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贝诺酯的合成20110601

合集下载

贝诺酯片剂的制备

贝诺酯片剂的制备

贝诺酯片剂的制备方案过程:原辅料—粉碎、过筛—物料配料、混合—湿法造粒—颗粒干燥—压片—包衣—包装—储存贝诺酯片的制备处方:贝诺酯250g淀粉56.6g羟丙基纤维素20g糊精56.6g羧甲基淀粉钠16g微粉硅胶0.8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制500片规格:0.5g处方分析表1-3 处方分析序号名称用途备注1 贝诺酯主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

属非甾体类抗炎解热镇痛药,具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

2 羟丙基纤维素黏合剂本品为工业级纤维素醚的一种,主要用途为聚氯乙烯生产中做分散剂,系悬浮聚合制备PVC的主要助剂。

3 淀粉稀释剂崩解剂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其中常用玉米淀粉。

淀粉的性质稳定,可与大多数药物配伍,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价格便宜,但可压性较差,因此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乳糖等混合使用。

4 糊精稀释剂淀粉水解的中间产物,在冷水中溶解较慢,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具有较强的粘结性,使用不当会使片面出现麻点,水印及造成片剂崩解或溶出迟缓;如果在含量测定时粉碎与提取不充分,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所以常与糖粉,淀粉配合使用。

5 羧甲基淀粉钠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CMS)是变性淀粉的代产品,属醚类淀粉,是一种水溶性阴离子高分子型化合物。

通常使用的是它的钠盐,又称(CMS-Na) 形状:白色或黄色粉末,无臭、无味、无毒、热易吸潮。

溶于水形成胶体状溶液,对光、热稳定。

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有机溶剂。

6 微粉硅胶润滑剂由于微粉硅胶具有粒度小、孔容大、表面活性强的特点,从而在啤酒、食用油生产过程中做稳定剂过滤剂,涂料油化生产过程中做消光剂,塑料薄膜生产中做开口剂,日用化工生产中做高级填充剂,制药行业做助流剂等(1)粉碎:取适量贝诺酯于研钵中,不断研磨,过100目筛后,备用。

取淀粉适量,过100目筛后,备用。

(2)淀粉浆的制备(准备托盘天平1台,100ml烧杯1个,电炉子1个,100ml或50ml量筒1个。

药分实验 贝诺酯

药分实验 贝诺酯

三、检查解读

干燥失重:是指药物在规定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根据所减 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干燥失重的百分率。干燥失重检查法主 要检查药物中的水分,也包括其他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


检查方法:将供试品置放在相同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内, 精密称定,于烘箱内在规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恒重”是药典使用 的术语,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 重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以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 干燥1小时后进行。干燥温度一般为105℃。为了使水分及挥发性物 质易于挥散,供试品应平铺于扁形称量瓶中,其厚度不超过5mm, 如为疏松物质,厚度不超过10mm。如为大颗粒结晶,应研细至粒度 约2mm。放入烘箱进行干燥时,应将瓶盖取下,置称量瓶旁,或将 瓶盖半开进行干燥。取出时,须先将瓶盖盖好,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 温,然后称定重量。减失重量不得过0.5 % 计算公式 干燥失重=(W1-W2)/W1*100%。 W1为干燥前的样品重量, W2为干燥后的样品重量。 W1-W2就是干燥中减失的重量。
贝诺酯的全面检查
班级:08高药1 组别:第七组
一、确定检验依据
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 第二部47页: 贝诺酯的正文部分 了解本品全面检查的具体过程以及操作方法。

* 什么是贝诺酯





药物类别: 神经系统用药 所属类别: 解热镇痛药 药物名称: 贝诺酯 药物别名: 中文别名(扑炎痛) 英文别名 (Benasprate, Benorylate,Benoral,Benortan ) 药理作用: 本品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脂化物。为非甾体类抗 炎、抗风湿、解热镇疼药。其作用机制基本同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 林。 药动学: 口服后于肠内吸收,半衰期约1小时,肝内代谢。主要以水 杨酸及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产物从尿中排出,极少量从粪便排出。特 点为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 适应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感冒发烧、 头痛,神经痛及术后疼痛等。

贝诺酯的合成

贝诺酯的合成

贝诺酯的合成引言贝诺酯(Benorylate),又名苯乐莱、扑炎痛、解热安,化学名: 2-乙酰氧基苯甲酸对乙酰氨基苯酯,其化学结构式为:它是利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法制备而成。

