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五课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1)、试指出A、B、C三种宗教的名称。 (2)、以上三种宗教中建立了政教合一国家 的是哪一个?哪一个发展成为中古时期欧洲的 主导思想? (3)、写出B、C两宗教的经典 (4)三种宗教有何相同点?你如何认识?
2、陈冰《作坊里的日本》写到: ……日本有“心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 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 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 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 向老师习。
(1)日本各岛在一世纪前后,开始出 现奴隶制国家,(2)奴隶制国家 大和兴起;(3)大和不断征服扩 张,5世纪统一日本
1、看地图,日本与哪些国家关系密切? 2、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在什 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 背景: 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 国际上:中国隋唐先进制度的影响
第五课 中古时代的 东亚和西亚
古埃及、巴比伦、 印度、中国
它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 匮乏,它同大陆上的中国和朝鲜 半岛距离最近、交往比较方便。 它是一个地处亚洲东部的岛国, 是当今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 的第二经济大国
古代日本是随大和的兴起和扩张而 走向统一。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国, 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
C.明治维新 D.废除农奴制改革
7.日本大化改新的目的是
()
A.平定统治阶级的内讧 B缓解社会危机,摆脱困
境
C.效仿中国
D.镇压下层民众
完成下列填空 1、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是____年,当时中国处于 _____时期,阿拉伯繁荣时期中国处于____朝代 2、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
日本大化改新
一、背景:
1、国内: 2、国际: 二、内容: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5课中古时期的西亚和东亚[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5课中古时期的西亚和东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1959dd58f5f61fb636660b.png)
状况允许的信徒来说,一生至少应去圣城麦加朝觐一
次(这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被称作“哈 吉”Hajj)。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大约有 200万人涌向麦加朝觐。
麦加朝圣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宗教朝圣仪式,是经 济和身体上有条件的每一位成年穆斯林信徒所负的一 项宗教义务。所有穆斯林,无论是男是女,都会尽最
3、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 A、《佛经》 B、《圣经》 C、《古兰经》 D、《道德经》 4、阿拉伯帝国极盛时首都在( 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C、麦加 D、巴格达
)
外因:受到中国隋 唐先进制度影响 性质: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作用:有利于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
创始人: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兴起 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七世纪) 经典: 《古兰经》 阿拉伯帝国 全盛:8世纪横跨亚非欧三洲 影响:推动东西方的交流与沟通 灭亡:1258年亡于蒙古军
1、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和原因的是 ( ) A、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 B、改革派发动宫庭政变 C、参照中国唐朝的经济制度 D、为日本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 2、“大化改新”标志日本社会( ) A、内部斗争愈演愈烈 B、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C、武士阶层形成 D、大贵族势力专权跋扈
阿拉伯的扩张:8世纪中叶 地跨亚、非、欧
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绘画)
2、阿拉伯帝国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1)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而广为传 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中 古 时 代 的 东 亚 和 西 亚
原因
内因:下层民众反 抗统治阶级内讧
日本大化改新 (646年)
穆罕默德向信徒传教
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 • • • 创立伊斯兰教 麦加传教 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攻打到麦加城下,与麦加贵族达成 协议
第五课中古时代的中亚和东亚

世界三大宗教比较表
产生时间 公元前 佛教 6世纪 公元1 基督教 世纪 公元7 伊斯兰教 世纪 宗教 发源地 创始人 释迦牟尼 耶稣 经典 《佛经》 《圣经》
古印度
巴勒斯坦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古兰经》 麦加地区
小结
东亚 日本 方 式 : 大 化 改 新
原因:
内因:①反抗②内讧 外因:①朝鲜②隋唐
资料再现——6世纪下半叶的日本
社会矛盾十分 阅读资料,找一找:当时的 尖锐,统治阶 日本社会有哪些成员构成? 级内杠,下层 民众反抗。
那时的中国什么样子呢
初唐时期(即贞观年间),唐太宗调整统治 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 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 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 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 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 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第5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内容标准】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重点识记
1、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
646年、孝德天皇 2、伊斯兰教兴起的时间、地点、人物、经 典? 7世纪、阿拉伯半岛麦加、穆罕默德、《古 兰经》 3、公元8世纪中期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是?首都是? 阿拉伯帝国、巴格达
2、“大化改新”标志日本社会( A、内部斗争愈演愈烈 B、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C、武士阶层形成 D、大贵族势力专权跋扈
)
3、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A、《佛经》 C、《古兰经》
) B、《圣经》 D、《道德经》
4、阿拉伯帝国极盛时首都在( ) 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C、麦加 D、巴格达
2.内容:
123第5课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8、世界三大宗教是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 (1)佛教:1)产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 2)产生地点: 在印度 。 3)创始人: 释迦牟尼(乔答摩.悉达多)。 (2)基督教: 1)产生时间: 公元1世纪(上半叶) 。 2)创始地点: 巴勒斯坦地区 。 耶稣 3)创始人: 。 (3)伊斯兰教:1)创立时间: 公元7世纪 。 2)起源地点: 阿拉伯半岛 。 3)创立人物: 穆罕默德 。
