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课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与交流课教案一、课程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代名著,并提供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要情节,包括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和重要事件。

3.扩展阅读:推荐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以增加对小说背景和历史背景的了解。

4.设计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就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5.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复杂情节和多角度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三国演义》的印象。

第二课时1.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要情节。

指导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各方势力的情况以及主要人物的关系。

2.通过展示地图和时间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地理位置和时间线。

第三课时1.扩展阅读:推荐相关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

鼓励学生主动研究和了解《三国演义》所描绘的历史背景。

2.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第四课时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2.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人物或主题,设计一份展示,通过图片、文字等展示给全班。

第五课时1.阅读指导:提供阅读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情节和多角度的人物形象。

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朗读和表演的方式加深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对课堂讨论和活动的参与程度。

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或评论。

3.展示评估:评估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角色扮演表演,考察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三国演义》原著或简化版阅读材料。

2.相关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教学设计
- 学生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对《三国演义》充满好奇,愿意主动探索,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此较为陌生,缺乏兴趣。
4. 行为习惯:
-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注意力、自律性和参与度各异。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听讲;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散等问题。
- 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方面,部分学生能主动完成作业、进行预习和复习,而部分学生可能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微信群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反馈。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熟悉《三国演义》的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赤壁之战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三国历史的兴趣。
1. 文学素养:学生能够理解古典小说的文学特点,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及主要人物形象,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2. 历史文化素养:学生通过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及人物,增强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认识,培养尊重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 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对作品中的是非善恶、英雄气节等进行独立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三国文化探究》:探讨三国时期的文化背景、战争策略、兵器制造等方面的内容。
2. 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人物深度分析:鼓励学生选择《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或几个感兴趣的人物,从性格、行为、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形成研究报告。
- 历史事件对比:让学生对比《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件与《三国志》中的记载,探讨小说与正史之间的异同,理解小说的艺术加工手法。

《三国演义》(五下)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

《三国演义》(五下)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

本期关注|前沿文|贾基娴阅读版本《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张燕均主编,富强等改写,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2013年9月版。

阅读目标1.通过阅读整本书,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得到阅读乐趣。

2.学会用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结合影视剧作品等方法阅读古典名著,发展语言思维能力。

3.以“英雄人物”为核心话题,体悟英雄人物塑造的方法,以及英雄人物形象所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基本精神。

阅读计划(见表1)阅读过程导读课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况以及影响力。

2.了解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一些方法。

明确阅读本书的阅读计划、阅读进度、开展活动等情况。

3.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起对《三国演义》英雄人物和故事的印象。

教学过程:一、从一篇课文到一本名著1.导入:学习了课文《草船借箭》,你对文中的人物有了哪些新的了解?2.从一篇课文看三国故事,实在有限,本单元“快乐读书吧”向我们推荐了这篇文章的出处,即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设计意图:此环节从熟知的课文内容、课文人物延伸开去,从一篇课文到一本名著。

)二、从一本名著到一段历史演义1.说起《三国演义》这本书,你对它有哪些了解?预设:书的作者、主要内容、战争场面、众多谋略、人物等方面。

2.师补充介绍《三国演义》的基本情况。

三、从章回体到英雄人物1.引入:《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第46回里的故事,阅读《三国演义》的目录,你发现了什么?(相机介绍章回体)2.你对哪些章回感兴趣?可以对内容进行预测。

3.师生共同交流章回目录里包含的英雄人物故事。

4.游戏:“对对碰”(经典故事与三国人物连线);三国歇后语大比拼。

四、从语文园地到阅读方法1.出示本单元的语文园地,生自读。

2.说一说从中了解到哪些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

师生共同小结:通过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借助资料等。

3.介绍名著的另类“悦读”:结合影视作品、相关书评等多方位全面欣赏名著。

4.介绍本书的阅读计划、开展活动等情况。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三国演义》一书,并深入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2、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占典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读《三国演义》。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的积累读书名言一、谈话导入1 .回忆《草船借箭》,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五年级时我们学过《草船借箭》,你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哪一本书?《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六回的内容改编而成。

