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图讲解

合集下载

综合布线施工图纸识读

综合布线施工图纸识读
图22 标准(biāozhǔn)层弱电平面图
第四十页,共57页。
对讲防护门系统(xìtǒng)
由图、图图可知线路的敷设和设备的安装要求,采用的是DH型对讲 防护门系统,该系统为保证(bǎozhèng)电源中断后仍可正常工作,采用 不间断电源UPS。UPS的电源引自设于一层的七电表箱。
第四十一页,共57页。
SC15 焊接钢管 WC 暗敷设在墙内 BVR 代表(dàibiǎo)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RVVP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
第四十二页,共57页。
第四十三页,共57页。
主要(zhǔyào)内容
一. 竣工图的概念 二. 编制竣工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三. 编制竣工图的范围和内容 四. 竣工图的编制依据(yījù) 五. 编制竣工图的方法
第十六页,共57页。
第十七页,共57页。
第十八页,共57页。
电气(diànqì)线路在平面图上的表示方法
电气施工图一般都绘制在简化了的土建平面图上,为了突出重点,土 建部分用细实线表示,电气管线用粗实线表示。导线的文字标注形式
a-b(c×d)e-f 其中a——
b—— c—— d——导线的截面积(mm 2 e——敷设(fūshè) f——线路的敷设(fūshè)
使用不同线型、线宽的图线。《技术制图 图线(GBT 146892008)》对图线作了规定;其中基本的图型如图4所示。
第十四页,共57页。
第十五页,共57页。
电气图形符号: 按照相关图形符号的规定: 弱电部分主要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biāozhǔn)化协会标准
(biāozhǔn)CECS373—1991《工业企业通信工程设计图形文字符号 标准(biāozhǔn)》及原电子工业部标准(biāozhǔn)SJ2708—1986《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图形符号》。 电力设备、器件的标注方法 标注是我电气语言的一种,是我们看懂电气施工图最管重要的一 环之一,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标注方式。

第4章 掌握综合布线工程基本施工技术

第4章  掌握综合布线工程基本施工技术
1)钢管套接前,要求其管口套丝,加工成圆锥形的 外螺纹。螺纹必须清楚、完整、光滑,不应有毛刺很乱丝 的现象。
2)钢管在接续前,应将钢管管口内侧锉平成坡边或 磨圆,保证光滑、无刺。在管材的外螺纹上缠绕麻丝或石 棉线,并涂抹白铅油。
3)两根钢管分别旋入管箍的长度应大于管箍长度的 1/3。管箍拧紧后,不要把管口螺纹全部旋入,应露出1~ 2扣。钢管的对接缝应一律置于管身的上方。
4)将管群放在沟槽中,在其周围填灌水泥砂浆,尤其 应在捆扎带处形成钢筋混凝土的整体,增加管群的牢固程度。
建筑人孔基础为素混凝
土,人孔四壁为水泥砂浆砌 砖形成墙体。外观如图4-10 所示。
3. 安装建筑人孔
建筑人孔的施工步骤: (1)浇灌人孔基础 (2)砌筑人孔四壁墙体 (3)现场组装人孔上覆 (4)人孔口圈安装和回填土
第4章 掌握综合布线工程基本施工技术
4.1 管槽系统的安装
在智能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中,所有缆线均需在明敷 或暗敷的管路或槽道中放设,这种明敷或暗敷的管路或槽 道系统称为管槽系统,它为缆线敷设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 件。在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中均需要 进行管槽的安装,但在三个子系统中存在完全不同的安装 要求,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8)暗敷管路进入信息插座、出线盒等接续设备 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暗敷管路采用钢管时,可采用焊接固定,管 口露出盒内部分应小于5mm。
b)明敷管路采用钢管时,应用锁紧螺母或护套 帽固定,露出的锁紧螺母丝扣为2~4扣。
c)硬质塑料管应采用入盒接头紧固。
2.管道明敷方式
管道明敷方式的外 观如图4-3所示,在智 能化建筑内应尽量不 用或较少采用,但在 有些场合或短距离的 线路段使用较多。
图4-8 上升房的外 观

