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课件(共19张PPT)

• 采用通信子网后,可使每台入网主机不用去处理数据通信,也不用具有许多远程数据通信功能, 而只需负责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这样就减少了主机的通信开销。另外,由于通信子网是按统一 软、硬件标准组建,可以面向各种类型的主机,方便了不同机型互连,减少了组建网络的工作 量。
• 通信子网有三种类型: • (1)结合型 • 对于大多数局域网,由于其传输距离 ,互连主机不多,所以并未采用
• 工作站:是网络中用户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又称客户机。
•
终端:终端不具备本地处理能力,不能直接连接到网络上,只能通过网络上的主机与网络相连 发挥作用。常见的终端有:显示终端、打印终端、图形终端等。
•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的作用是在网络设备之间构成物理通路,以便实现信息的交换。最常见的 传输介质类型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
• 2. 通信链路
•
通信链路是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承载信息和数据的线路。链路可用各种传输介质实现,如双绞线、同轴电 缆、光缆、卫星、微波等无线信道。
• 通信链路又分为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两类。物理链路是一条点到点的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交换节点。 在计算机网络钟,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路往往是由许多物理链路串结而成。逻辑链路是具备数据传输控制 能力,在逻辑上起作用的物理链路。在物理链路上加上用于数据传输控制的硬件和软件,就构成了逻辑链 路。只有在逻辑链路上才可以真正传输数据,而物理链路是逻辑链路形成的基础。
内容的 服务器;通过一定技巧使不同地域的用户看到放置在离他最近的服务器上的相同页面,这样来实现各服务器的负荷均衡,同时用户也省了不少冤枉路。
• 分布处理是把任务分散到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上并行处理,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计算机上,使其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组织行为学(第1章) ppt课件_

8/4/2020
2
第一章 概述
其他学者对组织行为学定义
• 鲁森斯:组织行为学是对组织中人类行 为的解释、预测和管理。
•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 它探讨个体、群体与以及结构对内部组 织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 织的有效性。
8/4/2020
3
二、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 跨学科性 • 层次性 • 适应性(权变性)
一、技术进步的影响
计算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
技术促使工作性质的变化
▪ 工作中技术和人性成份不可分的混在一起 ▪ 工作不再被那么严格地定义和设计 ▪ 客户影响到组织内的工作以及用于评价工作
的标准 ▪ 组织结构不再能够完全体现工作场所的特性
8/4/2020
12
第一章 概述
二、全球化和劳动力多元化的影响
1、普遍主义与个别主义
普遍主义强调常规(美欧);个别主义更关注 个体间的关系与信任(亚洲)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3、中性与感性
中性文化中,情绪被很好地控制,不轻易外露; 感性文化则相反
4、精确(Specific)与弥漫(Diffuse)
8/4/2020
16
第一章 概述
四、“临时性”的影响
稳定的群体被临时的群体所替代,团队包 括来自不同部门的成员,成员也在不断变 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活质量
8/4/2020
8
第一章 概述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方法
• 现场研究法。包括现场实验、调查和观察 • 实验室实验 • 经验总结法 • 案例比较分析法
8/4/2020
9
二、研究内容
1、微观组织行为
第一章 保险概述《保险学概论 》PPT课件

1.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是通过自愿订立保险合同建立保险关系,由以营利为目的的
保险企业经营的保险形式。 2.社会保险 通常所说的社会保险,它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
的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社会政策的保险。 3.政策保险 政策保险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的,在特定领域运用商业保险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保险
二、风险管理与保险 2.风险管理的过程
(1)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 (2)风险识别 (3)风险估算 (4)风险处理方式的选择和实施 (5)风险管理的方式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保险
