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临床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简答题专项练习(一)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简答题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简答题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简答题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免疫学简答题导语: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医学科学。

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也是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排除的一种生物学过程。

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考试练习吧1.B细胞有哪些主要的表面受体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表面受体的理解记忆。

常见错误是漏答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

答案:①mlg;②Fc—R;③CR;④有丝分裂原受体;⑤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

2.B细胞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的理解记忆。

常见错误是忽视了禽类B细胞成熟的场所:法氏囊。

答案:B细胞: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哺乳动物在骨髓发育成熟后,经血流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在禽类,B细胞在法氏囊中分化成熟。

3.记忆B细胞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记忆B细胞的理解与记忆。

常见错误是阐述不清楚。

答案:在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过程中,部分B细胞可恢复为小淋巴细胞,并停止增生和分化,SIgD可消失,且寿命长,可生存数月至数年。

当再次与同一抗原接触时,于活化和分化,故称此种细胞为记忆细胞。

4.mlg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mlg的理解记忆。

常见错误是回答不全,少答mlg的作用或尚未掌握这个名词。

答案:mlg(BCR):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抗原受体,可特异识别抗原。

mIg又是鉴别B细胞的标志。

它以分泌型或膜结合型存在。

5.简答B细胞表面分子的类别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细胞表面分子的理解记忆。

常见错误是回答不全面。

迄今为止已发现29种。

答案:B细胞表面分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BCR(B细胞受体)复合物的组成成分。

