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

合集下载

昆明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

昆明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

昆明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包括已建成绿地控制线和规划预留绿地控制线。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昆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管理。

第四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管理工作。

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呈贡新城管委会、昆明空港经济区管委会负责辖区内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管理工作。

县(市)区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县(市)区的城市绿线管理工作。

建设、城管、市政公用、国土、水利、林业、房管、财政、公安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绿线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绿线应当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划定,没有划定的按照本规定划定。

第六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也是确定各类城市绿线的重要依据。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绿地分类标准》划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城市绿线。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城市绿线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公园绿地中的综合公园、专类公园;(二)防护绿地;(三)生产绿地及其他绿地。

其中,生产绿地面积应当不少于建成区面积的2%。

第七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用地,规定绿地率控制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定的城市绿线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公园绿地社区公园中的居住区公园;(二)公园绿地中的带状公园、街旁绿地;(三)防护绿地;(四)附属绿地中的道路绿地。

第八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针对各类建设工程项目明确绿地布局,提出绿化配置的原则或者方案。

修建性详细规划划定的城市绿线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公园绿地社区公园中的小区游园;(二)附属绿地中的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市政设施绿地和特殊绿地。

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昆明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温和,被誉为“春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问题日益凸显,绿地面积不足,植被稀少,空气污染严重,城市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日益严重。

对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分析1. 绿地面积较小据统计数据显示,昆明市城市绿地覆盖率远低于国际标准,人均绿地面积不足5平方米。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绿地被开发建设,导致城市绿地面积不足,无法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2. 植被稀疏昆明市的植被较为稀疏,城市中心区域的树木数量有限,无法有效净化空气,改善城市微气候,对于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 绿化资金紧缺昆明市的绿化工作资金仍然比较紧缺,尤其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绿化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了绿化工作的滞后。

二、昆明市绿化造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1. 完善法规政策,加大对绿化造林的支持力度在建设规划中,应当加大对绿化造林的支持力度,将绿化造林纳入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相应的法规政策,对绿化造林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

2. 加大对绿化工作的投入力度昆明市政府应当加大对绿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增加绿化资金的投入,完善绿化造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覆盖率,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3. 倡导绿色出行,减少空气污染加强对于私家车辆的管理,鼓励市民绿色出行,推广公共交通,减少车辆尾气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有效改善城市环境。

4. 积极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力度,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开展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改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5. 提升城市绿化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绿化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绿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完善城市绿化管理体系,加强对绿化工作的日常监管和管理。

6. 积极开展绿化科技研究,推广绿色植被技术加大对绿化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推广绿色植被技术应用,推动城市绿化工作的技术创新,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和绿化的质量。

