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 ppt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修辞 课件(共48张PPT).ppt

知识点击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 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她的母亲。 ②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常用修辞
常
第一课
比喻 比拟
用
第二课
借代 夸张修辞 Nhomakorabea第三课对偶 排比
第 一 课
知识点击
一、比喻 1、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 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例句: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3、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给人以感染力; (3)增强联想,营造气氛。
【当堂训练】
1、对下列古诗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 运用比喻,以石灰的洁白来比喻作者完美无瑕的人生。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 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梨花”代雪花,形象生动,鲜明壮观。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用了借代手法。古代以竹简著书, 制作竹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汗(水分)去掉,故以“汗青”代史册。 D、“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鸾鸟凤皇”和“燕雀乌鹊”用了 比喻手法。前者比喻忠臣贤士,后者比喻奸佞小人。
现代汉语修辞学

修辞对语境的适应
修辞应符合语境
修辞的表达方式应该与语境相符合,使得修辞 的表达更加自然和流畅。
修辞应利用语境
修辞可以利用语境的因素,增强表达的效果, 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修辞的含义。
修辞应调整语境
在某些情况下,修辞的表达方式可能需要调整语境的因素,以更好地表达修辞 的含义。
语境与修辞的互动关系
03
02
营造氛围
运用象征、暗示等修辞技巧,为读 者创造特定的情感氛围。
增强语言美感
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语 言更加优美、有韵律感。
04
广告语具 吸引力。
传达信息
通过明喻、暗喻等修辞技巧,使广告信息更 加清晰、易懂。
激发购买欲望
运用双关、排比等修辞手法,激发消费者的 购买欲望。
02 现代汉语修辞手法
比喻
定义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 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思想或情感。
分类
明喻、暗喻、借喻等。
例子
明喻如“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暗喻如“他是一头老黄牛”;借 喻如“他的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
比拟
定义
比拟是一种通过拟人或拟物的手法,将事物人格化或 动物化的修辞方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特点
现代汉语修辞学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等特点。它综合运用语言 学、文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效果,鼓 励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追求语言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修辞学的重要性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修辞学可以帮助人们掌握语言运 用的规律和技巧,提高语言的准 确性和流畅性,增强个人和组织 的沟通能力。
第六讲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修辞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修辞(一)修辞的基本概念1、概念★考纲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基本概念:根据表达需要,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一)修辞的基本概念★初中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高中修辞:引用、对比、对偶、反语、反复、借代。
2、类型高考必备12种修辞比拟考试频率最高!(二)常见修辞的表现形式1、比喻★概念:根据两种事物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方法。
★类别: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甲像乙)例如:江南的夏夜,蛙声如潮。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比喻词:像、如、似、好像、好比、仿佛、宛如等。
(二)常见修辞的表现形式1、比喻注意:比喻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若是同类事物,即使有“像”,也不算比喻。
例如:他长得很像他父亲。
(不是比喻)(2)暗喻(甲是乙)(甲成为乙)例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比喻词:是、成为、成了、变为、就是等。
(二)常见修辞的表现形式1、比喻(3)借喻直接把被比喻的事物甲说成/比喻成物乙,无比喻词。
例如: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作用:使语言生动形象(常见作用)使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议论文)注意:回答“作用类”题目,要考虑两个角度——(1)形式上,可准备的“套语”;(2)内容上,联系上下文的作用。
(二)常见修辞的表现形式2、比拟★类别:拟人、拟物。
★概念: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
(1)拟人(把物当作人)赋予物以人的感情、动作、状态或语言。
例如:山上漫起好大的雾,又浓又湿,悄悄地挤进门缝来。
(二)常见修辞的表现形式2、比拟(2)拟物(把人当作物)把活生生的人写成静态的,或者动物。
关键在模拟,并不求相似。
例如: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作用:拟人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现代汉语修辞国家精品课程课件PPT

