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合集下载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的解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内容。

2. 角色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3. 主题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不应轻易放弃自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内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不应轻易放弃自己。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通过让学生阅读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对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3. 欣赏与评价: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故事的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故事,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内容。

3. 角色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不应轻易放弃自己。

5. 欣赏与评价: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7.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一篇关于故事的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自我认知的程度。

3. 通过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原文或改编文本。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准轻声词语,正确认识多音字。

重点指导写好“挖”字。

2.在不理解的地方或体会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加以理解体会。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加以理解体会。

教学难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加以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1.(出示老虎的图片)看到“大老虎”三个字,你的印象是什么?(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有关老虎的俗语,大家来读一读。

2.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却是一只完全不一样的老虎(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师简要解释“窝囊”的意思。

(没有本事的意识)你有什么疑问?在题目旁边作批注了吗?这只窝囊的老虎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快速默读一遍课文。

图片二、检查预习过渡:要理解课文,首先要读通课文。

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我来考考你们,准备好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好,自信!】1. 读好易读错的词语。

2. 多音字。

“角、着、露、哄”3.读好轻声字。

课件出示轻声字“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师相机正音,生齐读。

4. 读好几个成语。

三、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并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

过渡:字词掌握好了,相信对课文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你们在自读课文时,如果遇到了疑问或特别有感受的词句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对,作批注】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在有疑问或感受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师提示:先不着急读课文,想想怎么在有疑问或感受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呢?师谈话:回顾第二单元,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写在空白处,这就是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出示图片讲解);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做点批注。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1.3 通过故事,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讲述了一只大老虎,因为自己的外貌和能力与其他老虎不同,而感到自卑和窝囊。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境后,这只大老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自信心,成为了一只勇敢的虎。

2.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和寓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故事的情节和背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基本内容。

3.2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从故事中找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3.3 实践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4.3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从故事中找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4.4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

4.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能够复述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5.2 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找到自我价值和自信心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

5.3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积极,能够与其他同学良好配合。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故事文本。

6.2 辅助材料: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6.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等教学工具,用于展示故事内容和进行讨论。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3.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在不懂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难点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1.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什么?(出示老虎的图片)图片上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有什么本领? (板书题目:一只________的大老虎)(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2.(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叶至善及相关写作背景。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教师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

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1)“窝囊的大老虎”是谁?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为什么会觉得“窝囊”呢?2.再读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一直期待参加文艺表演。

第二部分(第3~15自然段):写“我”排练节目的情况。

第三部分(第16~19自然段):写“我”演出时的紧张和狼狈。

第四部分(第20~21自然段):写“我”演出后寻找失败的原因及内心的困惑。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小组内进行交流。

四、熟读课文,批注交流1.回顾上一篇课文《牛和鹅》学习的关于作批注的角度。

提示:可以从对课文内容的疑问、对课文内容的体会、读了课文后获得的启发等角度作批注。

2.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作批注。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成长。在教学评价方面,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情感共鸣的激发:通过故事情节的解读,让学生体会到勇敢、自信的重要性,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感体验。
-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爱同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设想
1.导入新课:采用谜语、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学习:
-生字词学习: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词。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性格的分析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于文章结构、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理解尚需加强。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语文素养。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正处于形成阶段,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本节课通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对生字词的掌握,以及对文章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的理解。此外,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生字词的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窝囊”、“懦弱”等,并能结合语境正确运用。
-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指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寓意,理解作者通过故事传达的勇敢、自信等价值观。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通过演唱分析歌曲的词结构,帮助幼儿初步熟悉创编的方法和形式。

2、引导幼儿由浅入深逐句的进行歌词的创编,激发幼儿的创编兴趣和激情。

3、培养幼儿用图画的形式表达所要创编的内容,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

活动准备:课前丰富幼儿的语言和生活经验。

三幅、(两只老虎)歌词四句、幼儿人手一份作画工具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很奇怪的画,一起来看看。

(出示图一)2、画上有什么?它们真奇怪,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3、集体演唱歌曲(两只老虎)提醒幼儿演唱时可幽默一些。

4、(出示歌词),这首歌共有几句歌词?分析歌词结构。

二、激发兴趣,创编活动。

(一)创编第一句歌词1、除了老虎,还有什么动物是跑的快的?(幼儿自由说说)2、我们来把这首歌的第一句改成别的跑的快的动物来唱唱吗?(幼儿唱一句,老师唱后面的歌词)肯定幼儿的创编,鼓励幼儿唱和编。

(二)创编歌词第二句1、想一想,跑得慢的动物有哪些?(提醒幼儿自己说一说,改掉歌词唱一唱。

)2、请幼儿上来唱给大家听。

(老师把幼儿创编的歌词用图画下来)(三)创编第三、四句。

这首歌很有意思,小朋友想想小动物没有眼睛、没有鼻子会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把三、四两句歌词该掉唱一唱。

(四)进一步深入创编活动1、老师总结:小朋友象个作词家一样,真能干。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许多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编歌词的。

