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技术讲座
制浆造纸工艺课件第一章

第一章备料第一节造纸用植物纤维原料一、植物纤维原料的分类常用的植物纤维原料,大致可分为4大类:(一)木材纤维原料类针叶木:云杉、马尾松等阔叶木:杨木、桉木等(二)草类纤维原料类叶纤维原料类:龙须草、香蕉叶等禾本科纤维原料类:竹子、芦苇等(三)韧皮纤维原料类棉杆皮、桑皮等(四)棉麻纤维原料类棉花、大麻等二、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一)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分一般可分为7类:糖类、萜烯类、苯醇类物质、脂肪类、醇类、蛋白质类、无机物等。
(二)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其特性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次要成分:树脂、脂肪、蜡、色素、灰分等1.纤维素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结构单元构成的直链状高分子糖类。
纤维素的分子式简写为(C6H10O5)n,n代表葡萄糖基的个数,称为聚合度。
2.半纤维素半纤维素是指植物纤维原料中,除果胶和淀粉以外的低分子糖类。
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糖基组成的不均一聚糖,具有支链。
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中,主要成分是多戊糖3.木素木素是具有苯丙烷骨架的芳香族非糖类。
木素主要存在于纤维胞间层及细胞壁中。
原料中含木素越多,制浆越困难,消耗的化学药品也越多。
木素容易氧化使纸张变黄。
4.其他组分5.灰分造纸植物原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燃烧后变为灰分三、植物纤维原料的形态(一)植物细胞的结构及种类1. 植物细胞与细胞壁的结构细胞壁是由许多层次组成,根据先后顺序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1)胞间层(M)两个相邻细胞共有,由半纤维素、果胶、木素组成,木素含量90%左右。
(2)初生壁(P)主要成分是木素。
含量达70%,还有一定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3)次生壁(S)比初生壁厚得多外层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并有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和木素总之,次生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也有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和木素半纤维素由外到内逐渐增加,木素由外到内逐渐减少2. 植物纤维原料细胞的种类一类是纤维细胞,一类是杂细胞(1)纤维细胞:形状细长,两头尖中间空,呈纺锤状(2)杂细胞:出去纤维细胞以外的细胞(二)植物纤维形态及其对纸张质量的影响纤维形态是指纤维的长度、宽度、长宽比、壁腔比、非纤维细胞等1.植物纤维形态(1)针叶木(2)阔叶木(3)芦苇(4)蔗渣(5)麦草(6)棉纤维2. 纤维形态对纸张质量的影响细胞壁薄而腔大的纤维抄成的纸张强度大壁腔比小于1是好原料非纤维细胞含量是衡量原料优劣的重要条件四、造纸用植物纤维原料的选择(一)植物纤维原料的选择原料是否适合于造纸,需要从多方面考虑纤维细胞壁越厚,细胞腔愈小的纤维,现为本身的强度愈大(三)我国植物纤维原料的使用情况第二节原料的贮存及原料场的设计一、原料贮存的目的能够改善原料的质量;预防原料紧缺;维持正常连续的生产二、木材原料的贮存(一)原木的贮存方法1.原木的水上贮存2.原木的地上贮存(二)木片的贮存方法三、草类原料的贮存必须注意堆垛原料的水分含量和注意通风稻麦草的水分含量不超过15%,最多不超过20%,否则会霉变蔗渣水分在50%左右四、原料厂的设计第三节木材原料的备料一、木材原料备料的基本过程备木:从原木起到制成符合化学木浆要求的木片为止的一段处理过程。
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绪论PPT课件

➢在备料制浆方面,1839年德国的皮特开始用蒸煮锅蒸煮破旧 棉布制浆;1843年德国的克勒尔发明剥离木材纤维的磨木法制 浆,并经弗尔特尔费时十年改进而获得成功;1851年英国的伯 格斯和美国的瓦特发明烧碱法木材制浆;1857年美国的蒂尔曼 发明亚硫酸盐木材制浆技术;1884年德国化学家达尔又发明硫 酸盐木材制浆技术。这些发明开辟了以木材作为造纸主要原料 的道路,到了20世纪初期,造纸机械已成为大型高产的产业机 械。