★★二、伊斯兰教(P30) 阿拉伯半岛 1、起源地点: . 公元7世纪 2、创立时间: 。 穆罕默德 3、创立人物: 。 4、经 典: 《古兰经》 。 ★★5、世界三大宗教是: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 ) 其中,宣扬极乐世界的“平等”是 佛 教, 伊斯兰 信仰上帝是 基督教。信仰“真主安拉”是 教. 麦加 6、伊斯兰教的圣地是: 。 伊斯兰教 7、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教徒)过开斋节 和 有关。
第二单元
第
中古亚欧文明
5 课(P29)
中古时代的东亚(日本) 和西亚(阿拉伯帝国)
( 中古时代,是指人类社会 处于封建 社会时代,
从公元5世纪至15世纪)
★★一、大化改新:(发生在日本) (P29) 1、推动大化改新的因素有:1)国内因素有: 统治阶级内讧 , 下层民众反抗.(这是根本因素) 2)国外因素有: 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 (这是催化因素)。 2、时间、人物:( 646年元月,孝德天皇 ) 3.参照哪国什么制度:参照 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 (包括当时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实施一系列改革 4.性质及影响:大化改新是一场 自上而下的政治 改革, 为日本 社会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 社会向封建社会的 过渡。 5、中日交往开始于 汉 朝,关系密切在 唐 朝。
讲课用第5课《中古时期的东亚和西亚》课件_华师大版概要

一、东亚:日本大化改新
有哪些因素推动大化改新的进行?
统治阶级内讧(领导层矛盾) 内因: (根本原因) 下层民众反抗(阶级矛盾)
外因: 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催化因素)
要求改革的中大兄皇子联合贵 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了把 持中央政权的旧贵族苏我入鹿,
拥立孝德天皇,改元大化。
中大兄皇子
646年,孝德天皇颁 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 隋唐制度,进行改革, 史称“大化改新”。
2、伊斯兰教是在什么情况下兴起的?
3、你知道哪些有关伊斯兰教的知识?请说一 说。
二.伊斯兰教的兴起
1、背景
伊斯兰教兴起前夕的阿拉伯半岛 处于怎样的社会景况?
从内部环境看: 新旧社会交替, 社会矛盾尖锐。
从外部环境看: 外族长期侵扰, 社会秩序动荡。
圣地——麦加
伊斯兰教
伊斯兰(Islan),原指“顺从”、 “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间独一 无二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 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仰伊斯兰教 的人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信 仰安拉,服从先知的人。穆罕默德传 教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神信仰,把阿拉 伯各个部落纷繁不一的多神信仰统一 起来。
日本地理教科书一段课文
思考:日本的文字、古代服饰与我国 文 字、服饰是否有相似之处?
日本奈良时代服饰
•
而唐 优 来王 雅
朝美 的丽 妇的 女和 服服 饰是 改根 良据
•
字本甚 书身至 法就有 家是些
出日 色本 的天 汉皇
二、西亚:阿拉伯文明
(一)、伊斯兰教的兴起:
看书P30—31思考: 1、伊斯兰教起源于 亚 洲西部的 阿拉伯 半 岛;兴起于 7 世纪;创始人是 穆罕默德 ;伊 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是《 古兰经 》。
第5课_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华东师大版)

4)、7世纪中期,宫廷政变成功, 天皇实施改革。
神武天皇,日本第一任天皇, 传说为天照大神的后裔。
中臣镰足,出身于贵族家庭, 父亲及祖辈是朝中世袭的祭祀官,属 于朝廷重臣。中臣镰足继承父亲的官 职不久,即辞官退隐。 当时,日本有很多人从中国的唐 朝学习归来,在日本各地讲学。
中臣镰足向这些人学习中国的儒、 佛等多家学说,吸收新知识,产生了 要改造日本社会的思想。 他对当时的权臣苏我入鹿父子等 人擅权专政的做法非常不满。要想改 造日本社会,只有除掉苏我父子。
的国家。
4、半岛的统一:630年,攻打到麦加城下,与麦加 贵族达成协议,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632年, 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建立起来。 5、帝国的建立与灭亡:8世纪建立阿拉伯帝国。 1258年被蒙古所灭。
东有大唐帝国,西有阿拉伯帝国 (大食帝国)。
麦 加 大 清 真 寺
麦加——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麦加朝圣
二、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6至7世纪,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 的国家;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 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6、伊斯兰教传播的作用:
2、伊斯兰教创立、传播的过程: 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民族界限,促进阿 拉伯国家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时间: 7世纪初 地点: 麦加 创立者: 穆罕默德 3、国家的建立: 622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
第5 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第5 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上饶县清水中学
日本概况
国名:东瀛、东洋、扶桑 国旗:日之丸,日出之国 国徽: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 花瓣图案,在日本天皇及皇室使用 的器具上经常出现这个徽记。 国歌:《君之代》 国花:樱花 国服:和服
中古时期的东亚和西亚PPT课件2 华东师大版

8、世界三大宗教是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 (1)佛教:1)产生时间: 公元前6世纪 . 2)产生地点: 在印度 。 3)创始人: 释迦牟尼(乔答摩.悉达多)。 (2)基督教: 1)产生时间: 公元1世纪(上半叶) 。 2)创始地点: 巴勒斯坦地区 。 耶稣 3)创始人: 。 (3)伊斯兰教:1)创立时间: 公元7世纪 。 2)起源地点: 阿拉伯半岛 。 3)创立人物: 穆罕默德 。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 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二、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六、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汪洙 七、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方志敏 八、当我真心在追寻著我的梦想时,每一天都是缤纷的,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小时都是在实现梦想的一部分。——佚名 九、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佚名 十、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十一、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十二、世之初应该立即抓住第一次的战斗机会。——司汤达 十
【原创】九上第5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富 士 山
大化改新时的日本 中国隋唐
大
中 二官八省
政央
三省六部制
化 改 新
治
地 方
设立国、郡、里
郡县制
的 内
容
班田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均田制
经济
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
改革的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的模仿。
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讨论: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 源匮乏,但日本现已居世界第二经济 大国。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的这段 历史,你有何启示?
