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与王老吉历史渊源
王老吉加多宝之争分析ppt

购买。
渠道拓展
积极拓展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 ,增加产品覆盖面,提高市场
占有率。
对加多宝的建议
品牌重塑
加多宝应着重进行品牌重塑, 提升品牌形象,强调其品质保 障和独特的口感,以区别于其
他竞争对手。
产品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消 费者需求的新品,提升产品竞争 力。
加多宝
加多宝的前身是鸿道茶行,1996年,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长 安镇的长安制药厂成立了加多宝公司,以生产红色罐装王老 吉凉茶为主要产品。
两者的竞争历史
商标争夺战
2011年,广药集团向加多宝母公司鸿道 集团发出声明,指出对方在广告宣传和产 品包装上多次侵犯“王老吉”商标,并要 求鸿道集团停止侵权并赔偿500万元。此 后的几年中,双方围绕“王老吉”商标进 行了多次激烈争夺,引发了广泛关注。
02
产品对比分析
产品质量对比
产品质量
王老吉和加多宝在产品质量方 面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具
备清凉解渴的功效。
生产工艺
两家在生产工艺上略有不同,但 整体水平相当,王老吉采用煮制 法,加多宝则采用泡制法。
质量监管
两家在质量监管方面均受到国家相 关部门的严格监管,确保产品的质 量可靠性。
产品口感对比
口感风格
王老吉口感醇厚,甘甜适中, 加多宝则以清香爽口、微苦回
甘为特点。
口感偏好
消费者对口感的偏好具有较大 差异,部分人喜欢王老吉的醇 厚,部分人则偏爱加多宝的清
新。
创新口感
两家在产品口感方面均不断创 新和尝试,推出不同口味和新
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产品价格对比
王老吉与加多宝商标大战分析学习资料

王老吉与加多宝商标大战分析王老吉商标权之争一、主体1、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绿罐王老吉经营者历史发展脉络:(1)1830年王泽邦创立王老吉,最初为凉茶铺,后扩展为药厂,这就是最早的王老吉药厂。
(2)解放后,王老吉一分为二:a内地王老吉被归入国有企业;b 香港和海外王老吉由王老吉家族后代经营。
(3)1956 年,国家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八间历史悠久的中药厂合并,由于王老吉药厂固定资产和员工数最多,因而以王老吉命名,称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4)文化大革命期间,王老吉药厂被认为是为资本家树碑立传,于是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王老吉凉茶也改名为广东凉茶。
(5)1982 年中药九厂改名广州羊城药厂。
1992 年转制,成为以国家股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改名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其母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997 年资产重组,成立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H 股在香港上市, 2001 年增发 A 股在上海上市,羊城药业为其核心控股子公司。
(7)2004年3月4日,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8)2005年2月1日,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同兴药业有限公司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合资公司,其两大股东为:香港同兴药业和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8.0465%,48.0465%,其他自然人持股3.9070%。
2、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红罐王老吉经营者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为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红罐王老吉的经营者。
