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静电放电及防护

合集下载

2024年防静电灾害的基本方法(三篇)

2024年防静电灾害的基本方法(三篇)

2024年防静电灾害的基本方法(一)控制静电场所的危险程度在静电放电的场所,必须有可燃物或爆炸性混合物的存在,才能形成静电火灾和爆炸事故。

因此控制或排除放电场所的可燃物,就成为预防静电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1、用非可燃物取代易燃物在石油化工等许多行业的生产工艺过程中,都要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和易燃液体(如煤油、汽油和甲苯等),这样就给静电放电场合带来了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在机件设备的清洗中,如果采用非燃烧性的碳酸钠、磷酸三钠、苛性钾、水玻璃的水溶液等取代煤油或汽油时,就会大大减少机件洗涤过程中的静电危害。

2、减少氧化剂含量在有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充填氮、二氧化碳或其它不活泼的气体,以减少气体、蒸气或粉尘爆炸性混合物中氧的含量,消除燃烧条件,防止火灾和爆炸。

一般情况下,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不超过8%时即不会引起燃烧。

对于镁、铝、锆、钍等粉尘爆炸性混合物,充填氮或二氧化碳是无效的,应采用充填氩、氦等惰性气体,才能防止火灾和爆炸。

国外10万吨以上的油轮和5万吨以上的混合货轮都要求安装充填不活泼气体的系统。

(二)工艺控制1、根据带电序列选用不同材料不同物体之间相互摩擦,物体上所带电荷的极性与它在带电序列中的位置有关,一般在带电序列中的两种物质摩擦,前者带正电,后者带负电。

于是可根据这个特性,在工艺过程中,选择两种不同材料,与前者摩擦带正电,而与后者摩擦带负电,最后使物料上所形成的静电荷互相抵消,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效果。

根据带电序列适当选用不同材料而消除静电的方法称为正、负相消法。

比如铝粉与不锈钢漏斗摩擦带负电,而与虫胶漏斗磨擦带正电,用这两种材料按比例搭配制成的漏斗,就可避免静电荷积聚的危险。

2、选择不易起电材料当物体的电阻率达到109Ω•cm以上时,物体间只要相互摩擦或接触分离,就会带上几千伏以上的静电高压。

因此在工艺和生产过程中,可选择电阻率在109Ω•cm以下的物质材料,以减少磨擦带电。

比如煤矿开采中,传输煤皮带的托辊是绝缘塑料制品,应换成金属或导电像胶,就可避免静电荷的产生和积聚。

2024年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三篇)

2024年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三篇)

2024年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由于物质的摩擦、接触与分离,致使静电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生产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产生和存在,因而由于静电而造成的生产故障和灾害也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成为安全科技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为了消除由于静电放电而引发各种燃爆灾害,首先必须防止和消除静电的积聚,使之不能达到足以引燃各种混合物(气体、粉类)的静电电位。

为了不使静电荷达高电位,就必须通过一切的途径将电荷泄漏和消散,使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将抗静电剂加入不导电材料中,能增加材料的吸湿性和离子性,使材料的电阻率降到106—186Ω以下。

有的抗静电的液体或固体由于流速、摩擦等原因,电荷速度会过度集中,可通过一定的静置时间使电荷沿器壁或地面逐渐散去。

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从消除静电危害角度考虑,取相对湿度为70%以上合适。

静电接地是一种最简便的防静电措施。

其次,在有静电的危害场所,不得穿产生静电的衣服、鞋,应穿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和手套。

应使用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工具,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

第三,安装静电消除器。

根据工序产生静电的具体情况选用感应式静电消除器,高压电晕放电式静电消除器,放射性同位素静电消除器和离子流式静电消除器。

此外,对易燃易爆的有机溶液,要加强管理,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

不得使用塑料桶盛装,防止容器倾倒,控制倾倒速度,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等。

化工生产行业由于静电放电而发生火灾和爆炸的灾害事故,时有发生,使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化工行业中,大量生产和使用各种易燃易爆物料,如汽油、甲醇、苯粉、氢氧化钾、松香、油脂、硫磺、丙酮、各种生胶、再生胶、油脂、有机药品、纺织品等均属可燃物质。

