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示范总结
水稻侧深施肥机械化技术

水稻侧深施肥机械化技术O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_、技术概述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时,与插秧机配套的侧深施肥装置同步完成开沟、施肥、覆泥等作业,实现在秧苗侧深处定位、定量、均匀施肥的技术。
图1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作业二、技术优势传统的水稻施肥方式施肥次数多,施肥量大,但稻谷的产量和品质却没有相应提升,主要存在4个问题:一是污染大,肥料施撒在田块表层,会随水流飘散流失,造成面源污染;二是投入大,撒施的肥料在田间分布均匀性差,精度差,肥料利用率低,达到同样效果需要施用更多肥料,增加了化肥投入和种植成本;三是草害大,撒施的肥料位于土壤表层,大部分没有到达作物根系层,生长于表层的杂草更容易获取养分,造成草害;四是劳动强度大,水稻基肥施肥量普遍在每亩25kg以上,依靠人背手撒,不但劳动生产率低,对人员健康也有一定威胁。
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在水稻机械插秧的同时用侧深施肥装置将适宜的肥料,按照农艺要求一次性施在秧苗根部侧下方的泥土中,施肥深度5cm,肥料距秧根侧向距离3~5cm。
插秧过程中同步向水稻根侧精量施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和施肥方式,降低了水稻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符合转型时期水稻轻简化和机械化生产要求。
该技术将肥料集中输入土壤,减少了施肥量且利于根系吸收利用,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三、技术要点1.妥装合适的施肥机。
在插秧机上安装螺旋侧深施肥机,实现插秧、施肥同步作业。
该装置的技术核心,一是螺杆强制推进技术,二是施肥量的闭环控制技术。
2.选择适宜种类的肥料。
1)机插时,同步施用的基肥需选用普通复合肥料或者控释肥料。
2)肥料形状呈球形,宜径大小在2~5mm范围内,大小均匀一致。
3)用手挤压肥料颗粒,不易碎。
4)吸湿性较弱,肥料颗粒不相互黏连,不易结成团和块。
5)当选用普通复合肥时,需要采用一次侧深基肥+—次追肥的肥料运筹方式,施肥总量较常规施肥可减少15%左右。
当选用控释肥料时,中釉稻可采用一次侧深基肥+_次追肥,或者采用一次性侧深基肥的施肥方式(此时需要选用氮含量适宜、在6、7月份的环境温度下控释期30天,之后的30天需释放85%的肥料),施肥总量较常规施肥可减少15%~20%左右。
机插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简析

/科普/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
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缓解农忙季节农村劳力不足的矛盾,大幅度减少种植业从业人员数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二、三产业的发展。
二是提高肥料利用率。
水稻生产中化肥投入成本已占生产资料成本的50%以上。
采用人工浅施或机械抛洒表施等落后方式大量投入氮肥,不仅不能大幅度提高产量,有时反而导致病虫害增多以及倒伏,造成减产,并导致氮肥利用率下降。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改变了传统施肥模式,在单产基本相近的情况下,与人工常规表施相比,肥料用量可以减少20%~40%,但实际氮肥浓度比常规施肥高5~6倍。
水田氮肥深施可以充分利用氮肥的效能,减少其在田间的挥发和径流损失,大幅度提高氮肥利用率。
有研究表明侧深施肥,氮肥利用率可提高35%左右。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后同步覆土,既能防止肥料中的氮挥发,减少损失,还能增强土壤对氨态氮的吸附,较好地维持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增加土壤的肥力,从而有利于秧苗对养分的吸收,增加肥料养分利用率。
三是提高水稻产量。
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水稻机插侧深施肥与传统抛洒表施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平均增产10%~15%。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能增加水稻分蘖初期的分蘖能力,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机插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简析口/李世峰*下转25页* 长期以来,水稻施肥多以人工撒施尿素为主。