二、风险管理与保险 3.风险管理的方式
(1)控制型
①避免风险:通过放弃活动来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②风险预防:采取预防措施和保护措施,以努力减少损失发生
(4)科学性。保险是以概率论和大数法则等数理模型为依据厘定 保险费率的,其科学性还体现在保险是一种科学处理风险的有效措 施。
第二节 什么是保险
二、保险的特性
2 .保险与类似行为的比较
(1)保险与赌博
相似之处:保险与赌博确有类似之处,即货币的转移都是以不确定
的随机事件为基础的。
不同之处:①目的不同。
二、风险管理与保险 5.可保风险
(1)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2)风险必须是大量的、同质的风险。 (3)风险的出现必须是意外的。 (4)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第二节 什么是保险
一、保险的定义
1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灾害事故所致损失的一种财 务安排
2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即通过订立合同 的方式,明确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②与风险的关系不同。
③结果不同。
④与随机事件的关系不同。
保险企业经营的保险形式。 2.社会保险 通常所说的社会保险,它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
的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社会政策的保险。 3.政策保险 政策保险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的,在特定领域运用商业保险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保险
二、风险管理与保险 2.风险管理的过程
(1)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 (2)风险识别 (3)风险估算 (4)风险处理方式的选择和实施 (5)风险管理的方式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保险
二、风险管理与保险 3.风险管理的方式
(1)控制型
①避免风险:通过放弃活动来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②风险预防:采取预防措施和保护措施,以努力减少损失发生
(4)科学性。保险是以概率论和大数法则等数理模型为依据厘定 保险费率的,其科学性还体现在保险是一种科学处理风险的有效措 施。
第二节 什么是保险
二、保险的特性
2 .保险与类似行为的比较
(1)保险与赌博
相似之处:保险与赌博确有类似之处,即货币的转移都是以不确定
的随机事件为基础的。
不同之处:①目的不同。
二、风险管理与保险 5.可保风险
(1)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2)风险必须是大量的、同质的风险。 (3)风险的出现必须是意外的。 (4)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第二节 什么是保险
一、保险的定义
1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灾害事故所致损失的一种财 务安排
2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即通过订立合同 的方式,明确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②与风险的关系不同。
③结果不同。
④与随机事件的关系不同。
第一章 概 述 《商品学基础》PPT课件

1、商品的质量问题是每个消费者、经 营者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关心的焦点问 题。
2、我国恶性商品质量问题频发,不仅 直接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危及企业 生存,而且也影响了我国产品的信誉, 损害国家形象。
3、无论是作为一名消费者还是企业经 营管理人员都会关注商品的质量问题, 都需要学习相关的知识,来有效的保护 自己和企业的利益。
(一)商品学是一门研究商品使用价值 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中心内 容是商品的质量。
(二)商品学的主要内容
商品学是由概论商品学和分论商品 学两部分构成的。
本课程的重点侧重于商品学的概论 部分,具体的内容表现为;商品分类、 商品质量、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 质量监督认证、食品、纺织品工业以及 商品包装、商品养护、商品与资源和环 境等内容。
二、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商品学的产生 (二)商品学的发展
(一)商品学的产生
商品学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商品经济 的发展商人的出现,是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两个典型的人物和事件反映了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过 程。 中国 陆羽 唐朝 《茶经》 德国 贝克曼 1780 年 《商品学导论》
(二)商品学的发展
问题1-1
在商品的经营活动中,经营者要
注意 商品 的哪些问题?
