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电大考试《灌溉排水新技术》形成性考核1-2
【贵州电大】02灌溉排水新技术-0004辅导答案

02灌溉排水新技术-0004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649 参考资料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10题,共50分)
1.(5分)
对于防治渠道冻胀措施描述不正确的描述是()
A、降低渠基土壤水分,防止冻结过程的水分转移
B、采用有利于防治冻胀的衬砌结构形式及防渗材料
C、采用砂砾料换填
D、铺设隔水层
参考答案:D
2.(5分)
渠道糙率降低,渠中流速()。
A、降低
B、加快
C、不变
D、形成缓流浅滩
参考答案:B
3.(5分)
集水效率通常是指某段时期内或某次集水面的集水量占()内降水量的比值。
A、不同时期
B、同一时期
C、同一地点
D、不同地点
参考答案:B
4.(5分)
()是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利用工程系统的主体工程,种类繁多。
A、蓄水工程
B、集水工程
C、灌溉工程
D、引水工程
参考答案:A
5.(5分)
我国有97%以上的灌溉面积仍采用的是()。
A、喷灌技术
B、微灌技术
C、渗灌技术
D、地面灌技术。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2及3网考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2及3网考题库答案形考任务21.配水效率不属于田间灌水效率评估指标。
【正确答案】正确2.为了保证排水通畅和防止冲刷,上、下级排水沟衔接处应有一定的跌差,一般为O.2~0.3m,并以线坡形式衔接。
【正确答案】正确3.无坝引水进水闸的闸孔尺寸主要由闸上、下游的水位差决定。
【正确答案】错误4.灌区的用水计划按渠系可分为全灌区用水计划、分罐区用水计划。
【正确答案】错误5.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256年。
【正确答案】错误6.在喷灌中,组合喷灌强度应超过土壤入渗率,不致形成积水和径流。
【正确答案】错误7.在盐碱化地区,地下水临界深度是拟定排水沟深度的主要依据。
【正确答案】正确8.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指标有蒸腾速率、蒸腾系数、蒸腾效率三种。
【正确答案】正确9.沼泽型属于我国北方低洼易涝区的类型。
【正确答案】正确10.田间持水量是指土壤中的悬着毛管水量达到最小值时的土壤含水率。
【正确答案】错误I1不属于田间灌水效率评估指标的有OO【正确答案】配水效率12.渠道输水损失不包括Oo13.采取混凝土衬砌渠道,防渗性能好,减少渗漏水量可达O,使用年限Oo【正确答案】80%~95%,30~50a14.O是根据某一时段内的累积误差对于设定值的偏差做出响应。
【正确答案】积分控制15.()是评价田间实际灌水量被作物有效利用的程度。
【正确答案】作物有效利用率16.不属于冲积型平原灌区的是Oo【正确答案】都江堰灌区17.按照《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SDJ217-84要求的渠道流量进位的规定,如Q设二&76m3∕s,则应进位至()。
【正确答案】8.8m3∕s18.()是衡量灌溉渠道系统水利用程度的综合性评估指标【正确答案】CSE19.()能抗拒重力作用而不流失。
【正确答窠】毛管水20.O主要指渠系工程的检查、观测、养护、维修、改建、扩建和防汛、抢险等。
【正确答案】工程管理21.渠系动态配水包括放水延续时间、开闸时间以及Oo【正确答案】渠道衬砌方式22.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不包含OO【正确答案】相除函数23.以下O不属于喷灌技术参数指标。
中央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答案

中央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答案《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复习题(一)(包含第一、二章内容)一、不定项选择题1、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表示方法有()。
B.蒸腾效率A.蒸腾速率C.蒸腾系数D.蒸腾原动力2、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中大孔隙向下渗透至根区以下的水分叫做()。
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A.吸湿水3、()是指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容积的百分数。
B. 土壤容积百分率A.土壤质量百分率C.土壤水饱和度D.土壤相对含水量4、下列哪些是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B.灌水入渗A.降雨C.裂隙水D.承压水5、单位数量土壤水所具有的势能称为()。
B.压力势A.土水势C.基质势D.重力势6、下列哪些属于影响作物产量的可控因素()。
B.水量A.气候C.种子D.肥料7、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下列哪些指标表示()。
B. 腾发量A. 灌水量C. 土壤含水量D. 边际产量8、下列哪些是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B. 减法模型A. 加法模型C. 相乘函数模型D. 积和综合模型二、判断题1、原生质是细胞的主体。
()2、蒸腾效率是蒸腾系数的倒数。
()3、碳水化合物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与蛋白质相同。
()4、土壤含水量增高时,脂肪含量和油的碘价都有降低的趋势。
()5、当农田水分多时,蒸发蒸腾强烈,空气湿度高、气温低。
()6、土壤基质势越低,土壤阻力越小。
()7、土壤比水容随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
()8、毛管水能抗拒重力作用而不流失。
()9、田间持水量是土壤中有效水的下限。
()10、一般壤质土的有效含水量最多,砂质土含量最多。
()11、因变量只有一个,即产量。
()12、缺水程度用实际腾发量和最大腾发量之比表示。
()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C AB A BCD ABC ACD ABC D二、判断题√√××√×√√××√√《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复习题(二)(包含第三、四章内容)一、不定向选择题1、旱作物目前的节水型灌水方法主要有()。
2020年电大考试《灌溉排水新技术》形成性考核1-2

2020年电大考试《灌溉排水新技术》形成性考核1-2《灌溉排水新技术》作业作业1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2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40分)1、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7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溶解和输送养分;保持作物体处于一定形态。