综合布线最详细的讲解

综合布线最详细的讲解
BClass CClass D等级的概念
2. ISO/IEC IS11801 AM2 1999
• 链路定义应被永久链路和通道的定义 • 对等效远端串扰ELFEXT、综合近端串扰、传输延迟进行
规定
3. ISO/IEC 11801第二版2002
• Cat5/Class D的系统按照Cat5+重新定义 • Cat6/Class E和Cat7/Class F
接入交 换机
南塔26层配线间
6芯室外多模光缆*1
接入交 换机 北塔28层配线间
5类UTP*4
接入交 换机
南塔18层配线间
超5类UTP*4
接入交 换机
北塔20层配线间
5类UTP*4
南塔10层
中心机柜
接入交 换机
南塔7层配线间
超5类UTP*4
12芯室内多模光缆*1
接入交 换机
北塔12层配线间
超5类UTP*5 超5类UTP*6 超5类UTP*5 超5类UTP*7 超5类UTP*6 超5类UTP*7 超5类UTP*7 超5类UTP*6 超5类UTP*9 超5类UTP*4 超5类UTP*4 超5类UTP*6 超5类UTP*6 超5类UTP*4 超5类UTP*6 超5类UTP*6 超5类UTP*5 超5类UTP*5 超5类UTP*6 超5类UTP*6 超5类UTP*7 超5类UTP*4
4.8 图纸设计
• 5类图纸
1、网络拓扑结构图
2、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图 3、综合布线管线路由图 4、楼层信息点平面分布图 5、机柜配线架信息点分布图
• 绘图软件简介
1、AUTOCAD 2、Microsoft Office Visio
STARView 网管平台
1、网络拓扑结构图

综合布线习题

综合布线习题

综合布线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智能建筑的四大主要特征是:(建筑物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布线自动化)。

2.与传统布线相比,综合布线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兼容性),(开发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与(经济性)。

3.干线子系统是由(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之间的连接线缆组成,其布线距离最大为(500m)。

4.当数据通信在点对点间进行时,按照信息的传送方向可分为:(单工通信方式),(半双工通信方式)和(全双工通信方式)。

5.设备间常用的供配电方式有(直接供电),(不间断电源供电)和(直接和UPS相结合供电)。

6.干线子系统从CD到FD的最大距离为(2000M),从BD到FD的最大距离是(500M)。

7.按照T568B标线缆颜色排列顺序为(橙白)(橙)、(绿白)、(兰)、(兰白)、(绿)、(棕白)、(综).8.光纤传输系统是以(光纤)为传输介质,以(光波)为载体。

9.电气保护主要指(电压保护)和(电流保护)。

10.光纤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两条(传输距离)和(容量).11.双绞线电缆预防电磁干扰的方法有(屏蔽)法和(抵消)法两种。

12. GB/T50312-2000(或TSB-67)中定义了两种测试模式是(基本链路)和(通道链路).13.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从工程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传输链路验证测试)和(传输通道认证测试)。

14.综合布线设计等级是:(),()和()。

15.建筑物干线子系统是指从()的连线,其布线最大距离不超过()。

16.弱电间可作为干线子系统的最佳路由,具体方法有:()和().17.3类100?双绞电缆及连接硬件能支持(16MHZ)以下的应用,4类100?双绞电缆及连接硬件能支持(20MHZ)以下的应用,5类100?双绞电缆及连接硬件能支持(100MHZ)以下的应用。