昆明公园绿地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分析

昆明公园绿地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分析
[ 2- 4] [ 1]
和鸭跖草科均为 3种, 分别占植物总种数的 4. 92 % 。 ! 乔木 25种、 灌木 19种、 草本 15 种、 藤本 2种, 分别占植物总种数 的 40 . 98% 、 31. 15% 、 24. 59% 和 3 . 28 % 。 ∀ 春色叶植物 3 种、 秋色叶植物 19种、 常色叶植物 39种, 分别占植物总种数 的 4. 92 %、 31. 15% 和 63. 93 % 。由此可见, 昆明公园绿地中 的彩叶植物以乔木和常色叶树种为主。 2 . 2 彩叶植物的应用频率 在所调查的昆明市公园中 , 大 观公园、 西华园、 宝海公园、 昆明植物园和茶花公园绿地采用 的彩叶树种较多, 形成了较好的景观。应用数量较大、 频率 较高的彩叶树种有紫叶李、 银杏、 滇朴、 三角枫、 鸡爪槭、 金叶 女贞和红花檵木。紫叶李在大观公园绿地中的应用频率最 高 ( 65 % ), 在茶花公园应用频率最低 ( 25 % ); 银杏在茶花公 园中应 用 频 率 最高 ( 75 % ), 在 植 物 园中 应 用 频 率 次 之 ( 65 % ), 在西华园中应用最低 ( 15% ); 滇朴在茶花公园中应 用频率最高 ( 45 % ), 在宝海公园中应用频率最低 ( 25 % ); 三 角枫在昆明植物园的应用频率最高 ( 65 % ), 在大观公园最低 ( 15% ); 鸡爪槭在昆明植物园的应用频率最高 ( 65% ), 其次 是大观公园 ( 55 % ); 金叶女贞在昆明植物园应用频率最高 ( 55% ), 其次是西华园和宝海公园 ( 30% ); 红花檵木在宝海 公园和昆明植物园的应用频率最高 ( 45 % ) ( 表 2) 。 2 . 3 彩叶植物在公园绿地中的配置方式 2 .3 . 1 孤植。树姿优美、 叶色亮丽的孤植树一般处于景观构 [ 10] 图的中心位置, 能起到吸引游人视线、 突出景观的作用 。 大观公园游乐场入口处孤植的滇朴 ( 图 1), 其高大挺拔 的树形与背景中婀娜多姿的柳树, 形成强烈对比。秋季 , 滇 朴和柳树的黄叶 , 共同形成一幅充满秋韵的图景。 2 . 3 . 2 列植。列植是将同种树木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或 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植物种植方式。彩叶树以行列 形式栽植形成的景观, 除了比较整齐、 有气势外, 还极富感 染力 。 昆明植物园的枫香大道 ( 图 2), 其园路的一旁是一排高

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昆明市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绿化造林工作。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绿化和造林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的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昆明市未来的绿化造林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一、昆明市绿化造林现状分析1.绿化覆盖率昆明市位于高原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如春,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昆明市的绿化覆盖率一直居高不下。

2020年,昆明市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位居西南地区之首,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8%,林地面积达到102.51万亩,绿地率达到了34%,这些数据显示了昆明市在绿化造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森林生态系统昆明市的森林生态系统十分丰富,拥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这些自然资源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美的休闲环境,也对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昆明市的森林还为城市带来了丰富的生态效益,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3.绿化造林成效通过多年的绿化造林工作,昆明市在城市绿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很多城市园林绿地、景观小区等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使得城市整体的绿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城市周边的山区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1.绿化结构不合理尽管昆明市的绿化覆盖率居高不下,但是城市绿化结构并不合理,绿化水平不够均衡。

一方面,城市中很多老旧小区和废弃建筑物周围的绿化空间有限,无法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城市周边的山区绿化水平不够高,导致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2.景观绿化不够美观在城市的公共景观绿地和园林区域,由于种植植物的单一性和种类不够多样化,导致了城市绿化的美观性不够。

尤其是在景观设计和植物选择方面,很多地方存在了明显的问题,导致了城市绿化的美化效果不够理想。

常绿树种在昆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应用

常绿树种在昆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应用

1 调 查 地 点 与 方 法
选择具有代 表性 的公 园 、 校 、 住 区 、 道 、 学 居 街
广场 , 昆 明市 几种 主要 的城 市 森林 类 型 采 取分 对 类 抽 样 调 查 , 树 种 选 择 和 生 长 效 果 、 林 配 置 等 从 园
方面进行分析 .
1 1 公 园 .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0 0 05 M) 云 Z0C05
作者 简介 : 赵林森 ( 97一)男 , 15 , 江苏 江阴 人 , 士 , 授 , 要从 事园林树 木栽 培养 护等 方面 的教学 与科研 工作 博 教 主
相 应 的 改进 措 施 , 充 分 发挥 常 绿 树 种 在 城 市绿 地 系统 中绿 化 、 以 美化 和 改 善 环 境 方 面 的 功 能 并
充分 体 现 昆 明 “ 城 ” 整 个 云 南 “ 物 王 国 ” 特 色 . 春 与 植 的 关 键 词 : 绿 树 种 ; 地 系统 ; 物 配置 ; 明 常 绿 植 昆
合 昆 明市 的地 理 、 气候 、 土壤 等综 合 自然 条 件 及 社 会
经济 发展 实 际 , 常 绿 树 种 在 昆 明 市 园 林 绿 化 中 的 对 应用 现状 展 开 典 型 调 查 研 究 , 析 存 在 的 问题 并 提 分 出相应 的改 造措 施 具 有 一 定 的理 论 与 实践 意 义 .
1 4 广 场 .
根据 功 能 与 面积 可将 广场 分 为 交通 性 广 场 、
公 园 是 市 民 浏 览 、 息 、 赏 、 展 文 体 娱 乐 休 观 开
活 动 和 小 型 集 会 的 场 所 , 是 反 映 城 市 园 林 绿 化 也 水 平 的 重 要 窗 口 , 城 市 公 共 绿 地 中 常 居 首 要 地 在 位 . 择 金 殿 、 湖 、 华 园 3种 处 于不 同立 地 条 件 选 翠 西