拓展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和修辞 学著作,以拓宽视野和增强对修辞的 理解。
持续学习
提醒学生保持对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的 关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对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的展望
跨学科融合
随着学科的发展,现代汉语 修辞将与心理学、社会学、 文化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形 成更为丰富的研究领域。
语言技术的运用
拟人
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的特征,增强文学表 现力。
反语
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意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押韵
使诗歌的音韵更加和谐,增强音乐美感。
反复
通过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对偶
使用结构相似、意义相对的词语或句子,使诗歌更加工整、优美。
讲解了句子的结构、表达 方式和修辞手法,如排比 、对偶、顶真等,以提高 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重点介绍了如何构建完整 的文章或语篇,包括文章 的开头、结尾、过渡、呼 应等方面的技巧。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深入实践
建议学生在日常表达中积极运用所学修 辞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与讨论
建议学生加入相关的学术讨论群体, 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心得,共同进步。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05
现代汉语修辞的 基本概念…
语音修辞
词语修辞
句子修辞
篇章修辞
详细介绍了现代汉语修辞 的定义、特点、原则和功 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 基础。
讲解了如何通过语音手段 ,如押韵、节奏、语调等 ,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探讨了词语的选择、搭配 、锤炼等方面的技巧,以 及如何通过词语的巧妙运 用来表达思想感情。
现代汉语 修辞

境
言辞外语境 自然环境 情境 言辞内语境 语体风格语境
10
民族历史文化习俗及价值观 词语 句子 段落 章节语境
语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解释作用;二是过滤 作用。前者主要帮助听话人准确理解话语,后者主要帮助说话人 恰当表达思想感情。 修辞是语言运用的艺术,所谓修辞效果指的也就是话语说得 好不好。这个“好不好”的评判标准就是选用的语言材料对上述 语 境诸多因素的适合程度。适合程度越高,表达效果越好。反之就 没有什么效果。例如: 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一段对话:一辆公共汽车待上完客人后, 开始徐徐启动。这时,打扮入时的女售票员一边朝前挤一边高声 叫道:“买票、买票!”当售票员挤到一位戴眼镜的乘客面前时, 看见这位眼镜乘客正专心读一份报纸,就大声吼了一声:“喂, ‘眼镜’,买票!”这眼镜乘客被吓了一跳,立即掏出一元钱边 递过 去边说“到广兴车站”。女售票员接过钱装入票箱就“啪”的一 声关 了票箱。待她转身要走开时,“耳环,请撕票!”(“撕票”即 撕下 11 一张票——给乘客)售票员火了,说: “你怎么乱叫
4
修辞作为一种活动,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言 语交际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思考内容——言语表达——言语传递——言语接收——言语理解 在这五个阶段中,从“思想内容”到“言语表达”的语词转 换过 程中,就有一个追求语词表达效果的工作活动,这个活动就是 “修辞”。例如,首都师大的曲啸老师曾经应邀去某市监狱向在 押 犯人演讲。怎们称呼成了一个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称“同志”, 不 够格;称“罪犯”,听者不舒服。最后曲啸称他们“触犯了国家 法 律的年轻朋友们”,一声称呼,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在这里称呼 的选择就是一个选择锤炼的过程。 言语表达效果的加强,最根本的就在于完善和优化词语,要 5 根据表达的内容,选择适合话语情景的语言材料,进行恰当的表
《现代汉语》第六章_修辞_练习(有答案)讲课讲稿

第六章修辞一、填空1、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四种,如“月亮像玉盘”,其中的“玉盘”是,“月亮”是。
1、本体喻体比喻词相似点喻体本体2、比喻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如“党是阳光”是。
2、明喻暗喻借喻暗喻3、夸张分为、、三类,如“巴掌大一块地,他也种上了粮食”是夸张,“看到青青的秧苗,他就嗅到了面包的香味”是夸张。
3、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4、对偶从结构角度分为、两类,从语义角度分为、、三类,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
4、严对宽对正对反对串对严对反对严对串对5、修辞格的配合有、、三种方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那数不清的灯火就象千万颗星星飞上了天去”是。
5、连续(连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包孕(套用)复合(兼用)6、“。
6、暗喻7、“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7、以作者代作品二、单项选择1、“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A、借喻B、回环C、比拟D、借代2、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3、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4、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5、“瞧人家两口子,‘郎财女貌’,多般配!”这句话用了。
A、仿词B、夸张C、双关D、反语6、关于修辞,下列最准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修辞是指运用各种修辞格进行语言艺术的创新。
B、修辞是指有关修辞格运用的著作。
C、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D、修辞就是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中职教育-现代汉语(北大第二版 下册)课件:6.3 词语修辞.ppt