2、简述水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P9-10在作物的一生中,水对其生育发展状态作用各异,主要表现在:种子萌发期,水分可使种皮软化,氧气透入,呼吸加强,凝胶状态的原生质向溶胶状态转变,促进种子萌发。
水分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土壤水分多,根系生长缓慢,土壤水分较少时,根系较发达。
水分影响作物茎叶的生长,一般是土壤水分缺乏时,茎叶生长缓慢,而水分过多时,作物茎秆细长柔弱,后期易倒伏。
水分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水分的减少对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再次是同化。
土壤水的含量还会影响作物的产品质量,一般土壤含水量少时(在适宜含水量范围内),氮和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碳水化合物,当土壤含水量减少时,淀粉含量相应减少,木质素和半纤维有所增加,纤维素不变,果胶质则减少;在土壤含水量增高时,脂肪含量和油的碘价,都有增高的趋势;纤维作物的纤维,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作物的导管发达,输导组织充实,纤维质量好。
3、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哪些?P10-11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表现在:以水调气;以水调温;以水调肥;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耕作质量和效率;影响农业技术措施的采用和实施。
4、何谓作物蒸腾?有何作用?P8作物将根部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植物体本身输送到作物的叶片,由叶片上的气孔,蒸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叫做作物蒸腾。
作用:首先,蒸腾是作物吸收和转运水分的主要动力;第二,蒸腾作用引起的上升气流能使进入作物的各种矿物盐类分配到各个部位;第三,蒸腾可调节作物体内的温度。
四川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3-课程号:5107144学习资料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_0003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四川电大-课程代码:5107144、不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题目】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中大孔隙向下渗透至根区以下的水分叫做()。
[A.]吸湿水[B.]膜状水[C.] 毛管水[D.]重力水[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D【题目】单位数量土壤水所具有的势能称为()。
[A.]土水势[B.]压力势[C.] 基质势[D.]重力势[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A【题目】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表示方法有()。
[A.]蒸腾速率[B.]蒸腾效率[C.] 蒸腾系数[D.]蒸腾原动力[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ABC【题目】灌溉水量与效益、费用关系曲线的横坐标为()。
[A.]效益[B.]费用[C.] 投入水量[D.]损失[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C【题目】(? )是指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容积的百分数。
[A.]土壤质量百分率[B.]土壤容积百分率[C.] 土壤水饱和度[D.]土壤相对含水量[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C【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题目】碳水化合物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与蛋白质相同。
()[A.]错误[B.]正确[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A【题目】水稻田灌溉制度可分别针对泡田期及插秧以后的生育期进行设计。
()[A.]错误[B.]正确[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B【题目】毛管水能抗拒重力作用而不流失。
()[A.]错误[B.]正确[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B【题目】土壤比水容随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
()[A.]错误[B.]正确[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B【题目】缺水程度用实际腾发量和最大腾发量之比表示。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99问答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灌溉排水新技术》99问答题参考答案1、今后世界灌溉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据预测,全世界人口到本世纪中叶,将增加47%,而耕地只能增加4%,为满足未来对粮食的需求,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发展灌溉仍将是今后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
今后世界灌溉发展的趋势是:(1)灌溉方面仍将以地面灌溉为主,喷灌、微灌等现代灌溉将有较大的发展;(2)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管道输水、渠道防渗、污水灌溉、雨水利用等可持续灌溉农业和科学的灌溉方法以及节水灌溉技术将日益发展;(3)改进农田水土管理,提高自动控制技术;(4)激光平地技术、红外线遥测、遥控等新技术将广泛地得到应用。
2、灌溉排水新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灌溉排水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各种工程技术措施,调节和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消除水旱灾害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的发展。