但这种表施方式下的氮肥损失多,肥料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现象严重。
加之,农业生产劳动力矛盾日益突出,研究推广水稻机械化施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机插侧条施肥技术是指利用侧条施肥机具在插秧时将缓/控释肥料一次性集中施于秧苗一侧5cm 左右处,肥料在水稻根系附近形成一条“贮肥库”,持续提供养分供水稻吸收,具有明显的节肥、省工特点,该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18年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之一,2019年我市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水稻机插侧条施肥技术试点,示范推广侧条施肥机具60多台套,示范面积近8,000亩。
该技术总体来讲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减轻劳动强度。
侧深施用复合肥技术应用效果示范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本试验是2018年的时候,选择在当地的某园区开展的种植技术展示。
开展的活动采用龙粳46作为试验品种,经过技术试验获得的结果如下:基于不同肥料的处理下,水稻生长不同,与中化对照相比,在分蘖方面,使用大三元作为施肥,获得的分蘖数最高,具体可达到12.6个/穴,较对照高出1.0个/穴;而处理后,可以达到的分蘖数为11.4个/穴,较对照降低了0.2个/穴;在株高方面,经过大三元施肥处理植株高度可达98.4cm,较对照高1.4cm,中海油的株高最低为92.8cm,较对照降低4.2cm;大三元产量最高677.6kg/亩,较对照增产4.44%,中海油和碳基施肥与实际对照种植株相比较,分别降低2.44%和3.59%,其中经过大三元施肥进行处理的植株,其产量最高可达到669.5kg/亩,其平方米有效穗数最高为539.4个/m2,这样的结果,无疑是为农业种植高产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黑龙江垦区作为种植粳稻的主产区,其产出的粳稻从全国角度来看,都是质量优良的品种。
为了实现该垦区种植粮食总产量突破的大关,保障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显得十分重要。
由此可见,规模化生产是实现粮食产量大关的必要条件。
水稻在进行插秧的时候,其位置、定量等都保障秧苗获得良好成长的关键,均匀的插秧才能保证秧苗均匀的吸收肥料,实现健康成长。
在水稻成长过程中,保持其长势均匀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条件。
其中,稻侧深施肥技术,利用的是侧深施肥插秧设备。
在进行水稻插秧的同时将肥料共同施于秧苗一侧的土壤中,以保证实现水稻插秧可以按照定量、均匀的方法来施肥,可以有效保证为水稻秧苗提供均匀的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时,促进水稻稳定成长。
除此之外,通过上述方式处理,同样符合环保效应,能够有效减少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但值得注意,为了进一步评价不同处理方式的效果,明确其对水稻的影响,还需要为其提供展示平台,切实的通过实验来观察结果。
水稻侧深施肥的好处及技术要点.doc

水稻侧深施肥的好处及技术要点侧深施肥具有促进前期生育,肥料利用率高,减少施肥量等优点,所以一直以来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那么侧深施肥用在水水稻上效果如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侧深施肥的好处以及技术要点。
水稻侧深施肥的好处1、提高肥料利用率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于距稻苗3~125px、深125px 的土壤中,肥料呈条状集中施于耕层,距水稻根系较近,利于根系吸收利用,由于肥料条施集中,在土壤中浓度较高,增加了吸收压力,使水稻吸收速度加快。
因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因此侧深施肥可节省速效化肥20%~30%。
2、促进水稻早期生育寒地水稻的高产稳产重要的是促进水稻前期营养生长,确保充实的分蘖茎数。
采用侧深施肥可使水稻根际氮素浓度较全耕层施肥提高5倍左右,可解决因低温、地冷、冷水灌溉、早期栽培、稻草还田等造成的水稻生育初期营养缺乏问题,这是常规施肥难以达到的。
3、水稻生育期和成熟期提早采用侧深施肥可提高水稻前期生长量,即使在不良条件下也能促进肥料的吸收(与常规施肥相比),最高分蘖期出现较早,出穗期(50%出穗)略有提早,可确保安全成熟,在低温年份和三冷田(寒地、井水灌溉、山间地)表现尤为突出。
