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汇总,考试就用这几种!

100以内加减法快速算算法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口诀:加9要减1,加8要减2,加7要减3,加6要减4,加5要减5,加4要减6,加3要减7,加2要减8,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
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
(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
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
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
)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
第一讲加法速算一、凑整加法凑整加法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的快。
8+7=15计算时先将8凑成108加2等于107减2等于510+5=15如17+9=26计算程序是17+3=209-3=620+6=26二、补数加法补数加法速度快,主要是没有逐位进位的麻烦。
补数就是两个数的和为101001000等等。
8+2=1078+22=1008是2的补数,2也是8的补数,78是22的补数,22也是78的补数。
利用补数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是十位加1,个位减补。
例如6+8=14计算时在6的十位加上1,变成16,再从16中减去8的补数2就得14如6+7=13先6+10=16后16-3=13如27+8=3527+10=3737-2=35如25+85=11025+100=125125-15=110如867+898=1765867+1000=18671867-102=1765三、调换位置的加法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是: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和是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
例如61+16=77,计算程序是6+1=7 7是一位数,和是双,就是两个7,61+16=77再如83+38=121计算程序是8+3=11 11就是两位数,两位数相加1+1=2排中央,将2排在11中间,就得121。
第二讲减法速算一、两位减一位补数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补数减法是:十位减1,个位加补。
一年级口算题方法

一年级口算题方法
一年级口算题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逐个计算法:这是最基础的口算方法,适用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具体步骤包括将题目中的数字按照顺序逐个读取,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相应的运算。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易懂,容易上手。
2. 培养口算兴趣:通过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口算游戏形式来提高孩子的口算兴趣。
例如和孩子进行抢答、口算接力赛、口算大比拼等,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时随地的熏陶,例如在超市购物时让孩子去算账,或者问孩子今天从哪页看到哪页,共看了多少页。
3. 大声读题:在口算练习时让孩子大声地读出口算题,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计算速度,促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同时,可以打乱口算题的顺序,让孩子能够根据不同的口算题,灵活地使用口算方法,使口算合理、灵活、迅速,逐渐锻炼孩子思维的敏捷性。
4. 说说怎么算:在口算练习时让孩子说说是怎么算的,这样可以检查孩子对口算算理是否清楚明白,避免机械的口算练习。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学会一些口算方法,激发他们的口算兴趣。
5. 坚持每天练习:培养孩子口算能力需要平时的积累和坚持,保证孩子口算练习的时间,最好天天练,每天练习3-5分钟。
同时,每天口算训练的内容要尽量与当天所学内容有机结合,这样才会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
6. 良好的口算习惯:口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都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养成良好的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做完题目后进行检查和验算等。
综上所述,一年级口算题的方法需要培养兴趣、大声读题、说说怎么算、坚持每天练习、良好的口算习惯等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

一、加法计算方法:
1.竖式加法:在纸上进行计算,一位数与一位数相加,十位数的进位要求。
例如:2+3=5
15+6=21
2.掌上加法:用手指进行计算,适用于较小的数。
例如:3个手指加上2个手指等于5个手指。
3.记忆加法:熟记特定的数字组合,进行计算。
例如:4+3=7
7+7=14
二、减法计算方法:
1.竖式减法:在纸上进行计算,十位数的借位要求。
例如:5-2=3
16-8=8
2.集合减法:用手指进行计算,适用于较小的数。
例如:5个手指减去2个手指等于3个手指。
3.记忆减法:熟记特定的数字组合,进行计算。
例如:8-3=5
10-5=5
三、乘法计算方法:
1.简单乘法:通过数的加法进行计算。
例如:2×3=2+2+2=6
5×4=5+5+5+5=20
2.图形乘法:通过图形的排列及数量进行计算。
例如:把3行有2个小球的图形排成一列,共有几个小球?
算法:2+2+2=6
3.乘法口诀表:熟记并且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表。
例如:2×3=6
6×4=24
四、除法计算方法:
1.分组除法:将一定数量的物体分成若干组,并计算每组的数量。
例如:8个小球分成2组,每组有几个?
算法:8÷2=4
2.图形除法:通过图形的排列及数量进行计算。
例如:有10个球,每排放2个,共有几排?
算法:10÷2=5。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在小学一年级学习数学时,学生们将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
这些计算方法基于数学基础概念,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的主要内容。
一、加法计算方法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
在一年级学习阶段,学生将学习一位数的加法。
加法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将两个加数垂直排列,并对齐各位数。
然后,从最右边的个位开始逐列相加。
如果某一列的和大于等于10,则需要进位。
最后,将所得的和写在答案下方对应的列中。
举例来说,计算 3 + 4:3+ 4_____7二、减法计算方法减法是另一种基本的运算。
在一年级,学生将学习一位数的减法。
减法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将被减数和减数垂直排列,并对齐各位数。
然后,从最右边的个位开始逐列相减。
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需要向前一列借位。
最后,将所得的差写在答案下方对应的列中。
举例来说,计算 9 - 5:9- 5_____4三、乘法计算方法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用于计算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在一年级学习阶段,学生将学习一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乘法的计算方法如下:将被乘数与乘数相乘,先将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每一位相乘,再将乘数的十位与被乘数的每一位相乘,然后将所得乘积相加。
举例来说,计算 3 × 2:3× 2_____四、除法计算方法除法是另一种基本运算,用于计算被除数能够被除数整除的次数。
在一年级学习阶段,学生将学习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除法的计算方法如下:将被除数写在除号上方,除数写在除号下方。
从最左边的位开始,依次试商,找出最大的数使其乘以除数小于等于被除数。
将此数写在商的上方。
将此数乘以除数,并将所得积写在被除数上方一栏与除号下方一栏对齐。
用被除数减去所得积,将所得差写在下方。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无法继续试商为止。
最后,被除数减去所有的积,得到的差即为余数。
举例来说,计算 9 ÷ 4:24 ) 9------8------以上是一年级学习阶段的数学计算方法的简要介绍。
一年级数学加减方法

