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

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191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也译作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

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在长达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处于教育的第一线。

长期的教育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教育工作经验。

在实践中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前辈教育家的思想。

他在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理论概括创建了洋溢着创新意识的教育思想体系。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治校”思想( 一) “教育思想治校”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

他针对前苏联学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的做法以及其他误区,结合前人的学校管理思想和自己的思考提出了“教育思想治校”的思想。

凡读过《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人,定会留下这样一个深刻印象: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师的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让教师们过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即给他们提供充裕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有暇思考教育学工作难题,有暇结合工作实际博览群书,引导他们沿着实践、读书、科研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前进,使之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最终达到用共同的教育信念把全体教师团结成一支攻克教育堡垒的坚强队伍。

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思想治校的重点放在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他不仅领导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把整个学校变成了一个活跃的“创造实验室”,而且在实践中采取了许多旨在培养教育素养的,颇具特色的做法。

苏霍姆林斯基健康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健康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健康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是俄罗斯的一位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健康教育思想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的健康教育思想强调了整体健康的概念,他认为身体健康只是健康的一个方面,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的健康同样重要。

他主张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理品质,来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在健康教育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倡以身作则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者应该积极地参与学生的生活,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并通过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

他还主张通过开展活动、游戏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此外,苏霍姆林斯基的健康教育思想也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个性化地设计教育方案,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健康目标。

总的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健康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强调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和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他的思想为今天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引言在教育领域,教育思想家们通过对儿童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其中,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广受关注,他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本文将探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以及其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第一部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Lev Vygotsky)是20世纪俄罗斯的一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的社会发展和语言的重要性。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社会环境对其认知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他提出了“区域前进理论”,强调儿童发展的核心是在社会和文化中发生的。

他认为,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实践,儿童能够通过内部化和协作建构知识。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关注儿童语言的发展和使用。

他认为语言是思维和社会交往的工具,促进了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的“区域理论”认为,语言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对于儿童的思维发展至关重要。

他提出了“助人为乐”的概念,即儿童通过与有经验的成年人互动,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二部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教育工作者通过遵循苏霍姆林斯基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以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育工作者强调儿童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自我决定。

他们鼓励儿童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其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在教育中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儿童能够充分发挥其潜能,提高学习动机和兴趣。

其次,教育工作者注重儿童之间的合作学习。

他们鼓励儿童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和讨论,通过互动和分享经验,儿童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部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一、论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

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1)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2)关于德育。

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

(3)特别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

”(4)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

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

(5)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于智育。

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

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智力。

他是知识与智力的统一论者,提出学生的知识要建立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包括:给儿童上思维课;开展课外读书;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课外小组活动等。

在帕夫雷什中学,所有学生整个下午都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小组多达到一百多个。

关于体育。

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

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

”(6)并响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个还是健康”的口号。

他不允许低年级儿童在室内进行三小时以上的脑力劳动,反对让12-15岁的少年每天花费四、五个小时去做家庭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和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首先要有对人的高度理解和尊重。

他强调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 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这种发展既包括知识的学习,也包括道德、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他强调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审美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3. 注重实践和创新:苏霍姆林斯基提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

他强调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生活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提倡合作和共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合作和共享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品质。

他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

5. 注重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提倡自我教育的方法。

他认为,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6. 关注家庭教育: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学校和社会共同合作,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以上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方法的一些主要内容。

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际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些思想和方法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并 是 , 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并非要求
将其作为学校 教育的理 想和 目 每 个 人 的所 有 方 面都 均 衡 发展 ,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 个性全 面 和谐 发 展 教育 由体 育 、德 育、
标 。在 他看 来 , 所谓 个 性 全面 和 也 不 意 味 着 每 个 人 能 够 胜 任 所 智育 、 劳动教育和美育组成 。 谐 发 展 即 意 味 着 人 在 品 行 上 以 有 的工 作 , 1 . 体育 能够 不停 地 从 一个 职
了。
体 育 活 动 在 促 进 青 少 年 身 体 健 阶 段 , 即正 面 教 育 阶 段 、 自我 道 习惯 时 , 道 德 信 念就 稳 定 地 形 成
康 和 全 面 和 谐 发 展 中 的 作 用 深 德评 价 阶段和 道德 成 熟阶 段 。在 信 不 疑 。他 确 信 : 有 规 律 的 经 常 第 一个 阶 段 , 教 育 学 生 体验 亲 切 性 锻 炼 不 仅 可 以便 身 体 变 得 健 的 同情 , 对 恶 行 的愤 懑 不平 等 情
苏霍 姆林 斯 基 强 调指 出 , 全 性发展 ,全面发展 是难 以实现 要求 学 校 的环 境 布 置 、 教 学设 备
面发展是指学生的身体、品德 、 的