4、水稻无效分蘖少、抗倒伏影响水稻倒伏的主要因素有生长过旺、氮素过多、长期深水、病虫害等。
侧深施肥施用速效肥料,在水稻插秧后30d左右土壤氮深浅、有机质含量的不同而不同,但最少要在300px以上,耕层过浅,水稻生育中后期易脱肥。
5、减轻环境污染由于侧深施肥是将肥料埋于土壤中,肥料流失较少。
实践证明采用侧深施肥的稻田。
由于藻类所需的氮、磷营养元素少,藻类等杂草危害明显减轻,同时随排水流入江、河的肥料也少,可防止江、河水质污染。
6、高产、优质侧深施肥可促进水稻早期生育,低位分蘖多,早期确保分蘖茎数,穗数增多,倒伏减轻,结实率高,因此一般年份可比常规施肥增产5%-10%,低温年可达10%-13%。
另外侧深施肥水稻病虫害轻,可提早抽穗成熟,使水稻结实期积温相对较高,品质较好,据测定,食味值比常规施肥增加10个点数,在低温和条件较差地块更明显。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研究总结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研究总结作者:宁岩孔繁军苗忠文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05期摘要:通过对奥宝复合肥与三大肥料、侧深施肥的不同基肥施用量与常规施肥的对比,探索侧深施肥的最佳施肥量。
结果表明:奥宝复合肥常规侧深施肥最高产量627kg/亩,比对照增产10kg,增产1.6%,三大肥料常规侧深施肥最高产量为626.3kg/亩,比对照增产16kg,增产2.6%。
在氮肥、磷肥、钾肥相同含量的情况下最佳侧深施肥的是奥宝复合肥常规基肥减量20%。
关键词:水稻;侧深施肥;产量;研究前言侧深施肥技术能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已经被广泛认可。
但受限于田间操作的难度,一直没有被大面积的应用;随着侧深施肥插秧机的出现,水稻测深施肥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的作业。
本试验力求通过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的对比,明确侧深施肥对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提升效果,为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寻求新途径。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肥料生产用常规肥料:尿素含N 46%,磷酸二铵含N 18%、含P2O5 46%,硫酸钾含K2O 50%。
奥宝复合肥:含N 13%、含P2O5 17%、含K2O 15%。
1.2 供试品种空育131,主茎11片叶1.3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前进农场科技园区,土壤类型为白浆土,前茬作物为水稻,秋翻地,肥力中等。
1.4 耕作栽培管理亩施肥量:磷肥6公斤、40%硫酸钾10公斤、尿素9公斤。
(1)基肥:氮肥总量的30%、磷肥的100%、钾肥的60%。
(2)蘖肥: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四叶期)立即施入或在插秧后3~4天及时施入。
(3)穗肥:氮肥总量的40,钾肥总量的40%。
水层管理:全生育期采用浅、湿、干灌溉,灌溉水层3—5厘米。
1.5 试验设计和安排采用小区对比试验,设16个处理,不设重复,单排单灌,池埂为土埂,小区面积48m2(3m×16m)。
三大肥料(尿素、二胺、钾肥):处理1:尿素、二胺、钾肥常规用量。
处理2:尿素、二胺、钾肥常规用量减量5%。
邳州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探析

邳州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探析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们也在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科学的种植方法。
邳州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种植基地之一,其中水稻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邳州的农民采用了一种新的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本文将对这种技术进行探析。
一、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原理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是一种将肥料直接插入土壤深部、与水稻根系接触的肥料施用方式。