一年级数学加减方法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加法和减法是最基础的运算之一。
学会了加减法,孩子们就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年级数学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些运算。
一、加法。
1. 横式加法。
横式加法是一年级学生最常见的加法运算形式。
在横式加法中,我们将两个数按照位数对齐,然后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加,最后得出结果。
例如: 23。
+ 15。
_____。
38。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先计算个位数相加,3+5=8,然后再计算十位数相加,2+1=3,最终得出结果为38。
2. 竖式加法。
竖式加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加法运算形式。
在竖式加法中,我们将两个数竖直对齐,然后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加,最后得出结果。
例如:23。
+ 15。
_____。
38。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同样先计算个位数相加,3+5=8,然后再计算十位数相加,2+1=3,最终得出结果为38。
二、减法。
1. 横式减法。
横式减法是一年级学生最常见的减法运算形式。
在横式减法中,我们将被减数和减数按照位数对齐,然后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减,最后得出结果。
例如: 23。
15。
_____。
8。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先计算个位数相减,3-5=8,最终得出结果为8。
2. 竖式减法。
竖式减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减法运算形式。
在竖式减法中,我们将被减数和减数竖直对齐,然后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减,最后得出结果。
例如:23。
15。
_____。
8。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同样先计算个位数相减,3-5=8,最终得出结果为8。
三、加减混合运算。
在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孩子们也会遇到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
对于这种题目,孩子们可以先按照运算符的顺序进行计算,然后得出最终结果。
例如: 23。
+ 15。
_____。
38。
10。
_____。
28。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先进行加法运算得出38,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得出28。
四、小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一年级数学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小学一年级孩子数学手指计算法

当大拇指逆时针[0987654321]经过零时,则退一位。将 退位标在数字左下方,如果个位退了一位,就在十位计算时 再往后数一位,以此类推。
1、个位相加: 例:3+4=7 为7。
解说:大拇指从3后面一格【4位置起】顺时针数4位,大拇指数到的数字
2、进位法则:
例:8+9=17
解说:大拇指从8后面一格【9位置起】顺时针数9位,大拇指数到的数字
3、两位相减:
例:51-38=13
解 说 : 大 拇 指 从 个 位 的 1 前 面 一 格 【0 位 置 起 】 逆 时 针 数 8 位 ,
大拇指数 到的数字为3,则个位是3。十位从5前一格【4位置起】逆时针数 3位则为2,十位退一
位从2变为1,则答案为13。
4、多位相减:
例:98764-5968= 92796
11
1
把0-9分别按左图写在食指、中指、无 名指和小拇指的指关节上。计算加减法的过 程中通过大拇指在手指关节上的各个数字之 间,顺时针[1234567890](加法)或逆时针 [0987654321](减法)数位就可以轻松地解 决任意位数的加减法。
1、加法进位法则:
当大拇指顺时针[1234567890]经过零时,则进一位。将 进位标在数字左上方,如果个位进了一位,就在十位计算时 再往前数一位,以此类推。
为 7,则个位是7,十位进一位,从零变为1,则答案为17。
3、两位相加:
例:37+58= 95
解说:大拇指从个位的7后面一格【8位置起】顺时针数8位,大拇指
数 到的数字为5,则个位是5,十位从3后一格【4位置起】顺时针数 5位则为8,因个位进一位,
从8变为9,则答案为95。
一年级口算的三种方法