由于这些易燃和可燃物的掺杂混用,生产中极易发生火灾爆炸。

而化工产品及橡胶制品中的涂胶作业、成型作业及运输途中,也会产生大量的静电荷,其电压可达几万伏,一旦放电,可引燃有机粉尘和化学易燃品,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

静电放电与防护基础知识

静电放电与防护基础知识

静电放电与防护基础知识CATALOGUE 目录•静电放电概述•静电放电的物理机制•静电放电的防护措施•静电放电的监测与测量•静电放电的危害及案例分析CHAPTER静电放电概述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是指不同静电电位物体之间由于存在静电力作用而产生的静电电荷转移现象。

静电放电通常发生在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之间,如带电体与接地体之间、带电体与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

静电放电过程中,静电电荷的转移会导致静电电位差消失,从而消除或减少物体之间的静电力。

静电放电定义静电放电可能会对电子设备、电器、人体等造成危害,如电击、火灾、过电压等。

在电子设备中,静电放电可能会导致器件损坏、电路板故障等问题,从而降低设备性能或使其失效。

静电放电现象包括火花放电、电晕放电、表面放电等。

静电放电现象及危害静电放电模型CHAPTER静电放电的物理机制电介质材料的电阻率大于10^12 Ω·m时,可视为绝缘体。

绝缘体的电导率极低,在静电场作用下,其内部的电流极小。

绝缘体的电介质在静电场作用下不易极化,即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电导率几乎为零。

电介质绝缘性能123电介质在静电放电下的绝缘性能变化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短的持续时间。

在静电放电过程中,电流主要集中在电介质材料的表面。

静电放电的电流波形具有脉冲形式,其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电介质材料的性质和静电场的强度。

静电放电的电磁场和电流特性CHAPTER静电放电的防护措施防静电设施和装备01020304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椅手腕带脚腕带静电屏蔽接地离子化防静电涂料静电放电防护原理及技术0102静电放电敏感度等级和防护措施选择CHAPTER静电放电的监测与测量静电监测器静电接地是一种将静电荷导入地面的方法,通过将设备或部件连接到接地网络,以确保其电位与地面相同。

静电接地静电消除器静电电荷测量仪静电电荷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静电电荷的仪器,它可以通过测量物体携带的电荷量来评估静电电荷。

2020年电子制造过程中的静电及静电防护

2020年电子制造过程中的静电及静电防护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0年电子制造过程中的静电及静电防护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2020年电子制造过程中的静电及静电防护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即静电释放:两个带不同静电电平的物体,通过直接接触或静电电场的作用会使两物体的静电电荷发生位移,当静电电场达到一定能量,之间的介质被击穿而产生放电,这就是ESD的全过程。

例如,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推开门,开关抽屉,整理书籍,甚至按下计算机开关都有静电累积和释放的现象,可以说,我们就生活在一个静电的世界。

由于生活中静电无处不在,所以,ESD也经常发生,大到电闪雷鸣,小到脱毛衣时迸出火花,都属于此列。

我们可以按以下描述简单判断ESD的强弱,当放电电压低于3KV时,ESD过程就会发生,但我们不会感觉到,电压大于3KV时,人体有轻微麻麻的感觉,当电压大于6KV时,我们会听到“劈啪”的放电声,而当电压大于8KV时,同时还会伴随快速的电弧火花出现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通信、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尤其是电子仪器仪表和设备等电子产品日趋小型化、多功能及智能化。

高密度集成电路已成为电子工业对上述要求中不可缺少的器件。

这种器件具有线间距短、线细、集成度高、运算速度快、低功率和输入阻抗高的特点,因而导致这类器件对静电越来越敏感。

静电放电是导致元器件击穿危害和对电子设备的运行产生干扰的主要原因。

在电子产品的生产中,从元器件的预处理、安装、焊接、清洗、至单板测试、总测、直到包装、储存、发送等工序,都可能产生对器件的静电放电击穿危害。

9706.1-2020静电放电间隔时间标准

9706.1-2020静电放电间隔时间标准

危机时刻,气象雷达探测到雷暴云团正在快速向机场方向迫近,一架飞机正准备降落。

为了避免遭受雷击,飞行员立即开启机身的静电放电装置,以释放机身积累的静电荷。

然而,此时问题出现了:静电放电间隔时间标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有效抵御雷击?在航空航天领域,静电放电间隔时间标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指标。

