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药物评价概述2012
治疗药物评价原则

二、药物经济学对临床医疗的作用
• • • • 1、为医师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2.用于制定药品报销范围 :医改的影响 3.有利于控制药品费用 4、有利于改变临床医师重治疗效果而忽视 治疗成本的现状,使临床医师作为卫生资 源分配者的作用得到正确的发挥。
2013-8-7
37
药物经济学的用途
治疗药物方便性的评价
• -、使用的方便性 • 如胰岛素口服制剂 、抗生素口服制剂品种、 平喘药物气雾剂及气雾剂辅助器、强效镇 痛药透皮吸收剂 、心血管药物缓释和控释 剂型 • 二、贮存、运输、携带的方便性 • 三、获得的方便性 • 四、药品包装的方便性
2013-8-7 22
第五节 药物的生命质量评价
2013-8-7
10
生物利用度
• 指药物从某一制剂吸收进入全身血循环的速率和 相对数量。 • 生物利用度取决于药物制剂的物理性质,如溶解 度、颗粒大小、赋型剂、药物剂型、药物晶型等, 取决于药物进入体液循环前在肠壁和肝脏内的代 谢形式和代谢过程。 • 药物生物利用度特性是决定和评价药物治疗效应 的重要因素。 • 生物利用度差异,可直接影响稳态血浓度的到达 与否
2013-8-7 4
一、药效学评价
• 欲正确进行药物的药效学评价,必须选择 简单、可行、可靠的药效学指标, • 药效学指标必须在个体间和个体内有良好 的重复性; • 必须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 • 必须具有临床意义,且可以作为治疗的依 据。
2013-8-7 5
举 例
• 1、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杀菌力; • 2、抗肿瘤药物的肿瘤药敏试验。
二、治疗药物的生命质量评价的几种关系 • • • • 疾病预后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药物不良反应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临床疗效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不同药疗方案及费用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国内外医药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综述

1China Pharmaceuticals2012年10月20日第21卷第20期Vol.21,No.20,October20,2012国内外医药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赵,陈永法(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98)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医药政策评估的研究水平。
方法结合政策评估的理论,参考国内外医药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研究文献,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与结论国内医药政策评估应吸取国外在政府参与度、理论研究和指标体系、评估后政策修订等方面的经验,更好地完善我国医药政策评估活动。
关键词:效果评估;医药政策;对比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D922.16;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931(2012)20-0001-02政策是政府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权威分配形式,而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内外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关于政策评估的定义,现行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是政策方案的评估[1];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2];是发现和修正政策存在的不足[3];是研究政策产生的效果[4]。
医药政策主要是指国家在医药卫生方面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要求、指导原则、发展纲要等,对我国医药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笔者对医药政策的评估主要集中在实施效果评估方面,主要分析政策是否实现其预定目标的效果,解决政策所指向问题的程度。
关于医药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方面的研究,国内官员和学者很少涉及,其中绝大多数是卫生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国外则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机制。
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医药政策法规评估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政策和药品政策法规两方面。
公共卫生政策:1)针对公共卫生政策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特征或外部效应,其价值无法直接用价格来衡量,用直接市场法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存在一定困难这一问题,有学者将条件价值评估引入到中国公共卫生服务评价中,探讨了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开展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的制约因素、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前景及下一步研究重点[5];2)针对公共卫生政策评估涉及的评估指标比较多的问题,有学者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效果评估中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等建立和筛选了关键指标13项[6];3)针对公共卫生技术评估工作迫切需要系统、科学的技术评估指标的问题,有学者从评估目的和评估内容两方面入手探讨卫生技术评估指标,提出了指标建立时要遵守目的性、科学性、适用性的原则[7];4)针对公共卫生政策的细分政策怎样评估的问题,有学者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行了评估,首先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支持的权系数赋值方法,对构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估,定量分析了我国目前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现状[8]。