14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到了80年代,大型的立式连续蒸煮器能日产纸浆1350吨; 造纸机的门幅可达10米,车速在1000米/分以上,日产量 超过500吨。 ➢现在,最大的立式连续蒸煮器产能3227吨(风干)/d,纸 机车速1800-2000 m/min,幅宽 11000 mm,效率 90+%, 产量350 000 t/a(日产量超过1000吨)。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造纸机械又有许多发展和创新。 如在备料制浆设备方面,出现了立式连续蒸煮器、置换 洗涤器、热磨机、新型压力筛和除渣器等;在造纸机方 面出现了新型流浆箱、夹网、复合压榨、聚脂成型网等。
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第一讲

五.2012年中国主要省(区)纸和纸板年产量比例图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4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六.我国造纸工业的技术装备情况
1. 制浆生产线 产能100万吨/年(相当于日产3000 吨/天)的世界最高水平 的化学木浆单生产线,已落户到海南APP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 世界最大的竹浆生产线20万吨/年,坐落在贵州省赤天化;
一家20万吨/年(600t/d)造纸厂1天需要:
麦草:1200t;若汽车运输(10t/车)120趟,火车30-40车皮 煤:按消耗500kg/t纸计,汽车(8t/车)38车 纸:集装箱运(40尺)26箱 ……
假设运输半径200km,汽车运输2元/t∙km,1天的麦草运费
48万元;煤运费12万元;集装箱运费(6元/箱∙ km)3万元,三项 合计63万元。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5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 多网成形的纸板机生产线,以三长网或四长网居多:现规 模最大的涂布白纸板生产线在APP宁波,设计产能70万吨/年,其 幅宽为 8.1m,车速 900 m/min, 5 长网加1 顶网。配有 5个流浆箱, 其中芯层为稀
释水式,压榨部 为两道靴型压榨 , 一道光压,表面 施胶,5个刮刀涂 布站,其中三个 用 于 正 面 , 2×2 软压光。
Over公司日产800 t/d四叠网纸板机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6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车速2080 m/min,定量11g/m2生活用纸纸机
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第三讲

传统的秸秆原料备料工艺流程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3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二.麦草浆的置换蒸煮技术
1. 采用立式蒸煮锅代替传统的蒸球。 单锅产量、单位能耗、生产效率提高。 2. 采用立式蒸煮锅需克服的主要问题: ①蒸煮液能够充分循环,保证锅内药液 浓度均匀一致; ②各部位温度分布均匀。
优点:药液渗透快、均匀,有利于降低用碱量和缩短蒸煮时间,
且蒸煮均匀。 ②将圆筒筛应用到草类纤维备料中。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破碎后的原料经旋风分离器除尘处理,尘土、被揉碎的叶、叶
鞘、穗等杂质从旋风分离机上口排出。密度较大的麦秆主体部分从 旋风分离机下口排出,进入双层圆筒筛(内筛孔Φ30mm,外筛孔Φ 4-6mm),进一步去除尘土、叶鞘、穗等杂质。 优点:杂质充分分离,有利于降低黑液中硅含量(≤1%,传统 1.5%)和黑液黏度,改善药液循环状况。
些问题?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8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第四讲 中浓纸浆输送技术
一.中浓纸浆流送时的浓度范围
纸浆输送过程中,纸浆浓度一般在12-14%的范围内。
二.中浓纸浆流送的特点
中浓纸浆输送技术在现代制浆和漂白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中浓纸浆输送技术具有效率高、吨浆能耗低、耗水少。
三.中浓浆泵和中浓混合器
中浓纸浆输送和中浓纸浆漂白过程中的主要设备是中浓浆泵 和中浓混合器。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制浆造纸工艺概述海达纸业ppt

纸张特性
物理特性
纸张的厚度、密度、抗张强度、伸缩率和白度等物理性能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范围有重要影响。
化学特性
