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命名》教案1

合集下载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教案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教案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案教案标题: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目标:1.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和规则。

2. 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3. 能够根据化学式给出有机化合物的名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和教材、课件、示例化合物。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教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和化学式,引起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有机化合物需要命名?命名有什么作用?Step 2:讲解命名原则和规则(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和规则,包括:1. IUPAC命名法的基本原则;2. 碳原子数的命名规则;3. 功能团的命名规则;4. 基于命名规则的命名步骤。

Step 3:示范命名简单有机化合物(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几个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命名原则和规则。

教师可以使用白板或投影仪展示化学式,并一步一步解释命名过程。

Step 4:学生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化学式,独立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Step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和规则,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情况,并展示一些应用实例,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有机化合物命名的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前提交。

教学辅助措施:1. 利用示例化合物进行教学演示。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3. 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

教学评估:1. 教师可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答案的准确性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或简答题,考察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命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1.1《有机物的命名》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1.1《有机物的命名》教案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要点:1 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官能团不同,根据是否含有苯环,根据是否是链状的2 同系物的概念3 有机物的命名第二课时二有机物的命名(一)认识常见的基团:CH3-甲基CH3CH2-乙基CH3CH2CH2-丙基CH3CH3异丙基(二)烷烃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原则:分子内碳原子数后加一个“烷”字,就是简单烷烃的名称,碳原子的表示方法:①碳原子在1~10之间,用“天干”表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②10以上的则以汉字“十一、十二、十三……”表示。

例如:CH4C2H6C5H12C9H20C12H26C20H42甲烷乙烷戊烷壬烷十二烷二十烷【例】我们知道有机物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分异构现象,比如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就有两种,那么在命名时如果都叫丁烷,肯定不行,需要加以区分。

CH3CH2CH2CH3正丁烷CH3CHCH33异丁烷再比如分子式为C5H12的烃就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同样在命名的时候要区分开来,一个名字只能给一种物质CH 3CH 2CH 2CH 2CH 3 正戊烷CH 3CHCH 2CH 3CH 3 异戊烷CH 3CCH 33CH 3新戊烷在习惯命名法中,通常把具有“CH 3CHCH 3”这种结构的称为“异”;把具有“CH 3CCH 23CH 3”这种结构的称为“新”。

