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展览馆有感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心得体会在现代社会中,城市规划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规划的意义和现状,我特意去参观了城市规划展览馆。
通过参观展览馆,我深刻地认识到城市规划对于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以及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展览馆内,首先吸引我眼球的是一幅大型城市规划设计图。
该设计图清晰地展示了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布局和各类基础设施的分布。
城市规划设计师经过细致的调研和分析,合理地规划了不同功能区域,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
这种有序的规划不仅能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在展览中,我详细了解了城市规划师们进行规划决策时所运用的技术与方法。
他们需要收集大量有关城市的数据,包括城市人口、交通流量、土地利用等方面的信息。
然后,通过使用专业的软件和模型进行分析,对城市进行模拟和预测。
这些科学的手段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潜在问题,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展览馆还向我展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规划案例。
例如,某城市规划局成功改造了一个老旧工业区,将其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园区。
通过将技术研发公司与高等教育机构相结合,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为城市带来了快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这个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价值。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不仅让我对城市规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让我明白了城市规划需要多方合作和资源整合。
城市规划涉及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利益相关方,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并统筹规划实施。
只有通过有效的合作和资源整合,才能实现城市规划的目标,为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观完城市规划展览馆,我对城市规划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城市发展的前景有了更加积极的展望。
城市规划可以帮助解决城市面临的诸多难题,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人民的生活品质。
然而,城市规划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享和可持续的发展。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今天,我有幸参观了城市规划展览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城市规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将来的城市建设充满了希望。
以下是对这次参观的观后感:首先,城市规划展览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入口大厅的设计简洁大方,展览馆内的布局合理,充分利用了空间,使参观者可以舒适地欣赏展品。
整个展览馆的设计给人一种现代感和科技感,令人耳目一新。
其次,展览馆中的多媒体展示让我深受启发。
在各个展区,通过投影、声音和互动装置等方式,展示了不同城市规划的案例和创新理念。
例如,在一个展区中,通过沙盘模型和投影,我看到了一个未来城市的想象,高楼大厦和绿地相互交融,给人一种和谐美好的感觉。
这些多媒体展示不仅使得观众可以形象地了解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也增添了观展的趣味性。
此外,城市规划展览馆还通过真实案例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成果。
看着各个城市的规划模型,我被城市建设的巨大变化所震撼。
从简陋的城市到现代化的城市,从拥堵的交通到畅通的道路,从狭小的住宅区到宽敞的社区,这一切的转变彰显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展览馆还展示了一些优秀的城市规划项目,包括公园、广场和文化设施等,这些都为我提供了很多建设城市的灵感。
城市规划展览馆也着重介绍了可持续城市规划的理念。
在今天的社会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关于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和绿色环保的城市规划方案。
通过这些方案,城市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例如,一些城市规划中的多功能用地设计,使得居民可以同时享受到生活、工作和娱乐的便利,减少了交通拥堵和能源浪费。
这样的城市规划理念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让我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是一次非常有收获的经历。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城市规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未来城市建设有了更多的想象。
展览馆的设计和展示方式让我耳目一新,多媒体展示和真实案例让我对城市规划有了更直观、具体的认识。
呼市城市展示中心观后感

呼市城市展示中心观后感前几天去了呼市城市展示中心,那可真是一场有趣又长见识的体验啊。
一走进展示中心,就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本超级大的、立体的呼和浩特故事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呼和浩特城市全貌模型,那叫一个壮观。