鸿道集团为海外王老吉商标使用权人及香港同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二、商标权及归属1、中国大陆王老吉商标权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王老吉海外商标权人:香港王老吉(国际)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王健仪任董事长,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的第五代玄孙女。
3、拥有大陆王老吉商标独家使用权人: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
王老吉与加多宝案例分析

王老吉与加多宝案例分析(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姓名:马桂子班级:12车辆(1)班学号:201200163121一、王老吉与加多宝背景(1)王老吉的简介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84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凉茶王”之称。
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凉茶铺分成两支:一支完成公有化改造,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王老吉凉茶颗粒(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品牌为王氏后人所注册。
加多宝是位于东莞的一家港资公司,经王老吉药业特许,由香港王氏后人提供配方,该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罐装凉茶(食字号)(俗称“红罐王老吉”)。
(2)加多宝的简介加多宝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集团分别在北京、浙江、福建、广东设立生产基地。
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红色罐装『加多宝』、茶饮料系列。
所经营的红色罐装『加多宝』是凉茶行业的第一大品牌,由纯中草药配制,清热降火,功能独特.销售网络遍及中国大陆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地。
二、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第一战商标争夺其实王老吉这个商标是加多宝集团从广药王老吉那签署的主商标合同.不是加多宝的自有品牌. 到2013年到期因此最近在电视等各大媒体会看到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等等的广告附:广药与加多宝之间的关系2000年签署主商标合同(时限至2010年);2002年11月签署第一份补充协议(时限延长至2013年),此前广药集团原老总李益民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港币200万元;2003年6月签署第二份补充协议(时限再延长至2020年),李益民收受陈鸿道港币100万元,随后李益民落马;2010年11月广药在北京发布王老吉品牌价值过千亿一事,随后加多宝发声明澄清与广药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让矛盾公开化; 2011年4月广药递交“王老吉商标”仲裁申请;2011年12月“王老吉商标”案进入仲裁程序;2012年5月11日,广药集团收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日期为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广药胜诉。
加多宝和王老吉的正名之争

加多宝的困境
王老吉等于凉茶的认知已经深入人心很难撼动和改 变。经过多年的经营,王老吉在消费者心目中就等 同于凉茶,这个印象和认知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牢 牢扎根,在消费者心目中王老吉就等于凉茶,凉茶 的正宗就是王老吉。王老吉的诉求:怕上火,就喝 王老吉!这句诉求朗朗上口可以说已经妇孺皆知。 其他凉茶为什么一直无法超越王老吉,原因在于王 老吉的诉求是无法超越的,这句诉求很好的把产品 功能和消费者利益建立了关联并且和品牌很好的融 合到了一起,再加上王老吉本身历史的厚重感,王 老吉俨然成为凉茶代表凉茶正宗。
王老吉热销,加多宝功不可没。 品牌需要持续经营才可保持美誉度据报道,4 月份王老吉药业的儿童药已经换上了王老吉的 牌子,“金罐王老吉”绞股蓝饮料也开始在全 国招商,王老吉新品类绿豆爽、固元粥和龟苓 膏均已上市。 当市场上充斥着同一品牌的各类产品,提起王 老吉人们还会首先想到这是一个凉茶品牌吗? 广药集团在品牌经营上的做法并不专业。
消费认知很难改变最终将作用于渠道和经销商,渠道和 经销商将存在被招安和颠覆的可能。渠道和经销商是干 嘛的,渠道和经销商是要生存的,是要盈利的,而渠道 和经销商是卖依附于产品的品牌,是服务于消费者的, 消费者买不买账将决定渠道和经销商的最终选择。