本品是非甾体类抗风湿、解热镇痛药,环氧酶抑制剂。

本品既有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又保持了扑热息痛的解热作用。

由于本品体内分解不在胃肠道,因而克服了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克服了阿司匹林用于抗炎引起胃痛、胃出血、胃溃疡等缺点。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痛、头痛、感冒引起的中度钝痛等。

本文研究了贝诺酯的合成工艺。

一、目的要求1. 通过本实验了解拼合原理在化学结构修饰方面的应用。

2. 通过本实验,熟悉酯化反应的方法,掌握无水操作的技能。

3. 通过本实验了解Schotten-Baumann酯化反应原理。

二、实验原理扑炎痛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178℃,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氯仿、丙酮。

合成路线如下:COOHOCOCH3NCOClOCOCH3SOCl2HCl SO2NaOHOH3ONa3+++COClOCOCH3+ONa3OCOCH3COO NHCOCH在制备乙酰水杨酰氯时,加入催化剂DMF后,可明显降低酰氯的反应温度,且所得酰氯质量好;酯化反应以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可缩短反应时间,收率高。

三、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圆底烧瓶、三口烧瓶、恒压滴液漏斗、温度计、球形冷凝管、石棉网、铁环、铁架台、调压器、加热套、磁力搅拌器。

2.试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二氯亚砜,N,N- 二甲基甲酰胺(DMF),氢氧化钠,醋酸正丁酯,PEG6000蒸馏水。

四、原料规格及配比原料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阿司匹林药用9g 1氯化亚砜 5 ml 1吡啶CP 1滴扑热息痛药用g氢氧化钠CP g丙酮AR 6 ml五、实验方法1.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1)在装有搅拌器的250ml 三颈烧瓶中加入9g 阿司匹林,在0 ~5℃下滴加二氯亚砜和3 滴N,N- 二甲基甲酰胺(DMF),约在30min 滴加完毕,然后在25 ~30℃保温反应3h ;(2)然后减压除去未反应完的二氯亚砜,得淡黄色透明乙酰水杨酰氯,收率为%。

贝诺酯片的制备

贝诺酯片的制备

贝诺酯片的制备工艺流程贝诺酯片的制备工艺:水杨酸—阿司匹林—贝诺酯—贝诺酯片1.阿司匹林的生产方法:水杨酸乙酰化得到,在反应罐中加乙酐(加料量为水杨酸总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杨酸,搅拌升温,在81-82℃反应40-60min。

降温至81-82℃保温反应2h。

检查游离水杨酸合格后,降温至13℃,析出结晶,甩滤,水洗甩干,于65-70℃气流干燥,得乙酰水杨酸。

阿司匹林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白色晶体,易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微溶于水.因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也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常用退热镇痛药APC中A即为阿司匹林.实验室通常采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酰基化反应来制取.反应式如下: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乙酸反应温度应控制在75~80℃左右,温度过高易发生下列副反应:生成的阿司匹林粗品,用35%的乙醇溶液进行重结晶将其纯化.其操作流程如下:【仪器药品】锥形瓶(100mL) 量筒(10mL,25mL) 温度计(100℃) 烧杯(200mL,100mL) 吸滤瓶布氏漏斗小水泵水浴锅电炉水杨酸乙酸酐硫酸(98%) 乙醇水溶液(35%)【实验步骤】⑴酰化在干燥的锥形瓶[1]中加入4.3g水杨酸和6mL乙酸酐,再滴入7滴浓硫酸[2],立即配上带有100℃温度计的塞子(温度计插入物料之中).混匀后置于水浴中加热,在充分振摇下缓慢升温至75℃.保持此温度反应15min,期间仍不断振摇.最后提高反应温度至80℃,再反应5min,使反应进行完全.⑵结晶抽滤稍冷后拆下温度计.在充分搅拌下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然后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后转移到100mL 烧杯中.⑶重结晶在盛有粗产品的烧杯中加入25mL35%乙醇,置于45~50℃水浴中加热,使其迅速溶解[3].若产品不能完全溶解,可酌情补加35%的乙醇溶液.然后静置到室温,冰水冷却,待结晶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将结晶转移至表面皿中,自然晾干后称量,计算产率.【注意事项】⑴酰化反应时,要用手压住瓶塞,以防反应蒸气冲出.并不断振摇,确保反应进行完全.⑵控制好酰化反应温度,否则将增加副产物的生成.⑶将反应液转移到水中时,要充分搅拌,将大的固体颗粒搅碎,以防重结晶时不易溶解.⑷乙酸酐具有强烈刺激性,要在通风橱内取用,并注意不要粘在皮肤上.【1】若制备阿司匹林的量较大,可采用带电动搅拌器的回流装置.三颈瓶中口安装电动搅拌器,一侧口安装球形冷凝管,另一侧口安装温度计.【2】水杨酸分子内存在氢键,阻碍酚羟基的酰基化反应.反应需加热至150~160℃才能进行.若加入少量浓硫酸,可破坏水杨酸分子内氢键,使反应温度降低到80℃左右,从而减少副产物的生成.【3】溶解时,加热时间不宜太长,温度不宜过高,否则阿司匹林发生水解.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1)称取水杨酸1.98g于锥形瓶(150mL);在通风条件下用吸量管取乙酸酐5mL,加入锥形瓶,滴入5滴浓流酸,摇动使固体全部溶解,盖上带玻璃管的胶塞,在事先预热的水浴中加热约10-15min[2]水浴装置:500mL烧杯中加100mL水、沸石,用温度计控制85℃-90℃。