就像站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俯瞰整座城市一样,密密麻麻的建筑、弯弯曲曲的街道,一下子就把呼市的格局印在了我脑子里。
我当时就在想,这得花多少心思才能做出这么精细的模型啊。
沿着参观路线走,就像是在穿越呼市的历史长河。
那些古老的照片、文物复制品还有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就像一个个小导游,你走到哪儿它们就在哪儿给你讲过去的事儿。
比如说讲到呼和浩特以前的城墙和城门的时候,我仿佛能看到以前的人进进出出,小商贩在城门口叫卖,孩子们在墙边玩耍,那画面感特别强。
而且这里面讲历史可不像课本上那么枯燥,都是用一些很有趣的方式,我这个平时对历史不太感冒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再说说现代部分的展示,那简直就是一个科技大派对。
各种酷炫的互动体验,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在参观一个展示中心,而是在玩一个超级有趣的城市主题游戏。
有一个触摸屏可以让你规划呼市未来的交通线路,我在那捣鼓了半天,想着要是我来当交通规划师,一定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快速到达目的地,不堵车才好。
还有模拟城市建设的游戏,看着那些高楼大厦在自己的操作下拔地而起,心里还挺有成就感的呢。
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展示中心里对呼市文化的展示。
什么蒙古族的传统服饰、特色美食,都有专门的展示区。
看着那些精美的蒙古袍,上面绣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我就在想,这每一针每一线肯定都蕴含着很多美好的寓意吧。
而那些美食的模型,逼真得让我都差点流口水了,什么手把肉、烤羊腿、奶皮,感觉就像真的摆在眼前一样。
我都能想象到在草原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奶酒的欢乐场景。
从展示中心出来之后,我对呼和浩特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以前只是觉得这是我生活的城市,平平常常的。
但现在,我就像发现了一个装满宝藏的盒子一样,知道这座城市背后有着那么深厚的历史、那么充满活力的现在,还有那么无限可能的未来。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心得体会(4篇)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心得体会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次城市规划展览馆,展览馆位于我城市的市区中心,占地面积较大,内部展示了我城市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历程,展览馆深入浅出地向参观者介绍了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通过参观展览馆,我对城市规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首先,参观展览馆让我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在展览馆的入口处,就展示了各个时期的城市规划图,这使我清晰地看到了城市规划的演变过程,以及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变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城市规划涉及到资源配置、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众多方面,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实现城市功能的有序布局,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为市民创造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而没有规划的城市发展缺乏统一的指导,容易造成人口集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爆发。
因此,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其次,参观展览馆给我带来了一次视觉盛宴。
展览馆内部设计精美,展示内容丰富多样。
我特别喜欢展览馆中的沙盘模型,这些模型以精美的工艺展示了不同城市的规划布局,比例缩小的建筑物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实际的城市中。
通过沙盘模型,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内道路的布局、建筑物的风格等。
这不仅让我对城市的整体规划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城市建设的兴趣。
此外,展览馆还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了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国内外的经典案例等,让我对城市规划的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此外,参观展览馆还让我认识到城市规划需要全民参与。
在展览馆的休息区,有一个互动展区,我们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城市规划的模拟,这对于我这个普通市民来说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体验。
这个互动展区提供了各种城市规划的素材,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造力,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理想城市。
通过这个互动体验,我深深地感受到城市规划需要全民参与的理念。
只有市民们积极参与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共享与共赢。
呼和浩特市城市规划馆观后感

呼和浩特市城市规划馆观后感《呼和浩特市城市规划馆观后感》去参观呼和浩特市城市规划馆,就像是一场深入了解这座城市前世今生与未来的奇妙之旅。
刚走进规划馆的时候,一种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宽大的展厅,明亮的灯光,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井然有序。