(2)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

(3)协同刺激分子。

(4)粘附分子。

(5)细胞因子受体。

(6)补体受体。

(7)信号传导调节分子。

(8)离子通道分子。

(9)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删C)分子等6.简答BCR复合物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BCR复合物的理解记忆。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含答案)一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含答案)一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复习练习试题及答案501.CDC试验作HLA血清学分型的方法学评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简便易行B.结果可靠,重复性好C.需花大量时间去筛选抗血清D.HLA-DQ、-DR抗原分型所用的抗血清须经血小板吸收以除去针对Ⅱ类抗原的抗体E.待检细胞应为纯化的B细胞答案:D502.对SLE的诊断价值极大,且提示病情活动的ANA荧光图形是( )A.均质型B.斑点型C.核膜型D.核仁型E.胞浆型答案:C503.有关NK细胞杀瘤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A.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引起肿瘤细胞坏死或凋亡B.无需预先活化,即可直接杀瘤C.可依赖抗体通过ADCC方式杀瘤D.通过Fas/FasL途径诱导肿瘤细胞调亡E.受MHC限制性答案:E504.系统性血管炎的血清标志性抗体是( )A.ANAB.ENAC.APLAD.ANCAE.ASMA答案:D505.可用于检测不同Ig类型的RF的方法( )A.胶乳颗粒凝集实验B.速率散射比浊法C.ELISAD.免疫比浊法E.定时散射比浊法答案:C506.抗原抗体反应中,前带现象是指( )A.抗原过剩B.抗体过剩C.pH的变化而引起D.温度的变化而引起E.离子强度的变化而引起答案:B507.下列哪型超敏反应与细胞免疫过程相似(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无答案:D508.下列属于隐蔽抗原的物质是( )A.AFPB.ABO血型物质C.甲状腺球蛋白D.受药物影响的细胞E.免疫球蛋白答案:C509.抗胰岛细胞抗体(APICA)的靶抗原是( )A.T细胞B.B细胞C.β细胞D.C3补体E.肾皮质上皮间质细胞答案:C510.当前较公认的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最高的自身抗体是( )A.抗SSA/SSB抗体B.抗dsDNA抗体C.抗RNP抗体D.抗核小体抗体E.抗Sm抗体答案:D512.化学致癌物诱发的肿瘤,其肿瘤抗原的显著特征是( )A.个体特异性B.种类多C.数量多D.不稳定E.特异性不强答案:A513.A.具有同种异体特异性B.具有种属特异性C.CD4结合点D.CD8结合点E.是HLA复合体表达的产物答案:B514.下列关于IgE的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A.是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B.IgE的合成受遗传因素的调节C.为亲细胞抗体D.参与抗寄生虫感染E.引起Ⅱ型超敏反应答案:E515.通常质控符号以AL表示,其中A表示( )A.质控测定次数B.控制限C.控制限的测定值D.超出质量控制限的测定值的个数E.误差答案:D516.有关Ⅳ型超敏反应的组织损伤机制,应除外( ) A.B.C.TNF对靶细胞的直接细胞毒作用D.巨噬细胞活化和释放溶酶体酶E.补体的激活产生补体裂解产物的过敏毒素作用答案:E517.介导Ⅰ型超敏反应晚期相的最主要介质是( )A.组胺B.白三烯C.肝素D.腺苷酸环化酶E.血小板活化因子答案:B518.小鼠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为( )A.HLAC.H-2D.AgBH-1E.RLA答案:C519.在形成的连串均匀液滴中,大量液滴是( )A.含有细胞B.含有淋巴细胞C.含被荧光染色的淋巴细胞D.不含细胞的空白液滴E.以上都不是答案:D520.免疫检测自动化的首要目的是( )A.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的精密度B.减低操作者劳动强度C.减少操作程序D.自动检测及校对E.提高检测的可靠性答案:A521.白细胞粘附缺陷病的发病机制是( )A.B.Btk缺陷C.IL受体突变D.DAF和CD59缺陷E.造血干细胞成熟障碍答案:A522.免疫测定中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准确度反映的是测定值与其真值之间的关系B.准确度好,精密度就好C.精密度反映的是测定值之间的关系D.精密度好的结果,准确度一定好E.准确度与精密度是平行关系答案:A523.半抗原的特性是( )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B.只有免疫原性,而无免疫反应性C.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D.只有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能与抗体结合E.只有与蛋白质结合才具有免疫反应性答案:C524.目前免疫比浊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A.散射比浊法B.速率透射比浊法C.分光光度计比色法D.免疫透射比浊法E.肉眼比浊法答案:A525.抗原抗体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才有利于二者结合,其范围一般为( )A.4℃~10℃B.11℃~15℃C.16℃~20℃D.15℃~40℃E.41℃~50℃答案:D526.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有( )A.DiGeorge综合征B.XSCIDC.WASD.Bruton综合征E.ATS答案:B527.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发生( )A.病毒持续感染B.肿瘤C.超敏反应D.自身免疫病E.免疫缺陷病答案:D528.下列ANA中以第一位检出该抗体的患者命名的有( )A.抗dsDNA抗体B.抗SSA抗体C.抗RNP抗体D.抗DNP抗体E.抗Sm抗体答案:E529.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分选时采用高压静电场,则( )A.分选细胞充电,未被分选的其他细胞和空白液滴不充电B.分选细胞不充电,未被分选的其他细胞和空白液滴充电C.分选细胞和空白液滴充电,未被分选的其他细胞不充电D.分选细胞和未被分选的其他细胞充电,空白液滴不充电E.分选细胞、未被分选的其他细胞及空白液滴均充电答案:A530.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Ig是( )A.IgA类抗体B.IgM类抗体C.IgG类抗体D.IgD类抗体E.IgE类抗体答案:A531.目前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A.FPIAB.荧光酶免疫分析C.TRFIAD.ELISAE.免疫比浊分析答案:A532.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中国D.日本E.俄国答案:C533.花生四烯酸可通过脂氧合酶途径合成下列哪一种物质( ) A.LTsB.C.PAFD.DAGE.答案:A534.流式细胞仪光学系统的组成为( )A.激光系统B.激光光源与分光镜C.激光光源、分光镜与光束成形器D.激光光源、分光镜、光束成形器和透镜组E.激光光源、分光镜、光束成形器、透镜组、滤片和光电倍增管答案:E535.OCV需连续测定同一浓度同一批号质控物( )A.30批次以上B.25批次以上C.20批次以上D.20批次以下E.15批次以下答案:C536.下列哪项是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合酶作用的产物( ) A.B.5-羟色胺C.组胺D.PAFE.LTs答案:A537.不属于Ⅰ型超敏反应预合成介质的是( )A.组胺B.蛋白水解酶C.NCFD.ECF-AE.PAF答案:E538.抗原的基本性质是( )A.异物性和特异性B.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C.抗原性与异物性D.理化复杂性与特异性E.异物性和免疫反应性答案:B539.与骨髓瘤患者基因相关位点主要存在于( )A.3号、13号和16号染色体B.2号、12号和15号染色体C.1号、11号和14号染色体D.4号、6号和17号染色体E.5号、15号和18号染色体答案:C540.青霉素可能导致( )A.Ⅰ、Ⅱ型超敏反应B.Ⅰ、Ⅱ、Ⅲ型超敏反应C.Ⅱ、Ⅳ型超敏反应D.Ⅰ、Ⅱ、Ⅳ型超敏反应E.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答案:E541.下列可能影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结果( )A.溶血B.碱性磷酸酶C.高血脂D.高血糖E.肌酸肌酶答案:A542.通常用ELISA测定的OCV应( )A.<5%B.<10%C.>10%D.<15%E.>15%答案:D543.抗骨骼肌抗体(AMSA)最常见于( )A.成年型重症肌无力B.SLEC.D.自身免疫性肝炎E.系统性血管炎答案:A544.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 )A.IgAB.IgDC.IgMD.IgEE.IgG答案:E545.高滴度的均质型主要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RAB.SLEC.慢性肝脏疾病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药物性狼疮答案:B546.下列关于自身抗体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B.