2011——2012年度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新产品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概述

阻止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 酸 的生物合 成 ,抑 制细胞 坪播 后苗 前或成坪 草坪 返青前 ,每亩使 用氟 胺草唑 5 0 % 分裂 。在移栽水稻移栽前后 0 —7 d ,稗草 出苗前至 1 . 5 叶 水分散粒剂制剂量 l O 0 -2 0 0 g ,对 水均 匀喷雾施药 ,对看 期 ,其它杂 草 4叶期前,每 亩使用氟酮磺草胺 2 0 0 g / L悬 麦娘 、茼草 、牛繁 缕、小 飞蓬 防效在 9 0 % 以上 ,对 供 试 浮剂 制剂量 8 —1 2 mL,混药土均匀撒施 ,施药后保持 3 — 结缕草草坪安全 。
} 蜴 科 技 与 产 品
2 0 1 1 —— 2 0 1 2年度除草剂和植 物生长调 节剂 新产品 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概述
( 口 /张 佳 张宏军 李香 菊 张文君 金 岩 周欣欣 聂东兴 )
5 %水分散粒剂 制剂量 2 —3 g ,对水均匀茎叶喷雾施药 , 在第十届全 国农药药效试验总结暨技术交流会上 ,除 7 草剂 与植物生 长调 节剂专业组对 2 0 1 1 —2 0 1 2 年开展 的除 对稗 草、看 麦娘 、早 熟禾 、本 氏蓼 、反枝 苋 、水棘 针 、
4 / 6 7 6
科技 与产 品
0 %左 右 采 收 后 , 以有 效 浓 度 5 0 温会 引起 水稻接 触性 药害 。同时 ,不 同水 稻 品种对该 药 李 子 、梨 成 熟 度 8
敏感性也有差别 ,需做深入研 究。
1 0 0 0 g / k g熏蒸处理 ,有 较好保鲜 效果 ,能够延 长货架
草 剂与植 物生 长调 节剂 新产 品的 田问药效试验 结果进 行 播娘 蒿、麦 家公 、石 龙芮 、繁 缕 、碎 米荠 、泥胡 菜 、稻
药师的药物疗效评估指标

药师的药物疗效评估指标在药物疗效评估中,药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师不仅需要对各种药物的疗效有着全面的了解,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用药建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疗效评估指标,以及药师在评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指标在评估药物疗效时,药师首先需要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
常用的指标包括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半衰期、最大浓度等。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反映了药物在进入体内后被吸收的程度,而半衰期则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
药师需要根据这些指标来评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从而判断药物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疗效。
二、药物药效学指标药物的药效学指标是评估药物疗效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指标包括最小有效浓度(MEC)、最大有效浓度(MEC)、显效浓度(CEC)等。
药师需要根据这些指标来判断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范围,从而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
此外,药师还需要了解药物的最小抑制浓度(MIC),该指标用于评估药物对病原体的杀菌作用。
三、临床症状评估指标在药物疗效评估过程中,药师还需要关注患者的临床症状。
例如,对于一种止痛药物,药师可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观察患者疼痛是否减轻。
此外,药师还需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
药师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来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四、药物相互作用评估指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因此,药师需要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的相加效应、相反效应、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
药师需要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而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更换其他药物,以保证疗效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药师在药物疗效评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药师需要关注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指标、药效学指标、临床症状评估指标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评估指标,从而提供准确的用药建议和调整药物剂量。
通过合理评估药物疗效,药师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评审药方的规范及其评分的标准

评审药方的规范及其评分的标准引言药方评审是医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本文将介绍评审药方的规范以及评分的标准,以帮助医药从业者正确评审药方,提高药物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评审药方的规范评审药方应遵循以下规范:1. 准确性和完整性:药方应包含患者的个人信息、药物名称、剂量和使用方法等必要信息,并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准确性和完整性:药方应包含患者的个人信息、药物名称、剂量和使用方法等必要信息,并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合理用药:药方应符合药物治疗指南和相关法规,确保合理用药原则的遵守,包括适应症、禁忌症、剂量调整等。
合理用药:药方应符合药物治疗指南和相关法规,确保合理用药原则的遵守,包括适应症、禁忌症、剂量调整等。
3.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评审药方时,需要考虑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食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评审药方时,需要考虑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食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
