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

影史响 影料响 影研响 影读响
南宋都城临安有瓦子24处……分别 表演说话、杂技、杂剧、影戏、装鬼 神等,艺人们的精彩表演经常使各勾 栏前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上自达官, 下至百姓,都是勾栏中的看客和听众。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二单元
表现 c.元大都
时
期
(3)传统节日与习俗
的
都
①宋词
市
(1)宋词和元曲(文学)
和 文
2.文化
②元曲
化
(2)《资治通鉴》 (史学)
影以响 影古响 影鉴响 影今响
如何理解宋元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地位?宋元都 市和文化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
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 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 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 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飞禽猫犬、珍禽奇兽
——整理自《相国寺内万姓交易》 ——徐苹芳复原的北宋相国寺平面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表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二单元
书籍古玩市场 手 工 艺 品 市 场
文化市场
日用百货市场 宠物市场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
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 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 皆荟萃其中,四方趋京师 以货物求售他物者,必由 于此。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九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表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据《东京梦华录》载: 桑家瓦 中瓦 里瓦 朱家桥瓦 新门瓦 州西瓦 保康瓦 州北瓦 宋门外瓦 侏康门瓦 ……
第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共21张PPT)

都 市
文化丰富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和
司马光《资治通鉴》
文
化
随堂检测
(2016·咸宁)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
B 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
2.从文学作品看,宋人恐怕是迄今为止最多情的。 试读:“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柔情似 水,佳期如梦”“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和《史记》并列为中国史 学的不锈巨作,请列表对它们进行比较。
《资治通鉴》 《史记》 “史学两司马”
作者 北宋司马光 西汉司马迁 体例 编年体通史 纪传体通史 内容 战国到五代 炎黄到汉武
课堂小结
宋
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元 都市繁华 瓦子、勾栏
时
杂剧
期
的
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二、宋元的文化
1、宋词
(1)词的特点: 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 句,便于歌唱。
(2)词的发展:词出现于唐,经五代到两宋,有很大发展。
(3)词的格式: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做 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
二、宋元的文化
1、宋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瓦子 勾栏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宋元城市旅游攻略—— 4、在瓦子中,你可以进行哪些休闲活动?
说书
木偶戏
蹴踘图
杂耍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宋元城市旅游攻略—— 4、在瓦子中,你可以进行哪些休闲活动?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主要形式是杂 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 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 技艺。元朝时期,演出活动遍及 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共22张PPT)

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
的场所,称为( B)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
2.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不包括( )
A.说D唱 B.杂技 C.歌舞 D.蹴鞠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 通鉴》这一书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 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
司马迁《史记》 纪传体
史学两司马
课后习题
1.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大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 安,元朝的大都,都是闻名世界 的大都市。
瓦子
(1)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 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2)表现: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 圈子,称为“勾栏”
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词的创作风格是( )
A.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C.缠绵悱侧,一往情深
B.豪迈奔放,气B势磅礴 D.风格沉郁,悲惨凄凉
课后习题
4.元曲艺术在元代发展繁荣,其经典剧本《窦娥 冤》的作者是( C )
A.王实甫 B.马致远 C.关汉卿 D.郑光祖
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辛弃疾
——《破阵子》
三、元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共25张PPT)

宋词
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婉约派:
李清照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完成下表的填空
人物 苏轼
时代 北宋
贡献
代表作
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 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
李清照 两宋 之交
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 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 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如梦令》 《声声慢》
辛弃疾
南宋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著名都市
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 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在北宋的开 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2、都市生活
(1)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 来。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里 面专供演出的圈子称“勾栏” (2)形成于宋代的杂剧是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 主要形式,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合作探究::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据当时世界的80%。
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唯一一个工商税超过农业税
的朝代。
① 经济的繁荣
材料二:东京、临安等大城市人口多达百万,早市、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② 城市的发展
材料三: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具有城市意识的官吏、 士人、地主、农民等成为市民阶层的组成部分。
勾栏
娱乐兼营商业
瓦子
演出
勾栏
勾栏中的表演项目
杂剧
猴戏
傀儡戏
蹴杂技鞠
戏剧
元杂剧演员 舞
蹈
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击 鼓
吹 口 哨
吹 排 箫
吹 笛 子
传统节日与习俗 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会更热闹呢?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七年级历史(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
和文化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了解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宋代的娱乐活动、节庆风 俗。
2、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宋词元曲的代表人物、作品 和风格。
3、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重点:“瓦子”、宋代词人的作品与风格,关汉卿和元曲
》。
与他齐名的杂居家还有
、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
、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
”。
3.史学: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
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是一部
通史巨著。记述了从
到
共1300多年的历史,
纵贯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 ,
”司马
光的《
》与司马迁的《
》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
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
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
2 .戏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 、形成于宋 代。元朝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3 .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 都有了。一些节日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自学指二】宋词
看课本55-56页内容 ,划重点、填空白、背知识
1. 概况:词是一种新体 ,成为 主要的文学形式之
4.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迈词风和报国情怀
【自学指导三】元曲和《资治通鉴》
看课本57-58页内容 ,划重点、填空白、背知识
1 . 概况: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 。元曲包括散曲、 和南戏
。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 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代表: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
,代表作是悲剧《
2.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词风豪迈而飘逸 代表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25张)