贝诺脂的合成实验原理

贝诺脂的合成实验原理

贝诺脂的合成实验原理
贝诺脂(Benzoic anhydride)的合成实验原理如下:
1. 原料准备:取一定量的苯甲酸(benzoic acid)和无水醋酸(acetic anhydride)作为合成贝诺脂的原料。

2. 反应条件:反应在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下进行。

3. 反应步骤:将苯甲酸和无水醋酸按照化学计量比例加入反应容器中。

在搅拌的同时,加热反应容器中的反应混合物至反应温度。

4. 反应机理:贝诺脂的合成是通过苯甲酸和无水醋酸的缩合反应来完成的。

在反应过程中,无水醋酸分子中的一个酰基(acetyl)和苯甲酸分子中的羧基(carboxyl)反应形成贝诺脂分子,并释放出一分子的水。

反应方程式如下:
苯甲酸+ 无水醋酸→贝诺脂+ 水
C6H5COOH + (CH3CO)2O →(C6H5CO)2O + H2O
5. 离心和纯化:将反应结束后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出贝诺脂。

为了获得更纯净的产物,贝诺脂还可以通过结晶或者蒸馏的方法进行纯化。

总之,贝诺脂的合成是通过苯甲酸和无水醋酸的缩合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生成贝诺脂和水。

贝诺酯的合成实验报告

贝诺酯的合成实验报告

贝诺酯的合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酸催化下的酯化反应,合成贝诺酯,并对其合成过程进行分析
和总结。

实验原理,酯是一类具有醚键的有机化合物,通常由醇和酸反应生成。

在本实
验中,我们将使用苯甲醇和乙酸作为原料,通过酸催化下的酯化反应来合成贝诺酯。

酸催化下的酯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其反应机理是醇和酸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酯和水。

实验步骤:
1. 将苯甲醇和乙酸按摩尔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

2. 将混合物在搅拌下加热至反应温度,保持一定时间进行反应。

3. 反应结束后,用水洗涤产物,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4. 最后,用蒸馏法对产物进行提取和纯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贝诺酯,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贝诺酯的合成反应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生成了目标产物。

通过对产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确认了产物的结构和纯度。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成功合成了贝诺酯,并对其合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酸催化下的酯化反应机理,掌握了有机合成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

同时,实验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反应条件的控制和产物的提取纯化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注意和改进。

结语:
贝诺酯的合成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验经验和技术积累,对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和实验技术的水平,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贝诺酯的制备

贝诺酯的制备

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化学制药实验实验类型:_____验证型________实验项目名称:诺酯的合成学生:_____王越________年级专业:2008级制药工程学号:____S040803123 ____同组学生:童林足晓珊严炜许春萍指导老师:唐凤翔薛蓬春实验地点: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南楼210实验日期:2011年5月31日~6月1日化学化工学院实验二 贝诺酯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 通过乙酰水酰氯的制备,了解氯化试剂的选择及操作中注意的事项。