【过渡】那么分子式为C 7H 16的烷烃有9种同分异构体,应该如何对每一种同分异构体准确的命名呢?随着C 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的同分异构更多,又应该如何来命名呢?显然,习惯命名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要有一种更完善的命名方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 系统命名法【结合例题及课件讲解】烷烃系统命名法命名的步骤:(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2)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3)把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名称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命名》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命名》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命名》教案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简介1.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与特点解释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强调有机化合物的碳氢键特征1.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介绍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基本有机物的分类解释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1.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介绍烷烃的系统命名方法强调命名规则中的数字和字母的顺序第二章:烷烃的命名2.1 烷烃的命名原则解释碳原子数的命名规则讲解主链的选择和支链的命名2.2 支链的命名介绍支链的编号规则强调支链的名称和位置的表示方法2.3 复杂烷烃的命名讲解多支链烷烃的命名方法举例讲解具有相同支链的烷烃的命名第三章:烯烃和炔烃的命名3.1 烯烃的命名原则解释双键位置的命名规则讲解双键碳原子的编号方法3.2 炔烃的命名原则解释三键位置的命名规则讲解三键碳原子的编号方法3.3 含有多个双键或三键的有机物的命名讲解多个双键或三键的命名方法举例讲解复杂烯烃和炔烃的命名第四章:芳香烃的命名4.1 芳香烃的命名原则解释芳香烃的命名规则强调苯环上碳原子的编号方法4.2 带有侧链的芳香烃的命名讲解带有侧链的芳香烃的命名方法强调侧链的编号和表示方法4.3 多环芳香烃的命名讲解多环芳香烃的命名方法举例讲解复杂芳香烃的命名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练习5.1 练习题一:烷烃的命名提供一些烷烃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强调命名规则的应用和正确性5.2 练习题二:烯烃和炔烃的命名提供一些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讲解命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5.3 练习题三:芳香烃的命名提供一些芳香烃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强调芳香烃命名规则的应用和正确性第六章:卤代烃的命名6.1 卤代烃的命名原则解释卤素原子的命名规则强调卤素原子的编号方法6.2 含有多个卤素的卤代烃的命名讲解含有多个卤素的卤代烃的命名方法强调多个卤素的位置表示和命名顺序6.3 卤代烃的命名练习提供一些卤代烃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强调命名规则的应用和正确性第七章:醇和酚的命名7.1 醇的命名原则解释醇的命名规则强调羟基的位置和编号方法7.2 酚的命名原则解释酚的命名规则强调羟基的位置和编号方法7.3 含有多个羟基的醇和酚的命名讲解含有多个羟基的醇和酚的命名方法强调多个羟基的位置表示和命名顺序第八章:醚的命名8.1 醚的命名原则解释醚的命名规则强调醚键的位置和编号方法8.2 含有多个醚键的醚的命名讲解含有多个醚键的醚的命名方法强调多个醚键的位置表示和命名顺序8.3 醚的命名练习提供一些醚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强调命名规则的应用和正确性第九章:酸和酯的命名9.1 酸的命名原则解释羧酸的命名规则强调羧基的位置和编号方法9.2 酯的命名原则解释酯的命名规则强调酯基的位置和编号方法9.3 含有多个羧基或酯基的酸和酯的命名讲解含有多个羧基或酯基的酸和酯的命名方法强调多个羧基或酯基的位置表示和命名顺序第十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综合练习10.1 综合练习一提供一些含有多种官能团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强调多种官能团命名规则的综合应用和正确性10.2 综合练习二提供一些结构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强调在命名过程中对结构分析和命名规则的应用10.3 综合练习三提供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强调在命名过程中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和命名规则的理解和应用第十一章:碳环化合物的命名11.1 碳环化合物的命名原则解释碳环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强调碳环的编号方法11.2 含有多个环的碳环化合物的命名讲解含有多个环的碳环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强调多个环的位置表示和命名顺序11.3 碳环化合物的命名练习提供一些碳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强调命名规则的应用和正确性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的命名12.1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原则解释杂环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强调杂环的编号方法12.2 含有多个杂环的化合物的命名讲解含有多个杂环的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强调多个杂环的位置表示和命名顺序12.3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练习提供一些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强调命名规则的应用和正确性第十三章: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命名13.1 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解释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强调同分异构体的存在和命名重要性13.2 同分异构体的命名方法讲解同分异构体的命名规则强调命名过程中对结构分析和命名规则的应用13.3 同分异构体的命名练习提供一些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强调命名规则的应用和正确性第十四章: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14.1 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解释立体化学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手性碳原子和立体异构体的概念14.2 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命名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命名规则强调立体化学命名过程中对结构分析和命名规则的应用14.3 立体化学命名的练习提供一些具有立体异构体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强调命名规则的应用和正确性第十五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复习与拓展15.1 有机化合物命名复习对前面学过的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进行复习强调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15.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拓展讲解一些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强调拓展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15.3 有机化合物命名的综合练习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要求学生进行命名强调在命名过程中对有机化合物结构和命名规则的深入理解和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和酚、醚、酸和酯、碳环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立体化学等方面的命名规则。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命名》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命名》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命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机物命名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有机物的命名原则2. 有机物的命名规则3. 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方法4. 常见有机物的命名实例5.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物的命名原则和规则,系统命名方法。

2. 教学难点:有机物命名的具体操作和实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有机物命名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有机物命名方法。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有机物实例,引出有机物命名的重要性。

2. 讲解有机物的命名原则和规则:引导学生了解有机物命名的基本原则,如碳链最长、编号起点离支链最近等。

3. 学习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方法:讲解系统命名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有机物的命名实例,让学生掌握命名方法。

6. 生活中的有机化学:介绍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药物、食品、塑料等。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授课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有机物命名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练习: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有机物命名竞赛,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有机物命名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2. 练习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方法,不少于5个实例。

3. 查阅资料,了解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程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有机化学知识讲座。

