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研究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试验分析

增加 了缓 释肥 对 比 内容 ( 见 表4 )。
从2 0 1 6 年 试 验 点产 量 情 况 来看 ,采 用 侧深 施 处理1 0 0 % 施肥 量 、8 0 % 施肥 量 的 田块穗 数 和粒 重 明 显 比人 工 处 理 增 加 , 结实 率 下 降 ,表 明氮 肥利 用
2 不同施肥方案的对比试验
步 加 大 施 肥 量 ,形 成 恶 性 循 环 。广 大 种 植 户 对
高 效 、精 准 机械 化施 肥技 术 的需求 日益 迫切 。 机 插 侧 深 施 肥 一 体 机 通 过 在 乘 坐 式 插 秧 机 底 盘 后 部 加 装 施 肥 装 置 , 在 机 插 秧 的 同 时 ,采 用
重 ,产 量 高 , 节肥 效果 明 显 。在 相 同生 产和 管理 条件 下 可 节省 2 0 % 的肥料 , 同时又 可稳 产 或小 幅增
产。
2 0 1 5 -2 0 1 6 年对 不 同施肥 模式 进行 了对 比试 验 。
2 . 1 2 0 1 5 年 施肥 方案 及产 量对 比 2 0 1 5 年 的施 肥 方 案 主 要 分 为 常 规 方 案 、合 并 方 案 和 前 移 方 案 三 种 。常 规 方 案 是 指 机 插 的 同 时 侧 深 施 基 肥 ;合 并 方 案 是 指 机插 的 同 时侧 深 施 基 肥 加 分 蘖 肥 ;前 移 方 案 是 指 机插 的 同 时仅 侧 深 施 分 蘖肥 。不 同处 理方 案产 量对 比见 表3 。 从2 0 1 5 年 试 验 点产 量 来 看 ,不 同方 案 中测 深 施 肥 处理 1 0 0 % 施 肥 量 和8 0 % 施 肥 量 的情 况 下水 稻 均 表现 出增产优 势,而6 0 % 施 肥 量 时表 现 出减 产 情 肥 作业 。 工节 Nhomakorabea效 果 。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分析及试验

式, 与人 工表 施 肥 料相 比 , 通过此插秧一 施 肥 一 体 化 机 械作业 , 肥料 用 量 降低 了 2 0 %, 水稻增产显著 , 纯 收 益
基金项 目:公 性行业 ( 农业 ) 科研 专项( 2 0 1 3 0 3 1 0 3 ) 作者简 介:佗 同建 ( 1 9 8 6 一 ) , 男, 济 南人 , ] : 程师 , ( E— ma i l ) w o s h i t x w h @
向机 械 化 、 轻 简 化方 向转 移 。水 稻 机 插 秧 同 步侧 深 施 肥 技 术 是 指 配 合 农 业 机 械 化 解 决 肥 料 深 施 , 使 插 秧 与 施 肥 相结合 , 一 次性 完成 。在 种植 时将 肥 料 深 施 , 既 能 减 少 农 民工 作 量 , 又 能 提 高 肥 料 利 用 率 。试 验 研 究 表 明 : 该 技 术 可 以很 好地 保 证 水 稻 插秧 时施 肥 定 位 、 定量 、 均匀 ; 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 提早 成 熟 , 且 株 距 整齐 , 色调一致 ; 能 够 均匀 、 稳 定 地 为 秧 苗提 供 养 分 , 实 现 稳产 、 高产 ; 既能 减 少 养 分 损 失 , 又能增强土壤对 氨态氮 的吸附,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保 护 了生 态 环境 , 减 轻 了环 境 污 染 , 是缓 解 农 业 面 源 污染 的关 键措 施 。
F i g . 1 S i d e d e e p f e r t i l i z i n g s c h e ma t i c d i a g r a m
1 水 稻 侧 深 施 肥 技 术 原 理 及 作 用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0 7 — 2 8
水 稻插 秧 同 步 侧 深 施 肥 技 术 改 变 了传 统 施 肥 模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研究

水稻属于深受我国百姓欢迎的粮食作物。
随着我国水稻种植领域的不断发展,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借助于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但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农业领域“三减一控”政策的贯彻落实,还能够大幅的提升肥料的利用率和水稻生产效率。
黑龙江省不但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还是我国主要的水稻产区之一。
目前,对于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而言,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全程的机械化,在水稻生长期的每一个小的环节上,都研究出了相应的机械。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就为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创造出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就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做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一、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概述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是一项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进技术,是一种精确、可靠的水稻基肥施播技术。
所谓的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就是在机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按照农艺要求一次性定量、定位、均匀、可靠地施用在秧苗侧下方的泥土中。