2、 通过本实验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结构修饰方面的应用。

3、 了解Schotten-Baumann 酰基化反应原理。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与二氯亚砜在少量吡啶催化下进行羧羟基的卤置换反应,生成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COOHOCOCH 3SOCl 2NCOClOCOCH 3SO 2HCl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在氢氧化钠作用下生成钠盐,再与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进行Schotten-Baumann 酰基化反应,生成贝诺酯(2-乙酰氧基苯甲酸-4-乙酰氨基苯酯)。

OHNHCOCH 3NaOHONaNHCOCH 3COClOCOCH 3NHCOCH 3ONaNHCOCH 3COOOCOCH 3NHCOCH 3三、实验材料与设备表一 所用的玻璃仪器及规格仪器名称 仪器规格 仪器数量温度计 0~100℃ 1 三颈瓶100ml 1 250ml1茄形瓶100ml 1抽滤瓶250ml 1滴管1ml 2烧杯500ml 1250ml 125ml 1量筒100ml 125ml 15ml 1水槽150mm 1注射器10ml 1恒压滴液漏斗25ml 1玻璃棒 3导气管 1布氏漏斗 1干燥管 1漏斗 1球形冷凝管 1表二所用的试剂及规格药品名称药品厂家药品规格药品用量阿司匹林新华制药股份分析纯 4.5g 二氯亚砜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分析纯6ml 无水丙酮成海化学工业分析纯6ml 吡啶兴达化工试剂厂分析纯2d对乙酰氨基酚中国医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化学纯 4.5g 无水氯化钙豪恩化工分析纯适量氢氧化钠试剂总厂分析纯9g无水乙醇三鹰化学试剂分析纯活性炭不明不明不明二甲基硅油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分析纯适量表三所用的设备型号及规格设备名称设备规格设备厂家列四孔智能水浴锅ZKSY 长城科工贸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 长城科工贸子华牌循环水真空泵SHZ-DⅢ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真空干燥箱DZF-6020型精宏实验设备X-4显微熔点仪SGWX-4 精密科学仪器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053A 精宏实验设备磁力搅拌器85-1A 长城科工贸旋转蒸发仪R-100IN 长城科工贸四、实验步骤1.称取阿司匹林4.5克(查文献可知;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性粉末,无臭,微带酸味,在干燥空气中稳定,遇潮则缓慢水解成水酸和醋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也溶于碱溶液,同时分解,熔点135℃,相对分子质量为180.16,则称取的阿司匹林为25mmol),倒入三颈瓶中,加入转子用一个橡胶塞,两个磨口塞(其中一个安装温度计)堵住瓶口。

贝诺酯的合成实验报告精选全文

贝诺酯的合成实验报告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贝诺酯的几种合成方法介绍和对比前言:贝诺酯别名扑炎痛、苯乐来、解热安;化学名为2一(乙酰氧基)苯甲酸一4一(乙酰氨基)苯酯分子式为C17H15NO5,相对分子质量为313.30;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味,mp.177—181℃,不溶于水,在沸乙醇中易溶,在沸甲醇中溶解,在甲醇或乙醇中微溶;分子结构式如图l所示:OO O N HOO图1:贝诺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痛、头痛、感冒引起的中度钝痛等。

该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环加氧酶的抑制.减少前列腺素(PG合成,并直接作用于受体部位。

因阻止了疼痛介质前列腺素的形成,可降低肾血流量和尿量,降低了肾盂输尿管内压,使肾绞痛得以缓解或消失。

此外,该药尚有抑制抗原——抗体形成,抑制组织胺、缓激肽等形成,降低炎症组织中血管通透性,消除水肿等一系列抗炎作用,故疗效显著。

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五种方法制备贝诺酯:①阿司匹林为原料直接合成法。

②乙酰水杨酸酐两步法。

③吡啶溶液中利用一种叔胺使阿司匹林酰氯和对乙酰氨基酚的酯化生成贝诺酯。

④利用微波合成技术合成贝诺酯。

⑤扑热息痛制成钠盐后与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进行Schotten-Baumann酰基化反应,生成贝诺酯。