2、老师师范自己的创编作品“两朵菊花”“两个小朋友”(出示,边唱一遍)3、小朋友也可以把自己创编的歌词画下来的。

三、深入创编,绘画表达。

幼儿想好歌词,可边画边唱。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第【2】篇〗一、文本教学解读《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一篇内容妙趣横生,语言幽默逗趣的好课文。

初次与课文相遇,就被课文的题目所吸引,心里不禁暗暗质疑:为什么说这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呢?这只大老虎到底窝囊在哪里呢?心里有了疑问,阅读就有了方向,一口气通读完课文后,终于明白了这只大老虎到底“窝囊”在了哪里——这只老虎不会豁虎跳。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评价任务1.根据生活实际和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学生能够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关键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变化。

3.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找出起因,经过,结果,通过提炼关键词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引入课题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见过老虎吗?老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老虎在我们的印象中是那么的凶猛。

可是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认识的这只大老虎却很窝囊,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激趣导入,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环节二学习新知二、交流预习,识字读文1.课件出示本课会认字和会写字,认读生字,重点指导易混字和易写错的字。

2.学习一篇课文,理解词语是很重要的。

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是通过什么方式理解的。

3.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能通过预习自主识记生字词,并理解课文关键词语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师及时作出评价。

1. 默读课文,看看文中有哪些角色?2. 这些人和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概括。

能够初步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指向目标三)环节三积累提升四、品味朗读1.请同学们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边画出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2.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

3.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也记不起来?能通过自读、默读品味作者语言中的感情,感受作者期待、自信、紧张、不明白的心理变化。

板书设计:18、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心理变化:期待——自信——紧张——不明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第【2】篇〗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

19课一只窝囊的老虎教案

19课一只窝囊的老虎教案

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自己的想象和创作。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情,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老虎有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自然地引入本课的主题。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朗读技巧。

3. 细读课文:带领学生逐段细读课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思想和观点。

教师巡视课堂,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创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创作一个与老虎有关的小故事或者短文。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进步情况。

同时布置课后作业和预习内容。

7. 情感教育: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情,教育他们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关爱他人,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哲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拓展思路和提升表达能力。

3. 创作法: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创作练习,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如PPT课件、图片、音频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重点指导写好“级、划、尝、改、亏“这几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教学重点: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准备稿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
1.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什么?(出示老虎的图片)图片上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会什么本领?(板书题目:一只______的大老虎)(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
2.(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
“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 02. 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

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1 03. 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演技.撤.换砸.锅笨拙.逗.乐殷.切半晌.豁.虎跳撇.嘴头罩.羡.慕(易读错)
角.色四脚着.地直冲.脑门露.脸哄.堂大笑(多音字)
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这组加点字变浅色)(轻声词)
接连不断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踱来踱去通情达理(成语)
1 04. 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105
1 05. 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
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
【设计意图: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人物和事情经过结果概括课文。

把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或是换一个意思相似的词,或是请同学帮助等方法去理解难懂的字词,时刻归纳总结学习方法。


三、细读课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1.(出示提示句)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不好时,我⋯⋯
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
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时,我⋯⋯
演完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
我至今还不明白⋯⋯
2.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

板书:期待自信紧张不明白
3.再完成课后第一题填写完表格。

4.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你有过紧张得的时候吗?回想一下,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设计意图:课文很长,情节一波三折,很多心理活动没有明显的“我想”做提示,孩
子们可能看不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心理活动。

所以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过程找
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再用几个词总结归纳我的心理变化,最后完成课后题的表格,学习有梯度,由易到难。


四、创设情境,练写心理活动
1.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
动变化写得丰富而生动。

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你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两字、三字、四字看谁说得多?(难过后悔快乐激动兴奋得意美滋滋垂头丧气兴高采
烈⋯⋯)
106
2.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说一说)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得都是计算题,我⋯⋯。

放学路上,我⋯⋯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妈妈问:“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
考了多少分?”我⋯⋯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
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
因,争取下次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事情发展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才能有感而发。


五、变换题目开导作者
1.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目改一改。

你想怎么开导“我”呢?(引导学生说:“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
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2.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
1.出示“我会认”和“我会”的字在文中的词语,指名领读。

2.出示注音生字,开火车认读。

3.观察字形、结构、部首。

说说哪个字最难认,交流识字方法。

二、指导写字
1.出示几个要求会写的大字。

(级、划、尝、段、改、亏、强、枪、达、挖)2.动画演示“级”、“划”“尝”“段”“强“的笔顺。

注意“及”和“戈”“弓”字笔顺。

“段”的第一笔是撇,提醒学生不要连写。

3.“尝”上面要和“学”上边区分。

“改”左边第三笔是提。

“亏”字下面是竖折钩,
不要和“专”字下面混淆。

“达”第三笔是点。

“枪”右边不要写成“仑”。

“挖”最后一笔折
要向左斜。

4.形近字比较:级极枪抢亏专技枝
5.多音字组词:划角
6.把每个字认真写三遍,同桌互相检查纠错。

107
【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很多,易错的笔顺和易读错写错的字都很多,而且每个字特点
各不相同,有的字笔顺和重要笔画都要强调,需要多花点时间来学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