病人血液中存在低效价自身抗体是免疫病特点之一C.某些自身抗体对疾病判断有高度特异性D.有些自身抗体与疾病活动性有关E.少数自身抗体被证实参与了免疫病理性损伤答案:B547.下列哪一类疾病是由于CⅡTA或RFX-5基因突变引起的( ) A.MHCI类分子缺陷病B.MHCⅡ类分子缺陷病C.ADA缺陷病D.WASE.AT答案:B548.目前临床诊断淀粉样变性的“金标准”应当是( )A.尿蛋白检查B.血清蛋白免疫电泳分析检查C.血液中某些前体蛋白的检查D.利用组织学或免疫组化技术做组织学检查E.血液常规分析检查答案:D549.流式细胞仪的全程质控,选择的质控品是( )A.FlowcountB.Immuno-TrolCellsC.Flow-SetFluoropheresD.Flow-checkFluoropheresE.以上均不对答案:B550.人类IgA的开始合成时期是( )A.胚胎15周时期B.胚胎30周时期C.新生儿期D.出生后3个月E.出生后4~6个月答案:E551.肾移植时,HLA配型最为重要的是( )A.HLA-DP、HLA-CB.HLA-B、CC.HLA-DQ、HLA-CD.HLA-A、B、CE.HLA-DR、HLA-A、B答案:E552.外分泌液中含量最高的Ig是( )A.IgMB.IgGC.IgAD.IgEE.IgD答案:C553.人类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占血浆蛋白总量的( )A.5%B.10%C.15%D.20%E.30%答案:D554.一台好的流式细胞仪每秒钟可测定荧光染料粒子( )A.5000个B.4000个C.3000个D.2000个E.1000个答案:E555.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A.EPOB.GM-CSFC.TGF-βD.IL-2E.TNF-α答案:E556.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又称为( )A.沉淀反应B.凝集反应C.补体结合实验D.标志的抗原抗体反应E.补体依赖的微量细胞毒试验答案:E557.具有J链的Ig是( )A.IgG1B.C.sIgAD.IgEE.IgD答案:C558.流式细胞仪的绝对计数的校准,选择的质控品是( )A.FlowcountB.Immuno-TrolCellsC.Flow-SetFluoropheresD.Flow-checkFluoropheresE.以上均不对答案:A559.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技术有( )A.理化检测技术B.补体参与技术C.抗球蛋白检测技术D.细胞技术E.以上均是答案:E560.诊断特异性是指下列哪项的百分率( )A.阳性B.阴性C.真阳性D.真阴性E.假阳性答案:D561.携带HLA-DR2基因的个体与下列哪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 )A.类风湿关节炎B.寻常性天疱疮C.多发性硬化症D.桥本甲状腺炎E.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答案:C562.病毒性肝炎酶免疫检验中,下列质控物最重要的是( )A.高值B.中值C.低值D.阴性值E.空白值答案:C563.A.B.Syk蛋白酪氨酸激酶C.Fyn蛋白酪氨酸激酶D.磷酸酯酶DE.组胺酶564.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时,容易发生( )A.移植排斥反应B.自身免疫病C.超敏反应D.感染E.肿瘤答案:D566.阳性分型法进行HLA-D、DP分型时,其反应细胞是( )A.预致敏淋巴细胞B.待测细胞C.纯合子分型细胞D.具有SD抗原的细胞E.淋巴细胞答案:A567.MHC-Ⅰ类分子的结构域分为( )A.B.C.D.E.答案:D568.下列哪项属于HLA复合体的非经典Ⅱ类基因区( )A.HLA-E、F、GB.HLA-DN、DO、DMC.HLA-A、B、CD.HLA-E、F、G、H、XE.HLA-DP、DQ、DR569.AchR检测常采用的方法是( )A.ELISAB.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C.RIAD.双向免疫扩散法E.免疫电泳答案:A570.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完全抗原B.TD抗原C.TI抗原D.半抗原E.自身抗原答案:D571.位于HLA复合体Ⅰ类基因与Ⅱ类基因之间的Ⅲ类基因是( )A.HLA-E、F、GB.编码补体、某些炎症因子的相关基因C.HLA-A、B、CD.HLA-E、F、G、H、X等E.HLA-DP、DQ、DR答案:B572.肿瘤细胞表达的能介导肿瘤特异性T细胞凋亡的是( )A.CD28B.FasC.FasLD.TAP-1E.B7答案:C573.SLE患者的特征性标志抗体是( )A.抗RNPB.抗dsDNAC.抗PM-Sc1D.抗DNP抗体E.抗SSA答案:B574.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防御D.免疫识别E.免疫耐受答案:C575.从免疫血清中粗提γ球蛋白最简便的方法为( )A.亲和层析B.离子交换层析C.凝胶过滤D.超速离心E.硫酸铵盐析答案:E576.有关引起Ⅱ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应除外是( )A.ABO血型抗原B.某些药物C.变性IgGD.Rh抗原E.HLA抗原答案:C577.对pH工作环境变化最敏感的染料是( )A.得州红(TexasRed)B.FITCC.罗丹明XD.藻红蛋白E.藻青蛋白答案:B578.冷球蛋白出现沉淀时的温度是( )A.25℃B.37℃C.20℃D.4℃E.8℃答案:D579.携带HLA-DR5基因的个体与下列哪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 )A.类风湿关节炎B.重症肌无力C.多发性硬化症D.桥本甲状腺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答案:D580.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可达100%的抗平滑肌抗体(ASMA)的滴度是( )A.1:10以上B.1:50以上C.1:100以上D.1:500以上E.1:1000以上答案:E581.当前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的最常见的因素是( )A.免疫抑制疗法B.感染性疾病C.淋巴系组织的恶性肿瘤病D.反复注射免疫球蛋白E.营养不良答案:B582.免疫缺陷的病人易发生( )A.肿瘤B.过敏性休克C.接触性皮炎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强直性脊柱炎答案:A583.HLA细胞学分型方法属于( )A.细胞毒性试验B.细胞增殖试验C.细胞凋亡试验D.细胞形态观察E.细胞溶解试验答案:B584.流式细胞仪测定时,激发光与稳态单细胞液柱成哪种相交( )A.方向一致B.平行C.垂直D.成45度角E.成30度角答案:C585.下列哪一种疾病ADCC效应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A.系统性红斑狼疮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C.风湿性关节炎D.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E.对移植肾的排斥反应答案:D586.体内抗病毒、中和毒素、抗真菌最重要的抗体为( )A.IgAB.IgMC.IgGD.IgEE.IgD答案:C587.作HLA-Ⅱ类分子分型时,下列哪种方法是应用最广泛且最简便、快捷和精确的方法( )A.SBTB.PCR-SSOC.PCR-SSPD.RFLPE.PCR-SSCP答案:B588.实验本身即可避免内源性非特异荧光干扰的检测方法是( )A.TRFIAB.FPIAC.荧光酶免疫分析D.直接法荧光抗体染色E.间接法荧光抗体染色答案:A589.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有亲和力的Ig是( )A.IgGB.IgAC.IgDD.IgEE.IgM答案:D590.下列几种细胞因子中,与多发性骨髓瘤关系最为密切是( )A.TNFB.IL-2C.IFND.TGFE.IL-6答案:E591.流式细胞分析技术中设置的同型对照是( )A.免疫荧光标记中的阳性对照B.免疫荧光标记中的阴性对照C.免疫荧光标记中的光校正D.免疫荧光标记中的流路校正E.免疫荧光标记中的绝对计数校正答案:B592.关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不同之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不同B.激发能源不同C.发光的物质不同D.检测系统不同E.检测原理不同答案:E593.若TP为真阳性,FN为假阴性,TN为真阴性,FP为假阳性,阴性预测值计算公式是( )A.TP/(TP+FN)×100%B.TN/(TN+FP)×100%C.(TP+FN)/(TP+FP+TN+FN)×100%D.TP/(TP+FP)×100%E.TN/(TN+FN)×100%答案:E594.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的标志抗体是( )A.抗Sm抗体B.抗SSB抗体C.抗环瓜氨酸抗体D.抗dsDNA抗体E.抗RNP抗体答案:C595.肥大细胞膜上与IgGFc结合的受体是( )A.FcεRIB.FcεRⅡC.FcγRID.FcγRⅡE.FcγRⅢ答案:A596.免疫系统不包括( )A.免疫细胞B.免疫分子C.免疫原D.中枢免疫器官E.外周免疫器官答案:C597.即刻法质控经常应用于( )A.荧光免疫实验B.免疫比浊实验C.化学发光实验D.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免疫电泳答案:D598.预防骨髓移植GVHR有效方法是( )A.AB0血型配型B.减少供体骨髓中的T细胞C.HLA配型D.使用免疫抑制剂E.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答案:E599.免疫功能不包括( )A.免疫防御B.免疫监视C.免疫稳定D.免疫记忆E.免疫逃逸答案:E600.免疫电泳的结果,主要是观察( )A.沉淀环的直径B.沉淀峰的高低C.沉淀弧的长短D.沉淀弧的方向E.沉淀线的数目、形状和位置答案:E601.