智力 、 劳动 和 美感 等 方 面都 得 到
发 展 。忽 视哪 一方 面域 只偏 重哪 面 和 谐 发 展 的 观 点 是 他 的 个 性 该 制定 合 理 的作 息 制度 , 因 为这
人, 应 当第 一 , 是 社 会 物 质 生产 了必 然 的联 系 。在 他看 来 , 人 的 生 战胜 一 切 艰 难 险 阻 的意 志 的

领域和精神 生活领域 中 的创造 全 面 发 展 同掌 握 高 深 的知 识 、 同

苏霍姆林斯基的几个重要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几个重要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热爱儿童,热爱教育工作。

他对儿童充满了无限深厚的感情,对教育理论提出十分丰富独到的见解,可以给予我们多方面的、生动而实际的启发。

1.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要使学生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首先是要尽可能发现“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财富”,这种财富就是学生的各种潜在智能,教育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特点并产生自信。

尤其是对于智力较差的学生,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也不能“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未见到整个花朵”。

对于教育的内容,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德育、智育、体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他认为,各方面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且是一个有机统一完整的过程,而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中心环节是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还有一个特点是提倡“自我教育”,而且这是学生能否真正接受教育成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关键因素。

“自我教育”要求教育学生自我尊重、自我克制、自我完善。

2.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教育在德育方面,他认为,儿童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习惯是教育和培养的结果,提出要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放在极端重要的地位,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和情感的基础,而人道主义思想情感的培养必须从儿童早期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还主张在学生中培养真正的友谊,反对在集体面前当众揭发或以公开批评的方式帮助犯了错误的学生。

在智育方面,他提出要把智力放在首位,并创造了“思维课”这一独特的教学形式。

在体育方面,他认为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校长的重要职责。

在美育方面,他将各种艺术教育和音乐教育与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结合起来。

在劳动教育方面,他强调儿童的劳动教育应该从学习开始,永不间断,要使体力劳动和创造价值结合起来,使劳动成为学生表现创造精神和培养自尊心的手段,成为发展个人多方面兴趣的中心。

3.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用科学的教育理论领导和管理学校,而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教育和教学工作,即突出人的培养,其他行政事务工作都应以此为中心,并且服务于这一中心。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思想家、法学家,在九十年代苏联帝国亡解体之前,他的理论博大精深,被视为苏联社会发展的理论引导者,包括教育思想在内,它在当时月季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教育思想是以“社会主义”为基础,以“反资产阶级和反俄国封建制度”为宗旨。

他认为,教育应该在社会主义和苏联式共产党民主观念的基础上进行,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活跃的社会分子。

首先,他认为应使用军事化的方式来管理教育,让共产主义的精神与苏联的封建精神统一起来;其次,让学生在实践实验中去培养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开发他们的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最后,他敦促学生担负社会责任,履行共产主义公民义务,使他们深入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刻画出当时苏联的政治、文化特点,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可以从一个密切联系实践和理论教育的完全系统中获得双重收获——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和全面的实践教育。

