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放电模式电路及静电等级 及比较
静电放电esd)最常用的三种模型及其防护设计

静电放电(ESD)最常用的三种模型及其防护设计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即是静电放电,每个从事硬件设计和生产的工程师都必须掌握?ESD?的相关知识。
为了定量表征 ESD 特性,一般将 ESD 转化成模型表达方式,ESD 的模型有很多种,下面介绍最常用的三种。
1.HBM:Human Body?Model,人体模型:该模型表征人体带电接触器件放电,Rb 为等效人体电阻,Cb 为等效人体电容。
等效电路如下图。
图中同时给出了器件 HBM 模型的 ESD 等级。
ESD人体模型等效电路图及其ESD等级2.MM:Machine Model,机器模型:机器模型的等效电路与人体模型相似,但等效电容(Cb)是?200pF,等效电阻为 0,机器模型与人体模型的差异较大,实际上机器的储电电容变化较大,但为了描述的统一,取 200pF。
由于机器模型放电时没有电阻,且储电电容大于人体模式,同等电压对器件的损害,机器模式远大于人体模型。
ESD机器模型等效电路图及其ESD等级3.CDM:Charged?Device?Model,充电器件模型:半导体器件主要采用三种封装型式(金属、陶瓷、塑料)。
它们在装配、传递、试验、测试、运输及存贮过程中,由于管壳与其它绝缘材料(如包装用的塑料袋、传递用的塑料容器等)相互磨擦,就会使管壳带电。
器件本身作为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而存贮电荷。
CDM 模型就是基于已带电的器件通过管脚与地接触时,发生对地放电引起器件失效而建立的,器件带电模型如下:ESD充电器件模型等效电路图及其ESD等级器件的 ESD 等级一般按以上三种模型测试,大部分 ESD 敏感器件手册上都有器件的 ESD数据,一般给出的是 HBM 和 MM。
通过器件的 ESD 数据可以了解器件的 ESD 特性,但要注意,器件的每个管脚的 ESD 特性差异较大,某些管脚的 ESD 电压会特别低,一般来说,高速端口,高阻输入端口,模拟端口 ESD电压会比较低。
静电放电

( 3 )静电放电使人体遭受电击引发操作失误造成二次事故、静电场的库仑力作用 使纺织、印刷、塑料包装等自动化生产线受阻。 ( 4 )静电放电的电磁辐射或静电放电电磁脉冲( ESDEMP) 对电子设备造成的电 磁干扰引发的各种事故。
四、静电放电模型
目前公于报导的 9种 ESD模型,人体模型和场增强模型描述人体作为危险静电源在 不同情况下放电的特征参量;机器模型和家具模型描述金属带电体作为危险静电源在 不同情况下放电的特征参量;带电器件模型描述带电的电子器件接近或接触静电导体 时引起静电放电的特征参量;场感应模型描述对地绝缘的器件、组件或静电导体受其 他静电带电体的感应或极化作用而引起静电放电的情况,当带电体移去后,留在器件、 组件或对地绝缘的静电导体上的异号电荷存在引起二次静电危害的 aJ 能;电容耦合模 型、悬浮器件模型和瞬态感应模型均描述静电放电引起器件失效的情况。 本文主要讨 论其中的一种模型:人体金属模型。 人体金属模型是指模拟带电人体通过手持的小金属物件,如螺丝刀、钥匙等,对 其它物体产生放电时的情形。带电人体手持小金属物件时,由于金属物件的尖端效应, 使得其周围的场强大大增强,再加上金属物件的电极效应,导致放电时的等效电阻大 大减小。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它产生的放电电流峰值比单独人体放电的要大,放电持 续时间短。 在人体 --金属放电过程中,包含高速、低速两种放电模式。高速放电模式与手、前 臂及手持小金属物件的 “自由电容 ” 相联系,它产生的初始放电电流尖脉冲的上升速度 很高,峰值很大,可产生强烈的电磁脉冲。而且它速度高,持继时间短,往往使得许 多电子设备的 ESD 保护装置还没有来的及动作便已侵入设备,造成设备的损伤。因而 也较难防护,不过由于与之相联系的放电电容容量较小,其放电中释放的能量也较小, 它造成的损伤往往是软损伤或形成随机干扰。低速放电模式则与人体电容相联系,在 放电时释放的能量较大 ,引起意外爆炸及电子器件、系统的硬损伤等等。这两种放电模 式各具特点,人体 --金属放电模型应能全面地反映出这两种不同的放电模式。 人体金属模型的等效电气结构如图 1 所示。其中 , CB 、 RB 、 LB 分别为人体电容、 电阻、电感; CHA 、 RHA 、 LHA 分别为手、前臂和小金属物件的“ 自由电容” 、 电阻和电感。放电回路中元器件参数的选择以人体静电参数为根据。国内外科研工作