2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的名气已经远播于海内外,国外专家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

”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向来称之为“第一本书”。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三国,找到阅读名著的金钥匙。

二、了解《三国演义》。

1、初识书本。

(师出示图书图片)教师介绍手中图书:当我们拿到一本新书,我们首先看封面,再看书脊,接着看封底,这是前勒口,还有后勒口,我们还要看前言。

2.走近书名(出示幻灯片)书名是我们读懂名著的第一把金钥匙。

请大家看屏幕,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

3、作者简介(出示幻灯片)作者是罗贯中,请大家读一读作者简介,猜一猜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人民流离失所。

贫民出生的罗贯中,身处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特别希望这种动荡、悲惨的社会局面早日结束,心底的向往与长久的酝酿便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

4、了解内容(出示幻灯片)我们来看内容简介,请大家找一找这本书中主要写了哪些故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 导读课件 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 导读课件 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主人公视角:站在刘备、曹操、孙权等主要角色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决策、 行动和内心独白。 配角视角:从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辅助角色的视角出发,探究他们 在历史进程中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力。 反派视角:分析如吕布、司马懿等反面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心路历程,理解他 们为何走向反面。
多角度思考角度一:角色视角
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次年,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刘备联合孙权,在 赤壁击败曹操。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临终前又将太子刘禅托付给他。 诸葛亮辅佐刘禅,平定了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七擒孟获等事;后又率诸 军北驻汉中,多次伐魏,六出祁山,终因兵少势单,粮草不济,未能成功。 他呕心沥血,以致积劳成疾,234年病逝于北伐前线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 县)。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刘邦的风范。他的才干谋略,不及曹操, 然而他百折不挠,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是个当之无愧的英雄,也是历史上礼 贤下士的楷模。
人物介绍
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汉魏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 出生在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20岁时做了洛阳北部尉,执法严厉,不避豪强。 黄巾起义爆发后,拜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此后与陶谦、吕布、袁术等
传统 文学
【整本书阅读系列精品课程】





















趣味导入
《三国演义》》
知识抢答赛
三国演义之“三雄”
曹操 “奸雄”
刘备 “枭雄”
孙权 “英雄”
《三国演义》》
知识抢答赛
三国演义之“三绝”
曹操 “奸绝”

整本书《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整本书《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整本书《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充分阅读《三国演义》(青少版),熟知三国故事,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

2.在读、观、讲、演的分享交流中,能多角度评价人物,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自主分享,多角度评价人物形象。

交流过程一、诗词引主题出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师:苏轼这首词让我们梦回三国时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古往今来,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令无数人为其折腰,想当年,曹操、刘备煮酒谈论天下英雄,今天,也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本古典文学名著中的”英雄”形象。

二、初展英雄气1.第一关:三国成语。

2.第二关:三国名言。

3.第三关:三国歇后语。

小结:《三国演义》中经典诗词非常丰富,老师希望大家厚积以薄发。

阅读经典中积累的文字素材,对我们的写作十分有帮助。

三、畅谈英雄范1.走近英雄人物。

师:通过读三国,同学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现在请大家说出你心中的三国英雄,并用关键词概括出英雄人物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

分析英雄人物故事时,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心中的英雄人物。

3.出示“煮酒论英雄”视频。

师:请大家观看这个片段,这里的刘备、曹操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1:曹操是孤傲的、生性多疑,且不可一世......生2:刘备非常的谨慎、隐忍、看似唯唯诺诺实则有大智慧......4.表演经典片段师:同学们对三国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不能把人物的特点表演出来?5.关注其他人物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立体英雄人物,除了万众瞩目的大英雄,还有哪些平凡的人物也能称得上英雄?6.小结英雄人物是多面的,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四、畅想英雄盟师:我们在其他书籍中有认识到英雄人物吗?畅谈交流:放眼读过的书籍,你还认识哪些英雄?五、纵览英雄盟谱师:同学们从三国中的英雄聊到其他书籍中的英雄,让人意犹未尽,你们还想认识更多的英雄吗?好书推荐:第一本书《三国志》,作者:陈寿,它被誉为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可以把它跟《三国演义》比较去读。

