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开窗侧钻技术

合集下载

套管开窗侧钻井

套管开窗侧钻井

国内侧钻井发展概况
国内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试验研究 套管侧钻钻井技术。经历了非定向侧钻、定向侧 钻到侧钻水平井三个发展阶段。
•玉门 •新疆 •辽河
胜利油田自1990年侧钻第一口井永12-侧12井以 来, 陆续进行了侧钻井挖潜试验,到97年共侧钻21口 井,其中7口井投产获得成功。
200
160
在现有工具造 斜率范围内, 尽可能选用较 高的造斜率, 可以缩短造斜 段的长度,提 高钻井速度, 实现安全经济 优质快速钻井。
开窗侧钻方式优化
地锚斜向 器开窗
侧钻速度快,工艺简单,适应于一般的开 窗侧钻井; 开窗后即可侧钻出去,且有一定井斜角, 有利于造斜减少裸眼段; 施工周期短; 井下事故少,侧钻成功率高。
液力加压器
5)施工经验
组合铣锥是很理想的套管开窗工具,它将开窗、修窗、 试钻一体化,减少了起下钻趟数,缩短了施工周期。
在开窗工具之上加一段刚性较大、长度不小于8m、外 径与磨铣工具相匹配的钻铤或大钻杆,可显著地提高 开窗侧钻速度和效果。
各个磨铣工具尺寸必须一致或尽量保持一致,避免在 窗口套管形成台阶或毛刺而增加窗口修整的工作量。
根据油藏特性 及工程、地质 条件,原井状 况以及确定的 井眼轨道类型 等,造斜率一 般在0.2~ 0.6º/m的范 围内。
造斜率的大小 要考虑现有造 斜工具的造斜 能力,并留有 适当余地以便 进行调节。
考虑造斜率与 井斜角相关性 原理,井斜越 大越易造斜, 在设计时初始 井段的造斜率 应选较低值, 在施工时用高 造斜率的工具 保证设计造斜 率的实现。
结合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地面和井筒条件,
优化侧钻井挖潜模式
侧钻断失层
侧钻微构造高点
剩余油滞留区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方法。

在传统的钻井中,钻井井眼的轨迹通常是直线或者近似直线,这样的钻井方式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的需求,比如需要在特定地层进行储层选择或者方便后续的水平井钻探等。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可以通过在套管上开一个或多个侧孔,使得井身与地层呈一个特定的角度,从而实现特定轨迹的控制。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的实施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条件评估:在实施套管开窗侧钻之前,需要对钻井地点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估。

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开窗方向和位置,以及合适的工艺参数。

2. 套管设计和制备:根据前期的地质条件评估结果,设计和制备合适的套管。

套管的设计要能够支持侧钻的需求,并且要能够满足井眼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

3. 套管上开孔:根据套管设计的需求,在套管上开相应数量的侧孔。

开孔的位置和角度要根据地质条件、轨迹控制要求和工艺参数来确定。

开孔可以使用电火花或者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

4. 侧钻动力系统设计:设计合适的侧钻动力系统,以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扭矩来实施侧钻操作。

动力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钻头的选用、钻具的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5. 井眼轨迹控制:通过合理的控制侧钻工艺参数,如转速、进给速度、注浆压力等,来控制井眼的轨迹。

根据地质条件和开窗方向的不同,需要不断地调整工艺参数来实现预期的井眼轨迹。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平井的开发和生产中。

通过合适的开窗方向和位置,可以实现更好的储层选择和开发效果。

与传统的直井井眼相比,套管开窗侧钻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需求,并提高钻井的效率和效果。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对于油田开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直井钻井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对储层的开采需求,因此水平井技术应运而生。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是一种常用的油田钻井技术,它在垂直井井眼的基础上通过侧向开窗和钻进水平段,实现了在地层中更大范围的水平井井眼。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一直是该技术面临的难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简介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是指在已钻进的垂直井井眼内,通过套管侧向开孔,并在开孔处向侧向钻进水平段,形成水平井井眼。

这种技术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传统方式直接在地层中打井的情况,例如地质条件复杂,需要避开敏感地层或者地下设施等。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在提高油田开采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备受油田开发者的青睐。

在进行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时,井眼轨迹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井眼轨迹的控制影响着后续井筒建设和油层开采的质量和效率;良好的井眼轨迹控制也可以减轻钻井过程中的风险和难度。