下面将重点介绍第五种方法,简略介绍前面四种方法。

一、阿司匹林为原料直接合成法阿司匹林在特定的溶剂与条件下与对酰氨基酚酯化生成贝诺酯,如图2所示。

图2:阿司匹林为原料与对酰氨基酚直接合成贝诺酯收率可达68%,不足是反应时间较长。

同时使用DMAP与DCC催化合成贝诺酯,与我国常用方法相比副反应少、反应条件要求低、反应过程容易控制。

合成贝诺酯的催化机理如图3所示图3:利用DMAP和DCC同时催化合成贝诺酯总结:阿司匹林为原料直接合成法虽然合成路线简单,产品分离较易,产率较高。

但是对实验设备、试剂要求较高,并且所需试剂价格昂贵,本科生实验不介意使用这种方法。

二、乙酰水杨酸酐两步法在苯和吡啶混合物中加入浓盐酸使乙酰水杨酸成酐,乙酰水杨酸酐再与对酰氨基酚进行酯化生成贝诺酯,如图4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贝诺酯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 通过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了解氯化试剂的选择及操作中注意的事项。

2、 通过本实验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结构修饰方面的应用。

3、 了解Schotten-Baumann 酰基化反应原理。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与二氯亚砜在少量吡啶催化下进行羧羟基的卤置换反应,生成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COOHOCOCH 3SOCl 2NCOClOCOCH 3SO 2HCl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在氢氧化钠作用下生成钠盐,再与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进行Schotten-Baumann 酰基化反应,生成贝诺酯(2-乙酰氧基苯甲酸-4-乙酰氨基苯酯)。

OHNHCOCH 3NaOHONaNHCOCH 3COClOCOCH 3NHCOCH 3ONaNHCOCH 3COOOCOCH 3NHCOCH 3三、实验材料与设备表1 玻璃仪器及规格名称规格数量注射器5ml 1冰水浴缸-- 1三颈瓶250ml 1三颈瓶100ml 1球形冷凝器-- 1干燥管-- 1圆底烧瓶100ml 1恒压滴液漏斗25ml 1量筒100ml 1量筒50ml 1烧杯250ml 2烧杯50ml 若干抽滤瓶-- 1漏斗-- 1滴管1ml 2表2设备型号及规格设备名称型号厂家旋转蒸发仪R-1001N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023A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磁力搅拌器85-1A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电子天平e=10d 塞多丽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循环水真空泵SHB-Ⅲ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显微熔点仪SGW X-4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表3 试剂及规格1、实验材料:阿司匹林、二氯亚砜、丙酮、吡啶、扑热息痛、氢氧化钠、乙醇、 活性炭2、实验设备:85-1A 磁力搅拌器、DF-101S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250mL 三颈瓶、球形冷凝器、100ml 圆底烧瓶、25ml 恒压滴液漏斗、滴管、导气管(硅胶管)、抽滤瓶、布氏漏斗、锥形瓶、转子、循环水真空泵、干燥箱、熔点仪、250ml 烧杯、5ml 注射器、水槽(所有的玻璃仪器使用前必须干燥)四、实验装置图名称 厂家规格 用量 丙酮上海成海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分析纯AR6ml吡啶 上海兴达化工试剂厂 分析纯AR 1ml 左右 二甲基硅油 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分析纯AR 1000ml 无水乙醇浙江三鹰化学试剂有限司出品分析纯适量氢氧化钠 中国上海试剂总厂 分析纯AR 适量 扑热息痛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化学纯4.5g图1 2-乙酰氧基苯甲酰氯制备装置图(带有干燥管)五、实验操作步骤1.将与反应过程有关的仪器干燥。

用20gNaOH和300ml水配制成NaOH溶液,作和棉花,搭好装置,准备为尾气吸收装置。

准备干燥管,在干燥管内加入CaCl2冰水浴。

称取阿司匹林4.5克(,25mmol)置于三颈瓶中,戴好手套,在0~5℃冰水浴下用注射器缓慢滴加干燥的二氯亚砜6ml(约54mmol),滴管滴加吡啶两滴,加入转子后进行磁力搅拌5~10min。

(通风橱内进行)2、迅速在三颈瓶上装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器上口接氯化钙干燥管及气体吸收装置;以二甲基硅油为介质油浴加热,开始计时,以5℃为一升温阶段逐渐缓慢升温,每隔15min调一次温,至70℃后,温度维持不变,继续计时,直至反应持续2小时结束。

3、反应完毕改成减压蒸馏装置,用水泵减压,减压蒸出过量的氯化亚砜,得乙酰水杨酰氯。

加入无水丙酮6mL( 用分析丙酮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即可),混匀密封备用。

4、称取扑热息痛4.5g, )于三颈瓶中加水25ml,冰水冷却至10℃左右,搅拌下滴加6ml 20%NaOH直到晶体溶解。

5、在8~12℃之间,在强烈搅拌下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加乙酰水杨酰氯丙酮溶液,约1min 10滴的速率滴加约40分钟;滴加完毕,缓慢加35% NaOH至PH 为10。