初中班会 《三国演义》阅读分享读书会 课件 (28张PPT)

初中班会 《三国演义》阅读分享读书会 课件 (28张PPT)
群/雄/逐/鹿/英/雄/辈/出
走进《三国演义》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主讲人:XXX
演讲时间:2024年



好句摘抄 经典情节
人物介绍 书籍简介
作者简介


CONTENTS
目录
炎之的以西《 一间群描晋三 统的雄写初国 三政割战年演 国治据争之义 ,和混为间》 建军战主近描 立事和,百写 晋斗魏诉年了 朝争、说的从 的,蜀了历东 故最、东史汉 事终吴汉风末 。司三末云年
炎之的以西《 一间群描晋三 统的雄写初国 三政割战年演 国治据争之义 ,和混为间》 建军战主近描 立事和,百写 晋斗魏诉年了 朝争、说的从 的,蜀了历东 故最、东史汉 事终吴汉风末 。司三末云年
马国年,到
书籍三国演义》是一部描绘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近百年历史长卷的史诗巨著。这部作品聚
在彝陵之战中击败蜀军。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252年,孙权病逝。
孙权具有非凡的胆识和洞察力,善于发掘和利用人才,且在面对困境时能忍辱负重,展现 出勾践般的英勇。正是这些品质让他成功地掌控了江东地区,建立了三足鼎立的基业。此 外,孙权在开发中国南方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该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温酒斩华雄—
• 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 暴不仁、擅权于朝堂。
• 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 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 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 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 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 名震诸侯。
—人物介绍—
• 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 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 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2.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4.引导学生对巨作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二、教学内容1.《三国演义》的背景介绍2.《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3.关键章节的阅读和分析4.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讨论和解读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和背景介绍(15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罗贯中,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该作品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步骤二: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30分钟)1.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例如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之战等重要事件。

2.介绍主要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并简要描述他们在故事中的角色和特点。

步骤三:关键章节的阅读和分析(90分钟)1.选取关键章节,如赤壁之战、千里走单骑等,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情节转折、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思想。

2.提供相关注释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章节中的复杂情节和文化内涵。

步骤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讨论和解读(7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三国演义》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辅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和研究,拓宽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3.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要性及影响。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5分钟)1.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收获和体会。

2.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对个人的影响和价值,鼓励他们通过阅读来扩展自己的眼界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质量。

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的读后感或对其中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

五、教学资源1.《三国演义》的简化版本或适合学生阅读的资料。

2.相关历史背景和人物介绍的资料或教辅书籍。

以上是《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深入了解文本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意识,培养其对中国文学和历史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三国演义》一书,从而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三国故事,有关三国人物的成语,歇后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三国演义》影片主题曲;创设情景,感觉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件播放《三国演义》开场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2、说说听后的感受。

 3、师: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歌名叫《滚滚长江东逝水》。

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大气磅礴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许多英雄人物。

你想到了哪些英雄人物?4、生自由说说名著中的英雄。

师: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也是节选自《三国演义》?生:(齐答):《草船借箭》师:谁能简单说说;《草船借箭》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生:《草船借箭》讲述的是……师:自从学了《草船借箭》以后,同学们就对《三国演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师布置大家课下去阅读这本书,了解更多的三国知识,三国故事,三国人物,你们都读完了吗?生:(齐答)读完了。

5、师:众多的三国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刘备三顾茅庐、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等等,可以说我们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英雄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一)三国知识知多少?首先老师想考考大家对三国知识的了解情况。