包括pH值、水分含量和灰分等,这些因素将影响纸张的化学性质和最终用途。
纸张应用
印刷出版
适用于各类书籍、杂志、报纸和宣 传册等的印刷出版。
办公文印
适用于各类文件、报表、凭证和信 封等的办公文印。
废气治理
总结词
制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 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VS
详细描述
废气治理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的原则。在废气治理中,应采用清洁生产 技术,减少废气的产生。对于已经产生的 废气,应采用各种除尘、脱硫、脱硝等方 法进行处理。同时,应加强废气排放的监 测和管理,确保废气治理达到国家标准。
将纸浆通过抄纸、压榨、干燥等工艺,制作 成纸张。
海达纸业制浆造纸工艺设备现状
原料采集设备
01
海达纸业采用先进的采伐、清洗、破碎等设备,确保原料的品
质和数量。
制浆设备
02
海达纸业引进国外先进的制浆设备,如盘磨机、压力筛等,提
高制浆效率和品质。
造纸设备
03
海达纸业使用大型高速纸机和先进的抄纸设备,提高纸张质量
固废治理
总结词
制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包括废,并 对环境造成污染。
详细描述
固废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于废纸和废纤维,应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对于废 渣,应采用填埋、焚烧或堆肥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应加强固废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固废治理达到国家标准 。
和产量。
海达纸业制浆造纸工艺环保现状
废纸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课件

某地区废纸制浆造纸产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产业现状
该地区废纸资源丰富,废纸制浆 造纸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当地的
支柱产业之一。
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 进步,该地区废纸制浆造纸产业正 朝着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机遇与挑战
该地区废纸制浆造纸产业面临着资 源短缺、环保压力等挑战,同时也 存在着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机遇 。
03
废纸造纸新技术
废纸造纸的原料与配方
原料
废纸是废纸制浆造纸的主要原料 ,包括各类纸张、纸板、纸箱等 。废纸的品质和来源对制浆造纸 的质量和成本有重要影响。
配方
在制浆过程中,需要添加一些化 学药剂和填料,如分散剂、施胶 剂、颜料等,以调整纸张的性能 和外观。
废纸造纸的工艺流程
筛选
通过筛选设备去除碎浆中的杂 质和粗大纤维,以保证纸张的 质量。
废纸制浆造纸技术是一种环保、节能 、资源再利用的技术,能够有效地减 少废纸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纸张品质。
废纸制浆造纸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废纸制浆造纸技术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 当时人们开始尝试利用废 纸制作纸张。
随着之一。
各种制浆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机械法制浆具 有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处理低质量 废纸;化学法制浆可以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废纸,并且 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纸浆,但是化学药剂消耗量大,成 本较高,且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生物法制浆具有环保、 可再生、低成本等优点,但是生物酶的制备和回收成本 较高,且处理时间较长。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废纸的 类型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制浆方法。