基于网络城市形式建构城市绿地功能网络研究--以昆明市主城区城市绿地体系为例

基于网络城市形式建构城市绿地功能网络研究--以昆明市主城区城市绿地体系为例

基 于 网络 城 市 形 式 建 构 城 市绿 地 功 能 网络 研 究
以 昆 明 市 主 城 区城 市 绿 地 体 系为 例
李 璐 , 李 莉 萍 , 郭 芳
( 1 . 昆 明理 工 大 学津 桥 学 院 , 云南 昆明 6 5 0 1 0 6 ; 2 . 云 南 昆 明冶 金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 云南 昆明 6 5 0 0 3 3 )
摘要: 一 个具 有活 力的城 市 需要 有相 当大的绿 色空 间, 以及 一些 中等尺度 和 大量 小尺度 的绿 色空间 相 互联 系, 能 否把标 准化 的 网格状 土地 利 用方法根 本性 地 转 变成 为一种 既 能够 为城 市所 用、 又有 明 确 丰 富的组 织体 系, 由此 引 出了网络城 市 实践方 法的 思考 。 以昆明 市主城 区为例 , 探 讨 如何将 网络
城 市 的概念 引入 到城 市绿地 系统 中形成 绿地 网络 格局 , 提 出延展 式 的线性 用地模 式 , 将 绿地 与其 他
用地功 能 交织并将 功 能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到城 市各 个部 分 。
关 键词 : 城 市 绿 地 功 能 网络 ; 网络 城 市 ; 网络 格 局 ; 城 市绿地 体 系; 昆明主城 区
中 图分 类号 : ¥ 7 3 1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3 1 6 8 ( 2 0 1 4 ) 0 2 — 0 1 3 O — O 4
Bu i l d i n g Ur b a n Gr e e n Sp a c e Fun c t i o na l Ne t wo r k ba s e d o n W e b Ci t y Fo r m
2 .K u n mi n g C o l l e g e o f Me t a l l u r g y i n Yu n n a n,Ku n mi n g 6 5 0 1 0 6,Ch i n a )

云南省昆明市生态绿地建造探讨

云南省昆明市生态绿地建造探讨

的形 式连接 起来 ,如 欧美 国家开始修 建城 市 中心 与
郊外森 林连 接 的 “ 色走廊 ” 绿 ,将 城市 与 森林 连 为

体 。俄 罗斯 、美 国 、加 拿 大等发 达 国家 也利用其
人 口密度较 小 的特点在城 市生 态建设 方面 都做 出了 很好 的榜样 。由于城市 生态系 统与外 部生 态系统高
关键 词 :生 态绿地 ;生态城 市 ;建造 ;昆明
中图分类号 :X 2 3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9 5 ( 0 7 6— 0 7— 3 6 3— 6 5 2 0 )0 0 2 0 标 ,但 是 真正能 让生 态绿地 系统 和城市功 能融 为一 体 ,实现 城市环 境 良性 循环 的还很 少 J 。
维普资讯 http://ຫໍສະໝຸດ
环境科 学导刊
20 ,2 ( ) 7— 9 0 7 6 6 :2 2
C5 N 3—10 / IS 6 3— 6 5 2 5 X S N17 9 5
云 南省 昆 明 市 生 态绿 地 建 造 探 讨
叶洪 岭 ( 云南师 范大学 ,云南

