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2016年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合集下载

医生职业调查报告_共10篇.doc

医生职业调查报告_共10篇.doc

★医生职业调查报告_共10篇范文一:【爱爱医独家】医生第二职业调查报告02【爱爱医独家】医生第二职业调查报告“就业难、收入低、社会压力大”是近年来大家一直议论的焦点话题。

针对医生“收入低”的问题,爱爱医组织发起了关于医生第二职业的调查,了解我国各阶层医生的收入情况及医生对第二职业理解和认可度。

这次调查共有1268人参与,其中有效问卷750份。

以下为调查报告的具体内容:1.医生的工作情况在75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76.4%(573人)在医院工作,14.1%(106人)有自己的诊所、药店,另有2.8%(21人)曾经在医院上班现已改行,2.1%(16人)是医学生,4.5%(34人)选择了其他。

此次数据调查样本涵盖不同医院等级(三级、二级、二级以下、卫生所、私人诊所)、不同城市(一线、二线、三线及乡镇农村);同时也考虑了医生的不同职称(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图一为此次参与调查人员的工作情况图一:参与调查人员的工作情况2.医生的收入情况随着收入与支出渐渐不成比例的社会压力增加,医生的收入问题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

在爱爱医的本次调查中,50%(375人)的医务人员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况,31.2%(234人)保持收支平衡,仅有14.7%(110人)收入大于支出。

图二为参与调查人员的收入情况。

图二:参与调查人员的收入情况3.医生对第二职业的选择此次调查显示,近65%的医务人员希望获得第二职业,其中,选择药品代理的最高,占19.6%,15.6%选择了医疗器械代理,11.1%选择了一次性医用耗材代理,另外有6.6%和3.6%分别选择了临床试验招募工作者和药品原材料代理。

图三为参与调查人员对第二职业的需求。

图三:参与调查人员对第二职业需求4.医生对代理方式的需求在第二职业的工作方式上,以“代理”最具代表性。

而对于代理的方式,66.8%的参与调查人员认可不交定金(押金),按代理商品销售量拿提成的代理方式,22.8%选择了以较低价格购买商品后自行销售。

(仅供参考)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中国医师协会

(仅供参考)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中国医师协会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根据2009年、2011年和2014年三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出具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

两年来,医师的执业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2016年到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进行了大样本的调查,全国共计4.46万家医院的医务人员参与本次调查,调研涉及全国各个地区,共约14.62 万医师参与。

在此基础上,我们出具了本白皮书。

我们希望通过本白皮书能够让社会对中国医师的状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让社会关注医师的状况、关心医师的健康,共同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风气。

前言Introduction目CONTENTS第二部分调研结果与分析第一部分调研办法思路与调研基本数据录第三部分结束语第一部分调研方法思路与调研基本数据本次白皮书的基础数据是2016年、2017年两年间我们通过定性访谈、定量问卷调查、定量在线调查的方式完成。

本次调查是迄今为止针对医师群体最大规模的执业状况调查,在问卷的设计上,今年将调查内容分成执业状况和健康状况两份问卷分别进行,较以往的调查内容更详细、专业性更强。

本次调查共完成问卷146218份,其中健康状况调查完成103380份(包括健康状况调查的深度访谈238份),执业状况调查完成42838份(纸质问卷)。

第二部分调研结果与分析01医师执业环境调研结果与分析02医患关系现状的成因03医师的周工作时间与休假04医师年收入05医师的执业态度06医师对医改的看法07医师的职业压力08医师的健康状况09医师的工作生活满意度调研结果与分析01 医师执业环境医师执业环境是否得到了改善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医疗纠纷比2015年减少6.7%,涉医违法犯罪2016年比2015年减少14.1%,医师执业环境的改善是明显的,但本次调研显示仍有62%的医师认为执业环境没有改善,50%的医护人员认为工作没有得到社会认可。

这一数据与2015年的数据相近,分析原因可能与医师对自身执业状况改善的关注度增加,但个别地方政府维护医师权益的力度不到位,如陕西省兴平市2017年8月出现医闹事件,在多方催促下,地方职能部门迟迟不予回应,这种做法引起了广大医师的严重不满。