看到那巨幅的城市地图在地上展开,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整个城市的顶端俯瞰。
那错综复杂却又规划有致的街区、道路、河流等等,让我顿时意识到这座城市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馆内的城市历史展区。
看到那些古老的照片,展示着呼和浩特过去的模样,还有一些老建筑的微缩模型。
当时我就想到,这座城市原来历经了这么多的岁月沧桑与变迁。
狭窄的街道、低矮的平房,与现在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这些画面中,能感受到呼和浩特的发展历程是多么的不容易,是无数城市建设者的付出才换来如今的繁华。
再往里面走,是关于城市交通规划的展示。
立体的交通模型,让交通线路看起来像是错综复杂的血管一样在城市里流淌。
这个场景让我对呼和浩特的未来交通充满了期待,但也有些担忧交通拥堵的问题能否真的被妥善解决。
在看到那些轨道线路的规划时,我就在想,这或许会极大地改变市民们的出行模式。
还有一处展示生态规划的部分,展示着未来呼和浩特的公园布局、绿化区域等。
看到那一片绿色的规划区域,就好像看到了未来呼和浩特到处都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景象。
而联想到现在有些地方还存在的环境问题,我又觉得实现这样的生态规划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比如减少污染、爱护绿植等。
看完后我明白了城市规划是一项多么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它不仅仅是画出一张蓝图,而是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以及环境的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
呼和浩特市城市规划馆就像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向每一位参观者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梦想与未来的方向。
希望未来的呼和浩特能像在规划馆里展示的一样,发展得越来越好。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城市规划展览馆是一个展示城市规划与建设成果的地方,也是我在城市发展方面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次城市规划展览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城市规划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展览大厅。
大厅宽敞明亮,展区设备齐全,给人一种崭新的感觉。
在这里,我看到了各种以往和现代城市规划项目的规划图纸、设计模型以及实地勘测和建设的记录,这些展品充分展示了城市规划的历史和发展,使我对城市建设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城市规划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城市规划不仅包括道路、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还涉及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
通过展览馆的展品和解说,我深刻认识到只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览馆中还有一个仿真城市模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模型精确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城市,包括建筑物、绿化、交通等方面,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迷你城市中。
通过观察模型,我明白了城市规划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规划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艰辛努力。
这也让我意识到要想实现一个美好的城市,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在城市规划展览馆,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城市规划项目,如迪拜的人工岛、新加坡的绿色城市等。
这些项目不仅是城市规划的经典案例,也是对城市规划者的一种激励和启示。
通过学习这些成功案例,我明白了城市规划需要跳出传统思维,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更是为了未来的发展。
其次,城市规划需要广泛参与,不仅仅是政府和规划专家的责任,每一个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
最重要的是,城市规划需要与时俱进,紧跟科技的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通过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我对城市规划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展览馆中的展品和模型让我明白了城市规划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城市规划展览馆,这一趟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
一进展览馆的大门,那种宏伟和现代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整个展馆的设计非常独特,宽敞明亮的大厅,高科技的展示设备,让人仿佛置身于未来的城市之中。
我首先来到了城市历史展区。
这里展示了我们这座城市从过去的小渔村一步步发展成为如今繁华大都市的历程。
看着那些老旧的照片和珍贵的历史资料,我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我看到了以前狭窄的街道,破旧的房屋,还有人们简单而又充满艰辛的生活。
那些黑白照片中的人物,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
我仔细地看着每一张照片下面的说明文字,了解着这座城市曾经的故事。
比如,有一张照片是一群工人在修建一座大桥,他们汗流浃背,却满脸笑容。
照片旁边的文字介绍说,这座大桥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也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想象着当时的场景,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先辈们的敬佩之情。