借助于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大幅的提升肥料的利用率,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能够有效的缓解水源污染问题,能够有效的防御低温冷害,能够有效的保障水稻前期的营养生长。
由此可见,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是一种拥有广阔应用发展前景的农业技术手段。
二、黑龙江省的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现状近年来,黑龙江省一直在大力的推广和应用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
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在多地,县(市)开展了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为了有效的提升该项技术的推广效果,黑龙江省的农机推广部门委培相关的技术骨干深入到了各个试点县中,采用了逐县逐地的方式来对示范推广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在此过程中,不但进一步的扩大了示范田的面积,还逐步的摸清了水稻侧深施肥整机及配套装置的性能指标、作业质量等基础数据。
从实践角度讲,黑龙江省的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试验示范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对多种侧深施肥装置的可靠性、适应性及先进性进行了有效的测试;另一方面,对减肥增产的效果进行了有效的验证。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探讨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水稻肥料施用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施肥量难以控制、施肥不均匀等,导致浪费严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是指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利用机械设备在水稻株基附近侧向喷洒肥料,并通过深度控制确保肥料能够直接送达作物根部。
这种施肥方式相比传统的撒播施肥方式,具有施肥量可控、施肥均匀、效率高等优点。
通过科学的施肥技术,可以更好地调节土壤养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深入研究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优点和局限性,对于提高我国水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在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方面的作用及机制,分析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广和优化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旨在找出影响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效果的关键因素,揭示其优点和局限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种植手段和技术支持。
我们也希望通过案例分析,结合未来展望,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我们希望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高效化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部分内容如下: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可以提高施肥效果,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科学合理地施肥,还可以避免出现施肥不均匀导致的肥料损失和土壤污染问题。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还可以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率,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从而增强作物的抗灾能力。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施肥效果、减少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遇。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探讨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探讨水稻生长过程中,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施肥技术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而深施肥技术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对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进行探讨,包括技术原理、施肥方法、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等内容。
一、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技术原理机插侧深施肥技术是指在水稻机插过程中,利用机械设备将肥料深度施入土壤,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水稻根系接触,提高肥料利用率。
