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显卡切换技术的发展简述 以及 AMD 的最新智能切换技术

合集下载

amd双显卡

amd双显卡

amd双显卡
AMD双显卡是指AMD公司推出的一种具有双重图形处理能力的显卡产品。

它采用了AMD最新的显卡技术,能够在一张显卡上同时拥有两个独立的图像处理单元,以提供更高的图形性能和更流畅的游戏体验。

首先,AMD双显卡采用了AMD的CrossFire技术,这是一种多GPU技术,可以同时利用两个或更多的显卡来进行图形渲染。

这意味着在使用AMD双显卡时,可以将两张显卡的计算能力相互结合,以提供更高的帧率和更流畅的游戏画面。

这对于那些对游戏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玩家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其次,AMD双显卡还支持AMD的Fusion技术,它将显卡和处理器进行了整合,使得图形处理和计算能力在同一芯片中。

这种整合的设计可以提供更高的整体性能和更低的能耗,使得AMD双显卡在游戏和图形应用方面表现出色。

此外,AMD双显卡还支持DirectX 12技术,这是微软最新的图形API,可以提供更好的图形效果和更高的游戏性能。

与之前的DirectX版本相比,DirectX 12可以更好地利用多核处理器和多GUP的优势,从而提供更高的帧率和更逼真的游戏画面,为玩家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

综上所述,AMD双显卡是一种具有独立图形处理能力的显卡产品,它采用了AMD最新的显卡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游戏性能和更流畅的游戏画面。

不仅支持AMD的CrossFire和Fusion技术,还支持DirectX 12技术,为玩家带来更好的游戏
体验。

无论是对于游戏爱好者还是专业图形应用用户来说,AMD双显卡都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

amd双显卡切换

amd双显卡切换

amd双显卡切换
AMD的双显卡切换技术是指使用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的两种显卡同时工作,并根据使用需求智能地切换。

这种技术可以提升电脑的图形处理性能,并在需要高性能图形处理时自动切换到独立显卡,而在省电模式下使用集成显卡。

AMD的双显卡切换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首先,AMD的驱动程序会根据用户的电源选项(如电池供电或插座供电)和性能需求来选择使用哪一种显卡。

当电脑使用电池供电时,驱动程序会自动切换到集成显卡,以提高电池续航时间。

而当电脑插入插座并需要高性能图形处理时,驱动程序会自动切换到独立显卡。

其次,AMD的驱动程序会根据当前的应用程序和任务来判断需要使用哪一种显卡。

一些应用程序和任务,如3D游戏和视频编辑,对图形处理性能要求较高,此时驱动程序会自动切换到独立显卡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而对于一些较轻量级的应用程序和任务,如浏览器和办公软件,集成显卡已经能够满足需求,此时驱动程序会保持使用集成显卡以节省能源。

最后,AMD的驱动程序还支持手动切换显卡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驱动程序的控制面板来选择使用哪一种显卡。

这对于一些具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来说非常有用,例如当用户需要运行一些特定的应用程序时,手动切换到独立显卡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

总结来说,AMD的双显卡切换技术可以根据电源选项、性能需求、应用程序和任务等多个因素来智能地选择使用集成显卡或独立显卡,并且还支持手动切换。

这种技术可以提升电脑的图形处理性能,并在需要高性能图形处理时自动切换到独立显卡,而在省电模式下使用集成显卡,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图形处理体验。

电脑显卡的SLI和CrossFire技术解析

电脑显卡的SLI和CrossFire技术解析

电脑显卡的SLI和CrossFire技术解析在电脑游戏玩家和图形设计师中,经常会听到SLI和CrossFire这两个词语。

它们是指两种常见的多显卡技术,用于提高电脑图形处理能力。

本文将对SLI和CrossFire技术进行解析,帮助读者了解它们的原理和优势。

一、SLI技术解析SLI,全称Scalable Link Interface,是由英伟达(NVIDIA)公司开发的多显卡技术。

它可以将两张或多张相同型号的显卡连接在一起,使其同时工作,从而增强图形渲染能力。

1. SLI的原理SLI技术的原理可简单概括为“引导分配和并行处理”。

当用户使用两张SLI兼容的显卡时,第一张显卡接收到数据后,会将数据分成几个部分传输到第二张显卡中。

第二张显卡在接收到数据后,同时进行图形渲染,从而提升系统的图形处理性能。

因此,SLI技术可以将多张显卡的计算能力叠加在一起,大大提升了图形渲染速度。

2. SLI的优势SLI技术在游戏和图形处理中有着显著的优势。

首先,SLI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帧率,使游戏画面更加流畅。

其次,SLI技术可以处理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复杂的特效,使得游戏画面更加细腻逼真。