三、阿拉伯帝国
❖建立:8世纪 欧亚非 ❖首都:巴格达 ❖影响: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灭亡:1258年亡于蒙古军
第5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学习目标
❖大化改新的原因?时间?影响?
❖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创始人?经典? 教义?
❖阿拉伯帝国建立时间?首都?影响? 灭亡?
一、大化改新
❖原因:统治阶级内;下层民众民不
聊生;日本在朝鲜的侵略势力又被驱逐; 中国隋唐先进文化的影响。
❖时间:646年 ❖影响: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日本人由于环境的限制,常对国家 和民族的前途有忧患意识,善于学习是 日本民族的特点。在古代,日本向先进 的中国学习,在近代向西方学习,不断 改革创新,因而有了第二经济大国的地 位。每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学习他人之 长,克服自己之短。
二、伊斯兰教的兴起
❖起源地: 阿拉伯半岛 ❖创始人:穆罕默德 ❖经典:《古兰经》 ❖教义:信仰真主安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学习目标】
1 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分析大化改新和伊斯兰教兴起的原因,归纳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简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出现。
难点: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关系。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东亚:日本大化改新
1从地图上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同中国、朝鲜半岛距离最近,关系密切
2、原因:①内因:统治阶级内讧根本
下层民众反抗因素
②外因:受中国____先进制度影响——催化因素
3、时间___ 改革者____、性质: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
二、西亚: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了解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特征和重要位置——(地处西亚、邻近北非和东南欧)
[伊斯兰教的兴起]
1、背景:①内部环境:新旧社会交替
社会矛盾尖锐
②外部环境:外族长期侵扰
社会秩序动荡
1、全盛:时间:____,横跨亚非欧三洲,首都____
2说一说阿拉伯帝国在世界文化史上有什么意义?
影响:①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②推动东西方的交流与沟通
3、灭亡:____年亡于蒙古军
(二)合作探究
1、日本的大化改新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帝国的形成有何关系?
3、比较世界三大宗教
4、你知道与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和习俗吗?当今世界各地时有发生与宗教有关的地区冲突,请你举出几个与宗教有关的宗教问题。
三、【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达标检测】
(一)、1、日本大化改新开始于()
A 公元前645年
B 公元前646年
C 公元645年
D 公元646年
2、日本大化改新效仿的是()
A中国隋唐制度 B 希腊的民主制度C 罗马的元首制度D 中国明清制度
3、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
A释迦牟尼 B 耶稣 C 穆罕默德 D 乔达摩-悉达多
4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时间是()
A7世纪初 B 7世纪中叶 C 8世纪初 D 8世纪中叶
5伊斯兰教在形成过程,与其他世界宗教不同的是()
A成为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 B 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形成
C 有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D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
6.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
公元7世纪,在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
C.明治维新
D.废除农奴制改革
7.日本大化改新的目的是
A.平定统治阶级的内讧B缓解社会危机,摆脱困境
C.效仿中国
D.镇压下层民众
(二)、完成下列填空
1、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是____年,当时中国处于_____时期,阿拉伯繁荣时期中国处于____朝代
2、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___
3、清真寺、星月旗与____宗教有关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宗教A在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大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消极作用。
材料二早期的宗教B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济,患难相恤,鼓吹正义必胜。
材料三宗教C信仰真主安拉为主要教义。
(1)、试指出A、B、C三种宗教的名称。
(2)、以上三种宗教中建立了政教合一国家的是哪一个?哪一个发展成为中古时期欧洲的主
导思想?
(3)、写出B、C两宗教的经典
(4)三种宗教有何相同点?你如何认识?
2、陈冰《作坊里的日本》写到: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
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
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习。
回答问题
⑴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是谁?
⑵日本在向这位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性质如何?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