昆明
市 区 年平 均气 温 1. ℃ ,最 热 月 ( 51 7月 ) 平
合 国环境 规划署 拟定 的标准 ,城 市人均 绿地应 达 到
5 m 。虽 然世 界上 也 有 不 少 国家 达 到 了这 一 目 0
昆 明市座落 在 中国西南 云贵高 原 中部 ,城 区在
收 稿 日期 :20 0 7—0 4—2 5
滇池 盆地 北部 ,南濒滇 池 ,三 面环 山 ,造 成 了昆明 市 区的发 展空 间狭小 ,市 区内部生 态系统 得不 到充 分改 善 的缺点 。

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说明

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说明

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说明(一)规划背景近年来,昆明市牢固树立“绿化和生态是城市第一形象、第一环境、第一基础设施、第一景观要素”的理念,把绿地系统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来抓。

2 0 0 8 年2 月,昆明市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昆明市城乡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动员大会”,对全市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

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的意见》、《昆明市推进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2 0 0 8 年行动方案》。

全市从水环境治理、园林绿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高标准、高要求进行整改和建设,并将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从城市向乡村延伸。

以此为要求,从实际出发,以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编制昆明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通过“规划建绿”,重点解决城乡绿化水平差距大,城市绿化系统不完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对生态绿地的系统性、网络化建设,逐步把昆明建设成为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生态城市。