1.词语色彩的选用
•
词语的感情色彩体现了人们对某些人物、事物的褒贬
评价和爱憎感情。我们在运用语言时,应根据需要,认真
地区分和选择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准
确地、恰当地表达出来。如果不注意区分和选择,就容易
出现褒贬不当的问题。
1. 词语色彩的选用
•
如有人将持枪拒捕的歹徒写成“顽强抵抗”,把抓歹
而且还是语言交际中岔题、移花接木、双关等修辞手段构
成的重要语言因素。
2. 同义词的选用
•
一组同义词可以把同一概念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
所具有的不同属性的细微差别鲜明地表现出来。
2. 同义词的选用
• 如表示“看”这一动作有很多同义词: • 表示已经看到的,如“看见”“见到”等; • 表示向远处看的,如“望”“眺望”等; • 表示向上看的,如“仰视”“仰望”等; • 表示向下看的,如“鸟瞰”“俯视”; • 表示偷偷地看的,如“窥”“窥视”; • 表示专注地看的,如“盯”“注视”等; • 表示仔细地看的,如“审视”“查看”等; • 表示快速地看的,如“瞥”“扫视”等等。
2. 同义词的选用
•
这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同义词,有助
于人们区分客观事物或思想感情的细微差异,使人们的语
言表达更加精确、严密。
2. 同义词的选用
•
同义词可以满足交际上的需要,构成“委婉语”、
“禁忌语”等,如在某些场合,用“丰满”代替“肥
胖”,用“苗条”代替“瘦”,用“洗手间”代替“厕
• (孙懿华、周广然著《法律语言学》)
1. 词语色彩的选用
• 例②是个公诉词片断, 运用“惊慌失色”“终日惶惶不安 ”“罪行败露”“阴谋”“孤注一掷”“暴力”等感情色 彩鲜明的贬义词语,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被告人手段之残忍, 犯罪后果之严重。公诉人通过这些词语创造了一种令人愤 慨的氛围。这种氛围是富有感染力的,它能激起听众、法 官对被告的愤怒和谴责。所用的语句情感、语势强烈,显示 出咄咄逼人、无可辩驳的气势。
现代汉语修辞