传统的水稻肥料施用方式是在水田中匀布肥料,而插秧侧深施肥方式可以将肥料深入到水稻根系附近,更有效地利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具体来讲,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可以提高肥料与根系的接触面积,使肥料更容易被吸收,同时还能减少肥料直接进入水中的浪费,达到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插秧侧深施肥技术的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施肥器材,通常选择锄头形状的肥料施放器、侧深肥施仪等。
2.在插秧前,将肥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将其放入施放器中。
3.插秧时,将肥料施放器插入地面,将肥料直接插入土壤深部(一般为15-20厘米)。
4.插完肥料之后,需要及时的针对性浇灌水分,使肥料能够更好地渗入土壤深层,并保证作物正常生长需要的水分。
相比传统的肥料施用方式,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肥料利用效率高:将肥料深入土层,更加接近作物根部,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减少了浪费。
2.水资源利用高:侧深施肥可以减少肥料流失到水中,节约用水资源。
3.施肥方便:插秧侧深施肥可以在插秧的同时施肥,省去了施肥的额外时间,同时也可以减轻劳动量。
1.选择适宜的深度:不同的土壤类型深度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施肥的选择。
2.吸肥根与肥料间距应当适当:距离过于接近肥料有可能会对吸肥根造成伤害,距离过远则会影响肥料的利用效率。
3.浇水时间应当得当:深肥施放需要及时的浇水,但是过于频繁的浇水可能也会影响肥料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插秧侧深施肥技术是一种非常高效、科学的肥料施用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试析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推广应用的,多年来,采取此项技术的水稻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也越来越完善。
大量的实践证明,侧深施肥技术具有促进水稻前期生长发育、抗低温冷害、节约肥料,促进水稻增产增收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施肥措施,希望为水稻施肥提供参考。
一、应用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所产生的效果1、肥料利用率得到提高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插秧的同时实施的,边插秧边在秧苗的一侧开沟,将肥料以条状施入沟中。
肥料与秧苗的距离和深度均在5厘米左右,肥料集中在与秧苗根系比较近的耕层中,为秧苗吸收并利用养分提供了便利。
而且由于肥料相对集中,以较高的浓度存在于土壤中,使水稻吸收养分的速度快于常规施肥。
从施用氮肥的情况来看,采取侧深施肥技术14天以后,氮素的利用率可以达到50%,远远高于常规施肥的30%。
从施用磷肥的情况来看,常规施肥由于深度较浅,易被土壤中的难溶物质固定,影响肥料的利用;而采取侧深施肥技术,将磷肥施于土壤深处,可以减少养分损失,使肥料利用率提高。
经测算,应用侧深施肥技术,化肥的节约率高达30%。
2、促进水稻前期生长发育寒地水稻前期的营养生长对水稻获得高产十分重要,是保证分蘖茎数达到计划数量的关键。
应用侧深施肥技术,在水稻根际氮的浓度上,比常规全耕层施肥高5倍左右,可使水稻前期因低温冷害等不利因素导致的营养缺乏问题得到缓解,而常规施肥难以解决此类问题。
侧深施肥的实践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水稻前期的生长发育表现良好,分蘖茎数多近32%,而且低位分蘖数量增加明显,为未来水稻的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3、使水稻提早进入生育期与成熟期应用侧深施肥技术,提高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率,促进了水稻前期的生长,使水稻的分蘖期高峰期和结穗期提前出现,使水稻如期安全成熟得到了保障。
尤其是前期低温、冷水灌溉等较差条件下的稻田,水稻侧深施肥表现得更为突出。
寒地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蛀理 1
地理 4 7 l I 4 6 8 . 1
4 6 5 4
3 0公 斤 。
对 照
穗 教 数
总牲嚣 ( 糖/ 穗’
耍牲教 ( 粒/ 穗)
结 实 隶
干粒蔗 ( g )
卣声 墨 ( k