传统的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测量、数据处理和导向技术。

1. 测量技术在进行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时,需要对井眼轨迹进行精确测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地磁测量、地震测量和测斜测井。

地磁测量是利用地磁仪测量磁场分布,通过分析地磁数据来确定井眼轨迹。

地震测量是通过发送地震波并接收地震波返回的信息,根据接收的地震数据来确定井眼轨迹。

测斜测井是通过在井眼内安装测斜仪来获取井眼轨迹的实时数据。

这些测量技术可以有效地获取井眼轨迹的信息,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导向技术提供依据。

2. 数据处理技术获得的井眼轨迹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得到准确的井眼轨迹信息。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解释、数据融合和数据分析。

数据解释是根据测量技术获取的原始数据,通过对地质信息和井眼特征的分析,对井眼轨迹数据进行解释和处理。

数据融合是将不同测量技术获取的数据进行整合和融合,以提高井眼轨迹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

套管开窗侧钻方案

套管开窗侧钻方案

套管开窗侧钻方案1. 引言套管开窗侧钻是一种在井筒内进行侧向钻探的技术,它通过在套管上打开侧钻窗口,将钻头引导至目标地层。

这种技术在油气勘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多阶段作业、多层次钻探和水平井的钻探。

本文将介绍套管开窗侧钻的方案,包括钻具选择、操作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

2. 套管开窗侧钻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在选择套管开窗侧钻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目标地层的压力和温度•钻头的尺寸和类型•储层特性(如潜水、含油含水比例等)根据以上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套管开窗侧钻方案。

3. 钻具选择在套管开窗侧钻中,常用的钻具包括:•钻头:常见的有平头、弯头、V形等不同类型的钻头。

选择钻头时需要考虑地层类型、钻速和钻头寿命等因素。

•钻杆:钻杆的选择需要考虑其长度、强度和刚性等特点,确保其能够承受钻井过程中的各种力和载荷。

•钻柱:钻柱是将钻杆连接在一起的工具,它提供了支持和传递扭矩的功能。

以上钻具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设计。

4. 操作流程套管开窗侧钻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准备工作在进行套管开窗侧钻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检查套管和钻杆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检查钻头的磨损和寿命;•准备好所需的钻具和相关设备。

4.2 套管下打开钻井液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将钻井液注入到井筒中,确保压力和流量的稳定。

4.3 安装套管在钻井液稳定后,将套管安装到井筒中,确保套管的位置和稳定性。

4.4 套管开窗根据设计方案,在套管上打开侧钻窗口。

这可以通过使用旋转侧钻工具来实现。

4.5 进行侧钻作业将钻具引导到目标地层进行侧钻作业。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钻具的位置、孔道的直径和倾斜度等因素,并及时调整。

4.6 钻具取出和检查侧钻作业完成后,将钻具逆向拔出,并进行检查和维护。

5. 风险控制在进行套管开窗侧钻时,需要注意以下风险:•套管和钻杆的损坏或卡住;•钻头的旋转失控;•钻具下落或掉落等情况。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需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和设计,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钻井院讲座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钻井院讲座

注 水 泥 通 道 式 斜 向 器
地 锚
卡 瓦 封 隔 器 式 斜 向 器
钻 铰 式 铣 锥
斜向器开窗的窗口
段铣套管侧钻
方法
段铣套管侧钻就是把原井眼的套管段铣掉15-20米 左右,然后用带井下动力钻具的造斜钻具组合进 行裸眼侧钻。其施工步骤为:在原井眼中的已射 开层段打水泥基,封死下部井筒,研究固井资料, 选择最佳侧钻位臵;在选择的侧钻位臵处,将套 管铣一定长度;打水泥塞,封固套管段铣段;钻 水泥塞到预定井深,下带动力钻具的造斜钻具侧 钻,根据设计要求,裸眼钻达目的层。
1.避开套管接箍和扶正器; 开窗位 2.避开复杂地层开窗 . 置的确 定 开窗或锻铣长度 一
开窗 技术
1. 起始段轻压低转速。 1.起始割断套管时,刹住刹把开泵锻铣1 2.骑套段轻中压较高转速, 防止提 小时左右,确保套管切断和刀片全部 前出套。 张开,防止段铣中“薄皮套管”现象 3.出套段吊压高转速,防止铣锥下滑 2.段铣中钻压均匀,防止刀刃或刀片 到井壁。 扭坏 4.修窗至上提下放无明显碰挂为至。 3.调整泥浆性能,确保铁屑净化良好 5.开窗要求钻压均匀,保证窗口光 滑。4.保证段铣段水泥的强度 1.斜向器固定牢固可靠,防止开窗、 钻进中斜向器 转动; 2.钻头、工具等在起下钻通过窗口 时防止碰挂、损坏窗口 1.轨迹控制允许,转盘钻进20-30 m 2.用磁性测斜仪器对侧钻方向定位钻 进. 1.钻井液密度合理,确保开窗段井壁稳定,不塌、不漏 2.调整钻井液性能,提高环空返速,保证铁屑的良好携带 起下钻在窗口时操作要缓慢平稳,防止 破坏水泥塞强度
二、套管开窗侧钻方法、工具及工艺
老井侧钻方法 开窗侧钻 拔 套 侧 钻
段铣 套管 侧钻
斜向 器开 窗侧 钻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一种在油气钻探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加精确地控制井眼轨迹,进而提高钻井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介绍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