9706.1-2020《航空航天器静电放电间隔时间》是国内业内公认的标准之一,它规定了航空航天器静电放电间隔时间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静电放电的概念。

飞机在高空飞行时,会因空气摩擦以及与云层和降水颗粒的摩擦而带电,导致机身和机翼上积累了大量的静电荷。

如果在这种状态下遭遇雷暴云团,就会发生雷击事故。

静电放电系统的作用就是及时将机身的静电荷释放,避免因静电放电不及时或不彻底而发生雷击事故。

按照9706.1-2020的要求,静电放电间隔时间应当不大于5秒。

这意味着,在静电放电系统工作正常的情况下,飞机应当每隔不大于5秒的时间间隔释放一次静电荷。

这个间隔时间标准的制定,是经过大量实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静电放电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释放机身静电荷,从而保护飞机免受雷击。

然而,实际情况往往较为复杂。

在飞行中,飞机所处的环境会受到气象条件、地理因素等多方面影响,静电放电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故障率、有效性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在考虑静电放电间隔时间标准时,还需要综合考虑飞机机型、使用环境、飞行任务等因素,才能更好地确保飞机的飞行安全。

在我看来,9706.1-2020的静电放电间隔时间标准是合理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在现代飞行器上,随着材料科学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静电放电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新材料的使用和新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对静电放电间隔时间标准提出新的要求。

不断对静电放电系统进行研究和改进,是确保航空航天器飞行安全的关键之一。

9706.1-2020静电放电间隔时间标准是保障航空航天器飞行安全的重要指标,它规定了静电放电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对于及时有效地释放机身静电荷,防范雷击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生产中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2篇)

2024年生产中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2篇)

2024年生产中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一、静电的产生及其危害物体因摩擦、剥离、静电感应等产生的静电荷,经过长时间积累,带电体之间的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达到击穿场强而进行瞬间放电。

一般静电放电现象分为电晕放电、刷形放电、火花放电、传播型刷型放电。

火花放电是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火种,近年来世界各国易燃液体和橡胶塑料制品在加工处理过程中静电着火,爆炸事故显著增多。

本公司曾发生两起静电引起正庚烷和甲苯着火事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静电的产生、积累和迁移的几种类型2.1静电的产生2.1.1摩擦起电A、两电介质(或其中一个是电介质)固体物做相对运动;如:皮带传动、包闸刹车、手与纯化纤衣服的摩擦等。

B、液体在管路内的流动;如:当液体或气体在金属管中流速超过一定范围后,就会造成金属管产生静电。

2.1.2剥离起电如:剥离紧贴的绝缘性薄膜时会产生静电、脱化纤衣服时也会产生静电等。

2.1.3感应起电如:粉尘或气雾带电云及强磁场会造成附近的金属物产生感应电。

以上几种产生静电的原因,如物体有良好的接地,则不会产生对地火花放电,反之则会产生对地火花放电,假如上述情况发生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就会引发爆炸着火事故的发生。

2.2静电的积累和迁移类型2.2.1两个起电的带电体作循环运动其积累的正负电荷始终距离甚近,恒处在两个起电的正负带电体所形成的电场的作用范围之内。

如皮带和皮带轮的电荷积累。

随电荷的积累,两正负带电体间的电场强度不断增大,最后达到击穿场强。

只有通过两正负带电体间的火花放电来消失能量。

这种情况,皮带轮接地并无作用。

因为皮带轮与大地间并无电场,皮带轮接地并不能消除电荷。

可以采取两个办法来防止皮带与皮带轮间发生静电火花。

第一种办法:使空气湿度增加,以加速两带电体间的非火花缓慢放电;第二种方法:在皮带上涂以某油等易导电的液体,使其电能力减弱,两带电固体间直接导电移去电荷的能力增强。

2.2.2两个起电的带电体做直线运行其积累的正负电荷逐渐相迁移远去,终至超出这正负带电体组成的电场的作用范围之外。

2020新版防止人体带电的措施

2020新版防止人体带电的措施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0新版防止人体带电的措施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2020新版防止人体带电的措施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分子材料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化纤工业、爆破器材工业及航空航天工业的不断发展,静电的危害,显得越来越突出,在众多的静电灾害中,人体静电放电引起的灾害占有相当的比重。