细胞DNA合成主要途径的重要辅酶是( )B.辅酶ⅠD.HGPRTE.叶酸答案:E602.胶乳法检测的RF是( )A.血清中的IgG型RFB.血清中的IgM型RFC.血清中的IgA型RFD.血清中的IgD型RFE.血清中的IgE型RF答案:B603.下述哪种粘附因子测定可作为已分化的甲状腺癌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 )A.LI-钙粘素B.整合素C.免疫球蛋白超家族D.E-钙粘素E.E-选择素答案:D604.CD28分子主要表达在哪一种细胞上( )A.肥大细胞B.单核细胞C.NK细胞D.T细胞E.MΦ答案:D605.CD8分子主要表达在哪一种细胞上( )A.Tc细胞B.B细胞D.单核细胞E.巨噬细胞(MΦ)答案:A606.在荧光显微镜检查中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是( )A.抗原荧光染色B.抗体荧光染色C.补体荧光染色D.特异性荧光染色E.非特异性荧光染色答案:E607.ELASA板包被后,最常用的封闭物质是( )A.人白蛋白B.人球蛋白C.牛血清白蛋白D.牛血清球蛋白E.鼠白蛋白答案:C608.免疫电泳是( )A.区带电泳与双向免疫扩散相结合的技术B.电泳与单向免疫扩散相结合的技术C.电泳与双向免疫扩散相结合的技术D.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的技术E.电泳与环状沉淀反应相结合的技术答案:A609.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中,抗体含量较大,反应沉淀线应( )A.在两孔之间B.靠近抗原孔C.靠近抗体孔D.沉淀线弯向抗原孔E.呈多条沉淀线答案:B610.间接凝集试验和被动凝集试验( )A.是同义词B.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试验C.二者均属凝集试验,但有区别D.前者属玻片凝集反应范畴,后者属试管凝集反应范畴E.是近义词答案:A611.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检查可用( )A.胶乳凝集试验B.间接血凝试验C.抗人球蛋白试验D.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E.协同凝集试验答案:C612.放射免疫分析常用的分离法是( )A.活性炭吸附B.抗原抗体沉淀C.树脂交换,色层分析D.凝胶滤过法E.活性炭吸附及抗原抗体沉淀答案:E613.荧光抗体保存3~4年,应选择( )A.小量分装、4℃B.瓶分装、4℃C.瓶分装、-10℃D.小量分装、-20℃E.瓶分装、-20℃答案:D614.作为荧光标记物的荧光素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须具有化学的活性基团,能与蛋白质稳定结合B.荧光素标记后改变抗体的活性C.荧光与背景组织色泽相同D.易淬灭E.有较宽的激发光谱答案:A615.制备蛋白质抗原时破碎组织细胞最简便的方法为( )A.反复冻融法B.超声破碎法C.表面活性剂处理法D.自溶法E.酶处理法答案:A616.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用( )A.冷凝集试验B.抗“O”试验C.抗人球蛋白试验D.嗜异性凝集试验E.外斐试验答案:D617.制备ABC复合物时,HRP-B的浓度不能高于( )A.2μg/mlB.4μg/mlC.6μg/mlD.8μg/mlE.10μg/ml答案:E618.亲和素在50%硫酸铵溶液中的溶解度与何种物质相似( )A.白蛋白B.球蛋白C.铜蓝蛋白D.C反应蛋白E.血红蛋白答案:A619.福氏完全佐剂的组成( )A.液体石蜡+羊毛脂B.羊毛脂+氢氧化铝C.液体石蜡+羊毛脂+卡介苗D.卡介苗+氢氧化铝+羊毛脂E.液体石蜡+羊皮脂+卡介苗答案:C620.冷凝集素与红细胞结合最好的温度是( )A.37℃B.20℃C.15℃D.10℃E.4℃答案:E621.目前细胞因子最常用的免疫学测定方法是( )A.ELISAB.流式细胞分析法C.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APOT)D.RIA法E.免疫印迹法答案:A622.第二次免疫接种后,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最好为( )A.1周内B.10~20天C.7~10天D.20~30天E.30天以上答案:C623.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A.异种抗原B.隐蔽抗原C.类属抗原D.异嗜性抗原E.变应原答案:D624.在放射免疫分析中,使标准曲线呈正比例双曲线,横坐标是测定物标准品浓度,纵坐标是( )A.B/FB.B/TC.F/BD.B/BoE.B答案:C625.放射性核素的选择原则不包括( )A.高比活度B.容易标记C.适宜半衰期D.标记物易于保存E.对抗原或抗体活性没有影响答案:E626.FITC的最大发射光波长为( )A.490~495nmB.520~530nmC.595~600nmD.365~435nmE.410~650nm答案:B627.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 )A.静电引力B.范德华引力C.氢键结合力D.疏水作用力E.分子间结合力答案:D628.酶免疫方法测定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缺点是( )A.由于内源性酶的干扰和固定剂的使用所致的非特异性显色的增加B.特异性差C.测定灵敏度差D.测定不够简单方便E.以上均是答案:A629.可作为定量测定的免疫电泳技术是( )A.对流免疫电泳B.火箭电泳C.交叉免疫电泳D.免疫电泳E.免疫固定电泳答案:B630.间接法ELISA中,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 )A.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B.固相二抗-IgM-抗原-酶标抗体C.固相抗体-酶标抗原D.固相二抗-抗体-酶标抗原E.固相抗原-抗体-酶标二抗答案:E631.需制备10ml抗血清,应选择何种动物( )A.家兔B.小白鼠C.马D.绵羊E.猴答案:A632.单向琼脂扩散试验,抗体与融化琼脂混合的温度( )A.大约45℃B.37℃C.大约50℃D.室温E.大约60℃答案:C633.有关放射性标记物的放射化学纯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指结合于抗原上的放射强度占总放射强度的百分率B.是指单位质量标记物的放射强度C.是指标记抗原结合于抗体的放射强度占总放射强度的百分率D.放射化学纯度测定方法是加10倍量抗体和标记抗原反应,测算出B/(B+F)百分率E.标记后放射性标记物的分离纯化程度不影响其放射化学纯度答案:A634.火箭免疫电泳终点应( )A.火箭峰呈云雾状B.火箭峰呈圆形C.火箭峰顶部与基底同宽D.火箭峰尖而清晰E.火箭峰呈纺锤状答案:D635.1mg纯的亲和素的活性约为( )A.5UB.7UC.10UD.13~15UE.20~22U答案:D636.蛋白质抗原首次免疫接种后,最好间隔多长时间进进行第二次免疫( )A.7~10天B.10~20天C.20~30天D.30~60天E.3个月答案:B637.下列哪项不是粘附分子结构( )A.活化区B.疏水区C.胞浆区D.胞内区E.胞外区答案:A638.ELISA间接法通常用来检测( )A.抗体B.抗原C.免疫复合物D.抗抗体E.半抗原答案:A639.E-选择素主要表达在哪一种细胞上( )A.中性粒细胞B.红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E.活化内皮细胞答案:E640.将抗体吸附于红细胞上检测抗原的试验是( )A.直接凝集B.间接血凝C.间接凝集D.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E.协同凝集答案:B641.凝集反应是( )A.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B.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凝集现象C.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pH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D.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E.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答案:E642.用免疫荧光技术直接法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应将荧光素标记( )A.抗原B.相应抗体C.抗免疫球蛋白抗体D.抗原-抗体复合物E.抗C3抗体答案:B643.酶免疫化学发光测定方法的实质是( )A.固相酶免疫测定方法B.液相酶免疫测定方法C.为酶的底物显色测定D.均相酶免疫测定方法E.以上均不是答案:A644.免疫电泳最常用的载体是( )A.醋酸纤维薄膜B.琼脂糖凝胶C.淀粉凝胶D.果胶E.葡聚糖答案:B645.HRP(用于标记)的RZ值应大于( )A.3.0B.3.1C.3.2D.3.3E.3.4答案:B646.已知有关细胞的粘附能力中,最大的是( )A.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B.树突细胞C.B细胞D.T细胞E.红细胞答案:A647.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 )A.温度B.电解质C.pHD.适当振摇E.以上全是答案:E648.可溶性抗原制备的抗体,其效价测定常采用( )A.间接凝集试验B.单向免疫扩散法C.双向免疫扩散法D.免疫亲和层析法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答案:C649.叶酸的拮抗剂是( )A.次黄嘌呤B.胸腺嘧啶核苷C.胸腺嘧啶核苷激酶D.氨基蝶呤E.次黄嘌呤核糖转化酶答案:D650.将融合细胞稀释,实际是每个培养孔为( )A.一个细胞B.没有细胞C.没有或一至几个细胞D.几个细胞E.一至几个细胞答案:C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第六章1、最常用的RIA标记物是?A.125I;B.131I;C.14C;D.3H;E.32P。

