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线穿越工程安评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顶管穿越公路_安全评估

(安全生产)顶管穿越公路_安全评估

第一章概述1.1 工程概况本工程所铺设的道路两侧防护林供水管道需要G20(青银高速)K1374+120;S11(盐红高速)K5+550;G307K1173+680;S302(盐柳路)K23+500、K22+550;G20(青银高速)K1373+750处盐池至青山匝道处穿越,拟采用顶管法穿越公路,输水管道管径为ф63PE管,外套ф75钢套管。

管道需沿G307K1172+500至K1177+000道路右侧距路坡脚15-18米;S302(盐柳路)K22+050至K24+850道路右侧距路坡脚10-30米、K23+500至K25+250道路左侧距路坡脚10-20米;S11(盐红高速)K3+500至K6+500道路左侧距路坡脚10-30米;G20(青银高速)K1374处定边至青山匝道右侧距路坡脚15-30米处埋设。

王圈梁匝道两侧绿化供水管道穿越G20(青银高速)K1373+700- K1374+200处匝道青山至盐池3处;青山至定边2处;盐池、定边至青山3处,拟采用在立交下开挖,输水管道管径为ф63PE管,外套ф75钢套管。

为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减少涉路工程对现有公路安全的影响,为公众出行、公共安全提供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评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2008年修正);3、《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7月1日施行);4、《路政管理规定》(2003年);5、《宁夏回族自治区收费公路管理条例》(2006);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7、《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8、《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0、《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成品与半成品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87-2000);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96);1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5、《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2010);16、《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 246-2008);17、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施工方案。

给水管线穿越工程安评资料讲解

给水管线穿越工程安评资料讲解

第一章概述1.1 工程概况本工程自来水管道穿越X202盘汪线,采用水平定向钻进施工,穿越处位于X202盘汪线胡桥二路东侧,对应桩号约为K21+380,穿越管道为单孔DN420PE管,穿越长度为100m。

自来水管道穿越X202盘汪线位置图为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减少涉路工程对现有公路安全的影响,为公众出行提供安全保障,保证道路运营效率,受南京浦口自来水总公司委托,本公司对其自来水工程管道穿越X202盘汪线进行安全性评估。

1.2 评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2008年修正);3、《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7月1日施行);4、《路政管理规定》(交通部 2003年);5、《江苏省公路条例》(2011年);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2012);1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11、《管线定向钻进技术规范》(DG/TJ08-2075-2010);12、《定向钻进管线穿越铺设技术规范》(非开挖技术协会,2010);13、委托方提供的资料。

1.3 工作内容本次评估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管道穿越位置、埋深及与道路交叉角度等是否满足规范、是否合理;2、穿越处路面沉降验算和孔壁稳定性验算;3、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是否满足要求。

第二章涉及的相关法规、标准及规定为加强涉路工程建设和管理,保障公路工程可靠、运营安全,国家、交通运输部及相关行业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其中与本项目安全性评估相关的主要要求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修正)有关规定:第四十五条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的,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须征得有关公安机关的同意;所修建、架设或者埋设的设施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

供水工程施工方案安全评估

供水工程施工方案安全评估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通过定期培训 和考核,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能力。
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和人员职责 ,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未来供水工程施工 安全管理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
、台风等)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周边环境评估
03
调查施工现场周边的建筑物、道路、管线等设施,评估其对施
工安全的潜在影响。
施工人员安全评估
人员资质评估
核实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资质证书,确保其具备从事相应工作 的能力。
安全培训评估
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接受过安全培训,并评估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 能水平。
健康状况评估
安全培训与教育效果评估
评估施工单位是否对安全培训与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针 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施工人员的安
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06
总结与建议
汇总分析评估结果
安全风险识别
通过对供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发现主要存 在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潜在风险。
安全评估指标
管材质量
检查管材的规格、型号、材质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评估其承受 内压和外力的能力。
阀门和配件
评估阀门、法兰、接头等配件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其密封性和耐 压性。
防腐材料
分析管道防腐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评估其对管道的保护效果和使用 寿命。
施工工艺安全性评估
01
焊接工艺
评估焊接工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 接质量等方面。
施工设备风险
施工设备可能存在故障、老化等问题,影响 施工安全和进度。