一年级口算的三种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年级口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口算训练,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数字,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年级口算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逐位相加。
逐位相加是指按照数字的位数从个位到十位依次相加。
比如计算96+73,首先相加个位数6+3=9,然后相加十位数9+7=16,最终得到答案169。
逐位相加是一种简单直观的计算方法,适合一年级的学生掌握。
第三种方法是分解加法。
分解加法是指将一个数字拆分成几个部分进行相加。
比如计算29+48,可以拆分为20+9+40+8,然后依次相加得到结果77。
分解加法可以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本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一年级口算的三种方法,逐位相加、进位加法和分解加法。
这些方法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进行口算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口算的过程中多加练习,掌握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口算水平。
【2000字以上的文章正在为您持续生成中,请稍等片刻】。
第二篇示例:一年级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掌握好口算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口算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升口算能力。
以下将介绍一年级口算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口算加法的递进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一年级的学生,通过逐步增加数字的大小和复杂度,让学生逐渐提高对加法的掌握能力。
可以先从1+1,2+1,2+2 等简单的加法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到5+3,6+4,7+5 等稍微复杂一点的加法题目。
通过递进的方式练习加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对加法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第二种方法是口算减法的借位法。
减法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时比较困难的一个部分,而借位法是减法运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借位法,学生可以更快速地解决减法题目,提高减法的计算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速算方法与技巧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初次接触数学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数学的概念和运算符号都是新鲜的。
在这个阶段,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速算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思维和培养计算能力。
下面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数学速算方法和技巧。
1.加法的速算方法-十位进位法:当两个个位数相加的和大于10时,可以将个位数相加的结果写在算式上方的十位上,个位数保持不变。
例如:7+6=13,可以写作:6+__=1__3-十位零个位相加法:当一个数个位数为0时,可以直接将另一个数写在后面作为结果。
例如:4+30=34-整十或整百相加法:当两个数都是整十或整百时,可以将十位或百位相加的结果写在算式上方的十位或百位上,个位数或十位数保持不变。
例如:40+60=1__00。
2.减法的速算方法-补数法:当两个数的个位相减得到的差小于10时,可以用一个数的个位加上差得到另一个数的个位。
例如:16-7=9,可以用7+9=16-单位减个位法:当一个数的个位减去另一个数的个位得到10时,可以将十位的数减1,个位直接变成0。
例如:30-20=1__0。
-整十减整十法:当一个数是整十时,可以将减数的个位变成9,个位数不变,然后减去整十数。
例如:50-20=3__0。
3.乘法的速算方法-9的乘法口诀:当一个数乘以9时,可以先将这个数的个位减1,个位数变成差,十位数为9减去个位数。
例如:9×8=7_2-10的倍数的乘法:当一个数乘以10的倍数时,可以直接在这个数后面加上相应数量的0。
例如:20×5=1_00。
-2的倍数的乘法:当一个数乘以2的倍数时,可以将这个数的倍数除以2得到的商后面加上一个0。
例如:2×4=84.除法的速算方法-10的倍数的除法:当一个数除以10的倍数时,可以直接将这个数的个位及之后的数字去掉。
例如:100÷10=10。
-同除法乘法法则:当两个数除法运算时,可以先将这两个数去掉相同数量的0,然后用去掉0后的数做除法,最后再加上去掉的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计算方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孩子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一个教学难点,在计算减法时也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并会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计算方法主要分为“破十法”、“连续减”、“想加算减法”、“多减加补法”。
现举例如下: 13-9=
(1)用“破十法”
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可以先把10减去9,剩下的1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得到13-9=4。
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会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2)用“连续减法”
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学过的连减法来算,把9分成3和6,13先减去3,再减去6,得到13-9=4。
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已经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会计算10以内的减法、十几减几得十的减法、连减的运算。
(3)用“想加算减法”
利用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只要知道9加几等于13,然后据此推出13减9就等于几。
这种算法的基础是孩子会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会求括号里的未知数,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如果进位加法非常熟练,这种方法就会计算得很快,而且孩子的逆向思维得到了锻炼,对加减法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了更深地理解。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用“想加算减”
的方法计算十几减几,而且在运用这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个别孩子由于训练不到位,口算速度没有达到要求,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以前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没过关,因此还停留在”
扳手指“算的阶段,这将对后面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一定的影响。
(4)用“多减加补法”
把13减9想成13减10,因为多减了1个,所以得到的数还要再加上1,即13- 9=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