2017年临床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简答题专项练习(二)

2017年临床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简答题专项练习(二)

2017年临床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简答题专项练习(二)1.结合临床阐述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免疫病理机制分析:此题考核学生对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认识程度及对Ⅱ型超敏反应掌握情况。

常见错误:①缺乏免疫荧光知识,对此病的免疫病理改变的描述不清楚;②对肺出血认识不全面。

此病并非100%出现肺出血,肺出血的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吸烟的刺激下,肺组织才发生免疫病理改变,肺泡基底膜才有类似抗体沉着,这一点与肾脏不同。

答案: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又称Good-pasture综合征,是细胞外抗原的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肺出血和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发生于青年男性。

病因可能为抗基底膜Ⅳ型胶原抗体的存在导致Ⅱ型超敏反应而致病。

患者可出现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NCI),使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而发生肾炎,肾脏活检为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基底膜有抗体与补体呈线状沉积。

临床出现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等,迅速出现肾功能减退。

肺出血的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约40%的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患者发生肺出血,临床表现为咯血、呼吸困难,胸片示:双肺游走性非对称性蓬松状阴影,在正常情况下,肺基底膜位于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血液中的抗基底膜Ⅳ型胶原抗体不能到达基底膜,吸烟的刺激在肺部形成——肺出血。

肺组织检查有肺泡出血和含铁血黄素沉着。

免疫学检查可见肺泡基底膜有类似抗体沉着。

2.自身免疫性疾病易迁延复发,试阐述其可能的免疫发病因素分析:考查学生对决定基的概念记忆与掌握情况及其他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理解程度。

常见错误:①大多数学生会认为,自身免疫病易反复迁延不能治愈的根本原因是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所致,这是错误的,实质上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功能紊乱,出现决定基扩展现象,这是可能的主要免疫机制;②对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的概念不清。

成为自身应答性T 淋巴细胞要有三个条件:一是针对自身抗原隐蔽决定基克隆。

二是T细胞克隆可能逃逸胸腺的阴性选择。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临床免疫技术必看题库知识点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临床免疫技术必看题库知识点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临床免疫技术必看题库知识点真题1、单选RoC确定的临界值,它反映了()A.最佳的敏感度B.最佳的特异度C.最佳阳性预测值D.最佳阴性预测值E.敏感度与特异度处于最满意状态答(江南博哥)案:C2、单选乙肝病毒的“两对半”结果为HBSAg(一);抗HBS(÷);IIBeAg (一);抗HBe(一);抗HBC(一)。

则提示()A.预防接种或感染后,有免疫力B.感染的急性期,无免疫力C.感染的恢复期D.只是继往感染过E.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正确答案:A3、单选关于H1.A—I类分子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H1.A-I类分子由人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H1.A复合物编码B.主要存在于APC表面C.主要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检测D.参与B淋巴细胞的发育E.2条多肽链均为MHC编码正确答案:A4、单选最常用于检测淋巴细胞H1.A抗原的血清学方式是OA.补体综合试验B.双向琼脂扩散试验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试验D.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凝集反应正确答案:C5、单选定时散射比浊分析采用的是OA.免疫扩散与散射比浊分析相结合的技术B.免疫吸附与散射比浊分析相结合的技术C.免疫沉淀与散射比浊分析相结合的技术D.区带免疫分析与散射比浊相结合的技术E.凝集与散射比浊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正确答案:C6、单选可用于诊断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血清学试验是()A.肥达试验B.外一斐试验C.冷凝集试验D.冷球蛋白测定E.嗜异性凝集试验正确答案:C7、单选哪种微生物对补体的细胞溶解作用最敏感()A.真菌B.革兰阳性菌C.革兰阴性菌D.螺旋体E.病毒正确答案:C8、单选关于免疫透射比浊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OA.基本原理是测定一定体积的溶液通过的光线量,由于溶液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粒子对光线反射和吸收,透射光减少,测定的光通量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呈反比B.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大,分子太小则阻挡不了光线的通过C.溶液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数量不需要太多,以免影响光通量的测定D.检测仍需抗原抗体反应的温育时间,检测时间较长E.测量的是透过不溶性复合物到达探测器而未被散射或吸收的光线正确答案:C9、多选细菌实验室应备有的分离培养基,其使用正确的是OA.巧克力血平板-适于接种疑有嗜血杆菌、奈瑟氏菌的标本B.SS琼脂一用于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分离C.碱性琼脂或TCBS琼脂一霍乱弧菌及其他弧菌D.血液增菌培养基一用于血液、骨髓中分离常见病原菌E.血平板一用于革兰阴性菌的分离正确答案:A,B,C,D10、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检测到血清中CIC升高即是11型超敏反应B.流式细胞仪可区别多种细胞的特性,但不能作为细胞免疫研究的手段C.某些I型超敏反应疾病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可增多D.II型超敏反应是由IgA抗体引起的E.点刺试验主要用于寻找接触性皮炎过敏原正确答案:C11、单选常用的间接碘标记法是()A.氯胺T法B.乳过氧化物酶法C.联接标记法D.碳化二亚胺法E.戊二醛法正确答案:C12、单选目前中国筛选献血员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主要检测OA.病毒特异性抗体B.病毒特异性抗原C.病毒特异性核酸D.病毒非特异性抗体E.病毒非特异性抗原正确答案:B13、单选对散射比浊分析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OA.散射光的强度与反应物的含量成正比B.散射光的强度与反应物的含量成反比C.散射比浊法分析难以实现自动化检测D.散射比浊分析是免疫分析中使用较少的一种方法E.散射比浊分析与透射比浊分析的原理完全不同正确答案:A14、单器经常用计量标准或标准物质对测量仪器进行调整或校准,是为了尽可能消除OA.总误差B.随机误差C.人为干扰D.不确定度E.系统误差正确答案:E15、单选某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是刺激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持久性的收缩,也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和促进内分泌作用,该物质是()A.血小板活化因子B.组胺C.白三烯D.前列腺素E.激肽正确答案:C16、单选酶标记抗体鉴定最常用的方法是OA.棋盘滴定法B.抗原稀释法C.抗体稀释法D.酶标抗体稀释法E.抗原抗体稀释法正确答案:A 17、单选B 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是OA.SRBC 受体B. Fc 受体C. C3b 受体D. SmIgE. TCR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C3b 受体是一种免疫黏附受体,与C3b 结合后,促使B 细胞活化,它不能识别抗原。

