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放电防护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静电防护标准

静电防护标准
静电是指物体带有静电荷,由于电荷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场和电势。
在日常生
活和工作中,静电不仅可能引起不便,还可能对人的健康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因此,制定静电防护标准,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静电防护标准应包括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
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防止
静电的产生、积累和放电。
在静电防护的工作场所,应采取合适的措施,如加强通风、控制湿度、使用导电材料等,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同时,应对静电敏感区域进行标识和限制,避免静电放电对设备和人员造成损害。
其次,静电防护标准还应包括静电防护的具体要求。
在静电防护的具体要求中,应规定静电防护的装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静电防护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例如,在易产生静电的工作环境中,应配备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严格按照静电防护的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因静电放电而引发事故。
最后,静电防护标准还应包括静电防护的监测和检测。
在静电防护的监测和检
测中,应建立静电防护的监测和检测体系,定期对静电防护措施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静电防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对静电防护的监测和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静电防护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静电防护标准。
综上所述,静电防护标准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制
定静电防护标准,不仅能够有效预防静电带来的危害,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静电防护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加强静电防护意识,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ESD防护基础知识

第三章:ESD防护操作系统
(图16)
16
第三章:ESD防护操作系统
EN100015-1 静电放电保护区 A1 接地轮 C1腕套和腕套绳 C7 手套 H1工作服 A2接地滑片 C2接地线 C8脚趾和脚跟带箍 H2工作帽 A3接地面 C3静电放电接地设施 D1电离剂 I1具有接地面的搁板 B1腕套测试器 C4地 E1工作面 I2接地机架 B2脚跟接地测试器 C5接地搭接点 F1腿和座套已接地的转椅 J1静电放电保护区标志 B3脚跟接地底脚板 C6大地接地点 G1人体接地地板
2.3 天花板材料:应选用抗静电型材料制品,如石膏板制品。 2.4 墙壁面料应使用抗静电型墙纸,例如:石膏涂料,石灰涂料。 2.5 湿度控制 防静电工作区的环境相对湿度以不低于50%为宜。
15
3、防静电设施: 3.1静电放电保护区域(EPA) (见图16) 静电放电保护区域(EPA),有时指安全操作区,是任意一种静电放电控制措施的 核心所在.在此区域中,静电放电敏感元件(ESDS)或电路板,或包含这些的组件, 都可以很安全地工作,因为电荷的数量得到控制,而不会产生破坏性电压。这 种区域中通常包含工作台或工作台组,工作站,自动插件机一类的处理设备或 者一块生产区。EPA的范围必须清楚的标明,最好设置一围一栏以防止未经允 许的无关人员入内,EPA区域内应使用静电荷积累最小的材料,并且可使电荷 以受控制的方式泄入到大地中。
(湿度见图9)
2、工厂内常见的静电源:静电源指可产生静电荷的物体。 (图9) 2.1 环境: 2.1.1 地板:封蜡的混凝土、打蜡木地板、普通的维尼龙磁砖或平板、人造 革化纤毛毯。根据静电源材料,静电荷的多少,分离速度,环境湿 度的不 同而不同。
5
第二章:静电的来源及其危害
静电放电控制三大基本原则

静电放电控制三大基本原则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话题,那就是“静电放电控制”。
虽然这个词听上去像个科学怪人,但其实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尤其是你在冬天穿着那些毛茸茸的衣服,走在地毯上时,一不小心碰到门把手就被电得“啪”的一声,那个瞬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静电放电的三大基本原则,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1. 防止静电的产生1.1 选材要谨慎首先,我们得说说如何防止静电的产生。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地毯上走来走去,然后穿上那件超炫的合成纤维外套。
恭喜你,静电就准备和你打招呼了!所以,咱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最好避免那些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选一些天然纤维,比如棉、麻,亲近大自然,静电就离你远远的。
1.2 保持环境湿润其次,咱们还得考虑环境的湿度。
冬天一来,空气干得跟撒了盐一样,这时候静电就容易乘虚而入。
让我们把家里的加湿器打开,给空气加点水分,让它不那么干燥。
要知道,湿润的环境对静电可是大杀器!所以,记得勤加湿哦,保持湿润,让静电退避三舍。
2. 静电放电的控制2.1 使用静电控制设备说完了如何防止静电产生,接下来咱们得聊聊静电放电的控制。
你知道吗?现在有很多静电控制设备,比如抗静电手环、地板等,简直是静电的小卫士。
只要你在工作的时候佩戴上这些“装备”,就能有效地避免静电放电带来的尴尬和危险。
2.2 保持良好的接地再者,良好的接地也是个重要的环节。
你想想,咱们的电器都需要接地,静电也是如此。
确保你的设备和机器有良好的接地,就像给它们穿上一双防静电的“鞋子”,让它们安全地走路,避免静电的袭击。
这样做可真是省心又放心。
3. 遇到静电怎么办3.1 冷静应对好啦,假如不小心还是被静电电到了,那可得冷静应对。
千万别像被电了一样跳起来,反而要学会如何化解这个尴尬。
比如,你可以用手指轻轻触碰旁边的金属物体,像门把手、桌子角,这样静电就能迅速释放,别让它继续捉弄你。
3.2 及时处理还有,万一你在工作环境中被静电“电”到,记得及时处理。
esd防护电容的原理