下面我们就进行抢答比赛,请听题。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人?2、“三国”是指哪三国?3、关羽的坐骑和使用的兵器分别叫什么?4、被封为蜀国五虎上将的分别是哪五位?5、《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先生”和“凤雏先生”的分别是哪两位?6、“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7、《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8、诸葛亮病逝何地?9、“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10、《三国演义》中以少胜多的是哪三场战役?11、“三英战吕布”中“三英”指的是谁?生:张飞关羽刘备12、三国被灭的顺序是怎样的?生:蜀、魏、吴看来大家知道得真多,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你能说出来吗?(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2)张飞绣花——(粗中有细)(3)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5)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6)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7)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9)关公喝酒——(不怕脸红)东关招亲——(弄假成真)(10)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有借无还)(11)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二、走进三国由于《三国演义》人物众多,有1200多个,今天,我们就来看图片猜人物。

看来同学们对三国里面的人物特别的了解。

印象特别的深。

那么大家都知道三国里最精彩的就是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斗智,而且斗勇,主要是智慧和计谋的较量。

有人统计过,小说描写了四百多处计谋,说到三国必然要说计谋,谁能说说,在什么大战中,谁运用了什么计谋?(三)三国美文大家读师;看来孩子们读书读得很认真,掌握了这么多的知识。

《三国演义》这部巨作,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吸取了中国文化的深厚滋养,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

许多同学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告诉老师他非常喜欢读书中一些精彩的句子,段落或一个场面。

老师就准备今天给大家一个机会,让我们一起进入(点击课件,生齐读:三国美文大家读)请你来读读你喜欢的语句吧!生:我读的是《桃园结义》中描写张飞相貌的一句话。

(读……)师:读得真好,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

生:我读的是《张飞怒打督邮》中写张飞怒打督邮的一个场面。

……师:我们好像看到了张飞真正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生:我喜欢读《官渡之战》中的一首小诗……师:听到你的朗读,我们知道你确实很喜欢这首诗。

生:我读的是《桃园结义》中写张飞、刘备、关羽结时的一段以对话,我请我的几个好朋友和我一起读。

师:真有那么一股豪情壮志。

生:我喜欢读《刘备托孤》中刘备与诸葛亮的一段对话。

师:同学们的掌声就是对你最高的评价,读得真好。

师;看来还有许多孩子想站起来读,那就请你自己大声读读你喜欢的语句吧!(同学们个个入情入境地朗读)师: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的样子,老师也心动了,最近,我也再次阅读了《三国演义》,特别想在这儿读读我最喜欢的这本书的卷首语。

(点击课件,出示卷首语)这是一首词,词牌名叫《临江仙》,它涵盖了整本书的内容和作者想表达的感情,语言凝炼,气势恢宏,每次读起来都让我有一种独特的惑受,老师读给大家听听好吗?(配乐朗诵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师:看来大家都喜欢上了它。

想读读吗?请大家自己练练,待会儿我们一起读。

(生练练,齐读) (四)三国故事我来讲师:刚才我们读的这些精彩的语句均摘自于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三国故事中。

下面,我们进入(点击课件,生齐读:三国故事我来讲),请你讲讲你喜欢的三国故事。

生: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空城计》……师:讲得真清楚生: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生(齐答):望梅止渴生:后来这个故事还发展成了一个经典成语。

师:其实,由三国故事发展而来的成语、典故不仅仅有“望梅止渴”,还有许多许多,你能再说出一些吗?生:草船借箭三顾茅庐借刀杀人……师:继续讲你喜欢的故事吧。

生: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七步成诗》……师:曹植真是非常有才华生:我讲的故事名字叫《刮目相看》……师:原来这个成语是这样的,你的故事让老师增长了知识,真不错。

生:我给大家讲《曹操败走华容道》……师:真是非常精彩师:看来还有许多孩子都想在这儿讲出你喜欢的故事。

那这样吧,你告诉大家你喜欢哪个故事,我们安排在下次活动时让你讲讲好吗?(生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故事) (五)三国人物众口评师:刚才这几个同学讲的三国故事真是绘声绘色,相当精彩,而且将故事里的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

书中描绘了众多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进入(点击课件,生齐读:三国人物众口评)对于这么多的三国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诸葛亮给我的印象最深。

