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二:宋元时期的科技创新与发明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明媚的宋元文化〔二〕〕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绩;认识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杰出词人的风格与作品;观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秋天景色;宋元时期的书画家赵孟及作品;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及作品。
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关插图、幻灯片的观察、想象及对具体材料的深刻分析,使孩子们感受美、观赏美,从而制造美,在愉悦的情景中猎取知识。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审美观。
提高孩子们的鉴赏能力。
懂得文学艺术的开展与其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并以此为根底。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录音等〕,强化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
采纳讲授法、启发式、比拟法、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孩子们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
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以古人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为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设计思路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重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依据司马光主编此书用了19年时间,文稿堆满了两间房屋,同时与刘恕等人合作的史实,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要有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特长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这正是中国改革放开的今天所需的精神与动力。
宋词与杰出词人:通过展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画像及作品,同时播放音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使孩子们受到美的熏陶,去领悟“大江东去,浪淘尽……〞那前所未有的气概磅礴与宏大境地;领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爱国之志与英雄豪情。
从中享受美,进而激发学生制造美的欲望。
〔让学生商量、论辩〕风格多样的绘画:教师投影,学生展示制作搜集的〔清明上河图〕图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商量。
得出:此画中,有五百多人,九十多头动物,一百七十多棵树……生动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荣景象,称得上是皇皇巨制,让孩子们感受、体验此作美景,从而倍感骄傲与自豪。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新部编本03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14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
2、通过对“文献资料” 、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相关历史并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
3、通过《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成就,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学习难点: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文化现象【自主学习】学生阅读77-81 页“导入框”和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书籍?它所记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可组内讨论完成)2、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说出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3、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其写作风格怎样?4、宋朝《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这幅画描绘哪里的风光景象?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谁?当时人怎样称颂他的画?书法方面,被称作“宋四家”的是哪些人?【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1)你知道《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吗?(2)现代词人里还有豪放风格的吗?试举一例。
4、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宋代文学美在何处?5、怎样才能养成严谨治学的态度【系统总结】1、宋词:人物、作品、风格2、元曲:人物、作品、风格3、绘画和书法【巩固训练】1、宋朝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A、诗B、散文C、词D、小说2、两宋绘画的特色是()A、山水画开始出现B、宗教画占主导地位C人物、花鸟画占主导地位D风俗画的出现日益增多3、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A、张择端B、吴道子C、苏轼D米芾5、阅读下列材料:这部书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 年的历史,将近300 卷。
2023最新-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

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以下是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灿烂的宋元文化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灿烂的宋元文化篇一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明确目标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概况: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传播。
学习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学习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前置自学1、活字印刷术是的发明的,比欧洲早约年。
2、时期,我国人民制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时,广泛应用,并由传入欧洲,为以后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即欧洲人开辟新航路)3、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明的。
在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军事,主要武器有、、,13、14世纪,中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和。
三、展示交流:四、合作探究1.列举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并说明各意义。
2.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的过程。
指南针:北宋:南宋:火药(火药武器):唐朝中期:唐朝末年:宋元时期:13、14世纪:五、达标拓展(一)单项选择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时,其活字版用的是()a.铅活字b.木活字c.陶活字d.铜活字2.我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比欧洲早了()a.1XX年b.2XX年c.3XX年d.4XX年3.下列关于活字印刷术错误的是()a. 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于中国b.活字印刷术是由毕升发明的c.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的发明早d.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出现于北宋的有( ) ①活字印刷术②造纸术③指南针④火药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5.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 a.罗盘针b.司南c.指南针d.磁针6.指南针发明于( ) a.战国b.汉朝c.北宋d.南宋7.把我国发明指南针传播到欧洲的是( )a .日本的遣唐使b.意大利的传教士c.阿拉伯人d.欧洲航海家8.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是在( ) a.三国b.隋唐c.唐朝末年d.宋元时期9.在我国历史上火药在军事上开始广泛使用是在()a.唐朝b.五代c.北宋d.元朝10.指南针广泛应用航海并向外传播是在()a.战国b. 北宋c. 南宋d.元朝(二)读图题:(1)右图物品的名称是什么?(2)出现于什么时期?(3)当时的火药武器还有那些?(三)材料题:1.“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案