王老吉的诉求是很难超越的,王老吉等于凉茶的认知已 经在消费者心目中牢牢扎根很难改变,即使加多宝凭借 自己目前较强的渠道掌控能力把货铺下去了,终端也有 很好的陈列,也有相关的活动和推广来促进,但这一切 取决于消费者买不买账,消费者不买账,你所有的计划 都会落空,可以想见,消费者不买账,渠道滞销,经销 商的掉头和反水是早晚的事,毕竟经销商群体要生存要 盈利,他们做的是生意而不是陪太子读书。
王老吉和加多宝是怎么回事

王老吉和加多宝是怎么回事
王老吉这个商标被租给加多宝公司,时间是截止到2010年,时间到了,而这时就出问题了。
据说是在2002年的时候,加多宝公司的投资人陈鸿道,私下通过王老吉的老东家、也就是总经理李益民,将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延期至2020年,对此双方各执一词,在2011年年,这个“使用期延期至2020年”被判无效。
不得已,王老吉被广药收走,加多宝公司不得不换了个商标,就是后来的加多宝凉茶。
然后,王老吉和加多宝两个品牌,开始了竞争。
其实,加多宝公司将王老吉改名成加多宝,对加多宝销量的影响并不大,真正发生决定性影响的,是红色罐装包装的归属问题,以及和原来的王老吉相似的宣传广告。
加多宝还是沿用的王老吉的那种红色罐装,广告语也是“怕上火就喝加多宝”,广药反对加多宝继续使用,意思是包装和广告不能和原来的王老吉一样,两家开始互相诉讼。
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前世今生

加多宝喝王老吉王老吉凉茶由凉茶始祖王泽邦始创于清道光八年,至今已有184年历史。
在动荡的社会中几经周折依然维持着经营。
真正的转折始于1949年之后,王老吉凉茶分成了两支:一支被收归国有,后更名为“羊城药业”,隶属于广药集团。
另一支由王氏后人带到了香港,经营王老吉香港及海外业务,即“香港王老吉国际”。
(以下简称王老吉集团)而当大家以为这是广药集团(王老吉商标持有人)和加多宝集团的纠缠时,真正导致此次纠纷的是“第三者”——鸿道集团。
所以故事要从东莞商人陈鸿道说起。
一.鸿道为广药和王老吉搭桥1995年,陈鸿道,有意在内地经营凉茶产业的他与王氏后人王健仪进行了接触,并获得红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配方。
由于王老吉集团建国后只在香港和国外有经营销售权,陈鸿道便于广药集团牵手开始内地发展之旅。
也就是说,鸿道集团租用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商标,用香港王老吉集团的配方开始生产并销售王老吉红罐凉茶。
(此后便没有香港王老吉集团的事儿了)二.加多宝的付出和收获为了更好发展凉茶事业,鸿道集团投资成立了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加多宝集团),专门负责“红罐”王老吉凉茶的生产和销售。
也就是说加多宝集团是鸿道集团的子集团。
在将王老吉凉茶重新定位为“能防止上火的凉茶”后,王老吉凉茶便不再只是广东的区域品牌,而是横扫整个内地,从2002年销售额还不及2亿元,2003年销售额窜升至6亿元,2007年飙升至50多亿,2008年高达140亿元,2011年已达到160亿元。
稳坐内地饮料行业第一把交椅。
一句话,是加多宝集团的高超经营手段和商业头脑成就了今天的王老吉红罐凉茶——因此称加多宝集团为王老吉凉茶的养父。
(广药集团是生父)三.生父见子出息眼红欲抢功广药集团眼看着加多宝集团一路高歌猛进把王老吉做的如火如荼,利润从2亿飙升至160亿,而同期加多宝给广药的年商标使用费仅从450万元增加到506万元,心中难免不满,便开始在商标使用期上“下功夫”了。
王老吉变为加多宝的更名之路

6/6/2014
• 现实难题表现一:广东、浙南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认知混 乱。 • 现实难题表现二:红罐王老吉无法走出广东、浙南。 • 现实难题表现三:推广概念模糊。
6/6/2014
•
明确了品牌要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什么定位,接下来的 重要工作,就是要推广品牌,让它真正地进入人心,让大 家都知道品牌的定位,从而持久、有力地影响消费者的购 买决策。 紧接着,成美为红罐王老吉确定了推广主题:“怕上火, 喝王老吉”,在传播上尽量凸现红罐王老吉作为饮料的性 质。在第一阶段的广告宣传中,红罐王老吉都以轻松、欢 快、健康的形象出现,避免出现对症下药式的负面诉求, 从而把红罐王老吉和“传统凉茶”区分开来。 为更好地唤起消费者的需求,电视广告选用了消费者认 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 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画面中人们在开心 享受上述活动的同时,纷纷畅饮红罐王老吉。结合时尚、 动感十足的广告歌反复吟唱“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 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 自然联想到红罐王老吉,从而促成购买。