图2 贝诺酯反应装置6、开始室温继续搅拌反应后,抽滤,用水洗至中性,烘干,得粗品。

7、将粗品置于250ml圆底烧瓶,加入95%乙醇溶解(粗品:95乙醇=1:8,约100ml乙醇),水浴上加热(70℃左右)。

8、稍冷后向圆底烧瓶中加适量活性炭脱色(活性炭的用量视粗品颜色而定),然后置于旋转蒸发器上蒸除部分的乙醇,同时脱色。

9、除去活性炭后,将圆底烧瓶加热回流约20min,趁热抽滤(注意布氏漏斗和滤瓶均要预热防止结晶),滤液放冷析晶,抽滤,以少量乙醇洗涤两次,后干燥,计算得率,测熔点。

母液可用来进一步回收。

图3 室温搅拌反应装置六、实验注意事项(1)酰氯化反应采用油浴,要注意锅内不能溅入水,油水混合过热会发生危险;油锅要缓慢升温,否则二氯亚砜易分解。

(2)减压蒸馏装置采用活化水(外循环水)进行,这是为了将氯化亚砜有效地排出去,防止使用静止水时氯化亚砜浓度过于集中而对人造成伤害。

(3)酰氯化反应时有SO2和HCl生成,需要尾气吸收,吸尾气的漏斗不能完全进入NaOH溶液中,防止倒吸。

(4)扑热息痛碱化时要维持低温,防止苯环上的氨基氧化。

(5)二氯亚砜有强刺激性气味,能灼伤皮肤,对粘膜有刺激。

操作时须穿戴好防护用品,若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向阿司匹林中滴加二氯亚砜要带手套,采用注射器插入胶塞滴入。

(5)减压去除氯化亚砜的时候,注意防止水泵压力变化引起水倒吸。

(6)若发现水吸进闪蒸瓶,应立即将闪蒸瓶取下,放入水槽用大量水冲稀。

(7)干燥管内的棉花不宜塞太多,防止气体通不过去进入尾气吸收装置。

七、实验记录及现象解释实验现象备注(现象解释及注意事项)在三颈瓶中加入药品,其中二氯亚砜要用注射器注入,然后滴入吡啶混合后,药品沉于底部。

冰水浴中搅拌后瓶壁沾有黄色物质。

本次实验取用的阿司匹林为自制的,由于在干燥过程中阿司匹林受到了一些污染,故粉末略带黄色,搅拌过程中,药品未开始反应,从而瓶壁上会沾上黄色药品。

二氯亚砜是极易挥发的物质,故为减少药品的损失,采用注射的方法,采用玻璃注射器而不采用塑料注射器的原因是二氯亚砜会和塑料发生反应。

由于针头不易插入橡胶塞,故采用旁侧拿开磨口砂加入的方式转为油浴装置,注入回流过程中连接干燥管的橡皮管逐渐变黑。

2h后,得到黄色溶液将三颈瓶由水浴转为油浴时,不能为求快而忽略了安全,应先将瓶底擦干。

橡皮管变黑是因为二氯亚砜分解生成的SO2对橡皮管产生了腐蚀性作用。

酰氯化反应使体系变为了溶液体系。

减压蒸馏后颜色变深(金黄色),体积变化不大,得到的乙酰水杨酰氯加无水丙酮混匀密封备用。

SO2被体系内的吡啶和尾气吸收装置吸收,而HCl 基本已经被体系内的尾气吸收装置吸收。

减压浓缩去除了部分的二氯亚砜从而使浓度变大。

加入丙酮溶液是为了防止乙酰水杨酰氯发生水解称取扑热息痛 4.5g,冰水冷却至10℃,在不停搅拌下滴加NaOH溶液6ml,晶体逐渐溶解,最终PH调至13-14 将温度冷却至10℃,是因为扑热息痛碱化时要维持低温,防止在调PH过程中,空气进入三颈瓶内而将苯环上的氨基氧化。

在8-12℃时强烈搅拌下,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加入乙酰水杨酰氯丙酮溶液,溶液变为黄色悬浊液。