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2017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一、A1型题第1题下列何种说法是正确的 A.异嗜性抗原就是交叉抗原 B.半抗原可理解为决定簇C.隐蔽抗原就是自身抗原D.异物性可理解为异种抗原 E.佐剂就是弗氏佐剂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2题许多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是因为 A.在胸腺中产生 B.相应抗体是在胸腺中产生 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性免疫 D.仅在于T细胞上E.只有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产生针对这种抗原的抗体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3题引起免疫应答的物质是 A.免疫原 B.佐剂 C.脂类 D.受体 E.核酸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4题佐剂的免疫生物学作用除外下列哪一项 A.增强免疫原性 B.改变抗体类型 C.提高抗体滴度 D.改变抗原的特异性 E.引发迟发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第5题以下哪一个不是抗原必备的 A.必须有一个半抗原表位 B.必须与被免疫的动物在种属上有不同C.必须分子大D.必须可以被抗原提呈细胞降解 E.结构必须复杂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6题Ti-Ag哪项是错误的A 大多数为蛋白质分子B 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C 可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 无免疫记忆,故无再次免疫应答E 需要MΦ处理后,才能引起免疫应答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7题关于超抗原的性质,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有严格的MHC限制性B 无需APC加工可直接与MHC-Ⅱ分子结合C 与自身免疫无关D 内源性抗原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体内E 一种超抗原只可活化少数T 细胞克隆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8题下列哪种不是抗原 A 类毒素 B 抗毒素 C 细菌 D 变性的眼晶体蛋白 E 青霉素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9题属于隐蔽的自身抗原是 A.抗毒素血清 B.类毒素 C.RBCD.精于E.磺胺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第10题不以抗原决定基与抗原受体结合的是A.完全抗原B.超抗原 C.半抗原 D.TD抗原 E.TI抗原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11题Ⅱ类HLA抗原在以下哪种细胞膜上不能检出 A.静止T细胞 B.B细胞 C.单核细胞 D.激活T细胞 E.树突状细胞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12题接种牛痘疫苗后产生对天花的抵抗性,这反映了A.抗原的特异性 B.抗原的交叉反应 C.病毒的超感染 D.先天免疫 E.主动保护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13题从理论上来讲,下列哪种动物的血清蛋白对猴子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A.人 B.马 C.鸡 D.小鼠 E.鱼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14题超抗原的实际意义是 A.毒性作用 B.免疫抑制 C.诱发自身免疫病 D.有利于病毒的复制 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15题超抗原与T细胞结合的特点,下列哪项错误A.主要与CD4+T细胞结合 B.不需APC加工 C.与TCRVp链结合 D.直接与APC 的MHC-Ⅱ类分子非多态区外结合E.有MHC限制性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16题半抗原 A.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结合B.是大分子 C.通常是多肽 D.本身没有免疫原性 E.只能诱生体液免疫应答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第17题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 B.隐蔽抗原 C.类属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 您选择的答案:第18题下列对T细胞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必须要有MHC分子 B.表位受体是TCR和BCRC.表位位置是抗原表面D.属构象表位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 您选择的答案:第19题 TI抗原 A.通常是蛋白 B.引起强的IgG应答 C.不能产生记忆和二次应答 D.引起抗体产生不需任何类型T细胞的参与 E.与TCR结合并使之失活正确答案:C 您选择的答案:第20题免疫佐剂是A.增强半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B.增强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物质C.减少免疫原毒性的物质D.增强免疫交叉反应性的物质 E.增强造血作用的物质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第21题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有T细胞和MΦ参与的抗原物质A 完全抗原B 半抗原C Ti-AgD TD-AgE 共同抗原正确答案:E 您选择的答案:第22题对半抗原的正确解释是A 只有抗原性的物质B 只有反应性的物质C 有免疫原或抗原性的物质D 作为免疫佐剂的物质E 分子量小于1万的物质正确答案:B 您选择的答案:。