南水北调管线的安全评估

南水北调管线的安全评估

南水北调管线的安全评估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对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重大水利工程,其管线的安全评估至关重要。

安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安全评估: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装备的安全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

2. 运行安全评估:评估管线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管道泄漏、水质污染等问题,以确保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3. 地质灾害评估:评估管线所经过的地质情况,包括地震、滑坡、地表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管线的安全。

4. 环境评估:评估管线建设和运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源地的保护、生态保护等,以确保管线的建设和运营符合环境要求。

5. 应急准备评估:评估针对不同安全风险的应急准备措施,包括漏水事故的应急处理、紧急停水措施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理。

通过对南水北调管线的安全评估,可以全面了解管线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工程的安全建设和
运营。

同时,在评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

大直径给水管道穿越既有公路安全评价分析

大直径给水管道穿越既有公路安全评价分析
外边 缘约 4 . 7 3 I l 1 ) , 1 。
底 板 以下 土体 压 缩性 高 ,存在 地 基沉 降 和小均 匀 沉 降
问题 。
3 安 全 符 合性 审 查
3 . 1法 律法 规符 合性 评价
输 水管 道 穿越 公 路行 为应 按 照 《 t 『 l 华 人 民 干 ¨ 同 公 路法 》 ( 以下 简称 《 公 路法 》 ) 、 《 公 路 安 伞 保护 条例 》 、
2 工 程 地 质 情 况
为保 证T 程 川 砸 利进 行 ,在永 青渠 沿线 伽 置 _ r 地 质 钻探 , 对穿越 点位 处 ( 滓永公 路 K1 5 + 8 5 0 ) 附近亦 进 行 r
钻孑 L 。 钻机 所在地 高程 为 3 . 7 0 n l , 地下水位 高 为 2 . 1 8
《 天津市公路管理 条例》 ( 以下 简称《 条例》 ) 以及《 一 l 程 建设标准强制性 条文》 ( 公路 T程部分) 等法 律法规规定
执 行 。审查 指标 要 点 主要 为 : 项 目是 否 阳公路 管 莽 部¨
图 1 项 目所 在 位 置
报批 、 管 线线 位 是 倾 人 公路 建筑 用 地 范 、 交 叉角度
程, 伞文 均 为大 沾 岛 程 系 统 ) , 滓 永 公 路 跨 越 永青 渠 时 采 用 3孔 4 I l l X 4 m 办涵 沟通 道路 两 侧水 系 , 本次 顶 管 位 丁方 涵 西侧 ( 方涵 边缘 距 套 管 t t 约6 . 5 0 n , 距 离 套 管
采 用单 孔 直 D N 3 0 0 0 mm D R C P ( 顶 进施 T法用 钢筋 混 凝 上排 水管 , 僻道 外 径为 D N 3 5 5 0 l n l l 1 ) 顶 管 穿越 津永 公

管道穿越道路的可靠性评估

管道穿越道路的可靠性评估

管道穿越道路的可靠性评估穿越道路管道的可靠性是保证长输管道的可靠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有效的预防穿越道路管道的突发性事故,需要合理的运用评价方法对管道穿越道路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通过对管道穿越道路安全性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运用管道穿越道路的应力和强度的方法,对管道穿越道路的载荷和穿越道路管道进行安全分析及评估。

密切关注服役多年的穿越道路管道,满足一定埋深条件下可以取消新建的穿越道路管道的套管。

标签:管道;穿越道路;可靠度;失效分析;评估;综合评判随着经济的发展,管道输送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施工中要求管道要具备安全、高效的性能以避免因事故导致经济损失和危害环境的后果。

目前我国穿越道路的管道从设计到施工都存在着很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铁路的建设增多,对管道穿越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管道受到来自第三方破坏、管道施工缺陷、管材初始缺陷、管道内外腐蚀等因素的影响,管道的承受的应力在增加的同时其强度却在逐渐降低,可靠性也在随之出现下滑趋势。

因此加强对管道穿越道路的研究是迫在眉睫的。

一、管道穿越道路的可靠性概述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是用概率来对可靠性进行度量的概率。