【精品行业分析报告可编辑版】2016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完美实用版)

【精品行业分析报告可编辑版】2016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完美实用版)

本文为word模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目录一、两条主线:成长与创新1、2016 年建议重点关注成长和新兴领域(1)成长领域:重点关注新产品招标放量和外延并购(2)新兴领域:以政策为导向寻找新兴领域的市场龙头2、医药工业增速承压,预计2016年行业增速与2015年持平二、行业变革期,“创新”与“并购”是医药企业未来成长两大驱动主力1、行业变局之政策分析:药品注册审评的系列政策2、行业变局之招标分析:控费背景下降价成主旋律,辅助用药形势不容乐观3、创新与并购将是医药企业未来成长的两大驱动主力三、新兴领域仍将持续成为板块人气聚集地1、新品种:关注创新药和制剂出口(1)药品行业格局变化(2)注重创新能力考察(3)制剂出口可能成为实力派企业新的增长点(4)依附创新药产业链的CRO/CMO 企业2、新产业:关注生物制药、精准医疗及医养结合等(1)生物制药方面(2)精准医疗方面(3)医养结合方面3、新模式:互联网+、智慧医疗、业务转型等(1)深化医改背景下催化新的商业模式(2)互联网冲击下患者就医流程将不断优化4、业务转型(1)医药企业自身业务的扩展(2)非医药领域的公司向医药领域转型一、两条主线:成长与创新1、2016 年建议重点关注成长和新兴领域我们对于2016 年医药生物行业的整体判断是行业增速依然承受压力,在估值处于较高水平下,医药板块将延续结构化行情,我们建议投资者沿成长与创新两条主线精选个股,重点关注成长领域和新兴领域。

(1)成长领域:重点关注新产品招标放量和外延并购1)产品招标方面,目前招标已经在各省陆续展开,虽然在医保控费背景下,降价依然是主旋律,而且从部分省市的一些政策来看,中成药和辅助用药的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认为在招标降价大环境下,拥有新产品的企业在2016 年招标过程中依靠新品放量仍会对内生业绩产生积极贡献,可能仍会受到投资者关注。

2)外延并购方面,2015 年下半年CFDA 关于药品注册审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加强临床试验数据自查、试点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加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化药注册分类改革等多种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我们判断国内医药研发和创新的步伐将加快,整个医药研发的行业规则有望进一步完善并提升。

医师执业注册调研报告

医师执业注册调研报告

医师执业注册调研报告医师执业注册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医师执业注册是指医师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和认定后,获得合法的执业资格,并被纳入该区域内的医疗机构的医疗团队或个人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医师执业注册的目的是保证医师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医师执业注册的现状,包括注册的程序和要求、注册数量和分布等方面的情况,为完善医师执业制度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 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等。

2. 搜集各地区医师执业注册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包括注册数量、注册要求、注册程序等。

3. 实地走访多家医疗机构,了解他们对医师执业注册的认识和看法。

四、调研结果1. 注册程序和要求:根据调研,医师执业注册的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审核和核发执业证书三个环节。

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件和资料,如身份证、学历证明等。

审核部门会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等方面。

符合要求后核发执业证书。

2. 注册数量和分布:根据调研数据,各地医师执业注册数量较大,基本上能满足医疗需求。

大城市的注册数量更多,而农村地区相对较少。

这导致一些地区医疗资源不均衡,需要进一步解决。

3. 意见和建议:根据走访医疗机构的情况,他们普遍认为医师执业注册是必要的,能够提高医师的素质和责任心。

然而,也有一些机构认为注册的程序繁琐,审核时间长,希望能够简化流程。

此外,还有部分医师认为要加强对注册医师的监管,保障患者的权益。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医师执业注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建议在注册流程中加强透明度和公正性,简化程序,缩短审核时间。

同时,加强对注册医师的监管,提高医师的服务质量和责任心。

另外,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执业注册工作,提高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程度。

六、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2. 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3. 相关地区医师执业注册文件和政策。

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

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

中国发布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2011年08月09日14:09来源:中国医师协会“当前医师执业环境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收入与付出仍不成比例,对新医改措施及相关法律意识认知度尚待强化。

