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七下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人教版)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思维导图【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 远古的传说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衰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七年级(下)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3课 盛唐气象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 元朝的统治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八年级(上)第1课 鸦片战争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第4课 洋务运动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6课 戊戌变法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 辛亥革命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第12课新文化运动第13课五四运动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3课内战爆发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八年级(下)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 抗美援朝第3课 土地改革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5课 三大改造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第9课 对外开放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15课 钢铁长城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九年级(上)第1课 古代埃及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第3课 古代印度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第8课西欧庄园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第11课 古代日本第12课 阿拉伯帝国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第15课 探寻新航路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第18课美国的独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九年级(下)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2课 俄国的改革第3课 美国内战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3课 罗斯福新政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6课 冷战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ppt课件共25张PPT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
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是北宋词
人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杭州的词句。宋元时期
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在我国文
学发展史上 ,宋词元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时
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景象?在宋词元曲的创作上
,又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呢?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宋代蹴鞠铜镜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二、宋词
•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
歌唱,兴起于唐代,繁荣于宋代。词是宋代主要的
文学形式。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
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
花》等。宋代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
弃疾。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苏轼简介
•苏轼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着重表 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 。对后后世影响很大. •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李清照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李清照简介
• 李清照(约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是诗、词
、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 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 的还是词。婉约派代表,代表 作有《声声慢》《武陵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辛弃疾词的特点是什么?
•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 的词,充满了恢复中原的壮志和倾吐 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代表作有《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动脑筋 想想看,在现代的诗词里,有苏轼 、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的吗?你能不能举例 说明?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课件

• 知识点二:宋词和元曲
• 3.“它是两宋最为宏大的全民参与的社会歌声,在一首首长短句
中,我们能窥视到两宋民众的日常生活。”“它”指的是
(
)
C
• A.小说
B.诗
• C.词
D.曲
• 4.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 卿写过60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 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
• A.《窦娥冤》 • C.《满江红》
B.《蝶恋花》
A
D.《念奴娇》
• 知识点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 5.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并由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D 赐
名的史学巨著是
()
• A.《春秋》
B.《宋史》
• C.《史记》
D.《资治通鉴》
• 6.《史记》和《资治通鉴》并列为中国
配诗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
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这首诗中的“京都”是指
C
()
• A.唐都长安
B.西夏兴庆府
• C.北宋开封
D.辽都上京
• 2.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元旦,这天人
们要燃放鞭炮、拜年等,据此判断元旦是B 今
天的
(
)
• A.端午节
B.春节
• C.中秋节
D.元宵节
• 宋代市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城 市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商贸高度 繁荣,为各类市民文化生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 质基础。而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 增加,市民阶层也不断扩大。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 文化活动来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因此,宋代文化 娱乐场所兴起,文化娱乐项目(如说书、杂剧、蹴鞠 表演等)丰富多彩,大大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总 的来说,宋代市民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宋代经 济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高度繁荣的结果。
七下历史共21课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年改年号为贞观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发兵反击突厥,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宰第3课盛唐气象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唐朝与日本二、唐朝与天竺玄奘西行三、唐与新罗(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引入医学、天文、历算唐新罗音乐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契丹族与党项族政权(辽)契丹族政权的建立(西夏)党项族政权的建立首领耶律阿保机元昊时间10世纪初91611世纪前期1038都城上京临潢府兴庆府发展情况发展生产,创造文字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造西夏文字辽太宗占领燕云十六州宋太祖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从进攻到防御宋真宗澶(cán)洲之战与“澶渊之盟”: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三、西夏与北宋元昊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宋夏合约西夏称臣,宋给西夏岁币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元朝的统治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17课明朝的灭亡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 盛唐气象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 6北宋的政治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8金与南宋的对峙9宋代经济的发展10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元朝的统治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4明朝的统治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7明朝的灭亡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的偏安农业的发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巩固西北边疆清朝的疆域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隋文帝(杨坚)581年夺北周建隋朝长安为都,废除门第,用考试选人才。
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炀帝:1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的统治。
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隋朝的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共25张PPT)

宋词
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婉约派:
李清照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完成下表的填空
人物 苏轼
时代 北宋
贡献
代表作
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 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
李清照 两宋 之交
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 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 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如梦令》 《声声慢》
辛弃疾
南宋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著名都市
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 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在北宋的开 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2、都市生活
(1)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 来。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里 面专供演出的圈子称“勾栏” (2)形成于宋代的杂剧是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 主要形式,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合作探究::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据当时世界的80%。
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唯一一个工商税超过农业税
的朝代。
① 经济的繁荣
材料二:东京、临安等大城市人口多达百万,早市、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② 城市的发展
材料三: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具有城市意识的官吏、 士人、地主、农民等成为市民阶层的组成部分。
勾栏
娱乐兼营商业
瓦子
演出
勾栏
勾栏中的表演项目
杂剧
猴戏
傀儡戏
蹴杂技鞠
戏剧
元杂剧演员 舞
蹈
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击 鼓
吹 口 哨
吹 排 箫
吹 笛 子
传统节日与习俗 选择在哪些节日去都市逛会更热闹呢?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25张)

2.学生抢答元曲的代表 人物。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 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四大家
关汉卿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号
已斋,生活在金末元初。 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 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 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 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 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 繁荣的都市生活
城市的繁荣:宋元时期,城市商贸和文教发达,如 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世界 著名的大都市。北宋开封的大相国寺,人流如潮, 商品交易频繁,文艺表演丰富。
生活的丰富:随着城 市的繁荣,市民阶层 不断壮大,宋代市民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开封的娱乐商业场所 “瓦子”,规模大, 娱乐活动多,商业活 动多样。南宋临安文 化娱乐更为发达。
生活于两宋之交,号易安居士,齐州 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历城)人。靖康 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 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无依无 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 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 词的成就最高。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 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代表作《窦娥冤》、《单
刀会》等。
愤关
怒汉
鞭卿
挞用
黑浪
暗漫
的的
恶艺
势术
力手
。
法 ,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
天地 也也 ,, 你你 窦错不 娥勘分 在贤好 刑愚歹 场枉何 的为为 唱天地 词!?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体例: 编年体通史
内容:
《资治通鉴》影印版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世”
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个朝代。 编著者: 地位: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宋元时期的商业都市与市民生活》(思维导图)素材 华东

传统节 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
日
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宋元时期的商业都市
与市民生活
思维导图
繁华
宋元时
的都
期的都
宋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市生
市和文
元曲
活
化
宋元时 期的都 市和文
化
宋元时 期的大 都市
繁华的 都市生
活
瓦子的 出现
杂剧
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 ,元朝时的大都
出现原因:城市的繁荣,宋代 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 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被称为“勾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七下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展开全文
本课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
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
化的亲和力。
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宋代都市生活丰富与文化繁荣的原因
①宋朝实施重文轻武政策,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为宋朝时期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②宋朝市民阶层的壮大,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需求也更加丰富多彩。
③宋朝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高度发展。
④宋和周边少数民族议和后,保持了相对和平的状态,为宋代社会发展提供了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⑤宋代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频繁,受少数民族影响,大大丰富了宋代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