管道穿越道路系统可靠性是指穿越道路管道系统在一定的压力、温度等条件作用下,在其设计寿命内,完成规定输送任务的能力。

通过计算管道穿越道路的设计、施工、试压、投产、运行经验、事故数据等数据,可以实现对管道穿越道路的可靠性进行有效评估。

管道穿越道路系统可靠性主要通过穿越道路管道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穿越道路管道平均维修时间、穿越道路管道故障率入、穿越道路管道可靠度、穿越道路管道的失效概率厂阳、穿越道路管道可用度等评价指标来计算得出。

穿越道路管道系统的可靠性是一种综合属性。

二、管道穿越道路的浴盆效应长输管道穿越道路的管段事故率在试压投产运行后会经历“浴盆曲线”的三个阶段,一是管道投产初期事故多发阶段,它主要会出现因管材质量和设计缺陷等而导致的管道内在质量隐患。

水管穿越安全技术评估

水管穿越安全技术评估

水管穿越安全技术评估
水管穿越安全技术评估是指对水管穿越工程中使用的安全技术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有效保障工程人员的安全和工程设施的完整性。

水管穿越工程是指在建筑物或地下设施建设过程中,为了方便供水和排水,需要将水管穿越其他设施或障碍物的过程。

然而,穿越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安全隐患,如地下电缆、燃气管道、地铁隧道等,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安全技术,可能会造成事故发生,对人员和设施造成损害。

水管穿越安全技术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规范评估:评估所使用的安全技术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方安全规范和标准,如建筑行业标准、消防规范等,以确保工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穿越物识别和定位评估:评估所使用的物体探测和定位技术是否准确可靠,能够及时发现和定位潜在的障碍物,避免对其造成损害。

3. 施工方法评估:评估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现有设施的影响和破坏,保障工程人员的安全。

4. 安全防护评估:评估所采用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完备,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如临时隔离带、安全标识、紧
急救援设备等。

5. 培训和培养评估:评估工程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情况,确保其具备水管穿越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安全技术和设备。

通过对水管穿越安全技术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害。

管线穿越式涉路工程安全评价研究

管线穿越式涉路工程安全评价研究

现代交通技术 Moder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Vol������ 16 No������ 2 Apr������ 2019
管线穿越式涉路工程安全评价研究
李正中1∗ꎬ邳慧然1 ꎬ 王伟广2 ꎬ肖庆一3
(1������ 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ꎬ天津 300074ꎻ 2������ 天津市交通运输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ꎬ天津 300384ꎻ 3������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ꎬ天津 300401)
本文仅就管线穿越式涉路工程进行研究ꎬ并以 杨北公路拓宽改造电力拉管穿越津蓟高速公路为
实例ꎬ 对 管 线 穿 越 式 涉 路 工 程 安 全 评 价 进 行 详 细 说明ꎮ
1 管线穿越式涉路工程评价要点
1������ 1 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施工方案是否可行需论证穿越点的工程地质
条件与地下障碍、交叉角度、埋置深度、工作井设 置位置等要素的合理性[4 6] ꎮ 严禁在公路交叉口、 桥梁、隧道周围 100 m 范围内进行管线穿越ꎻ管道 不宜与公路反复交叉穿越ꎻ穿越宜避开可液化土、 湿陷性土、高灵敏度软土等土层路基以及高填方、 高路堑、陡坡地段ꎬ当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ꎬ应提
摘 要: 根据穿越式涉路工程特点及其对既有公路的影响ꎬ对穿越式涉路工程安全评价的必要性进行分析ꎬ并以管 线穿越式涉路工程为例ꎬ分析该类工程安全评价的要点ꎮ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ꎬ评价穿越方案的可行性、施工过程的安 全性和对既有公路的影响ꎬ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穿越施工过程中的土体沉降和路基稳定性ꎬ对管线穿越式涉路工程 安全评价要点进行论证ꎬ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ꎮ 关键词: 管线穿越ꎻ涉路工程ꎻ安全评价ꎻ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 U415������ 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9889(2019)02 0011 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管线穿越工程安评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一章概述工程概况本工程自来水管道穿越X202盘汪线,采用水平定向钻进施工,穿越处位于X202盘汪线胡桥二路东侧,对应桩号约为K21+380,穿越管道为单孔DN420PE管,穿越长度为100m。