灌溉排水新技术主要研究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1)土壤水分、盐分的运移规律,探求作物生长与土壤水分状况、盐分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2)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其变化规律;(3)作物传统灌溉制度和非充分灌溉原理;(4)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与设计方法;(5)低洼易涝区治理和盐碱地改良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措施;(6)灌区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7)灌溉管理理论、配水原理和计算方法;(8)灌区现代化管理理论及计算机在灌排管理现代化中的应用。
3、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水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
细胞作为植物的结构单位及功能单位,是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组成。
原生质体外面是质膜,里面是无数颗粒状和膜状的内容物浸埋在衬质中。
原生质含水量一般在80%以上才可以保持溶胶状态,以保证各种生理生化过程的进行。
如果含水量减少,原生质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细胞生命活动将大大减缓(例如休眠种子)。
如果原生质失水过多,就会引起生物胶体的破坏,导致细胞的死亡。
贵州电大(2020-2022)-01灌溉排水新技术-学习资料4答案

01灌溉排水新技术0004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课程号:5205649单选题(共10题,共50分)第1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取土样,装入10g重铝盒中,称其质量为50g,放入烘箱烘干后质量为40g,则土壤质量含水率为()。
A、20%B、25%C、33.3%D、40%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C第2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土壤含水量减小时,以下哪些项有所提高()。
A、蛋白质含量B、脂肪含量C、纤维质量D、碳水化合物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A第3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蒸腾速率是指作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面积蒸腾的水量,一般用()叶面蒸腾水量的克数表示。
A、每小时每平方米B、每小时每平方分米C、每小时每平方厘米D、每小时每平方毫米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B第4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系指在()进行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
A、菜田B、稻田C、水田D、旱田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D第5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日期和()。
A、灌水深度B、灌水频率C、灌水周期D、灌水定额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D第6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土壤允许最大含水率以不致造成()为原则,一般采用土壤田间持水率,A、深层渗漏B、旱田渗漏C、地基渗漏D、断层渗漏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A第7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蒸腾效率是指作物每消耗()水所形式的干物质克数,大部分作物的蒸腾效率是2~10g/kg。
A、10KGB、100KGC、1KGD、0.1KG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C第8题,请仔细阅读以下题目:而毛管()的最大含量,则称为毛管持水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节水灌溉技术》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05)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节水灌溉技术》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05)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适用于各种地形、气候和运行条件的大、中、小型渠道的防渗方法是( )。
A. 土料防渗 B.混泥土防渗C.砌石防渗 D.水泥土防渗2.以下不属于低压管道输水系统管网系统的是( )。
A.水源 B.机泵C.农作物 D.管道系统3.喷灌的灌水均匀度可达( )。
A. 20%~30%B. 40%~50%C.60%~70% D.80%~90%4.宽行距中耕作物如棉花、玉米等作物多采用地面灌溉技术是( )。
A. 淹灌 B.畦灌C.沟灌 D.漫灌5.以下不属于南方和海岛地区主要的雨水集蓄技术的是( )。
.A. 水窖集水 B.屋顶接水C.路面集蓄雨水 D.修建塘堰二、选择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6.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包括农业节水技术、____,以及节水管理技术和措施等三部分。
(节水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地面覆盖技术)7.地面灌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溉方法,包括淹灌、____、沟灌等灌水方式。
(畦灌;滴灌;渗灌)8.对喷灌的技术要求,一般用____、水滴打击强度和____等三项指标来评价。
(喷灌强度;喷灌速度;喷灌均匀度;喷洒均匀系数)9.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由汇集雨水的集流面、____、蓄水设施、人畜用水供水设施和灌溉设施等部分组成。