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提高肥料利用率:传统的施肥方式往往是将肥料直接洒在地表,容易受到粗放管理的影响,导致肥料损失较大。
而深施肥技术可以将肥料施入土壤深层,减少肥料流失和挥发,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2. 促进根系吸收:深施肥技术可以使肥料与水稻根系更好地接触,促进其吸收。
尤其对水稻的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疏松的地块,深施肥技术可以更好地供应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
3. 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深施肥技术可以减少肥料的溶解和流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也能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具体施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地块准备:在水稻机插前,对地块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平整土地、施肥覆膜、开沟等。
2. 施肥装置:选择适合的机械设备,在机插作业中进行深度施肥。
通常可以利用专门的深施肥器具,通过机械设备将肥料深度施入土壤中。
3. 肥料选择: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数量的肥料进行施肥。
通常可以选择有机肥、化肥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混合施用。
4. 施肥深度: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和根系发育情况,合理确定施肥深度。
一般来说,深施肥的深度可以在20-30厘米左右,以保证肥料与根系良好接触。
5. 施肥时间:通常在水稻机插作业的同时进行深施肥,使肥料能够紧密接触到根系,提高吸收效率。
经过实践验证,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约肥料和水资源等方面效果显著。
2. 改善品质:充分供应养分可以有效改善水稻品质,提高稻米的外观质量、食味品质和加工品质。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浅析

试验场TRIAL2018.08农 机 科 技 推 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为发展生态质量效益型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三减”工作,以推广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机化技术为重点,大力推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进一步提升新技术的影响力,引导广大农民通过应用新技术实现节本增效,减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粮食品质,确保粮食安全。
2017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在全省水稻主产区泰来县、富裕县、通河县、方正县、兰西县、庆安县、富锦市、桦南县、牡丹江市、抚远市、密山市、绥滨县等12个县(市)开展了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试验示范,示范县面积达到3.6万亩,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机具达到81台(套)。
一、整地要求整地及打浆标准 用大马力拖拉机配套旱田5~7铧犁进行深翻作业,作业标准要达到深翻25~30cm,将高留茬全部埋在土壤里,第二年春季用搅浆平地机(必须配套滑切刀齿,刀齿的长度要达到标准)进行搅浆平地,平地结束后要保证所平地块田表面平整,达到待插状态,秸秆要全部埋压在泥浆中,秸秆覆盖率达到98%;水整地要求达到早、平、净、大、齐、深、匀,要在最佳沉淀状态下(田面指划成沟慢慢恢复)插秧,严防边行推苗、淤苗,影响插秧质量。
机械插秧标准 机械插秧标准为早、密、浅、正、直、满、扶。
二、示范方法及处理1.基本要求 试验示范地块与对比田地块要求地力、整地、品种、秧苗栽培模式、密度、管理水平等栽培条件一致。
2.试验设计 按照积温带进行减肥试验,每个处理小区试验面积3亩,每个处理大区设置5~10个小区。
(1)第一积温区试验处理设计对照 底肥:尿素6kg/亩、二铵10kg/亩、钾肥8kg/亩;蘖肥:施尿素5kg/亩;调节肥:尿素1kg/亩;穗肥:尿素2kg/亩、50%硫酸钾5kg/亩。
总施肥量37kg/亩。
处理基、蘖肥同时施入侧深专用肥(N:P:K=21:15:16)27kg/亩;穗肥:尿素2kg/亩、50%硫酸钾5kg/亩。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示范应用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示范应用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插秧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插秧工作是由人工进行的,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
为了提高插秧的效率和质量,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采用机械插秧技术。
而与此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技术——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
这种技术的应用,为水稻的生长和增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示范应用,并探讨其在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方面的作用。