此外,SLI 技术还可以支持多屏幕显示,带来更广阔的视野。

二、CrossFire技术解析CrossFire,全称ATI CrossFire,是由AMD公司(前身为ATI公司)开发的多显卡技术。

类似于SLI技术,CrossFire技术也可以将多张显卡连接在一起,实现图形处理能力的增强。

1. CrossFire的原理CrossFire技术的工作原理与SLI技术类似,也是通过将数据分割并传输到多张显卡上实现并行处理。

当用户使用两张CrossFire兼容的显卡时,第一张显卡接收到数据后,会将数据分成几个部分传输到第二张显卡中。

第二张显卡在接收到数据后,同时进行图形渲染,从而提高系统的图形处理性能。

2. CrossFire的优势CrossFire技术与SLI技术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

双显卡切换技术的发展简述 以及 AMD 的最新智能切换技术

双显卡切换技术的发展简述 以及 AMD 的最新智能切换技术

、双显卡切换技术的发展简述以及AMD 的最新智能切换技术此帖对"联想IdeaPad"的评论出于偶然,无意打开了催化剂控制中心中的“可切换显示卡方式”选项,才发现AMD 智能切换技术的存在。

于是萌生了捋一下双显卡切换技术的发展历程的念头。

到处搜罗资料并整理,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由于内容较多,难免出现混乱、重复和错误,望指正。

看完可能需要一点耐心。

就目前而言,在独立显卡(discrete GPU/dGPU)和集成显卡(integratedGPU/iGPU)之间的切换技术在市场上主要包括两家:Nvidia Hybrid SLI 和AMD PowerXpress。

Nvidia Hybrid SLI又称为智能SLI 技术,从GeForce 9000M 系列开始到现在的GeForce GTX 500M 系列都是支持该技术的,视显卡搭配情况分为两种模式:当NV 独显与支持该技术的其他厂商的主板集成显卡相搭配使用时,在执行浏览网页、文字处理以及观看高清视频等日常计算任务时默认使用低功耗集显模式,从而降低噪音并延长电池续航时间;当运行高要求的3D游戏和应用程序时则自动切换到独显模式,可将性能发挥到极致。

这类智能电源管理技术称为HybridPower(混合动力)技术。

当NV 独显与Nvidia 的板载GPU(比如GeForce 9100M G)搭配使用时,独显与集显以并行模式同时参加渲染,即可发挥出多GPU 优势,并大幅提升NV 独显的图形性能。

这种变相的SLI 显卡交错并联技术称为GeForce Boost (GeForce 加速)技术。

注:Nvidia Hybrid SLI 已发展至最新的Nvidia Optimus 智能切换技术,后文再谈及。

AMD PowerXpress又称为ATI 可切换显卡技术,是移动显卡之间的一种热切换技术。

结合集成显卡的低功耗特性和独立显卡的卓越性能,以实现最佳的电源管理。

笔记本_双显卡切换技术(精)

笔记本_双显卡切换技术(精)

笔记本双显卡切换技术1、历史和现状⑴第一代显卡切换技术(已绝迹●第一代显卡切换技术出现在 2005年的机器上, 只有部分非常昂贵的笔记本上采用该技术。

●使用硬件开关的方式, 即电脑上有一个显卡切换开关, 如需要切换显卡, 必须先关机断电, 在拨动硬件开关,然后在开机,才能生效,不允许在系统下进行切换。

⑵第二代显卡切换技术(部分使用●第二代显卡切换技术出现在 2009年, 当时应用在 5000左右的电脑上 (中高端笔记本 , 此时的电脑普遍都带双显卡,例如公司的 y460,都是第二代显卡切换技术。

●仍然使用硬件开关的方式(部分电脑无硬件开关,需要在系统下手动切换 ,即电脑上有一个显卡切换按键或开关,如需要切换显卡,不用关机,只要把打开的程序都退出,在按该按钮或者开关,即可切换到另一个显卡(无开关的,需要在桌面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 选择“双显卡切换”选项,然后用软件进行设置。