”这是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根据今天发布的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得出的总体评价。

旨在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数据的本次调查于今年年3月启动,共在北京、河北、山西、吉林、浙江、山东、河南、广东、海南、云南、甘肃等地的大型综合医院和基层医院收回有效问卷3704份,其中男性为47.73%,副主任医师以上高级职称人数占三分之一。

统计结果显示:近一半(48.51%)的被调查者对目前执业环境不满意,只有19.02%满意。

其中教授级不满意比例最高,达55.47%;县、乡基层医院人员不满意比例高达59.86%。

被调查医师中有95.66%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相符,比2009年进行的第三次调研的91.90%有所增加;其中51.00%认为“很不相符”。

调查报告认为,医师普遍感到执业中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82.64%认为导致医疗纠纷增多、医患关系紧张原因主要是“体制”造成;55.66%认为“社会对医师存有偏见”,53.75%称是由于“媒体的负面报道”。

此外还发现,78%的被调查医师不希望自己子女从医,而希望“子承父业”的仅为6.83%,再创新低。

报告透露,对医德和医术哪个更重要,有51.63%选择医德,33.85%选择医术;73.58%认为目前大多数医生服务态度好,仅2.17%觉得医生对患者的服务态度不好;96.19%表示会耐心解答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殷大奎强调,对这些问题,政府和全社会应给予关注和重视,通过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依法行医、尊重医师成为社会共识,推动建立自信、高素质、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医师队伍,才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中国医师协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成立的学术性行业组织。

2016年医院行业研究报告

2016年医院行业研究报告

2016年医院行业研究报告2016 年7 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4)1、行业管理体制........................................ 4..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二、行业壁垒 (10)1、资质壁垒.......................................................... 1.. 0.2、资金壁垒.......................................................... 1.. 0.3、人才壁垒.......................................................... 1.. 1.4、品牌和客户粘性壁垒.......................................................... 1.. 1.三、行业市场规模 (11)1、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情况.......................................................... 1.. 12、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情况.......................................................... 1.. 2(1)医疗服务需求加速释放 (12)(2)医疗服务供给持续增加 (14)①政府持续加大卫生相关投入 (14)②医疗机构数量持续增加 (15)四、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点 (16)1、周期性.......................................................... 1.. 6.2、季节性.......................................................... 1.. 6.3、地域性.......................................................... 1.. 7.五、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7)1、上游企业.......................................................... 1.. 7.2、下游企业.......................................................... 1.. 8.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8)1、有利因素.......................................................... 1.. 8.(1)生活水平提高提升健康医疗服务需求 (18)(2)国家宏观政策支持,社会化办医积极推进 (19)(3)市场扩容需求増大,民营医院引来发展契机 (19)2、不利因素 ........................................... 2..0.(1)学术机构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不强导致医疗技术进步受限 (20)(2)民营医院自身缺陷 (20)七、主要风险 (20)1、医疗风险 ........................................... 2..0.2、服务地理范围有限导致收入不可持续性增长的风险........ 2. 13、购进新设备资金受限风险.............................. 2..1多年来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宏观层面上形成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合资医疗机构等多种所有制医院并存的局面,为逐步形成公平有序的医疗服务竞争格局奠定了基础。

2016年第一季度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分析(精选5篇)

2016年第一季度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分析(精选5篇)

2016年第一季度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分析(精选5篇)第一篇:2016年第一季度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分析2016年第一季度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分析2016年第一季度,根据胡必杰教授主编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图解》中对手卫生依从性的观察,我科更新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第一季度采用新的《观察表》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即依从性及正确率进行调查,调查形式仍为暗访,现将结果统计分析如下:第一季度调查16个临床科室,包括959次应进行手卫生的时刻,实际实施手卫生490次,应进行而未进行手卫生469次,全院执行率为51.5%,正确率76.5%,医生执行率为45.1%,正确率57.9%,护士执行率为57.1%,正确率91.2%,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医生。

手卫生依从性最高的科室是ICU(88.3%),最差的是急诊及输液大厅(30%)。

详情见表。

二、我院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及依从性低原因分析:1、手卫生意识方面:很多资历浅的医护人员未正确掌握手卫生的时机,常常忽略了手卫生5个时刻中某一时刻,尤以接触患者前最多。