未来,废纸制浆造纸技术将继续向着更加环保、高效、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探 索更加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为纸张生产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废纸制浆造纸新技术讲座

第二讲 废纸制浆新技术和新装备
第一章 我国废纸利用现状
一.废纸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①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节约原生纤维资源 及能源;②可持续发展; 回收1t废纸,可以节约木材?能源?节水?
(≥10棵树,Φ80-120)50% 35%
Paper, OMP)、
混合办公废纸(Mixed Office Waste, MOW)等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3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思考题:
1. 废纸回收利用的意义何在? 2. 大量地从国外进口废纸会带来什么问题? 3. 你认为应当怎样合理地利用废纸资源制浆造纸?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6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立 式 水 力 碎 浆 机
Vertical pulper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7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ikawa Delta Pulper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8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新型转子
TypeS
转 子 工 作 原 理 图
工作原理:在转子翼片的前缘,浆料受到指向筛板的压力, 碎解好的浆料通过筛板。在转子叶片的后缘,产生的真空抽吸作 用清洗筛板。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 转子的高表面积使纸浆得到良好的循环并产生纤维与纤维间 的剪切作用,使纤维被完全碎解;
(完整版)制浆造纸技术讲座

4.2 助剂使用及加入方法
(1)阳离子淀粉:30%浓度糊化至90~95℃后,加入清水 烯 释至2%浓度,过筛后在高位处加入,加入量为0.8%1.3% (对成纸)。
(2)AKD施胶剂:按0.6%-1.0%用量(以原液浓度15% 计)将原液或稀释液用计量泵定量在高位箱处加入。
(3)聚丙烯酰胺:用清水搅拌溶解,每槽(1m3)溶解0.5kg 聚丙酰胺,搅拌2~3h后,在稳浆箱连续加入,加入量100150ppm。
因此实际生产中PH值一般控制在7.5~8.5之间。
3.6 ξ电位
AKD的保留率和施胶效率受浆料动电性质的影 响很大。一般认为,浆料的ξ电位在-3~5V之间有利 于浆料中各组分的相互吸附和絮聚,并能改善纸浆的 滤水性能。如果ξ电位偏正,说明阳离子助剂用量过 剩,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如果ξ电位偏负,说明阳离 子助剂用量不足。
外观乳白色,固形物含量18.5士1.0%,密度(20℃)1010士 10g/l,粘度(BROOKFIELD,20‘C)<l00MP·S,pH(分散液)2.5~ 4.5,贮存稳定性( 20℃)30天。
三、AKD施胶剂应用要点
2.1 不需稀释(否则会水解)即可使用。在稍后的位置(如混 合泵或以后)加入,只要松香微粒能均匀吸附到纤维表面 即可。 2.2 适宜于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施胶,最理想的pH值为 6.8~8.5。可加NaHCO3 ,平衡碱性。 2.3 纸页干度达到80%时,胶料才发生反应,因而它与松 香胶料不同,允许前段烘缸有较高的干燥温度。
❖ 在木材中木素作为一种填充和粘结物质,在 木材细胞壁中能以物理或化学的方式使纤维素纤 维之间粘结和加固,增加木材的机械强度和抵抗 微生物侵蚀的能力,使木化植物直立挺拔和不易 腐朽。
木素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纤维素的碱性降解
❖ 半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可以降解,碱性降解 包括碱性水解与剥皮反应。例如在5%NaOH溶液 中,170℃时,半纤维素苷键可被水解裂开,即 发生了碱性水解。在较温和的碱性条件下,也发 生剥皮反应。
剥皮反应
❖ 半纤维素的剥皮反应从聚糖的还原性末端基开始 逐个、逐个糖基进行。但是由于半纤维素是由多 种糖基构成的不均聚糖,所以半纤维素的还原性 末端基有各种糖基,而且还有枝链,故其剥皮反 应更复杂。
三、影响 AKD 施胶的因素