静电放电的型式及测试法规

静电放电的模式通常可以分为机器装置放电模式(Machinery ESD model)、家俱放电模式(Furniture ESD model)、人体放电模式(Personnel ESD model)等三类。
简单说明如下:机器装置放电模式较容易在自动化的控制流程中发生,因在自动化机器中被绝缘之金属组件与绝缘体的摩擦、或是绝缘液体或高压气体等流过摩擦产生的静电,当能量累积到某程度而对邻近形成放电的情形。
家俱放电模式通常发生在金属家俱与绝缘物体的摩擦,如在地毯上或塑料地板拉动家俱,或是人从椅子上站起来瞬间的摩擦产生静电。
人体放电模式是因人体的动作摩擦产生静电,如我们穿胶鞋在地毯行走时,因摩擦使地毯带正电胶鞋带负电,此时人体脚底会感应而带正电,同时使上半身带负电, 若这时候如用手接触半导体电子组件 ,会导致该组件损坏。
上述三种形式的静电放电对半导体制程和电子产品组装都显得很重要,其中以人体放电模式所产生的放电电压,对电子产品(半导体组件)之伤害问题最广,因此国际间对电子产品防护人体放电模式的法规要求日益严谨,即使半导体电子组件在出厂前通过零件标准法规的静电测试,被安装到成品后经常仍未能通过系统产层次的法规要求。
国际间关于耐静电测试的法规,在半导体及电子产业界几乎都已经熟悉美军标准 MIL-STD-883. Method 3015所定义之人体静电放电模式 (ESD Human Body Model) ,且都接受它的测试水平要求。
但近年来由国际电工协会(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制定的电 磁兼容基本规范(EMC Basic standards)中,包含一项静电测试规范 IEC 61000-4-2 受到国际间多数国家的认同, 对系统产品之静电耐受(immunity) 要求及测试方法定义很完整,目前信息与行动通讯之国际大公司多引用这 规范作为成品静电测试的依据。
静电放电类型和静电放电模型 ppt课件

电晕放电的利用
静电除尘 脱硫脱硝 静电喷涂
静电火花放电 (spark discharge )
当静电电位比较高的带电导体或人体靠近其它导体、人 体或接地导体时,便会引发静电火花放电。
静电火花放电是一个瞬变的过程,放电时两放电体之间 的空气被击穿,形成“快如闪电”的火花通道,与此同 时还伴随着噼啪的爆裂声,爆裂声是由火花通道内空气 温度的急骤上升形成的气压冲击波造成的。
火花 放电
主要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 有声光,放电通道一般不形成分叉,电极是有明显放电集
体间或静电导体间
中点,释放能量比较集中,引燃引爆能力较强
传播型 刷形放
电
仅发生在具有高速起电的场合,当 静电非导体的厚度小于8mm,其表面 电荷密度大于等于0.27mC/m2时较易 发生
放电时有声光,将静电非导体上一定范围内所带的大量电 荷释放,放电能量大,引燃引爆能力很强
粉堆放电
主要发生在容积达到100 m3或更大 的料仓中,粉体进入料仓时流量愈 高,粉粒绝缘性愈好,愈容易形成 放电
首先在粉堆顶部产生空气电离,形成仓壁到堆顶的等离子 体导电通道,放电能量可达10mJ,引燃引爆能力强
特点及引燃引爆性
有时有声光,气体介质在物体尖端附近局部电离,形成放 电通道。感应电晕单次脉冲放电能量小于20J,有源电晕 单次脉冲放电能量则较此大若干倍,引燃能力甚小
刷形 放电
在带电电位较高的静电非导体与导 体间较易发生
有声光,放电通道在静电非导体表面附近形成许多分叉, 在单位空间内释放的能量较小,一般每次放电能量不超过 4mJ,引燃引爆能力中等
在发生静电火花放电时,静电能量瞬时集中释放,其引 燃、引爆能力较强。另外静电火花放电产生的放电电流 及电磁脉冲具有较大的破坏力,它可对一些敏感的电子 器件和设备造成危害。
静电放电最常用的三种放电模型是什么?