很多科室负责人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科室整体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始终难以提高。

很多年资老的医务人员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改善这一部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须长期、不断坚持。

2、手卫生设施:由于近年来院内多对手卫生的大力支持,所有临床科室均配备有方便使用的肘式水龙头及干手纸盒,过去手卫生设施不齐的状况已大有改观,手消液未配备或干手纸盒内未配备干手纸现象已慢慢消除,但有少量科室仍以经费投入不足,对手消液及干手纸领取存在不及时、不充足现象。

3、工作现状:由于本季度患者数量上升明显,工作量骤然增加,尤以儿一科、儿二科明显,很多医务人员以工作太忙为由忽视了手卫生,觉得频繁的手卫生没有必要,耽误了为患者诊疗的时间。

三、手卫生干预效果及改进措施1、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和反馈。

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

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

附表二:职称分布附表三:医院级别分布附表四:医院所在地区分布二、调研结果分析本次调研我们沿袭了既往的调查内容,以动态观察医师的执业状况和心态。

为了解医师对医改、法律制度的认知,我们也增加了新的内容,下面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

1、医师的执业环境医师的执业状况是医师协会长期关注的重点。

医疗行业是治病救人的善业,为医师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医师的执业环境持续恶化,近几年来平安医院建设及新医改措施的推进,医师执业环境有所改善,医生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医师对职业状况满意与否的调研题目。

统计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医疗工作人员对目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而满意的比例为%。

为了细化统计数据,我们对调查问卷做了性别、职称、医院级别、所在地区等不同的分类统计。

性别上,男性医师%)明显比女性医师%)对目前的职业环境不满意,根据我们的走访,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尊重女性成为一种修养,所以即使有不满,患方对女性医务人员的隐忍程度较高,相反,患方对男性医务工作人员的不满较易表达出来,因此造成了男女医师在职业环境感受上的不同。

职称上,级别越高对医疗执业环境不满意比例逐级上升,其中正高级别医务人员不满意的比例最高,为%,这可能和高级别的医务人员责任心更强、工作压力更大有关。

医院级别上,一级医院满意程度较低,仅%,还不到三级、二级医院平均满意率%)的三分之二;医院所在地区上,乡村医院工作人员对执业环境的满意度最低,其中不满意的比例高达%,满意的比例仅为%,满意度还不到城市和县城平均满意度%)的三分之一。

上述数据说明一级医院、乡村医院这种级别较低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师个人成就感不如人意,若不加大基层和乡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的稳定问题会成为影响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

附表五:医疗执业环境满意度分布图与之前调研数据对比来看,在中国医师协会首次进行的医师执业状况调查中,医师认为执业环境良好的占%,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共占%;第二次调研中,认为执业环境良好的占%,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共占%;第三次调研中,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良好”的占%,而选择“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则共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师协会2016年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中国医师协会2016年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于1998年6月2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并于1999年5月1日起实施。

《医师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医师队伍的建设将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的轨道,《医师法》已颁布实施十周年,对《医师法》实施的状况进行调研是必要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3月17日公布了新的医改方案,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讨。

在此情况下,了解医师执业状况并与之前医师协会进行的两次医师执业状况调查(首次2002年,第二次2016年)进行对比很有意义,综合上述背景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了本次调研。

本次调研于2016年3月开始2016年4月10日结束,调研采取分类进行的形式,调研分为面对医师群体和面对公众两种形式。

面对医师群体的调研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问卷在北京市、广东省、辽宁省、山西省、河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青海省、黑龙江省等地发放《执业医师调查表》4000份,回收3182份,回收率为79.55%,本次调研问卷回收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研活动主要内容及分析1、医师对《医师法》等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情况对本次《医师调查表》的统计表明,在被调查的医师中,对《医师法》非常了解的占21.03%,正在学习的占18.03%,一般了解的占51.95%。