⑶第三代显卡切换技术(正在应用●第三代显卡切换技术出现在 2011年, 也是作用在中高端笔记本上, 目前出售的笔记本都是这种显卡切换技术。

●无硬件开关,不需要切换,默认使用集成显卡,独立显卡处于备战状态。

如想使用独显, 需要在显卡驱动程序里进行设置让独显应用于该程序,即可调用独显。

2、双显卡切换作用和目的●省电,增加续航时间。

由于电池是现在所有电子设备的一大难关,所以现在的笔记本厂商开始在节省功耗上做文章了,从而创造出这样的使用方法。

3、应用情况⑴安装驱动① XP 系统●第一代:两个驱动都安装上即可,现在已经碰不到了。

●第二代:如 BIOS 里开启双显卡切换,只能安装集显,独显在设备管理器里显示叹号但是安装不上驱动。

如 BIOS 里关闭双显卡切换,可以正常安装独显,集显就看不到了。

●第三代:只能安装集显, BIOS 里无法关闭,独显驱动安装不上。

② Win7和Vista 系统●第一代:当时无 win7或 Vista ,不存在安装驱动问题。

显卡切换技术NVIDIAOptimus和AMDSwitchableGraphics的比较

显卡切换技术NVIDIAOptimus和AMDSwitchableGraphics的比较

显卡切换技术NVIDIAOptimus和AMDSwitchableGraphics的比较显卡切换技术NVIDIA Optimus和AMD Switchable Graphics的比较在现代笔记本电脑中,显卡切换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

它允许用户在需要低功耗和长续航时间的时候使用集成显卡,而在需要更高性能的时候使用独立显卡。

NVIDIA Optimus和AMD Switchable Graphics是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两种显卡切换技术。

本文将对它们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两种技术的特点和优劣。

一、NVIDIA OptimusNVIDIA Optimus是由NVIDIA开发的一项独特的显卡切换技术。

它的原理是通过在操作系统和硬件驱动程序之间进行协同工作,智能地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来切换显卡。

当用户使用一般的办公软件或浏览网页时,Optimus会自动将图形负载交给集成显卡处理,以节省电量。

而当用户打开需要更高性能显卡的程序,如游戏或图形设计软件时,Optimus会自动切换到独立显卡以提供更好的图形处理能力。

NVIDIA Optimus的优点是自动切换无需用户干预,操作简便。

它能够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进行智能切换,用户无需担心手动选择显卡,也不会因忘记切换而影响使用体验。

此外,Optimus还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几乎适用于所有主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然而,NVIDIA Optimus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Optimus需要使用特定的硬件和驱动程序支持,因此只有搭载了特定型号的NVIDIA独立显卡的笔记本电脑才能够使用该技术。

其次,Optimus在切换显卡时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延迟,这对于某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程序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AMD Switchable GraphicsAMD Switchable Graphics是AMD开发的一种显卡切换技术。

与NVIDIA Optimus类似,AMD Switchable Graphics也能够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智能地切换显卡。

双显卡如何切换

双显卡如何切换

双显卡如何切换双显卡切换是指在一台计算机上同时安装了两块显卡,并且可以通过设置让系统自动或手动切换使用其中一块显卡。

一般来说,双显卡切换可以分为硬件切换和软件切换两种方式。

硬件切换是通过连接两块显卡的显示输出口以及切换线路,通过物理切换来选择使用哪一块显卡进行显示。

这种方式比较稳定,可以确保在切换过程中不会出现软件兼容问题。

但是,硬件切换需要在电脑内部改动线路,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硬件改装。

软件切换是通过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上进行设置来实现的,可以通过图形界面或命令行等方式完成。

软件切换相对于硬件切换来说比较方便,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或改装。

但是,在软件切换时可能会出现兼容性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程序或游戏可能存在不支持的问题。

具体的双显卡切换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显卡型号和操作系统来进行设置。

下面以Windows系统为例简要介绍软件切换的步骤:首先,在计算机的控制面板中找到“设备管理器”,展开显示适配器选项。

在这个选项中可以看到计算机当前安装的所有显卡。

然后,右键点击需要启用或禁用的显卡,选择“禁用”或“启用”选项。

一般来说,系统默认使用集成显卡,如果需要启用独立显卡,则选择“启用”。

最后,点击“确定”保存设置,重新启动计算机后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计算机品牌和型号的设置选项可能略有不同,可以在官方网站或用户手册中找到详细的设置方法。

另外,切换显卡可能会对计算机性能和电池续航时间造成影响,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权衡。

双显卡切换是提升计算机图形处理能力的一种方式,可以兼顾性能需求和节能需求。

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一般的日常使用并不需要进行双显卡切换操作,因为大部分应用程序和游戏已经能够自动识别和适配显卡。