我最敬佩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比如在空城计中……生:我也来评评诸葛亮。

我觉得他上知下文,下知地理,比如在草船借箭中……生:诸葛亮也有失策的时候,例如他因为用错了人而痛失了街亭……(学生们唇枪舌剑,从多个角度评价了众多三国人物) (六)总结:师:在同学们的唇枪舌战间,我们对三国人物有了新的认识。

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却也不乏为出色的文学家、军事家;周瑜才华横溢但心胸狭窄等等。

而三国远远不只这么多英雄,咱们今天交流的也只是沧海一粟,请同学们下来继续阅读《三国演义》,这次重点感受智慧和计谋的较量,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三国演义》,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指导重点: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

(赤壁之战、三顾茅庐)2、课件。

四、指导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趣师:刚才我们听得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出示书),《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里面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之前大家已经读过这本书了。

老师想问一问大家,拿到书的第一件事你做得是什么?师:看出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出示)二、掌握方法,了解本书基本情况。

师:采用这一方法,你了解了这本书的哪些知识?三、品味诸葛亮人物特性,小结学法。

1、师:《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作品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

2、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提到诸葛亮,大家两眼放光。

确实,诸葛亮是三国的核心人物,谁来向大家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诸葛先生的形象。

(指名说)师:《三国演义》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出示)师:小说在别的章节中还提到:诸葛亮执掌刘备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辆四轮小车。

3、大家在电视中看到的由唐国强演绎的诸葛亮就能感觉到:果真是气度不凡。

诸葛亮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

从三国时期至今,虽历经1700多年,他仍为世人称颂,几乎是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偶像。

4、过渡:谈到诸葛亮,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什么?学生谈到《三顾茅庐》时师相机点评:对!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准备统一中国!刘备有了诸葛亮的辅助,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但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却让张飞、关羽甚是不快。

而后来的事情却改变了他们的看法。

谁知道的?(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师相机点评:是的,诸葛亮初出茅庐所做的三件事充分显示了他不凡的才华。

这就是——生读:才华横溢。

这令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赵云三员大将深深折服。

也正是因为诸葛亮出山后的这三烧,人们总结出一句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小结:才华横溢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师:正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诸葛亮事前就料想到江面将会有雾、有东风,利于作战,真是料事如神。

小结:料事如神(七擒七纵、空城计)师: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这个故事。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这样说过:兵法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可见,诸葛亮用兵之神也!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个精彩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这个故事。

(出示)明确与要求:同学小组讨论,找出写诸葛亮摆空城计原因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词概括这些原因。

(摆空城计的原因:兵力少无大将力量悬殊时间紧魏兵杀来难以撤退。

这样看来,诸葛亮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摆的空城计。

空城计取得成功的原因:知己知彼)师:说说读的时候你内心的感受。

(紧张害怕轻松愉悦。

)好在我们的司马懿是个小心谨慎之人,不敢轻举妄动,这一点恰恰被诸葛亮给料到了。

老师给大家阅读的是儿童版,减缩了,在原版上描述了三次诸葛亮的笑。

(出示:第一次司马懿率兵兵临城下时的笑是为了迷惑敌人,是故作轻松,故作姿态的笑,是一种假笑。

第二次见魏军远去后无比高兴的笑,是胜利的笑,也是庆幸的笑。

第三次是对司马懿多疑愚蠢的嘲笑,也是对自己感到自豪的笑。

也难怪司马懿得知实情之后是又羞又恨又恼又悔。

)(小结:胆大心细)5、有关诸葛亮的精彩故事可以说是如数家珍,诸葛亮的一生也是富有传奇的一生,有人用一幅对联生动概括了他的一生。

(出示对联)这幅对联中包括哪些故事呢?六出:六出祁山东和:东和孙吴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七擒:七擒孟获北拒:北拒曹魏排八阵:摆设八阵图6、相信欣赏到这里,原本诸葛亮这个单薄的人物现在已经开始有点血有点肉,变得稍微丰富些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