esd防护电容的原理
ESD(静电放电)防护电容的原理是通过电容器的电容特性来提供对静电放电的阻抗,从而保护电路及其相关设备免受静电放电造成的损害。
在正常情况下,电容器不会对电流产生阻碍,因此对正常的电路运行没有任何影响。
然而,当电容器接收到一个短时间内的高电压冲击,如静电放电时,其电容特性会导致电容器迅速充电,阻碍过高电压通过。
这样就使得电容器充当了一个“排放器”,吸收和分散高电压,保护了电路及其相关设备。
ESD防护电容通常由片式电容器构成,具有高电压容忍度、低电感和低内阻等特点,能够有效地吸收和降低静电放电所产生的高电压脉冲。
这样,ESD防护电容就能够保护电路中的敏感元件,如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免受静电放电引起的电压过高而产生的损坏。
静电防护安全操作规程

静电防护安全操作规程静电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它可以通过摩擦、接触和分离等方式产生。
虽然静电看似无害,但当出现不合适的情况下,静电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危险。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建立静电防护安全操作规程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及相应的操作规程,以期能给读者提供相关的指导和知识。
1. 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1)规范操作:静电的产生与摩擦、接触和分离等操作有关。
因此,在进行潜在的静电危险操作之前,必须明确规范操作流程,并确保所有操作人员熟悉并遵守相关的规程和安全要求。
(2)合适的场所:静电防护操作应在专门的地点或设备中进行,这些地点和设备应该通过合适的装备和设施来消除静电积聚和爆发的危险。
对于特殊场所,如易燃气体和易引起静电的化学品存放区域等,还需要采取一些额外的防护措施。
(3)正确的装备:对于需要进行静电防护的岗位或操作,必须配备合适的设备和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应通过防爆认证,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使用这些装备和工具的方法。
2. (1)穿戴防静电服装:在出现静电危险的环境中工作时,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
防静电服装由抗静电纤维制成,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同时,防静电服装还能够消除工人身上已经积聚的静电。
(2)接地操作:在进行需要接触静电危险物品的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正确地接地。
接地可以通过使用接地导线和接地器等设备来实现。
操作人员使用接地设备时,应确保接地设备与地面的接触良好,并定期检查接地设备的性能。
(3)静电电势差控制:在进行某些特定操作之前,必须对环境中的静电电势差进行控制。
控制静电电势差可以通过调节湿度、使用静电放电装置等方式实现。
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手段,并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4)注意电气设备的防护:静电可能会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因此,在操作中应特别注意保护电气设备的防静电措施。
操作人员在接触电气设备之前,必须先进行静电放电处理,以防止静电对设备的引起损坏或起火的危险。
ESD基本原理和防护

