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论(历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节_《中国的世界遗产》教学设计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课题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图1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山西省旅游图 材料2:山西省某景区有国内保存完整的城墙,有400余处体现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的民居、府衙等建筑。
其中镇国寺万佛殿是我国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殿内的五代彩塑是研究中国早期彩塑的样本。
该地在19世纪中后期一度成为中国近代金融业中心,“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是中国金融业的开山鼻祖,它的兴衰诉说晋商乃至整个
民族的故事。
(1)说出山西省的世界遗产的名称及其类
型。
(3分)
(2)结合材料,概括某景区旅游资源的重
要价值,完成下表。
(7分)。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 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遗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图片:长城、故宫等世界遗产图片。
1.2 引导学生关注并说出自己了解的世界遗产。
2. 学习中国的世界遗产2.1 简介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
2.2 展示相关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世界遗产。
3. 深入了解世界遗产3.1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每个小组感兴趣的世界遗产。
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世界遗产的理解。
4. 思考与讨论4.1 设置问题:如何保护我们的世界遗产?4.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世界遗产的措施。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自己的看法。
6. 课后作业6.1 学生绘制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遗产的手抄报。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我心中的世界遗产”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世界遗产知识,提高学生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开展“世界遗产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世界遗产的美丽瞬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摄影技能。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提纲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提纲
一、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 解释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评选标准
- 阐述中国拥有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二、中国的自然遗产
- 介绍中国的自然遗产,如黄山、张家界等
- 强调中国自然遗产的独特之处和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三、中国的文化遗产
- 介绍中国的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
- 解释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 探讨中国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地位
四、保护和传承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努力
- 分析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
- 探讨中国民间组织和个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贡献
- 强调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机构和项目的存在和影响
五、展望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未来
- 探讨世界变化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
- 提出保护和传承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和措施
- 强调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六、总结
- 总结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
- 强调保护和传承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使命
- 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和传承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纲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纲
一、背景介绍
1.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重镇之一。
2. 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3. 中国应该妥善保护和利用其文化遗产,推动其在国内外的传播和共享。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1. 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历史渊源。
2. 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1. 故宫、长城、大足石刻等自然和人造的世界文化遗产及其历史渊源。
2.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影响。
四、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1. 针对文化遗产现状,国家采取了种种措施,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遗产。
2. 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和实践的评价及思考。
五、中国的文化遗产利用和发展
1. 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和发展是其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
2. 利用文化遗产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丰富文化生活等。
六、展望
1. 巩固和深化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取得的成果。
2. 以新的视角和手段,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创新。
七、结论
中国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保护和传承工作也获得了巨大成功,加强文化遗产的利用和发展能够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特点和分类;(3)学会欣赏和评价中国的世界遗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况;(2)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形式,深入探讨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热爱和自豪感;(2)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3)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特点和分类;3. 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4.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5.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分类及保护和传承。
2. 教学难点: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评价和保护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中国的世界遗产;2. 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3.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特点、分类和保护传承;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具体案例;3. 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和分类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评价和保护意义的理解深度;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七、教学资源1. 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和资料;2. 教学课件和视频;3. 学生查阅资料的网络资源;4. 课后作业的评价标准。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背景,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进行讲解和讨论;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3.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4. 在课后作业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
《中 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能够准确说出至少五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对其中一到两个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展示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2、教学难点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资料、图片、文字资料等。
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准备课堂讨论问题和小组任务。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相关内容,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精彩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二)知识讲解1、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评选标准,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2、展示中国部分著名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如长城、故宫、莫高窟等,结合图片简单介绍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和文化价值。