一、技术原理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是利用专门设计的侧钻钻头,在套管的侧壁上钻出一个小孔,然后通过侧钻钻头在地层中水平钻进,形成水平井井眼。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侧钻钻头的控制,可以精确地控制井眼轨迹,使得井眼的水平段长度和井眼的弯曲程度都能够得到精准控制。

这项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一是侧钻钻头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具备良好的侧钻性能和稳定性,能够在套管侧壁上准确钻孔,并且从钻孔处水平钻进地层。

二是对侧钻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对侧钻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及时对钻头的位置和方向进行调整,以保证井眼轨迹的精确控制。

二、技术应用1. 油气开发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在油气开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相比传统的垂直井钻探,水平井的产能更高,能够有效提高油气的产量。

而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加精确地控制水平井的井眼轨迹,使得水平井的产能和产量进一步提高。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还可以减少油气钻井的环保风险,因为它可以减少地表对地下水的破坏,减少井眼的漏失和污染。

2. 水力压裂在油气开发中,水力压裂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技术。

而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可以在水力压裂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由于水力压裂需要将高压水和砂岩混合物注入到井眼中,需要井眼有足够的宽度和均匀的压裂效果。

而通过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可以精确控制井眼轨迹,使得水力压裂效果更好,进而提高产能和产量。

三、技术发展前景随着油气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平井将会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对套管开窗侧钻技术的要求也将会更高。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

一.通井工具2.胶筒式刮管器(1)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胶筒式刮管器刀片最大外径略大于套管内径,依靠胶筒弹力,下压入井后能使刀片紧贴套管内壁,通过上下活动和转动刮管器,结合循环洗井达到清除套管内壁脏物的目的。

对于一般油泥锈蚀,采用上下活动即可清除,因为360°圆周上均有刀片工作面。

对于较大较硬阻块,则应采用轻压慢转的方法,逐步刮削清除,直至畅通无阻。

3.弹簧式刮管器(1)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在弹簧的支撑下,刮管器最大外径略大于套管内径,使刀板紧贴套管内壁。

通过上下活动和转动刮管器,并结合循环洗井达到清除套管内壁脏物的目的。

用弹簧式刮管器技术规范(表8)(2)二.套管锻铣开窗侧钻技术1.套管段铣工具(1) 胜利TDX系列段铣工具技术规范(表9)(2) 三洲公司“D”型段铣器技术规范(表10)2.推荐段铣参数3.推荐钻具组合(表12)4.套管段铣器的工作原理开泵后在钻井液的压力推动下,段铣器的刀片张开,先定点转动转具对套管进行切割。

当套管割断后泵压下降2~3MPa,此时再继续切割20~30分钟对套管段口进行修整,便可式加钻压进行套管磨铣。

需要回收段铣工具时,停泵,活塞在弹簧作用下上行复位,刀臂将自动收回,便可起钻。

2.套管段铣工艺及技术要求(1)井眼准备◆ 段铣套管外部水泥胶结良好,保证下部套管不晃动,上部套管不脱扣。

◆ 尽量避开套管接箍,在接箍以下1.5~2m处开始切割。

避免切割套管扶正器,以保证磨铣速度和单副刀片的段铣进尺。

◆ 要求段铣点下端距水泥塞面最少不能低于10m。

用刮管器带通井规通井至段铣井段完以下5m,保证井眼畅通。

◆ 段铣井段应尽量选在直井段,避免偏磨套管造成段铣困难。

◆ 了解套管结构、钢级、套管壁厚及内径。

(2) 泥浆准备为保证段铣施工顺利、确保铁屑携带出井筒,要求钻井液密度大于1.10g/cm3粘度60~80秒以上。

(3) 工具准备提前对段铣工具进行检查,配好钻具及接头,并丈量尺寸和画出草图。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油气井施工方法,用于在套管内侧进行加工,形成侧向开孔。