接着,我来到了城市规划模型展区。
这可真是太震撼了!整个城市的未来规划以巨大的模型呈现在眼前,高楼大厦、公园绿地、交通枢纽,一切都布局得那么合理,那么美好。
我站在那里,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想要把每一个细节都看清楚。
我看到了未来将建设的新商业区,那里的建筑设计充满了创意和现代感。
还有规划中的大型公园,绿树成荫,湖泊清澈,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未来在那里散步时的惬意。
我忍不住想,等这些规划都实现了,我们的城市该有多美啊!在展览馆里,还有一个互动体验区,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之一。
我可以通过触摸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了解详细的规划信息。
我点了一下未来的住宅区,屏幕上立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户型图和小区环境的模拟图。
我仿佛能看到自己未来住在那样舒适的房子里,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还有一个虚拟现实的体验项目,戴上 VR 眼镜,我就像在空中飞翔一样,俯瞰着整个城市的未来景象。
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真的太奇妙了,让我对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面墙上挂满了市民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期望和建议。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

城市规划展览馆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怀揣着满心的好奇走进了城市规划展览馆。
这座展览馆就像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等待着我去探索和发现。
刚踏入展览馆的大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
一个巨大的城市模型摆在中央,灯光闪烁,仿佛这座城市就在眼前鲜活了起来。
我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去,仔细观察着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
那些小小的楼房、道路和公园,精致得让人忍不住感叹。
我沿着展览的路线慢慢走着,一幅幅展示城市发展历程的图片和文字映入眼帘。
我看到了这座城市过去的模样,那时候的街道狭窄,房屋低矮破旧。
而如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这一切的变化,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时代的进步和城市发展的力量。
在一个展区里,展示了城市未来的规划蓝图。
看着那些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设计,我仿佛看到了未来城市的美好景象。
有智能化的社区,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有绿色环保的公园和湖泊,让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不禁开始畅想,未来的我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关于城市交通规划的展示区域。
这里详细介绍了地铁、轻轨、公交等各种交通方式的规划和建设。
我看到了那些复杂的线路图和模型,心里想着,每天我们在城市里穿梭,原来背后有着这么精心的规划和设计。
以前,我总是抱怨交通拥堵,可在这里,我明白了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城市的规划者们付出了多少努力。
其中有一个展示特别吸引我,那是一个关于地下综合管廊的模型。
以前我可从来不知道城市的地下还有这么复杂的世界。
各种管道、线路有序地排列在地下管廊里,避免了因为维修和建设而频繁开挖道路。
我不禁感叹,这真是个聪明的办法,既保证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又减少了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还有一个展区展示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
那些古老的建筑、传统的街区,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依然被珍视和保护着。
看着那些精美的古建筑模型和介绍,我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看到了先辈们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城市的记忆,更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和浩特市展览馆实习姓名聂振平
学号 *********
所在学院林学院
年级专业 11级城市规划专业
参观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展览馆有感
呼和浩特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市区东部,北临新华东街,毗邻市党政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
这里是展示首府城市形象的窗口、是记录城市发展演变历史的场所、是推行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的平台、是对外交流和市情教育的基地。
展馆共三层,总建筑面积6480平方米,布展面积5000平方米。
分为序厅、规划公示厅、历史厅、城乡规划厅、开发区和旗县厅、模型厅,共有22个展区。
展馆从城乡规划的视角,以“城市、人居、和谐、发展”为主题,采用传统和高科技等多种展示手段,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这座草原大都市古老而又现代、美丽而又神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它内部分为三个层,从城乡规划的视角,以“城市,人居,和谐,发展”为主题展现了这座古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层主要是公示厅和历史厅。