只有在特殊需求下,比如进行高性能的图形处理或使用需要更强大显卡支持的应用程序时才需要进行双显卡切换的设置。

双显卡笔记本切换独显运行的方法

双显卡笔记本切换独显运行的方法

双显卡笔记本切换独显运行的方法(含AMD和NVIDIA)2010年英特尔正式推出了核芯显卡概念,之后随着Sandy Bridge处理器的发布,真正的核芯显卡开始普及。

到目前为止,英特尔已经推出了四代核芯显卡。

由于核芯显卡是与处理器芯片整合在了一块,再加上英特尔处理器在笔记本电脑中占有绝对优势,所以目前配备独立显卡笔记本中,大多数都采用的是核芯显卡+独立显卡的双显卡模式。

而另一大PC处理厂商AMD也推出了APU概念,将CPU和GPU进行融合,APU中将集成图形芯片,同时可以与笔记本中配备的AMD独立显卡进行交火,大幅度提升整机的图形运算能力。

核芯显卡和APU集成的图形芯片拥有更低的功耗,笔记本在非游戏运行状态的时候,其实核芯显卡和集成图形芯片还是非常不错的,不仅功耗更低,简单的图形处理也可以应付。

不过真正玩大型游戏的和大规模图形运算的时候,还必须得依靠独立显卡。

那么问题来了,由于现在大多数笔记本都是双显卡配置,所以不少刚购买笔记本的用户就会碰到一种情况,明明笔记本独显性能不错,达到游戏的硬件配置标准,但是玩游戏时却非常卡顿,帧数很低。

其实这就是玩游戏的时候独立显卡并没有运行,而是集成显卡在运行游戏,那么笔记本双显卡怎么切换到独立显卡运行呢?今天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双显卡笔记本切换AMD或NVIDIA独立显卡运行的方法。

(文章转载自IT168本友会,原作者是dyf8320)AMD独立显卡切换方法:这里先简单说一下所谓安装版的游戏和免安装版游戏的区别:1. 安装版:就是指我们下载游戏的安装程序然后点击setup安装的游戏,这样的游戏会在安装过程中向电脑的注册表里面添加信息,也就是说电脑系统可以识别到有这么一个游戏,然后也会使用到双显卡的自动切换,只是电脑没有人脑智能,有时候会认为能用核显跑的游戏就不会调用独显。

2. 反之现在有很多硬盘免安装版的游戏,就是下载后直接解压缩就可以运行的,这类游戏一般不会添加注册表信息,而对于电脑系统来说并不会知道电脑里有这么一个游戏,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都是默认使用核显去运行游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显卡切换技术的发展简述以及AMD 的最新智能切换技术此帖对"联想IdeaPad"的评论出于偶然,无意打开了催化剂控制中心中的“可切换显示卡方式”选项,才发现AMD 智能切换技术的存在。

于是萌生了捋一下双显卡切换技术的发展历程的念头。

到处搜罗资料并整理,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由于内容较多,难免出现混乱、重复和错误,望指正。

看完可能需要一点耐心。

就目前而言,在独立显卡(discrete GPU/dGPU)和集成显卡(integratedGPU/iGPU)之间的切换技术在市场上主要包括两家:Nvidia Hybrid SLI 和AMD PowerXpress。

Nvidia Hybrid SLI又称为智能SLI 技术,从GeForce 9000M 系列开始到现在的GeForce GTX 500M 系列都是支持该技术的,视显卡搭配情况分为两种模式:当NV 独显与支持该技术的其他厂商的主板集成显卡相搭配使用时,在执行浏览网页、文字处理以及观看高清视频等日常计算任务时默认使用低功耗集显模式,从而降低噪音并延长电池续航时间;当运行高要求的3D游戏和应用程序时则自动切换到独显模式,可将性能发挥到极致。

这类智能电源管理技术称为HybridPower(混合动力)技术。

当NV 独显与Nvidia 的板载GPU(比如GeForce 9100M G)搭配使用时,独显与集显以并行模式同时参加渲染,即可发挥出多GPU 优势,并大幅提升NV 独显的图形性能。