因此,必须加强以对人体静电、放电规律的研究。

人体静电放电危害的防止措施为防止人体静电放电引起的危害,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抑制人体静电的产生,增加人体静电的泄漏,以避免发生人体放电现象。

(1)要在已接地的油罐梯子进口处的金属扶栏上留出1m长的裸金属面,作为手握接地体。

操作人员上罐前,应先手握接地体。

(2)爆炸危险等级为0区和1区的作业地面(如轻油泵房、付油间等),不宜涂刷绝缘油漆,严禁使用绝缘橡胶板、塑料板、地毯等绝缘物质铺地,作业地面通道的表面电阻值不应大于108Ω。

(3)进入0区和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鞋,同时不应穿尼龙、晴纶等袜子。

严禁穿泡沫塑料、塑料底鞋。

(4)进入0区和1区爆炸危险场所的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当环境湿度在50%以上时,可以穿棉工作服。

严禁穿化纤服装。

(5)穿着防静电工作服进入0区和1区时,内身不应穿着二件以上涤纶、尼龙、晴纶等内衣。

(6)在爆炸危险场所,不准穿脱任何服装,不得梳头、拍打衣服和互相打闹。

(7)作业人员可佩戴有线静电手环,并使手环可靠接地;又可在工作室内地而进行导电性处理,比如,可选用导电性橡胶和树脂板做成粘合地面,或在地面上涂刷导电性涂料,以及向地面撒水(如果允许的活)等等,在做地面静电导电性处理的同时,还应兼顾防止低压交流电触电的危险。

静电放电防护知识

静电放电防护知识

静电放电防护知识静电放电是指在某些条件下,电荷累积在物体表面或空气中,当电荷量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

静电放电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引发爆炸、火灾等危险情况。

因此,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静电放电防护知识。

1. 静电的形成和积累:要避免静电放电的危险,首先需要了解静电的形成和积累原因。

静电主要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电荷不平衡所造成的,当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摩擦或分离时,会产生电荷的转移。

例如,在冬天,我们在脱下羊毛衣时,可能会感觉到手指有轻微的刺痛感,这是因为衣物表面积累了静电。

2. 静电放电危险区域的识别:某些工作场所或环境中可能存在静电积累的危险。

例如,在化工厂中,处理易燃液体或粉尘的操作,容易引发静电放电造成火灾。

因此,在这些区域需要标明“静电危险区域”,提醒人们注意防护。

3. 静电放电防护装备:在静电危险区域工作时,应配备适当的静电放电防护装备。

例如,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防静电服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释放积累的静电,降低静电放电的危险。

4. 静电接地:在避免静电放电的危险时,接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防护措施。

通过将静电带到地面上,可以避免积累过多的静电。

在静电危险区域中,应注意保持设备和物体的良好接地。

5. 静电放电的安全操作:在进行操作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容易积累静电的材料,并定期清洁工作区域,避免积累过多的电荷。

同时,也需要避免过于激烈或快速的动作,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6. 静电放电的监测和控制:在工业环境中,可以使用静电监测仪器来监测静电的积累情况。

一旦发现静电积累过多,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静电,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之,静电放电防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注意。

通过了解静电的形成原因和防护知识,正确采用静电防护装备,以及合理的操作和监测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静电放电带来的危险。