答案
商品经营管理中的三大矛盾
商品数量多与少的矛盾
商品价格高与低的矛盾 商品质量 好与坏的矛盾
1、商品学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研究商品的质量 其目的就是解决商品经营中的质量问题。
2、同学还回学习其他课程等相关知识,解决其他 两大矛盾。
一、商品学研究对象
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质量记忆, 结合自己的体会和经历,谈谈你曾经关 注过质量问题。
01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PPT课件

Page 20
表1-1
因特网的发展情况概况
网 络 数 主 机 数 用 户 数 管理机构数
1980
10
102
102
100
1990
103
105
106
101
2000
105
107
108
102
2005
106
108
109
103
Page 21
由于因特网存在着技术上和功能上的 不足,加上用户数量猛增,使得现有的因 特网不堪重负。 “下一代因特网计划”, 即“NGI计划”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Initiative)。
Page 13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的Internet(因特 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 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 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族作为 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Page 14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 因特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或企业网)。
Page 24
1.2.3 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 工作
1992年,因特网不再归美国政府管辖, 因此成立了一个国际性组织叫做因特网协 会ISOC (Internet Society),以便对因特 网进行全面管理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其 发展和使用。
Page 25
ISOC下面有一个技术组织叫做因特网 体 系 结 构 研 究 委 员 会 IAB (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负责管理因特网有 关协议的开发。IAB下面又设有两个工程部。
(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表1-1
因特网的发展情况概况
网 络 数 主 机 数 用 户 数 管理机构数
1980
10
102
102
100
1990
103
105
106
101
2000
105
107
108
102
2005
106
108
109
103
Page 21
由于因特网存在着技术上和功能上的 不足,加上用户数量猛增,使得现有的因 特网不堪重负。 “下一代因特网计划”, 即“NGI计划”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Initiative)。
Page 13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的Internet(因特 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 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 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TCP/IP族作为 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Page 14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 因特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或企业网)。
Page 24
1.2.3 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 工作
1992年,因特网不再归美国政府管辖, 因此成立了一个国际性组织叫做因特网协 会ISOC (Internet Society),以便对因特 网进行全面管理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其 发展和使用。
Page 25
ISOC下面有一个技术组织叫做因特网 体 系 结 构 研 究 委 员 会 IAB (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负责管理因特网有 关协议的开发。IAB下面又设有两个工程部。
(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第一章 个人形象设计概述PPT课件

编辑版pppt
49
形象设计的原则
形象设计需要根据时间、地点和场合的 变化选择形象,以使形象具有一种“现场” 感,被人所接受。
TPO原则: Time (时间) Place (地点) Ocassion (场合)
编辑版pppt
50
TPO原则
时间是线性概念,泛指早晚、季节、时代等。形象要 考虑这些因素,注重时间变化。
39
编辑版pppt
40
饰品配件
饰品、配件的种类很多,颈饰、发饰、手饰、胸针、 帽、鞋、包、袋等都是人们在穿着服装时的搭配单品
由于每一类饰配所选择的材质和色泽的不同,设计出 的造型也千姿百态,能恰到好处地点缀服饰和人物的 整体造形,充分体现人的穿着品位和艺术修养,使灰 暗变得亮丽,使平淡增添韵味。
编辑版pppt
52
第二步 整体设计构思 1. 个人气质特征分析 2. 个人色彩、风格诊断 3. 个人形体分析
编辑版pppt
53
第三步,信息反馈 第四步,逐步实践,展现魅力
编辑版pppt
54
本课程内容
导论
1. 形体分析
2. 个人色彩风格诊断
3. 服装形象设计
4. 发型设计
5. 化妆设计
6. 形象设计风格
编辑版pppt
42
编辑版pppt
43
编辑版ppLeabharlann t44心理要素人的个性有着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塑造, 而心理要素完全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完 善。
高尚的品质、健康的心理、充分的自信, 再配以服饰效果,是人们迈向事业成功 的第一步。
编辑版pppt
45
编辑版pppt
46
文化修养
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是有着相互联系的, 在社交中,谈吐、举止与外在形象同等的重要。良好 的外在形象是建立在自身的文化修养基础之上的,而 人的个性及心理素质则要靠丰富的文化修养来调节。 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使自身的形象更加丰满、 完善。