因此,全面的实践体验可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发展其社会责任感,并增强其社会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在当时拥有丰功伟绩,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当时苏联的教育形态,对政治和学术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的教育思想更加凸显了实践的重要性,也使我们深入了解实践教育应该是怎样一种形式,并以此更加严格地检验和分析现今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自内心的爱孩子
• 他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孩子!无怪乎他在晚 年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的前言中说: “ 在一所农村学校身不离校地工作32年,这对 于我来讲是无与伦比的幸福。我把自己的一生 献给了孩子们,所以考虑很久之后,给这本书 题名叫《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认为,我 是有这个权利的。……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 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
教学日常
——每天清晨5:00 — 8:00在那间小小的校长办公室, 回忆、思索……用清晰的笔迹写作,有时能写8 —10页 ——每天一到上午8:00,他走出办公室,迎接来上学 的学生,每天上午8:00 学生进校以后,他巡视全校,深 入各部门或教研室、会议室; ——每学期听每位教师15节课,并认真做笔记,一直坚 持对四、五个“最难教育的学生”进行重点观察和教育, 经过他长时间观察和做过工作的孩子共有3700多人,对每 一个孩子都做过记录,他说“3700页笔记记载了我的全部 教师生活。每一页我都献给一个人——我的一个学生。” ——全校29个班级的700多名学生都成了他观察和研究 的对象,他说:“在一所农村学校身不离校地工作 22年, 这对于我来讲是无与伦比的幸福……”
(相信人,相信每 一个孩子是他的教 育信条)
学校教育
• 学校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是培养起码的人 性。 我认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 每个人用仁慈、恳切和同情的态度来对待一 切有生命的东西,缺乏同情心的人,也就不 可能有崇高的理想。而缺乏同情心就会对人 漠不关心,并从漠不关心发展到自私自利, 从自私自利发展到残酷无情。(第三卷635 页《公民的诞生》)
学校教育
• 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是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 界。 我的学生学习时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 游戏、故事、美、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 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成 为这个世界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观 察、思索、谈论、感受劳动的欢乐,并为所创 造的一切而自豪;为人们创造美和欢乐,并在 这种创造活动中获得幸福;赞赏大自然、音乐 和艺术的美,并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 界;把他人的痛苦和欢乐放在心上,像对待自 己切身的事情一样对待他人的遭遇――这就是 我的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
其中较著名的有: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要相信孩子》 《教育的艺术》 《给女儿的信》 等等
教育核心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30岁的时候开始担任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 这一时期是他教育实践活动的辉煌时期,获得了教育理论研 究的大丰收,逐渐形成了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主导的教育 思想体系。他提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也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高尚 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把社会的 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 教育就要将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机 地相互联系、渗透。通过这样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能培 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培养个人的才能和天赋得到充分发 展的人、幸福的人。 人道主义
学校教育
• 学校不能培养没有确定自己志向的人。
校门里不应当培养不幸的人,即没有确定 自己志向的人。 志向是同一个人对自己的约束, 给自己的承诺,对自己提出的要求相联系的。 所以,在我们艰难的事业中,一个最棘手、最 难以捉摸的工作,就是用志向去鼓舞人。鼓励 每个人去追求自己的顶峰,不要迷失通往顶峰 的方向,更不要从旁而过。只有精神力量才能 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谢谢
观看!
小学教育 冯晓君
1.简介 2.教育思想


瓦·阿·苏霍姆林 斯基是苏联当代著名教 育家,在国际上享有盛 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 理论家。曾获得两枚列 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 和马卡连柯奖章,被人 们称为“教育思想泰 斗”。
生平经历
1918.12.28出生在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的家庭。
1926年在一所七年制的农村小学学习。 1933-34年 毕业,进入了短期师资训练班。
1947年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 1948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始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30岁)
1970年 由于残留胸部的弹片侵入心脏旁的主要的血管,医治无效,逝世 (享年52岁)
著 作
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35年的教育活动 中,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验,写下了40 多 部教育专著、600 多篇教育论文、1000 多 篇童话故事,几乎每年出版 2 部著作。他的 著作被称为“教育百科全书”,他的教育被 称为“活的教育”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 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学校教育
• 育人先育心。 在由人的精神财富外化而来的 和谐的交响曲中,最微妙、最温柔 的旋律当属于人的心灵。(第五卷 499页《没有惩罚的教育》)因此他 很重视呵护孩子的自尊心,认为教 师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掌握知识的过 程中体验到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校教育
• 要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
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 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片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 芽的肥沃田地,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 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 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因此,每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容忍儿童 的弱点。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 用脑子,而且用心灵去认识它们,就会发现这些弱 点是无关重要的,不应对它们生气、愤怒和加以惩 罚。
1935年在故乡担任小学教师。(17岁)
1936-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进行函授,取得了中学教师的 合格证书,并担任中学语文教师。
1941年参加反法西斯卫国战争,在这一阶段中,妻子被敌人残酷地处死, 出生不久的婴儿夭折,自己在战争中负了重伤,两块弹片一直留在胸部 未能取出。伤愈出院,要求重返教育岗位。家乡解放后回到当地,任区 教育局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