静电放电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现象,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引发爆炸、火灾等严重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生活中如走动,空气流动,搬运等都能产生静电, 各种活动的所产生的静电强度因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当的变 化。
DRAM电路参数的演变
参数
ULSI
集成度/芯片(个) 107-9
设计规则(μm) <1
功 率 。 延 迟 积 ( PJ)<10-5
掩模数(块)
12-18
芯片面积(MM2) 50-100
VLSI 105-7 1-3 10-5 -1 8-15 25-50
B)因电场或电流破坏元件的绝缘或导 体,使元件不能工作(或完全破坏)
C)因瞬间的电场或电流产生的热,元 件受伤(热熔),虽仍能工作,但寿命受损。
D)电磁干扰影响功能
ESD引起的典型金属门短路
一般器件绝缘栅SIO2 薄膜的耐压场强是 E=(5-10)x106V/cm,如器 件膜厚取1000,两输入脚 施加50-100V静电压就将 会被激穿
1.人体型式
即指当人体活动时身体和衣服、 衣服和衣服之间的摩擦产生摩擦电 荷。当人们手持ESD敏感的装置而 不先拽放电荷到地,摩擦电荷将会 移向ESD敏感的装置而造成损坏。 放电脉冲电流可达1A,上升沿小于10 纳秒.
表5人体带电能量与逻辑电路动作能量
项目
能量(uj)
人体的静电带电能量 200
人体的静电带电能量 5000
图1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 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而产生静电的最普通方 法,就是摩擦生电。
摩擦是产生静电的主要途径,任何一种材料: 固体,气体或液体,不管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都 可能摩擦带电,带电量的大小和极性,取决于这两 种材料本身的特性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 中,所感知的都是绝体带静电,而金属材料很少带静电, 这是由于绝缘体电子不活泼,产生的静电不易走,故残 留静电很高,而金属导电良好,所产生的静电可以通过 很多途径泄放掉,故残留静电很少.按照材料受摩擦后 产生正电或负电的可能性。
一)静电现象
• 静电现象是日常生活中普遍遇到 的物理现象,大至雷电,小至摩 擦生电,等等
1.摩擦
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 而原子的基本结构为质子,中子及电 子。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原子的质 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 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当 物体表面的分子带有电荷或被极化 时,造成电子分布的不平衡,带电 现象就产生了.
3.场感类型式
场感类型式 即有强电场围绕, 这可能来之于塑性材料或人的衣服, 会发生电子转化跨过氧化层。若电 位差超过氧化层的介电常数,侧会 产生电弧以破坏氧化层,其结果为 短路。(参考半导体器件静电击穿 及其规律附1)
五.静电防护
• 1. 接地 • 2.屏蔽 • 3.中和 • 4.增湿 • 5.ESDS器件保护网络
静电放电(ESD)及防护
刘清松
深圳市亨达洋静电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一. 术语及定义 二. 静电的产生
1. 静电现象 2. 静电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方式: 1.摩擦; 2.感应; 三. 静电对电子工业的影响 1. 静电对电子元件的影响 2. 半导体器件静电击穿及其规律 四. ESD三种型式 1. 人体型式 2. 微电子器件带电型式 3. 场感应型式 五. 静电防护: 1. 接地 2. 屏蔽 3. 中和 六. 防静电产品 七. 防静电的一般工艺规程要求
图2
3.传导
三.静电对电子工业的影响
由于科技进步,电子行业产品采用了大量大规模集成 电路,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这些集成电路可朝着更小体 积,更多功能,更为可靠的方向发展。这些元器件已成为 目前电子工业的基本要求,但是这类元器件的特性是线路 间距小。线路面积小。但同时也因为线路缩小,耐压降低, 线路面积减小,使得器件耐静电冲击能力的减弱,静电电 场(Static Electric Field)和静电电流(ESD current)成为 这些高密度元器件的致命杀手。同时大量的塑料制品等高 绝缘材料的普遍应用,导致产生静电的机会大增。
3.传导
术语及定义
1.静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的电荷
2.静电场:静电在其周围形成电场 3.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
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 电场感应引起两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静电 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 行放电现象。 4.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 SUSCEPTIVITY) 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
5.静电敏感器STATIC SENSITIVITY DEVICE (SSD)
对静电放电敏感的器件
6.接地电气连接到能供给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 体,如大地,船等.
7.中和NEUTRALIZATION利用异性电荷使静 电消失
8.防静电工作区STATIC SAFE AREA配备各 种防静电设备和器材,能限制静电电 位,具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和专门标记的适于 从事静电防护操作的工作场地
体带电电位 (KV)
1.0 2.0
2.5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电击感应强度