ESD基本原理和防护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是在电子元器件的生产、运输、储存、处理和使用过程中,由于静电电荷的积累和释放造成的电子器件的损坏。
静电放电可能引发火花或电弧,产生高能量电磁波,从而导致故障甚至损坏电子设备。
ESD产生的原理主要与静电的产生和电荷的积累有关。
在物体摩擦、与其他物体接触、电阻和电容效应以及电场感应等过程中,会产生静电。
当电子器件表面及接触物之间的电位差超过其抗静电损伤能力时,就会发生静电放电。
一般来说,ESD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人体和电子设备的摩擦和接触、静电电场的感应、电子设备与静电环境之间的电位差。
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对电子器件的损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ESD防护方法:1.提高空气湿度:由于空气湿度的增加可以降低物体表面的电阻,从而减小静电的积累。
适当提高室内湿度可以有效减少静电带来的危害。
2.使用抗静电工作台和防静电地板:抗静电工作台和防静电地板是防止静电积累和放电的重要手段。
抗静电工作台是通过接地来消除电荷的积累,保护电子器件不受静电损害。
防静电地板通过导电性材料和接地来防止静电的积累,并将静电释放到地面。
3.使用符合标准的防静电材料: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应使用符合防静电特性标准的容器、包装材料和工具。
这些材料往往具有抗静电性能,能够减少静电积累和放电的发生。
4.穿戴适当的防静电服装和手套:防静电服装和手套可以有效地将电荷导入地面,减少静电放电的发生。
这些服装和手套通常由导电纤维或导电材料制成。
5.使用ESD安全工具:在操作电子器件时,应使用符合防静电要求的工具,如防静电钳子、防静电螺丝刀等,以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在电子设备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ESD的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ESD防护可以保护电子器件的品质和寿命,减少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因此,大家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特别是对于静电敏感的电子器件,都应注意静电的产生和释放,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静电放电(ESD)防护

静电放电(ESD)防护简述2015.9.30一、静电的产生静电放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有:摩擦起电、离子溅射(单一极性)、接触充电、感应或极化,及其他如:剥离,破裂,点解,压电,热电等。
人体自身的动作或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
静电在多个领域造成严重危害,摩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
1、摩擦起电哪里有移动,哪里就有静电。
人的走动,物料周转,甚至是空气、水流动,都会产生摩擦静电。
当液体、固体和气体颗粒接触又分离,起电量受“接触紧密度”,“分离速度”,“摩擦运2、接触充电带电物体通过接触将电荷传导给未带电物体。
带电绝缘体仅能从较小面积释放电荷,而带电导体能释放大量电荷给另一导体。
二、静电放电模型因ESD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集成电路放电的方式不同,经过统计,ESD放电模型分四类:人体放电模式、机器放电模式、组件充电模式、电场感应模式。
1、人体放电模式(Human-Body Model,HBM)人体放电模式(HBM)的ESD是指因人体在地上走动摩擦或其它因素在人体上已累积了静电,当此人去触碰到IC时,人体上的静电便会经由IC的脚(pin)而进入IC内,再经由IC放电到地去。
此放电的过程会在短到几百毫秒(ns)的时间内产生数安培的瞬间放电电流。
此电流会把IC内的组件给烧毁,对于一般商用IC的2-KV ESD放电电压而言,其瞬间放电电流的尖峰值大约是1.33A。
有关于HBM的ESD已有工业测试的标准,表是国际电子工业标准(EIA/JEDEC STANDARD)2、机器放电模式(Machine Model,MM)机器放电模式(MM)的ESD是指机器(例如机械手臂)本身累积了静电,当此机器去触碰到IC时,该静电便经由IC的pin放电。
因为机器是金属,其等效电阻为0欧姆,其等效电容为200pF。
由于机器放电模式的等效电阻为0,故其放电的过程更短,在几毫微秒到几十毫微秒之内会有数安培的瞬间放电电流产生。
ESD(静电放电)原理、模型及防护