调查显示有45.81%的被调查医师参加过《医师法》的专门学习,23.22%的医师自学过《医师法》。

这组数据表明广大医师对《医师法》的学习、了解程度是比较高的。

如何进一步强化医师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理念27.9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从临床实习阶段开始培养,5.5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医师从业以后开始培养法律意识,65.36%的被调查医师认为法律意识的培养应同专业学习一起进行,这一方面肯定了医师依法执业理念的强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医疗纠纷增加使医师们在考虑专业问题的同时不得不考虑法律风险。

2、医师执业环境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表明,在被调查的医师中,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良好和一般的分别为7.44%、28.9%,而选择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则分别达到39.57%和24.04%,也就是说有63.61%的医师对当前他所处的医疗执业环境是不满意的。

在中国医师协会首次进行的医师执业状况调查中,认为执业环境良好和一般的占5.18%和34.15%,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占47.35%和13.32%。

医师协会第二次调研中,认为执业环境良好和一般的占7.1%和43.5%,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占37.3%和11.1%。

从以上数据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广大医师对当前的执业环境仍然是不满意的。

虽然医师们认为执业环境良好的略有上升,但也仅占7.4%,而认为执业环境极为恶劣的比例明显上升,达到24.04%,说明医师执业环境没有改善。

附送: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系列报告之二:中国心脑血管市场调查报告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系列报告之二:中国心脑血管市场调查报告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系列报告之二:中国心脑血管市场调查报告心脑血管市场是近年来行业关注度直线上升的一大市场,患病消费群的不断蔓延,促使企业、商家、产品也随之层出不穷。

近两年每年26%的速度增长,使得原本平淡沉默的市场也逐渐开始登上行业舞台。

其特点和规律性也开始逐渐暴露。

心脑血管市场是医药市场屈指可数的倍数增长行业心脑血管疾病,相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虽然患者在情绪激动,暴躁,等情况下也会发生突发事件,但在时间点上,冬春多为发病季节。

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每年冬春季节,各企业新产品推广就会越发活跃,患者也会越发在意这一阶段。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多依赖于防控。

患者在选择产品上,除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外,其忠诚消费也正在形成市场主流。

无论是紧急救助还是日常维护。

众所周知,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发病群体。

统计表明,2004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3个亿。

人口老龄化的来临,使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总数有了很大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群相应也有了一定的上升。

人口老龄化推进心脑血管市场的繁衍。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来自工作、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加上生活不规则、饮食不科学及缺乏锻炼等,促使心脑血管疾病在30岁至40岁的中青年人中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发病的年龄跨度在不断扩大。

中药崛起,逐渐成为行业主角据不完全统计表明,目前国内心脑血管类药物市场的规模为158亿元,总的市场格局是中西药各占一半,在中药产品中,除了地奥心血康、步长脑心通和复方丹参滴丸三大品种外,石家庄以岭药业集团的通心络、山西中远威药业集团的溶栓胶囊、速效救心丸以及天保宁银杏叶等新老品种也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

中药产品在心脑血管市场的崛起,使其快速荣登上了行业市场的主角。

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国内外的企业、品牌不断的增加,大品牌更是犹如雨后春笋,呈现几何倍增之势。

另一方面,随着民族企业营销意识的不断升级和生存压力,推动出现了一大批民族企业,加剧了中国在心脑血管市场的发展进程。

从国家的角度,中成药能够取得如此佳绩,自然是支持有理。

从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中成药之所以能够获得此项行业殊荣,甚至可以说处于强势地位,并出现几个医药市场最大的中药品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西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不像抗生素类药品那样具有绝对优势,没有疗效非常显著的品种,而中药心脑血管病恰恰有独到疗效,并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心脑血管中药崛起速度值得嘉奖,然而处于强势品牌的三大品种加在一起市场占有率还不足10%,市场远未饱和。

营销手段濒临极境,竞争手段趋于集中作为大药市场的黄金股,心脑血管市场经历一番拼杀和竞争后,几大品牌营销手段趋于饱和。

电视专题狂轰拉炸,报纸小报铺天盖地,营销手段的匮乏,使得心脑血管市场逐渐走近边境,很多新兴产品和企业苦于营销匮乏,无法快速切中市场。

在产品包装和形象塑造上,学术和机理上的竞争似乎已经成为唯一手段。

这个学说,那个学说,这个疗法,那个疗法,似乎学术成了产品营销的通天路,机理成了铺路石,通过这样达到那样等等,而实际上,除了学术和机理外,产品可研究,可分析,可挖掘的成分、特点、手段还非常之多。

