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成语大全

合集下载

形容学习的成语精选大全

形容学习的成语精选大全

形容学习的成语精选大全学习就是一种会使你更快乐、生活质量更好、更有自尊、对社会贡献更大的一种素质提高过程。

给大家整理了有关学习的成语,一起来看看吧!1、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

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2、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高的人自学。

3、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

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4、博学审讯:博:多;检:详尽。

广为地自学,详尽地查问。

指念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5、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

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

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6、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著自学,无法弃置,甚至歇息或闲暇的时候也必须自学。

7、不足为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8、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予;教导:教育。

指针对自学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展开相同的教育。

9、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

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

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10、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则在车后,这样,可以并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

比喻自学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难学会。

1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

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12、笃实好学:笃实:勤奋,真的。

深入细致勤奋,嗜好学问。

13、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14、寝食俱废:法号也不睡觉,饭也顾不上喝。

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自学、工作极其紧绷。

15、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

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

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16、一曝十寒:曝:晒太阳。

原意就是说道,虽然就是最难生长的植物,晒太阳一天,闷十天,也不可能将生长。

比喻自学或工作一时刻苦,一时又散漫,没恒心。

17、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

笃行:切实地实行。

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关于学习的成语

关于学习的成语

关于学习的成语关于学习的成语 1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以下是“学习成语”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关于学习的成语: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学而不厌废寝忘食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勤学苦练专心致志牛角挂书囊萤映雪勤学好问韦编三绝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映雪读书开卷有益夜以继日引锥刺股十年寒窗闻鸡起舞好学不倦【扩展】八个字的成语1、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3、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5、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6、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

7、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将:统率,指挥。

比喻越多越好。

8、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指办不好事情,反而把事情弄糟。

9、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10、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失:错过。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11、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12、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13、福不重至,祸必重来——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14、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没有攻占不下来的。

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15、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16、见之不取,思之千里——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17、成则为王,败则为贼——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

18、江山好改,秉性难移——旧时俗语。

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19、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奸诈象鬼蜮,狡猾象狐鼠。

比喻人恶劣到极点。

2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21、虎生三子,必有一彪——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22、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关于学习的成语

关于学习的成语

学习的成语关于学习的成语学习的成语11、转益多师:以更多的人为师学习更多的东西。

2、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3、博学笃志:笃:忠实,一心一意。

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4、面壁九: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

原指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在少林寺面壁静修了九。

后比喻在学习上下得功夫极深。

5、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6、思而不学则殆: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思:思考。

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就会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

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8、恃才不学:恃:倚仗。

倚仗自己有天才,不用心学习。

9、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

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10、师逸功倍:师:学习;逸:安闲。

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11、跬步千里:跬步:半步。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

比喻学习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12、开华结果: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13、师心而不蹈迹:师:效法;迹:前人留下的言论。

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14、冷暖自知:水的冷暖,只有饮者自己知道。

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

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15、知物由学:由:通过。

要了解事物就必须通过认真的学习。

16、枉学屠龙:枉:徒然,白白地;屠:杀。

白白学习了杀龙的技术。

比喻徒然学习毫无实用价值的技术。

17、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

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8、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19、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20、大可师法:师法:学习效法。

值得学习和效法。

21、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箦:席子。

汉中有个人将自家的竹席子当作竹笋煮着吃。

关于学习的成语(300个)

关于学习的成语(300个)

关于学习的成语(300个)1.力学不知疲倦:力学:努力学习。

累:累。

勤奋学习,孜孜不倦。

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3、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能够到达。

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4、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

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5、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6.遗产:前人留下的遗产和魅力。

7、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

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先水平。

8、黑暗:形容一片黑暗,没有光亮。

也形容对事物一无所知。

9.升天:比喻一下子达到很高的位置或境界。

10、目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极快。

11.数一数二:不是第一也是第二。

突出描述。

12、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

比喻善于学习。

13.力学:力学:好好学习。

奉献:切实执行。

好好学习,把学到的东西准确的实践出来。

14、十八般武艺: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

亦泛指多种武艺。

②比喻多种技能。

15.生吞活剥:它最初指的是用在别人诗里的词。

现在比喻对经验理论的难以理解或机械应用。

16、脱颖而出:聪明:顶尖。

锥尖通过布袋露出。

比喻技巧尽显。

17.头重脚轻:大脑浮肿,双脚无力。

描述身体不适。

也说明基础不扎实。

18、林林总总:形容众多。

19.洛阳纸贵:比喻作品价值不菲,流传甚广。

20、然糠照薪:烧糠照明。

比喻勤奋学习。

同“然糠自照”。

21、适得其反:合适:积极,恰到好处。

只是得到相反的结果。

22、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23、三迁之教: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适宜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有关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

有关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

有关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学习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该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学习的四字成语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悬梁刺骨、形容刻苦学习。

2.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寻根究底、追求根底。

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4.相辅相成、辅:辅助。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5.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6.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7.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8.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

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9.学如穿井、穿:凿通。

求学如同凿井。

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10.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

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11.循常习故、循常:遵循常规。

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

遵守旧规,沿袭先例。

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

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12.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

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13.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

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14.无的放矢、的:靶心;矢:箭。

没有目标乱射箭。

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15.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16.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17.照葫芦画瓢、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18.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19.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

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20.知难而进、迎着困难上。

21.追根究底、追究根底。

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22.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

关于学习的成语

关于学习的成语

关于学习的成语关于学习的成语1一: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

一天到晚诵读经史。

形容勤奋读书。

二: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

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三: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