自来水管道穿越X202盘汪线位置图为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减少涉路工程对现有公路安全的影响,为公众出行提供安全保障,保证道路运营效率,受南京浦口自来水总公司委托,本公司对其自来水工程管道穿越X202盘汪线进行安全性评估。

评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2008年修正);3、《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7月1日施行);4、《路政管理规定》(交通部 2003年);5、《江苏省公路条例》(2011年);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2012);1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11、《管线定向钻进技术规范》(DG/TJ08-2075-2010);12、《定向钻进管线穿越铺设技术规范》(非开挖技术协会,2010);13、委托方提供的资料。

工作内容本次评估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管道穿越位置、埋深及与道路交叉角度等是否满足规范、是否合理;2、穿越处路面沉降验算和孔壁稳定性验算;3、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是否满足要求。

第二章涉及的相关法规、标准及规定为加强涉路工程建设和管理,保障公路工程可靠、运营安全,国家、交通运输部及相关行业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其中与本项目安全性评估相关的主要要求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修正)有关规定:第四十五条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的,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须征得有关公安机关的同意;所修建、架设或者埋设的设施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

对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损坏程度给予补偿。

2、《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7月1日施行)有关规定:第二十七条进行下列涉路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一)因修建铁路、机场、供电、水利、通信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线;(二)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三)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四)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缆等设施;(五)利用跨越公路的设施悬挂非公路标志;(六)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七)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

第二十八条申请进行涉路施工活动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材料:(一)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二)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三)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自受审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征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涉及经营性公路的,应当征求公路经营企业的意见;不予许可的,公路管理机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3、《路政管理规定》(2003年)有关规定:第十条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杆)线、电缆等设施,应当按照《公路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事先向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提交申请书和设计图。

本条前款规定的申请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主要理由;(二)地点(公路名称、桩号及与公路边坡外缘或者公路界桩的距离);(三)安全保障措施;(四)施工期限;(五)修复、改建公路的措施或者补偿数额。

4、《江苏省公路条例》(2011年)有关规定:第三十四条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国道不少于二十米、省道不少于十五米、县道不少于十米、乡道不少于五米的区域为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

在上述范围内,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和必要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外,禁止修建建筑物和构造物:需要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有关规定:第8.6.1电讯线、电力线、电缆、管道等均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不得妨害公路交通安全,并得损害公路的构造和设施。

第原油管道、天然气等管道与公路相交叉时,应为正交;必须斜交时应大于45°。

第管道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相交且采取下穿方式时,应埋置地下通道;管道与二级公路及二级以下公路相交叉时,应埋置套管。

通道与套管应按相应公路等级的汽车荷载等级进行验算。

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有关规定:第12.5.4 公路与原油、天然气等管道相交,以垂直交叉为宜。

必须斜交时,其交叉的锐角应不小于60°;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应不小于45°。

第穿越公路的地下专用通道的埋置深度,应符合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荷载相关规定。

还应符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的有关规定,并按所穿越公路的车辆荷载等级进行验算。

穿越公路的保护套管其顶面距离路面底基层的底面应不小于1.0m。

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有关规定:给水管道与其他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可按本规范附录B规定确定。

表8、《管线定向钻进技术规范》(DG/TJ08-2075-2010)有关规定:第管线定向穿越前应进行工程勘察,工程勘察应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物的勘察及现有地下管线的探测、新建管线路径勘察。

第5.1.2穿越公路、铁路、河流敷设管线的最小覆土厚度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当无标准规定时, 管线敷设最小覆土深度应大于钻孔的最终回扩直径的6倍, 并应符合表的规定。

第5.1.3 与既有地下管线平行敷设时,Φ200mm 以上的管线水平净距不得小于最终扩孔直径的2倍,Φ200mm 以下的管线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6m 。

第5.3.5 出土角应根据敷设管线类型、材质、管径确定,地面始钻式的出土角: 钢管0°~8°、塑料管0°~20°。

第5.3.6 定向钻进敷设的管线采用PE 管进行穿越时,管道的最小允许曲率半径按下式计算:R ’min =ED/γ其中:R'min :最小曲率半径(mm ); E :弹性模量(MPa ); D :管道外径(mm ); γ:弯曲应力(MPa )。