18.管内穿大对数电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弯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19.管理交接方案可分为()和().20.建筑群干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法可分为(),().21按照T568A标线缆颜色排列顺序为(),()、()、()、()、()、()、().22.单模光缆一般用于()距离传输的光纤传输系统,多模光缆一般用于()距离传输的光纤传输系统.23.布线中常用的拓扑结构有(),(),(),和()24.每根金属管的弯头不应超过()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个。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ppt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ppt
4)当有光纤到桌面(FTTD)的用户,光缆 可经或不经FD直接从BD引至桌面,其所用 的光纤芯数不计入主干光纤芯数内; 5)楼层之间原则上不敷垂直干线电缆, 但在每层的FD可适当预留一些接插件, 需要时可临时布放合适的缆线。
29
第四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二、特点: 1、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36
第四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工作区可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微机 ISDN终端、监视及控制等终端设备的设 置和安装。
工作区适配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设备连接器处采用不同插座与插头时; 有ISDN业务时;
37
第四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当在单一信息插座上进行两项服务时应用Y 型适配器。 在配线子系统中选用的电缆类别不同于设备 所需的电缆类别时,应采用适配器。
38
第四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在连接使用不同信号的数模转换或数据速率 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应采用适配器 对于网络规程的兼容性,可用协议转换适配 器。
39
第四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二)信息插座连接技术要求 1、每个工作区至少要配置一个信息
插座。
信息插座是终端(工作站)与配线子系统连 接的接口。
42
第四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信息插座
G20 铁管
电源插座
地面
200mm
300mm
43
第四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方法
3、T568A和T568B
为了允许在交叉连接外进行线路管理不同服务用的信 号出现在规定的导线对上,为此8引针I/O插座已在内 部接好线。 对于模拟式语音终端,全行业的标准作法是将触点信 号和振铃信号置入工作站软线(4.5)的两个中央导体 上。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图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图

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图安装说明一、施工前的环境检查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条件方可开工。

!"房屋预埋地槽、暗管及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单相带地电源插座。

’"交接间、设备间应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设置接地体时,检查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器材检验一般要求!"工程所用缆线器材形式、规格、数量、技师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或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

三、设备安装检验!"机柜、机架安装要求如下:(!)机柜、机架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

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各类配线部件安装要求如下:(#)各部件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平面上。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安装要求如下:(#)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具有防水、防尘、抗压功能。

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或集合点配线模块,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底座盒的固定方法按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预置扩张螺钉固定等方式。

(&)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网络综合布线项目三-任务一-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概述

网络综合布线项目三-任务一-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概述

配线架
编号 1 1 1 1 1 1 1 1 1 1 1
配线架
端口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插座底盒
编号 1 1 1 1 1 1 2 2 1 1 2
FD-2Y-14
FD1
1
FD-1Z-15
FD1
1
FD-1Y-15
FD1
1
FD-1Z-15
FD1
1
FD-1Y-15
FD1
1
FD-1Z-161来自22123
2
24
2
审定人签字:王公儒 时间:2013年1月8日
房间编号
11 11 12 12 13 13 13 13 14 14 14
14 15 15 15 15 16 16 16 16 17 17 17 17
五、施工图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连接关系确定以后,需要进行布线路由设计,因 为布线路由取决于建筑物结构和功能,布线管道一般安装在建筑物立柱和墙 体中。施工图设计的目的就是规定布线路由在建筑物安装的具体位置。 下图为一般办公室施工平面图:
七、施工进度表编制
施工进度控制的关键就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好前后工作的次序, 能对整个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起到正面促进的作用。
图为施工进度表:
练习:
绘制一个系统图和点数统计表,
练习答案:
练习答案:
点数统计表
FD1
1
FD-1Y-16
FD1
1
FD-1Z-16
FD1
1
FD-1Y-16
FD1
1
FD-1Z-17
FD1
1
FD-1Y-17
FD1
1

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工程信息点数量统计表编制一、制作点数统计表首先在表格第一行填写文件名称,第二行填写房间或区域编号,第三行填写数据点TO 和语音点TP。

一般数据点在左栏,语音点在右栏,其余行对应楼层,注意每个楼层按照两行,其中一行为数据点,一行为语音点,同时填写楼层号.楼层号一般按照第一行为顶层,最后一行为一层。