无任何感觉 无任何感觉 手指外侧有感觉,但不疼
发生微弱放电声
放电部分有针刺感,微颤抖感觉,但不疼 有像针刺样的痛感 手指有微痛感,好像用针深深地刺一下 手掌至前腕有电击的痛感 感到手指强烈疼痛,电击后手腕有沉重感 手指手掌感到强烈疼痛,有麻木感
1980年,NEPCON/WEST的报 告中指出,各类晶片受到静电破坏 的电压表3所示:
各类晶片受到静电破坏的电压值
晶体种类 CMOS(import protected) VMOS MOSFET GaaSFET EPROM JFET SAW OP-AMP
静电破坏电压(VOL TS) 250-3000 30-1800 100-200 100-300 100 140-7200 150-500 190-2500
半导体在静电放电下被破坏
这三种情况中,如果元件全然破坏,易被
察觉而排除,影响较小,如果元件轻微受损, 在正常测试下不易发现,甚至已在使用时,才 发现破坏,不但检查不易,而且其损失亦难以 预测。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静电放电还能造成
比降低整个生产量更严重的问题,任何部件测 试时,可能并没有发现由于静电放电所造成的 器件残次,如果在后装配工序发现器件失效, 将导致返工,或更换器件造成的成本增加。但 是,一但器件在工作现场失效,其修理或更换 的费用,就会比制造阶段所发现问题并解决所 需的费用多花100倍以上。
5.严重性
ESD问题表面上看来只影响 了制成品的厂家,但实际上亦影 响了各层次的制造商,如:保用 费、维修及公司的声誉等等。
四.ESD三种型式
• 人体型式(HBM) • 微电子器件带电型式(CDM) • 场感应型式 • 其它还有:机器模式、场增强模型、
人体金属模型、电容耦合模型、悬 浮器件模型。
相对温度10-20% 35000
相对温度65-95% 1500
走过塑胶地板 12000
250
在台面上工作 6000
100
拿 走 塑 胶 文 件 7000
600
夹,袋
工作椅垫磨擦 18000
1500
上表是MR.OWEN.J.MCATEER在 1979年7月发表的电子工业工作人员日常 工作所产生的静电强度。
电子元件什么情况下会遭受到静 电破坏呢?可以这么说,从一个元 件生产中一直到它损坏以前所有的 过程都受到静电的威胁,而这些静 电的产生也具有随机性。由于静电 的产生和放电都是瞬间发生的,及 难预测、感知和防护。
4.复杂性
静电放电损伤分析工作,因电子产品的 精细,微小的结构特点而费时、费事、费钱, 要求较复杂的技术,往往需要使用扫描电镜 等精密仪器,即使如此有些静电损伤现象也 难以与其他原因造成的损伤加以区别,使人 误把静电损伤失效当作其它失效,这是对静 电放电损害未充分认识之前,常常归咎于早 期失效或情况不明的失效 ,从而不自觉的 掩盖了失效的真正原因。
手掌至前腕有麻木感 手腕感到强烈疼痛,手麻木而沉重 全手感到强烈疼痛和电流流过感
可看到放电时发光 由指尖延出放电的发光
2.潜伏性
有些电子元器件受到静电损 伤后性能没有明显的下降,但多 次累加放电会给器件造成潜伏性 内伤而形成隐患,而且增加了器 件对静电的敏感性。已产生的问 题并无任何方法可治愈。
3.随机性
静电电量不大,为什么又会产生如 此高的静电电压?这是由于带电体自身 对大地分布电容非常小,据Q=VC,即可 知其电压大小。如果其静电电荷集中在 一点,由于电容变小,电压就会增大, 当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放电。
静电敏感的电子元件
人们一般认为只有CMOS类的晶 片才对静电敏感,实际上,集成度 高的元器件电路都很敏感。
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影响
静电的基本物理特征为: A.吸引或排斥的力量(吸尘) B.与大地间有电位差(场击穿) C.会产生放电电流 (热熔断)
D.放电产生电磁场(电磁干扰)
这四种特性,既可能对电子元件造成:
A)元件吸附灰尘,改变线路间的阻抗, 影响元件的功能与寿命。(一般情况下,物 体产生的静电,其静电力可达每平方米1/2牛 顿)
TTL 74
100x10-6
TTL 74 LS
19x10-6
TTL 74 S
57x10-6
P MOS
400x10-6
N MOS
10x10-6
C MOS
0.1x10-6
备注 电容100PF,2KV时 电容100PF,10KV时 每个栅 每个栅 每个栅 每个栅 每个栅 每个栅
2.微电子器件带电型式
微电子器件带电型式 既指这些ESD 敏感的装置,尤其对朔料件,当在自动化 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摩擦电荷,而这些摩 擦电荷通过低电阻的线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迅速地泻放 到高度导电的牢固接地表面,因此造成损 坏;或者通过感应使ESD敏感的装置的金 属部分带电而造成损坏。微电子器件带电 型式放电脉冲电流可达13A,上升沿小于1 纳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