2.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或相关企业,加深对有机化学的认识。

3. 开展有机化学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完整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设计

(完整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设计

(完整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为了使每⼀种有机化合物有对应⼀个名称,所以必须按照⼀定的原则和⽅法,对每⼀种有机化合物进⾏命名。

这是⾼中化学中唯⼀较系统地学习的有机物的命名⽅法,通过命名来区别不同物质,更重要的是利⽤命名来反映物质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和分⼦组成中的数量关系。

同时,还可以从有机物名称了解物质结构,从⽽可以初步推断物质的⼤致性质。

这⼀节的内容可以说是学⽣今后学习有机物知识的必要环节。

因此在学习系统命名法时,⾸先要使学⽣了解掌握命名法的重要性。

⼆、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1)在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烯烃、炔烃的命名;(2)通过烷烃、烯烃和炔烃等的命名,能区分不同的烃,能识别它们所属的类别。

(3)通过烷烃、烯烃和炔烃有机物的命名学习,培养学⽣规律性认识的能⼒;2、过程与⽅法:(1)通过练习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2)培养学⽣的有序思维能⼒。

(3)通过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创造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的主体作⽤,引导学⽣⽐较、归纳、动⼿练习。

提炼出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与烷烃命名的对⽐学习,使学⽣体会到对规律的理解与欣赏;(2)从命名编号的有序性,使学⽣有序思维(即思维的有序性),让学⽣体会科学研究⽅法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难点:如何根据烷烃的命名⽅法命名烯烃、炔烃、苯同系物;四、学情分析:学习本节课前学⽣已经具备了下列知识基础:1、知识技能⽅⾯:学⽣已经学习了有机物的分类、碳原⼦的结构特征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知道了有机物同分异构现象的原因。

2、学习⽅法⽅⾯:对同分异构现象的拼插,使学⽣对重复同分异构体的辨别有了⼀定的经验,掌握了⼀定的归纳⽅法。

因此烷烃的系统命名⽐较容易掌握,在充分掌握这个知识的基础上给出最简单的烯烃让学⽣⾃⼰命名,在逐渐增加碳原⼦的个数,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尝试命名,于是可以⼩结出烯烃的系统命名法;此时完全可以让学⽣⾃⼰讨论得出炔烃的系统命名的⽅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13有机物命名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13有机物命名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5 1.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一课时)教案合浦县第二学习小组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学习,掌握烃基的概念2. 掌握系统命名法并能命名简单有机物(≤8C)3. 进一步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教材分析:有机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通过命名可以分别不同有机物,并可以通过命名反映有机物结构的特殊性,以及数量关系。

烷烃命名是有机物命名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烷烃命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烯烃、炔烃及复杂有机物的命名。

教学重点和难点:1.系统命名法2.根据化学式命名或根据命名写出化学式(≤8C)教学设计: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板书提问—CH3 NO3—有什么区别?甲基、硝酸根讲解说明1、烃基一般呈电中性,属于烃的一部分,不能独立存在,而“根”往往带有电荷,可以在溶液中独立存在。

2、如果该烃是烷烃所形成的烃基便称之为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

—CH3CH2 与—CH2CH3 异同板书一、烷烃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投影书写结构简式名称化学式提问当一种烷烃分子的同分异构体数目较多时,用习惯命名法该如何命名?看书P13板书课本例题P13-14 2-甲基丁烷2-甲基-4-乙基庚烷2、系统命名法(1)系统命名法的步骤①选主链,称某烷②编号码,定支链③支链同,要合并;支链异,简在前(2)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3)数字意义:阿拉伯数字---------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相同取代基的个数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

练习小组合作讨论表达交流布置练习P15—16 2 命名 3 写结构简式教师巡堂判断改错3,3-二甲基丁烷2, 4–二乙基戊烷作业3(4-5)。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命名》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命名》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命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有机物的命名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有机物的命名原则2. 有机物的命名方法3. 有机物的系统命名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机物的命名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有机物的系统命名实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有机物的命名原则和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有机物的系统命名实例。