3.1 AKD 的用量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AKD,用量小于0.1%时,几乎没 有施胶效果;但是当用量超过 0.4%时,纸页的施胶度不 但不会增加,AKD的保留率还会明显下降,富集在白水 中的AKD在白水循环过程中大量水解,生成的双烷基酮 沉 积 在 网 部 , 造 成 粘 辊 、 糊 网 。 一 般 AKD 的 用 量 在 0.1%HD~0.25%之间;重施胶时用量在0.25%HD~0.35%之 间。
❖ 在木材中木素作为一种填充和粘结物质,在 木材细胞壁中能以物理或化学的方式使纤维素纤 维之间粘结和加固,增加木材的机械强度和抵抗 微生物侵蚀的能力,使木化植物直立挺拔和不易 腐朽。
木素的含量
❖• 针叶木(裸子植物)中,木素含量25%~35%; ❖• 阔叶木(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木素含量达 ❖ 20%~25%; ❖• 单子叶植物中禾本科植物一般含15%~25%。
制浆造纸技术讲座
LOGO
讲座内容
❖第一章 植物纤维原料 ❖第二章 化学法制浆 ❖第三章 打浆 ❖第四章 施胶 ❖第五章 造纸原理与工程
LOGO
第一章 造纸植物纤维原料
LOGO
❖ 1、 纤维素、 ❖ 2、 半纤维素 ❖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皆由碳水化合物组成木素。 ❖ 3、木素 ❖ 木素则为芳香族化合物。
❖ 半纤维素含量低,有利于一些与纤维结合力无 关的纸张性质,如不透明度和撕裂度等。
❖ 随着半纤维素含量的增加,相对地降低了α-纤 维素的含量,即减少了保证纤维本身强度的纤维 素的含量,所以半纤维素在增加纤维结合上的积 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会被纤维本身强度降低的不 利影响所降低或抵消,反之亦然。
木素在植物内的作用
近酸性施胶75~80g/m 纸的不透明度,达到A级书写 纸的要求。
2. 物理强度 改用轻质碳酸钙,成纸厚度也有上升,而平滑度并不
下降,从生产报表看却有上升,改善了纸的松厚度。另外, 由于加入阳离子淀粉,具有增强作用,成纸耐折度明显上 升,从原来30次上升至46次,裂断长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 留着率:
❖• 纸浆中存留的半纤维素聚糖的种类与结构比半 纤维素的含量对打浆的影响更大。
半纤维素含量对纸张性质影响
❖ 半纤维素有利于纸浆的打浆,有利于纤维的细 纤维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凡是通过打浆能获 得较高强度纸张的纸浆都有较高的半纤维素含量 。
❖ 半纤维素含量高有利于纤维的结合,所以对提 高纸张的裂断长、耐破度和耐折度等有利。
4.2 助剂使用及加入方法
(1)阳离子淀粉:30%浓度糊化至90~95℃后,加入清水 烯 释至2%浓度,过筛后在高位处加入,加入量为0.8%1.3% (对成纸)。
(2)AKD施胶剂:按0.6%-1.0%用量(以原液浓度15% 计)将原液或稀释液用计量泵定量在高位箱处加入。
(3)聚丙烯酰胺:用清水搅拌溶解,每槽(1m3)溶解0.5kg 聚丙酰胺,搅拌2~3h后,在稳浆箱连续加入,加入量100150ppm。
。 ❖ 与酸性水解一样,碱性水解使纤维素的配糖键部 ❖ 分断裂。
剥皮反应
❖ 在碱的影响下,纤维素具有还原性末端基的葡萄 糖基会逐个掉下来。
❖ 在碱性溶液中,即使在很温和的条件下纤维素也 能发生剥皮反应。
❖ 半纤维素是指植物纤维原料中除纤维素以外的全 部碳水化合物(少量的果胶质和淀粉除外),即 非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
半纤维素对纸浆及纸张性质的影响
❖ (一)半纤维素对溶解浆的影响 ❖ 溶解浆是生产粘胶纤维、玻璃纸或者其它纤维素 ❖ 衍生物的原料。半纤维素的存在对溶解浆的使用
会产生不利影响。
半纤维素对纸浆卡伯值和漂白的影响
半纤维素对纸浆打浆行为的影响
❖• 纸浆中存留的半纤维素有利于纸浆的打浆,这 是因为半纤维素比纤维素更容易水化润胀。
3.3 施胶促进剂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简称PPE或PAE树脂)在 造纸中是一种高效湿强剂,能明显改善AKD的施胶效果。
3.4 助剂添加顺序
经验表明,助剂的添加顺序对AKD的施胶效果影响很 大。特别是在草浆配比高或含有PCC填料的难施胶体系中, 助剂的添加顺序就显得愈加重要。
3.5 PH值和碱度
在实际生产中流浆箱中浆料的ξ电位应略小于0。
3.7 填料
由于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表面化学性 质,能够吸附纸浆中添加的大部分AKD,而减少AKD在 长纤维上的保留。
为减少填料对AKD施胶的不利影响,AKD的添加点 应远离填料的添加点,以减少AKD被填料表面吸附。
3.8 浆料种类对AKD施胶的影响
1.2 AKD化学及物理性能
AKD施胶剂需用改性淀粉或合成聚合物作为稳定剂,以防 止AKD微粒凝聚,并且决定悬浮液离子带电性能。AKD施胶剂 通常为阳离子型使用不同的稳定剂,就有不同的AKD施胶剂种 类,但其活性组分(ACTIVE COMPO-NENT)都是一样的。其代 表为KEYDIMEC222,它以淀粉作为稳定剂,并含有铝盐。 性能如下:
