼损伤的三大原则。
21、ICF从功能、残疾、健康三个层面获得健康与残疾的有关信息资料。
22、视力残疾的分级标准。
23、杠杆的分类。
头颅与脊柱的连接属于平衡杠杆。
24、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技能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和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的关键技术
有哪些?共情包括充分理解和准确表达。
情感反应属于参与性技术
25、康复病例书写包括哪些内容?主诉常以“目前患者最主要的功能障碍及持续时间”
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