(首都枢纽;输水系统;用水系统)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0.节水管理技术11.低压管道输水技术12.总水头损失13.植株蒸腾14.灌水次数四、问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5.渠道防渗工程中防冻胀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设计?16.根据毛管在田间的移动与否或出水口的位置,微灌系统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17.水稻节水灌溉的节水机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B 2.C 3.D 4.C 5.A二、选择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6.节水灌溉技术7.畦灌8.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9.输水系统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0.节水管理技术答: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水要求和可能的水源条件,在节约用水的原则下,及时、适时地满足作物对水分的要求,达到节水又增产目的的水分管理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溉排水新技术》作业作业1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2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40分)1、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7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溶解和输送养分;保持作物体处于一定形态。
2、简述水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P9-10在作物的一生中,水对其生育发展状态作用各异,主要表现在:种子萌发期,水分可使种皮软化,氧气透入,呼吸加强,凝胶状态的原生质向溶胶状态转变,促进种子萌发。
水分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土壤水分多,根系生长缓慢,土壤水分较少时,根系较发达。
水分影响作物茎叶的生长,一般是土壤水分缺乏时,茎叶生长缓慢,而水分过多时,作物茎秆细长柔弱,后期易倒伏。
水分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水分的减少对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再次是同化。
土壤水的含量还会影响作物的产品质量,一般土壤含水量少时(在适宜含水量范围内),氮和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碳水化合物,当土壤含水量减少时,淀粉含量相应减少,木质素和半纤维有所增加,纤维素不变,果胶质则减少;在土壤含水量增高时,脂肪含量和油的碘价,都有增高的趋势;纤维作物的纤维,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作物的导管发达,输导组织充实,纤维质量好。
3、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哪些?P10-11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表现在:以水调气;以水调温;以水调肥;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耕作质量和效率;影响农业技术措施的采用和实施。
4、何谓作物蒸腾?有何作用?P8作物将根部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植物体本身输送到作物的叶片,由叶片上的气孔,蒸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叫做作物蒸腾。
作用:首先,蒸腾是作物吸收和转运水分的主要动力;第二,蒸腾作用引起的上升气流能使进入作物的各种矿物盐类分配到各个部位;第三,蒸腾可调节作物体内的温度。
5、衡量作物蒸腾作用强弱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P9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表示方法有以下3种:⑴作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面积蒸腾的水量,蒸腾速率;⑵作物制造1g干物质所需要的水分克数,蒸腾系数;⑶作物每消耗1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蒸腾效率。
6、如何对土壤水进行分类?P14-15存在于土壤中的水,我们把它称为土壤水。
可根据土壤水的存在形态及水分在土壤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类。
土壤水有三种存在形态,气态、固态和液态,其中气态水是以水汽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气态水分子,可与大气相通,数量极少;固态水是指土壤冻结时存在于土壤中的冰晶;液态水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它是对作物最有意义的水分形式。
液态水,根据水进入土壤后受力的不同和被作物利用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吸湿水和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其中吸湿水和膜状水是受土粒的分子引力作用,而吸持的水分;毛管水是受毛管力作用而保持的水分;重力水是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行于土壤中的水分。
7、何谓土壤水分常数?有哪几种?P16将土壤水的数量和形态联系起来的特征含水量,称为土壤水分常数。
常用的有:吸湿系数(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土壤吸湿量达最大值,称最大吸湿量或吸湿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量(毛管水悬着水的最大含量)、凋萎系数(当植物的吸水力小于土壤的持水力,植物因水分亏缺而发生永久凋萎,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作凋萎系数)8、何谓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处于有效水上下限之间的水分是否具有同等的有效性?P16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分是否能被作物利用及其被利用的难易程度。
土壤中的有效水分是指田间持水率与凋萎系数之间的水分。
处于有效水上下限之间的水分不具有同等的有效性,被植物的利用有难易的区别,愈靠近凋萎系数的水则愈难被吸收。
9、简述SPAC 的基本概念。
P12SPAC 是Soil 、Plant 、Atmosphere 、Continuum 首字母的组合,是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的简称。
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进入根系,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植物茎,由植物木质部到达叶片,再由叶气孔扩散到空气层,最后参与大气的交换。