卫生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卫生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2017卫生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A型题)1.机体免疫稳定功能低下,可导致( C )A.免疫缺陷病B.免疫增殖病C.自身免疫病D.恶性肿瘤2.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可导致( C )A.超敏反应B.自身免疫病C.肿瘤D.免疫缺陷病3.在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概念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具有( B )A.发现并排除有毒因子的能力B.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能力C.抵抗并清除传染性因子的能力D.发现和消除恶变细胞的能力4.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视是 DA.免疫学的三大内容B.免疫细胞的三大功能C.免疫器官的三大功能D.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5.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A.中国B.美国C.英国D.俄罗斯6. 免疫自稳功能是指:BA. 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和扩散B. 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C. 清除体内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D. 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E. 防止病毒的持续感染7. 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是:CA. 胸腺B. 骨髓C. 脾D. 淋巴结E. 法氏囊8. 人类 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器官是:AA. 骨髓B. 脾C. 淋巴结D. 胸腺E. 腔上囊9. 免疫应答反应的过程是:EA. 识别阶段B. 活化阶段C. 活化和效应阶段D. 识别和效应阶段E. 识别、活化和效应阶段10. CD4+T 细胞与CD8+T 细胞数的正常比是:BA. 2~2.5B. 1.5~2C. >2.5D. <0.5E. 0.5~111. 可非特异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是:AA. NK 细胞B. TH 细胞C. Ts 细胞D. Tc 细胞E. TCRαβ+细胞12. 与抗体包被的红细胞相结合形成EAC玫瑰花环的物质是:AA. CD32B. CD35C. CD21D. CD40E. CD8013. T 淋巴细胞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E 花环的分子是:BA. CD8B. CD2C. CD28D. CD3E. CD414. 新生儿从初乳中获得的Ig主要是:EA. IgEB. IgDC. IgGD. SIgAE. IgM15. 具有调理作用的主要Ig是:AA. IgAB. IgMC. IgGD. IgDE. IgE16. Ig 的生物学功能是:AA. 调理作用B. 呈递作用C. 合成分泌细胞因子D. 细胞毒作用E. 参与 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17. 介导 ADCC 的主要细胞是:CA. T 淋巴细胞B. B 淋巴细胞C. NK 细胞D. 中性粒细胞E. 嗜酸性粒细胞18.免疫应答反应的重要特征不包括 EA.识别自己B.识别异己C.特异性D.记忆性E.遗传性19.特异性免疫效应功能不包括 EA.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B.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等效应因子,执行细胞免疫功能C.CTL细胞杀伤靶细胞D.产生记忆细胞E.中性粒细胞吞噬与杀灭细菌20.人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EA.胸腺和脾B.骨髓和淋巴结C.胸腺和淋巴结D.骨髓和粘膜淋巴组织E.骨髓和胸腺21.人体周围免疫器官不包括 DA.淋巴结、脾B.脾、扁桃体C.粘膜淋巴组织、扁桃体D.胸腺、骨髓E.扁桃体、淋巴结22.免疫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EA.胸腺和淋巴结B.骨髓和脾C.淋巴结和脾D.骨髓和淋巴结E.骨髓和胸腺23.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主要的功能是 EA.B、T淋巴细胞栖息和增殖场所B.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C.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E.主要产生IgA及分泌性IgA,执行体液免疫与局部特异免疫作用(B型题)1. 配制绵羊红细胞免疫原一般细胞浓度为DA.102/mlB.104/m1C. 105/mlD.106/mlE.108/ml2. 细菌鞭毛免疫原常规的制备方法AA. 0.5%甲醛处理B.100℃加温2h处理C.1%氯化钙处理D. 75%乙醇处理E.2%氯仿处理3. 细菌的菌体免疫原常规的制备方法BA.75%乙醇处理B.100℃加温2h处理C.0.5%甲醛处理D.1%氯化钙处理E.2%氯仿处理4. 要从组织和细胞匀浆中粗提某种蛋白抗原,最常用又简便的分离方法AA.盐析法B. 凝胶过滤法C.离子交换层析法D.免疫亲和层析法E.免疫电泳法5.制备人工抗原时,最常用于偶联半抗原的载体DA.免疫球蛋白B.人甲状腺球蛋白C.人血清白蛋白D.牛血清白蛋白E.葡萄球菌A蛋白6.蛋白质抗原首次免疫接种后,最好间隔多长时间再进行第二次免疫BA.7~10天B.10一20 天C.20~30天D.30—60天E.3个月7.鉴定抗体的效价,常用下列哪一种方法CA.间接凝集试验B.单向免疫扩散法C.双向免疫扩散法D.免疫亲和层析法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8.纯化特异性抗体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除去杂抗体DA.盐析法B.凝胶过滤法C.离子交换层析法D.免疫亲和层析法E.免疫电泳法9.根据抗原分子所带电荷不同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称为CA.盐析法B.凝胶过滤法C.离子交换层析法D.免疫亲和层析法E.免疫电泳法10.单克隆抗体目前效果较好的纯化方法AA.亲和层析法B.凝胶过滤法C.离子交换层析法D.超速离心法E.盐析法11.完全佐剂的组成EA.液体石蜡+羊毛脂B.羊毛脂+氢氧化铝C.液体石蜡+卡介苗+氢氧化铝D.卡介苗+氢氧化铝+羊毛脂E.卡介苗+液体石蜡+羊毛脂12.要使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具有免疫原性、半抗原分子的数目数至少要达到CA.10个以上B.15个以上C.20个以上D.50个以上E.100个以上13.颗粒性抗原免疫接种方法一般采用BA.淋巴结注射B.静脉注射C.皮内注射D.皮下注射E.肌肉内注射14.免疫小鼠采血通常采用DA.心脏采血或断尾法B.颈动脉放血或断尾法C.颈静脉或摘除眼球采血D.摘除眼球或断尾法E.耳静脉采血或摘除眼球15.较长时间(4—5年)保存抗体,通常采用EA.4℃保存B.一10℃保存C.一20℃保存D.一30℃保存E.真空干燥保存16.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可长期存活者是BA.细胞多聚体B.融合的脾细胞与瘤细胞C.融合的瘤细胞与瘤细胞D.未融合的瘤细胞E.未融合的脾细胞17.属于颗粒性抗原的是EA.脂多糖B.球蛋白C.白蛋白D.DNAE.血小板18.属于可溶性抗原的是DA.荚膜B.菌毛C.鞭毛D.IgGE.SRBC19.最常用的半抗原载体为AA.牛血清白蛋白B.牛甲状腺球蛋白C.人血清白蛋白D.人甲状腺球蛋白E.球蛋白20.亲合层析支持物最常用的是BA.sepharose2BB.sepharose4BC.sepharose6BD.多孔玻璃球E.琼脂粉21.破碎组织细胞制备蛋白质抗原最常用的方法为AA.反复冻融法B.超声破碎法C.表面活性剂处理法D.自溶法E.酶处理法22.连接在载体上的半抗原数目应在多少以上,才能有效地产生抗体?EA.4B.8C.10D.15E.2023.制备抗重链血清时,用于裂解免疫球蛋白的酶最好选用AA.木瓜蛋白酶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胰肽酶24.某抗原需制备10ml抗血清,应选择何种动物AA.家兔B.小白鼠C.马D.绵羊E.猴25.可有效激发机体抗肿瘤效应的佐剂为CA.福氏佐剂B.胞壁肽C.细胞因子D.羊毛脂E.多聚核苷酸26.从免疫血清中粗提γ球蛋白最简便的方法为EA.亲合层析B.离子交换层析C.凝胶过滤D.超速离心E.硫酸铵盐析27.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为AA.脂多糖B.氢氧化铝C.石蜡油D.羊毛脂E.多聚核苷酸28.免疫接种后易引起局部持久溃疡和形成肉芽肿的佐剂为AA.福氏完全佐剂B.福氏不完全佐剂C.细胞因子佐剂D.内毒素E.多聚核苷酸29.制备人血清蛋白与福氏完全佐剂的乳化抗原时,两者比例最好为AA.1:1B.2:1C.3:1D.4:1E.0.5:130.某免疫原有10μg,制备抗血清应选择哪种途径免疫AA.淋巴结内注射B.皮内注射C.腹腔注射D.肌肉注射E.静脉注射31.首次与第二次免疫接种的时间间隔最好为CA.1W 内B.7~10 天C.10~20 天D.20~30 天E.30 天以上32.第二次免疫接种后,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最好为BA.1W 内B.7~10 天C.10~20 天D.20~30 天E.30 天以上33.分离亚细胞成分或大分子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为AA.超速离心法B.低速离心法C.高速离心法D.选择性沉淀法E.凝胶过滤法34.免疫小鼠的采血方法常为DA.静脉采血法B.心脏采血法C.颈动脉放血法D.断眼法或摘除眼球法E.股动脉放血法35.制备针对伤寒沙门菌H 抗原的抗血清常选用的接种途径为AA.静脉注射B.淋巴结注射C.腹腔注射D.皮内注射E.肌肉注射36.厂家生产的抗IgG制剂一般的保存方法为CA.液体4℃保存B.液体-20℃保存C.真空干燥保存D.25℃保存E.加叠氮钠保存。