静电放电最常用的三种放电模型是什么?1、ESD简介ESD:ESD是当具有累积正负电荷的物体(电介质)接触或接近时发生的放电现象,通常为高达几KV的纳秒级短脉冲。
目前根据ESD 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集成电路放电的方式不同,常见的ESD 被分类为下列三类(还有一些模式并不常用),分别是:人体放电模式(HBM, Human Body Model), 机器放电模式(MM, Machine Model)以及充电设备模式(CDM, Charge Device Model)。
1.1 HBM-人体模型HBM(Human Body Model),人体模型。
静电放电损害最常见的原因是,人体或带电材料将静电荷直接移转至静电放电敏感物体(ESDS)上。
在地板上行走时,身体便开始累积静电荷。
手指轻触(或靠近)ESDS 或组件的导电引线时,身体便会放电,且可能使器件受损。
这种放电模式称为「人体模型」(HBM)。
在各种ESD器件敏感度分级模型中,人体模型是最早也最普遍使用的。
HBM测试模型是指当个体站立时,其指尖的放电传递至器件上。
该模型通过一个开关组件,以电阻器(通常为兆欧级)将100pF电容器充电后,在待测器件和与之相串联的一个1500电阻器上放电,器件最后接地或到达低电位。
1.2 MM-机器模型MM(Machine Model),机器模型;是指带电的导电物体也会发生放电,如金属工具或自动化设备、夹具等。
「机器模型」最初是为了尝试建立HBM事件的最坏情况。
这个ESD模型是一个200 pF电容直接对组件放电,输出电路中没有直流串联电阻。
放电波形可以振荡,上升时间和脉冲宽度与HBM类似。
机器模型通常会有与人体模型同样的物理性故障模式,但在明显较低的水平。
MM主要模拟可能从带电机器(如制造系统)释放的静电。
静电放电类型和静电放电模型 ppt课件

PPT课件
15
电晕放电
从电晕放电产生的电晕的形状来看,负电晕 是包围着放电尖端的均匀光晕圈,而正电晕则呈 现出非均匀的丝状。一般来讲,正电晕的起晕电 压要比负电晕的起晕电压高。
第2讲 静电放电和静电放电模型
静电放电及其特点 静电放电的类型 静电放电模型 静电放电模拟器 静电放电电流波形的校验
PPT课件
1
一、静电放电的定义
静电放电(ESD)是指带电体周围的场强超 过周围介质的绝缘击穿场强时,因介质电离 而使带电体上的静电荷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 象。
通常把偶然产生的静电放电称为ESD事件。 在实际情况中,产生ESD事件往往是物体上 积累了一定的静电电荷,对地静电电位较高。 带有静电电荷的物体通常被称为静电源,它 在ESD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
PPT课件
+ --
+
A
11
电晕放电机制
当极间电压升 高到某一特定值Vc 时,尖端附近的场 强开始超过空气的 击穿场强,在尖端 附近形成了电子雪 崩,极间电流迅速 增大。但是这一过 程仅在尖端附近才 能维持,而极间其 它地方由于场强较 小不能维持这一过 程。
PPT课件
+ --
+
A
12
电晕放电机制
4
二、静电放电的特点
会产生强烈的电磁辐射形成电磁脉冲
在ESD过程中会产生上升时间极快、持 续时间极短的初始大电流脉冲,并产生强烈 的 电 磁 辐 射 形 成 静 电 放 电 电 磁 脉 冲 ( ESD EMP),它的电磁能量往往会引起电子系统 中敏感部件的损坏、翻转,使某些装置中的 电火工品误爆,造成事故。目前ESD EMP已 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作为近场危害源,许