料、防静电涂料等,以降低设备表面静电电荷的积累。
设备接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将设备与大地连接,使设备上积累的静电电荷能够迅速泄放到
大地,避免静电放电对设备造成损害。
静电消除器
03
在关键部位安装静电消除器,通过产生相反电荷来中和设备表
面的静电电荷,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系统级防护策略
系统接地
将整个系统与大地连接,确保系统内各部分电位一致,减少静电放 电的可能性。
ESD(静电放电)原理、模型及防护
目录
• 静电放电(ESD)基本概念与原理 • ESD模型与特性分析 • ESD防护措施与方法 • ESD测试与评估方法 • ESD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静电放电(ESD)基本概念与原 理
静电产生及危害
静电产生原因
物质接触、摩擦、分离等过程导 致电荷不平衡,形成静电。
规范操作培训
制定详细的设备操作规范,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在操作 过程中能够遵循规范,减少静电放电的风险。
静电防护装备使用
要求操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防静电鞋等静电防护装备,降低 人体静电对设备的影响。
04
ESD测试与评估方法
测试标准介绍
这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标准,它规定了 测试等级、测试方法、测试环境和设备要求等。
特性
HBM放电电流具有较快的上升时间和较短的持 续时间,通常持续几百纳秒。放电能量较低,但 足以对敏感器件造成损坏。
应用场景
HBM模型常用于评估手持设备、可穿戴设备等 便携式电子产品的ESD防护能力。
机器模型(MM)
描述
应用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放电防护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静电放电防护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一、发生ESD损伤的三种情况
1、带有表龟的导体(人体、设备等)对处于接地的器件发生放电造成损伤;
2、器件带有静电与导体发生放电造成损伤;
3、在静电场中,器件接触接地的导体发生放电造成损伤。
二、ESD防护四项基本原则
1、等电位连接:与敏感器件接触的导体实现等电位连接,避免因导全带静电发生放电;
2、静电源控制:绝缘材料的静电通过接地和等电位连接无法消除,因此必须对敏感器件周边进行静电源控制;
3、防静电包装:出ESD防护区的器件必须使用防静电包装,以防外界静电源的影响;
4、安全第一:ESD防护措施不能降低安全水准,如安全与之冲空,安全第一。
三、基本技术手段
1、等电位:基本原理:等到电位状态下不发生放电。
做法:①所有可能接触器件的物体使用并连接(共同连接点);②接地系统间进行跨接避免电势差。
2、接地:基本原理:将静电通过接地线或接地装置传导泄放到大地。
做法:①建立静电接地系统;②静电导电材料的使用;③两种方式:硬功夫接地和软接地。
3、离子化中和:基本原理:电离空气产生正负离子,中和静电电荷。
做法:①离子风机、离子风枪、离子吧;②自感式的离子静电消除器。
4、阻值控制:基本原理:通过电阻控制,控制过强的表龟泄放或放电,同时保证人体安全。
做法:①静电耗散材料的使用;②连接安全限流电阻。
5、静电放电屏蔽:基本原理:屏蔽静电场,阻隔静电放电电流通过敏感器件。
做法:①静电屏蔽材料和屏蔽容器的使用;②绝缘材料和阻隔结构。
6、湿度控制:基本原理:增加湿度减少静电的产生,降低摩擦电压。
做法:①控制湿度在40~70%(满足多数标准的要求)。
7、材料选择和工艺控制避免产生静电:基本原理:通过使用不产生或产生静电小的材料,减少静电;材料表面光洁,减少静电;静电序列的应用。
做法:①使用抗静电材料;②使用抗静电剂。
8、标识和标注:对敏感器件进行标识避免当作非敏感器件存放、运输和操作;对ESD防护用品和材料进行标识,以表明其功能,防止超出有效期使用;对EPA(ESD保护工作区,工作站)进行标识;对EPA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警示(IEC);对接地点进行标识;涉及到敏感器件的文件、设计图纸进行标注(IEC);对EPA中的设备进标识(IEC)。
9、保护电路和结构设计提高抗静电能力。
EPA: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ed Area,是对某一需要静电防护区域所做出的界定,EPA的构造形式因其具体用途而定,可以是一个操作工作台、一个库房、一个加工操作间、一个工作机房、一个活动的或固定的工作站或者一个维修工作现场。
但是无论属于哪一种构造形式和使用用途,它都必须是一个具有明确划定边界(例如,在一宽大的厂房内可使用宽度为50mm的黄色警示标志线,将防静电工作区划定)的场所,并具有为完成其功能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和器材等。
世纪伟业在EPA工程改造上面经验丰富,曾为通讯、电子、塑胶等行业做过EPA区间改造,如下图为某一通讯公司的EPA改造的局布图:
此区域包括:静电地板的施工、静电更衣柜、文件柜、工作台、静电周转容器、静电椅、静电台垫,静电服,测试仪器以及最关键的静电接地工程。
我们严格按照SJ-T10694-2006、SJ-T11236-2001等标准来进行施工,让每一个EPA区域内的静电控制达到标准,所有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交付客户使用。
后期我们配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客户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