精选学案二【学习目标】1、了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及传播,知道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通过四大发明,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发明家不断发展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
【学习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
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具体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文化的传播,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
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应用,指南针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欧洲的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末用于军事,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宋元时期的各项科技发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新课导学【自主梳理】(10分钟)请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5分钟)1、概况: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
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应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出现之后,我国刊印了大量精美的书籍。
北宋时,有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毕昇用黏土做成活字,用来排版印刷。
这种方法既经济,又,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
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约年。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5分钟)1、指南针:也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发明。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做成了,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有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七年级历史下册《灿烂宋元文化二》教案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灿烂宋元文化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和社会制度;2.掌握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3.学习宋元时期的文化变化和社会制度;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2.掌握宋元时期的文化变化和社会制度。
三、教学难点1.学习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和影响;2.分析宋元时期文化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科技发展和影响1.宋代科技的进步和特点;2.元代科技的发展和特点。
第二节:文化变化与社会制度1.宋代文化的变化和特点;2.元代文化的变化和特点;3.元代社会制度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讲解、示范等形式展示科技和文化的发展;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他们对文化变化和社会制度的理解;3.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代的科技成就。
六、学习资源1.课本:《七年级历史下册》;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教学过程第一节:科技发展和影响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宋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5分钟)2.讲解:使用PPT讲解宋代科技的进步和特点,包括农业、工艺和航海技术等方面。
(20分钟)3.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宋代科技的理解。
(10分钟)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宋代科技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5分钟)第二节:文化变化与社会制度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元代文化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文化变迁的思考。
(5分钟)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研究宋代和元代文化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15分钟)3.展示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和交流,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论。
(10分钟)4.讲解:辅导学生了解元代社会制度的特点,如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义务。
(10分钟)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体验古代科技成就的魅力。
(15分钟)八、教学评估1.完成课堂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科技发展和文化变化的理解;2.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展示交流中的表现;3.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果。
初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第二课。
侧重介绍北宋时期的史学成就及文学艺术成就。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通过多种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学了一学期的历史,基本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图片资料音响材料等创设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长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宋元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司马光对工作的执著和严谨的精神。
四、重点和难点1、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2、难点:本课头绪多,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五、教学准备搜集历史典故和著名词人作品。
六、教学方法采用提问法、答疑法、讨论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导入,提问:你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他后来有什么成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4课宋元时期的文化。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发人深省的史学意境悠远的词曲风格多样的艺术板块一:发人深省的史学(一)司马光:课件展示司马光名人档案。
教师补充:编年体是以年、月、日等时间顺序编写,就像我们的历史课本编写体例一样。
《资治通鉴》是一部继《史记》以后我国著名的史学巨著。
师:为什么在北宋时期出现这一部巨著呢?师:北宋在与少数民族长期的冲突中,多数处于劣势。
加之北宋国内出现的一系列财政困难,促使北宋的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历史,通过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供当朝统治者引以借鉴。
这是《资治通鉴》问世的根本原因。
师:你们还知道司马光的哪些小故事呢?生:讲述司马光的“警枕”的故事。
七年级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七年级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认识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杰出词人的风格与作品;欣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秋天景色;宋元时期的书画家赵孟及作品;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及作品。