增 减 产 )
4 7 0 5
处理 1 : 中化 侧 深 专 用 肥 ( N : P : K = 2 1 : 1 5 : 1 6 ) 作 为 基 蘖 同施 肥 侧深施 人 , 肥量 2 5公 斤/ 亩; 穗 肥 尿素 1 公 斤, 亩、 5 0 %硫 酸 钾 4
5 . 2生 育 期 调 查
插秧 之后 , 凋查返青期 、 分 蘖期 、 始穗 期 、 抽 穗期 、 成 熟 划 的水稻侧 深施肥机械 的可靠性 、 适用 性 , 采 集相关技 术数据 , 等。 生 育进 程 调 查表 位:嗣/ 口 为完善 、 配套 、 形 成完整的施肥机型 , 奠 定 技 术 基 础 、 、 生 育 期 播 种 期 齐 菌 期 插 秧 期 返 青 期 分 蘸 期 拔 期 抽 穗 期 成 熟 期 1 . 2对 中 化 现 代 农 业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的水 稻 专 用 肥 应 用 效 处 理 、 、
水稻 侧 深 施肥 技术示 范 总结
口 王 春 华
通 过 应 用 水 稻 侧 深施 肥 机 械 , 并 配 以水 稻 专 用 肥 料 , 考 核 水 稻 侧 深施 肥 机 械 的 适 应 性 和 可 靠 性 ,重 点 对 侧 深 施 肥 技 术 与 常规 施 肥 方 法 进行 对 比验 证 ,探 索 适 合 海 伦 市 现 代 农 业 需
对照 : 常 规 施 肥 采 用 底 肥 尿 素 5公 斤/ 亩、 二 铵 8公 斤 / 亩、
水稻 室 内考 种 表
走
钾 肥 7公 斤, 亩 :蘖 肥 施 尿 素 4公 斤, 亩 ,调 节 肥 尿 素 1 公斤, 亩 ;穗 肥 尿 素 1 公 斤/ 亩 、 5 0 %硫 酸 钾 4公 斤/ 亩 。 如 不 施 调 节 肥 , 则调节肥加入蘖肥一起施人 。 水 稻 整 个 生 育 期 施 肥 总 量 为
—
1 . 1对 专 用 水 稻 侧 深 施 肥 机 械 进 行 测 试 .检 验 试 验 使 用
5 / 2 8 5 / 2 8
— — — — —
6 / 2 s 5 / 2 8
— —
7 /i O 7 l 0
—
1 5 7 , I 5 7 / 1 6
—
跟踪记载 , 采集详 实数据 , 做好综 合分析最 佳施肥量 , 以及 产 量、 投入产 出 、 经 济 效 益 对 比情 况 分 析 工 作 。
2试 验 地 点
( "l 5 ‘ I / “ ,
—
5 , / 21 5 1 21 5 / 21
5 / 2 8
—
6 , 2 9
— — — —
7 , / 1 i 7 /l 1 7 /l 2
5 / 2 8
— —
6 / 2 9
7 儿6 7 / 1 7
5 / ' 2 8
6 / 3 0
从生育 进程来 看 : 分蘖期处 理一与对 照相 同 , 处理 二 、 处 理三晚~天 、 处理 四晚二天 , 拔节期处理 一与对照 相同 . 处 理 二、 处 理 三 晚一 天 、 处理四晚二天 , 抽 穗 期 处 理 一 与对 照 相 , 处理二 、 处 理 三 晚一 天 、 处 理 四晚 二 天 , 收 获 期 处 理 一 与对 照 相同 , 处理二 、 处理三晚一天 、 处 理 四 晚二 天 , 、
求 的水 田节 肥 增效 技 术 ,为 进 一 步 在 全 市 大 面 积 推 广 水 稻 侧 深 施 肥 技 术 提 供 技 术 支撑 1示 范 内容
5 . 1 秧 苗 素 质 调 查
秧 苗素质调查表 单位: 天 厘米, 克
目【 秧 龄l 苗 高i 根 长 根 数 茎 粗 百 株 鲜 重 } 百 株 千 重 数 据{ 3 6 { 1 4 j 6 l 0 . 6 1 . 9 k i o 兜 / 下 4 克 I 上 3 克 厂 F o 8 克
果 进 行 验 证 ,对 不 同施 肥 量 的处 理 和对 照地 块 进 行 全程 技 术
对照 处理 I 处理 2 妊理 3 处理 4 4 / 1 5 4 / l 5 4 / 1 5 J 4 / 1 5 4 / 1 5 q / 2 2 4 / 2 2 4 / 2 2 4 / 2 2 5 / 21 5 / 2 l
9 I b ‘ , I 7
项 目拟 落 实 在 伦 河 镇 北 伦 村 , 示 范面积 3 0亩 , 由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和 农 机 推 广 站 共 同实 施 。 3试 验 机 械 、 肥 料 3 . 1 示 范区采用洋马六行快速插秧机 , 台数一台。
3 . 2试 验 肥 料 使 用 中化 侧 深 专 用 肥 ( N : P : K = 2 1 : 1 5 : 1 6 ) 。 4方 法 及 处 理 4 . 1基本 要 求 。试 验 示 范 地 块要 求 地 力 、 整地 、 品种 、 栽 培 模式 、 密度 、 管理 水 平 等 栽 培 条 件 一 致 。
5 . 3成熟 考 种测 产
考 查各产 量构成 因子 ( 平方 米有效穗数 、 结实 率 、 穗 粒 敏 4 . 2试 验 处 理 。采 取 大 区对 比法 , 不设 重复 , 每个 处理 3 和千粒重 ) 。每 个 处 理 随 机 选 择 5点 , 每点 l 半 方米 , 取 平 均 亩左 右( 独 立 水 田 田块 ) 。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