第 管线回拖力估算,管线回拖力计算如下:21122πD )]δ(δ85.74D [f πL k D L F +--=泥拉γ其中:F 拉:计算拉力(t ); L 2:穿越管道长度(m ); F :摩擦系数,取~; D :管径(m );泥γ:泥浆密度(t/m 3);1δ:管子壁厚(m );K :粘滞系数,~。

第三章工程概况主要方案1、X202盘汪线穿越段X202盘汪线道路等级为公路二级,路基宽宽为,公路用地宽度为。

自来水管道穿越处X202盘汪线现状2、管道敷设方案本工程自来水管道穿越X202盘汪线1处,采用水平定向钻进敷设,穿越时单孔DN420PE管道穿越。

穿越处位于X202盘汪线胡桥二路东侧,对应桩号约为K21+380,管道自北向南穿越X202盘汪线,管道与道路交叉角度90°,入土点位于X202盘汪线北侧路基边缘外,用地范围外35m,出土点位于X202盘汪线南侧路基边缘外36m,用地范围外,用地范围内管道长度。

穿越段平面布置图穿越段入土点现状穿越段出土点现状穿越段入土侧非机动车道现状图施工要点1、水平定向钻进施工工艺为:施工准备→穿越曲线设计→测量磁方位角→钻机就位→钻导向孔→扩孔→回拖→环境保护→地貌恢复→退场。

2、本次施工管道采用单孔管道穿越,扩孔孔径500mm。

3、为施工方便,出入土点管道管顶覆土深度不小于,穿越段最埋深按原路面以下7m,出入土工作坑3×4m。

3、施工时在施工区周围设置隔离设施,并设置警示牌、标示牌。

4、竣工后,将残留泥浆集中运走,并将施工涉及的部位按原状恢复。

地质概况本工程位于浦口区,地貌单元较简单。

地形起伏不大,基本不存在暗沟、暗塘等不良地质现象。

沿线地区地下水类型属上层滞水,其水位变化主要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影响,呈季节性变化,地下水的初见水位埋深在左右。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规定,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

根据《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规定,不需采取特别抗震措施。

区内表层以粘土为主,①-1层杂填土(Q4ml):褐黄色、杂色,以粘性土为主,混碎砖石、砼块及植物根系等,不均匀,湿,松散~稍密。

厚度:~,平均;层底埋深:~,平均。

②-1层粘土(Q4al):黄灰色、黄褐色,局部混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可塑。

厚度:~,平均;层底埋深:~,平均。

②-2层粉质粘土(Q4al):青灰色,局部为粘土,夹粉土薄层,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低等,中高压缩性,软塑。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平均;层底埋深:~,平均。

第四章安全评估分析总体评估本工程自来水管道穿X202盘汪线时采用定向钻进施工,总体方案合理可行。

分项评估本工程管道穿越道路1处,主要情况如下:1、穿越位置本工程穿越入土坑与道路路基边缘距离,与公路用地线边缘距离35m,位于公路路建筑控制区外,位置选择合理。

本工程穿越出土坑与道路边缘距离为36m,与公路用地线边缘距离,位于公路路建筑控制区外,位置选择合理。

2、穿越角度参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第条,公路与原油、天然气等管道相交,以垂直交叉为宜。

必须斜交时,其交叉的锐角应不小于60°;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应不小于45°。

本工程穿越段管道与道路的交叉角度为90°满足规范要求。

3、管道埋深公路相关规范未对管道直接穿越公路的埋深提出明确要求,参考《管线定向钻进技术规范》,管线敷设最小覆土深度应大于钻孔的最终回扩直径的6倍,且管顶距公路路面不得小于,坡脚处不小于。

本工程自来水管道穿越X202盘汪线时扩孔孔径为500mm,根据规范要求,管道位于道路路面范围内埋深应不小于。

根据施工资料,管道位于路面范围内最小埋深为7m,满足规范要求。

4、穿越方式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第 管道与二级公路及二级一下安公路交叉时,应埋置套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