这种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油气井的产能和采收率,但是需要控制好井眼轨迹,以确保开窗位置准确、井壁完整性和稳定性。

1. 钻具选择:选择合适的钻具对于控制井眼轨迹至关重要。

需要考虑钻头的切削效果、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及钻具的强度和刚度。

常用的钻具包括扩孔器、鳍片钻头和导流钻头等。

2. 地层评价:在进行套管开窗侧钻之前,需要对地层进行充分的评价和分析。

通过测井、地层采样和岩心分析等手段,确定地层强度、韧性和岩石力学性质等参数,为井眼轨迹控制提供依据。

3. 钻井参数控制:钻井参数的选择和控制对于井眼轨迹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包括钻井液性能、循环率、压力控制、钻速和切削速度等。

合理的控制这些参数,能够使井眼保持稳定,减小窜漏和井壁崩塌的风险。

4. 水平段钻进控制:水平段的钻进是套管开窗侧钻井眼轨迹控制的关键环节。

在水平段的钻进过程中需要控制钻头的位置和方向,以达到预定的井眼轨迹。

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旋转速率和方向的调整、注入压力的调整、钻具操纵和下入钻头的控制等。

5. 井眼质量控制:在进行套管开窗侧钻之后,需要进行井眼质量的检查和评估。

通过测量井眼直径、圆整度、垂直度和完整性等指标,判断井眼是否满足设定的要求。

如果井眼质量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修复和优化措施。

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对于确保井口安全、提高井产能和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钻具选择、地层评价、钻井参数控制、水平段钻进控制和井眼质量控制,可以实现精确、稳定和安全的套管开窗侧钻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下斜向器组合为:地锚+斜向器+送斜器+定向接 头+Ф73mmDP。地锚为Ф73mm油管×4.00m,其 上焊5对20×20×100(单位:mm)扶正块,平均 外径110mm,最大外径Ф115mm,上割旋流孔。
下斜向器注意事项:
①地锚与斜向器上紧、焊牢,保证开窗及钻进过程中,斜向器 不倒扣、错位。 ②地面调节好定向接头的键,用顶丝顶紧,并在地面试座键, 保证斜向器入井后,陀螺定向一次成功。 ③下钻控制速度,遇阻不得强压(原则不超过销钉剪断力的 1/3),避免提前剪断销钉,迂阻后应分析原因,决定下步 措施。 工具到底后,开泵循环一周,确保陀螺仪顺利座键,并 核对方入,使斜向器尖位于1940.60m,下入陀螺仪,把斜 向器斜面方向定在5度,陀螺定向完毕,起出仪器接方钻杆 时控制钻具不得转动,注水泥50袋,平比1.90g/cm3,替浆 4m3,然后缓慢下压钻具,密切注视指重表灵敏针变化,下 压60KN销钉剪断,起出7.5m循环出多余灰浆起钻,候凝3天, 确保斜向器封固质量。
2200
合格
合 格 合 格 合 格 合 格
文侧159
77d4h
3362
4.06
707.95
1.54
30.5
2241
合格
卫侧79-8
98d16 h
3236
3.35
772.65
1.224
7.88
37.27
1160
合格
胡侧5-41
51d6h
2490
1805
2
685
3
23.69
192.9
1700
合格
一、Ф 139.7mm套管开窗技术
(Ф139.7mm)套管开窗技术