这样的一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统一、动态的系统,即土壤-作物-大气的连续体。
10、土壤含水量有哪些表示方法?如何计算?P17-18常用的表示方法有:质量百分率、容积百分率、相对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土壤水饱和度。
计算方法:质量百分率可用下式计算:W 水重=%100W W ⨯干土干土湿-W 。
容积百分率可用公式土水重土壤水水容==γ⨯⨯W 100%V V W 计算,其中γ土为土壤密度。
相对含水率可用土壤含水量除以田间含水量或全持水量(水田)的百分数。
土壤贮水量,可水层厚表示,水层厚度=土层厚度×土水重γ⨯W /10。
土壤水饱和度=%100⨯土壤孔隙容积土壤水分体积。
11、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哪些分势?P19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压力势、基质势、渗透势、重力势和温度场及电磁场的作用引起的势能等。
压力势是由于压力场中压力差的存在而引起的。
基质势是由固相基质的吸引力和毛管力造成的。
溶质势是由土壤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而产生的。
12、研究土壤水分运动有哪两种理论?本章讲述的是哪种理论?P21土壤水分运动的研究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毛管理论,一种是势能理论。
本章讲述的是土壤水分运动的势能理论。
13、按总量计算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如何表达的?P31按总量计算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通常是以产量反应系数(K y )解释相对产量的下降数(1-Y a /Y m )与全生育期相对腾发量差额总量(1-ET a /ET m )之间的关系。
具体表达式为:[]m a y ma ET ET K Y Y /11-=-式中:Y a -实际产量;Y m -最高产量;K y -产量反应系数;ET a -实际腾发量;ET m -最大腾发量。
14、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有何共同假定?P33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共同假定有两点:⑴各阶段缺水,即实际腾发量小于最大腾发量时,均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最终形成的产量将会降低;⑵全生育期由缺水造成的减产,是各个生育阶段缺水效应的综合结果。
15、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如何表达?P33-35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有加法模型、相乘函数模型、积和综合模型。
⑴加法模型是不考虑各阶段之间缺水对产量影响,同时认为各阶段的缺水效应可简单叠加。
其模型为:⎥⎦⎤⎢⎣⎡--=∑=m a m n i i ma ET ET ET Y Y 11β (2-3)式 式中:i -作物生育阶段的序号;n -全生育期阶段的个数;βi -第i 阶段敏感性参数;Y a -实际产量;Y m -最高产量;K y -产量反应系数;ET a -实际腾发量;ET m -最大腾发量。
⑵相乘模型这种模型以乘法形式反映各阶段缺水效应之间的联系。
每阶段的缺水不仅影响本阶段,还对以后的阶段产生影响。
若其中某一阶段严重缺水,相对腾发量接近于零,则最后形成的产量亦接近于零。
其典型模型为:ii n i m a m a ET ET Y Y λ∏=⎥⎦⎤⎢⎣⎡=1 (2-4)式 式中:λi -作物对第i 阶段缺水的敏感性指标;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⑶积和综合模型积和综合模型,是由加法与乘法两类模型式综合而成。
其模型为:i n aioi n k i oi i oi a M M M M M Y Y φ.)].()(1[221∑=--=∆∆ (2-5)式 式中:k -生育阶段数;ΔY a -每一生育阶段充分供水情况下,单位面积平均最大的增产量,kg/hm 2;ΔY -在非充分供水M i 情况下,单位面积平均最大的增产量,kg/hm 2;M oi -第i 生育阶段内需要的最大灌水量;M i -第i 生育阶段灌水定额的多年平均值;n -作物指数,变化于0.6-1.0之间;Φi -总增产中,某一生育阶段平均灌溉增产的分摊比例。
16、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有哪些?P38制定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的方法有3种。
⑴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法;⑵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⑶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17、如何确定泡田定额? P40泡田定额可用公式计算。
公式为:M 1=0.667(h 0+S 1+e 1t 1-P 1)式中:M 1-泡田期灌溉用水量,m 3/亩;h 0-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mm ;S 1-泡田期的渗漏量,mm ;e 1-泡田期内水田男厕平均蒸发强度,mm/d ;t 1-泡田期的日数;P 1-泡田期内的降雨量,mm 。
泡田定额亦可用相似灌区的实测值确定。
一般泡田水层在30-50mm 条件下,泡田定额大约等于以下数值:黏土和黏壤土为50-80m 3/亩;中壤土和砂壤土为80-130 m 3/亩。
18、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哪些基本参数?如何确定?P48-50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的基本参数有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土壤适宜含水率、有效降雨量、地下水补给量、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等。
确定方法: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随作物根系活动层深度、土壤性质、地下水埋深等因素而变,可通过试验来确定。
一般在作物生长初期,采用30-40cm ;至生长末期一般不超过0.8-1.0m ;地下水位较高的盐碱化地区,不宜大于0.6m 。
土壤最适宜含水率,一般控制在最大、最小含水率之间。
允许最大含水率以不致造成深层渗漏为原则,一般采用田间持水率,作物允许最小含水率应大于凋萎系数。
有效降雨,在生产实践中,常用有效利用系数法来计算,其公式为:P 0=αP式中:α-降雨入渗系数,一般次降雨小于5mm 时,α为0;次降雨量在5-50mm 时,α约为1.0-0.8;次降雨量大于50mm 时,α约为0.7-0.8。
P -实际降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