6/6/2014
王老吉历年的销售量
• • • • • • • • •
6/6/2014
2002年 1.8亿元 2003年 6亿元 2004年 14.3亿元(含盒装) 2005年 25亿元(含盒装) 2006年 40亿元(含盒装) 2007年 近90亿元(含盒装) 2008年 约150亿元(含盒装) 2009年 约170亿元(含盒装) 2010年 约190亿元(含盒装)
6/6/2014
• 因为商标在广药那里,并且商标租用合同也已经到期,所 以在广药和加多宝的官司中,广药很正常的收回了商标, 加多宝因而不能再使用王老吉这个由他一手带大的品牌了, 只能推出“加多宝”牌凉茶,所以,现在大家在市面上看 到的加多宝牌凉茶,也就是以前的王老吉凉茶,两者除了 商标换了以外,其它没有多少区别(口味绝对没有 变)!!!! • 而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后,也推出了广药版的王老吉, 也就是现在市面上即将出售的包装上带有“广州药业”的 红罐王老吉,这并不是以前大家常喝的正宗的王老吉
王老吉的前世今生

2010
2010
, 25
2010 31 1200 600
年
2000 ,
·
·
加多宝 -----学子情 • 2012年,加多宝集团将继续秉承“圆今 日学子梦,造未来栋梁材”宗旨,资助 2000名优秀高考贫困学子圆梦大学,践 行公益助学理念,推动人人公益,全民 助学。
( 王老吉温州“学子情”活动)
它的荣誉
•
•
王老吉公司经营状况
王老吉与加多宝关系
王老吉的困扰
2002年面临问题: 1.销售徘徊不前 2.主要销售区域在 广东、浙南 3.怎样走向全国? 红罐王老吉当“凉 茶”卖,还是当 “饮料”卖? 红罐王老吉无法走 出广东、浙南 广东、浙南消费者对 红罐王老吉认知混乱。
推广概念模糊
品牌重新定位
消费者并无 “治疗”要求
逐步的发展---分厂的设立
• • • • • • 1995年,加多宝公司成立,在广东东莞长安镇投资建厂, 一期投资金额2000万美元; 1999年,在广东东莞长安镇投资扩建二期,投资金额 3000万美元; 2003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 3000万美元; 2004年,在浙江绍兴袍江工业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 2500万美元; 2005年,在福建石狮市祥芝镇投资建厂,投资金额 3000万美元; 2006年,在广东南沙开发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1亿美 元; 2007年,在浙江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投资建厂,投资 金额约2500万美元; 在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厂,投资金额9980 万美元。
坚持自己的理念与品牌
加多宝发声明不服“王老吉商标权” 裁决 广药版红罐“王老吉”上市 外观与加 多宝版相似 鸿道集团再提“王老吉”商标仲裁申 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原“王老吉”家族近百年裂变史
王老吉后人将发表声明称从未将凉茶秘方传授给广药集团
【我要纠错】【字体:大默认小】【打印】【关闭】稿件来源: 法制网——法制日报发布时间:2012-09-04 07:00:18 法制网记者范传贵
《法制日报》记者今日独家获悉,王老吉海外商标持有人王健仪等王老吉第五代后人近
日将发表声明,内容大致为:“王健仪在香港仍然按照祖制方式继续制作凉茶,王老吉后人
从未将王老吉凉茶的秘方传授给广药集团。
广药集团对外声称拥有王泽邦手写秘方的说法是
无稽之谈。
”
这是王健仪在今年5月发表声明称“已将独有祖传秘方独家授权给了加多宝集团”后,
再一次对加多宝的强势声援。
记者上周五联系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提出采访要
求,目前尚未得到回应。
在商标、包装与秘方争夺战中,王健仪两次站在了“外人”加多宝一边。
《法制日报》
记者梳理发现,这种与大陆“王老吉”之间的疏离感背后,是一段“王老吉”家族近百年的
裂变史。
家族裂变
关于王老吉的起源,如今流行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清道光年间,广东发生瘟疫,广州人
王泽邦创制了一些凉茶秘方,熬制凉茶施与众人,效果明显。
王泽邦遂以制售凉茶为业,并
因此致富。
因为王泽邦号吉,其所制售的凉茶被称之为“王老吉凉茶”,至今风行180多年。
王泽邦在道光九年去世后,其三个儿子分别在广州和江苏设店经营。
其中发展得最好的
是王泽邦的第三个儿子王贵发一支。
1914年,王贵发的三个儿子分家,王恒裕获得在香港的经营权,其另外两个兄弟王恒
瑞和王恒辉则留在了广州。
分产协议约定“彼此不得侵越范围”。
这以后,“王老吉”品牌开始形成鲜明的海外和大陆界限。
远赴香港的王恒裕一支把生
意做得风生水起,到他的孙女王健仪时期时,她所掌管的王老吉(国际)有限公司已经是国际
化企业。
