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六 1.1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同步测试)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考向例析·考力提升
选修六
热点考向一 从文明的多样性视角理解古代文明历史遗产
典例 1 (2013·江苏单科)埃及有句谚语:“世人怕时间,时
本 间怕金字塔。”阅读下列材料:
专
题 材料一 佚名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
栏 目
上最大的、重达 625 万吨的石块建筑物。这座陵墓总共用
开 关
了 200 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
(3)新生:西非的旅游胜地,肩负历史教育的使命。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建立背景:德国纳粹分子宣扬种族主义理论;纳粹党上
本 专
台后,将种族主义政策付诸实践。
题 栏
(2)集中营里的罪恶:制定了彻底消灭犹太人的“最后解
目 开
决”方案;监禁、灭绝、掠夺、劳役、实验。
关 (3)警示意义:揭露罪行、哀悼死者、反省历史、警惕未来。
保护和管理工作;③确定受到严重威胁的世界遗产项目列入
《濒危世界遗产清单》;④管理世界遗产基金;⑤成立世界
遗产中心,负责公约实施的日常工作。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选修六
2.《世界遗产名录》
(1)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2)标准: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且符合相关标准。
本
(3)意义: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对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
主干整合·考点排查
选修六
三、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产
1.希腊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
(1)地位:雅典娜女神的主神庙,是雅典卫城中最负盛名的建
筑。
本 专
(2)建筑特色:外观宏伟壮丽,有柱廊环绕;里面是带有围墙
题 栏
的内殿;雕刻装饰精致华美。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世界遗产委员会有责任对各国的世界遗产进行监测,问题严重的遗产项目将被( )A.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列入《世界遗产公约》C.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D.直接取消世界遗产资格2.保护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世界遗产面临的威胁有( )①工业化浪潮②自然灾害③城市化④战争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应该( )A.就本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的报告B.就本国的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的报告C.就本国的自然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的报告D.就本国的所有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的报告4.关于《世界遗产公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是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倡议签署的B.各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C.《世界遗产名录》中的遗产,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D.为保证《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成立世界遗产中心5.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或自然遗产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是( )A.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B.属于濒危的文化或自然遗产C.广为人知的文化或自然遗产D.见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古迹6.中国拥有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和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中国宝贵遗产的保护情况和成果有( )①1985年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②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世界遗产类型最齐全的国家③是拥有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④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⑤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7.完整性是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之一。
下列对文化遗产完整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主要包括范围上和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B.要尽可能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性C.要尽可能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的完整性D.必要时可以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做大的改动,以体现其完整性8.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是( )A.真实性和艺术性 B.真实性和完整性C.真实性和独特性 D.独特性和艺术性9.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不能体现在( )A.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B.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C.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D.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有重大经济价值10.下图是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葡萄牙贝伦塔,在大航海时代,它是航海家们的起点。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第1课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第1课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测试题 2019.91,《世界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强调它具有“”。
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是和。
3,世界遗产委员会有责任对各国的世界遗产进行监测,发现问题要提请主权国给予说明和纠正,问题严重的列入《》,提请主权国加以解决,如果仍然不能解决而导致遗产价值丧失,则取消其世界遗产资格。
4,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申遗热,2004年以后,每个国家每年可以申报项,其中至少要有一项。
5,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高国民素质,坚持世界遗产的和,以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6,“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是:A.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B.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C.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D.形成了各种思想体系7,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用泥制陶的事实 B.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C.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D.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8,钱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钱币反映了由分裂到统一的时代变迁,并能极大地促进国家统一的是:9,研究古代中医学的学者必读的书籍是:A.《石氏星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黄帝内经》10,马克思之所以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这是因为三大发明:①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②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③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测试题答案1, 突出的普遍价值2, 真实性,完整性3,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4, 两,自然遗产5, 充分保护,适度利用6, C7, B8, A9, D10, D。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 第五单元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单元测试-精选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第五单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下列关于长城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秦长城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基础B. 秦长城西起陇西,东至临洮C. 清康熙“修德安民”,不修长城D. 山海关、喜峰口均是长城重要关隘2.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①起止点相同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③都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势力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D. ②④3.马克思说过:“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