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关插图、幻灯片的观察、想象及对具体材料的深入分析,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懂得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其国家的强盛密不可分,并以此为基础。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投影、录音等),加强课堂的热烈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
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比较法、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成功属于持之以恒、勇往直前、不拘泥于现状、勇于创新的人。
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以古人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在学习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变化对文化繁荣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灿烂的宋元文化以《清明上河图》的视频导入本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司马光生平自幼勤奋好学,爱读史书;7岁时听老师讲历史名著并能头头是道讲给大伙听;20岁时考中了进士,继续刻苦学习,开始编撰此书;他翻阅的资料达301种之多,花了19年时间,耗费了他毕生精力,为我国历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资治通鉴》(讲授法):宋神宗继位后,司马光把《通志》读给宋神宗听,听后神宗点头称赞──书中记载的历史,好像一面镜子,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检查自己的得失。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以下是为您推荐的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合作探究三大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改进和应用3、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反思古今科技的落差,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点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基础识记:(小组合作交流,疑难问题做好标记)1.()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北宋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是:()、()。
(3)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3.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的特性,制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时期,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3)传播:由()人传入欧洲。
意义:(4)火药是我国古代()发明的。
(5)火药的应用:(),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时期,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6)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4、沈括可郭守敬:阅读课本74页小字,概括沈括和郭守敬在科技方面的贡献。
二、【合作探究】1、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二:宋元时期的科技创新与发明。
一、四大发明
宋元时期最为著名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这四项发明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发明。
造纸术:早在汉朝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竹简等材料来记录文字,但这种材料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直到东汉时期,中国才发明了制造纸张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纸张的品质越来越好,制造方法也变得更加完善。
宋代时期,纸张的生产又获得了重大的进步,出现了手工造纸的技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纸张品质也大幅提高,这项发明被誉为中国的“第一大发明”。
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军事发明之一,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当时主要用于烟火。
到了宋代时期,火药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用火药的武器已经越来越多。
宋代的火药配方变得更为科学,且火药的使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出现了能够发射重型炮弹的炮台和火枪等武器,火药成为了宋代军队的中流砥柱。
印刷术:印刷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中国的印刷术起源于汉代,但是印刷的复制效率很低,技术也不发达。
到了唐代,印刷技术的速度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是大量使用手工刻版,耗时费力。
宋代时期,印刷技术得到了进
一步提高,出现了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这项发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印刷术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大发明”。
指南针:指南针是一种基于地球磁场的方向指示工具。
中国的指南针最早出现在汉朝时期,但是它应用范围不大,目的只是为了制作风水罗盘。
到了宋元时期,指南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应用到海上,帮助船只在大海上迅速确定方向。
这项发明使得中国的海洋贸易得以发展,海上贸易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商机,中国的海军实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二、其他重要的发明
除了四大发明之外,宋元时期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发明,这些发明在当时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船舶:宋元时期是中国航海业的黄金时代。
中国船舶的造船技术在此期间达到了巅峰,出现了浮动式干船坞、船舵、螺旋桨、烤船等创新。
这些技术发明为海军的发展和水路贸易的兴盛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农业:宋元时期农业的发展极为迅猛,出现了很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工具。
例如水稻的早春栽培、地主耕牛、青龙犁、喷水灌溉等等,这些发明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且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医学:宋元时期也是中国医学的黄金时期。
当时,许多著名的医生和医学家对中华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例如,著名医学家李时中被誉为“中国药王”,它发明的众多中药方都成为了中医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时计:宋元时期,中国的时计制造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时最为重要的时计有漏壶和水浴漏刻钟。
漏壶时计是一种用水来控制时间的技术,它的纵向漏水速度可以用来度量时间,是古代中国时间计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
宋元时期的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这些影响在如今依然能够感受到。
经济:四大发明及其他发明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宋元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纸张的出现印刷业的兴起,增强了文化传播和贸易流通的速度。
文化:印刷技术的出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使诗歌、小说、报纸等各种文化内容得以广泛流传,将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加深。
科技发明在不断的推动了人类文化和传承。
军事:火药等科技的出现造就了中国军队的崛起和它的世界地位的不断提高,火药武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争的局面,增加了军队的杀伤力。
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是中国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
这些伟大的发明奠定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基础,是中华民族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的祖先在技术上的牛耳精神,需要我们将之传承下去,为中国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掀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