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

合集下载

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精编版

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精编版

武家政治—— 幕府时代
室町幕府— 战国时代
德川幕府 —
幕藩体制、等级制度
闭关锁国
课堂检测
• 1.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 朝”的日本人,回国后所起的作用重大。这里的“作用 重大”包括( )
• ①主张实施变革 ② 提出效仿宋朝制度 ③推动大化改新 ④促进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历史九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富士山
学习目标
1.知道大和政权统一日本的史实; 2.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理解并掌握其影响; 3.了解日本幕府时代及其特征 。 4.对比大化改新和德川幕府“锁国”对日本的
影响,培养学生开放、宽容的心态。
5.大化改新的意义:
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使日本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目目标标导导学学三三::幕幕府府时时代代(武家政治)
武士: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 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 主从制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Hale Waihona Puke 幕府时代: 时 间:12世纪晚期——19世纪 幕府::镰仓幕府
独立完成知识框架(5分钟后展示)
大和 日本
???? 公家政治
背景 时间: 人物: 特点: 内容: 影响:
镰仓幕府——
主要特征?
—— 武家政治—— ??时代
——
目标导学一:大和
1)3世纪时,在本州 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 大的奴隶制国家,叫 “大和国”; 2)5世纪时,大和统 一了日本; 3)最高统治者:称 “大王”。

【教学设计】第11课古代日本

【教学设计】第11课古代日本

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二、教材解析本课主要讲述自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日本古代史,包括三个子目: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武士和武士集团,三个子目之间既是时间上的相继,也是内容上的递进。

“6世纪前的日本”子目重点介绍了大和统一日本后奴隶制社会的状况,也点出了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交往史,为第二子目进行了铺垫。

“大化改新”这一子目介绍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更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武士和武士集团”子目讲述了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封建社会的变化,出现了武士和武士集团,形成了幕府统治。

本课是《世界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中的第一课,与下一课《阿拉伯帝国》在内容上是并列关系,代表着亚洲国家步入封建社会的两种典型方式:学习和宗教。

同时日本作为亚洲的重要国家之一,了解其历史发展的进程有助于后续世界史的学习。

旧教材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整合在一课中,囿于篇幅的限制,只对大化改新这一重点进行了介绍。

统编版教材补充了奴隶社会时期日本的生产组织以及大化改新之后的日本社会发展走向,使得日本历史发展的脉络更加完整连贯,一方面更好地衔接了近代史上的明治维新,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日本形成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认知,为现实提供历史依据。

三、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唐朝的对外交往,初步了解了唐朝对古代日本的影响;通过中国近代史中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系统学习,知道了近代以来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史实;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的外交,明确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尽管部分学生知道日本号称大和民族,男生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比较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总体来说,学生对日本的了解,主要集中在近代以来中日关系这一领域,对于日本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却是匮乏的,日本古代史尤其如此。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知识点练习七十九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知识点练习七十九
A、伯利克里改革
B、查理·马特改革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答案】:
【解析】:
按时间先后顺序为下列大事排序,正确的是( )①大化改新②西欧城市重新兴起③查理·马特改革④奥斯曼土耳其兴起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答案】:
【解析】:
列出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日本是个擅于向外学习的民族,在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发动的“大化改新”,学习的就是( )
A、罗马共和国体制
B、希腊的民主政治
C、中国的隋唐制度
D、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答案】:
【解析】:
“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
材料一古代史上日本“拿来”外部才干是指孝德天皇在位时进行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同是天涯沦落人"。
为何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中日这次相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是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政治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材料一:在日本弱于他国时,他们默不出声地“拿来”外部才干,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然后自己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对外来技术改造和进化,直到超越。------摘自《作坊里的日本》材料二:"回首过去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七十九第1题【单选题】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查理·马特改革D、梭伦改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飞跃,这里“飞跃”的实质是( )A、建立了天皇制度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D、确立了封建社会制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D、在日本沿用世袭贵族统治制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7世界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法兰克王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孝德天皇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其内容之一是( )A、国家分给公民的土地,公民可终生使用B、将部民收归国有C、国家将土地分给贵族D、允许土地买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本是个擅于向外学习的民族,在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发动的“大化改新” ,学习的就是( )A、罗马共和国体制B、希腊的民主政治C、中国的隋唐制度D、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______是位于东北亚的岛国,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

它的文明是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了许多先进人物,某校九年级学生以“历史人物大家谈”为主题,进行了一次知识梳理。

①伯利克里: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领导雅典推行改革,创立并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请分别写出当时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民主权利享有者的名称,说明其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②孝德天皇:7世纪领导日本推行改革,把处于草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七十一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七十一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七十一第1题【单选题】这次改革后,日本人称他们的刀为唐刀,空手道叫唐手。

这次改革是( )A、伯利克里改革B、大化改新C、北魏孝文帝改革D、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孝德天皇发布《改新之诏》在各领划行改革,其中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贵族世袭制度B、城市自治机构C、政教合一国家D、中央集权国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社会( )A、内部斗争愈演愈烈B、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C、武士阶层形成D、大贵族势力专权跋扈【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

——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7世纪中期实行的改革B、改革效仿中国的隋唐制度C、力主改革的人物是伯里克利D、改变了社会性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建立法西斯专政D、战后社会改革【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