”下列哪些史实在事实上说明了马克思的这段话的正确性()①秦兵马俑的制作②隋大运河的开凿③汉武帝治理黄河④长城的修筑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4.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A. 中国长城B. 秦始皇陵C. 秦始皇陵兵马俑D. 阿房宫5.《义勇军进行曲》在1982年被正式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国歌中有这样的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这就肯定了长城A. 作为中华民族肝胆与骨气象征的人文价值B. 是凝聚农牧民族的历史丰碑C. 是开放交流、开拓进取的象征D. 是勤奋智慧的象征6.下图是秦始皇陵二号兵俑坑出土的彩绘跪射俑,对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反映了秦朝高超的塑造水平B. 从中可了解秦朝军队的建设C. 图中人物为秦朝的高级军官D. 它是秦军大型军阵的一种组成兵种7.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
下列对两者的表述准确的是( )A. 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B. 都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C. 都因为农耕经济的发展而产生D. 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8.万里长城最东边的关口是()A. 嘉峪关B. 山海关C. 玉门关D. 居庸关9.右图为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要塞,与之相关的正确表述是①防御匈奴军队进扰而建②为防止蒙古骑兵南下而建③张骞出西域时由此出关④吴三桂引清军由此入关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0.秦始皇修筑长城主要防御的北方游牧民族是()A. 女真B. 蒙古C. 契丹D. 匈奴11.“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高二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答案

高二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第一课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一、选择题1.A2.D3.D4.A5.D6.B7.A8.A9.D 10.B 11.B 12.B二、非选择题13.(1)中国预先拟定了一个《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开列此后五到十年预备申报为世界遗产的项目,送交世界遗产中心备案。
在2009年2月1日前,从中挑选了条件已经完全成熟的“针灸和京剧”项目,提交正式的申报文本。
经有关的国际专家考察评估以后,2010年11月,世界遗产委员会进行审议,认为完全符合条件,予以确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公布。
昆曲、古琴。
(2)1997年通过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决议,2003年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14.(1)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文化遗产的年久腐变、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造成的情况恶化。
(2)保护不可再生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第一单元第二课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一、选择题1.A.2.A3.A4.C5.C6.C7.D8.C9.D 10.B 11.B 12.B二、非选择题13.(1)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保存相对完整;设计、修建科学合理。
(2)为开拓和管理岭南提供了交通支撑;灌溉农田;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14.加强立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整体性保护,保护非遗的生态环境;生产性保护(积极保护,把一些诸如年画之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延续);抢救性保护(主要是对一些濒危的民间音乐和传统表演艺术);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保护传承人等。
第二单元第一课雄伟的金字塔群一、选择题1.A2.C3.C4.D5.D6.C7.C8.A9.B 10.B 11.B12.C二、非选择题13.(1)信息:设计恢宏;计算精确;巨石采集;运输科学。
(2)新发现:金字塔修建者的墓地;修建者生活的城市遗址。
最新高中历史 第1章 世界文化遗产 第1课时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考试必备)

第1课时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学考报告】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必考加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及意义 c 《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名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b 确认世界遗产的重要原则和世界文化遗产登录标准 c 考点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及意义(c)1.重大举措(1)通过《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
①各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必要时可利用国际的援助和合作。
②将一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要对这些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和经费的援助。
(2)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1976年)。
①负责审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单。
②监测各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③确定受到严重威胁的世界遗产项目,把它们列入《濒危世界遗产清单》。
④管理世界遗产基金,对为保护遗产而申请援助的国家实施技术和财力援助。
(3)设立世界遗产中心: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的日常工作。
2.意义(1)号召世界各国协力保护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为世界遗产的认定和保护确定了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
(3)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思维拓展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认识(1)人与自然是互相依存的,必须和谐共处。
(2)在人类的生存环境里,文化与自然又是密切相连的,必须协调一致,融合为一。
要点《世界遗产公约》制定的必要性史料一史料二开封古城,由于黄河的泛滥,已被掩埋在地下,现在的开封城,是清代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所建。
思考(1)史料一中的历史遗产是如何造成的?(2)史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3)通过史料一、二,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历史遗产?提示(1)圆明园遗址是由战争和人为破坏造成的。
(2)自然灾害对人类文明造成损害。
(3)采取措施,保护文化遗产。
1.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日常工作的执行机构是( )A.世界遗产委员会B.世界遗产中心C.各国文物保护中心D.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人教版选修6 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测试

人教版选修6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一、选择题1.保护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人类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世界遗产面临的威胁有()①工业化浪潮②自然灾害③城市化④战争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某地有一著名的古建筑群,因不注意保护,建筑物已遭极大损坏。
当地政府决定将这一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此进行了全面翻修,并加以扩建。