公示厅主要就是讲规划成果,项目审批,相关法规与政治制度,规划局机构职能和办事指南等。
云中城
云中城位于土默特平原上,地势平坦,有荒干水(今大黑河)、武泉水(今小黑河)、白渠水(今宝贝河)流过,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块宜农宜牧的好地方。
赵国在这里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大规模的放牧马匹,训练骑兵,还迁来了大量的内地居民,设立村屯,发展农业,使之成为赵国重要的骑兵训练基地和粮食产区。
当年,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武将之一——赫赫有名的李牧就曾在此驻防,抵御当时北方被称为胡人的游牧民族的进攻与袭扰,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于秦国的逐渐强大和赵国的渐趋衰弱,尤其是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两国实力差距日增,公元前236年,云中城被秦军夺取,两年后(公元前234年)秦国在此设立了云中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战国时代,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原,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云中郡成为其中之一。
汉代云中郡的辖地虽有变化,但云中城仍是云中郡的郡治所在地,并又有了新的城市建设。
北魏时期这里又成为云中镇所在地,北魏皇帝北巡时曾于此休息。
云中城距今已历史久远,且其历经各代断续沿袭使用,城垣多次改造、另建,布局有了较大变化,现保存的城墙残高约5米,据考古发现,现存城墙每面长约2000米,周长约8000米,估计是战国时期的城池规模。
城内还有一座子城,可能是汉代修建的。
因城市遗址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正式挖掘,尚不能断定,其详细情况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考察与研究。
这座蒙古高原上的第一座史载城市,这座使用时间长达九百余年的古城,终被历史的潮水所淹没,成为了瓦砾与废墟。
盛乐城
拓跋猗庐建立代政权,“城盛乐为北都”。
在盛乐城周围,当时曾经活动着鲜卑部族和一些汉族农业人员。
至拓跋珪改代政权为魏,建国称帝,将都城迁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盛乐城逐步失去都城的作用。
但在北魏的历史中仍然占有较高的位置。
盛乐古城位于和林县盛乐园区,紧邻209国道。
是国家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魏初年建都于此,名盛乐,唐代时设单于大都护府。
此前曾在这个古城及其周边墓葬区考古发现战国至元明各个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因此它被认为是内蒙古地区面积较大、保存较好、跨越历史年代最长的古城遗址。
发掘清理出360多座古墓葬,其中,发现了大批春秋时期、汉、北魏、唐、辽、金、元时期和清代的墓葬。
清理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有铜器、陶器、玉器、铁器和石器等,共数千余件。
出土了100多件春秋时期至汉代的铜带钩以及一批汉、唐铜镜,多数品相较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至今保存着古城址,城廊清晰、城垣雄伟;是北魏盛乐鲜卑文化的主要地上遗存。
以盛乐古城遗址和北魏鲜卑文化演绎为主导,建成历史文化演变公园。
座落于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上土城子村北。
古城南接东西摩天岭群山,北连土默川平原,西南有宝贝河(古称金河)环绕,依山傍水,是连接关内至阴山南北的要冲之地,历代王朝在此驻兵设治,历经沧桑。
古城遗址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
东西约1550米,南北约2250米,面积达439万平方米。
虽经上千年风雨侵蚀,古城遗址墙体保存基本完好。
墙体系用灰黄色夹有细砂的粘土夯筑而成,夯土层厚15—20厘米。
墙体最低处留存1.2米,中段、北段最高处约达7米,并设有马面。
现今,城内不同区域的轮廊仍依稀可辩。
绥远城
绥远城位于归化城的东北五里,城区功能性质的差异及空间上的距离形成了两城并置,各自发展的城市格局。
这种城市格局一直持续到民国二年(1913)绥远特别行政区设立,同年归化和绥远两城合并为归绥县[5]。
为了便于新旧两城联系,时任绥远将军的北洋军人张治曾将原绕道姑子板村的路基南移取直,在新城西门到旧城北门之间开辟一条马路(现今中山路的前身)[6]。
这条马路在经民国十八年(1929)及二十六年(1937)日伪时期的逐步完善为新旧两城最终融为一体打下了基础。
由于绥远城位于归化城位置的东北方向,导致连接两城的中山路沿东北、西南向倾斜,随着城区依两城各自向内部扩展,城市横向(东西向)轴线(现今新华大街)与这一倾斜道路(中山路)相交产生了夹角,使得城市用地在平面上出现了大的三角地块(内蒙古博物馆旧址处),三角地块在市区中心的出现构成了呼和浩特城市形态的重要特征。
二层展厅划分为区域规划,总体规划,综合交通,弧幕影院,生态绿化,公共设施,住房规划,新区规划,旅游规划,城市特色,新农村规划,市政基础设施等12个展区,并布置了环城河虚拟巡游,互动拍照体验等项目。
历版总体规划
弧幕影院
弧幕影院采用五通道180度弧幕技术,播放数字影片《塞外名城、草原之都》,生动地展示呼和浩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层主要是主城区规划模型,自治区各盟市建设成就。
多点触摸桌
总体规划模型厅
主城区总体规划模型总面积635平方米,比例1:800,展示东起哈拉更沟、西至乌素图沟、北至大青山前坡、南到大黑河的主城区的城市风貌和未来规划。
大型LED显示屏面积71平方米,同步播放多媒体数字影片《魅力青城跨越2020》,形象地展示呼和浩特的发展成就和美好蓝图。
整个展厅恢弘大气,绚烂多姿,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呼和浩特展览馆向我们展示了它从古至今的风貌,其中就包括它的血脉,那一张张道路走向图向我们叙说着它充满故事的历程。
而今后的规划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从内蒙古的交通道路来看,呼和浩特市基本位于内蒙古的中心地带,通往各处的道路也十分发达,而且与包头,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形成了“井”字形的道路网,与前两个形成了“呼包鄂”城市群。
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
具有发展成一线城市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