关于静电的简单介绍

关于静电的简单介绍一、静电放电(ESD)介绍* 静电产生的原因有:摩擦、剥离、感应,机制物质因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带电。
* 静电放电的原因:电位不同,物体间的电位移转,不一定伴随电弧或火花发生。
二、静电放电的三种模式:1、人体放电模式(HBM-Human-Body Model)是指因人体在地上走动磨擦或其他因素在人体上已累积了静电,当此人去碰触到IC时,人体上的静电便经由IC的脚(pin)而进入IC内,再经由IC放电到地上去。
此放电的过程会在短到几百毫微秒(ns)的时间内产生数安培的瞬间放电电流,电流会把IC内的元件给烧毁;2、机器放电模式(MM-Machine Model)是指机器本身累积了静电,当此机器碰触到IC 时,该静电便经由IC的PIN放电。
因为大多数机器都是用金属制造的,其机器放电的等效电阻为0Ω,故其放电的过程更短,在几毫微秒到几十毫微秒之内会有数安掊的瞬间放电电流产生,因此对元件的破坏力更大。
3、元件充电模式(CDM-Charged-Device Model)是指IC先因磨擦或其他因素而在IC内部累积了静电,但在静电累积的过程中IC并未受伤。
此带有静电的IC在处理过程中,当其PIN去碰触到接地面时,IC内部的静电便会经由PIN自IC内部流出来,而造成了放电的现象。
此种模式的放电时间更短,仅约几毫微秒之内,而且此放电现象更难以真实的被模拟。
三、静电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措施:一)、静电控制的原理:1、接地:将导体材料接通大地,把静电电荷导到大地;2、离子中和:用离子发生设备产生离子,来中和物体表面所带静电荷;3、屏蔽:用高导电性材料做成屏蔽层,使ESD敏感装置不受外界静电场损坏。
二)、静电控制的措施:A、进入ESD防护场地人员:凡生产中可能接触到微电子元器件或产品的人员均需具备一定的静电防护措施:如穿防静电服与防静电鞋、佩戴与专用之接地线相连的有线防静电手环、周边人员佩戴证明有效的无线式防静电手环、但在检验或接触静电第三器件(如IC、电晶体、二极体、晶振)等时,或带有ESDS器件的产品时,必须戴有线防静电手环。
静电放电模式(HBM、MM、IEC)电路及静电等级 及比较(网络软件)

LED静电击穿原理以PN结结构为主的LED,在制造、筛选、测试、包装、储运及安装使用等环节,难免不受静电感应影响而产生感应电荷。
若得不到及时释放,LED的两个电极上形成的较高电压将直接加上led芯片的PN结两端。
当电压超过LED的最大承受值后,静电电荷将以极短的瞬间(纳秒级别)在LED芯片的两个电极之间进行放电,功率焦耳的热量将使得LED芯片内部的导电层、PN发光层的局部形成高温,高温将会把这些层熔融成小孔,从而造成漏电以及短路的现象。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即是静电放电,每个从事硬件设计和生产的工程师都必须掌握ESD的相关知识。
为了定量表征ESD 特性,一般将ESD 转化成模型表达方式,ESD 的模型有很多种,下面介绍最常用的三种。
1.HBM:Human Body Model,人体模型:该模型表征人体带电接触器件放电,Rb 为等效人体电阻,Cb 为等效人体电容。
等效电路如下图。
图中同时给出了器件HBM 模型的ESD 等级。
ESD人体模型等效电路图及其ESD等级2.MM:Machine Model,机器模型:机器模型的等效电路与人体模型相似,但等效电容(Cb)是200pF,等效电阻为0,机器模型与人体模型的差异较大,实际上机器的储电电容变化较大,但为了描述的统一,取200pF。