第一章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精品PPT课件

摇撼一棵橡树, 爱情摇撼我的心。
《伊索寓言》
返回
❖ 作者:相传是一个名叫“伊索” 的释放奴隶所讲述的。
❖ 内容: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 关系来表现生活哲理。
❖ 价值:反映了平民阶级的思想 感情,既是当时社会关系和阶 级关系的写照,又是对人们生 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 影响:后世的著名寓言作家如 法国的拉封丹、俄国的克雷洛 夫等人均受到过伊索寓言的影 响。
二、古希腊文学的分期与成就
1.荷 马 时 代(前12世纪—前8世纪) 2.古风时代(前8世纪—前6世纪) 3.古典时代(前6世纪末—前4世纪初) 4.希腊化时代(前4世纪末—前2世纪)
荷马时代
❖
社会性质:这是
古代希腊社会由氏族
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
过渡的时期。史称
“荷马时代”或“英
雄时代”。
❖ 文学成就:这一时 期希腊文学的主要成 就是神话和史诗。
❖
❖ Lesbos ❖ (莱斯波斯岛)
Lesbian (女同性恋者)
❖ Sappho ❖ (萨福)
Sapphic (女同性恋的)
萨福
在我看来,他的享受好似天神 无论他是何人,坐在 你的对面,听你娓娓而谈
你言语温柔,笑声甜蜜
❖ 啊那是让我的心飘摇不定
❖ 当我看到你,哪怕只有
❖ 一刹那,我已经
❖
不能言语
岛屿众多、交通便利
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风光秀丽而物产匮乏
主要经济作物:橄榄和葡萄
米隆《掷铁饼者》
❖ 米洛的维纳斯
埃比道拉斯剧场,最多可容纳10万观众
古希腊在古代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爱琴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 米诺斯文明 米诺斯迷宫、线形文字A
《伊索寓言》
返回
❖ 作者:相传是一个名叫“伊索” 的释放奴隶所讲述的。
❖ 内容: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 关系来表现生活哲理。
❖ 价值:反映了平民阶级的思想 感情,既是当时社会关系和阶 级关系的写照,又是对人们生 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 影响:后世的著名寓言作家如 法国的拉封丹、俄国的克雷洛 夫等人均受到过伊索寓言的影 响。
二、古希腊文学的分期与成就
1.荷 马 时 代(前12世纪—前8世纪) 2.古风时代(前8世纪—前6世纪) 3.古典时代(前6世纪末—前4世纪初) 4.希腊化时代(前4世纪末—前2世纪)
荷马时代
❖
社会性质:这是
古代希腊社会由氏族
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
过渡的时期。史称
“荷马时代”或“英
雄时代”。
❖ 文学成就:这一时 期希腊文学的主要成 就是神话和史诗。
❖
❖ Lesbos ❖ (莱斯波斯岛)
Lesbian (女同性恋者)
❖ Sappho ❖ (萨福)
Sapphic (女同性恋的)
萨福
在我看来,他的享受好似天神 无论他是何人,坐在 你的对面,听你娓娓而谈
你言语温柔,笑声甜蜜
❖ 啊那是让我的心飘摇不定
❖ 当我看到你,哪怕只有
❖ 一刹那,我已经
❖
不能言语
岛屿众多、交通便利
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风光秀丽而物产匮乏
主要经济作物:橄榄和葡萄
米隆《掷铁饼者》
❖ 米洛的维纳斯
埃比道拉斯剧场,最多可容纳10万观众
古希腊在古代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爱琴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 米诺斯文明 米诺斯迷宫、线形文字A
第一章中国地方政府概述《地方政府与政治》 ppt课件

▲北洋军阀时期 县级政府主要总 理全县行政事务, 县知事公署内设 二至四个科,科 内设科长一人、 科员二至四人, 另设技士一至三 人。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产生与演变
二、近代中国的地方政府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政府形式
▲地方政府设置市、乡、镇,形成基层城乡分治格局。 ▲南京国民政府撤销道一级地方政府建制,完全恢复秦代 的省—县二级制。
▲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修改, 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组织法》。修改后的《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取消了革命委 员会,人民政府重新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自此,革命委员会消失。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产生与演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地方政府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的内涵与特 征
一、中国地方政府的内涵
▲我们现在论述的地方政府,是××人民政府简称,仅指地方行政 机关,是地方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与司法机关分离。地方政府内 涵主要承载地方政府权力结构的疏密、强弱、大小关系的变迁。
(一)秦汉到隋朝时期地方政府职权关系
(二)唐及宋辽金元时期地方政府职权关系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产生与演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地方政府
(二)革命委员会
第二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至1978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人民委员会被革命委员会取代。 所谓“三结合”的地方全权性的政权机构。
▲1976年秋“文化大革命”结束一直到1978年,五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仍然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 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 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三)明清及民国初期地方政府职权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户通过 ISP 上网:
用户
因特网
服务提供者
ISP1
因特网
ISP2
思考:我国的ISP有哪些?