在传播上,由于此类产品多高发在中老年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此类疾病非常普及。

对于这样的目标消费者,对其购买者的推广方式多放在攻心上。

既能够传递产品信息,引起家属的共鸣,形成购买,同时能够在现下严格的体制下展开拳脚,因此,成为大势所趋也是情理之中。

从原来的临床战争转移到今天的OTC市场竞争,商家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由的消费能力,也遇到了医院推广的瓶颈,渠道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商家们的手段越来越集中,由单纯的产品竞争变成了集中式营销手段的竞争。

比产品、比企业、比品牌、比营销手段,成为考验企业和产品的综合要素。

第二部分:区域篇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着自身一定的区域性,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消费者的随机性行为而至,而是产品和企业的特点造就了行业的地区性,样板在心脑血管市场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圈地辐射,逐渐成为行业市场的共通性生产厂址对此类产品的圈地销售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企业已自己的根据地为中心,辐射周边,成功后带动全国市场几乎已经成为各商家成功的共通性武器。

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近两年在行业市场发展速度之快,使其快速成为北派市场上的大鳄。

占据北部沿海地区和北方内陆地区盘点江山。

以成都作为发源地的地奥心血康,无疑是大西南市场的霸王。

南方内陆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深刻的辐射力,成为产品能够立足于大西南市场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其它产品进入,遭遇阻截、销售困难也是当然。

各地消费特点不一,竞争越发趋于白热化东北:东北市场可以说是心脑血管的高发市场。

东北人脾气倔强,性格暴躁,使得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病率较高,产品市场销售情况也相对较好。

与此同时,东北人比较好面子,对产品的品牌要求也较高,相信更为科学,更为新鲜的产品,且对新产品的信赖度、关注度均较高。

同时,对于医生的依赖性较强。

西北:西北市场是近两年来被很多企业和商家逐渐看好的一个市场,这个市场的特殊性就在于消费能力参差不齐。

高端和低端相差较远。

对于产品的要求和价格也不同。

消费者更为青睐价格实在,效果好的产品,因此,很多新产品选择以此作为推广首播站.同时,西北的消费者多性格淳朴,对产品的品牌意识不是非常敏感,消费忠诚度低,更青睐于广告产品,适合区域开拓.西南:川贵地带的消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对价格较为敏感,同时,地方区域概念也较为明显,譬如成都地奥,其大部分的销售来源均来自四川地区及其周边辐射地带.同时,西南地区消费者性格多暴躁,且为内秀型暴躁,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例也较广,对于疾病治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只要产品品牌到位,价格合理,他们愿意长期消费.但对于外在品牌和口碑不是很好的产品,反倒会在推广过程中遇到诸多障碍.南方:较南方位心脑血管类疾病相对较少,多为遗传或长期生活不规律人易患.相对其他地区,后天患病几率较小.南方消费者对于口碑较为关注,尤其是特定患者间的口碑传播尤为重要.对于新产品也较为敏感.中部:中部地区是个较为复杂的消费地带,人群混居,消费特征不一.中部地区也是很多商家的必争之地.是心脑血管高发地.宣传模式和产品的增多,促进了消费者对产品的高度敏感性和认知度.需要花大力气或特殊的营销手段征服市场和消费者.但一旦平稳度过安全期,则成为地区消费主力,成为影响力品牌.第三部分:竞争篇中西割据,中成药上风趋于强势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CDCC模型估计,2003年,国内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的零售总规模约为82.10亿元(±10%),约占心脑血管用药(包括中成药和化学药)总体市场的25.41%,约占我国药品市场的3.64%。

心脑血管市场的快速崛起,成就了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步长脑心通、地奥心血康、速效救心丸、舒血宁、脉络宁和珍菊降压片等大批零售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知名品牌。

与此同时,中成药在心脑血管市场进年来的表现越来越精彩.专业人士分析:之所以中药在这个市场能够占据重要位置,甚至可以说处于强势地位,并出现几个医药《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系列报告之二:中国心脑血管市场调查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