2.学生抢答元曲的代表 人物。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 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四大家
关汉卿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号
已斋,生活在金末元初。 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 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 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 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 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 繁荣的都市生活
城市的繁荣:宋元时期,城市商贸和文教发达,如 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世界 著名的大都市。北宋开封的大相国寺,人流如潮, 商品交易频繁,文艺表演丰富。
生活的丰富:随着城 市的繁荣,市民阶层 不断壮大,宋代市民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开封的娱乐商业场所 “瓦子”,规模大, 娱乐活动多,商业活 动多样。南宋临安文 化娱乐更为发达。
生活于两宋之交,号易安居士,齐州 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历城)人。靖康 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 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无依无 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 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 词的成就最高。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 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代表作《窦娥冤》、《单
刀会》等。
愤关
怒汉
鞭卿
挞用
黑浪
暗漫
的的
恶艺
势术
力手
。
法 ,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
天地 也也 ,, 你你 窦错不 娥勘分 在贤好 刑愚歹 场枉何 的为为 唱天地 词!?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体例: 编年体通史
内容:
《资治通鉴》影印版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世”
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个朝代。 编著者: 地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共24张PPT)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宋年词,小乔初嫁了,雄
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二、宋词
宋词又称 长短句 ,是宋代最具特色的 文学体裁。词出现于 唐 ,经五代到两宋, 有很大发展。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 定的格式,叫做 词牌 ,如《念奴娇》 《满江红》《蝶恋花》等。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宋代杰出的词人有哪几位?
二、宋词
李清照
苏轼
辛弃疾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P57,完成如下表格。
人 物 时 代 代表作 贡 献 风格特点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三、元曲
找一找:什么是元曲?“元曲四 大家”分别指谁?
元曲是散曲、杂剧和南戏等的合称。元曲把 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是一种 综合性的艺术。
想一想:
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这与经 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 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 础;同时,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以满 足市民的文化生活要求,这是市井文 化滋长的内在动力。
端午节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5.节日
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在平定了 “诸吕之乱”后登基。他深感太平盛世来之 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 为了与民同乐的节日,那天家家要张灯结彩, 以示庆祝。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21张)

3.繁荣发展的原因
宋朝,词的内容呈现出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名家辈出
的原因是什么? 就时代背景考察,两宋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市民文娱
之勃兴……为词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最充分的社会条件。 就美学因素考察,诗这种体裁,由于形式过于整齐,有时
难免影响了它的表现力……词正弥补了这种不足。它可以用各 种长短句或疏或密、灵活多变地表达深长、细腻、丰富的情感。
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除了吃月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饼,这一天,人们还祭月、赏月、拜月、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观潮、燃灯、猜谜、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间?
玩花灯、烧塔等。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3)、丰富的传统节日与习俗 欢乐竞猜——这是什么节日?
端午节
一位爱国诗人,在流放途中听说楚怀王客 死他乡和郢城被攻破的噩耗后,投入了汩罗江 中,后来人们把食物投入到江中,以便诱食蛟 龙水兽,使他的尸体免遭伤害。我国有一个传 统的节日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 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
——《中国文学史》 都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民间社会需要大量的歌词;
词很少受到“文以载道”思想的束缚,利于抒发个人的情愫
三、元曲
1.概况
思考:什么是元曲?“元曲四大家”分别指谁?
元曲是散曲、杂剧和南戏等的合称。元曲把音乐、歌舞、动 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特点。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 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贡献: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 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作品充满了 血和泪,反映了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 抒发了忧患情怀 代表作:《如梦令》、《声声慢·寻 寻觅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你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一)概况
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都市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二)瓦子
2.(多媒体出示材料,瓦子的名称的来历)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
3.(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的基本情况介绍)读材料,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兴起的原因)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三)元杂剧和节日
1.(多媒体出示问题,戏剧表演的表演形式、兴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学生抢答戏剧表演的表演形式是什么?兴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分别是什么时候?答案提示:杂剧。
宋代和元代。
2.图片展示
3.看图,学生抢答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节日?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日?
答案提示:春节(古代叫元旦)。
4.(多媒体展示诗句)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
答案提示:依次为中秋、元宵节、端午节。
目标导学二宋词
(一)宋词
1.音频展示(多媒体播放诗歌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2.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
(多媒
体出示对“词”的定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3.(多媒体展示简单的表格,让学生填
命的起点,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机器的发明。
目标导学三元曲
1.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
(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
2.(多媒体出示问题:元曲的代表人物)学生抢答元曲的代表人物
答案提示: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三、课堂总结
工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了生活在北宋去感受宋代气象万万千的都市生活。
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和元曲的发展。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培养社会责任感!
❸板书设计❹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