亦泛指读书人。

四: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

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

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五: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六: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七: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

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

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

”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

李云:竹简也。

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八: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________】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九: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十:士农工商:〖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十一: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

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十二: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

后多形容领悟勤奋。

十三:道学先生:〖解释〗指思想作风个性迂腐的读书人。

十四: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

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十五: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十六: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好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十七: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

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十八:读书得间:间:间隙。

比喻窍门。

读书得了窍门。

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十九: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二十: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二十一: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

形容人学习的四字成语

形容人学习的四字成语

形容人学习的四字成语学习,就象是一场战争,有时你觉得在这拼命撕杀的战场上,你是孤独与无助的,但你殊不知,你其实并不是孤身奋战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形容人学习的四字成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形容人学习的四字成语1、持之以恒字斟句酌洗耳恭听磨砺自强自强不息2、圆木警枕全力以赴追本穷源一丝不苟引锥刺股3、口不绝吟十年磨剑学而不厌枕戈尝胆刻苦勤奋4、力争上游再接再厉凿壁偷光牛角挂书夜以继日5、坚苦卓绝只争朝夕通宵达旦循序渐进有的放矢6、攻苦食淡聚萤映雪笨鸟先飞温故知新发奋图强7、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学富五车虚怀若谷凿壁借光8、聚精会神如饥似渴枕戈饮胆戒骄戒躁埋头苦干9、悬梁刺骨披荆斩棘磨砻淬砺豁然开朗手不释卷10、学无止境悬梁刺股孜孜不倦废寝忘食专心致志形容人学习的四字成语1、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

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2、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3、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

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4、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

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

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5、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

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

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6、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不能废弃,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

7、不足为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8、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9、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

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

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10、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

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1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

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12、笃实好学:笃实:踏实,实在。

关于读书学习的四字成语

关于读书学习的四字成语

关于读书学习的四字成语学习总是在一点一滴中积累而成的,就像砌砖,总要结结实实。

踏踏实实的学吧!加油!成功属于努力的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读书学习的四字成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负薪挂角:负薪:背着柴草,汉代朱买臣背着柴草读书;挂角:把备读的书挂在牛角上,隋代李密骑在牛背上读书。

指边劳动边读书,不畏辛苦。

2、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3、行吟坐咏:吟、咏:声调抑扬地念、唱。

走着也念,坐着也读。

形容读书用功。

4、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5、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6、开心明目:开心:使心窍开通;明目:使眼睛明亮。

指通过读书或做事开通心窍,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力。

7、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8、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9、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

比喻读书勤奋。

10、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

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11、滚瓜烂熟: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

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12、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

一天到晚诵读经史。

形容勤奋读书。

13、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14、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

亦泛指读书人。

15、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16、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17、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18、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

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9、凿壁借光:凿:挖。

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

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20、朱墨烂然: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样子。

形容读书勒奋。

21、不羁之士:羁:拘束;士:读书人。

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22、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3、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习的成语大全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不愧下学:愧:惭愧。

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品学兼优:兼:都。

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博学多闻: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

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才疏学浅:疏:浅薄。

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道山学海:道、学:学问。

学识比天高比海深。

形容学识渊博。

:调嘴学舌:调嘴:耍嘴皮。

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笃实好学:笃实:踏实,实在。

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

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

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

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

后比喻劝勉学习。

:顿学累功: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鸿儒硕学: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

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好学不倦: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

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家学渊源: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款学寡闻: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

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困而学之:困:困惑。

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

指刻苦练习书法。

: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

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学浅才疏: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学究天人: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

形容学问渊博。

:学贯中西: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牙牙学语: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学老于年:指青年人的博学。

:学而不厌: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

指学习一无所成。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

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

比喻善于学习。

:博学洽闻:博学:广博。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不愧下学:犹言不耻下问。

: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才学兼优: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长材茂学: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

:虫鱼之学: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村学究语:谓迂腐浅陋的言辞。

: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

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

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笃志好学: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

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高才大学:高才:才能杰出。

大学:学识渊博。

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高才绝学:①犹言才学高超。

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高斋学士: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孤学坠绪:将要失传的学问典籍。

:宏儒硕学:指学问渊博的人:敏而好学:敏:聪明。

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贫不学俭:谓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青藜学士:指博学之士。

:青钱学士:《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后因以“青钱学士”誉称才学之士。

:曲学阿世: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曲学诐行: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

多用作自谦之词。

:上当学乖:吃过亏下次就不会上当:市民文学: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

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

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通才硕学: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通儒硕学:犹言通儒达士。

: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枉辔学步: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

: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文人学士:泛指文人、文士。

:文宗学府: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

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效颦学步: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

亦作“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新学小生: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

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学识渊博:指学识深而且广:学疏才浅:同“学浅才疏”。

: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学富才高: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学海无涯:学海:知识。

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学如穿井:穿:凿通。

求学如同凿井。

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学无常师: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

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一家之学:自成一家的学派。

:以学愈愚:谓用学习改变愚昧的秉性。

:鹦鹉学舌:鹦鹉学人说话。

比喻人家怎幺说,他也跟着怎幺说。

:鹦鹉学语:鹦鹉: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

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

比喻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亦作“鹦鹉学舌”。

: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敩学相长:谓教与学相互促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解释】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钝学累功:〖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力学不倦:〖解释〗力学:努力学习。

倦:疲倦。

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力学笃行:〖解释〗力学:努力学习。

笃行:切实地实行。

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宿学旧儒:〖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学如登山:〖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

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