留在大陆王恒瑞一支如今已无迹可寻,而王恒辉一支则在几经起落后,走向了另一种命
运。
1956年,全国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王恒辉后人执掌的王老吉凉茶铺经过公私
合营,与另外几家企业合并后改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1966年,王老吉制药厂完全被收归国有,与王泽邦后人无关。
迫于当时形势要求,王
老吉联合制药厂被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市面上销售的“王老吉凉茶”也改名为“广东凉茶”。
1982年,中药九厂改名广州羊城药厂,1992年转制为国有股份制企业,改名羊城药业。
同年,羊城药业推出盒装“王老吉”和罐装“王老吉”凉茶,重新启用了这一商标。
尽管经过几回轮转,“王老吉”这一品牌终于在大陆重现。
但据王家后人回忆,此“王老吉”已非彼“王老吉”,这个以他们的先人命名的企业与他们已毫无瓜葛。
间接联姻
在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后,王泽邦在香港的一支后人最完整地保留了“王老吉”品牌的历史沿袭。
而两支王老吉再一次碰在一起,也起始于香港王老吉的产业扩张。
加多宝提供的资料显示,1990年,王健仪与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经过协商后,顺利达成了合作协议,王老吉(国际)有限公司授权鸿道集团使用王老吉凉茶的秘方与商标生产饮料。
1992年,陈鸿道开始在东莞设厂生产王老吉并在大陆销售。
但由于早在商标法正式实施的1983年,广药集团前身羊城制药厂就已注册了王老吉商标生产药品,陈鸿道生产的凉茶只能以“清凉茶”命名。
1994年,陈鸿道找到广药集团要求许可使用王老吉商标。
次年3月,双方签订了第一份商标许可合同。
香港和大陆两支“王老吉”通过鸿道集团,在分割80余年后第一次建立起联系。
根据双方合同,广药集团许可鸿道集团从即日起到2003年1月期间使用王老吉商标,双方不得使用对方产品的任何包装装潢。
鸿道集团第一年向广药集团交付商标使用费6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20%。
1997年2月13日,双方重新签订协议,鸿道集团1997年支付商标使用费200万元,1998年起每年支付250万元。
2000年5月2日,双方再次签订合同,合同期限延长至2010年5月2日,商标使用费也相应增加。
2002年12月27日,双方签订补充协议,协议有效期再次延长到2020年。
这次合作的成功,最终可用王老吉凉茶销售额增长来衡量。
2008年,王老吉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个亿,轰动全国,也让“王老吉”在当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20亿元。
这时的“王老吉”已经成为中国罐装饮料市场第一品牌,将可口可乐踩在脚下。
到2011年,红罐“王老吉”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60亿元。
2010年11月,在广药启动的王老吉商标评估程序中,王老吉品牌价值被评估为1080.15亿元,跻身中国第一品牌。
再次分家
然而,双方合作破裂的隐患,早在合作之初就已埋下。
根据相关生效判决,在2001年8月和2002年8月,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李益民分别收受香港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100万港元;2003年6月,李益民再次收受陈鸿道100万港元。
2005年,李益民因受贿罪被判刑。
由于从2000年至2011年,广药集团的商标使用费仅增加56万元。
广药集团认为,王老吉商标作为国有资产,事件已经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广药集团相关负责人称,从2008年开始,他们就与鸿道集团交涉,未果之下,2010年8月30日,广药集团就向鸿道集团发出律师函,申诉李益民签署的两个补充协议无效。
2011年4月,广药正式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
2012年5月9日,贸仲委作出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两份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7月13日,北京市一中院驳回了鸿道集团提出的撤销“王老吉”商标仲裁裁决的申请。
“王老吉”商标尘埃落定。
在今年5月加多宝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健仪首次以加多宝集团名誉董事长身份登台声援加多宝,声明:“王氏家族独有的王老吉正宗凉茶祖传秘方已经独家传授给加多宝集团,加多宝生产的凉茶是受我独家授权配方的,过去是,现在是,未来还是”。
“王老吉”再一次彻底分裂。