由于机器模型放电时没有电阻,且储电电容大于人体模式,同等电压对器件的损害,机器模式远大于人体模型。
ESD机器模型等效电路图及其ESD等级3.CDM:Charged Device Model,充电器件模型:半导体器件主要采用三种封装型式(金属、陶瓷、塑料)。
它们在装配、传递、试验、测试、运输及存贮过程中,由于管壳与其它绝缘材料(如包装用的塑料袋、传递用的塑料容器等)相互磨擦,就会使管壳带电。
器件本身作为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而存贮电荷。
CDM 模型就是基于已带电的器件通过管脚与地接触时,发生对地放电引起器件失效而建立的,器件带电模型如下:ESD充电器件模型等效电路图及其ESD等级器件的ESD 等级一般按以上三种模型测试,大部分ESD 敏感器件手册上都有器件的ESD数据,一般给出的是HBM 和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D静电击穿原理
以PN结结构为主的LED,在制造、筛选、测试、包装、储运及安装使用等环节,难免不受静电感应影响而产生感应电荷。
若得不到及时释放,LED的两个电极上形成的较高电压将直接加上led芯片的PN结两端。
当电压超过LED的最大承受值后,静电电荷将以极短的瞬间(纳秒级别)在LED芯片的两个电极之间进行放电,功率焦耳的热量将使得LED芯片内部的导电层、PN发光层的局部形成高温,高温将会把这些层熔融成小孔,从而造成漏电以及短路的现象。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即是静电放电,每个从事硬件设计和生产的工程师都必须掌握ESD的相关知识。
为了定量表征ESD 特性,一般将ESD 转化成模型表达方式,ESD 的模型有很多种,下面介绍最常用的三种。
1.HBM:Human Body Model,人体模型:
该模型表征人体带电接触器件放电,Rb 为等效人体电阻,Cb 为等效人体电容。
等效电路如下图。
图中同时给出了器件HBM 模型的ESD 等级。
ESD人体模型等效电路图及其ESD等级
2.MM:Machine Model,机器模型:
机器模型的等效电路与人体模型相似,但等效电容(Cb)是200pF,等效电阻为0,机器模型与人体模型的差异较大,实际上机器的储电电容变化较大,但为了描述的统一,取200pF。
由于机器模型放电时没有电阻,且储电电容大
于人体模式,同等电压对器件的损害,机器模式远大于人体模型。
ESD机器模型等效电路图及其ESD等级
3.CDM:Charged Device Model,充电器件模型:
半导体器件主要采用三种封装型式(金属、陶瓷、塑料)。
它们在装配、传递、试验、测试、运输及存贮过程中,由于管壳与其它绝缘材料(如包装用的塑料袋、传递用的塑料容器等)相互磨擦,就会使管壳带电。
器件本身作为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而存贮电荷。
CDM 模型就是基于已带电的器件通过管脚与地接触时,发生对地放电引起器件失效而建立的,器件带电模型如下:
ESD充电器件模型等效电路图及其ESD等级
器件的ESD 等级一般按以上三种模型测试,大部分ESD 敏感器件手册上都有器件的ESD数据,一般给出的是HBM 和MM。
IEC模式
与上面几种模式相似,只是放电电阻、储能电容规格暗IEC标准,具体如下
MM、HBM、IEC放电模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