4. 考虑患者特殊情况:评审药方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孕期或哺乳期等特殊情况,以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考虑患者特殊情况:评审药方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孕期或哺乳期等特殊情况,以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记录和沟通:评审药方后,应及时记录评审结果,并与开方医生进行沟通,以解释评审意见和提供必要的建议。
记录和沟通:评审药方后,应及时记录评审结果,并与开方医生进行沟通,以解释评审意见和提供必要的建议。
评分的标准评审药方的标准应综合考虑药方的准确性、合理用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考虑患者特殊情况等方面。
以下是可能的评分标准:1. 完全符合标准:药方准确无误,并符合合理用药原则,没有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且考虑了患者的特殊情况。
给予满分。
完全符合标准:药方准确无误,并符合合理用药原则,没有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且考虑了患者的特殊情况。
药物一致性评价介绍

选择原则
▪ 参比制剂首选国内上市的原研药品。作为参比制剂的进口原研药品应与
其原产国上市药品一致。若原研企业能证明其地产化药品与原研药品一 致,地产化药品也可作为参比制剂使用。
▪ (二)若原研药品未在国内上市或有证据证明原研药品不符合参比制剂
的条件,也可以选用在国内上市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作为参比制剂,其 产品应与被列为参比制剂国家的上市药品一致。
现状
▪ 《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 ▪ 仿制药重复建设、重复申请,市场恶性竞争,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
存在较大差距;
▪ 提高仿制药质量。加快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力争2018年底前完成国家基本
药物口服制剂与参比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
▪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5号 ▪ 存在的问题。药品生产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部分仿制药质量与
生物等效性≠生物利用度
▪ 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生物等效性≠仿制药具有原研药100%的
生物利用度
▪ 仿制药要求与原研药(对照药品)进行质量对比研究和生
物等效性研究,药代动力学参数(AUC及Cmax在80~ 125%之内均可认为两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18 | Presentation Title | Presenter Name | Date | Subject | Business Use Only
各国对于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标准不同主要国家/地区 对于药代动力学参数的规定
▪ 国家/地区 90% CI
▪
AUC0-t % Cmax%
▪ 加拿大 90-112
▪ 美国
80-125
▪ 欧盟
90-111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报告

201204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报告江苏省肿瘤医院2012年4月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报告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的管理,按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相关要求,自本月起对我院各科室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专项点评。
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适宜性的评价主要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中相关要求,点评项目包括是否具有抗感染治疗指征、药物品种选择是否适宜、药物用法用量是否适宜、用药途径及溶媒配伍是否适宜等。
现将2012年4月点评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2012年4月,我院门诊含抗菌药物处方共290张,占处方总量的3.02%,与上月相比稍升高。
290份抗菌药物处方中:临床诊断与使用抗菌药物不符的218例(占75.17%);药物用法用量存在不适宜的17例(占5.86%),较上月降低。
未见药物品种选择存在明显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溶媒配伍存在不适宜及用药存在禁忌症的处方。
2. 存在用药不适宜处方情况:存在用药不适宜处方主要为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
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中,最常见仍为用药间隔不适宜处方。
应每6~8 小时用药一次的注射用青霉素钠、甲硝唑片等药物一日仅1次用药、而可一日1次用药的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替硝唑片一日多次给药的情况仍然存在。
用法用量存在不适宜最多的药物为头孢呋辛酯片。
其他见单次抗菌药物剂量偏高、偏低处方,以及用药疗程不足或过长处方(见表1)。
3. 使用抗菌药物不适宜处方排名:除临床诊断与使用抗菌药物指征不符以外,其他使用抗菌药物不适宜的处方排序见表2。
小结:本院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中,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总数较上月稍有降低。
临床需重视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以保证抗菌药物的最佳疗效。
药剂科临床药学室2012年5月4日报医教科药品质量管理小组2012年5月7日表1 2012年4月部分抗菌药物用药不适宜处方医师门诊号药物/规格处方用法适宜用法曲卫军 71479456 0.5g po qd厌氧菌感染:1g po qd,首剂替硝唑片0.5g 加倍。
国家基本药物评价

国家基本药物评价国家基本药物评价是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特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对药物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以便为公众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基本药物供给。
它是保障公众合理用药和提高公众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手段。