卫生检验技士考试《临床免疫学》测试题及答案

卫生检验技士考试《临床免疫学》测试题及答案

卫生检验技士考试《临床免疫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A. 抗体形成B. 补体激活C. 调节免疫应答D. 抗原呈递答案:D2.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A. 风湿性关节炎B. 肺炎C. 肝炎D. 肺结核答案:A3.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检测抗体?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B. 免疫荧光技术C. 放射免疫分析(RIA)D. 凝集试验答案:D4. 关于补体系统,以下哪项描述错误?A. 补体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控系统B. 补体系统可以促进炎症反应C. 补体系统可以溶解细胞D. 补体系统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答案:D5. 以下哪种细胞不参与固有免疫应答?A. 巨噬细胞B. 自然杀伤细胞(NK)C. 中性粒细胞D. T细胞答案:D6. 以下哪个因子不属于免疫球蛋白的超家族?A. IgGB. IgAC. IgMD. IgE答案:C7. 以下哪个疾病与免疫缺陷病无关?A. 艾滋病B. 风湿性关节炎C. 白血病D. 淋巴瘤答案:B8. 关于HLA,以下哪项描述错误?A. 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B. HLA与移植排斥反应有关C. HL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D. HLA基因位于染色体18号答案:D9. 以下哪种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应答?A. Th细胞B.CTL细胞C. B细胞D. 树突状细胞答案:C10. 关于免疫球蛋白,以下哪项描述错误?A. 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B.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C. 免疫球蛋白可以结合抗原D. 免疫球蛋白不能通过胎盘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固有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

答案要点:(1)固有免疫应答迅速,一般仅需数小时至数天即可产生;(2)固有免疫应答不具有特异性,对多种抗原都有作用;(3)固有免疫应答作用范围广泛,但强度较弱;(4)固有免疫应答对某些病原体具有直接杀灭作用。

2.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复习题及答案

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复习题及答案

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复习题及答案2017年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复习题及答案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干燥综合症的国际分类标准是哪一年制定的A、2002年B、2001年C、2003年D、2000年E、2004年正确答案:A2、"风湿"是指A、弥漫性结缔组织病B、风湿性疾病C、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骼的慢性疼痛D、累及骨骼、肌肉组织的疾病E、胶原病正确答案:C3、30%~50%白塞病患者伴有关节疼痛,最常累及的关节是A、肘关节B、腕关节C、肩关节D、髋关节E、膝关节正确答案:E4、AS的基该疾病变是A、骶髂关节炎B、脊柱呈竹节样变C、附着点病D、胸椎小关节炎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5、SLE最常累及的器官是A、肺脏B、心脏C、肝脏D、肾脏E、脾脏正确答案:D6、pSS的分类标准中患者的口腔症状口干持续时间不少于A、3月B、1月C、2月D、5月E、4月正确答案:A7、pSS的诊断依据最重要的是A、唾液腺受损B、口腔症状C、眼部体征D、组织学检查E、眼部症状正确答案:D8、常用于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实验方法为A、胶体金标记和快速膜渗滤技术B、乳凝法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D、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E、WesternBlot法检测正确答案:D9、除哪项外均是全身性骨关节炎表现A、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B、累及多个指间关节C、有Hebereden结节D、有Bouchard结节E、关节功能预后较差正确答案:E10、大血管炎和中血管炎不包括A、巨细胞动脉炎B、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血管炎C、川崎病D、结节性多动脉炎E、大动脉炎正确答案:B11、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A、急性反应B、慢性中毒C、急性毒物D、急性中毒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C12、对于SLE下述哪项正确A、很少引起急性肾衰竭B、1/3病人肾受损C、表现为肾病综合症者多为选择性蛋白尿D、90%病人死于慢性肾衰竭E、90%~100%病人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肾有病变正确答案:E13、对于狼疮性肾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全身性表现以发热、关节痛常见B、常见于青年女性C、典型的蝶型红斑等皮肤损害D、肾脏病变均发生于全身性表现之后E、肾脏病变可呈各种病理类型正确答案:D14、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炎作用是通过下列哪项机制产生的A、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B、抑制叶酸代谢C、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D、抑制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E、抑制细胞生长正确答案:C15、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分泌环氧化酶(120X),减少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产生B、通过交联DNA和蛋白质使细胞生长受阻C、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分泌的COX-1,起到镇痛、消肿、解热的作用D、通过改变细胞溶酶体的pH,减弱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和IL1的分泌,减少淋巴细胞活化E、通过抑制组织细胞分泌环氧化酶(COX),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正确答案:A2020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及答案1.把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角分别切除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剩下一个长宽不等的矩形,若被切除部分总面积为400平方厘米,且切除的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度为整数,则所剩矩形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临床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简答题专项练习(一)
1、什么是肿瘤免疫学
分析:考核要点:肿瘤免疫学的内容。

常见错误是答案不完整,容易漏掉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的内容。

答案:肿瘤免疫学指研究肿瘤抗原、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的科学。

2、肿瘤是怎样发生的
分析:考核要点:肿瘤发生的原因。

常见错误是容易忽视肿瘤细胞生长超过免疫功能限度时也容易出现肿瘤这一点。

答案:机体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免疫机制能识别并特异地杀伤突变细胞,使突变细胞在未形成肿瘤之前即被清除。

但当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不能清除突变细胞,或突变细胞的生长超越了免疫监视功能的限度时,机体形成肿瘤。

3、IDD的分类
分析:考查要点:IDD(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常见错误:没有掌握IDD的含义而答错分类。

IDD即免疫缺陷病,按发病原因来进行分类及按累及成分不同而分类。

答案:IDD按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先天性)免疫缺陷病(PIDD)和继发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病(SIDD)两大类;根据主要累及的免疫成分不同,可分为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

4、IDD
分析:考查要点:免疫缺陷病的定义。

常见错误:回答欠完整。

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入手,多角度理解与回答(组成成分、信号转导等)。

答案:IDD即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其涉及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或信号转导的缺陷。

3、PIDD及其分类
分析:考查要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常见错误:与SIDD混淆英文缩写。

从定义及分类两方面理解与回答。

答案:PIDD是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多为遗传性)发育缺陷而导致免疫功能不全。

根据累及的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PIDD可以分为特异性免疫缺陷(B细胞或T细胞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和非特异性免疫缺陷(如补体缺陷和吞噬细胞缺陷)。

5、AIDS的传播途径
分析:考查要点:AIDS的传播途径。

常见错误:没有掌握主要传播方式。

AIDS的传染源是HIV的无症状携带者和AIDS患者。

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

回答时应从传染源、HIV存在及传播方式几个方面来回答。

答案:AIDS的传染源是HIV的无症状携带者和AIDS患者。

HIV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和脑脊液中,通过接触HIV污染的体液而感染。

主要的传播方式有三种:①性接触,同性恋等;②注射途径,使用HIV感染的血液及注射器等;③垂直传播:胎盘、乳汁等。

6、IDD的治疗原则
分析:考查要点IDD(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常见错误:没有抗感染。

应从增强免疫功能及抗感染两方面来回答
答案:IDD即免疫缺陷病,治疗原则如下:
(1)骨髓移植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BMT)实质是干细胞移植,即免疫重建,可治疗致死性IDD。

(2)基因治疗将正常外源基因转染患者(受体)细胞后回输。

(3)输入Ig或免疫细胞。

(4)抗感染感染是ID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抗感染是处理IDD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