一、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概念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指在机械插秧的通过装在机器上的喷粪器进行侧深施肥。
这种技术结合了机械插秧和肥料施用两项工作,实现了插秧和施肥的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肥料利用率。
传统的插秧工作是由人工进行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而机械插秧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还可以大大提高插秧的速度和质量。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配置喷粪器,可以在插秧的同时进行肥料的施用,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肥料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
1. 技术示范选择为了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掌握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金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择了该市众多水稻种植大户进行技术示范。
通过技术人员的实地考察和调研,最终选择了王家山镇的一个水稻种植大户作为示范点。
2. 技术指导为了确保技术示范的顺利进行,金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了一支由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指导团队。
指导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会,了解了该大户的水稻种植情况并进行了技术指导。
在确定了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方案后,指导团队对技术操作流程、施肥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和培训。
还向大户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确保技术示范的顺利进行。
在技术示范的实施过程中,指导团队为大户提供了机械插秧设备和喷粪器,并进行了现场演示和操作培训。
技术示范的实施过程中,大户和工人们积极配合,认真操作,保证了技术示范的圆满完成。
通过技术示范的实施,该大户在今年的水稻种植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试验示范总结

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省工方便等优势,近年来,在潜山市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实施面积逐年增加。
为了解机插秧常规施肥与机插秧侧深施肥水稻的产量表现和成本投入及经济效益等情况,开展水稻机插秧常规施肥和机插秧侧深施肥对比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机插秧侧深施肥比常规机插秧实现了增产,有利于提高化肥利用率。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指具有施肥装置的水稻插秧机在插秧的同时一次性完成水稻机插秧和施肥作业的技术。
该技术由自走式插秧机、侧深施肥装置和专用肥料三部分组成,在插秧机上外挂侧深施肥装置,将基肥和分蘖肥一次性施入或全生育期用肥一次性施入根系侧3cm、深5cm耕层中。
改变传统施肥基肥全层分布、分蘖肥表施的施肥方式,节水、节肥和节少生产工序,效益显著。
是一项与培肥地力、培育壮苗、灌水管理、肥料选用、病虫防治、机械选用等单项技术综合组装配套的栽培体系技术,具有减肥、省力、节本、增效的技术特点。
在传统水稻生产过程中,以往人工施肥施肥量较大,撒施不均匀,基本施在水田表层,而且容易造成肥料流失,致使水田周边水土污染,施肥耗费人工,水稻根部不易吸收。
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就是用机械施肥替代人工施肥,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是属于水稻机械化同步深施肥的范畴,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这几年成为水稻生产过程中探索的方向。
为扎实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探索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应用,2020年-2022年在黄铺镇陈桥村重点示范推广水稻基肥侧深施肥技术,并在示范田中做好试验示范,现将具体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及概况试验地点在潜山市黄铺镇陈桥村丰泽农机合作社流转田,田块总面积2000亩,其中,试验面积15亩。
试验田前茬为油菜,土壤为壤土,较肥沃。
土壤养分测试值:pH:5.5、有机质:24.3g/ kg、全氮:1.32g/kg、碱解氮:131mg/kg、有效磷:16.3mg/kg、速效钾:65mg/kg、有效锌:1.48mg/kg、有效硼:0.30mg/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深施肥机插秧作业 (风送式)
侧深施肥机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业 (风送式)
施肥方法
具体施肥量
常规施肥
整地前撒施45%复合肥(15-15-15)450 kg/hn?,抄平前面施尿素75 kg/hm2;秧苗机插活棵 后追施尿素75 kg/hn?;孕穗期施尿素75 kg/hm2+45%复合肥(15-15-15 )225 kg/hm2
常规肥料测深施- 机插侧深施45%复合肥(15-15-15)315 kg/hm2+尿素105 kg/hn?;孕穗期施尿素75 kg/hm2+
减基菓肥30%
45%复合肥(15-15-15)225 kg/hm2