(二)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 0 1 8 0 )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8、《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9、《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0、《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1 1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1 2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 [ 19 9 2 ] 10 0 号令)1 3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城建[ 19 9 3 ] 78 4 号)1 4 、《昆明市城市绿化条例》1 5 、《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 6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17、《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18、《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0‐2010》(三)规划目标以把昆明建设成为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生态城市为最终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昆明区域概况
• 地理位置:昆明市地处滇池盆地北端,云贵高原中部 ,地势北高南低缓缓倾斜,海拔1891米左右。
• 气候条件: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夏无酷暑、 冬无严 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城区温度在0—29℃之 间 ,年温差为全国最小,是著名的春城。
• 地域条件:盆地受南北断裂带地质构造的影 响,山脉 和湖泊呈南北向展布。城市三面靠山,南滨滇池,具 有依山面水的良好自然环境。
• 城镇建设区控制发展规模,加强区内的绿化系统建设, 保证该区的绿地率在30%以上;
• 水源涵养区内实行封山育林,恢复山林植被,严格限制 工业发展,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使流域内丘陵地区 的森林覆盖率达65%,平地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20%以 上。
昆明主城绿地系统总体格局
• 从昆明自然生态环境出发,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 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自然风貌特色,塑 造主城外围的绿色生态空间,同时以水道、绿道 组成的绿色廊道为纽带,与主城区的公园、游园 、专用绿地等绿地斑块串联起来,共同构成主城 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生 态绿地系统的格局,从而有效避免主城“摊大饼 ”式无序蔓延,为形成合理的城市发展框架提供 生态依据。
规划构思
• 更新观念,开拓视野。近期建设以创建国 家园林城市为目标,远期围绕创建生态城 市的大目标,合理规划布局昆明城市绿地 系统,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城市生 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为主要目标 ,为昆明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现 状 图
规 划 图
技术指标
空间布局
• 为统筹解决城市规划区内绿地建设、环境 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根据昆明城市用 地发展条件及特点,规划从区域——滇池 流域——主城三个层次,构架昆明城市的 绿地系统。
公 园 分 级 规 划 图
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
昆明主城绿地系统总体格局
• 生态基质:形成“依山傍水,一圈四楔”的良 好生态背景。
• 绿色廊道系统:形成“一轴两环,四篱五线” 的绿色网络。
• 绿地斑块系统:由城郊八片风景公园,9个市 级公园,16个区级公园及若干居住区级公园、 街头绿地广场、小游园、专用绿地共同构成“ 八片九园、珠落玉盘”的格局。
城市绿地系统
• 定义: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由城市中各种类 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具有较强生态服务功能的 绿色斑块、廊道系统。广义的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城市 绿色和蓝色空间,即城市范围内一切人工的、半自然 的以及自然的植被、水体、河湖、湿地。
• 简单来说,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 内,以各种类型的绿地为组分而构成的系统。从内涵 上说,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园艺,生态和空间三种内涵 。
• 依据规划,部分项目已组织实施,如碧鸡 广场、金碧公园、茶花公园、金牛公园、 警星公园……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实施效果
茶花公园
五华区政府广场绿化景观
大观河沿岸绿化景观
滇池路沿线 绿化景观
盘龙江绿化景观
城市街头绿化景观
规划效果
• 通过规划与实施,加强了城市滨河绿化、 道路绿化、公共绿地的建设,使城市绿化 景观有了一定改善。同时实施中注重城市 绿化品质的提高,通过大树进城,增加了 城区绿量的丰厚度。已取得一定的环境效 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植被条件:优秀的气候使得此地的鲜花四季绽放,姹 紫嫣红,让昆明独占花城之美誉。
城市绿地
• 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 形态的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 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 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现代城市里绿色空间的概念与内涵包括城市森 林、园林绿地、都市农业、绿色廊道、滨水绿地 以及立体空间绿化等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绿 色空间。
市 域 绿 化 系 统 示 意 图
滇池流域绿地系统总体格局
规划将整个流域范围划分为风景绝对保护区 、风景协调区、城镇建设区、水源涵养区。
• 风景绝对保护区以滇池水面为中心,沿岸形成滩涂绿化 、湿地灌木、防护林带相结合的以自然绿化为主的环湖 绿化带;
• 风景协调区是城镇建设区与绝对保护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对其中人工建设活动加以严格限制,形成高绿地率的 区域;
• 它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 能性和地域性的特征。
《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把云南建设成民族 文化大省、旅游经济强省和国际大通道的 发展机遇,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昆明市 规划院以创建生态城市为长远目标,以创 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起点,根据国务院批准 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确 定的框架,修编了《昆明城市绿地系统规 划》。
昆明区域绿地系统总体格局
• 在昆明区域范围内,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充分利用昆明区域的地貌特点,结合城郊旅游 业、农业的发展,在区域内建立以水源保护区、 自然风景区、各类大中型公园、农田、林地等为 主的面状绿地;在主要河流、公路、铁路等沿线 开辟带状绿地;完善城、镇、村内部的绿地系统 ,形成区域的点状绿地。将国土绿化与城市绿地 系统紧密联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点、 线、面”相结” 绿地空间,结合“生态” 可持续发展,资源共享等 原则,将滇池草海打造成 城市重要的生态景观空间 ,锁定进行以“水”为本 ,以“绿”为主,在空间 结构安排上,结合地形地 貌,通过河道的自然划分 ,形成5个半岛,呈“手” 掌形,通过展延环湖路线 型,最大限度展示绿色渗 透景观空间,围绕水面, 沿湖滨简历生态保护带, 筑起一道生态屏障。
创新与特色
• 突破了常规的绿地系统规划模式,运用景 观生态学原理
• 从昆明宏观自然生态环境出发,充分利用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自然特征,塑 造主城外围绿色生态空间,建构主城“生 态基质——绿色廊道——绿色斑块”的生 态绿地系统和格局,为建设有特色的山水 园林城市,提供生态依据。
分类规划
• 分类规划由七个部分组成,即:公共绿地 规划、道路绿化规划、居住区绿地规划、 专用附属绿地规划、生产绿地规划、城市 景观生态绿地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