(4)轻质碳酸钙:以8%溶解浓度,过筛后在稳浆箱处连续 加入,加入量为15%-20%(对成纸)。
4.3 使用效果
由酸性施胶改为中性施胶后,成纸物理强度、光学性 能、不透明度等均有很大变化,
1. 光学性能 由于使用AKD施胶,填料由滑石粉改为轻质碳酸
2
钙后,使60g/m 成纸不透明度从76.2%上升至80.4%,接 2
因此实际生产中PH值一般控制在7.5~8.5之间。
3.6 ξ电位
AKD的保留率和施胶效率受浆料动电性质的影 响很大。一般认为,浆料的ξ电位在-3~5V之间有利 于浆料中各组分的相互吸附和絮聚,并能改善纸浆的 滤水性能。如果ξ电位偏正,说明阳离子助剂用量过 剩,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如果ξ位偏负,说明阳离 子助剂用量不足。
和梢部
灰分对纸浆生产的影响
❖ 草类原料中的SiO2 ❖,在碱法制浆过程中形成Na2SiO3 ,溶于废液中
,使废液粘度升高,洗涤时黑液提取率降低,对 ❖ 黑液的蒸发、燃烧、苛化、白泥回收等过程都带
来麻烦,即所谓的“ 硅干扰” 。
第三章 打浆
人们已经发现不同的纸浆种类对AKD施胶的响应是 不同的:木浆好于草浆;阔叶木浆好于针叶木浆;化学 浆好于机械浆。要使纸页施胶良好,AKD在纸页纤维表 面的覆盖率必须达到一定的值,一般在4%~15%之间。
四、AKD中性施胶实例
某造纸厂原用酸性施胶工艺抄纸,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成纸不透明度低、易脆、易返黄、造纸废水污染负荷 高等问题。在使用AKD中性施胶工艺后,纸页质量得 到明显改善,克服了以往纸页透印、紧度大、纸脆等纸 病,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2.4 填料种类及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胶料用量。由于相同重 量填料的表面积比纤维表面积大得多,因而填料量越高,需 要覆盖的表面积越多,胶料量也就越多。Ti02的比表面积很 大,因此消耗的胶料量较高。 2.5 由于胶料自身的pH值低,可能对皮肤及眼睛有刺激,因 而在操作时应该使用橡胶或PVC安全防护镜及手套。 2.6 用不锈钢、耐酸钢、玻璃纤维加强聚酩及其它塑料制品 贮存。保持凉爽,但不冻结。
第四章 AKD中性施胶剂的应 用
一、AKD施胶剂性质与性能
1.1 AKD性质
AKD是烷基烯酮二聚体的简称,是与植物纤维能起 化学反应的中性施胶剂。其化学结构式为:
AKD是一种低熔点(一般在43~55℃之间)的浅黄 色蜡状固体,不溶于水,通常是将其熔化后加入乳化剂 进行高压乳化,得到水包油型的AKD乳液。
LOGO
纤维素是不溶于水的均一聚糖。它是由D-葡萄 糖基构成的线状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大分子 中的D-葡萄糖基之间按照纤维素二糖联接的方
式联接(1,4-β-苷键)。
❖ 纤维素大分子的两个末端基的性质是不同。
纤维素的碱性降解
❖ 纤维素的配糖键在一般情况下对碱是比较稳定 ❖ 的,但在高温条件下,纤维素也会受到碱性水解
AKD的施胶性能与系统PH值的关系很大,一般认为 只有在中/碱性条件下,AKD的内酯环才能打开与纤维素 上的羟基反应。
实验证明,当PH值<6时,AKD几乎不能产生施胶作用; 随PH值增加,AKD的施胶效率会逐渐增大,尤其是PH值 在6.5~7.5之间时,纸页的施胶度上升最快;但当PH>8值时, 施胶度的上升速度开始减慢。
外观乳白色,固形物含量18.5士1.0%,密度(20℃)1010士 10g/l,粘度(BROOKFIELD,20‘C)<l00MP·S,pH(分散液)2.5~ 4.5,贮存稳定性( 20℃)30天。
三、AKD施胶剂应用要点
2.1 不需稀释(否则会水解)即可使用。在稍后的位置(如混 合泵或以后)加入,只要松香微粒能均匀吸附到纤维表面 即可。 2.2 适宜于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施胶,最理想的pH值为 6.8~8.5。可加NaHCO3 ,平衡碱性。 2.3 纸页干度达到80%时,胶料才发生反应,因而它与松 香胶料不同,允许前段烘缸有较高的干燥温度。
3.2 助留体系
AKD中性施胶所用的助留体系可分为单元助留体系和 双元助留体系。
常用的单元助留体系主要有:阳离子淀粉 (CS)、 阴/阳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CPAM)、壳聚糖等;常用 的双元助留体系主要有CS+APAM、CS+CPAM等。
在生产中发现,使用单组分助留剂,体系的留着率一 般较低,为了提高留着率现在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双元助留 体系。目前国内多用CS+APAM组成的双元助留体系,只 要控制好原料的质量、用量和加入点,这种体系对AKD 有良好的助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