总 N 163.8 kg/hm2,总 P 81 kg/hm2总 K 81 kg/hm2
插株行距14cmx30cm,每穴2~3株苗,基本苗约54万株/hm:。 2结果与分析
小麦,地力中等。供试水稻品种为N两优1998;机具为水稻 侧深施肥机(久保田气吹式);肥料为普通复合肥(15-1515)、尿素。 1.2试验设计
送到秧苗侧深5 cm左右,并由刮板覆盖于泥浆中,将肥料 按照农艺要求一次性定量、定位、均匀、可靠地施在秧苗侧
采用田间集中连片试验方式,共设5个处理(表1)。 1.3试验过程
收稿日期 2019-01-08
2.2大田茎葉动态 由表3、4可知,处理T2平均单株有效穗最多,为11.7个;
处理T3次之;处理T4和处理T,(CK)平均单株有效穗相当; 处理T5平均单株有效穗最少,为9.6个。 2.3产量
由表5可知,处理T2有效穗最多,为243.0万穗/hm?,千 粒重最重,为23.2 g,产量最高,为10063.5 kg/hm2,较处理廿 增产1 566 kg/hm?,增幅18.4%;处理丁3、处理T,分别较处理 T,增产 870,393 kg/hm2,增幅分别为 10.2% ,4.6%;处理 G 千粒重最小,产量最低,为8 440.5 kg/hn?,较处理减产
关键词水稻;側深施肥;产量;经济效益;江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08-0003-02
肥东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为7.33万hn?,长期以来水 稻种植过程中肥料施用方法为种植前将肥料撒施在水面
为了考核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 作物长势及产量等指标,验证技术的先进性,笔者在肥东
总 N 204.75 kg/hm2,总 P 101.25 kg^m2.总 K 101.25 kg/hm2
基菓同步侧深施肥 机插侧深施45%复合肥(15-15-15)450 kgAim2+尿素150 kg/hn?;孕穗期施尿素75 kgAim2+
45%复合肥(15-15-15)225 kg/hm2 总 N 204.75 kg/hm2,总 P 101.25 kg/hm\总 K 101.25 kg/hm2
2.1生育进程
由表2可知,处理⑺由于肥料减量比其他处理提前1~ 2d抽穗、扬花;成熟期也提前2~4d。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DO3OO9O6,2018YFD03009 03) ;B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68)。
作者简介吴红星(1970-),男,安徹肥东人,农艺师,从事稻作技术试 验示范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通传作者
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8期
农艺学
江淮地区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研究
吴红星|王宏斌|吴文革" 何超波'丁党支|郑贤'
('安徽省肥东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安徽肥东231600;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安徽省农业机械推广总站)
摘要为验证水稻机插秧同步側深施肥对水■稻生产的彰响及在肥东县的适宜性,特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机插側深施肥能有 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流失,提高水稻的产量。在施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机插侧深施肥与机插不侧深施肥在单株有效穂、千粒重 和产量上明显提高;施肥总量减少30%的机插側深施肥与不侧深施肥飾单株有效穂和产量相当,但综合效益高763.2元/hn?。由此表明,水 稻机橋秧同步側深施肥技术具有可靠性、先进性,可在肥东县示范推广。
常规肥料侧深施- 机插侧深施45%复合肥(15-15-15)405 kg^im2+尿素67.5 kg/hn?;孕穗期施尿素75 kg^m2+
减基菓肥10%
45%复合肥(15-15-15)225 kg/hm2 总 N 191.1 kg/hm2,总 P 94.5 kg/hm\总 K 94.5 kg/hm2
常规肥料侧深施- 机插侧深施45%复合肥(15-15-15)360 kg^m2+尿素60 kg/hn?;孕穗期施尿素75 kg/hm2+
减基篥肥20%
45%复合肥(15-15-15)225 kg/hm2 总 N 177.45 kg/hm2,总 P 87.75 kg/hm\总 K 87.75 kg/hm2
引领性农业技术IT。该技术有力助推了化肥“零增长”,保证 水稻施肥效果,达到节本、节省人工、增产等目的,从源头上
1.1试验概况 试验在肥东县桥头集镇桥青村某家庭农场进行,前茬为
大大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水稻插秧同步精量
施肥机基础上形成的机艺结合技术,将同步精量施肥机“嫁 接”在高速插秧机上,在机插秧的同时,将肥料定量、精准推
下方泥土中,是近年来经过探索和验证的一种精确、可靠的 水稻基菓肥同施定量定位技术M。
地表平整无残茬,水田耕整地2遍,泥脚深度15cmo5月 16日流水线播种,工厂化育秧。6月4日移栽,秧龄18d,栽
表1不同处理试验设计
处理 T,(CK)
t2 t3 t4 t5
处理方式 常规插秧机作业+人工 施肥
常规插秧机作业+基簾 同步侧深施(风送式)
上,或整地时将肥料均匀搅拌于土壤中,肥料利用率不高,劳 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的大力协助下,于
动强度大,而且会造成土壤酸化板结、环境污染等问题,已 经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据农业农村部发布,水
2018年在肥东县桥头集镇桥青村某家庭农场进行了水稻机 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试验。
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十项重大 1材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