然后编制列,第一列为楼层编号,其余为房间编号。

二、填写数据和语音信息点数量按照西元教学模型,把每个房间的数据点和语音点数量填写到表格中。

填写时逐层逐房间进行,从楼层的第一个房间开始,逐间分析应用需求和划分工作区,确认信息点数量。

在每个工作区,首先确定数据信息点数量,然后考虑语音信息点数量,同时还要考虑其它智能化和控制设备的需要。

表格中对于不需要设置信息点的位置不能空白,而是填写0。

设计综合布线工程系统图编制信息点端口对应表综合布线工程信息点端口对应表应该在进场施工前完成,并且打印带到现场,方便现场施工编号。

端口对应表是综合布线施工必需的技术文件,主要规定房间编号,信息点编号,配线架编号,端口编号,机柜编号等,主要用于系统管理、施工方便和后续日常维护。

端口对应表编制要求如下:1.表格设计合理一般使用A4幅面竖向排版的文件,要求表格打印后,表格宽度和文字大小合理,编号清楚,特别是编号数字不能太大或者太小,一般使用小四或者五号字。

2.编号正确信息点端口编号一般由数字+字母串组成,编号中必须包含工作区位置、端口位置、配线架编号、配线架端口编号、机柜编号等信息,能够直观反映信息点与配线架端口的对应关系。

3.文件名称正确端口对应表可以按照建筑物编制,也可以按照楼层编制,或者按照FD配线机柜编制,无论采取哪种编制方法,都要在文件名称中直接体现端口的区域,能够直接反映该文件内容。