(三)小组讨论1、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探讨。
2、提供一些讨论问题,如:该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四)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五)课堂总结1、对学生的展示和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保护文化遗产中的责任和作用。
(六)拓展延伸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短文,要求介绍其特点和价值,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第一章: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了解和看法1.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掌握情况第二章:中国的文化遗产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中国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中国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案例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文化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看法2.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掌握情况第三章:中国的自然遗产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自然遗产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中国自然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自然遗产的价值和魅力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自然遗产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中国自然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自然遗产的代表案例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中国自然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自然遗产的了解和看法3.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自然遗产的价值和魅力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自然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掌握情况第四章:中国的文化景观遗产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和魅力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代表案例4.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了解和看法4.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和魅力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掌握情况第五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欣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案例5.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看法5.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的掌握情况第六章: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申报流程和标准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分析中国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6.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申报流程和标准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分析中国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讲解中国世界遗产申报的成功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保护措施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申报流程和标准的掌握情况第七章:中国的世界遗产旅游与文化传播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文化传播途径分析中国世界遗产旅游与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7.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文化传播途径分析中国世界遗产旅游与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7.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讲解中国世界遗产旅游的成功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文化传播的看法7.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旅游与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的掌握情况第八章:中国的世界遗产教育与公众参与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教育意义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公众参与途径分析中国世界遗产教育与公众参与的现状和问题8.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教育意义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公众参与途径分析中国世界遗产教育与公众参与的现状和问题8.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讲解中国世界遗产教育的成功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公众参与的看法8.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教育与公众参与的现状和问题的看法进行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教育意义的掌握情况第九章:中国的世界遗产案例研究9.1 教学目标深入了解中国某个世界遗产的背景和历史分析中国某个世界遗产的价值和特点讨论中国某个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9.2 教学内容选择一个中国的世界遗产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介绍该世界遗产的背景和历史分析该世界遗产的价值和特点讨论该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措施9.3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研究,每组负责一个世界遗产案例学生进行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研究结果9.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案例研究报告,评估其对世界遗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生进行口头报告,评估其表达和交流能力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总结学习中国世界遗产的主要内容和收获探讨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总结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探讨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面临的挑战,如旅游开发、气候变化等展望未来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方向,如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等10.3 教学方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学习中国世界遗产的总结和展望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分享对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挑战的看法10.4 教学评估学生提交总结报告,评估其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思考能力学生进行口头报告,评估其表达和交流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中国的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难点解析:申报流程和标准的理解,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的具体实施,挑战和应对策略的分析。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世界遗产。
这些世界遗产不仅见证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也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认知,下面是一份针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列表和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认知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世界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世界遗产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中国的世界遗产(20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列表,包括长城、故宫、秦始皇陵等,让学生对这些遗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分小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中国的世界遗产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世界遗产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等。
小组间可以进行交流和分享。
三、了解世界遗产的保护与传承(30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国政府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可以举例说明政府在保护长城、故宫等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
2.让学生了解世界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比如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世界遗产。