这种变相的SLI 显卡交错并联技术称为GeForce Boost (GeForce 加速)技术。

注:Nvidia Hybrid SLI 已发展至最新的Nvidia Optimus 智能切换技术,后文再谈及。

AMD PowerXpress又称为ATI 可切换显卡技术,是移动显卡之间的一种热切换技术。

结合集成显卡的低功耗特性和独立显卡的卓越性能,以实现最佳的电源管理。

支持这类技术的显卡有ATI Mobility Radeon HD 3000/4000/5000 系列和现在的AMD Radeon HD 6000M 系列。

跟NV 一样,它也分为两种模式,在与intel 集显搭配时实现手动切换;在与AMD 平台(比如Fusion APU)搭配时,当独显进行渲染时,可利用APU 的通用计算能力进行DirectCompute 计算,必要时也可进行协助处理与渲染。

综合了双GPU 性能,这其实就是一种APU-to-dGPU 的ATI Hybrid CrossFireX 交火模式。

注:AMD PowerXpress 4.0 已能支持智能切换技术,后文再谈及。

双显卡技术的发展:多年来,移动PC 行业一直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移动电脑,既能拥有高性能,又能兼顾较长的电池续航能力。

这导致出现了一些特别的,也是不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虽然能提高性能或者是延长电池寿命,但却无法同时兼顾两者。

混合图形(Hybrid Graphics),即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同时工作,独显和集显不可切换,可视为“SLI”并联技术和“Crossfire”交火技术的一种延伸。

2-3 年前由AMD 和NV 发布,可以让两种不同品牌的显卡协作运行。

例如,Radeon Mobility HD 4570 可以同Intel GMA 一起工作,而不仅限于AMD 的集成显卡。

这种混合模式虽然能提升性能,但由于集显和独显不得不同时运行,对于笔记本的电池续航能力来说压力巨大,而且实际上一款主流的独立显卡已能运行所有的应用程序,没有必要利用混合技术来联合两种显卡的性能。

当然,如果摒弃这类可大幅提升效率的技术是很可惜的,因此被综合进可切换显卡技术,单纯的混合图形技术已难见到。

具体参见上面的NV GeForce Boost 和ATI Hybrid CrossFireX 。

可交换图形(Switchable Graphics)的主要益处在于笔记本允许用户选择需要运行的图形系统,就可以让计算机大多时间运行在集显模式下而达到节能目的。

可交换图形的早期版本要求用户必须重启电脑才能完成图形切换,这是因为操作系统和图形驱动无法接收到切换指令,就不知道如何切换,导致用户一次只能启用一种显卡。

图形切换完全由系统BIOS 所控制,只有重启后,系统BIOS 才能识别到底启用哪种显卡。

这种通过纯硬件层面的切换操作并要求重启的方式对用户来说可谓一个相当糟糕的使用体验。

比如2006 年发行的SONY VAIO SZ 笔记本正是使用此技术。

显而易见,这个方案并未被广泛采用,但却展示了PC制造商势必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

我们可以将这种切换方式称之为第一代显卡冷启动切换。

第二种版本可以让用户采用软件控制而迅速完成图形切换且无需重启。

Nvidia 于2007 年发布了一个花了相当长时间来解决重启问题的技术:Switchable Graphics - Hybrid Power(混合动力)技术。

该技术允许笔记本切换图形子系统而无需重启,这极大地改变了笔记本的执行和操作方式。

切换过程要花上大约5-10 秒。

理论上用户第一次在一个笔记本上就能轻松遨游两个世界- 手动切换至集显而拥有较长的电池寿命;手动切换至独显而获取高性能。

这可以说是移动电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并迎来了新一轮的笔记本PC 时代。

该技术被OEM 厂商广泛采用,并且收到了很多技术性用户和传媒界的积极回馈。

而ATI 也推出了PowerXpress 技术。

将切换功能集成到催化剂控制面板和桌面右键菜单中,可快速打开切换选项;并且可设置为电池模式下自动切换为集显,电源模式下则自动切换成独显。

我们可以将第二种切换方式称之为第二代显卡手动热切换,因为它是由用户决定,而非系统根据负载情况而自行切换。

目前AMD Mobility HD 4000/5000 系列显卡主要采用这种方式,例如Y460A/Y560A。

不同于几年前不成熟的方案,可交换图形技术主要由软件进行驱动,图形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可以启用此功能。

其他PC 图形企业也迅速跟进,并提供了各种版本的可交换图形技术。

随着可交换图形技术的到来,当运行密集型任务时,用户能够从独显中受益;而当任务较少时切换至集显以维护电池寿命。

从功能上讲,两个独立的图形核心通过使用一个硬件多路复用器共享了显示输出,多路复用器能提供多路输入切换的设备,用于引导两个图形核心之间的渲染和显示任务。

一旦活动的图形核心(集显或独显)准备好输出一幅已渲染的场景或图像,硬件多路复用器将会按照可交换图形驱动的指令切换至正确的显示设备,以便视频输出能被传送至所需的显示。