4.签字和日期正确作为工程技术文件,编写、审核、审定、批准等人员签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签字就无法确认该文件的有效性,也没有人对文件负责,更没有人敢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信系统 (2)综合布线系统 (3)火灾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 (4)安全防范系统 (5)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6)公用建筑计算机经营管理系统 (7)有线电视系统 (8)服务性广播系统 (9)厅堂扩声系统 (10)声像节目制作与电化教学系统 (11)呼应信号及公共显示系统
3
任务 8 绘制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图
2
任务 8 绘制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图
8.1 设计参考图集
在综合布线系统图纸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参考图集是《智能 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97×700)》。 该图集由中国建筑标准 设计研究所与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分会弱电专业委员会联合主编,由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8年4月16日批准。包括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共11 个系统的设计,具体如下:
8.2 通信工程制图的整体要求和统一规定
通信工程制图执行的标准是信息产业部[2007]532号文件发布的 YD/T5015-2007《电信工程制图和图形符号规定》。
一、制图的整体要求
(1) 根据表述对象的性质,论述的目的与内容,选取适宜的图纸及 表达手段,以便完整地表述主题内容;
(2) 图面应布局合理、排列均匀、轮廓清晰和便于识别; (3) 应选取合适的图线宽度,避免图中的线条过粗或过细; (4) 正确使用国标和行标规定的图形符号;派生新的符号时,应 符合国标图形符号的派生规律,并应在适合的地方加以说明; (5) 在保证图面布局紧凑和使用方便的前提下,应选择适合的图 纸幅面,使原图大小适中; (6) 应准确地按规定标注各种必要的技术数据和注释,并按规定 进行书写和打印;
但在通信线路工程图纸中,更多地是直 接用数字代表距离,而无须尺寸界线和尺寸 线,如图所示。由上往下的35、20、23、26 、12、28、19和15均表示架空杆路中的架空 距离,单位为米(无须标注)。
8
8.2通信工程制图的整体要求和统一规定
二、制图的统一规定
5. 字体及书写
① 图纸中书写的文字(包括汉字、字母、数字、代号等)均应字体 工整、笔划清晰、排列整齐、间隔均匀,其书写位置应根据图面妥善安 排,不能出现线压字或字压线的情况,否则会严重影响图纸质量,同时 也不利于施工人员看图。
文字多时宜放在图的下面或右侧。文字书写应从左向右横向书写, 标点符号占一个汉字的位置,中文书写时,应采用国家正式颁布的简化 汉字。宜采用宋体或长仿宋字体。
④ 绘图时,应使图形的比例和配线协调恰当、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在同 一张图纸上,按不同比例绘制的图样及同类图形的图线粗细应保持一致。
⑤ 细实线是最常用的线条,在以细实线为主的图纸上,粗实线主要用于主 回路线、图纸的图框及需要突出的设备、线路、电路等处。指引线、尺寸线、标 注线应使用细实线。
⑥ 需区分新装的设备时,粗线表示新建的设施,细线表示原有设施,虚线 表示规划预留部分。在改建的工程图纸上,拆除的设备及线路用”×”来标注。
二、制图的统一规定
2. 图线型式及用途
① 线型分类及用途。见表:
② 图线的宽度。一般从这些数值中选用:0.25mm、0.35mm、0.5mm、0.7mm 、1.Omm、1.4mm。
③ 通常只选用两种宽度的图线,粗线的宽度为细线宽度的两倍,主要图线 粗些,次要图线细些。对于复杂的图纸也可采用粗、中、细三种线宽,线的宽度 按2的倍数依次递增,但线宽种类也不宜过多。
7
8.2通信工程制图的整体要求和统一规定
二、制图的统一规定
4. 尺寸标注
① 一个完整的尺寸标注应由尺寸数字 、尺寸界线、尺寸线( 两端带箭头的线段 ) 等组成。
② 图中的尺寸单位,在线路图中一般以 米(m)为单位,其他图中均以毫米(mm)为单位 ,且无须另行说明。
③ 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由图形的轮 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也可利用轮 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尺寸 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
绘制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图
任务目标 学习绘图知识,掌握综合布线工程施
工图的作用、种类,使用绘图软件绘制综 合布线工程施工图。 重点
1 绘图知识 2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图的作用、种类
难点
使用绘图软件绘制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图
任务 8 绘制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图
8.1 设计参考图集 8.2 通信工程制图的整体要求和统一规定 8.3 识图 8.4 绘制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图
(7) 工程设计图纸应按规定设置图衔,并按规定的责任范围签字 ,各种图纸应按规定顺序编号。
4
8.2通信工程制图的整体要求和统一规定
二、制图的统一规定
1. 图幅尺寸
①工程设计图纸幅面和图框大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6988.1-1997 《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第1部分:一般要求》的规定,一般采用AO、A1 、A2、A3、A4 图纸幅面(实际工程设计中,只采用A4一种图纸幅面, 以利于装订和美观)。
当上述幅面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按照GB 4457.1-84《机械制图图 纸幅面及格式》的规定加大幅面,也可在不影响整体视图效果的情况下 分割成若干张图绘制(目前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②根据表述对象的规模大小、复杂程度、所要表达的详细程度、有 无图衔及注释的数量来选择较小的适合幅面。
5
8.2通信工程制图的整体要求和统规定
⑦ 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粗线宽度的两倍,且6不能小于 0.7mm。
8.2通信工程制图的整体要求和统一规定
二、制图的统一规定
3. 比例
① 对于建筑平面图、平面布置图、通信管道图、设备加固图及零 部件加工图等图纸,应有比例要求,对于通信线路图、系统框图、电路 组织图、方案示意图等类图纸则无比例要求。
② 对平面布置图和区域规划性图纸,推荐的比例为:1:10、1:20 、1:50、1:100、1:200、1:50O、1:1000、1:2000、1:5000、1:10000、 1:50000等。
③ 对于设备加固图及零部件加工图,推荐的比例为:1:2、1:4等。 ④ 应根据图纸表达的内容深度和选用的图幅,选择适合的比例, 并在图纸上及图衔相应栏目处注明。 特别说明,对于通信线路图纸,为了更为方便的表达周围环境情况 ,一张图中可有多种比例,或完全按示意性图纸绘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