第三节 句子的锤炼
❖ 句子的锤炼(又叫“炼句”)有其特有的内容。主 要有三个方面:
❖ 一是句子的安排。它指句子内部词语之间的语序、 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顺序、句与句的连贯以及句子的 周密照应、省略隐含等都应该仔细推敲,都是修辞 的范畴。
❖ 二是句式的选择。句子的长短、松紧、整散、肯定 与否定、口语句与书面语句、文言句与欧化句等各 种同义句式,都各有各的特色,句子形式各异,修 辞作用也不同,必须正确选择,还要注意配合使用。
在现代,“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1)指运用 语言的方法,技巧或规律;(2)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 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3)指以加强表达 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和修辞著作。
一般情况下,总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进行修饰
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即:修饰文字
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
❖ 1.长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的语境) ❖ 2.短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的语境) ❖ 3.相互转换(见书P232-P233)
句式的选择 和转换
(二)整句和散句
1、整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语境 2、散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语境 3、整句和散句的转换: (三)主动句和被动句 1、主动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语境 2、被动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语境 3、相互转换:
(四)肯定句和否定句
1、肯定句——是不含有否定词语的句子。 2、否定句:——含有否定词语的句子。 (1)单重否定句: (2)双重否定句: 肯定句和单纯否定句相比,一般是肯定句口气重,否 定句口气轻;肯定句是直接陈述,否定句则比较婉转。
如:“这个人好”(语气强)和“这个人不坏”(语
气较弱) 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同义时,一般是否定句比肯定句 口气更重,有明显的强调作用。同时又可以表示委婉 的语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意义的锤炼
•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锤炼意 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
-
11
1、词语的感情色彩要鲜明
• (1)有的词语本身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 (2)有些褒义词或贬义词靠与其他词语配 合,靠语境的帮助,可以变褒为贬或化贬 为褒,改变情感色彩
• (3)直接反用带感情色彩的词语,也可产 生特殊的情味和色彩。
• (4)有些词语选用它们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可以使感情色彩更加鲜明。
-
12
• 2、词语的语体 (风格)色彩 要鲜明
• 3、词语的形象 色彩要鲜明
• 2、把复杂的联合短语拆开,重复跟联合短 语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排比并列句式。
-
17
二、整句与散句
•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 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 句子叫散句。
-
18
三、主动句与被动句
• 运用被动句的两种情况: • 1、强调受事,而施事不需要说出,或不需
要说出,或无从说出时,就要用被动句。 • 2、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为了使前后分句的
-
13
声音的锤炼
-
14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 句式选择的依据大体是: • (1)根据内容的需要和不同句式本身表意
的鲜明程度; • (2)根据不同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
(3)根据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 • (4)照顾上下文的协调统一等。
-
15
一、长句与短句
• 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 则相反,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 (包括复句中的分句)。
• 为了适应某种话语的结构,虽然本体、喻 体都出现,却可以不用喻词。ຫໍສະໝຸດ • 2、程度不等的比喻(强喻)
• 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 的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 超过本体。
• 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周密了、严谨、精 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 明快、灵活。
• 就长句的结构形式来看,一般包含下列四 种情况:一种是修饰语较多,二是联合成 分较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复杂,四是分 句中结构层次较多。-短句的表现形式则刚 16
长句化成短句的方法
• 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 的分句,或者单独成句(可以是单句,也 可以是复句)
• 2、口语句式要求简练,关联词语用得少些 或不用;书面语句式因为要求严密的逻辑 性,关联词语用得较多。
• 3、书面语比较讲究语言规范,注意句子的 加工,有时 沿用一些文言句式。
• 4、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 方面,也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 22
第四节 辞格(一)
• 一、比喻
•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 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 叫“譬喻”。
主语保持一致,为了使叙述的重点突出, 语义连贯,语气流畅,也应该用被动句。
-
19
四、肯定句与否定句
•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 否定句有单重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单重 否定句只有一次否定。双重否定句最常见 的是先后连用两次否定,有两个否定词。 也可以用一个否定词再加上否定意义的动 词或反问语气。
-
20
五、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
• 我们可以把口语里经常出现而在书面娱里 较少出现的句式,叫做口语句式;把书面 语里经常出现而在口语里较少出现的句式, 叫做书面语句式。
-
21
两种句式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 1、口语句式结构比较简单、松散,多用短 句;书面语句式结构比较复杂、严谨,较 多使用长句。
-
8
四、修辞的作用和学习修辞的目 的
• 作用:(一)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 读欣赏能力。(二)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 和语言美的水平。(三)有助于社会信息 更准确畅通地传递。
• 修辞的作用也决定了我们学校修辞的目的。
-
9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
• 词语的锤炼,古人叫做“炼字”,锤炼的 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的表 达更加完美,即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还 要求词语用得好。
-
5
(一)修辞同语音的关系 (二)修辞同词汇的关系 (三)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
6
• 修辞不是语言的第四要素,它同语音、词 汇、语法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 属关系。修辞属于纯语言运用。
-
7
• 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修 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就语言三要 素来说,修辞是对它们的综合的艺术加工, 是它们的高级体现。
• 比喻的作用有三:
• 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话,帮人加深体味。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 象。
-
23
(一)比喻的基本类型
• 根据比喻的构成要素(本体、语体、喻词)的 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 1、明喻 • 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语体都出现,中间用
• 构成情景语境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主观 语境因素;二是客观语境因素。主、客观 因素都直接有力地给言语活动以语境上的 制约,从而形成修辞上的语境意义。
• 修辞上的语境意义复杂丰富:或增添新意,
或一语双关,或别致情趣,或弦外有音,
等等。
-
3
-
4
• 三、修辞同语音了、词汇、语法的关系
• 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 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修辞与语 音、词汇、语法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
“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一般、 像。。。似的”等一类的喻词。喻词“一样、 似的、一般、般”等有时单独放在喻体后面, 有时与前面的“像、如”等结合成“像。。。 似的”、“如。。。一般”等格式。
• 2、暗喻 • 暗喻又叫“隐喻”,本体- 和喻体也都出现,但24
(二)比喻的灵活用法
• 1、没有喻词的比喻
现代汉语修辞
-
1
第一节 修辞概说
• 一、什么是修辞 • “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第一,指运用
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二,指说话 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 动;第三,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 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
2
二、修辞和语境
• 语境一般分为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两种。 情景语境跟修辞的关系密切。它指语言运 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