目前,XX油田处于开发的中后期,躺井现象比 较严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井通过大修手段无法解 决,具体表现在:部分油井投产后,由于地质构造 等多种原因的影响,造成井下套管出现机械故障如 套管挤毁、错断、腐蚀等;老井眼中有落物,正常 的大修手段无法处理;某些复杂断块,由于钻井、 地质等各种因素造成部分井未钻遇主力油层,需改 变地质目的,更换新井底。在这些情况下,可考虑 利用老井眼,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套管开窗侧 钻以达到救活老井、降低钻井成本的目的。所以套 管开窗侧钻是油田开发后期增油上产的好手段。
1996年以来,我公司共进行9口套管 开窗侧钻井,其中Ф 139.7mm套管开窗 侧钻和加深井6口;Ф 244.5mm套管开 窗侧钻井3口,9口套管开窗侧钻井有关 技术指标如下:
项目 井号
建井 周期 天小 时 84d16 h
井深 (斜深 ) m
窗顶 m
窗长 m
裸眼井段 长 m
平均机械钻 速 m/h
以卫侧229-4井为例加以总结。 卫侧229-4井是卫城油田的一口高压注水井, Ф139.7mm套管于2286.69m处变形,2266.80m 错断,且管柱落井未能捞净,鱼顶2224.78m,要 求在Ф139.7mm套管内进行开窗侧钻,地质要求 靶心2250m处,方位330°-60°(相对井口), 水平位移大于30m。该井于1996年4月23日8:00 开工,1997年7月16日24:00完井,修井周期84 天16小时,井身质量、固井质量全优,本井基本 实施技术如下:
1、开窗点的选择
① 开窗点以上套管必须完好无损,通过能力好;
② 开窗井段固井质量好,井径小,地层较稳定;
③ 根据工具及地层的造斜能力,达到地质目的。
2、压井、打悬空水泥塞
该井施工前为高压增注水井,虽已停注放压,但井口 出水严重,必须压井,以确保打水泥塞成功。第一次使用 密度为的1.24g/cm3的泥浆压井失败。第二次用密度为 1.50g/cm3的重泥浆压井成功。因打悬空水泥塞及下液压 双卡瓦封隔器式斜向器失败,井内又出水,再用密度为 1.52g/cm3的重泥浆第三次压井,光钻杆下至2022m打水 泥塞,起钻候凝3天,下入Ф 119mm磨鞋(钻具组合为: Ф 119mm磨鞋+Ф 89mmDC×9根+Ф 73mmDP),钻水 泥塞至1845.71m,水泥塞可承压100KN,其强度可以保 证甩斜向器时剪断销钉。钻水泥塞参数:钻压10-20KN, 转速:Ⅰ档,排量:8.1l/s,泵压15MPa。
75d5h
2490
1946.9 9
2.64
540.37
1.61
31.5
170.15
1900

合 格
文侧127
86d12 h
3553
2017.7 3 2654.0 5 2463.3 5
7.47
1535.27
1.51
8.71
φ 339.7mm 0-153.18 φ 244.5mm 0-2017.73 φ 139.7mm0-3548.83
最大井 斜 °
井底 水 平位 移 m 177
完井后套管程序及 封固段长m
水泥返 高 m
井身 质量
固 井 质 量
卫侧229-4
2380
1939.9 5
2.65
437.4
0.725
49
φ 339.7mm 0-190.33 φ 139.7mm 0-1939.35 φ 101.6mm1848-2378.52 φ 339.7mm 0-152.47 φ 44.5mm 0-1543.74 φ 139.7mm0-3295.74 φ 101.6mm3241.333374.33 φ 339.7mm 0-303.63 φ 244.5mm 0-2975.6 φ 101.6mm2781.73-3269 φ 339.7mm 0-329.71 φ 244.5mm 0-2622.32 φ 101.6mm2566.853251.09 φ 273.05mm 0-186.37 φ 139.7mm 0-1946.99 φ 101.6mm2566.853251.09
2009


文侧33133
40d16 h
3397
97
0.642
13.41
222.05
3302

合 格
文侧92107
66d18 h
3269
293.4
0.58
文侧79-23
144d8 h
3260
2622.3 2
2.47
635.21
0.46
15
2902
合格
合 格
胡侧12-3
3、通

该井Ф 139.7mm套管全部为N80/7.72mm,
故选用Ф 119mm磨鞋通井到底后循环干净,又用
Ф 139.7mm套管刮削器通井,验证套管无变形, 确保内壁无锈、蜡,使斜向器能顺利入井。
4、下斜向器、陀螺定向、注水泥固斜向器
第一次下液压双卡瓦封隔器式斜向器,座 封失败,后改用地锚注水泥式斜向器,(地锚 注水泥斜向器见下图:)
243.44 φ 339.7mm 0-348.49 φ 244.5mm 0-2654.05 φ 139.7mm0-3361.19 φ 339.7mm 0-354.60 φ 244.5mm 0-2463.35 φ 139.7mm0-3230.58 φ 339.7mm 0-222.67 φ 139.7mm 0-1805 φ 101.6mm1693-2482.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