这种做法主要违反了登录《世界遗产名录》应具有的( )A.真实性原则B.普遍性原则C.突出性原则D.完整性原则3.要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可从下列哪些文化遗产中去探寻( )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②布达拉宫③丽江古城④秦始皇陵兵马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世界遗产委员会有责任对各国的世界遗产进行监测,问题严重的遗产项目将被( )A.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列入《世界遗产公约》C.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D.直接取消世界遗产资格5.中国拥有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和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中国宝贵遗产的保护情况和成果有()①1985年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②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世界遗产类型最齐全的国家③是拥有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④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⑤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6.“缔约国均承认……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
……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
”上述规定出自( )A.《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B.《世界遗产公约》C.《世界遗产预备清单》D.《世界遗产名录》7.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应该()A.就本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的报告B.就本国的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的报告C.就本国的自然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的报告D.就本国的所有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的报告8.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7个项目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高中历史第1课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历史第1课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用泥制陶的事实 B.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C.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D.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2,马克思之所以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这是因为三大发明:①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②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③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世界遗产划分为、、三大类。
4,钱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钱币反映了由分裂到统一的时代变迁,并能极大地促进国家统一的是:5, 年,各国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6,血的教训,使人们日益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的关系,而是的关系。
7,《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研究古代中医学的学者必读的书籍是:A.《石氏星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黄帝内经》9,1976年,按照公约的规定,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
10,学习本课后,你认为,我国当今所面临的威胁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新问题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加以克服?11,近年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成为保护的重重之重,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通过建立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2003年又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12,为什么要大力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是:A.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B.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C.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D.形成了各种思想体系14,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必须符合和。
答案1, B2, D3,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 A5, 19726, 征服与被征服,互相依存7, 1972年,各国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1、世界遗产面临着哪些威胁有()
①自然灾难②战争③工业化浪潮④城市化浪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A
2、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
A人类征服自然B自然征服人类C互相征服D互相依存
答案:D
3、《世界遗产公约》是()的简称
A《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B《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
C《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公约》
D《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公约》
答案:A
4、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日常工作的是()
A世界遗产中心B世界遗产委员会
C世界遗产公约各缔约国D世界遗产保护处
答案:A
5、根据《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可划分为()
①文化遗产②自然遗产③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④非物质文化遗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6、世界遗产公约各缔约国要申报世界遗产,必须先拟定()
A《世界遗产预备清单》B《世界遗产名录》
C《世界遗产申报表》D《世界遗产清单》
答案:A
7、《世界遗产名录》的公布,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对()的保护
A文化遗产B自然遗产C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D非物质文化遗产C
8、《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于()年
A1997年B1998年C1999年D2000年
答案:A
9、我国正式签署《世界遗产公约》是在()年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答案:A
10、截至2005年6月以前,我国已有()项世界遗产
A10项B20项C30项D40项
答案:C
11、阅读材料:
我国作为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大国,历来重视民族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发掘和保护。
然而在如今高度商业化的朝代,同世界各国一样,我国也面临着不断出现威胁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新问题。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管理跨世纪联合宣言》(2000年12月26日)你认为,我国当今所面临的威胁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新问题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加以克服?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第17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应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
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破坏或丢失豆油使全世界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
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前言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1)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的因素有哪些?
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过度的旅游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文化遗产的年久腐变、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造成的情况恶化。
(2)《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把世界文化遗产划分为哪几类?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