可切换显卡技术的数据逻辑流程图:为了让系统在集显跟独显之间切换,用户必须在可交换图形的显卡切换程序(Applet)中手动更改设置,该专用工具会提供一个简单的菜单(比如AMD 显卡可通过桌面右键菜单打开“可切换显示卡”选项)来让用户根据工作负载选择一个合适的图形核心。

一旦完成选择,切换指令信息会通过Windows 7 的标准API 接口传送至可交换图形驱动层,系统BIOS 接到信息后便会打开用于启用或禁用独显的接口,可交换图形驱动此时即可完成启用或禁用独显的操作,随后便开始加载或卸载独显驱动程序,以便切换后的显卡核心能正常工作。

上面是软件层面的操作,而在硬件层面也会同时发生转换,多路复用器将会按照可交换图形驱动的指令切换至正确的显示设备,并转移相关的显示缓存数据,以便显示能被正确输出。

实际上,可交换图形驱动程序作为一个代理显示驱动(Proxy)或中间层驱动,在不停地将系统信息传送至跟当前活动的和已启用的显示设备相关联的图形驱动。

遗憾的是,可交换图形技术虽然带来了一个新的PC 功能,为带有独显的笔记本大幅增加了电池寿命,但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可用性问题和功能性问题,导致用户很少能获得预期的效益。

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手动模式切换- 当需要在集显和独显之间切换时,用户每次都要更改设置。

如果用户在启动游戏前忘记了启用独显,就不得不退出游戏,并再重新进入游戏前切换至独显。

2、切换时间- 切换过程中需要操作系统交换显卡驱动和转移显示缓存而产生了切换时间,因为Windows 不允许一个显示适配器同时启用两种显卡驱动,由于多路复用器和驱动程序的加载和卸载过程,通常有 5 到10 秒或更长的时间延迟才能完成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之间的切换。

从集显切换到独显的时间要比独显切换到集显的时间要更长。

3、应用程序阻止切换- 通常应用程序会阻止模式切换,3D、视频应用程序、诸如接龙和扫雷之类的游戏都将会导致这个问题。

在系统允许在集显跟独显之间切换前必须关闭这些应用程序。

如果用户忘记关闭3D 或视频应用程序,他们通常不会意识到图形模式其实还未如预期一样切换至集成显卡。

4、屏幕闪烁- 由于驱动的载入和卸载,以及多路复用器的电路切换,在集显与独显的系统切换过程中会发生屏幕闪烁。

这可能会是一个烦恼,甚至让用户紧张,错以为是系统出现了故障。

5、成本增加- 显卡切换依赖于额外的数字逻辑电路,包括多路复用器和附加的显示接口。

使用多个多路复用器会导致硬件布局极其复杂,会占用主板上的额外空间和大幅增加线路长度,因为每个显示接口都需要被路由两次。

结果导致削弱了信号的完整性,并且需要额外的PCB 面板层,相比标准平台也就增加了材料成本和复杂性。

以上的问题导致用户很少进行切换,他们很少知道当前的图形运行模式(Y460/Y560 有指示灯的,表示无压力),也不愿关闭当前影响切换的应用程序,甚至不知道如何切换(汗!!!)。

这就迫切需要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可以让用户在需要时就可以用于独显的高性能,而需要延长电池寿命时又运行在集显模式下。

理想地说,就是无需用户干涉就能在后台自动完成切换。

为了克服上述障碍,那么新的技术是呼之欲出!(实际上出了之后,很多用户暴瀑汗中,比如Y460N)。

第三种版本就是“CrossDisplay”交叉显示:移除了多路复用器,仅使用集成显卡输出显示,独立显卡只负责渲染处理。

集显模式下,独显处于低能耗或关闭状态,直到应用程序要求独显进行渲染;独显模式下仍然通过集显显示引擎输出。

这个版本在独显和集显之间的切换是通过应用程序的触发完成的,无需重启,无屏幕闪烁,瞬间无缝完成。

应用程序及触发规则等配置文件可自动更新,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应用程序列表和其运行方式。

我们把这种切换方式称之为第三代显卡智能切换,目前Nvidia GeForce 200M/300M/400M/500M 移动显卡都采用这种方式,比如Y460N,Y470N 等。

这类技术包括Nvidia 的Opitmus 和即将公布并投入实用的AMD PowerXpress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