14
根据服务覆盖面积及所拥有的IP 地址数,ISP 分为不同的层次。
第三层 第二层 第一层
A 校园网 校园网
B 校园网 校园网
主机A→本地ISP →第二层ISP →NAP →第一层ISP →NAP →第二层ISP →本地ISP →主机B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 Client/Server方式
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
27
1. 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 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准协议。பைடு நூலகம்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
11
internet 和 Internet 的区别
以小写字母 i 开始的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 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 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的 Internet(因特网)则是 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 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 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 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网络 结点
双绞线,光纤,红 外线,蓝牙,电磁
波等。
链路
8
(a)
1.2.1 网络的网络
互联网: “网络的网络” (network of network)
因特网(Internet)是现今世界最大的互联网。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
互联网(网络的网络)
主机
因特网
9
(b)
网络与因特网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网络也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体。
思考:构建一个可用的网络都需要什么硬件 和软件呢?
10
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 研究多种网络互连的技术。 1983年TCP/IP 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
网上购物、网上办公
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 (1)连通性 (2)共享
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铁路购票系统
丰富的娱乐和消遣
网络游戏、网络电视
5
……
6
没有网络,世界 会变成怎样?
7
1.2 因特网的概述 1.2.1 网络的网络
计算机、集线器、 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 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因特网体系结 构委员会 IAB
因特网工程部 IETF 因特网工程指导小组
IESG
领域 … 领域 WG … WG WG … WG
因特网研究部 IRTF 因特网研究指导小组
IRSG
RG
…
RG
21
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
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四个阶 段:
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还不是 RFC 文档。
第1
Email:zishan818@
1
Tel:13881363818
QQ:10502849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1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因特网概述 ※1.3 因特网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3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2
2、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三级计算机网络:
主干网
国家主 干网
地区网 校园网(或企业网)
地区 网
地区 网
地区 网
主机到主机的通信
可能要经过多种网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校园网
络。
13
3、多层次ISP结构因特网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21 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网络是指“三网”:
电信网络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 络。
4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方便的信息检索
网上搜索、FTP下载、网上图书馆
现代化的通信方式
Email、QQ、MSN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24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主机(端系统)
路由器 网络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25
1.3.1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主机 A 和主机 B 进行通信”:
“主机 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 B 上的另 一个进程进行通信”。
26
两种通信方式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 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在以美国NGI及INTERNET2为代表的下一 代互联网项目的带领下,欧洲、日本等国 也迅速推出了自己的下一代互联网计划。
2003年,我国正式开始实施中国下一代互 联网示范工程(CNGI)。
19
下一代互联网主要特点
更大。 更快。 更安全。 更便捷。
20
1.2.3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因特网协会 ISOC
因特网的迅猛发展
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 CERN 开发的万维 网 WWW (World Wide Web)被广泛使用 在因特网上,使因特网以指数级增长。
16
全球网站数(截至2010年6月)
17
预计全球IPv4地址最快将在2011年8月耗尽。18
下一代因特网
1996年美国提出“下一代因特网计划” , “NGI计划” 。
23
/class/rfcall/
1.3 因特网的组成
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以 下的两大块:
边缘部分:因特网上的主机。
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 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网络、连接网络的路由器。
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开始成为 RFC 文档。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22
各种RFC之间的关系
因特网草案
实验的 RFC
建议标准
提供信息的 RFC
草案标准 因特网标准
6 种 RFC
历史的 RFC
https:///r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