3.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有机物的命名学习。

2. 讲解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结合具体实例,讲解有机物的命名原则,如碳链长度、取代基位置等。

3. 讲解有机物的命名方法:介绍IUPAC命名法和常见有机物的简化命名法。

4. 分析有机物的系统命名实例:选取典型实例,讲解命名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命名方法。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机物的命名。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有机物的命名知识。

7.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有机物命名原则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设计一些有机物命名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此评估他们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有机物命名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此来检验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关有机物命名的章节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有机物命名教学视频、教案和练习题,作为补充教学资源。

3. 实验材料:准备一些有机物样品,让学生实地观察和学习。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案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案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合物命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实例4. 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实际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命名能力。

4. 设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如碳原子数、功能团等。

3.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如取代基编号、双键位置等。

4. 分析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实例,如烷烃、烯烃、炔烃等。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命名给定的有机化合物。

6. 总结命名方法和技巧,强调注意事项。

7.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和规则的理解。

2. 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有机化合物命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命名能力。

4.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有机化合物命名教学的满意度和建议。

六、教学拓展1. 介绍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历史和发展。

2. 阐述有机化合物命名在国际上的标准化进程。

3. 探讨有机化合物命名在药物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七、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命名案例。

2. 讲解案例中的命名策略和技巧。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练习与实践1. 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安排小组实践任务,让学生互相命名有机化合物。

3. 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九、有机化合物命名的注意事项1. 强调命名过程中应注意的功能团识别和编号规则。

2. 提醒学生避免常见的命名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有机物的命名(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1.理解烃基和常见烷基的意义。

2.掌握烷烃的习惯命名法以及系统命名法。

3.能根据结构式写出名称。

4.能根据命名写出结构式。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物质与名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根据烷烃的结构式命名,根据烷烃的命名写出其结构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机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普遍存在着同分异构现象。

为了使每一种有机物对应一个名称,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每一种有机物进行命名是最有效的科学方法。

[板书]一、烷烃的命名
[过渡]要学习烷烃的命名,先要了解什么是取代基。

[介绍]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

烷基: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叫烷基。

以英文缩写字母R表示。

甲基-CH3 乙基-CH2CH3
[学生活动]学生体会“烃基”、“烷基”的概念,思考、讨论“基”与“根”有何区别,并作回答。

[补充说明]1、烃基一般呈电中性,属于烃的一部分,不能独立存在,而“根”往往带有电荷,可以在溶液中独立存在。

2.“基”与“根”在电子式的写法上的区别。

[投影练习]在烷烃通式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推导一价烷基的通式并写出-C3H7和-C4H9的同分异构体. (见PPT课件)
[新课推进]物质都有其名称,那么这些烷烃是如何命名的呢?我们首先学习一种比较简单的命名方法——习惯命名法。

[板书]1.习惯命名法: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在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

[讲解]例如CH4叫甲烷,C5H10叫戊烷,C17H36叫十七烷。

有些烷烃存在同分异构体,如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我们用“正”“异”“新”来区别。

这样的命名方法就叫做习惯命名法。

[投影展示]甲烷到十七烷的分子式及习惯命名。

(见PPT课件)
[过渡]由于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习惯命名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广泛采用系统命名法。

[板书]2.系统命名法
[讲解]下面我们以带支链的烷烃为例,初步介绍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链作为主链,按主链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2)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1、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上的位置。

(3)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支链上的位置,并在数字和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2-甲基丁烷
(4)如果主链上用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

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要用“,”隔开。

2,3-二甲基戊烷
(5)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支链,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投影练习]给下列2种烷烃命名。

(见PPT课件)
[总结]习惯命名法只能命名较简单的有机物,而系统命名法则能针对所以的有机物进行命名,我们总结起来,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时要注意这样的几个地方。

[板书]1.命名步骤:
(1)找主链------最长的主链;
(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4)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

(5)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

2.名称组成: 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3.数字意义:阿拉伯数字---------取代基位置
汉字数字---------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投影练习]
1.判断改错。

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烷烃。

3.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见PPT课件)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烷烃的两种命名方法: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重点掌握的是系统命名法,我们要能够根据结构式写出名称,也要能够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