缓慢加NaOH至PH为10 酰氯的活性强,所以酰化反应一般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冰块一直融化,温度上升,故需及时补充冰块。

恒压滴液漏斗加入药品的速度之所以要控制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使药品能够反应得充分,二是加入太快,容易造成未反应的乙酰水杨酰氯发生水解。

之所以要调PH至10是因为为了使对乙酰氨基酚保持钠盐的状态,以利于后面的反应继续进行调完PH后,室温继续搅拌反应后,溶液呈土黄色,抽滤,用水洗至中性,滤饼为粉红色,滤液为酒红色对乙酰氨基酚能部分溶于乙醇、丙酮和热水,微溶于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

此时得到的滤渣中可能还含有未反应完的对乙酰氨基酚。

粗品加95%乙醇溶解(约100ml),经搅拌后得较澄亮的酒红色,瓶底为大量细小颗粒乙醇用于溶解对乙酰氨基酚因乙醇加太多,故回旋蒸发,在活性炭吸附后,颜色变浅,一遇冷析出大量晶体回旋蒸发后,晶体呈过饱和状态,故易析出回流后,烧瓶内液体呈黄色,底部有一部分红色颗粒。

底部的红色颗粒为因过饱和而析出的晶体滤液放冷析晶,抽滤,以少量冰乙醇洗涤两次抽滤得粉红色晶体冰乙醇洗涤可以减少产品的损失,因为产品在冰乙醇里的溶解度比较小。

称重得产量为 1.939g,熔程为182-184℃正常的贝诺酯熔程为175-176℃,说明得到的产物不够纯八、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阿司匹林摩尔量为25mmol,而扑热息痛摩尔量为,故以阿司匹林作为参比,由n阿司匹林:n贝诺酯=1可得25=m(贝诺酯的理论质量)/M(贝诺酯),即得贝诺酯的理论质量为×=7.83g,得率为=%,而熔程为182-184℃。

贝诺酯此次得率比较低,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采用的玻璃注射器由于有点松动,在取用二氯亚砜转移的过程中产生损失,由于用拿开旁侧磨口塞加药的方式,二氯亚砜有一部分发生了挥发分解(2)对于最后步骤,滤液放冷析晶的时间并没有很好的把握,所以在不知道晶体是否充分析出的前提下进行了抽滤将导致有部分晶体损失。

(3)阿司匹林与二氯亚砜的反应理论上是在升温阶段升到70℃后再反应2h,而实际上本次操是从开始升温到升到70℃这个过程,时间用了2h,故在70℃下的反应时间是不够的,这也是反应低的最关键的步骤(4)本次实验多次用到了冰水,温度一直在波动,虽然能及时补充冰水,但是有时温度的波动也会超出正常的范围2-3℃九、心得体会1.本次实验最终产品颜色是粉红色,而正常的贝诺酯颜色为白色晶体,这主要是因为原料在使用上采用的不是纯正的阿司匹林,并且在加入活性炭后,并没有进行加热回流,而只是进行了旋转蒸发。

2. 二氯亚砜遇水分解生成氯化氢及二氧化硫,故在置换反应中应保证干燥体系,三颈瓶在加完药品后应预先用磨口塞堵住左右两个口,并且仪器需预先干燥。

3.实验过程中应懂得变通,为使尾气吸收装置的漏斗不超过溶液液面的1/2,可以用一根玻棒顶住漏斗。

4.在实验前应先计算反应物的摩尔量,预先了解它们的摩尔比,从而进一步体会它们各自的作用和性质,比如在本次实验中,二氯亚砜是过量的,原因是二氯亚砜易分解,且挥发。

5.酰氯化反应应采用油浴,如不慎水入油中,可以采用加热至100℃的方法将水蒸出。

6.对于此次实验反应体系的评价:采用吡啶类碱不仅可以中和反应所产生的氯化氢,而且还有催化作用,增强酰氯的反应活性。

酰氯的酰化能力强,酰化反应一般为不可逆反应。

反应中释放出HCl,因此一般需要加入碱性催化剂将之除去,某些酰氯的性质虽然不如酸酐稳定,但其制备比较方便,所以对于比较难以制备的酸酐来说,采用酰氯为酰化剂是非常有效的。

7.在加一些试剂的时候多想想加入这些的目的和这些试剂与反应收率的关系,这可以让我们做实验不会显得那么盲目和没有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