国家基本药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和疗效,并推动合理的药物使用,完善国家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全民基本医疗需求。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合理用药指导等方面。
1. 临床疗效评价:主要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疗效持续时间、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
评价方法包括药物临床试验、实际使用中的观察以及系统综述等。
对于同一种疾病的多种药物,需要进行比较疗效评价,确定药物的相对疗效。
2. 药物安全性评价:评估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情况。
主要通过药物的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和实际使用中的监测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公众选择药物时的重要参考。
3. 药物经济性评价:评估药物的价格、用药费用和经济效益。
通过分析药物的成本、疗效和用药效果,来判断其经济性。
经济性评价可以为政府采购药品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药物的采购效益和使用效果。
4. 合理用药指导评价:评估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用药指导等方面内容。
通过制定药物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为医生和公众提供合理用药的指导。
评价结果可以对公众进行药品知识普及,提高合理用药意识。
国家基本药物评价的参考内容还包括社会经济因素、药物研发创新情况、临床实践指南等方面。
评价结果将被用来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作为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国家基本药物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旨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提高医疗保健水平。
通过对药物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用药指导等方面进行评价,为公众提供权威的药物选择指南。
国家基本药物评价结果将对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和药品供给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0年7月21日,SDA印发了《关于加强对胃肠动力
药西沙必利管理的通知》。 2000年9月1日起,全国各 零售药店停止销售西沙必利,西沙必利可以在医院医 生处方下由医院药房发售。为保证安全有效地使用西 沙必利,国家药品监管局将组织专家对西沙必利使用 说明书进行研究修改。……
• 西沙必利作为胃肠动力药,自1998年上市以来,已在
¾评价过程是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药物评价
则是对药物的认识过程。
2
1.1 药物评价的发展概况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 古代的药物评价:靠人尝试,由经验而积
累;
• 近代的药物评价:用理化方法与实验动物
模型进行的实验室评价;
• 现代的药物评价:管理上突出法制,强调
规范。技术上使用细胞、受体、酶及DNA分 子或片断等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பைடு நூலகம்技术。
13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 1961年年底,联邦德国亚琛市地方法院受理了全
球第一例控告反应停生产厂家Chemie Gruenenthal公司的案件。Chemie Gruenenthal 公司的7名工作人员因为在将反应停推向市场前没 有进行充分的临床实验以及在事故发生后试图向 公众隐瞒相关信息而受到指控。兰兹博士在作为 控方证人提供证言时,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其他 学者的病例报告汇总后提供给了法庭。1969 年10 月10日,法庭经过近8年的审理,决定不采纳兰兹 博士的证言。原因是辩方律师找到了各种理由来 证明兰兹博士在作证时不能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但此种说法始终未能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
18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 虽然大量临床实验证明,反应停确实对某些严重
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有治疗作用,但鉴于反应停 那令人恐怖的副作用,美国FDA一直未批准反应 停的临床应用。为此,各国科学家以及美国国内 反应停生产厂家塞尔基因公司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终于,在1998年7月16日,美国FDA在医学界的强 烈要求及大量临床实验的有力支持下,批准将反 应停用于治疗麻风病的皮肤损害。
21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¾历史教训: • 1994年我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
心报告,1990年我国有聋哑儿童182万, 其中滥用抗生素造成中毒性耳聋的患儿 逾百万,并以每年2-4万人递增;
• 我国住院病人中,每年有19.2万人死于
药疗事故,其数目是传染病死亡人数的 10倍以上。
22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大量临床观察逐渐发现,反应停对结核、红斑狼疮、艾 滋病导致的极度虚弱和卡波济肉瘤、骨髓移植时发生的 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疾病都有一定 的疗效。人们对反应停的认识开始发生了变化。虽有推 测反应停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能力而发挥治疗作 用的,但无实验证实。
• 1991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发生过度
14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 1970年4月10日,案件的控辩双方于法庭外达成了
和解,Chemie Gruenenthal公司同意向控方支付 总额1.1亿德国马克的赔偿金。1970年12月18日, 法庭作出终审判决,撤消了对Chemie Gruenenthal公司的诉讼,但法庭同时承认,反应 停确实具有致畸胎性,并提醒制药企业,在药品 研发过程中,应以此为鉴。
• 英国的统计结果表明:每8个住院患者中,
至少有1个是因为错误用药或药物毒副反 应;每年因错开处方而丧生的人数达6000 多……
20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¾历史教训:
• 1998年Lazarou等人研究表明,住院病人中严重药
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致死药物不良反应 的发生率为0.32%;另据国外报导,1994年致命药 物不良反应居社会人口死因第 4 位(按均值)或 第6位(按下限),由此推算,美国1994年3300万 入院患者中有221.6万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0.6 万例发生致死不良反应。又据报导,美国每年因 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直接治疗费用高达200亿美 元。
23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 药物评价不仅是药物研制与应用全过
8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 然而,联邦德国一家名为Chemie
Gruenentha的制药公司尝试将反应停用做 抗惊厥药物以治疗癫痫,但疗效欠佳;又 尝试将其用做抗过敏药物,结果同样令人 失望。但在这两项研究过程中发现,反应 停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眠作用,而且对孕妇 怀孕早期的妊娠呕吐疗效极佳。此后,在 老鼠、兔子和狗身上的实验没有发现反应 停有明显的副作用。Chemie Gruenenthal 公司于1957年10月1日将其正式推向市场。
'R' Optical Isomer
The R(+) enantiomer has a sedative effect and the S(-) enantiomer is teratogenic. Terator is a Greek word that means monster. Teratogenic compounds are those that cause abnormalities that arises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17
3
1.1 药物评价的发展概况
• 经验→科学 • 主观→客观 • 外观→内在 • 片面→全面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4
1.1 药物评价的发展概况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 如中药制剂优劣的评价: • 如片剂质量优劣的评价: • 诺氟沙星含量测定方法:非水滴定→HPLC • ……
5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五. 药物评价概述
1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1、药物评价在药学科学中的作用
¾评价:“评论货物的价格,也泛指衡量人 物、事物的作用或价值”。
¾Evaluation: “find out , decide, the amount or value of.” 求出……的数量或价 值;决定……的数量或价值;估计。
• (后来的追踪调查显示,早在
1956年12月25日,世界上第一 例因母亲在怀孕期问服用反应 停而导致耳朵畸形的婴儿就出 生了,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足 够的注意)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11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 1961年,澳大利亚的麦克布雷德医生发现,他治疗
的3名患儿的海豹样肢体畸形与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期 间服用过反应停有关。于是他将自己的发现和疑虑 以信件的形式发表在英国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 上。而此时,反应停已经被销往全球46个国家! 此后 不久,联邦德国汉堡大学的遗传学家兰兹博士通过 临床观察并于1961年11月16日通过电话向Chemie Gruenenthal公司提出警告,提醒反应停可能具有致 畸胎性。在接下来的10天时间里,药厂、政府卫生 部门以及各方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最后,因为发现越来越多类似的临床报告,Chemie Gruenenthal公司不得不于1961年11月底将反应停从 联邦德国市场上召回。
16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 研究表明,反应停具有手性结构,两种构型中S型构型可以
引起出生缺陷,而R型构型则致畸作用。
• (为此,美国FDA于1992年立法禁止手性药物以两种对映异构
体的混合物形式出售。此结果也导致手性合成、手性分离及
药物体内过程立体选择性评价成为药学科学的重要内容)
'S' Optical isomer
1.2 药物评价在药学科学中的作用
¾ 历史教训: • 1937-1938年,美国Massengill公司主任药
师瓦特金斯以乙二醇代替丙二醇作溶剂制 备磺胺酏剂,未经动物试验即用于临床, 仅2个月,因乙二醇中含二乙烯乙二醇,使 用药者肾功能衰竭,死亡107人,中毒358 人。 瓦特金斯自杀。
6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免疫反应的麻风病患者的血液中一种免疫调节因子 (TNF—α)含量很高,推测反应停对此种反应的良好疗 效就是因其对TNF—α有作用。1992年,试验终于证实 反应停确实能够减低机体合成这种免疫调节因子的能力。
• 1995年,美国的两家制药公司在联合研究反应停对一种
名为“多型性成胶质细胞瘤”的脑瘤的治疗效果时发现, 反应停还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而已知丰富的血液供 应是肿瘤细胞在体内存活的必备条件,所以,又推测反 应停对某些肿瘤也有治疗作用可能就是缘于其抗血管生 成作用。
12
新药与保健食品开发和评价
• 此后陆续发现了1万到1.2万名
因母亲服用反应停而导致出生 缺陷的婴儿!其中,有将近4000 名患儿活了不到一岁就夭折了。 而且,因为在此后一段时间 里,Chemie Gruenenthal 公司 一直不肯承认反应停的致畸 性,在联邦德国和英国已经停 止使用反应停的情况下,爱尔 兰、荷兰、瑞典、比利时、意 大利、巴西、加拿大和日本等 国家仍继续使用了一段时间, 导致了更多畸形婴儿出生。
• 在美国,因为有兔子、猴子在怀孕期内服用反应
停会导致胎儿畸形的报道 ,美国FDA的评审专家 极力反对将反应停引入美国市场。最终,FDA没有 批准此种药物在美国的临床使用,而是要求研究 人员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临床研究。
(事实证明,这是一顶明智的决定!)
10
• 1960年,欧洲开始发现,本地
区畸形婴儿的出生率明显上升。 有四肢畸形、腭裂、盲儿、聋 儿以及内脏畸形。
近百个国家中广泛使用。我国1994年正式批准进口西 沙必利片剂,1995年批准进口西沙必利混悬剂,1996 年批准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在国内生产片剂。美国 等国家在使用西沙必利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病 例(有延长Q-T间期、引起心率失常的危险) ,部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当局对其采取了限制或暂停销售的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