公元7世纪,在模仿中国的隋唐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体制进行的改革,其意义是( )A、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B、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C、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D、有助于打破氏族界限,统一日本【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日本“大化改新”得名的原因是( )A、这次改新是一次重大改革,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B、这一次的改新是以大化天皇为核心进行的C、改革仿照的是中国隋唐的“大化”制度D、进行改革的天皇的年号是“大化”【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六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大化改新②1861年改革③明治维新④戊戌变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

——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

《田令》中有“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这材料中反映了改革中哪项举措( )A、实行贵族世袭制B、颁行“班田收授法”C、田地可以自由买卖D、受田者死后,不用归还国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是“汉化”和“欧化”。

“汉化”是指(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确立天皇制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A、大化改新B、1861年改革C、明治维新D、战后改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646年,发布改新诏书的日本天皇是( )A、开化天皇B、明治天皇C、孝德天皇D、龟山天皇【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日本古代就拥有自己的文字。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图)材料二: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巩固辅导[含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巩固辅导[含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第三十篇第1题【单选题】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D、在日本沿用世袭贵族统治制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日出之处的国家”的指:( )A、中国B、日本C、朝鲜D、英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7世纪中期实行的改革B、改革效仿中国的隋唐制度C、力主改革的人物是伯里克利D、改变了社会性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A、伯利克里改革B、大化改新C、查理?马特改革D、梭伦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______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史称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问答题】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学史的目的之一是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

日本是我国的邻国,从历史来看,中日之间既有友好,又有对抗。

所以这个邻国的研究和关注就显得极为重要。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7世纪中期之前,日本苏我氏家族不可一世,下面的中小贵族也在疯狂地兼并土地。

残酷地剥削部民,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起来反抗,抗税逃亡,整个社会已处于混乱状态。

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参与隋唐制度,实行改革。

材料二:19世纪中叶,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天皇并无权威,大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

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门死死关上。

外国人中仅有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开放口岸──长崎从事商业活动,国民没有信仰自由。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知识点练习三十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知识点练习三十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知识点练习三十第1题【单选题】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仿照( )A、中国秦朝制度B、中国汉朝制度C、中国隋唐制度D、中国明清制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2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的日本被称为幕府统治时期,是因为( )A、天皇、将军、武士构成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B、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天皇成为虚君C、天皇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D、统治者在幕府议政【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 )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C、农民阶级的利益D、资产阶级的利益【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建立法西斯专政D、战后社会改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

公元7世纪,在模仿中国的隋唐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体制进行的改革,其意义是( )A、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B、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C、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D、有助于打破氏族界限,统一日本【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 )A、废藩置县B、推翻幕府统治C、实行征兵制D、文明开化【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华,相关课题研究(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2世纪晚期,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置幕府,武士贵族专权自此始,天皇形同虚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 6世纪前的日本 1、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_____ 大和 政权统一了日本。它的最高统治者 称为“_______ 大王 ”。 知识点二 大化改新 2、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列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3、时间: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 646年 孝德天皇 4、主要内容: 中央集权 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________ 国有, 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____ 赋税 成为公地、公民;统一________ 等。 中央集权的封建 5、意义: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_______________ 国家。 知识点三 武士和武士集团 6、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 武士 ”。 事集团,成员成为“________ 征夷大将军 ”称号,设____ 幕府 于 7、12世纪晚期,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_________ 镰仓。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武士阶层 8、幕府统治时期,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______ 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展 武士道 现武士阶层道德与行为规范的________ 。
课堂小结
统一:5世纪初 , 大和统一日本 古代日本 大化改新 背景 时间 内容:政治上、经济上 意义 武士和武士集团
武士集团的形成
幕府统治的建立
武士道
课堂训练
1、 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 了日本。它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 A.天皇 B.国王 C.大王 D.将军 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公元646 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 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 A.阿拉伯帝国 B.唐朝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安京平面图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西 市
朱 雀 大 街
东 市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始铸于621年) (始铸708年)
探究三
武士和武士集团
(1)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 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 组成庄园。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 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成 为“武士”。 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大的首领。 组成大的武士团。
探究二 大化改新
六七世纪时,日本 社会发生了什么变 化?
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下层民众反抗。
那时的中国什么样子呢?
初唐时期(即贞观年间),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 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 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 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 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 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合作探究探究一 日本的统一3世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
较强大的奴隶制
国家,叫“大和
国”.
5世纪初,大和
统一了日本
探究点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 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 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 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 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 似于奴隶。
C
A
6、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
C
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C
B
3、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 “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 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B
4、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标 志性事件是 ( ) A.大和统一 B.幕府统治建立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5、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 是( )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 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大化改新的意义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 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 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 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 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 列方法也几乎一样。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情境引入
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日本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 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这 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学习目标:
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 背景,准确无误地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 2、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3、通过小组讨论,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 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 道的实质。
假设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 大和国遣唐使,面对当时两国 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
日本“大化改新”

背景(原因) (1)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 (2)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 (催化因素)
(1)时
间:
646年 (2)人物: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日本“大化改新”
• 内容
(1)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 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 国有,成为公地、公民;统一赋税等。
(2)幕府统治的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 ”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3)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 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 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仅是国家。 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 人的忠实奴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