四、活动设计(30分钟)1.分小组让学生设计一个保护和传承中国世界遗产的方案。
可以从建筑保护、宣传推广、教育传承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
2.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案,并进行评议和讨论。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五、总结(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传承的责任。
鼓励学生参与到保护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行动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教学资源:1.中国的世界遗产列表和介绍资料。
2.书籍、图片和视频资源,用于世界遗产的介绍和学习。
3.大量的图表、地图等辅助材料,用于说明世界遗产的分布和保护情况。
教学评估:1.学生小组的世界遗产介绍和方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论》(历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论
适用专业:历史教育
课程类别:选修课(理论课)
制定时间:2005.4
教务处制
《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2004年制订,2005年修订)
一、课程代码∶12134301
二、英文名:The inheritance general outline of world of China
三、课程类别∶选修课
四、先修课程:中国历史
五、学分∶1学分
六、学时∶30学时
七、课程概述∶该课程以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为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世界遗产问题的由来与现状,阐述中国的世界遗产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重点研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现象及其规律,其中主要阐述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特征与种类。
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历史学、旅游学和建筑学。
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般规律,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中国的世界遗产知识的原理分析相关问题。
八、教学目的:中国的世界遗产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发展规律,揭示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特点,介绍世界遗产的相关理论,使学生认识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客观规律,同时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理论素养,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与研究打下基础。
九、教学方法∶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教学方法与要求是∶要求教师正确
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在教学中既要系统地讲授,又要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有理论分析和概括。
此外,在教学中还应恰当地介绍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努力吸收科学上的成果,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手段上,采取讲授为主,适时地组织课堂讨论、作业等教学活动。
在教学设施的要求上,除教材外,还应具有多媒体放映设备、幻灯机,以及《中国的世界遗产》光碟或幻灯片各一套,以作展示之用。
十、实验:本课程无实验内容
十一、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1学时)
教学要求:绪论部分包含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研究对象、任务、意义和遵循的原则。
重点掌握中国的世界遗产研究对象。
一、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的世界遗产研究任务
三、研究中国的世界遗产遵循的原则
四、研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意义
第一章“世界遗产”的诞生和发展(1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组织、《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的义务和权利、“世界遗产”的提名和确定以及世界遗产。
重点是《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委员会。
一、《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遗产组织
1、《世界遗产公约》
2、世界遗产组织
二、《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的义务和权利
1、缔约国需承担和承认的义务和原则
2、缔约国享有的权利
三、“世界遗产”的提名和确定
四、“世界遗产”的现状
1、“世界遗产”项目的分布
2、“世界遗产”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中国的世界遗产工作(1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遗产政策与行动和世界遗产中的中国部分。
重点是中国的遗产政策。
一、中国的遗产政策与行动
二、世界遗产中的中国部分
三、中国加入世界遗产组织
1、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
2、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总体特征
3、中国近期(2005至2020年)世界遗产项目的预测
第三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上)---宫殿、坛庙、宗教建筑(8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概述、文化遗产中的宫殿、坛庙和宗教建筑。
重点是故宫、天坛和布达拉宫。
一、世界文化遗产概述
1、概念
2、评选标准
二、宫殿
北京故宫(及沈阳故宫)
三、坛庙
1、天坛
2、孔府、孔庙和孔林
四、宗教建筑
1、石窟—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大足石刻
2、道教建筑—武当山古建筑群
3、喇嘛教建筑—布达拉宫
第四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古城、古村镇、园林(6学时)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文化遗产中的古城、古村镇和园林。
重点是颐和园。
一、古城
1、平遥古城
2、丽江古城
二、古村镇—皖南西递、宏村
三、园林
1、私家园林—苏州园林
2、皇家园林--(1)颐和园
(2)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第五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下)--陵墓、原始遗址、军事工程和水利工程(6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文化遗产中的陵墓、原始遗址、军事工程和水利工程。
重点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和长城。
一、陵墓
1、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2、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3、明清皇家陵寝(及盛京三陵)
二、原始遗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三、军事工程—-长城
四、水利工程—-都江堰、青城山
第六章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2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文化自然遗产概述、文化自然遗产中的泰山、黄山、武夷山和峨嵋山—乐山大佛。
重点是泰山。
一、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概述
二、泰山、黄山和武夷山
1、泰山
2、黄山
3、武夷山
三、峨嵋山—乐山大佛
第七章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2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自然遗产概述、自然遗产中的武陵源、三江并流、九寨沟与黄龙。
重点是九寨沟和三江并流。
一、世界自然遗产概述
1、概念
2、评选标准
二、武陵源与三江并流
1、武陵源
2、三江并流
三、九寨沟与黄龙
1、九寨沟
2、黄龙
第八章中国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1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文化景观遗产概述和文化景观遗产中的庐山。
重点是庐山。
一、文化景观遗产概述
二、庐山
第九章中国的世界口头与非物质遗产(1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概述和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中的昆曲和古琴。
重点是昆曲。
一、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概述
二、昆曲和古琴
1、昆曲
2、古琴
第十章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策略(1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三个问题:中国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正确处理中国世界遗产地发展中的几个关系;寻求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是寻求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二、正确处理中国世界遗产地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三、寻求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何学林编著,《中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2、刘红婴王健民著,《世界遗产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出版
3、陶伟著,《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出版
4、吴新智等著,《中国古人类遗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5、潘江著,《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质出版社,1995年出版
6、宗白华著,《中国园林艺术概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7、周燮藩著,《中国宗教纵览》,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
8、刘振礼王宾编著,《中国旅游地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9、楼庆西著,《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出版
10 、谢凝高著,《中国的名山与大川》,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